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合约平台将于以下时间上线永续合约:
-
2025年05月06日21:30(东八区时间):B2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可达50倍;
-
2025年05月06日21:45(东八区时间):MILK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可达50倍。
WeTrying | 币圈快讯早知道
通过WPeMatico自动添加.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合约平台将于以下时间上线永续合约:
2025年05月06日21:30(东八区时间):B2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可达50倍;
2025年05月06日21:45(东八区时间):MILK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可达50倍。
编译:Felix, PANews
AI 与去中心化技术基础设施的加速融合,正彻底改变整个互联网格局。
这种强大的协同作用正在催生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自主 AI 代理不再只是一个未来主义的概念,而是即将成为现实,将重新定义与互联网的互动方式以及开展经济活动的方式。
但如今围绕代理的炒作无处不在,真正的问题在于:未来如何发展?
这些智能系统能够解读用户意图,并在极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执行复杂任务,标志着一项重大变革,为各行各业的创新释放了无限可能。《The Post Web》论文框架以及对当前网络范式演进的预期,为理解并利用不断发展的 AI 代理领域提供了关键背景。
论文中认为代理的核心理念在于委托。用户无需手动点击和浏览互联网,而是将意图委托给 AI 代理,由其代为在服务、基础设施和市场中进行操作。

这一转变开启了巨大的机遇,首先是驱动代理系统所需的工具和基础设施。预计会出现对以下方面的巨大需求:
代理软件开发工具包和训练框架
多代理协调的编排层
安全的部署环境
用于定义、验证和监控代理行为的工具
随着代理的数量和种类激增,对能够管理复杂性并确保信任的系统的需要也随之增长
自主代理的成功采用关键在于建立坚定不移的信任。这需要开发强大的安全协议和透明的验证机制,可能要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不可篡改特性,以确保代理按照用户意图行事,并有效降低恶意行为的风险。对代理行为进行链上验证将实现:
透明的审计追踪
加密保证合规性
减轻恶意行为
代理声誉与问责
意向经济依赖于这些机制,因为信任是实现规模化的关键。
在设想中的意向经济中,互联网将围绕解决用户意图进行最优化组织,这将极大地推动针对特定需求和用途的专业AI代理的需求。
个人委托代理:处理从日程安排到财务等一切事务
金融代理:执行去中心化金融交易并管理数字资产
数据与研究代理:收集和整理高质量数据
DAO 治理代理:参与投票和去中心化治理
每个专业领域都为创业者创造了新的机会。
代理不会凭空出现。它们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运作、发展并释放真正的经济价值。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前沿领域:为代理经济打造工具和设备。以下是一些最大的机遇所在:
AI 代理的兴起将催生一个在线服务的狂野西部,并非每个代理都值得信赖。
那些能够构建用户查找、验证和部署可靠代理的市场平台的创始人将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想象一下专为自主代理打造的“应用商店”:
要比较代理的实际表现(速度、成功率、安全性),而不仅仅是他们所宣称的内容
链上声誉可以证明代理的长期表现,从而轻松识别可靠和高风险的服务
智能匹配引擎能实时将用户与适合其工作的合适代理相连接
信任至关重要,那些能够验证信任的市场平台将胜出。
即便在由代理驱动的世界里,人类仍渴望互动。这便催生了对动态个性化界面的巨大需求,这些界面能够根据用户的意图、偏好和需求实时调整。
进入“Thin Web”:由 AI 代理即时生成的独特界面,专为用户量身定制。
想象一下,购物体验就像私人咨询一样,游戏可以根据玩家的游戏风格实时调整,社交应用可以根据更深层次的意图信号展示人脉或社群。
在代理基础设施之上构建这些以人为本的层级的创业者们,将塑造新时代的情感与社会结构。
代理的运行需要资源:计算、存储、带宽和身份。中心化的瓶颈在于无法扩展,也无法获得信任。这正是 DePIN 发挥作用的地方:
用于代理训练和推理的分布式计算。
用于代理内存和数据持久化的去中心化存储。
用于代理之间协调的无处不在且具有弹性的连接层。
构建 API、智能合约和 dApp,使代理能够自主且安全地接入去中心化基础设施,这是一个巨大的开放设计空间。聪明的创业者已经开始着手构建。
这些层面共同构成了新的数字骨干,即代理经济中看不见的引擎室。为这一堆栈进行建设,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十年一遇的机会,可以奠定未来网络的基础,并定义生活的新时代。
充分发挥 AI 代理的潜力,取决于其核心能力的持续提升。
强化学习 (RL) 和检索增强生成 (RAG) 等学习范式的进步将推动这一演变,这些进步能够改进决策、情境感知和推理能力。随着代理开始协作解决复杂问题,还需要安全高效的代理间通信和协调协议,从而推动复杂多代理系统的兴起。
但创新无法孤立地发生。解决基础性挑战将全面开启新的机遇。
首先,必须从头开始构建代理的数字身份和声誉系统,以确保责任落实并建立信任。随着代理逐渐融入从个人理财到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清晰的治理框架对于防止滥用和保护用户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隐私增强技术(PETs)和安全通信协议方面的突破对于实现敏感任务委托而不泄露用户数据至关重要。
代理创新的未来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信任。那些构建这一新兴层级的工具、系统和标准的人,不仅将塑造 AI 的未来,还将塑造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10x Research 发布加密市场分析称,“在大量 ETF 资金流入和机构现货购买的推动下,比特币在过去一个月上涨了 25%。但新出现的信号——例如 Coinbase 溢价下降和融资利率疲软——表明这种势头可能正在消退。尽管比特币的倾斜表明还有更多上涨空间,但宏观压力正在增加:美联储保持中立(5 月 7 日会议),波动性正在回升,关税的不确定性迫在眉睫。交易员正在等待新的催化剂,潜在的盘整正在 95,000 美元附近形成。现在不是盲目冒险的时候,而是要进行明确暴露的战术定位。”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一个新创建的钱包地址从币安交易所提取了 100 万枚 TRUMP 代币(约合 1083 万美元)和 100 枚 SOL(约合 1.446 万美元)。
撰文:arndxt
编译:Azuma(@azuma_eth)
编者按: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Perp DEX)已成为了业界最卷的一大赛道,虽然 Hyperliquid 龙头地位隐现,但更多新生代 Perp DEX 也是来势汹汹。在下文中,加密货币分析师 arndxt 就 Perp DEX 赛道内多个的后起之秀的核心亮点进行了差异化分析,对比标的覆盖了 Vertex、Drift、GMX V2、Kwenta、Aevo、Ethereal、OstiumLighter、edgeX 等八家项目,或可帮助投资者寻找该赛道的潜在 alpha。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Perp DEX)的崛起是必然的,因为它们从经济机制上杜绝了中心化平台暴雷的可能性。
当前的技术架构正趋向于一种设计 —— 在保留币安级用户体验的同时,彻底消除资金托管风险。未来 12 个月将是这一赛道发展的关键期,赢家将能够通过优化该设计结构垄断流动性,而输家则只沦为靠代币激励撑场的又一个平庸项目。
2022 年 11 月 FTX 的崩溃打断了曾被业界默认的发展趋势 —— 用资金托管权限换取速度和流动性。突然之间,在资金本身的安全性面前,执行速度再快也显得毫无意义。
然而,第一代 Perp DEX(如 GMX V1 和 Gains)速度过慢且僵化,难以在执行质量上与中心化交易所(CEX)竞争。「CEX 级速度」与「DeFi 级安全」之间的鸿沟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如今,一大批新的 Perp DEX 正在正面回应这一问题,它们的交易匹配速度普遍低于 10 毫秒,资金完全于链上结算,且绝不托管用户资金。
流动性正围绕订单簿引擎(而非 vAMM 模型)聚集。谁能率先突破 10 亿至 50 亿美元的日交易量门槛,谁就能构建护城河 —— 套利者和跟单机器人将在此扎根。
除了热议的 Lighter 和 Ostium,Ethereal 同样值得关注。若其团队能实现低于 5 毫秒的匹配速度并保持非托管,它可能成为首个直接接入意图路由(而非孤立订单簿)的「高频交易级」 DEX。

越来越清晰的一点是,新一代 Perp DEX 的竞争维度已不仅是交易量,也是在于意图交易、垂直场景深耕,以及填补 Hyperliquid 等行业龙头尚未解决的系统性空白。
在该背景之下,新晋 Perp DEX 的发展策略非常清晰—— 先是识别 Hyperliquid 未能满足的交易需求,之后围绕其构建专属执行层,再以两年前尚不可行的新技术基元作为核心支撑。
当前,以下项目正在瞄准 Hyperliquid 尚未覆盖的空白领域:
Ostium:传统金融资产(TradFi Assets);
Lighter:密码学公平性(Cryptographic Fairness)
edgeX:超隐私吞吐(Ultra-Private Throughput);
Ethereal:跨 L2 意图路由(Cross-L2 Intent Routing);

在评估 2025 年第三季度各大 Perp DEX 发展状况之时,我倾向于以差异化订单流(而非单纯交易量)作为核心评级指标。
Hyperliquid:仍然是无可争议的王者,期待第二季空投。
Vertex Protocol + Drift Protocol:两大最快区块链(Arbitrum 和 Solana)上的跨保证金先驱。
edgeX + Lighter:一旦 zk-proof 吞吐量经实战检验,或成为机构级的选择。
Ostium:黑马选手,RWA 永续合约的名义交易量可能碾压原生加密资产。
传统 vAMM 型 Perp DEX(GMX、Gains):仍有强大的散户基本盘,但必须推出订单簿,否则必将流失交易量。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消息,DWF Labs 合伙人 Andrei Grachev 披露 DWF Labs 公开在二级市场购入代币使用的钱包地址,目前包含 EVM、Solana 及 Tron 网络的三个地址。

作者:Nancy,PANews
近段时间,RFC、House和TROLL等新兴MEME币迅速蹿红,这些充满无厘头、荒诞甚至黑色幽默的迷因文化,不仅成为Z世代热衷的投机工具,更承载着年轻人对传统金融体系与社会规则的反叛情绪,映射出一幅独具时代烙印的另类金融文化图景。
前几日,《华盛顿邮报》一篇报道揭示了一股正在美国年轻人中悄然兴起的金融潮流:越来越多Z世代正将MEME币视为实现“美国梦”的另类路径。在高房价、学生债务沉重、工资增长缓慢等现实压力下,传统的致富途径(如购房、储蓄退休金)对他们而言愈发遥不可及,这种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失望正在推动一场草根式的财富“叛逆”。相比传统理财工具,这一代人更愿意投身高波动性的MEME币市场,哪怕只是押上几百美元,也寄望能一夜暴富。
文章引用数据显示,美国年轻群体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参与度显著高于年长者:18至29岁的男性中有42%参与过加密活动(投资、交易或使用),女性为17%;而在5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为11%,女性仅为5%。
报道通过多个真实案例勾勒出这股潮流的现实样貌。例如,25岁的Yuvia Mendoza希望成为下一个“咆哮小猫”(Roaring Kitty),为拯救濒临破产的连锁餐厅Hooters而创建相关代币,并一度用加密货币向服务员购买T恤,试图为代币“赋能”。尽管最终该币价格暴跌,她依然继续活跃于MEME币圈,转战其他项目,试图从中捕捉潜在的财富爆点。
加密对冲基金Asymmetric创始人兼CEO Joe McCann对此指出,部分Z世代的“金融虚无主义”正在将他们推向加密世界。背负着高额学生贷款、更可能与父母同住,这一代人比前人更少考虑401(k)养老金储蓄,他们宁愿把几百美元押在一枚MEME币上,因为他们觉得“别无选择”。
在最近的ETHDenver大会上,27岁的Veronica Sutton戴着一顶鲜红色“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表示,今日的“美国梦”已经与过去不同。在看到父母长期负债、并觉得自己在新冠疫情期间上大学“白花钱”后,她在大四时选择退学。“我喜欢大学,不后悔去读,但我后悔那2万美元的学贷。”
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韩国。长期面临高房价、债务压力与就业困难的“泥匙族”也将MEME视为逆袭机会。不久前,韩国当地机构DeSpread和CoinNess针对3108位韩国加密投资者的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加密市场回暖后,新进入韩国加密市场的投资者占比约33%。尽管多数韩国投资者对DEX并不熟悉,但MEME币的投资比例已超过一半,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CEX(中心化交易所)对这类币种的积极上架。比如,韩国主流交易所Bithumb和Upbit等已上线了DOGE、TRUMP、PENGU、PEPE、BONK等热门MEME币。
如今,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特朗普政府放松监管之下,这种“娱乐化炒作”的投资形式持续升温,包括特朗普本人还将在本月亲自出席一场专为持有TRUMP MEME币的百万富翁举办的晚宴。
在高速运转的数字世界中,MEME币以极简且高效的方式承载并传递着复杂的情绪共鸣与集体理念。在最新涌现的迷因热潮中,多个热门热门MEME币凭借直击人心的叙事迅速引发Z世代的情感共鸣。这些MEME币不仅展现出强有力的叙事张力与高度的社区参与,更体现出美国年轻人借由加密文化对抗系统性不公、表达自我态度的文化反叛。

RFC是由政治讽刺账号Retard Finder推出,因马斯克的高频互动而迅速走红。其叙事根植于互联网迷因文化的反叛精神,鼓励用户通过标记@IfindRetards“举报”愚蠢言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主流叙事的质疑。账号内容以右翼政治讽刺为主,嘲讽移民政策、环保主义及“觉醒左派”。在某种意义上,RFC超越了单纯的金融资产,演变为一种数字化的“文化反叛”,反对主流媒体和精英话语。
GMGN数据显示,在推出不到两个月时间内,RFC市值最高接近1.5亿美元。

“1 House = 1 Housecoin” 是Solana上MEME币House的标志性口号,其核心叙事聚焦于全球范围内日益加剧的住房危机,尤其触及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高企的房价、停滞的收入增长以及日益固化的阶级结构,年轻群体普遍感受到“上车难”的沉重压力,House借助荒诞却直白的叙述方式,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不公发出讽刺,吸引了大量对现状失望、渴望表达态度的年轻投资者。
GMGN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House市值在上线一个多月时间内最高触及1.2亿美元。

TROLL源于互联网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迷因之一Trollface,是早期互联网自由、混乱、反权威精神的象征,由艺术家Carlos Ramirez(网名“Whynne”)在2008年创作,最初出现在其名为《Trolls》的愤怒漫画中,用于讽刺互联网“巨魔”行为,成为网络恶搞与幽默的经典符号。 TROLL巧妙捕捉这一复古情怀,吸引了熟悉迷因历史、热衷互联网亚文化的年轻用户。
GMGN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TROLL市值最高接近4200万美元。
NEET名字来源于“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用于描述16-24岁未就业、未接受教育或培训的年轻人。在日本,这一概念被扩展,涵盖15-34岁不工作、不求学、不求职的群体,常与“宅文化”或“隐居族”(Hikikomori)相关联。$neet叙事核心是对传统工作与社会规范的反叛,将这一社会现象转化为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文化符号,代表“躺平摆烂”或“啃老族”的生活态度,迎合了部分年轻人在现代经济压力下的心理共鸣。
GMGN数据显示,自4月底推出以来,$neet市值最高超过2100万美元。

DRA也是聚焦于社会经济问题的戏谑表达,其叙事围绕着去中心化退休账户(Decentralized Retirement Account)展开,是对传统养老金体系的讽刺性回应,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传统金融体系中的退休金制度(如美国的401K计划)的不信任,以及对“养老金骗局”的批判情绪。
GMGN数据显示,自5月4日推出以来,DRA在市值最高超过760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融时报报道,AI代码编辑器Cursor背后的公司Anysphere刚刚完成了一轮由Thrive Capital领投的9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惊人的90亿美元。此轮融资吸引了顶级风投机构参与,包括a16z和Accel。
据 TechFlow 查询,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曾是Cursor的种子轮投资方,但在FTX破产清算后,其清算团队将持有的Cursor股份以20万美元出售,而这些股份如今价值已飙升至约5亿美元。
Cursor是一款基于AI技术的代码编辑器,近期发展迅猛。在此轮融资前,Anysphere曾于2023年底获得由Thrive Capital和Andreessen Horowitz领投的1.05亿美元B轮融资,当时估值为26亿美元。短短几个月内,其估值已增长超过三倍。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谢夫乔维奇表示,在特朗普提供的90天关税暂停期中,欧盟将准备好应对美国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的大量关税,所有选择都在谈判台面上。谢夫乔维奇表示,美国的关税现在覆盖了欧盟对美国商品贸易的70%,在美国对药品、半导体和其他产品进行进一步调查后,这一比例可能上升到97%。谢夫乔维奇表示,与美国进行谈判以达成解决方案仍然是欧盟最明确和最希望得到的结果。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将利用关税暂停至7月8日这一段时间准备进一步的再平衡措施,并确保在谈判失败的情况下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所有的选择都摆在桌面上,”谢夫乔维奇称。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QCP Capital 分析,新台币(TWD)周一出现 8% 的显著涨幅,此次外汇市场动荡与黄金价格上涨 3% 同步发生,反映出市场正加大对美元疲软和地缘不确定性的定价力度。
分析指出,比特币市场或将面临两种走势:一是出现波动率冲击,与黄金避险属性脱钩;二是受益于潜在的美台贸易协议进展,强势亚太货币提升区域议价能力,催化全球资金重新配置。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消息,LBank 将于5月6日16:40(SGT)首发上线vitafin(LLJEFFY),并开放LLJEFFY/USDT交易对。充币业务将于5月6日16:40开放,提币业务将于5月7日17:00开放。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火币HTX已于5月6日上线HAEDAL/USDT、STO/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均为20倍。同时,火币HTX于5月6日16:00至5月13日16:00(UTC+8)同时HAEDAL、STO合约交易派对,总奖池高达20,000美元。
活动期间,用户完成报名,并参与HAEDAL/USDT或STO/USDT合约交易,累计有效交易额≥10,000 USDT,即可根据交易额排名瓜分奖池;合约新用户完成HAEDAL/USDT或STO/USDT合约交易还将获得专属福利。
撰文:Haotian
有朋友问我如何评价 Vitalik Buterin 最新简化 L1 的新提案?其实怎么看都行,现在的 Crypto 技术叙事真到了比拼 Holder「信仰」的时候了。不信,我可以同时给出「黑、红」两个版本的评价:
黑粉版本——让以太坊像比特币一样简单,宣告着以太坊通用世界计算机战略的失败:
这篇文章彰显出,Vitalik 终于愿意承认,以太坊过去执着于「复杂化」的方向需要调整了。这场「瘦身」运动的本质,直接宣告 Vitalik 当年吹下的牛逼——「世界计算机」成了一个无法落实的加密圣杯。
把 EVM 替换成 RISC-V,表面上看似是一次系统性的彻改和技术升级,但实际上等于过往 layer2 Rollup-Centric 大战略的彻底失败。当 Solana 凭借简洁的架构和纯商业化的 MEME 化战法吸走大量用户时,以太坊还在纠结如何管理上百条 L2 的可交互操作性。与其说这是主动优化战略,倒不如说是被倒逼自我断臂求生。
作为一个加密世界共识第二的老链,当无法和新链比拼性能,突然有一天倚老卖老把自己和比特币放在一起刷存在感的时候,怎么看都是一次战略收缩。我们很难想象,10 年的技术发展的迭代,最终的答案却是「学习比特币做简化」,要知道让链归于「简化」这个结论早在 2009 年就被中本聪写在了代码里。
而当年那个意欲革命「互联网」,试图把整个互联网都搬上区块链的下一代通用计算机平台就这样消亡了,没留下一丝云彩。
红粉版本——以太坊终于化繁为简,用全新「模块化」的思维安全承载一切:
恰如我之前多篇文章所写,Vitalik 的这个提案,本质上预示着当前的区块链行业已经从「一家独大」的广度竞争转化成「合纵连横」的深度优化策略,意味着以太坊终于放下了技术代表一切的象牙塔形象,开始真正拥抱社区向「市场」靠拢。
将 EVM 替换为 RISC-V,会吹起「ZK 技术叙事 + 模块化」的 infra 革新号角,让以太坊凭借全新范式的技术叙事,重新焕发第二春。
100 倍的性能提升潜力则意味着以太坊将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时,为 Layer2 生态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基底。过去以太坊受限于 layer2 大生态,而当自强的 L1 会以「安全共识层」的全新定位,让其既可以跟其他 layer1 正面硬刚,又能避免被 layer2 的毛头小子们吸血牵连。
而「向比特币学习」不是放弃复杂性的「认怂」,而是向「安全至上路径」第一性原理的致敬。至少比特币已经验证了这种路径的可行性。全新模块化理念加持下的以太坊,让 L1 专注于安全结算,同时给 L2 充分释放创新应用的空间。
这种看似放任不管实则精神牵引的生态架构,时间会证明会是最高效的。
往宏观视角看,当 Solana 等高性能 layer1 竞品还在追求单一指标炫技时,以太坊已然开启了下一个十年的布局:不是计算万物,而是安全地承载万物。因为,过去几个 Cycle 下来,真正的公链赢家并不是赢在性能,而是」稳健「——而稳定的前提就是简单。
看吧,以太坊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共识分裂」了,诚然有一大批死磕技术叙事的信仰 Holder,但早已倒戈谩骂的黑粉军团也越来越壮大。
但其实,以太坊是好是坏,只是换了个视角而已。事实的真相只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不相信」所以毁灭。
创新 PayFi 协议 PolyFlow 在 TOKEN2049 Dubai 期间发布最新DAPP产品,引发热议,并同时正式加入由 Web3 金融科技集团 Klickl 发起的 Global PayFi Alliance(全球PayFi联盟),与全球18家核心金融科技与Web3基础设施机构携手,助力下一代金融支付体系的重构。

在TOKEN2049期间,PolyFlow 正式发布旗下首个DAPP应用,旨在打通传统金融支付与区块链之间的壁垒,让消费者与商户能够在日常消费中享受到区块链与加密货币带来的现实益处,同时共同参与下一代 PayFi 金融支付体系的构建。新产品一经亮相,便引发热烈关注,被视作PayFi赛道生态化探索的重要范例。在此前 的Beta 版本中,PolyFlow DAPP的核心功能「Scan to Earn」(扫支付票据赚取积分)在短短两周内,累计上传支付数据超 800 万条,掀起链上支付热潮。
PolyFlow 投研及创新负责人Will 受邀参与 LBank 主办的 CODE MEETS LAW 主题Side Event,与来自 Fireblocks、Elliptic、Deloitte Middle East 等头部机构领袖同台,就“全球多法域合规框架”议题展开对谈。
Will在现场表示:“在PayFi体系下,支付早已不再是金融服务的终点,而是所有金融服务的起点。通过将支付接入链上,能够无缝叠加多样化金融服务,只需互联网接入,即可推动普惠金融真正落地。”他强调,PolyFlow将持续专注于“清晰合规框架+敏捷基础设施+全球协作”的三大战略,助力制度级支付网络加速成型。

此外,PolyFlow CFO——Chuck 亦受邀参与由Klickl主办的 Web3 PayFi Oasis 2025 峰会,与来自Aptos、RD Technologies、OpenPayd 等知名机构代表,共同探讨《Rewiring Financial Liquidity: Web3 Clearing, RWA, and the Future of PayFi》议题,围绕链上清算体系、RWA发行路径、制度级资产管理展开深入探讨,进一步巩固PolyFlow在Web3支付基础设施领域的行业影响力。
他提到:“试想一下,链上流动性提供者能够获得基于现实支付产生的无风险收益。这就是我们 PolyFlow 想要做的——将过去只有机构才能享受到的服务带给普通人,这就是 DeFi 2.0,这就是 PayFi。”

在此次峰会上,Klickl隆重发布 Global PayFi Alliance全球支付联盟 核心成员阵容,PolyFlow正式确认加入,成为首批18家战略合作机构之一。该联盟覆盖链上支付、电汇清算、稳定币基础设施、合规钱包与数字银行五大赛道,致力于构建具备“跨链互通+合规准入+稳定币账户清算+多边清算互认”能力的全球支付网络,被誉为 Web3时代的“SWIFT”。
PolyFlow 将与 Aptos、RD Technologies、OpenPayd、FOMO Pay、Vault、Gate.io、Blockfills、Cobo、Interlace 等全球头部机构,共同推动跨境支付基础设施、链上账户系统、合规清算标准化,助力Web3金融体系实现高效、安全、合规的全球互联互通。

作为PayFi联盟发起成员,PolyFlow 将继续秉持“支付即金融起点”理念,围绕稳定币账户管理、链上清结算、跨链互通等核心模块,持续打磨产品矩阵,助力更多机构客户拥抱制度级 Web3支付体系。与此同时,PolyFlow也将积极参与联盟闭门圆桌与联合试点,推动中东、东南亚、欧洲、非洲等重点市场落地,为全球数字经济注入可信赖、合规透明的支付底座。
未来全球金融,不属于技术最强的孤岛,而属于制度互信最强的网络。PolyFlow,正以行动定义这场制度型金融革新的未来。
了解更多:X|Telegram|Medium| DAPP| 官网
媒体联系:media@polyflow.tech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Matrixport 发布今日图表分析称,“市场走势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异常现象:比特币价格累计上涨近 25%,未平仓合约规模由220亿美元升至 290 亿美元,但资金费率仍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这反映出,尽管价格上涨,部分期货交易者仍选择建立空头头寸,而非追涨。
这一罕见的市场结构可能意味着市场即将迎来更大幅度的波动:若价格继续上涨,空头可能被迫平仓,推动涨势加速;若价格回调,则可能强化当前的空头仓位布局。无论走势如何演变,当前的市场结构均指向未来波动性的加剧。”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消息,MYX Finance 公布代币经济学模型并上线 MYX 空投查询页面。
MYX 代币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空投总分配量占总供应量的 14.7%;初始空投分配 6.7%(67,036,090 MYX)。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预测比特币在本轮周期中的价格可能达到 50 万至 100 万美元区间。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火币HTX公告显示,火币HTX已于5月6日15:30 (GMT+8)开放DONKEY的充币服务。DONKEY/USDT现货交易将于5月6日17:00 (GMT+8)开放。DONKEY的提币服务将于5月7日17:00 (GMT+8) 开放。
据悉,$DONKEY是BEP20链上Meme币,其来源是CZ发推文称自己是驴(I am a donkey)而产生的Meme。驴在中国文化里被视为勤劳的象征,代表那些埋头苦干的人。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页面显示,Binance Wallet 的 MYX TGE 活动已开放投入,结束时间为北京时间 18 时。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BlackRock旗下的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在过去两周内增持了41,452枚比特币,价值约39.2亿美元。目前其总持仓已达614,639枚比特币,总价值约580.7亿美元。
作者:Robert Osborne
编译:深潮TechFlow
2025年第一季度,Web3领域的融资规模保持稳定,总计筹集资金达77亿美元,几乎与创纪录的2024年第四季度(79亿美元)持平。然而,交易数量却下降了34%,创下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Binance单笔融资20亿美元,占本季度总资本的四分之一以上。如果不计入这笔融资,市场实际活动约为57亿美元,与2024年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战略融资轮主导市场,102笔交易吸引了25亿美元资金,延续了主权基金和生态系统资金支持大型基础设施和Layer 1项目的趋势。
早期融资出现分化:种子轮融资额降至两年来最低点(440万美元),而Pre-seed轮融资保持强劲(290万美元)。A轮融资依旧受挤压,仅完成27笔交易,但单笔融资额有所回升,达到1560万美元。
类别图景展现出分散与聚焦并存的特点。网络(Networks)类别位居榜首(得益于Binance的推动),而数据(Data)、钱包(Wallets)和消费者基础设施(Consumer Infra)则表现出较高的中位融资额。开发工具(Developer Tooling)吸引了最多的投资者参与,但融资轮次规模较小,显示其依然是基础设施领域的“长尾”部分。
Token融资强势反弹:96笔公开和私募销售共筹集16亿美元,为2022年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表现。其中,World Liberty(5.9亿美元)和TON(4亿美元)成为标志性案例。
2025年第一季度Web3融资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对比:虽然总资本部署保持高位(77亿美元),几乎达到2024年第四季度创纪录的79亿美元——但交易数量急剧下降,仅为603笔。这意味着什么?投资者正在向更少的公司投入更大的资金,优先集中资本而非广泛分散。

图1:Web3每季度的交易数量和筹集的资金,2021年第1季度至2025年第1季度
来源:Outlier Ventures,Messari
这一分化现象凸显了投资者策略的持续调整。随着市场流动性逐步恢复,整体情绪趋于乐观,风险投资机构似乎正加码押注“类目赢家”(category winners)以及日渐成熟的基础设施项目,而非将资本分散投向早期阶段的高风险长尾项目。与2024年第四季度类似,大部分资金流向了中后期融资轮次以及那些定义生态系统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具有强劲的市场牵引力、知名投资者支持,或是已为市场推出做好准备的Token策略。(如果想更深入了解从消费者项目到基础设施项目的这一转变,请参阅我们之前的分析文章:《你对Web3融资的一切认知都是错的》。)
不过,7.7亿美元的融资总额掩盖了背后的真实情况。Binance的20亿美元融资——由总部位于阿联酋的MGX Capital领投,并被称为迄今为止最大单笔加密私募融资——占本季度所有资本部署的25%以上。如果剔除这一特殊案例,2025年第一季度的融资总额将降至约57亿美元,与2024年整体水平(在2024年第四季度前低于40亿美元)更加接近。这表明投资者的兴趣相对延续,而不是融资活动突然激增。
即使排除这一异常值,资本部署仍显示出韧性。基础设施和与AI相关的领域的后期增长轮融资继续吸引关注。Phantom的1.5亿美元C轮融资、Flowdesk的9180万美元融资,以及LayerZero的5000万美元扩展轮融资,均表明一批日益成熟的基础设施公司正在巩固市场份额,并迈向收入规模化的道路。
2025年第一季度按轮次阶段划分的融资数据再次强调了一个核心主题:战略资本占据主导。
战略轮次仅占总交易量的18%,但却吸引了超过32%的资本部署,总计达25亿美元,分布在102笔交易中。这延续了我们在2024年底观察到的趋势:加密行业巨头、生态基金以及主权支持的实体正积极介入,进行有针对性且高信念的投资,这些投资通常与国家、机构或协议层级的利益高度一致。这类融资轮次通常集中在Layer 1(第一层区块链)、中间件协议以及Token基础设施领域——资本部署的驱动力不仅仅是投资回报率(ROI),更是利益和目标的深度契合。
相比之下,早期阶段的融资仍然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Pre-seed(种子前)和Seed(种子)轮次占总交易量的近四分之一(24%),但仅吸引了6%的资本部署。平均每笔种子前轮融资约为2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平均为400万美元,远低于2024年的中位融资额。这表明估值压缩正在发生,或者投资者正在以更小的支票额度进行投资,同时对创始人的条款更加严格。这也意味着“真正的尽职调查”正在回归:创始人需要证明市场牵引力,而不仅仅是靠愿景来获得资本支持。

图表2:2025年第一季度从种子前(Pre-seed)到B轮及以上(Series B+)以及战略轮次的交易数量和筹资金额。关于Token活动的进一步分析将在下文展开
来源:Outlier Ventures, Messari
A轮融资仍然面临压力。本季度仅记录了27笔A轮融资交易,占总交易量的比例不到5%,但吸引了3.92亿美元的资金,平均每轮融资规模约为1450万美元。投资者似乎正在完全跳过A轮融资,转而选择在种子轮阶段以类似期权的方式入场,或者等待进入风险更低、Token策略更清晰的B轮及以上阶段。
后期阶段的投资表现稳定。B轮及以上阶段仅完成了9笔交易,但吸引了5.31亿美元的资金,平均每轮融资规模接近5900万美元。这些公司通常拥有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和Token机制,已为交易所上市或资金库管理做好准备。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交易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投资,而更像是成长期的准私募股权交易。
总体来看,按融资阶段划分的数据证实了一个更广泛的观点:融资市场正在呈现出分化趋势,不仅是在消费者项目与基础设施项目之间,还体现在早期试验阶段与后期高信念投资之间。而中间阶段——A轮融资——正是风险偏好消失的地方,也是资本目前最不愿涉足的领域。
如果交易数量反映市场情绪,资本部署揭示投资信念,那么融资中位数则体现了创始人的议价能力。在2025年第一季度,这种议价能力正在逐渐远离种子阶段的团队。

图表3: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种子前(Pre-seed)、种子(Seed)和A轮(Series A)阶段的融资中位数变化
来源:Outlier Ventures, Messari
种子前轮的融资中位数达到了290万美元,几乎追平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峰值,并且接近2021年平均值的三倍。这标志着在最早期阶段信心的悄然回升。加速器、生态基金和天使投资联盟似乎仍然偏爱带有选择权的早期投资,特别是那些基于高信念叙事的项目,如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原生AI基础设施和链上代理工具(onchain agent tooling)。对于创始人而言,这仍然是资本最友好的阶段。
然而,种子轮却遭遇了冲击。融资中位数下降至440万美元,相比上一季度的580万美元以上有所下降,并创下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是一个强烈信号,表明中间阶段正在萎缩。投资者正在缩减支票金额、收紧条款,或者直接绕过这一阶段,除非项目已经具备明确的关键指标或分发能力。“撒网式扩张”(spray-and-scale)模式显然已经不复存在。
A轮融资则略有回升,中位数达到1560万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周期性低点(1320万美元)。尽管如此,这仍远低于2021年和2022年初的高峰期,当时中位数常常超过300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的交易数量极少(仅27笔),突显了市场的选择性。这些A轮融资并非徒有其名——它们的定价更像是迷你B轮,仅适用于那些已经拥有收入、市场牵引力以及可执行的代币策略的公司。
简而言之,“杠铃效应”依旧存在:在创意阶段和市场牵引力阶段仍有资金流入,但中间阶段却被抛弃。这并不是融资寒冬,而是创始人预期的一次重塑和平衡。
从类别层面看,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凸显了资本部署的分散化以及投资者热情的分化。
正如预期,网络(Networks)领域占据了榜单的首位,其融资中位数达到4510万美元,这一数据受到Binance(币安)20亿美元战略融资的显著影响。但即使不考虑这一异常值,这一类别中的243笔投资交易也表明机构分配者、战略基金和生态支持者对Layer 1公链和扩展性项目的高度兴趣。网络基础设施仍然是资本流向的“重镇”,是投资者希望展现严肃态度的领域。

图表4:2025年第一季度按类别划分的平均融资阶段和轮次规模
来源:Outlier Ventures, Messari
注:“投资者交易”指的是某一类别内投资者参与的总次数,而非独立投资者数量。如果一位投资者参与了三次融资,这将计为三次投资者交易。
开发者工具(Developer Tooling)吸引了最多的投资者参与,共计290次投资者交易,但其融资中位数仅为310万美元。这种对比突显了开发者工具作为基础设施“长尾”的角色:高兴趣、低风险以及模块化潜力。这些通常是规模较小、速度较快的交易——由工程师主导,与协议对齐,有时还会获得资助补贴。
在消费端,元宇宙(Metaverse)和游戏(Gaming)领域记录了193次投资者交易,中位融资额仅为290万美元,这反映了从内容密集型投资转向“娱乐型基础设施”(infra-for-fun)投资的趋势。娱乐(Entertainment)领域也呈现出类似模式——中位融资额为465万美元,共计164次投资者交易——再次表明风险投资公司(VCs)对以受众为核心的Web3项目仍感兴趣,但态度较为谨慎。
市场(Marketplaces)和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领域也因高投资者参与度而引人注目,分别有279次和277次投资者交易,但资本密集程度有所不同。市场领域的中位融资额为900万美元,显示出对交易型基础设施和代币化商业的新兴趣。金融服务领域的中位融资额为1198万美元,使其成为本季度融资金额最高的消费类领域之一。
在基础设施类别中,消费基础设施(Consumer Infrastructure,1930万美元)、钱包(Wallets,2070万美元)和数据(Data,2430万美元)都显示出较高的中位融资额和适中的投资者参与度,表明尽管这些领域不如网络(Networks)或计算(Compute)领域那么备受关注,但正因回归基本面而受益:用户体验(UX)、可组合性(composability)和数据流动性(data liquidity)。
另一端,咨询与顾问(Consultancy & Advisory)以及新闻与信息(News & Information)领域的中位融资额(约200万美元)和投资者数量都较低——这些类别难以证明其具备风险投资规模的前景,可能正被公共物品资助或原生货币化模式所挤压。
本季度的“中量级”亮点类别——跨链互操作性(Cross-Chain Interoperability,970万美元)、安全(Security,640万美元)和计算网络(Compute Networks,480万美元)——反映出技术性强、低曝光度的基础设施层仍在获得重要支持。这些类别不再是前沿领域,而是成为了预期技术栈的一部分。
2025年第一季度,代币融资呈现出对2024年趋势的明确逆转,高价值、高风险的私募销售强势回归,同时大规模公开发售也再度掀起热潮。
本季度共有69次公开代币销售,总筹资金额达7.98亿美元,其中World Liberty Financial以5.9亿美元的融资额领衔,占据了本季度公开代币融资总额的近74%。与此同时,私募代币销售通过仅27笔交易筹集了7.71亿美元,其中以TON基金会(TON Foundation)的4亿美元融资为首。总体来看,第一季度代币融资总额达到16亿美元,远超2024年任何一个季度的水平。

图表5:2022至2024年按筹资额和交易数量对比私募与公开代币销售
来源:Outlier Ventures, Messari
对比去年:在2024年第一季度,公开销售的交易数量远超私募(163笔对24笔),但整体筹资额却较少(2.96亿美元对1.4亿美元)。当时的市场更偏向于流动性发行、散户参与和社区主导的代币经济学。而2025年第一季度则显示出市场钟摆的另一端:集中化、机构主导的代币分配重新占据上风——这既是市场信心上升的信号,也反映了对控制权、锁仓机制及场外定价的偏好。
最引人注目的是,不仅是绝对增长,更是结构性变化:公开销售如今仅占代币融资交易总量的不到60%,却仅略微筹集了比私募更多的资金——尽管公开销售的交易数量超过私募的两倍。这种每笔交易的资本差异揭示着市场转变。
私募代币交易重新流行,规模更大、深度更高、战略性更强。这些交易不再是普通的初始DEX发行(IDOs)或快速上线的炒作机器,而是塑造生态系统的重要布局——与一级链(L1)资金库、基金会任务或跨境资本流动紧密结合。
与此同时,公开销售则显得头重脚轻。除去World Liberty的融资,其余68次公开轮次的平均融资额仅为300万美元——这表明,尽管市场准入在扩大,但大规模散户需求仍集中在少数高信任、高品牌的项目中。
2025年第一季度验证了许多业内人士的感受:这并不是一个熊市,而是一个更加聚焦的市场。资本并未消失,而是变得更加挑剔、更具战略性,并更倾向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成果以及长期叙事。
这一季度还标志着健康的双轨动态回归:私募轮用于战略控制,公开轮则为市场形象和流动性搭建框架。这是过去一年多来,私募与公开轮首次双双繁荣发展。
对于创始人来说,未来的道路已经明朗:你不需要去“掐准市场时机”,你需要去打造那些“必然会实现”的事物。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Binance Futures将于北京时间5月6日17:30上线ASRUSDT永续合约,并于17:45上线ALPINEUSDT永续合约,两者均支持最高75倍杠杆。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彭博社报道,加密货币质押服务提供商Figment正积极寻求收购机会,目标交易规模在1亿至2亿美元之间。公司CEO Lorien Gabel透露,收购将主要聚焦于在特定区域或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具有强势地位的项目,已发出多份意向书。Figment 当前管理质押资产约 150 亿美元,并希望以太坊质押 ETF 在美放行后进一步拓展业务。此举是在特朗普支持加密货币政策带动的行业并购潮中的最新动向。
撰文:Matt Hougan,Bitwise 首席投资官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我越来越担心国会会在我们距离成功一步之遥时将事情搞砸。
我对今年加密货币的前景非常乐观,目前的形势极为有利 :机构参与度不断上升、监管环境改善,以及区块链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我认为,今年大多数加密货币的交易价格将创下历史新高,比特币价格将升至 20 万美元以上。
但是……人们常常问我,什么可能会让加密货币发展脱离这个剧本?我的答案很简单:人;更确切地说,是政客。
去年 11 月大选后,加密货币价格上涨,部分原因是人们认为华盛顿会对加密货币持积极态度。到目前为止,情况也确实如此。特朗普政府执政 100 天以来,我们看到了以下情况:
美国建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持有近 20 万枚比特币
白宫将数字资产列为 「国家优先事项」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几乎撤销了所有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无理诉讼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撤销了《SAB 121》(一套针对加密货币的严苛会计规则),并允许更多银行和经纪交易商在该领域开展业务
Operation Choke Point 2.0 结束,该行动曾切断了加密货币公司与传统银行服务的联系
加密货币倡导者 Paul Atkins 担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新任主席
知名风险投资家 David Sacks 被任命为白宫的 「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沙皇」
这是一份令人惊叹的清单。然而……
上述这些事项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源自白宫,这意味着下一任政府很容易就可以推翻这些举措。
为了推动加密货币行业向前发展,我们需要国会通过立法,将加密货币取得的进展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国会至少通过一项加密货币法案,表明民主党和共和党能够在加密货币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且会让未来的政府更难以推翻这些成果。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认为这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具体来说,我预计国会会迅速通过稳定币相关立法,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进入稳定币市场创造一个稳固的监管路径。
毕竟,稳定币对各方都有好处:
对于加密货币行业来说,它们拓宽了市场准入渠道
对于华尔街来说,它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
对于华盛顿来说,它们是美国国债的大买家,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美元主导地位的有效工具
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直到最近,我们都朝着这个胜利稳步前进。
3 月中旬,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以 18 票对 6 票通过了主要的稳定币法案,即《GENIUS Act》。在那次投票中,五名民主党委员会成员跨党派支持了该法案。参议院少数党领袖 Chuck Schumer 甚至也表示支持。
但上周末,九名民主党人(包括投票支持该法案从委员会提出的五名民主党人中的四名,以及 Schumer 本人)撤回了支持。他们表示,该法案在反洗钱和 KYC 保护等方面做得不够。
这种态度的转变反映了华盛顿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实际上,该法案的修订版在反洗钱和 KYC 等方面比在银行委员会通过的版本更强,这表明民主党人的态度转变更多是因为特朗普的支持率下降,以及人们对他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利益冲突的讨论增多,而不是出于任何实质性的担忧。
政治是复杂混乱的。但很多时候,它比实际需要的情况更混乱。
同样不利的是:加密货币行业的各方势力正在游说,希望将稳定币立法与更广泛的市场结构立法结合起来,形成一项全面、完善的加密货币法案。
这种做法追求完美而阻碍了可行方案的实施。市场结构立法对于加密货币的长远未来极为重要,但将各种事项混在一起会使任何法案的通过都变得更加困难。
我认为稳定币法案最终将会通过。稳定币的好处实在太过明显,对美国、美元、商家、企业家以及其他各方都是如此,不太可能因为一些琐碎的政治争斗而阻碍其发展进程。
接下来的几天和几周将会充满挑战。如果立法失败,这个夏天对于加密货币行业来说可能会充满挑战。但如果华盛顿能够齐心协力,我认为牛市将势不可挡。
无论哪种情况,请密切关注华盛顿的动向。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援引CNBC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地时间周一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预期美中贸易谈判未来几周内将出现进展,并指出特朗普对中国实施的145%关税无法长期维持。
撰文:Josh Meyer,USA Today
编译及整理:比推 BitpushNews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上任第二天就被问及是否会继续从个人商业活动中获利,此前他推出的「特朗普模因币」($TRUMP)市值一度飙升至 200 亿美元。
「我对此了解不多,只知道是我推出的。听说很成功,」特朗普回应道,「我还没查看。现在值多少钱?」
「您赚了很多钱,先生,」记者追问,「过去几天似乎就有几十亿美元。」
「几十亿?对这些家伙来说只是小钱,」特朗普指着白宫活动现场的一群科技亿万富翁说。
特朗普始终未明确表示是否会停止利用总统身份牟利——历史学家指出,几乎所有美国前任总统都承诺避免这种行为。
据美国道德监督组织、民主党议员和加密货币分析师透露,仅特朗普关联实体持有的两项加密货币投资,自 1 月以来就通过模因币等数字代币交易获利至少 3 亿美元手续费。分析师指出,更大的潜在利润来自特朗普实体持有的模因币份额及其他特朗普主题加密货币投资。
上周,特朗普家族的另一个加密货币项目「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宣布,其发行的数字代币被阿布扎比投资公司用于向币安注资 20 亿美元。民主党议员和分析师称,这笔交易存在利益冲突,每年可能为「世界自由金融」带来至少 2700 万美元收入。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放宽了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并解散了一个旨在打击加密欺诈的司法部部门。
加密货币并非特朗普自重返白宫以来的唯一资金来源。专家称,总统还从房地产、其 Truth Social 平台及一系列品牌商品中获利。
非营利问责组织 Democracy 21 的弗雷德·韦特海默说:「现在要找到一个确切数字,即便不是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我认为这不是偶然。」
韦特海默说:「总统多年来一直吹嘘自己拥有多少亿资产,但作为总统,情况就不同了。」「他并没有隐藏所有商业活动,但他肯定没有报告正在发生的情况。」
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的民主党首席成员、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告诉 USA Today,他正在对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的利润进行调查。
加密货币业务——包括一个庆祝特朗普在 2024 年 7 月躲过暗 SHA 企图的数字迷因币——将是布卢门撒尔调查的关键。他说,特朗普「通过交易赚钱,因为交易会产生费用,也通过他推广或引诱销售导致代币价格上涨来赚钱。」
布卢门撒尔曾担任康涅狄格州总检察长,他说:「无论是数千万还是数亿美元,都需要调查确认,但这种行为的无耻程度令人震惊、可笑,并可能威胁国家安全。」
布卢门撒尔说,他尤其担忧加密货币交易的不透明性使得几乎不可能确定特朗普获利多少——以及谁可能通过购买特朗普代币来寻求影响力。

他说,这可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允许外国政府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让特朗普致富——并获得他的青睐。
白宫发言人否认了这一点,称总统不存在利益冲突,因为他的资产由其子女控制。Trump 家族控制的加密公司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发言人告诉 USA Today,该公司「与政治无关」。
与他的第一个任期相比,特朗普这次更是颠覆了限制总司令利用职权获利的惯例。
除了迷因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特朗普及其商业伙伴还推广了数十种品牌商品,包括特朗普运动鞋和特朗普亲笔签名的圣经。

据 Cryptopolitan 和其他加密行业追踪者称,特朗普还全身心投入数字艺术品,即非同质化代币(NFT),销售「特朗普比特币数字交易卡」,包括 2025 年 1 月发布的 100 多张新收藏品。
4 月 23 日,一家与特朗普及其家族关联的众多私营公司之一,通过向现有和新购买 $TRUMP 迷因币的买家提供「世界上最独家的邀请」,提升了赌注。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定义,迷因币是一种受互联网迷因、角色或趋势启发的加密资产,「发起人试图吸引热情的在线社区购买迷因币并参与其交易」。
SEC 表示:「在这方面,迷因币类似于收藏品。」「迷因币通常功能有限或没有功能。」

$TRUMP 迷因币被宣传为「唯一官方特朗普迷因,由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出品」。
然而,其免责声明中的「细则」提醒,该币「旨在作为对 $TRUMP 符号所体现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持及参与的表达」,并且「无意作为,或成为任何类型的投资机会、投资合同或证券」。
免责声明称,特朗普集团的关联公司 CIC Digital LLC 和一家名为 Fight Fight Fight LLC 的公司共同拥有 $TRUMP 迷因币的 80%。
$TRUMP 迷因币官方网站的公告称,前 220 名投资者将赢得于 5 月 22 日在特朗普弗吉尼亚北部高尔夫俱乐部与总统共进的「私密私人晚宴」。
前 25 名特朗普迷因币投资者被承诺「超 VIP 体验,包括与总统的私人接待和白宫导览」。
据 Finance Magnates 和其他加密追踪者称,$TRUMP 迷因币飙升高达 80%,使其价值增加了 1 亿多美元。
据 Chainalysis 发言人 Jorah Huntington 告诉 USA Today,数据显示,仅晚宴消息公布后几天,特朗普及相关实体就通过交易手续费获利 130 万美元,累计收入已超 3.2 亿美元。
华盛顿责任与道德公民组织(CREW)执行董事兼首席法律顾问唐纳德·谢尔曼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明目张胆、最令人震惊的出售总统权力通道的案例之一。」
白宫和特朗普集团没有回复就特朗普迷因币和其他投资寻求评论的一系列问题。
威廉·伯克律师也没有回应。他于一月份受雇以加强特朗普集团的道德标准,但在最近他被解雇,此前有报道称他也代表哈佛大学处理其与特朗普政府的法律冲突。

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告诉 USA Today:「总统的资产由其子女管理的信托持有。不存在利益冲突。」
凯利指的是特朗普集团一月份的声明,称特朗普进入白宫后,将把他数十亿美元的房地产、酒店、高尔夫、媒体和许可业务的日常管理权移交给他的子女。
但据 USA Today 的采访以及国会民主党人和监督组织的报告称,与他的第一个任期相比,特朗普目前的安排更容易被滥用,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曾向他的公司支付数百万美元。

历史上,总统们都承诺在任期间不为自己谋利,以确保政策决定是为了国家利益——而非个人收益,从而赢得信任。
华盛顿政府监督项目主席丹妮尔·布莱恩说:「现在情况不再如此。」「特朗普总统明确表示,他会在担任总统期间尽可能多地赚钱,因为他是总统——他对此毫无掩饰。」

加州民主党参议员、前联邦检察官亚当·希夫是多位呼吁政府道德办公室调查特朗普加密业务的民主党参议员之一,其中包括他于 3 月建立的战略比特币储备是否不当地帮助了他自己的投资。
希夫在 X 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唐纳德·特朗普赚了大钱,而唯一的输家是美国人民。」
对自称为首位「加密总统」的特朗普来说,$TRUMP 只是他更广阔帝国的一部分,该帝国还包括为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推出的迷因币,其初始价值曾高达数十亿美元。
在另一项业务中,特朗普家族于一月份悄然控制了 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一家通过销售其数字货币 $WLFI 筹集了 5.5 亿美元的加密公司。路透社三月份报道称,在行业专家认为有利于公司内部人士的条款帮助下,特朗普家族获得了这些资金的绝大部分。
根据该公司网站和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家族现在有权获得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代币销售净收入的 75%、运营收入的 60%——以及约 4 亿美元的交易费。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发言人大卫·沃克斯曼告诉 USA Today,他无法评论特朗普及其家族从这项业务中赚了多少钱。
他说,关于利益冲突或腐败的指控是「极致的、最顶级的夸大其词,完全错误和虚假」。沃克斯曼将 World Liberty 描述为一个「非政治性组织。我们与政治完全无关。」
特朗普在该公司(其座右铭是「受唐纳德·J·特朗普启发」)的个人股份情况不明。
在呼吁调查时,希夫提到了向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注入 7500 万美元的加密企业家孙宇晨(Justin Sun)。

孙宇晨曾面临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起的民事欺诈案,其中涉及林赛·罗韩、杰克·保罗和说唱歌手 Soulja Boy 等名人。
希夫在他的视频中说:「你不会惊讶地得知,针对孙宇晨的欺诈案现已被特朗普政府搁置。美国人民现在无法得知本届政府是代表美国人民行事,还是代表唐纳德·特朗普的经济利益行事。」
孙宇晨的律师威廉·沙龙没有回应寻求评论的电话和电子邮件。
截至 5 月 1 日,孙宇晨——估计投资了 1400 万美元——在 $TRUMP 迷因币网站的投资者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有资格参加与特朗普的私人晚宴。
最近几个月,World Liberty 还涉足其他业务。
5 月 1 日,World Liberty 联合创始人之一扎克·维特科夫宣布,其「USD1 稳定币」正被一家阿布扎比公司用作「官方稳定币」,用于对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币安进行 20 亿美元的投资。(稳定币是一种价值锚定于另一资产——如美元——的加密货币。)
维特科夫表示,他们对这项新交易感到「兴奋」。维特科夫是特朗普首席外交特使、密友兼亿万富翁开发商史蒂夫·维特科夫的儿子。
据 CoinMarketCap 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30 日,USD1 代币的总价值达到约 21 亿美元,使其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稳定币之一,路透社报道称,并补充说「然而,其主要持有者的身份仍不清楚」。

维特科夫说,World Liberty 现在也与孙宇晨有业务往来。孙宇晨于 5 月 1 日在迪拜与维特科夫和埃里克·特朗普一同出席了一个加密会议。
布莱恩、韦特海默及其他人表示,由于特朗普的白宫财务披露表要到五月中旬才提交给政府道德办公室,目前无法得知特朗普从各种来源赚取了多少钱。
据 CREW 报告,在他第一个任期内,外国政府在特朗普的酒店和高尔夫球场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特朗普的业务从外国赚取高达 1.6 亿美元。
公共公民组织的里克·克莱普尔问道:「但在那种情况下,至少你住进了酒店房间。当你向这些特朗普迷因币投入 500 万美元时,除了把钱放进总统口袋里,其价值是什么?」

特朗普卖掉了他在华盛顿的酒店。但他仍然从外国在他高尔夫物业的支出中获利。沙特阿拉伯的 LIV 高尔夫巡回赛已在特朗普球场举办了七场比赛,尽管特朗普施压更成熟的 PGA 巡回赛与 LIV 合并——此举有利于沙特。
PGA 巡回赛在四月初拒绝了 LIV 最新的数十亿美元报价。
「但希望我们将促成这两个巡回赛合并,」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你有 PGA 巡回赛和 LIV 巡回赛。我认为合并它们将是一件好事。」

尽管 Truth Social 公司报告亏损,特朗普在该平台的股份价值在他担任总统期间急剧上升。4 月 2 日,该公司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文件,允许特朗普的信托出售约 23 亿美元的股票。
上个月,在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期间,小唐纳德·特朗普联合举办了他的「行政部门」(The Executive Branch)私人俱乐部启动派对,该俱乐部入会费超过 50 万美元。
Politico 援引熟悉此项目人士的话说,其目标是「迎合那些希望培养与特朗普政府关系的商业和科技巨头」。
4 月 30 日,参议员克里斯·墨菲在参议院展示大幅图表,谴责特朗普「执政百日的腐败行为」,称「TRUMP 币是美国总统史上最大丑闻」。
随着 5 月中旬财务披露截止日临近,这场围绕总统商业利益的争议将持续发酵。白宫坚称所有行为合法,但监督组织强调,特朗普打破了「总统不为私利制定政策」的历史传统。

「特朗普明确表示要利用总统身份最大化牟利,」政府监督项目主席丹妮尔·布莱恩总结道,「而且他毫不掩饰。」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知名讣告平台Legacy发布疑似$ZEREBRO 创始人Jeffy Yu 死亡讣告,信息显示,Jeffy Yu于2025年5月4日离世,享年22岁。
根据讣告描述,Jeffy Yu是一位有远见的艺术家和技术专家,15岁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后来就读于东北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19岁时在圣克鲁斯全职担任软件工程师,21岁时共同创立了一家公司,在不到六个月内市值达到8亿美元。
加密OTC平台STIX创始人Taran在X上发布了该哀悼信息。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火币 HTX 公告显示,为庆祝 USD1 首发上线,火币 HTX 特别推出限时免手续费活动,自 2025 年 5 月 6 日 11:00 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 23:59(GMT+8),USD1/USDT 现货交易对将享 0 手续费优惠。活动结束后手续费政策将另行通知,敬请关注官方公告。立即交易,畅享高效零成本体验。
来源:cryptoslate
编译:区块链骑士
5 月 5 日,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与农业委员会的领导人公布了一份讨论草案,概述了一项用于监管美国 Crypto 资产行业的联邦框架。
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 French Hill(共和党人,来自阿肯色州)、农业委员会主席 Glenn 「G.T.」 Thompson(共和党人,来自宾夕法尼亚州)、金融服务委员会数字资产小组委员会主席 Bryan Steil(共和党人,来自威斯康星州)以及农业委员会商品市场小组委员会主席 Dusty Johnson(共和党人,来自南达科他州)共同发布了该立法草案。
这些立法者强调,该法案旨在协调 SEC 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之间的监管职责,同时为区块链和 Crypto 资产市场中的关键术语提供法律定义。
Hill 主席表示:「该讨论草案在 118 届国会两党、两院共同取得的进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保护消费者并维护美国在数字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提供了一个持久的框架。」
他还补充道,委员会打算吸纳公众反馈意见,并与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合作,推动最终法案的颁布实施。
这项立法引入了核心行业概念的定义,包括数字商品、区块链系统、去中心化治理、获准支付的稳定币以及成熟的区块链系统。
此外,草案还明确规定,通过 Mining、质押或用户奖励进行的分配,即「终端用户分配」,根据现行法律既不属于证券,也不构成销售行为。
Thompson 主席强调了立法明确的紧迫性,指出拟议框架将填补监管空白,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呼吁的确定性。
草案为在 CFTC 监管下的数字商品交易所、经纪商和交易商设定了注册途径,同时允许 SEC 保留对证券和某些混合资产的管辖权。从事托管职能、交易促成或与客户进行交互的实体必须遵循新定义的注册和披露程序。
小组委员会主席 Steil 表示:「这是数字资产的黄金时代的开端,而众议院正引领这一潮流。」
Johnson 对此观点表示赞同,称美国必须提供一套符合常理的监管制度,才能继续保持其作为全球 Crypto 资产投资和创新中心的地位。
草案还保留了对 DeFi 协议和自我托管的保护。它规定,只要 DeFi 交易协议和消息传递系统不对用户资金进行托管或行使自由裁量权,则无需遵守传统金融法规。
该法案还禁止财政部或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出台规则,限制个人通过钱包自我托管 Crypto 资产的能力。
委员会已安排于 5 月 6 日举行一场联合听证会,主题为「美国创新与数字资产的未来:21 世纪的蓝图」,旨在启动正式的立法讨论,并收集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草案包含关于 SEC 和 CFTC 联合制定规则的条款,以及通过扩大联邦机构的创新办公室职能,对 DeFi、NFT 和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展研究。
通过确立法律定义和明确的管辖界限,拟议法案旨在消除美国在 Crypto 资产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同时鼓励数字资产市场的负责任发展与监管。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消息,Hotcoin热币交易所将于近期开放以下交易对:
现货交易对:
GORK/USDT(5月6日12:00 UTC+8):$GORK是New Xai Gork项目的原生代币,为区块链游戏生态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DONKEY/USDT(5月6日12:00 UTC+8):$DONKEY是Donkey项目的原生代币,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金融应用。
SXT/USDT(5月8日21:20 UTC+8):$SXT是Space and Time项目的原生代币,该项目为区块链领域提供数据和分析解决方案。
合约交易对:
GORK/USDT(5月6日16:00 UTC+8):$GORK是New Xai Gork项目的原生代币,为区块链游戏生态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最高支持20倍杠杆。
PUNDIX/USDT(5月6日16:00 UTC+8):$PUNDIX是Pundi X项目的原生代币,该项目致力于构建区块链支付解决方案和实体应用场景。最高支持20倍杠杆。
撰文:刘红林
Web3 行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演一次「应用爆发」的叙事:NFT 改变艺术品市场,链游颠覆游戏分发模式,DAO 改写公司治理逻辑,AI+Crypto 要带来「链上人工智能智能体」的新时代……但在一次次热潮过后,我们仍要面对一个越来越清晰的问题:行业的边界,似乎并没有真正扩张。
有这样的感慨,是今天看来吴说发的一个推文:「币圈比较令人沮丧的是,似乎它的边界经过了这么多年没有太大变化,比特币依然是最大且唯一的共识,NFT 小游戏 代币化 AI+crypto 等试图扩展外延的尝试都暂时失败了,ICO 无法取代 IPO,没有企业用发币代替上市,赌场依然是核心利润来源,创业者不想来,现在流行的 meme 和 17 年 ico 差别也就那样。」

确实,从市场结构上看,我们没有迎来一个新的「主流资产」挑战 BTC 的地位,也没有出现一种新商业模式能让 Web3 走出「金融科技」的范畴。NFT、链游、SocialFi、AI 叙事,虽然一度热度很高,但很少有项目真正完成从「概念」到「持续性应用」的转化。
我们似乎在经历一场集体幻觉——一个被叙事推着往前走的技术领域,每次尝试走得更远,结果却发现仍绕不开最初的路径。
Web3 的「全能幻想」在过去几年被反复提起:我们要做「链上社交」「链上电商」「链上教育」「链上文娱」,仿佛只要一个行业还没有接入区块链,就有「改造」的空间。但冷静看下来,区块链本身的技术特性——不可篡改、可确权、无需中介执行的合约逻辑,确实非常适合金融类场景,却未必适合信息流导向或社交驱动的业态。
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是「复制零成本」,而区块链的逻辑恰恰是「复制受限 + 每次写入都要付费」。在这种技术结构下,试图用区块链重做一个像 TikTok、淘宝或 Twitter 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是错配。成本高、体验差、性能不稳定,而用户并没有特别迫切地需要「去中心化社交」或「可溯源直播平台」。
更重要的是,即便有一些行业看上去确实有「确权」「追溯」「分润」的需求,比如音乐版权、艺术品交易或电商供应链,但区块链的加入并未真正降低成本或提升效率,更多的是增加了理解门槛与运营复杂度。最终,「链改」变成了项目方融资的卖点,而不是商业效率的提升工具。
某种程度上,目前整个 Web3 行业都在为两个男人买单。
一个来自中本聪——比特币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货币发行可以不依赖国家机器」的命题。从比特币到稳定币,从 CBDC 到匿名币,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实验,都可以被看作是在回应中本聪留下的这一命题。稳定币的兴起,本质上就是民间信用替代国家主权信用的探索;而各国政府的监管压制,则是国家机器的自我防御。
另一个来自 Vitalik Buterin,也就是以太坊的共同创始人。他的命题是:「我们能否搭建一个永不宕机的全球性互联网系统?」从智能合约、去中心化身份系统到去信任式治理(DAO),整个以太坊生态其实都在尝试构建一个不依赖传统信任机制的新系统。但现实是,链上系统仍面临治理失效、Gas 费用高昂、性能瓶颈等老问题,「永不宕机」与「可持续运营」之间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
从这个角度看,Web3 的发展并非没有意义,但它的扩展路径,始终围绕上述两个问题——货币制度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构,而不是「全面渗透一切行业」的幻想。
我们可以从行业中现有最「稳健」的业务形态看出真实情况:交易所、稳定币发行、链上资管、跨境支付、托管服务、RWA(Real World Asset)资产上链等。这些方向无一例外地具有金融属性,并解决的是具体的市场需求与监管适配问题。
Circle 的 USDC 正逐步在多个国家实现「类银行」模式,与本地支付系统直接对接;香港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正在吸引传统金融机构探索「代币化金融产品 + 交易所挂牌」的新路径;新加坡则借助金融监管沙盒快速推进 RWA 试点,将地产、基金等传统资产以 Token 形式流通。这些都是明确在现有监管体系下「向前一步」的尝试,虽远非颠覆,但具有现实落地价值。
相反,我们很少看到有「链上社交」平台存活超过一轮牛熊周期,也几乎没有链游能跳脱「短期发币 + 短命生态」的生命周期,至于链上内容平台、DAO 城市治理等方向,大多仍处于实验性阶段,谈不上「爆发」。
行业内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风险:大量资金、人力和资源,被投入到某些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应用叙事中。这些项目往往具有很强的「融资逻辑」,但缺乏可复用的产品逻辑或技术路径,最终容易走向「演示完成即终止」的尴尬局面。
比如某些「AI+Crypto」项目,本质上不过是在链上调用 OpenAI 接口,嵌入代币激励机制,本质功能与 Web2 AI 工具无异,甚至体验更差。又比如部分 NFT 社交项目,用户留存完全依赖于「二级市场预期」,一旦价格回落,社交价值也随之崩盘。
这类项目的普遍特征是:叙事先行,场景虚构,产品滞后,缺乏稳定用户需求支撑。而投资机构与创业团队在周期推动下,反复将资源倾斜至这类方向,不仅拉高了行业泡沫,也稀释了原本可能在基础设施、支付、合规等方向上的持续投入。
所以问题回到起点:区块链的大爆发,是否只是幻觉?
也许是。但更精确的表达是:不是幻觉,而是误判。
我们误判了区块链的适用边界,把它当成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希望它能「包打天下」;我们误判了用户需求的普遍性,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去中心化」;我们也误判了合规门槛和技术成本,忽略了现实世界里制度的惯性和效率的考量。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金融科技的边界之内,Web3 仍有非常扎实的机会。全球支付网络的重建、资产数字化的透明度提升、合规代币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制度的逐步成熟,正在构成 Web3 最稳固的基本盘。它不需要过度叙事,不必颠覆一切,只要在这一领域持续提供真实价值,就足以撑起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
区块链行业不是没有进展,而是它的进展大多是「纵向打深」,而不是「横向铺开」。行业不是没有价值,只是这个价值并不等于所有行业都要接入 Web3;它不是没有未来,只是这个未来或许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专注、更窄,但也更真实。
当我们回头再看那些年提出的「链改一切」口号,可能会意识到:真正值得坚持的,并不是宏大的梦想,而是能够穿越周期的技术适配和制度创新。而这些,恰恰并不需要太多想象力,而需要更强的执行力和更理性的行业认知。
Web3 最终会走向何方?我们也许不能预判所有答案,但至少可以明确一点:放下幻想,才能看见现实。而现实本身,并不需要修饰。
编译:白话区块链
俄罗斯在石油贸易中使用稳定币表明,稳定币不再是边缘工具——它们已成为高风险跨境商业中的真实金融基础设施。
尽管中国和印度对国内加密货币有限制,但它们通过与俄罗斯的稳定币交易受益,在国家层面悄然体验去中心化金融的效率。
全球各国政府以不同方式应对,但都承认稳定币正在重塑价值跨境流动的方式。
稳定币的全球重要性日益增加,不仅作为投机工具,还作为实用金融工具——首先是个体,然后是机构,现在是整个国家。
稳定币的兴起始于加密原生环境,交易者使用 USDT 和 USDC 等稳定币进行交易、高效转移资本并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平台上获取流动性。尤其是在银行基础设施有限或存在资本管制的市场,稳定币增强了对美元的访问能力。
随后,稳定币的采用扩展到机构和 B2B 用例。企业开始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供应商结算和工资发放,特别是在传统银行服务不可靠或成本高昂的新兴市场。相比通过 SWIFT 或代理银行的电汇,稳定币交易几乎即时结算,无需中介,成本显著降低。这使得稳定币不仅高效,而且对在政治或经济不稳定地区运营的公司日益不可或缺。
现在,稳定币正在国家层面进行测试,其角色从便利性转变为战略性。面临制裁或寻求替代美国主导金融体系的国家,如俄罗斯,已转向使用稳定币。
随着稳定币从企业工具转变为国家层面贸易的工具,其角色从操作便利性演变为政治必要性。本报告将通过现实世界的案例研究,探讨稳定币如何被用于规避限制、降低成本并开启新的贸易路线。

来源:Statista
俄罗斯日益将 USDT 等稳定币以及比特币、以太坊等主要加密货币纳入与中国的石油贸易中。根据 2025 年 3 月路透社的报道,这代表了一种规避西方制裁的战略努力。
交易模式相对简单。中国买家将国内货币 ( 如人民币 ) 转给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将其转换为稳定币或其他数字资产。这些资产随后转移给俄罗斯出口商,出口商再将资金兑换成卢布。通过排除西方金融中介机构,这一过程降低了制裁风险并增强了交易韧性。
在这些交易中使用的数字资产中,稳定币扮演了尤为关键的角色。虽然比特币和以太坊偶尔被使用,但其价格波动性使其不适合大额交易。相比之下,USDT 等稳定币提供价格稳定性、高流动性和易于转移的特点,这些品质支持其在受限环境下的跨境结算中日益增长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继续对国内加密货币使用实施严格限制。然而,在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背景下,当局似乎对稳定币交易持容忍态度。虽然没有正式背书,这种选择性容忍反映了务实优先级,尤其是维持地缘政治压力下商品供应链的需要。
这种双重姿态——监管谨慎与实际参与相结合——凸显了一个趋势:即使在官方限制性政权内,也在悄悄采用数字资产以获取其操作实用性。对中国来说,基于稳定币的结算提供了一种绕过传统银行系统、减少对美元依赖并保障贸易连续性的方法。

来源:Chainalysis
俄罗斯并非孤例。其他受制裁国家,如伊朗和委内瑞拉,同样转向稳定币以维持国际贸易。这些例子表明,稳定币作为在政治受限环境中维持商业功能的工具,其使用模式正在增长。
即使制裁随时间缓解,基于稳定币的结算也可能继续使用。其操作优势——更快的交易速度和更低的成本——非常显著。随着价格稳定性成为跨境贸易中日益关键的因素,预计更多国家将加紧讨论稳定币的采用。
俄罗斯尤其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了稳定币的实用性。在美国冻结了与受制裁交易平台 Garantex 相关的钱包后,俄罗斯财政部官员呼吁开发卢布支持的稳定币——一种减少对外国发行人依赖并保护未来交易免受外部控制的国内替代品。
除俄罗斯外,其他几个国家也在加速探索稳定币的采用。虽然俄罗斯的主要动机是规避外部制裁,但许多其他国家将稳定币视为增强货币主权或更有效应对地缘政治变化的工具。其吸引力还在于跨境转账更快、成本更低的潜力,凸显了稳定币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驱动力的角色。
泰国:2025 年 3 月,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 USDT、USDC 交易。
日本:2025 年 3 月,SBI VC Trade 与 Circle 合作推出 USDC,获得日本金融厅 (JFSA) 监管批准。
新加坡:2023 年 8 月,建立了单一货币稳定币 ( 与新加坡元或 G10 货币挂钩 ) 的监管框架,允许银行和非银行发行。
香港:2024 年 12 月宣布稳定币法案,要求发行人获得香港金管局许可;监管沙盒正在进行中。
美国:尚无全面立法。2025 年 4 月,SEC 表示 USDC 和 USDT 等全额支持的稳定币不属于证券。2025 年 3 月,参议院银行委员会通过的 GENIUS 法案旨在监管支付稳定币。USDC 和 USDT 仍被广泛使用。
韩国:主要国内银行正准备联合发行首个韩元稳定币。
这些发展揭示了两个关键趋势。首先,稳定币监管已超越概念性讨论,政府正在积极塑造其法律和操作参数。其次,地理分化正在形成。像日本和新加坡这样的国家正在推动受监管的稳定币整合,而泰国等国家则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以保护国内货币控制。
尽管存在这种分化,全球普遍认识到稳定币正在成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永久组成部分。一些国家视其为对主权货币的挑战,而其他国家则将其视为更快、更高效的全球贸易支付工具。因此,稳定币在监管、机构和商业领域的重要性正在上升。
稳定币在跨境交易中的日益增长反映了金融基础设施的根本性转变,而不仅仅是规避监管的尝试。即使是历史上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也开始在战略性商品贸易中间接利用稳定币,亲身体验其实际效用。
这一发展超越了制裁规避。最初的零售级实验已演变为机构乃至国家层面的整合,使稳定币成为少数展示真实产品 – 市场契合的区块链创新之一。因此,稳定币越来越被视为现代金融系统的合法组成部分,而非非法活动工具。
将稳定币视为未来金融架构结构元素的机构——而非临时解决方案——可能将在下一波金融创新中占据领先地位。相反,那些延迟参与的机构可能面临被动适应他人设定标准的风险。因此,政策制定者和金融领导者必须理解稳定币的本质及其长期潜力,并制定与全球金融系统演变方向一致的战略。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Alpha积分大于等于142的用户可参与MYX Finance TGE,Alpha 积分在 99 到 141 的范围内(区间包括两端),且 UID 结尾为 “8” 的用户同样拥有本次 TGE 认购机会。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以太坊开发者 @nero_eth 发文探讨延迟执行(EIP-7886)及数据可用性优化方案。该提案旨在改进区块验证机制,允许验证者在交易完全执行前通过初步检查确认区块有效性。研究团队提出多种实现方案,包括乐观验证、预先验证与预收费、基于Coinbase的前置收费等。新机制有望提升网络效率,但需权衡用户体验、构建复杂性和分叉选择等因素。该研究获得多位以太坊核心开发者的反馈,目前仍在设计优化阶段。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Celsius创始人Alex Mashinsky对美国司法部提议的20年监禁刑期表示强烈不满。此前,Mashinsky已于2024年12月对商品欺诈和操纵CEL代币价格认罪,在Celsius崩溃前通过出售代币获利4800万美元。其律师团队在5月5日向纽约地方法院提交答复备忘录,要求将刑期缩短至366天以内,理由是Mashinsky是首次犯罪的非暴力罪犯,此前有30年无瑕疵的商业记录。Celsius于2022年7月申请破产保护,当时负债47亿美元,此案件影响了数十万用户的资产。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pandajackson42 数据面板,Binance Alpha 2.0 交易量达 2.74 亿美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 KMNO 交易量达 9,830 万美元,B2 达 4,150 万美元等。此外,Binance Alpha 2.0 日交易笔数首次突破 100 万笔。Binance Alpha 2.0 交易量的增长可能与 Binance Wallet 空投与打新资格相关的 Alpha points 不断增高有关。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LBank已于2025年5月6日13:10(SGT)上线DONKEY U本位永续合约,最高杠杆为20倍。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Bitget 链上交易(Onchain)上线 Solana 生态的 MEME 代币stickman、DeFi、BWAH。用户在链上交易板块即可开启交易。
Bitget 链上交易(Onchain)旨在无缝连接 CEX 与 DEX,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链上交易体验。用户可直接使用 Bitget 现货账户(USDT/USDC)交易链上热门资产。目前已支持 Solana(SOL)、BNB Smart Chain(BSC)与 Base 等热门公链。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分析师余烬监测,30 分钟前,Stake Stone 的部署者地址从 USD1 官方托管地址处收到了 1 万枚的 USD1 测试转账。
USD1 是特朗普家族支持的 DeFi 项目 WLFI 推出的美元稳定币,而 StakeStone 是做全链流动性分发的,核心产品是 LiquidityPad/Vault。
据余烬分析,StakeStone 或是 USD1 的第一个 DeFi 协议铸造服务商,亦可能是 StakeStone 准备通过其流动性产品将 USD1 铸造服务开放给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