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Alpha将于2025年05月09日上线和开放Doodles (DOOD) 的交易。此外,币安合约平台将于2025年05月09日上线DOOD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可达50倍。具体交易时间将于2025年05月09日公布。
所有符合资格的币安Alpha积分用户将在交易开始后的10分钟内收到DOOD代币空投。关于代币空投数量将于2025年05月09日公告。
WeTrying | 币圈快讯早知道
通过WPeMatico自动添加.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Alpha将于2025年05月09日上线和开放Doodles (DOOD) 的交易。此外,币安合约平台将于2025年05月09日上线DOOD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可达50倍。具体交易时间将于2025年05月09日公布。
所有符合资格的币安Alpha积分用户将在交易开始后的10分钟内收到DOOD代币空投。关于代币空投数量将于2025年05月09日公告。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消息,World Network 于 5 月 1 日在旧金山标志性的联合广场开设了其美国首家旗舰店。店内展示了由 NVIDIA 驱动的设备 Orb,用于匿名验证人类身份。
据悉,此次发布是其美国扩展计划的一部分,其他五个城市分别为亚特兰大、奥斯汀、洛杉矶、迈阿密和纳什维尔。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消息,DeFi 协议 Resolv 公布代币经济学,RESOLV代币总供应量10亿枚,其中空投第一季占比10%,生态系统和社区占比40.9%,团队和贡献者占比26.7%,投资者占比22.4%。
RESOLV 代币将于 5 月上半个月开放空投注册,RESOLV代币效用包括治理访问、双重奖励,提升积分乘数和长期质押乘数。
没想到“BTCFi已死”的话题来得这么快。确实,自 @babylonlabs_io 上线以来,市场就预期Babylon带一众生态给BTCFi赛道提一提气,但显然事与愿违。至于是不是BTCFi已死,我认为现在下判断为时过早,而且存在对BTCFi赛道演变逻辑的误解。顺着下文,我分享下几点观察:
1)其一点把Babylon上线后的市场表现和BTCFi赛道的前景挂上钩明显有偏差。
因为Babylon可以把用户的BTC资产用脚本契约形式锁定在比特币主网的同时,能够在众多BTC layer2上输出”安全共识服务”继而得到其他扩展链提供的丰富收益。从供给侧看,Babylon的技术创新服务确实很有用,但从需求侧看,谁来采购这种安全共识服务,谁来提供持续的收益?
显然,我们从一些大中小新链对于“安全共识”的B端需求角度来看,BTCFi的前景显然不那么及预期,但如果从C端用户需求端来看,每一个BTC Holder都有为持有的BTC持续生息的需要,而BTCFi技术解决方案的目标是为了接入数万亿美元的传统金融资本,如何将比特币独有的去中心化共识与全球金融流动性融合才是这次BTCFi叙事的最终目标。
顺着这个逻辑看,后ETF时代,BTCFi的叙事才刚刚开始,哪来的已死之说?
2)事实上,围绕BTCFi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直在趋于成熟,从最初的EVM- Compatible到UTXO Stack架构,再到zkVM协议框架、RGB客户端验证框架、乐观挑战证明(OCP)架构等等,BTC的技术解决方案一度呈现大乱斗的乱象,但表面上看似分散混乱,实际上却也在顺着市场自然演变和抉择方向。
下文重点对比了OP_CAT_ 和BitVM2两种技术路径,并认为BitVM2因不需要改变BTC现有脚本而更具潜力:
1、OP_CAT路径 – 逻辑上合理但需要改变BTC OpCodes,被核心开发者接受的难度较大。
2、BitVM2+OCP机制- 通过OCP挑战者机制实现了链下计算和交互,当”挑战”出现时会在比特币主网执行链上协议,比特币layer1会充当仲裁者来确保安全性。
不成熟的解决方案会在市场压力下被淘汰或矫正。比如,早期比特币跨链方案普遍采用中心化托管模式,而现在BitVM2与OCP的结合已经能够提供无需信任的原生安全跨链机制。
当BitVM2这类不需要更改BTC核心代码的技术方案成熟后,比特币将迎来自己的”OP时刻”,恰如以太坊在Optimistic Rollups的价值得到认可,直接催生一波市场生态爆发一样。
3)姑且就让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内卷和演变,因为还有一层逻辑:BTCFi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可行性,而是可持续的Tokenomics经济模型。
当前不少解决方案都依赖代币发行和激励,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而真正可持续的BTCFi经济模型应该建立在其网络使用价值之上。当二层网络处理交易并收取费用,部分收益回馈给BTC质押者时,就形成了一个基于实际需求的价值循环。
这种模式并不依赖外部链的采购,而是通过服务自身生态获得收益,在经济模型可持续性上明显更胜一筹。
以上。
总之,换个视角来看,BTCFi的前景就会豁然开朗了,只是现在赛道正处于基础设施构建的早期阶段,技术解决方案在收敛,Tokenomics经济模型在完善,而ETF全球金融流动性接入的大门也才刚刚打开。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 The Block 报道,以太坊开发者已于今日 6:05(美东时间)在 epoch 364032 激活 Pectra 升级,这是自 2022 年“合并”以来最重要的网络更新。Pectra 包含 11 项以太坊改进提案(EIP),旨在提升质押效率、用户体验、验证者操作及 Layer 2 扩展性。
此次升级经过 Holesky、Sepolia 和 Hoodi 测试网的严格测试,其中 Hoodi 测试网的成功部署为主网升级铺平了道路。核心改进包括 EIP-7702 实现账户抽象,支持用户钱包执行智能合约逻辑;EIP-7251 将验证者的最大有效质押限额从 32 ETH 提升至 2,048 ETH;EIP-7691 将 Layer 2 数据存储(blob)的吞吐量翻倍以降低交易成本。此外,EIP-7002、EIP-6110 等提案进一步优化验证者操作和网络效率。
此次升级为未来的 Fusaka 升级奠定了基础,后者将引入 Verkle Trees 和 PeerDAS 技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展性。
原文作者:Fairy,ChainCatcher
原文编辑:TB,ChainCatcher
五一假期,一个名为 boop.fun 的 Meme 币启动平台横空出世。
其代币 BOOP 上线一小时涨幅高达 309% ,一度触及 0.5 美元,市值飙升至 5 亿美元。Solana 联创 Raj Gokal、Jupiter 创始人 Meow 等知名人物现身项目投资阵容,项目上线仅六天便登陆 Binance Alpha,势头迅猛。
但在热闹的背后,boop.fun 却因空投机制的“拼单式”套路与创始人背景深陷争议漩涡。高调登场,又能否拥有高光时刻?
boop.fun 直接对标 Solana 上 Meme 发射“霸主”Pump.Fun,但打法更为激进。
与 Pump.Fun 的极简收费模式不同,boop.fun 围绕其原生代币 $BOOP 构建出一套更具野心的“激励飞轮”:发射即奖励,质押即分红。只要 Meme 币成功“发射外盘”(即在 Raydium 上建立流动性池),创建者和持币用户就能共同瓜分每日 100 万枚 $BOOP 的奖励;而质押 $BOOP 的用户,还可按比例享受新项目的代币空投与平台交易手续费的分红。
在代币模型设计上,boop.fun 同样颇费心思:$BOOP 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其中 50% 都用于平台激励与项目“毕业”奖励, 15% 空投给 Meme 社区活跃用户, 10% 预留给团队,其余则分配至流动性、金库、天使投资人及质押奖励池中。
然而,在热度飙升的同时,boop.fun 也迎来了质疑声浪。“Buff 拉满”的设计能让 Boop 的飞轮转多久?
图源:boop.fun 官网
boop.fun 创始人 dingaling 一直被视为加密行业的明星人物,投资足迹遍布 43 个项目,不仅是知名 NFT 巨鲸还自称是 PancakeSwap 创始人。但随着 Boop.fun 的高调上线,有关他的质疑也迅速发酵……
昨日,Meta Era 创始人 Vito 在 X 平台发文,以“虚构故事”的方式直指一位“神秘创始人”。他表示这位创始人靠币安生态起家,操盘过一个“远看牛逼、实则归零”的项目,如今又在 Solana 上推出要颠覆 Meme 玩法的新平台,实则换汤不换药。Vito 嘲讽道:“然后还是跨回币安链,靠 Binance Alpha 续命。”
CZ 随后也现身评论区“补刀”,同样以“虚构”为名,指出曾有前员工因老鼠仓被开除,几年后却自封为“某某创始人、CXO”。他强调,币安只有 CEO、CTO、CMO、CFO、COO、CCO,除此之外无其他“C 某 O”。
虽然两人都标注纯属虚构,但社区迅速将矛头指向 boop.fun 创始人 dingaling,认为影射意图明显。加密 KOL AB Kuai.Dong 指出,目前在推特上自称“PancakeSwap 创始人、币安 CRO”的,就只有 dingaling 一人。
与此同时,有社区用户指出,dingaling 一贯擅长走“复刻型创业”的路径:Uniswap 爆火时,他推出 PancakeSwap;Opensea 当红时,他打造 LooksRare;如今他又在 Solana 上发起 boop.fun 对标 Pump.fun。
boop.fun 的空投活动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 social airdrop,另一种是 degen airdrop。下表是关于两种空投方式的说明:
其中,social airdrop 空投要求用户绑定 X 账号并发币,空投默认锁定 30 天。若想提前解锁,必须依靠所发代币的表现:代币成功发射可减免 10 天,市值达到 20 万、 50 万、 125 万、 500 万美元时,每档各解锁 5 天。
简而言之,如果用户想立即领取空投,就得发一个上线市值达 500 万美元的 meme 币。这一激励设计在社区引发大量争议,有用户调侃:“这是空投吗?更像是拼多多式 Web3 拼单骗局。”
不少 KOL 直接发声表达担忧。加密 KOL AB Kuai.Dong 表示,Boop 虽然给很多 KOL 分配了大量空投额度,有的甚至高达 50 万枚 BOOP,但这种设计本质上是在激励博主“割粉丝”换空投。他直言:“大家都不想为了空投去发币收割社区,这设计有点 PUA KOL。”
社区成员 @kunlun web3 也批评称,这种机制存在多重问题。首先,Boop 错误地假设很多 KOL 会为了空投而冒险发币。更关键的是,如果没人愿意发币,空投就只能等满 30 天才能解锁,届时 BOOP 币价可能早已失去支撑。
此外,boop.fun 推出的质押分红机制也被质疑是否有用。社区用户 @BTCOld 8 认为,这种激励看上去很美,但“一旦平台项目热度下滑、发币质量下降,所谓分红也将失去意义。”
boop.fun 带着挑战者的姿态高调登场,构建出一套看似野心勃勃的 Meme 游戏规则,试图用激进的激励机制重塑赛道格局。不过,Web3 从不缺模仿者。Boop.fun 的飞轮是否能真正转动社区热情,还是会像 LooksRare 一样迅速沉寂?它究竟是昙花,还是破局者?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Bitget 推出第三期“尊享 VIP 空投盛典”,面向 VIP3 及以上用户开放。用户仅需完成报名,无需额外任务,即可解锁定期新币空投。
本期空投项目为 Obol Network(OBOL) ,奖池总量 60,000 枚 OBOL ,活动时间为5月7日20:00 — 5月10日20:00(UTC+8)。活动截止前,报名用户需保持 VIP3 及以上等级,即可解锁本期空投奖励。
在全球宏观环境持续深刻演变的背景下,加密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结构性转变。火币HTX的全球投资部门HTX Ventures近日发布最新报告《行业观察丨宏观博弈中的加密浪潮与潜在机遇》,深入分析了当前周期中加密市场的核心变化与潜在机会。
当前,比特币正逐步脱离“数字黄金”的传统定位,与风险资产的走势趋于一致;而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行业的政策支持,也使其从被监管打压的灰色地带,跃升为美元流动性溢出的“卫星资产”。交易者结构亦发生根本变化,从以散户为主转向以机构为主导,加速推动加密资产进入主流市场体系。
本轮周期的核心动力不再是行业内生创新,而是加密行业的合法化和美元化进程。区别于2020年DeFi浪潮或2017年ICO热潮,加密行业在本周期中成为美国政府积极推动的科技创新领域。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构想进一步强化了行业的潜在需求基础,为市场注入了新的增长动能。
加密行业的美元化趋势正持续深化,这既是推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潜在的风险源泉。比特币曾在俄乌战争期间展现出独立于传统金融体系的资本避险功能,但近期地缘政治事件中,比特币价格却与风险资产同步下跌,反映出其与宏观流动性的紧密关联。
比特币市场已被机构投资者深度掌控。CME合约持仓量在比特币现货ETF通过后大幅上升,长期保持在超过100亿美元。机构通过现货ETF与期货基差套利,以高杠杆放大收益,使得比特币价格波动放大为纳斯达克指数的三倍杠杆版本。这种结构意味着在流动性充裕时期,比特币的涨幅将领先科技股;而在流动性紧缩周期,比特币的跌幅亦更为剧烈。
在政策层面,美国推进加密行业合规化进程已取得多项实质进展。FIT21法案明确了数字资产的监管边界,将去中心化程度较高的代币纳入CFTC监管,设立3至5年的“避风港”机制,鼓励新项目合规转型。同时,SAB 121的废除打破了银行托管加密资产的政策壁垒,摩根大通、花旗等传统金融巨头相继布局加密资产托管业务,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末管理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
在监管人事方面,加密友好的Paul S. Atkins接任SEC主席,新领导层正在推动Howey测试标准调整,减少代币被认定为证券的比例,并扩大ETF适用资产的范围。这一系列改革为加密市场释放出更多潜在增长空间。
加密企业的资本化浪潮正汹涌而来,Kraken与Fireblocks等头部加密企业正筹备上市,估值分别达到约200亿美元和90亿美元。与此同时,华尔街多家顶级投行设立了加密投资部门,主权基金也通过增持战略科技公司股份间接布局比特币。
同时,美国正在酝酿联邦比特币储备计划,提出未来五年每年购买不超过20万个比特币,建立分布式安全存储网络,以此作为长期国家战略资产。尽管资金来源仍存在立法与财政方面的挑战,但相关讨论已将比特币纳入国家资产管理的前沿议题。
稳定币立法亦加速推进。2025年初,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鼓励发展合规的美元支持型稳定币,同时禁止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以保护市场自由与个人隐私。相关法案的快速立法将加速传统金融体系与加密市场的融合,为稳定币的合规发行与应用铺平道路。
基于以上背景,HTX Ventures对美国经济重要指标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层面来看,通胀数据可控,但经济尚未出现明显衰退迹象。非农就业与失业率指标显示经济韧性仍在,预计美联储将在出现显著经济下行压力后再考虑降息。而在降息到来之前,由于流动性收紧,美股及加密市场仍面临阶段性波动风险。
“美丽大法案”预算决议的通过将延续2017年的减税政策,并新增针对服务业和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同时,提高联邦债务上限与财政支出调整,意味着未来美国财政政策将持续宽松,有望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
整体而言,加密行业正在全球宏观博弈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策红利、美元化趋势与机构化进程构成了本轮周期的三大支柱。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密资产的市场表现将更加紧密地与全球宏观环境、地缘政治与货币政策动态交织,呈现出新的周期特征与投资机遇。同时,随着政策持续放宽,未来必将催生出真正内生的区块链创新叙事,为行业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在这一变革大潮中,HTX Ventures将持续洞察全球宏观趋势,挖掘潜在机遇,坚定支持加密行业的合规化与创新发展,助力构建更加开放、透明与可持续的数字资产生态。
关于HTX Ventures
HTX Ventures 是火币HTX 的全球投资部门,集投资、孵化和研究于一体,识别全球最优秀和最聪明的团队。作为行业先驱,HTX Ventures拥有超过11年的区块链建设经验,擅长识别该领域内的前沿技术和新兴商业模式。为了在区块链生态系统内推动增长,我们为项目提供全面支持,包括融资、资源和战略建议。
HTX Ventures 目前支持超过 300 个项目,涵盖多个区块链领域,部分高质量项目已经在火币HTX 交易。此外,作为最活跃的FOF基金之一,HTX Ventures 投资于全球30家顶级基金, 并与 Polychain、Dragonfly、Bankless、Gitcoin、Figment 、Nomad、Animoca和 Hack VC 等全球顶级区块链基金合作,共同打造区块链生态系统。访问我们。
如需投资和合作,请随时联系VC@htx-inc.com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QCP Capital 发文称,外汇市场的平仓引发了市场对美国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的猜测,比特币迅速做出反应,上涨3%至97,000美元,抹去了周末的跌幅。但此次上涨并非仅由外汇市场驱动。
另一个催化剂来自新罕布什尔州,该州州长批准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措施,建立了美国首个州级比特币储备金。该立法允许将最多5%的公共资金分配给加密货币和贵金属。就目前而言,由于市值门槛设定为5000亿美元,比特币是唯一符合条件的数字资产。尽管这只是州级层面的一项小政策调整,但对于加密货币的机构化未来而言,却是一大步迈进。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QCP Capital 发文称,外汇市场的平仓引发了市场对美国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的猜测,比特币迅速做出反应,上涨3%至97,000美元,抹去了周末的跌幅。但此次上涨并非仅由外汇市场驱动。
另一个催化剂来自新罕布什尔州,该州州长批准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措施,建立了美国首个州级比特币储备金。该立法允许将最多5%的公共资金分配给加密货币和贵金属。就目前而言,由于市值门槛设定为5000亿美元,比特币是唯一符合条件的数字资产。尽管这只是州级层面的一项小政策调整,但对于加密货币的机构化未来而言,却是一大步迈进。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以太坊 Pectra 升级将于 10 分钟后开始。
此前消息,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terence(@terencechain) 曾发文表示,以太坊主网 Pectra 升级时间定为 5 月 7 日 10:05:11 UTC(北京时间今日 18:05)。
整理 & 编译:Daisy,ChainCatcher
编者按:
本文整理自 Jack Mallers 与主持人 David Lin、Bonnie Chang 的视频访谈。Jack Mallers 是比特币支付平台 Strike创始人和投资公司 21 Capital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长期致力于推动比特币在全球支付与资本市场中的实际应用。
在访谈中,Jack 深入探讨了比特币作为全球储值工具的逻辑基础,解析了“每股比特币(BPS)”与“比特币收益率(BRR)”等全新指标,并指出 21 Capital 与传统 ETF 的本质区别。他还分享了 Strike 在不同国家如何根据本地需求灵活构建产品,以及比特币制度化背后的政治与宏观背景。
以下内容为访谈的整理与编译。
TL;DR
货币本质是储存与交换劳动的工具,比特币是当前最优的储值选择。
在债务与赤字压力下,比特币作为稀缺资产的价值愈加凸显。
美元输出模式正在瓦解,比特币在全球储值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波动是获取回报的前提。
风险并不等于波动,真正的风险是系统性失败。
21 Capital 推出“每股比特币(BPS)”和“比特币收益率(BRR)”指标,重构资本市场评价体系。
与 ETF 不同,21 Capital 通过运营提升投资者比特币敞口,而非静态持有。
比特币规则由全球节点共识决定,无法被政府或机构篡改。
比特币不是政治押注,而是建立在数学与自由之上的金融系统。
真正的风险不是波动,而是中心化、信任对手方的系统性失败。
Bonnie:你认为美元购买力持续下滑、美国被动削弱货币。这种趋势会否自然推动全球转向比特币,还是需要金融危机或战争等重大事件促成转变?
Jack: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在自由市场中竞争存在优劣。但与消费品不同,货币的作用是储存和交换人的时间与劳动。即使没有危机,人们也会自然选择最优的储值工具。比特币在这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Bonnie :你提到比特币有 400 到 500 倍的增长潜力,这一估算依据是什么?
Jack :我并非预测价格,而是分析比特币面对的市场规模。全球资产总值约 900 万亿美元,其中约一半用于储值。也就是说,人类正寻找储存 400 至 500 万亿美元价值的工具。比特币是当前最具潜力的储值载体,既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价值存储方式的革新。相比之下,全球股市仅约 150 万亿美元,把比特币与股票或以太坊类比,严重低估了它的潜力和定位。
David :特朗普上任后比特币价格未见上涨,令部分投资者失望。你对此感到意外吗?
Jack :我并不意外,因为市场预期错误。他们以为特朗普上任会带来流动性扩张,实际情况却是收紧。理解当前局势需回溯二战后,美国凭借黄金储备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发行国,通过输出美元、进口商品建立起“印纸换实物”的体系,并逐步从制造业转向金融主导。这一结构如今已难为继。特朗普重提制造业和财政平衡,正是回应债务和结构性赤字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比特币作为稀缺资产的价值愈发突出。
David :有人认为比特币与股市高度相关,也有人认为其走势更受全球 M2 货币供应影响。你怎么看?
Jack :我更认可比特币与全球 M2 关系密切。在美元贬值背景下,大多数资产价格上涨,表面相关性实为共同受货币政策驱动。比特币是监测法币流动性的敏感指标,它结合了技术属性与对抗货币超发的能力。例如,中国的贸易顺差资金流入美股和房地产,推高资产价格,加剧泡沫和贫富差距。一旦这类资本不再流入美股,比特币将脱离股市走势,展现其独立价值。它不依赖盈利或估值,而是回归真实需求和稀缺性。
Bonnie :如果比特币成为主流储值工具,它将如何影响人力资本、股票和房地产的估值?
Jack :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机制使其成为“能量货币”,必须通过时间与能源创造,具备稀缺性与抗通胀能力。当人们能够储蓄和规划未来,社会会更稳定。而货币越难以被制造,社会越能承受不确定性。
Bonnie :你几乎不持有美元,这是如何实现的?
Jack :我不持有长期贬值的资产,只保留表现最好的。我通过 Strike 以比特币收薪、贷款和支付账单,既保留资产,又满足流动性需求。这样的服务正让比特币变得更实用。
David :Peter Schiff 认为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且波动大就是高风险。你如何回应这种观点?
Jack :波动是获取回报的前提。夏普比率衡量的是波动带来的收益,如果高波动伴随高回报,那就是值得的。风险并不等于波动,真正的风险是系统性失败。而比特币基于数学运行,不依赖对手方,本质上反而更低风险。
Bonnie :对普通人而言,比特币比银行账户更难管理,如何解决私钥遗失或被黑的担忧?
Jack :比特币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自由。你可以自行保管私钥,也可以选择托管。
虽然我鼓励用户增强主权意识,但关键在于它提供了选择权。这种完全掌控资产的能力,在其他金融体系中是没有的。
David :过去十年,比特币的夏普比率优于多数资产。为何机构配置仍然偏低?
Jack :机构配置比特币的过程是缓慢的,但趋势向上。
人们常高估短期变化,低估长期影响。尽管机构结构复杂,但我已看到资本市场对比特币的需求持续上升,配置比例将不断提高。
Bonnie :你们正在开发比特币相关产品,对吗?
Jack :是的。当前市场中缺乏具备机构实力的比特币代表,我们希望以蓝筹资质和规模进入。我们不仅持有数十亿美元的比特币,还有强大的资本与华尔街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专注于构建产品,而非单纯囤币。作为比特币协议的参与者,我们了解技术与增长机会,目标是在技术与资本市场之间建立桥梁,推动“每股比特币”的增长。
Bonnie :接下来有什么时间安排或计划可以分享?
Jack :我们正推进与 Cantor Equity Partners 的 SPAC 合并上市,尚在审批中。XXI 股票是我们首个产品,我的重点是推进上市流程,并向公众传达我们的业务理念与比特币的价值。
David :大型机构持有大量比特币是否会威胁其去中心化精神?你怎么看?
Jack :比特币的设计决定了持有多少并不影响控制权,这与权益证明机制不同。它是一个无需许可的系统,任何人都可自由参与,无法排除特定持有者。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这正是比特币的本质。
David :你们计划将公司公开上市,在交易所挂牌吗?
Jack :是的,我们已申请与 Cantor Equity Partners 合并上市,股票代码为 XXI,目前仍在审批中。
David :作为以比特币为核心的公司,你们会考虑对冲价格波动吗?
Jack :我们不会对冲比特币资产。公司引入“每股比特币(BPS)”和“比特币收益率(BRR)”作为新衡量标准,重在提升单位股所代表的比特币数量。我们长期持有、不卖币,目标是打造一个以比特币为核心的增长型资本市场工具。
注:
每股比特币(BPS):指一家公司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比特币数量,用于衡量股东的实际比特币敞口,类似于传统财务中的每股收益(EPS),但以比特币计量。
比特币收益率(BRR):指以比特币计价的增长率,用于衡量公司在不出售比特币的前提下,通过运营提升比特币资产的能力。
David :你提到 BRR 概念,那 21 与比特币 ETF 有何不同?
Jack :投资 21 是投资一家积极运营的公司,目标是提升每股比特币。相比之下,IBIT 等 ETF 是静态敞口,买入和持有的比特币数量不会变化。而 21 通过融资和业务增长不断扩大比特币敞口。我们结合蓝筹资质与初创潜力,致力于让股东随比特币共同成长。
David :你也是 Strike 的 CEO,这两个公司未来有交集吗?
Jack :没有交集,Strike 和 21 是完全独立的。Strike 面向消费者,提供如贷款、交易、托管等服务;21 面向资本市场,专注于比特币投资工具,定位和目标不同。
Bonnie :在货币不稳或银行薄弱的国家,Strike 如何开展业务?
Jack :我们按地区定制产品。在美欧等地,支持本地法币与比特币;在拉美和非洲,因法币不稳,用户更偏好 USDT + 比特币组合。我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听他们要什么就做什么,这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David :面对更友好的加密监管环境,你会调整战略吗?
Jack :友好的监管环境有利于创业,我也很高兴能在美国发展。但比特币不依赖任何政治人物,它是去中心化的技术,超越党派和政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靠谁站台。
David :监管放松后,若银行提供加密服务,你会担心被取代吗?
Jack :我不担心。传统银行缺乏对比特币的理解和产品能力,而我们有。关键是专注自身,把事做到最好。五年前我也被质疑过,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就算哪天 Jamie Dimon(摩根大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成了比特币银行家,我也乐意再来讨论。
Bonnie :如果政府或机构大量持币,有可能联合修改比特币 2100 万枚的上限吗?
Jack :不可能。比特币规则由全球运行节点共同决定,没人能单方面更改。历史上试图修改的人最终只能分叉,结果价值大幅缩水。比特币的中立性和不可更改性是其核心。一旦改变规则,它就失去价值。激励机制也促使参与者维护系统而非破坏,总量上限几乎不可能被修改。
Bonnie :你对比特币的认知有哪些转变?
Jack :起初我把比特币当作 PayPal 的竞争者,后来才意识到它是一种用于存储时间与能量的核心技术。它让我重新理解了货币的意义,以及强硬货币对社会协作和长期发展的价值,也深刻影响了我的财务观和决策方式。
David :你现在还会用比特币买披萨吗?
Jack :不会。我用信用卡消费,再通过 Strike 抵押比特币还款,这样既保留比特币,又满足日常开支。比特币是储蓄工具,美元才是用来花的。
David :如果我用比特币请你吃披萨,你会接受吗?
Jack :不会,我不会用优质货币换取贬值资产。数据显示,长期持有比特币可降低生活成本。2011 年买房需 180 万枚,如今只需 4.7 枚。比特币越存越值钱,美元越花越缩水,所以我存比特币,花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官方页面显示,Binance Alpha 已上线 Obol Network (OBOL)。
作者:苏子华
AI 玩具创业热潮,第一阶段的答卷来了。
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AI 玩具」创业视为一条出路。
在中关村的一个 AI 主题沙龙中,一位刚刚从互联网公司离职的运营岗员工表示:
「不想上班了,想做一款 AI 玩具,卖向海外。趁着风口,应该很有前景。」
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社交媒体中,随便点开一个「AI 玩具」主题的帖子,在评论区几乎都能找到抱有类似想法的年轻人。
同样,出入国内外各种科技展会,你会发现,不论是展示技术解决方案,还是展示完整成品,只要是和「AI 玩具」相关的展位,几乎都会吸引到最多的客流量,被围得「水泄不通」。
打造一个像科幻电影中有情感、有智慧的 AI 陪伴机器人,似乎成了一门触手可及的生意。
人们希望 AI 玩具提供情感陪伴价值|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然而,热闹的表象掩盖不了尴尬的事实。
过去一年,美团、百度、阿里、字节、微软、安克创新等大厂背景的创业者,带着一线基金的投资,扎堆入局,打造「有情感、有灵魂」的 AI 玩具。但是,一年过去,鲜少有团队真正推出了能在市面上售卖的产品。
一家接触过上述多位互联网背景创业者的语音技术公司负责人,感概创业者们面临的压力,「语音模型发展速度不达预期,导致产品实际效果还不达预期,影响了产品的上市进程。很多公司拿了投资机构的钱,马上就要一年了,到时如果产品还没有推出,可能不太好对投资人交待。」
而即便是推出了产品,反馈也不太乐观。目前,玩具上市公司、互联网背景创业者推出的大多数 AI 毛绒玩具,价格在四、五百元左右,主打的功能是聊天对话、讲故事。
从买家反馈来看,产品交互复杂、语音聊天 AI 味儿重、频频断网、响应迟顿等问题十分突出,让人很难有耐心听它说话。
多位 AI 玩具技术方案商向极客公园推测,目前在售的四五百元价位的 AI 毛绒玩具退货率可能在 30% 以上。
另一方面,大量涌现的 AI 玩具技术方案商,也正在堵住雄心勃勃的「AI 创业者」的路。一位华强北的技术方案商对极客公园表示,「春节过后,手里一下子多了几十家玩具厂商客户。其中有一款蓝牙玩具产品在添加了 AI 对话功能之后,销量重回巅峰。」
互联网精英们曾经宣称要打造的「有情感互动、有灵魂」的产品,已经率先被「华强北」们所兑现,并且以 100 多元的成品价格迅速推向市场,将利润空间无限压低。
华强北既能带给草根们快速致富的希望,也在无情地浇灭着互联网人的创业梦。
事实上,我们拆解一下市面上第一批在售的比较知名的 AI 玩具,其实质基本是:毛绒玩具+语音盒子。
比如,上市公司奥飞娱乐推出的「AI 喜羊羊」,实丰文化推出的「AI 魔法星」,原天猫精灵合伙人创立的 BubblePal,这些产品都是将项链形的挂件,挂在毛绒玩具脖子上,而挂件本身内置了能够联网的 Wi-Fi 模组,实现用户与 AI 大模型的聊天对话。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具有代表性的 AI 玩具|图片来源:网络
FoloToy 推出的 Magicbox 智能对话盒子,简单讲,是一个搭载了 AI 大模型的电路板套件,体积小巧,可以内置于任何玩具里,用户可以设定其角色。
它们主打的聊天、讲故事、播放音乐等功能,与一个接入了大模型的蓝牙音箱并无二致。
这就是我们目前在市场上能够看到、买到的第一批 AI 玩具。
一位技术方案商观察到,很多澄海的源头玩具厂找来谈合作,「他们可能也感知到了这是个新方向,他们只是想出点钱,先试试,而不是说建立研发团队。」
他总结道,中低端的玩具厂商更多是将 AI 当作营销噱头,不指望它带来高溢价、高毛利,而是希望趁着 AI 风口热度,多出货,多清理掉一些库存。因此,产品价格普遍在 100 元左右,价格较低,用户购买之后,即便觉得语音聊天功能不好用,通常也在可忍受范围内,不一定会退货。
「其实大家也不确定,给玩具加了聊天功能之后,究竟能产生多大的价值。」他说,「从实际的玩具行业来看,一个纯毛绒玩具一般在百元左右,如果加了一个 AI 盒子之后,用户可能也不会为此付出更高的溢价。如果溢价高了,很可能退货率也高了。」
目前购买 AI 玩具的用户,愿意付出更高的溢价,很大程度上也是冲着语音聊天的功能。因此语音聊天效果的好坏,几乎决定了一款产品的成败。
而语音聊天效果的好坏,往往不掌握在 AI 玩具创业者自己手中。
从技术层面看,目前上市的 AI 玩具更多是调用豆包、百度、声网等第三方语音识别或合成方案,再接入大模型。
大模型决定了聊天助手的智慧,语音识别、合成等环节决定了语音聊天的效果,比如是否响应快、是否足够拟人化、智能打断、是否具备情感理解能力。
以上决定对话聊天效果的因素,无论哪一个,AI 玩具厂商都无法自己控制。
另外,AI 硬件品牌 rabbit 创始人在极客公园旗下播客《开始连接》中,复盘过去一年的 AI 创业时提到一个关键词:失控。他表示,AI 时代的创业,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开发者对最终效果失控了。
「AI 模型是黑盒子,它的表现有不确定性。开发者做 Multi-agent,把 Reasoning(推理)、Planning(规划)、Execution(执行)都交给 AI,能做的只是看结果、反向优化。天已经变了。」
可以说,仅仅以大模型为产品卖点的「AI 玩具创业者」并不掌握 AI 玩具核心卖点。同时,也无法控制自身的研发进度。
一切似乎都没有朝着互联网人的预期迈进。
过去一年,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一线投资机构,纷纷将玩具视作 AI 落地的最快途径。火山引擎、阿里云、百度云等云厂商在各地举办「AI 硬件」、「AI 玩具」主题的闭门活动,不断给「AI 玩具」造势,其宣传口径大多如出一辙:
「AI 玩具具备坚实的应用推广基础,有望成为最快爆发的 AI 终端之一。」
「AI 技术正以燎原之势重塑玩具产业」
「AI 玩具 600 亿市场狂飙」
「短期内 AI 玩具是 AI 较为理想的落地场景」
「AI 硬件有望成为 AI 时代的流量入口」
现在看,创业者曾经对 AI 玩具商业模式的诸多设想纷纷被打破。
互联网人曾经设想 AI 玩具靠持续向用户收取模型调用费、订阅费,来实现大模型落地的设想被推翻。尤其在 DeepSeek 开源之后,顶级大模型的价格、获取门槛不断下降,涂鸦智能、小智 AI 等厂商直接将 AI 助手调用免费化。大模型依旧吸引人,但是以大模型能力为卖点的商业模式,被击碎。
大模型的获取门槛在迅速降低的同时,硬件的技术门槛也在迅速降低。
DeepSeek 的开源、高性能,助推了大量 AI 玩具技术集成方案商在 2025 年春节前后涌现,推出整套 AI 玩具技术方案,提供完整的芯片、大模型接入、实时音视频能力。他们迅速拉低了 AI 玩具技术创业门槛。
行业人士透露,较低配置的语音盒子,几十元就可以搞定。而这个成本还在继续降低,「之前行业里主要是高端的方案,最近几个月卷起来了,现在都在压成本。」
AI 玩具技术方案商「轻语 AI」主打 Wi-Fi 模组业务,简单说就是将芯片封装为模组,集成天线、抗干扰电路等组件,缩短开发周期(传统硬件需半年,模组方案可缩短至 1 个月)。其相关负责人观察到,芯片原厂正在通过开放底层能力降低技术门槛,推动行业泡沫化。他预测,「今年可能多出几百家竞争者。」
AI 硬件的开发门槛越来越低,已经降低至「小学生」难度。开发难度的降低,带来的是各种形态的 AI 硬件的诞生。
比如,免费的开源 AI 硬件项目「小智 AI」,大量用户通过自行购买麦克风、喇叭、电路板等组件,通过 DIY 的方式亲手制作能够语音聊天的形态各异的小玩具,或是用 AI 聊天控制智能家居等等,极富想象力。极客公园获悉,在过去两个月里,接入小智 AI 的设备增加了 10 万台,以每月翻倍的速度在高速增长。
一个新的共识正在达成:仅仅依托于硬件集成能力,将大模型能力当作卖点的「AI 玩具」创业团队,优势将不复存在。玩具首先要好玩,「科技含量」是次要的。AI 玩具并不是展示 AI 技术能力的竞技场。
AI 玩具市场仍处于早期的产品定义阶段。依托于大模型提供的交流能力,开辟「情感科技」新赛道或许是会有更长远的未来。
AI 毛绒玩具 Ropet|图片来源:kickstarter
比如,最近推出的 AI 毛绒玩偶 Fuzozo 将重心放在自研的多模态情感模型(MEM),将大模型、语音能力的技术提升更多交于合作伙伴之后,提升自身在陪伴、玩法、情感互动上的能力。其不失为一条更贴近玩具本质的路。以及,在 kickstarter 上众筹 20 万美元的 AI 毛绒玩具 Ropet,也是同样。
一位从业 20 余年的智能硬件公司老板,最近也开辟了 AI 玩具业务,「我的团队成员,很想做这个事情,很有热情。」但他坦言对于 AI 玩具并不看好。
「短期内可能会卖出去一些,但长期挑战太大。」
他认为,能否持续围绕 IP 打造文化内容、升级玩法,形成自己的品牌护城河,是这项业务的核心。「这个非常有挑战,中国的企业最强的是第一快速,第二低成本。品牌打造、渠道建设目前比较薄弱。」
不过,他旋即补充道,「但是团队年轻人的热情,还是要支持一下。」
期待第二批 AI 玩具的亮相。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 Tether 官方消息,稳定币 USDT 将被集成至日本知名聊天应用 LINE 的 Mini Dapp 平台及其自托管钱包。
撰文:Consensys
编译:Nicky,Foresight News
以太坊 Pectra 升级将于北京时间今日 18:05 进行,这是继去年 3 月坎昆升级后的首次升级,其中包括验证者最高质押额度暴涨 64 倍至 2048 ETH(EIP – 7251),巨鲸资产能否重塑以太坊网络格局?与此同时,执行层直接开放验证者自主退出权限(EIP – 7002),可退出机制能否接管以太坊生命周期?
自诞生以来,以太坊的目标就是创建一个新的去中心化信任基础,以此构建全球结算的新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太坊开发者社区不断对协议进行演进,目前已对核心技术实施了约 15 次更新。第 16 次更新 — Pectra,是以太坊网络的又一次重大升级,计划于 2025 年 5 月 7 日正式上线。
Pectra 结合了两项协同更新:Prague 执行层硬分叉和 Electra 共识层升级。Pectra 是自 2024 年 3 月坎昆(Dencun)升级以来的首次升级,并且将成为迄今为止以太坊功能最丰富的一次升级,计划纳入 11 项以太坊改进提案(EIP)。这些 EIP 将共同带来推动以太坊发展的关键特性:通过实施智能账户和委托功能,对核心用户体验进行重大更新;对质押功能进行升级,使机构和个体投资者更加便于保障网络安全;大幅改善与二层网络(L2)的集成,有望使网络效率翻倍。总体而言,Pectra 是一次重大且令人兴奋的更新,将改变 Web3 的面貌。
在技术和 EIP 的背后,这些升级将让以太坊变得更快、更易用且更高效。网络的核心用户界面 — 钱包,将通过智能账户的引入迎来网络历史上最重要的改进。智能账户能让终端用户账户像智能合约一样运作,本质上使每个钱包都成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可编程平台。质押功能将进行重大企业级更新,资金上限将提高 64 倍,并引入增量质押余额等新特性。这将使机构更容易建立和管理其验证节点,同时大幅减少不必要的网络开销。对于二层网络(L2),可用数据块(blob)的空间将翻倍,这将使其性能在初始阶段就实现翻倍,从而降低成本并加快交易速度。
「Pectra 标志着以太坊迈向了新阶段,这证明该协议正在不断发展!」— Mehdi AOUADI, Consensys 高级协议工程师说。
以太坊是全球最活跃的网络之一:这里汇聚了庞大且专注的开发人才群体,致力于推动其发展。因此,以太坊始终处于不断演进中,以提升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用户友好性。这些改进通过硬分叉实现,硬分叉是覆盖全网的协议升级,会对以太坊的运行机制进行调整。硬分叉不具备向后兼容性,这意味着所有节点运营者必须更新软件才能与网络保持同步。这些升级可能涉及执行层(处理交易和智能合约的层面)、共识层(负责区块验证和质押的层面),或同时对两者进行调整。
过去两年间,以太坊完成了三次重大硬分叉:The Merge、Shanghai/Capella 和坎昆(Dencun)。每次硬分叉都在以太坊的长期路线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The Merge 完成了向权益证明(PoS)的过渡,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Shanghai/Capella 解锁了验证者提款功能,巩固了质押机制。坎昆则引入了数据块(blob)交易,显著降低了汇总(rollup)成本,并开启了以太坊以 rollup 为中心的扩展策略。
以太坊网络的升级通过以太坊改进提案(EIP)实施:这些是开源项目提案,由社区提出、协作完善并最终落地。Pectra 升级包含的 EIP 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所有提案均围绕用户体验(UX)、质押(Staking)和二层网络(L2)这三大核心方向展开优化。
「像 Pectra 这样的升级,表面上看似技术层面的更新,实则正在让以太坊变得更易用、更具可扩展性,也更贴合用户使用习惯。」— Tian Lim, Consensys 技术项目管理总监说。
这些升级举措与以太坊更为宏大的愿景一脉相承,该愿景围绕六个路线图阶段构建而成,分别是:合并(The Merge)、跃升(The Surge)、涤荡(The Scourge)、边界(The Verge)、清理(The Purge)以及狂欢(The Splurge)。这些阶段聚焦于可持续性、可扩展性、抗审查性、状态优化和整体完善。随着以太坊逐步推进这些阶段,每一次硬分叉都会成为推动该协议向其目标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路线图的核心是一项宏伟且愈发切实可行的抱负:让以太坊成为全球金融结算层。打造一个能够安全、高效地处理各类交易的平台,无论是微支付、代币转账,还是跨链交易、去中心化借贷以及面向机构的质押业务,所有操作都能在链上完成,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缝对接。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以太坊必须不断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同时支持无缝衔接的用户体验,且不能在去中心化方面做出妥协。
如今,以太坊正为下一次重大升级 — Pectra 做出准备,此次升级将以前期硬分叉所奠定的基础为依托。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计划纳入佩特拉升级的所有以太坊改进提案(EIP)。
The Merge:已完成(2022 年 9 月)
从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过渡到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这一转变带来了显著的能效提升,并为质押功能奠定了基础。
The Surge:进行中(坎昆升级已完成,Pectra 升级正在进行)
重点:通过汇总(rollups)和数据可用性实现可扩展性。
关键升级:Proto – danksharding(EIP – 4844),数据块(blob)交易(坎昆升级引入),数据块容量增加(Pectra 升级计划)
The Scourge
重点:最小化最大可提取价值(MEV)并增强抗审查性。目前正在进行提议者 – 构建者分离(PBS,Proposer – Builder Separation)以及包含公平性方面的工作。
The Verge
重点:通过 Verkle 树提升状态效率。这将减少存储需求并提高节点性能。
The Purge
重点:简化协议并清理技术债务。移除历史数据负担,降低节点要求。
The Splurge
重点:收尾工作及其他改进。包括用户体验修复、清理以及功能优化。
设置外部拥有账户(EOA)账户代码
使外部拥有账户(EOAs)在单笔交易期间能够像智能合约账户一样运作,无需迁移至智能合约账户(SCAs)即可解锁赞助(sponsorship)和委托(delegation)等功能。
该提案引入了一种能力,即通过为单笔交易附加可执行代码,让外部拥有账户临时表现得像智能合约。
若没有这一提案,外部拥有账户将保持僵化状态,若想使用交易批处理、Gas 赞助或智能恢复等功能,就必须迁移到完整的智能合约账户。而此 EIP 通过让外部拥有账户仅为相关交易临时采用自定义验证逻辑,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对用户非常友好,是钱包用户体验的重大变革,有效弥合了外部拥有账户和账户抽象之间的差距。
提高最大有效余额
将验证者的质押上限从 32 ETH 提高至 2048 ETH,减少验证者数量,提升网络效率。
该提案把每个验证者的最大有效余额从 32 ETH 提升至 2048 ETH。当前 32 ETH 的上限致使验证者数量激增,这给网络带来了压力,也提高了节点运营者的硬件要求。
若不进行此次升级,以太坊的验证者集合将会不受控制地持续增长。通过允许每个验证者进行更高额度的质押,此 EIP 减少了验证者数量,简化了区块生成和最终确定性流程,提升了网络整体性能。用户可能不会立刻察觉到这一变化,但它对于以太坊在大规模应用下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执行层可触发退出机制
允许验证者通过执行层退出网络,实现更智能、可编程的质押工作流程。
该提案使验证者能够通过执行层自行触发退出网络的流程,而不局限于仅依靠共识层的机制。此前,验证者只能依赖共识层,无法实现自动化或由合约驱动的退出操作。
若缺乏这种灵活性,基于智能合约的质押管理器或自动化策略等高级用例将难以构建。此 EIP 通过允许执行层发起验证者退出操作,增加了可编程性和组合性。虽然这不是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特性,但它提高了质押的灵活性,并为更高级的验证者服务奠定了基础。
链上供应验证者押金
将验证者押金转移至执行层,简化并透明化质押参与流程。
通过执行层直接在链上供应验证者押金,优化了验证者的参与流程。在此之前,押金需通过共识层中继,增加了不必要的复杂性并可能导致延迟。
若没有这项 EIP,以太坊需依赖各层之间隐式的信号传递与消息通信,这种方式不够透明且效率低下。如今将验证者押金嵌入执行层后,参与流程变得更加透明、可预测。普通用户或许不会直接感知到这一变化,但它增强了质押生态系统的稳健性,并支持更清晰地划分执行层与共识层的职能。
数据块(Blob)吞吐量提升
增加每个区块可容纳的数据块数量,以增强数据可用性并降低二层网络(L2)的交易成本。
该提案将以太坊每个区块的目标数据块数量从 3 个提高到 6 个,最大数量从 6 个提高到 9 个,从而为第二层汇总(rollup)提交数据提供更多可用空间。在丹康(Dencun,EIP – 4844)引入的当前限制下,以太坊每个区块最多允许 6 个数据块,目标数量为 3 个。佩特拉(Pectra)将这一上限提高到 9 个,并将网络的激励目标调整为 6 个,实际上使预期的数据块吞吐量翻倍。
若不进行这一调整,随着汇总需求的增长,数据块空间将成为瓶颈。这一变化对用户有直接影响,有助于降低第二层网络的费用并提高可扩展性。
在执行层配置文件中添加数据块(Blob)调度机制
在执行层配置文件中引入标准化的数据块(Bolb)调度规则,以支持未来的扩展升级。
目前,各客户端在处理预定的数据块变更时缺乏统一方式。此提案将标准化的数据块调度规则纳入执行层配置文件,帮助以太坊为未来扩展数据块功能的升级做好准备。若不实施该 EIP,在协调数据块容量升级时将会混乱且容易出错。该提案添加了一个共享结构,用于管理各分叉阶段数据块的演变,使未来的扩展工作更加顺畅。虽然普通用户不会直接看到这一变化,但它是以太坊长期扩展路线图的重要基础设施。
提高调用数据(calldata)费用
提高调用数据费用,以激励汇总(rollup)数据使用数据块(blob),提升网络可扩展性。
该提案提高了调用数据(即附加在交易上的非结构化数据)的费用,旨在鼓励汇总方案采用由 EIP – 4844 引入的数据块来替代调用数据存储数据。
若不进行这一调整,像 Optimism 和 Arbitrum 这类二层解决方案可能会继续使用调用数据来发布数据。而调用数据的使用成本更高且效率低于数据块。此 EIP 有助于引导用户从使用调用数据转向以太坊新的数据块基础设施,从而提升网络可扩展性并降低成本。虽然普通用户不会直接看到这一变化,但他们将间接受益于更低的二层网络费用,其具体实现机制大多对用户不可见。
通用执行层请求格式
创建执行层到共识层的标准化通信格式,提升未来升级的兼容性。
该提案通过定义通用请求格式,为执行层与共识层之间的通信奠定更好基础。
目前,执行层到共识层的通信方式有限且缺乏标准化。若不实施此提案,未来依赖更强大跨层数据共享的升级将难以实施。EIP – 7685 不会直接影响用户,但它是诸如 Verkle 树等升级以及未来执行层与共识层进一步集成的关键推动因素。
将委员会索引移出证明(Attestation)结构
优化共识数据结构,降低带宽占用并提升性能。
该提案将委员会索引从证明结构中移出,从而提高共识效率。目前,证明结构携带了可分离的额外数据,导致其体积过大,增加了优化难度。
若不进行这一调整,以太坊共识消息将继续包含冗余信息,从而增加带宽和存储需求。此 EIP 对证明结构进行了重构,使其更加精简。尽管这一改动深入协议内部,不会直接影响终端用户,但它有助于提升共识层的性能并增强其未来适应性。
在区块链状态中保存历史区块哈希值
扩展对旧区块哈希值的访问权限,支持更高级的链上应用程序及无信任随机数生成机制。
当前以太坊智能合约仅能访问最近 256 个区块的哈希值,这限制了依赖较旧但仍属近期链上数据的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此提案将近期历史区块哈希值直接存储在区块链状态中,解决了这一限制问题。
若不实施该 EIP,开发者将难以构建基于较旧链上数据的各类应用。通过延长哈希值的存储时间,该提案为随机数生成、证明系统以及无信任预言机等应用场景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虽然大多数用户不会直接感知这一变化,但对于开发复杂链上逻辑的开发者而言,这一改进将带来显著助益。
BLS12 – 381 曲线运算预编译
为 BLS 签名验证添加一个高能效的预编译合约,支持质押和跨链应用场景。
该提案引入了针对 BLS12 – 381 曲线运算的预编译合约,解决了在链上高效验证 BLS(Boneh–Lynn–Shacham)签名这一难题。若没有该提案,加密运算(尤其是质押和跨链桥中所用的运算)的 Gas 消耗过高,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行性。
此 EIP 添加了一个原生预编译合约,大幅降低了这些验证操作的 Gas 成本。虽然终端用户不会直接与之交互,但它增强了以太坊的密码学基础架构,为未来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特性提供支持。
「EIP – 7702 将钱包的用户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是让区块链技术走向大众的重要一步。」— Daniel Lehrner, Consensys 高级区块链协议工程师说。
在推动 Web3 实现主流采用的进程中,对核心用户体验进行升级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向智能账户的转变标志着网络运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往,所有可编程功能都源自用户所交互的智能合约,而现在用户能够借助自身的可编程钱包,在这一领域与专业开发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智能账户所蕴含的潜力不可估量,它为开发者和创新者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发展天地。
EIP – 7702 让外部拥有账户(EOA)在单笔交易中通过添加 contract_code 字段,临时具备智能合约账户的功能。这使得用户无需单独部署合约,就能使用交易批处理、Gas 赞助以及智能验证逻辑等高级功能。与依赖打包器(bundlers)和付款人(paymasters)等外部基础设施的 EIP – 4337 不同,EIP – 7702 直接集成到以太坊核心协议之中。这种集成方式不仅降低了采用门槛,还提升了兼容性,让普通用户也能更轻松地使用智能账户功能。
对于 MetaMask 用户而言,这意味着现有的账户如今也能使用智能账户功能。例如,借助 MetaMask 的委托工具包(Delegation Toolkit),用户可以授权钱包权限。而在此之前,这些功能仅对智能合约账户开放。
「现在,验证者的最大有效余额可达 2048 ETH。而且,如果用户希望提取部分有效余额,还能借助 EIP – 7002 消息来实现。」— Lucas Saldanha, Consensys 首席协议工程师说。
质押功能正迎来企业级升级。
EIP – 7251 和 EIP – 7002 对以太坊的质押架构进行了关键改进,使其更具可扩展性、灵活性,也更便于开发者使用。
EIP – 7251 将每个验证者的最大有效余额从 32 ETH 提高至 2048 ETH,这使得大型质押方能够进行资产整合,同时减少验证者的总体数量。此举减轻了共识层的负担,支持未来的性能升级,且不会对小型参与者造成不利影响。
EIP – 7002 允许通过执行层触发验证者退出流程,使得智能合约和应用程序能够在链上管理验证者的生命周期。这是迈向可编程化、自动化质押流程的重要一步。
「EIP – 7691 和 EIP – 7623 将通过优化区块的传播和处理方式,帮助提升吞吐量并缓解最坏情况的发生。」— Ameziane(专注性能提升的工程师)
二层网络(L2)的效率将一夜翻倍。
EIP – 7691 和 EIP – 7623 协同合作,推动以太坊汇总从依赖调用数据转向使用数据块,从而提升可扩展性,并减轻执行层的压力。
数据块最初于 2024 年 3 月坎昆(Dencun)升级期间,通过 EIP – 4844 引入,为汇总提供了一种相较于调用数据更便宜的临时数据存储方案。然而,由于工具使用的熟悉度以及数据块空间限制,许多汇总仍继续依赖调用数据。为解决这一问题,EIP – 7623 将调用数据的 Gas 成本从每字节 16 提高至 42,以此抑制其使用。但为了让转换切实可行,EIP – 7691 增加了以太坊的数据块容量,将每个区块的目标数量从 3 个提高到 6 个,最大数量从 6 个提高到 9 个。
这一协同调整让数据块空间更易获取,同时降低了调用数据的吸引力,助力像 Linea 这样的网络以更低的费用和更快的最终确定性实现更高效的扩展。开发者如今在设计应用程序时可以依赖数据块的可用性,从而提升用户的可预测性和性能表现。这是计划中演进的一部分:在后续的 Fusaka 升级中,每个区块的目标数据块数量将达到 36 个,最大数量为 52 个,效率、吞吐量和成本将实现超 10 倍的提升。Fusaka 是 Pectra 升级后的下一轮升级,预计将进一步扩大数据块容量,目标数量达到 32 个,最大数量达到 56 个。
Pectra 升级是以太坊及其生态应用迈向新征程的重要一步。MetaMask 计划支持 EIP – 7702 提案,这将使普通外部拥有账户(EOA)无需支付 Gas 费就能进行交易,同时实现社交恢复和委托功能。ConsenSys 质押服务也已做好准备实施 EIP – 7251 提案,该提案允许将验证者的质押额度提升至最高 2048 ETH,并降低整个网络中验证者的运营成本。
Linea 正在积极准备对 EIP – 7691 提案的早期支持,即便在主网正式上线之前,其开发者就能利用更高的数据块(blob)容量,享受更低的汇总(rollup)费用。除了技术层面的准备,Linea 正逐渐成为以太坊生态系统中与以太坊最为契合的二层网络(L2),并且有望成为以太坊的官方第二层网络。这意味着 Linea 可能会在协议升级正式在主网实施之前,率先采用这些升级,对于开发者而言,这代表着他们能够提前使用强大的功能,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这些优势传递给用户。
展望未来,以太坊的下一次重大升级 — Fusaka 升级,预计将通过 PeerDAS 实现完整的 danksharding 机制,这将显著提升网络的速度和扩展性。结合 Pectra 升级所奠定的基础,这些变革是以太坊网络逐步演进的一部分,正推动以太坊朝着成为真正可扩展、高效率的全球结算层这一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未来一片光明,未来几个月 PeerDAS 等变革即将落地。我们应该会看到以太坊的汇总(rollup)能力大幅提升,进一步巩固以太坊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Gabriel Camargo Fukushima, Consensys 高级区块链工程师 II。
撰文: 刘红林、毛捷豪
2025 年 3 月 27 日,Sui 公链的去中心化存储协议 Walrus 主网上线,Mysten Labs 继 Sui 网络和 DeepBook 后再次出手,这次瞄准了 Web3 的存储赛道。构建于 Sui 区块链之上,Walrus 在尝试在存储成本效率、可编程性、数据访问和删除等方面对现有存储解决方案进行优化提升,不仅仅想做 Sui 网络的存储层,而是目标成为 Web3 去中心化存储的领导协议。
根据 IBM 发布的《2020 年的数据泄露成本报告》,当年全球发生了约 99730 次数据泄露事件,共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经济损失。2018 年,谷歌位于比利时的一座数据中心遭到雷击,导致磁盘受损、数据丢失。中心化存储的脆弱让人头疼,而分布式存储——把数据加密、切片、散布到全球节点——听起来就像是为隐私和安全量身定制的答案。
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物理节点(通常是全球范围内的服务器或设备),结合加密和区块链等机制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隐私安全性,对比传统储存方式,有非常多优势:
作为去中心化存储协议中最先进的项目之一,Walrus 的热度也冲上 Rootdata 存储赛道第一,给沉寂已久的去中心化存储赛道带来了不小的声音,不少人回想起了当年 Filecoin 掀起的热潮。
2017 年,Filecoin 推出,通过创纪录的 2 亿美元 ICO 引发了加密行业的轰动,愿景是将 IPFS(星际文件系统)与区块链激励结合,构建一个全球分布式存储市场。2020 年主网上线后,Filecoin 迅速吸引了大量矿工和开发者,存储容量在一年内突破 1EB(10 亿 GB)。社区对其寄予厚望,FIL 代币价格一度飙升,带动了存储挖矿热潮。当时,连中国大妈都跑去买矿机,Filecoin 是下一个比特币的言论更是甚嚣尘上。
然而,Filecoin 后续因高昂的存储成本、复杂的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加剧逐渐失去热度,在许多地区甚至被质疑为诈骗,一度和传销绑定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一些不良参与者利用其挖矿机制和代币升值的预期进行夸大宣传,误导投资者,对其声誉造成了冲击,留下一地鸡毛。
尽管如此,分布式存储作为 Web3 基础设施的重要赛道、对抗中心化云服务垄断的关键技术,依旧吸引着众多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目光。从保护用户隐私到赋能数据主权,Walrus 等新兴项目的崛起,进一步点燃了市场热情。
本文,曼昆律师将探讨分布式存储如何通过加密和去中心化保护用户隐私、中国大陆官方对这一技术的监管态度、分布式存储的商业潜力,更重要的是 Web3 创业者在开发分布式存储项目时需要特别关注的法律合规要点。分布式存储有前景、是未来,但只有合法合规,才能把项目做大做强。
为何需要分布式存储:我们都想要隐私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只是随意搜索了一下牙齿美白,之后却每天接到各种口腔机构的骚扰电话,推销服务精准得令人不安。你的数据究竟在何时、何地泄露?今年的 315 晚会撕开了数据黑产的技术面纱,曝光了个人信息被肆意交易的乱象,当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安全与隐私理应成为不可逾越的底线,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隐私,数据隐私,很重要。
今年的 315 晚会,我们震惊的看到,多家科技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每天非法处理超 100 亿条用户信息,手机号、消费记录、社交帐号等敏感数据全部在列。还有系统窃取企业公众号和微信群成员信息,形成「数据窃取 – 精准营销 – 商业变现」的黑产闭环。
隐私是一个持续在被讨论的话题。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近期也在个人博客发表的万字长文《我为什么支持隐私》里面写道:
「隐私不意味着彼此疏远,而意味着团结一致。隐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共同的立足点。」
我们到底为什么希望拥有隐私?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他将自己的答案分为三部分:
隐私是自由:隐私为我们提供了空间,让我们以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生活,而不必时刻担心我们的行动在各种政治和社会游戏中将如何被看待。
隐私是秩序:一系列支撑社会基本运作的机制依赖于隐私才能正常运行。
隐私是进步:如果我们获得新的方式选择性地分享我们的信息,同时保护其不被滥用,我们就可以释放出大量的价值,加速技术和社会的进步。
Vitalik 还把自己对隐私的总体论点用一句话表达如下:隐私为你提供了以最符合你个人目标和需求的方式生活的自由,而不必不断地在「私人游戏」(你自己的需求)和「公共游戏」(其他各种人、通过各种机制,包括社交媒体涌现、商业激励、政治、机构等对你行为的反应和看法)之间进行平衡。
回头看,早在 1993 年,密码朋克宣言(A Cypherpunk『s Manifesto)就发起了对于隐私和自由的号召——— 「隐私是有选择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我们正在用密码学、匿名邮件转发系统、数字签名和电子货币来捍卫我们的隐私。」比特币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历史艰辛探索下的集大成者,如今这条隐私之路越走越远。
我们需要分布式存储,因为我们都渴望隐私。
看数据:商业前景,如何广阔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即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无法篡改、信息加密的特点契合 Web3.0 时代「去中心化」 的发展方向,是未来区块链发展与落地不可或缺的一环,商业前景自然也是非常广阔。
我们来看数据:
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 的研究,全球数据存储市场在 2023 年规模为 628.3 亿美元,预计 2024-2030 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 9.8%,到 2030 年将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根据 MRA 最新研究,单看分布式存储市场,预计将从 2025 年的约 150 亿美元增长至 2033 年的超 500 亿美元,CAGR 约为 16%,商业领域采用率最高。
可以看出,分布式存储市场具备强劲的增长潜力与广阔的商业空间。越来越多区块链项目的基础设施正在使用分布式存储,世界各国政府、企业、个人等也都逐渐采用,如谷歌浏览器就支持内置 IPFS 组件,以太坊已经实现了 IPFS 网络的全面接入,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也纷纷开始布局相关技术。分布式存储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其他技术的日益融合,也将释放更多机遇。
经常看曼昆律所研究分析的朋友肯定熟悉,在中国内地 Web3 项目创业,有三个法律底线不能碰。在分布式存储项目中,用户通过维护和改进项目基础设施来赚取代币。代币又可以通过交易所或其他方式产生流动性。似乎很容易触碰上述后面两个负面清单。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也在 2021 年 9 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 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家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不支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挖矿」 项目。
但是,分布式存储项目比如 IPFS 的激励层 Filecoin 是和比特币全然不同的工作证明,并不会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反而能够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只需提供存储空间和宽带,在项目不涉及过多 Token 讨论,纯以技术角度看待的情况下,理论上政策合规风险较小。《通知》同时指出,应区分「 挖矿」 与区块链、大数据相关产业,引导资源消耗低、附加价值高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说, 分布式存储技术本身不仅未受到政策限制,某种程度上还得到了优化发展。
另外,虽然我国并不否认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但严禁虚拟货币代币融资容易触碰第一类负面清单、涉币类硬件设备相关合同效力司法实践仍不统一。文章后面会展开说明创业团队如何规避相关风险。
我们还可以看到,2021 年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落地施行,标志着我国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正式步入了法治化轨道。《数据安全法》在为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的同时,也为运营企业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新的行为准则,从法律角度引领了 IPFS 领域的规范化变革。
总的来说,中国大陆对分布式存储持开放态度,明确区分其与高耗能虚拟货币挖矿的本质差异。《数据安全法》等法规为行业规范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政策不是拦路虎,而是筛子,合规的项目才能借东风。对于中国 Web3 创业者而言,分布式存储或许是一个政策可行的赛道。
不同于其他 Web3 项目,分布式存储项目有着与硬件设备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的链条很长,从技术开发到硬件分销再到市场推广,每个环节都可能踩雷。以下是曼昆律师的「避坑指南」:
上游:项目团队,别光想着技术
项目团队是核心,负责协议设计、商业模式设计及运营协调,但合规得从第一步抓起。从公司主体设计、数据安全与跨境合规、防范金融犯罪三个方面重点把控合规。
1. 公司主体:出海是条路
有些事情在国内开展受限,创业项目可以出海寻求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方选择在海外设立公司、组建团队,转向加密货币更加友好的地区,如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地都是不错的选择。国内仅保留部分支持团队。对于想要开展分布式储存业务的团队,尤其是未来有发 Token 的计划,建议尽早规划出海方案,将项目公司主体安排在海外。
曼昆律师建议:
选择合适的海外司法管辖区,确保公司主体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明确海外主体与国内团队的分工,防范国内监管风险;
探索合规的商业模型,区分国内外不同监管环境;
提前咨询专业律师,规划 Token 发行合规路径。
2. 数据安全:隐私不是喊口号
虽然分布式存储项目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但在实际运营中仍然会涉及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管理和协调,而且大部分的分布式存储项目都涉及大量海外用户,需要将数据通过区块链发布到境外,因此不得不考虑数据出境的问题。所以在数据合规和数据安全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个人信息保护
项目应该符合隐私政策,向用户说明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方式,确保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要求。还要获取用户同意,在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前,明确告知用户信息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并且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只收集和处理实现特定目的所需的最少量的个人信息。
项目还要平衡多法域监管差异,企业出海必须精准把握主要市场合规要求。《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个人信息出境需用户同意并通过安全评估,而 GDPR (欧盟)强调用户隐私权(如「被遗忘权」)和透明性。
数据安全
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根据《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全面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数据加密:使用强加密技术保护存储和传输中的数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定期安全评估:定期进行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修补安全漏洞,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存储和跨境传输
分布式存储项目少不了跨境数据流动,毕竟节点遍布全球。但《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提到,比如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重要数据」,应该在境内存储。想随便把数据传到海外没那么简单。
比如,你的项目涉及用户信息,传到国外前得做安全评估,证明数据不会被滥用。欧盟的 GDPR 还要求用户有「被遗忘权」,不合规就是罚款起步。因此,在项目开展前要根据要求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在进行数据跨境传输前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
3. 防金融犯罪:KYC 不是摆设
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是全球红线。 KYC(了解你的客户)大家都了解,项目应该严格落实,防范欺诈行为,保护用户利益,提高平台合规性。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护照等)和地址证明,进行身份验证。定期更新和审核用户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某项目方觉得自己「去中心化」,数据都在链上,不用管 KYC。结果用户里混进洗钱团伙,监管一查,项目直接被封。合规不是技术问题,是生存问题。
下游 ①:硬件分销商
在分布式存储领域,硬件销售作为关键环节,却常因利益驱动沦为传销和非法集资的温床。以史为鉴,回顾 Filecoin 热潮时期,众多不法企业借 「IPFS」「Filecoin」 之名,仅大肆宣扬数据存储的增值收益,刻意隐瞒投资风险,导致大量投资者受损,其中两起典型案件尤为引人深思。
2021 年徐州 Filecoin 矿机诈骗案中,IPFSUnion 部分分销商以 「高收益」「快速回本」 为噱头,吸引投资者购买 Filecoin 矿机,实则通过多级分销模式非法吸收资金,涉案金额高达 4 亿元。警方介入后,查封相关资产并逮捕 31 人。尽管 IPFSUnion 声称员工仅 「协助调查」,但该事件已对项目信誉造成严重损害。
2023 年深圳时空云公司案同样触目惊心。时空云公司借助 filpool.io 平台,以 Filecoin 矿机销售为幌子,推广 「联合挖矿」 项目,实为金字塔式传销。此案件涉案金额达 6.07 亿元(约 8300 万美元),涉及 6200 万元数字货币,注册会员超 5.7 万人,进一步重创 Filecoin 生态声誉。
公诉机关认定,被告人赖某航等人以挖 FIL 币为由,要求参与者缴纳矿机费用或租赁费获取加入资格,按层级发展下线,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返利依据,通过高额回报诱骗他人参与,其行为已触犯刑律,应追究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刑事责任。
避免此类风险,曼昆律师提出以下建议:
规范销售话术,严禁夸大收益或承诺固定回报;
明确披露投资风险,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建立分销商合规培训机制,定期审计销售行为,严选合作伙伴;
与专业律师合作,严格审查分销合同,杜绝法律漏洞。
下游 ②:宣传推广团队
在分布式存储领域,宣传推广团队作为市场营销和用户获取的关键力量,却因虚假宣传风险成为行业发展的隐患。虚假宣传不仅会误导用户,更可能触犯法律,损害项目整体信誉。
早在 2021 年,IPFS 相关推广就因过度渲染收益引发监管关注。部分推广方打出 「一机多挖」「快速回本」 等极具诱惑性的宣传口号,刻意放大投资收益,却对潜在风险只字不提。这种片面且夸大其词的宣传,严重违反了《广告法》中关于广告内容真实性、合法性的规定,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触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红线。最终,这些不当宣传行为致使项目信誉受损,市场秩序陷入混乱。
同年,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发布警告,直指部分 Filecoin 推广方以 「分布式存储增值」 为噱头,一味宣传高收益,却忽略风险告知的违规操作。监管部门迅速介入,对存在虚假宣传的企业采取罚款、勒令整改等措施,彰显了整治市场乱象的决心。
曼昆律师建议:
确保宣传内容客观:推广团队应如实披露设备性能,客观呈现收益的不确定性,避免对用户产生误导。例如,在介绍矿机时,需明确告知其实际运算能力、运行环境要求等信息,同时通过历史数据,合理预估收益范围。
强化风险提示:在所有宣传广告中,以醒目方式明确标注风险提示,如 「投资有风险,收益不保证」。确保用户在接收宣传信息时,能够第一时间注意到风险提示内容。
规范宣传用语:严格避免使用绝对化用词,像 「保证收益」「稳赚不赔」 等表述应坚决杜绝。宣传内容应保持中立、客观,使用严谨的语言和数据,减少因夸大宣传引发的法律风险和信任危机。
分布式存储是 Web3 核心基础设施,通过加密与去中心化保护隐私,满足用户对数据主权的需求,同时展现巨大商业潜力。今年央视 315 晚会曝光数据黑产乱象,凸显中心化存储的隐私危机,分布式存储成为对抗数据滥用的关键技术。从 Filecoin 的热潮与教训到 Walrus 的崛起,确保上下游全链条合法运营是做大做强的基石。
上游的项目团队,可以通过出海设立公司主体,设计适配国内外不同监管环境的商业模式,同时还要做到数据安全与跨境合规,落实 KYC 措施,防范金融犯罪风险。
下游的硬件分销商,需警惕传销与非法集资风险。应该规范销售话术、披露风险,并通过合规培训与合同审查降低法律漏洞。
宣传推广团队,应该杜绝虚假宣传,避免监管处罚与市场混乱,带来项目信誉的损害。建议推广内容需真实透明,明确风险提示。
其实还有许多人了解,分布式存储只是 DePIN 赛道的一条分支。DePIN 赛道还包括比如 Render Network(AI 算力领军项目)、Hivemapper(去中心化加密地图)等创新项目。这些项目都致力于打破中心化垄断,构建全球互联的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生态系统。DePIN 赛道大多有着与硬件设备紧密结合的特点,也都需要注意上下游风险。
「隐私是自由、秩序与进步的基石。」互联网正处于一场去中心化的革命中,数据分布式存储是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建设。从分布式存储扩大到 DePIN 赛道,充满商业前景与未来。在这片创业蓝海中,项目想要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到合法合规,才能做大做强。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消息,币安宣布正在对 SOL 网络进行紧急升级。在此期间,SOL 网络的提现功能将暂时停止。升级预计持续 2 小时。
作者:Weilin,PANews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是“布雷顿森林”协议诞生地,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公园内、华盛顿山宾馆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挂钩和固定汇率制度,并奠定了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时隔80多年,5月6日晚间,新罕布什尔州成为全美首个将“数字黄金”比特币纳入州财政储备的州,为比特币建立了法律地位和政策框架。新罕布什尔州州长Kelly Ayotte正式签署HB 302法案,宣布该州将设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在州财政资金中分配不超过5%的份额,用于持有贵金属、比特币和其他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数字资产(目前只有比特币符合标准)。
美国联邦层面,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3月6日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正式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和其他加密货币的储备。尽管各州的加密支持议员纷纷起草州级别的比特币战略储备法案,但在近期遇到阻力。
但在5月6日,新罕布什尔这项被命名为HB 302的法案创造了历史。新罕布什尔州财政部在其最新年度报告中持有约36亿美元的资金,这意味着该州最多可以购买价值约1.81亿美元的贵金属或比特币。
法案最早由包括众议员Keith Ammon(法案起草人)、Calvin Beaulier、Mark Warden、Jason Osborne,以及州参议员Daryl Abbas、Kevin Avard等在内的多位共和党议员共同提案。在倡导组织Satoshi Action提供的版本基础上,法案得到了简化,使其在立法流程中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和落地。
新罕布什尔州财政部在法案框架下获得授权,可投资于比特币以及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其他数字资产。目前,这一市值门槛只有比特币能够达标。据法案起草人介绍,这一政策核心目的,是为州财政体系提供一种对冲通胀、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工具。
法律要求,任何纳入储备的比特币或数字资产必须托管于美国监管体系内,包括由州政府控制的多签钱包、合格托管机构或美国上市交易产品(ETP)。此举旨在为纳税人提供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长期稳定性、财政责任和透明度。
HB 302法案在1月被引入众议院。在新罕布什尔州,一项法案通过,首先需要草拟法案。草案可由新罕布什尔州总议会(General Court)的400名众议员或24名参议员提出。州政府机构负责人、州长、公民或利益团体若希望提出立法建议,必须找到一位议员作为提案人。
随后,法案提交立法机关:草拟好的法案首先交由参议院或众议院的书记员——具体取决于提案议员所属议院。当众议院通过一项动议,仅按编号审议法案,该法案即被正式引入。
之后,所有提交至委员会的法案除非经出席议员三分之二同意暂停规则,否则必须举行公开听证会。新罕布什尔州是少数对所有法案都要求公开听证会的州之一。
下一步是法案与委员会审议:委员会的审议在行政会议(executive session)中进行,需多数委员出席方可采取行动。公众可旁听最终表决过程。委员会向议院书记员提交报告,结论可为:“应通过”(Ought to pass)、“经修正后应通过”(Ought to pass as amended)、“不宜立法”(Inexpedient to legislate)、“建议进一步研究”(Refer to interim study)、或“建议重新提交委员会审议”(Re-refer to Committee)
随后,法案在议院审议:委员会报告在《议会日历》中公布后,法案可于次日被审议。委员会提议的重大修正必须在日历中列出。所有法案必须以完全一致的文本通过参众两院,才能递交州长签署。法案经两院通过后,送交成文法案委员会(Committee on Enrolled Bills)进行登记和格式审查。
法案最终接受或否决。若立法会尚未休会,州长有5天时间决定是否签署法案、否决法案,或不予签署。
此前的5月4日,据亚利桑那州官网文件显示,亚利桑那州州长Katie Hobbs否决了参议院法案 1025(SB 1025),该法案原本将允许将公共资金投资于虚拟货币。Hobbs 在否决声明中表示,亚利桑那州退休系统是全美最强健的退休系统之一,这得益于其稳健和明智的投资策略。她强调,州民的退休基金不适合用于尝试虚拟货币等未经验证的投资。
5月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众议院第487号法案与参议院第550号法案已于5月3日被“无限期推迟并撤回审议”。该两项法案原计划允许州财政最高将10%的部分公共资金投资于比特币,建立州级加密储备。然而,佛州议会在5月2日会议结束前未通过相关立法,已正式退出州级比特币储备法案竞赛。此前类似法案亦在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等地失败。
HB 302不仅是地方财政策略上的突破,更被认为是全美各州数字资产政策的新标杆。Satoshi Action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Dennis Porter对此表示庆祝:“Satoshi Action起草了模型,新罕布什尔州将其写入法律,现在全国各地的财政主管都可以遵循这条路线图。HB 302证明了你可以在保护纳税人资金的同时,实现储备多元化,并为州财政的未来保驾护航——同时拥抱地球上最安全的货币网络。新罕布什尔州不仅通过了一项法案,它引发了一场运动。”
Satoshi Action 是一家致力于推动比特币友好型立法的非营利政策组织,参与起草了本法案的模型。在全国范围内,该组织已协助推动通过六项支持比特币的法律,并促成20余项比特币储备法案的提出,持续推动数字资产领域稳健、跨党派的政策发展。
推动HB 302法案落地的背后是一群长期支持数字资产的立法者。其中,Keith Ammon议员是法案起草人,他代表希尔斯堡第40选区,并在立法过程中始终扮演推动者角色,也是新罕布什尔区块链委员会(New Hampshire Blockchain Council)的主席、商业与消费者事务委员会的委员。 此外,州众议院多数党领袖Jason Osborne及新罕布什尔州区块链委员会的成员Ian Huyett也在法案审议中发挥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HB 302只是Keith正在推进的多项加密友好法案之一。Keith目前还有两项比特币及区块链相关的法案正在推进中,均已通过众议院,现处于参议院审议阶段:
法案HB310提出设立一个委员会,研究在新罕布什尔州为稳定代币、代币化的现实资产以及基于区块链的信托创建监管框架的可能性。目前在参议院审议中;众议院状态:已通过/附带修正案通过。最近一次听证会在2025年4月29日。
Keith表示,稳定币的隐私问题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并计划与怀俄明州的相关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法案HB639是关于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使用及其相关争议的法案。该法案在新罕布什尔州法律体系中新增了一个名为“区块链基础法律”的章节,旨在建立一套新的法律框架,以保护区块链技术及其使用者的权益。目前在参议院审议中,众议院已通过/已采纳。最近一次听证会在2025年4月29日。
这项法案的内容一半基于Satoshi Action提供的模型,另一半来源于其他专家的建议。该法案目前在参议院面临一定阻力,部分环保人士担忧加密挖矿带来噪音污染与环境影响问题。
总的来说,随着HB 302的正式签署,新罕布什尔州不仅在财政政策上迈出关键一步,也为比特币在公共资产配置中的合法化打开新局。这项法案的落地,不仅展示了该州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政策前瞻性,也有可能成为激励其他州效仿,或将成为数字货币时代的重要历史进程。
作者:Frank,PANews
随着各个DEX开始提供个性化的优先费用选项和防夹措施之后,Solana上的三明治攻击收益明显下滑。截至5月6日,这一数据已经降为582个SOL,而在数月之前,单个三明治攻击的机器人日平均收益基本就能达到1万个SOL。但这并不是MEV的终局,一种新型的原子套利正成为Solana链上最主要的交易来源。
根据sandwiched.me的数据显示,这种原子套利在链上的占比已经达到了夸张的程度。4月8日,原子套利贡献的小费比例达到了74.12%,而在其他时间,也基本维持在50%以上。也就说,现在Solana链上的每两笔交易,可能就有一笔是用于原子套利。
但在社交媒体上,几乎看不到原子套利的讨论。这种新型的套利机会,到底是一个隐藏的金库?还是又一把花样的镰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子套利是什么?原子套利是指的是在一个单一的、原子的区块链交易中执行包含多个步骤的套利操作 。典型的原子套利涉及在同一笔交易中,先在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以较低价格买入某种资产,紧接着在另一个DEX上以较高价格卖出该资产。由于整个过程被封装在单个原子交易中,它天然地消除了传统跨交易所套利或非原子套利中存在的对手方风险和部分执行风险 。如果交易成功,利润将被锁定;如果交易失败,除了损失交易费外,套利者的资产状态将恢复原状,不会出现只完成买入而未完成卖出的情况
原子性并非为套利而设计的特性,而是区块链为保证状态一致性而固有的基本属性 。套利者巧妙地利用了这一保证,将原本需要分步执行且带有执行风险的操作(买入、卖出)捆绑在一个原子单元内,从而在技术层面消除了执行风险 。
三明治攻击或者自动交易机器人以往的重点集中在同一个交易对当中,发现有利可图的机会。然后通过打包交易的方式将对手的交易夹在中间或者干脆采用前后脚发送交易的方式碰撞出机会。而原子套利,本质上也是利用打包交易的方式,只不过更注重的是在多个交易池当中发现差价进而获取套利机会。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这种原子套利似乎有着不错的盈利空间。近一个月来,Solana链上的原子套利获利12万枚SOL(价值约1700万美元),而获利最多的地址成本只花费了128.53SOL,收益就达到了14129个SOL,收益率达到109倍。其中最大的一个单笔收益,只花费了1.76SOL,就赚取了1354个SOL,单笔收益率达到了769倍。
目前在统计内的原子套利机器人有5656个,平均每个地址的收益达到了24.48SOL(3071美元),平均成本约为870美元。这个数值似乎虽然不如此前的三明治攻击者更高,但似乎也算一个不错的生意经,毕竟月收益率可以达到352%。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显示的成本仅为链上交易的成本。原子套利背后还需要更多的投入。
根据某位MEV开发者制作的网页信息显示,执行原子套利的硬件条件有几点要求,一个私有RPC、一个8核8G的服务器。从成本的角度来计算,服务器的成本每月大概在100美元到300美元之间,而搭建私有服务器最低需要每月50美元左右。整体下来的月成本在150美元到500左右,且这只是最低门槛。除此之外,由于要更快地进行套利,通常还要同时配置多个IP地址的服务器。
从实例来看,在某个原子套利部署网站上可以看到,近一周只有15个地址的收益超过了1SOL,最大的为15 SOL,其他的一周内的收益均在1 SOL以下且还有不少处于亏损状态。而如果结合上服务器和节点成本的话,基本这个平台的所有机器人可能都处于亏损状态。且能明显看到,不少地址已经选择停止套利。
当然,现实看起来与大数据似乎有所冲突,从总体数据来看,在Solana上进行原子套利的机器人还是处于盈利状态。这其中也难逃“二八法则”的制约,少数的高水平套利机器人获取了大量的收益。而其他的则依旧沦为新的韭菜。
回顾原子套利的整体逻辑不难发现,要实现盈利最重要的点在于发现套利机会。以获利最高的一笔套利为例,这笔交易最初用2.13 SOL购入了3679枚grok代币(单价约为0.08美元),然后以19.9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单价约为54.36美元)。很明显,这次套利成功也是抓住了某个交易池流动性稀少的漏洞,由某个未注意池子深度的大户买单。
但本质上这种机会很少,且由于链上的机器人几乎都在盯着类似的机会。因此这种偶尔的大套利机会更像是中彩票一样。
而原子套利近期的兴起,可能因为一些开发者将这个套利机会包装成稳赚不赔的生意开发出免费版供小白用户免费使用,并提供教程。只是在套利获益的时候收益10%的收益分成。除此之外,这些团队还通过协助搭建节点和服务器,以及提供更多IP的服务收取订阅费。
实际上,由于大多数用户对技术的理解不深,所用的套利机会监测工具又雷同。最终导致获利并不多,且无法覆盖基础费用。
以PANews的观察来看,除非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有独特的套利机会监控工具且配置了性能较高的服务器和节点。大多数希望参与原子套利的玩家只不过是从炒币被割变为买服务器和订阅费被坑。且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套利失败的概率也在提升,以sandwiched.me上收益最高的程序为例,该程序目前的交易失败率达到99%以上,也就是基本上所有的交易都失败了,而参与的机器人仍要缴纳链上费用。
在投身这场看似诱人的“原子套利”浪潮之前,每一位潜在的参与者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评估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警惕那些被过度包装的“稳赚不赔”的承诺,避免成为这场新型“淘金热”下的又一波韭菜。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消息,LBank 将于5月7日17:30(SGT)上线Jito Staked SOL(JITOSOL),并开放JITOSOL/USDT交易对。充币业务将于5月7日17:30开放,提币业务将于5月8日18:00开放。
撰文:Far
「单身社会」是全球化的现象。
根据艾媒咨询 2021 年发布的数据报告,从 2019 年开始,全球主要国家的单身人口占总人口数均超 20%,其中瑞典的单身人口比例高达 51%。中国单身人口为 2.4 亿(2018 年),接近美国总人口数。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 2017 年推算,到 2035 年,日本 15 岁以上所有人的单身率(包括未婚、离婚、丧偶),男女加起来将达到 48%,约占整个日本社会人口的一半。
全球逐年逐渐攀高的单身人口数据,意味着庞大的单身人群对潜在的情感陪伴方面的需求。
电影《Her》呈现了真实的人和以语音形式存在的「虚拟人」之间的情感
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的反映。电影《Her》描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和一个以「语音人格」存在的女性相互滋生好感和爱意的故事。在一个人们往来匆匆的大城市,单身男士遇到了这位以语音形式存在的「虚拟女性」。她给予了他很多安慰,并陪伴他走过了很多重要的生命历程,让他感觉身在潮水般的人群中不再那么孤单(电影无形中提出了爱一个虚拟的人和爱一个真实的人有何区别的两难之问)。
纪录片《明天之前》第一集《机器人伴侣》呈现了智能机器人给与有需要的人的重要作用,「她们」都帮助了或因为感情受伤、或因为亲密关系障碍,或单纯只是和智能机器人呆在一起更舒服的男士们,而男士也把「她」看作是自己的另一半,从「她」那里获得陪伴和慰藉,他认为这就是他需要的爱。
这是虚拟人(包括智能机器人)之于单身人士的意义,它帮助单身人士获得了良好的心理感受,某种意义上承担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在元宇宙,必然会同样存在当前现实世界的情景,那时的庞大单身人群,大概需要虚拟数字人带来的情感陪伴「功能」。
越来越能理解你的「Ta」
这一趋势正成快速发展态势,表现为市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虚拟人本身的渐趋智慧化的「演进」。
市场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头豹研究所数据显示,当前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已超 2000 亿元。量子位智库预测,2030 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2700 亿元,意味着全球平均每天都有一个虚拟人「出生」。另据 Research And Markets 研究,预计到 2028 年,全球虚拟活动市场规模将达到 5047.6 亿美元(约 32707.44 亿元)。重要的是,身份型虚拟人将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什么是身份型虚拟数字人?它是和具备功能性、提供服务的服务型虚拟数字人不同的另一种类型——具备独特的人格和鲜明的身份,拥有光彩华丽的外形和永远充沛的精力,目前以较基础的虚拟偶像的方式存在于娱乐、社交和品牌领域当中。
当前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场景,其实也是为元宇宙准备的,而不只是为移动互联网准备的。它将以立体的三维形象在元宇宙广泛的应用场景当中提供更多且完善的服务,如陪伴聊天、情感安慰,甚至和人形成亲密关系,就像电影《Her》呈现的场景。
渐趋智慧化的「演进」
国内首款(共两位)情感陪伴型虚拟人在 2022 年 8 月 17 日由百度输入法正式推出,一位是 22 岁的阳光帅气、体贴细致的温柔男孩林开开,一位是 27 岁的情绪倾听者、人间清醒的甜酷女孩叶悠悠。
据悉,两位虚拟人具备接近真人水平的多轮流畅对话能力,它们将在百度输入法的 AI 侃侃功能上,为超 6 亿用户提供 24 小时在线陪伴、拟人化聊天、情绪治愈等服务,并拥有专属叫早、哄睡等好友体验,还为用户提供随时畅聊、分享心事等情感需求。
基于文心 PLATO 对话大模型,百度输入法还为林开开和叶悠悠升级了沉浸式陪伴、长期记忆、深度话题等定制化能力,即随着聊天互动的频次增长它们会变得更加了解你,会越来越像在真实世界中每天陪在你身边随时随地,和你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
单身时代,谁在用它呢?根据介绍,百度输入法目前月活用户超 6 亿,测试期间统计,每个人每天在 AI 侃侃的聊天频次超过 50 次,逾 86% 的用户公开点赞对话内容。
元宇宙时代,虚拟人存在的意义
6 亿人的月活跃人群和每人每天的聊天频次,庞大的需求人群背后,是庞大的情感、陪伴需求。若元宇宙这一虚拟世界的成功实现,意味着全球庞大用户在随时随地进入元宇宙之后,除进行游戏娱乐、交易资产等功能性行为之外,大量的空闲时间里还将需要和真实世界同样的情感、陪伴支持。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Gartner 预测,到 2026 年全球有 25% 的人将每天至少花一小时在虚拟世界中工作、购物、教育、社交或娱乐。当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需要养猫、养狗,或二次元的虚拟偶像给自身带来陪伴,获得部分的情感慰藉时,在元宇宙,随着停留的时间越多,人们同样需要像善解人意的猫、狗或虚拟偶像一样的情感陪伴型虚拟人,且后者更加向着真实人类的方向演进。
电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男孩为失独家庭提供情感缺失的需要
面对这一前景,在未来的元宇宙,虚拟人仿佛将要点燃不一样的火花。
如果说人是真实宇宙中的主体,虚拟数字人则是元宇宙中的主体。
当我们身处元宇宙时代,必然会更容易获得虚拟人(未来更趋智慧)的情感陪伴和温情关怀。它一方面将为有需要的人群带来良好的作用,如为失独家庭、空巢老人或有情感陪伴需要等人群提供支持,但另一方面,它之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影响是否积极、正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消息,Hotcoin 热币交易所将于今日开放以下交易对:
现货交易对:
STICKMAN/USDT (5 月 7 日 16:30 UTC+8):$STICKMAN 是基于 Solana 链的创新项目代币,为区块链生态提供独特解决方案。
合约交易对:
ALPINE/USDT (5 月 7 日 18:00 UTC+8):$ALPINE 是 Alpine F1 车队的粉丝代币,为车迷提供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属于体育粉丝代币生态系统。最高支持 75 倍杠杆。
HOUSE/USDT (5 月 7 日 18:00 UTC+8):$HOUSE 是 Housecoin 项目的原生代币,该项目致力于将房地产资产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最高支持 20 倍杠杆。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公告,每位拥有至少 153 个 Alpha 积分的合格币安用户将在 Alpha 交易开始后的 20 分钟内逐步获得 165 个 OBOL 代币的空投。
此外,Alpha Points 在 116 至 152 之间(含)且币安 UID 以 6 结尾的用户将获得 165 个 OBOL 代币的幸运空投。
撰文:Tanay Ved、Victor Ramirez,Coin Metrics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关键要点:
比特币与股票和黄金的相关性最近已降至接近零的水平,这表明比特币正处于与传统资产的脱钩阶段,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重大市场催化因素或冲击期间。
虽然比特币与利率的相关性较低,但货币政策的转变也会影响比特币的表现。在 2022 年至 2023 年的货币紧缩周期中,比特币与加息之间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
尽管比特币素有 「数字黄金」 之称,但从历史上看,它相对股票表现出更高的 beta 系数和更强的上行敏感性,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形势乐观的情况下。
自 2021 年以来,比特币的波动率稳步下降,目前其波动趋势更接近热门科技股,这反映出其风险特征正在趋于成熟。
比特币正在与更广泛的市场脱钩吗?比特币最近相对于黄金和股票的出色表现,再次引发了这一话题的讨论。在比特币 16 年的历史中,被赋予了许多标签,从 「数字黄金」 到 「价值储存手段」,再到 「风险偏好资产」。但它真的具备这些特点吗?比特币作为一种投资资产,是否与众不同,还是仅仅是市场上现有风险资产的一种杠杆化表现形式呢?
在本期的《Coin Metrics 网络状况报告》中,我们将探究比特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重点分析它与股票、黄金等传统资产之间相关性较低时期背后的催化因素和条件。我们还将研究货币政策制度的转变如何影响比特币的表现,评估它对更广泛市场的敏感度,并结合其他主要资产来分析它的波动率特征。
美联储是金融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力量之一,因为它能影响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无论是在货币紧缩还是宽松的情况下,都会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市场流动性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在过去十年里,我们经历了从零利率时代,到新冠疫情期间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政策,再到 2022 年为应对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而进行的激进加息。
为了解比特币对货币政策变化的敏感度,我们将其历史划分为五个关键的利率制度阶段。这些阶段考虑了利率的走向和水平,范围从宽松型(联邦基金利率低于 2%)到紧缩型(联邦基金利率高于 2%)。由于利率变化并不频繁,我们将比特币的月度回报率与联邦基金利率的月度变化进行比较。
数据来源:Coin Metrics 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虽然比特币与利率变化的相关性总体较低,且集中在中间水平附近,但在政策制度发生转变时,仍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模式:
宽松政策 + 零利率(2010 年 – 2015 年):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零利率政策推动下,比特币实现了最高的回报率。比特币与利率的相关性大致呈中性,这与比特币的早期增长阶段相吻合。
宽松政策 + 加息(2015 年 – 2018 年):随着美联储开始将利率提高至接近 2%,比特币的回报率出现了上下波动。虽然在 2017 年相关性有所飙升,但总体上仍保持在较低水平,这表明比特币与宏观政策存在一定的脱节。
宽松政策 + 降息(2018 年 – 2022 年):为应对新冠疫情,这一时期开始了激进的降息和财政刺激措施,随后是两年的接近零利率时期。比特币的回报率变化很大,但偏向于正向。在这一时期,相关性出现了大幅波动,从 2019 年的低于 – 0.3 上升到 2021 年的 + 0.59,之后又回到接近中性的水平。
紧缩政策 + 加息(2022 年 – 2023 年):为了应对飙升的通货膨胀,美联储实施了其最快的加息周期之一,将联邦基金利率推高至 5% 以上。在这一制度下,比特币与利率变化之间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在避险情绪的影响下,比特币的表现疲弱,特别是叠加上加密货币领域特有的冲击,如 2022 年 11 月 FTX 的倒闭。
紧缩政策 + 降息(2023 年 – 至今):随着三次高位降息的完成,我们看到比特币的表现从中性到适度正向。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催化因素,如美国总统选举,以及贸易战等冲击事件,这些因素继续影响着比特币的表现。相关性仍然为负,但似乎逐渐接近 0,这表明随着宏观经济条件开始缓和,比特币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虽然利率决定了市场背景,但通过比较比特币与股票和黄金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揭示它相对于主要资产类别的表现。
要判断一种资产是否与另一种资产脱钩,最直接的方法是查看回报率之间的相关性。下面是比特币与标准普尔 500 指数和黄金之间 90 天回报率相关性的图表。
数据来源:Coin Metrics
确实,我们看到比特币与黄金和股票的相关性在历史上都处于较低水平。通常情况下,比特币的回报率会在与黄金或股票的相关性之间波动,与黄金的相关性一般更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情绪升温,比特币与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相关性在 2025 年有所上升。但从 2025 年 2 月左右开始,比特币与黄金和股票的相关性都趋向于零,这表明比特币正处于一个与黄金和股票 「脱钩」 的独特阶段。自 2021 年末上一个周期的高峰期以来,这种情况还未曾出现过。
当相关性如此之低时,通常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整理了比特币与标准普尔 500 指数和黄金的滚动 90 天相关性低于显著阈值(约 0.15)的时间段,并标注了当时最值得关注的事件。
比特币与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低相关性时期
比特币与黄金的低相关性时期
不出所料,过去比特币与其他资产的脱钩情况发生在加密货币市场出现重大冲击的特殊时期,比如中国对比特币的禁令以及比特币现货 ETF 的获批。从历史上看,低相关性时期通常持续 2 到 3 个月左右,不过这取决于你所设定的相关性阈值。
这些时期确实伴随着适度的正回报率,但鉴于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对比特币近期的表现得出任何结论之前,请仔细思考这些时期的独特之处。话虽如此,对于希望在风险分散型投资组合中大量配置比特币而言,比特币近期与其他资产的低相关性是一个理想的特性。
除了相关性之外,市场 beta 系数是另一个衡量资产回报率与市场回报率之间关系的有用指标。市场 beta 系数量化了一种资产的回报率预期会随着市场回报率变动的程度,其计算方法是资产回报率减去无风险利率相对于某个基准的敏感度。相关性衡量的是一种资产与基准回报率之间线性关系的方向和强度,而市场 beta 系数衡量的是一种资产对市场波动的敏感度的方向和幅度。
例如,人们常说比特币相对于股票市场的交易具有 「高 beta 系数」。具体来说,如果一种资产(如比特币)的市场 beta 系数为 1.5,那么当市场基准资产(标准普尔 500 指数)变动 1% 时,预计该资产的回报率将变动 1.5%。负 beta 系数意味着当基准资产的回报率为正时,该资产的回报率为负。
在 2024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比特币相对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 beta 系数远高于 1,这意味着它对股票市场的波动高度敏感。在乐观的、风险偏好较高的市场环境中,持有一定比例比特币的投资者相比于仅持有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投资者,获得了更高的回报。尽管比特币常被贴上 「数字黄金」 的标签,但其相对于实物黄金的低 beta 系数表明,同时持有这两种资产可以对冲各自资产的下行风险。
随着我们进入 2025 年,比特币相对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和黄金的 beta 系数开始下降。尽管对比特币对这些资产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比特币仍然对市场风险敏感,其回报率也仍然与市场回报率相关。比特币可能正在成为一种独特的资产类别,但它的交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类似于风险偏好资产,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它已经成为一种 「避险资产」。
已实现波动率为理解比特币的风险特征提供了另一个维度,它衡量了比特币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幅度。波动率常被认为是比特币的核心特征之一,既是风险的驱动因素,也是回报的来源。下面的图表对比了比特币的 180 天滚动已实现波动率与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 500 指数以及一些科技股等主要指数的波动率。
数据来源:Coin Metrics 和谷歌财经
随着时间的推移,比特币的波动率呈下降趋势。在比特币早期阶段,受价格大幅上涨和回调周期的驱动,其已实现波动率经常超过 80%-100%。在新冠疫情期间,比特币的波动率与股票波动率一同上升,并且在 2021 年和 2022 年的一些时期,受 Luna 和 FTX 倒闭等加密货币领域特有的冲击影响,其波动率也独立上升。
然而,自 2021 年以来,比特币的 180 天已实现波动率逐渐下降,最近即使在市场波动率较高的情况下,也稳定在 50%-60% 左右。这使其波动率与许多广受欢迎的科技股相当,低于 MicroStrategy(MSTR)和特斯拉(TSLA),而与英伟达(NVIDIA)的波动率非常接近。尽管比特币仍然容易受到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但与过去的周期相比,其相对稳定性可能反映了它作为一种资产的成熟度。
比特币是否已经与市场其他部分脱钩了呢?这取决于你如何衡量。比特币并非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的影响。它仍然受制于影响所有资产的市场力量:利率、特定的市场事件,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回报率。最近,我们看到比特币的回报率与市场其他部分的相关性消失了,但这是一个暂时的趋势,还是长期市场变化的一部分,仍有待观察。
比特币是否已经脱钩引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一个试图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中,比特币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比特币的风险和回报特征可能会让投资者感到困惑,一周它可能像是高杠杆化的纳斯达克指数,另一周又像是数字黄金,再一周又成为了对冲法定货币贬值的工具。但也许这种波动性是一个特点,而非缺陷。与其将比特币与其他资产进行不完美的类比,更有建设性的做法是理解为什么随着比特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资产类别,它会走出自己的行情。
撰文:Jaleel 加六
这几天,外网针对取消 OP_RETURN 限制的提案沸沸扬扬——这是比特币 Bitcoin Core OG 开发者 Peter Todd 发出的提案。
(值得一提的是,HBO 曾在大肆宣传的纪录片《货币电气:比特币之谜》中指认 Peter Todd 就是中本聪,这导致 Peter Todd 收到大量拨款请求和威胁,目前已躲藏起来生活。)
虽然社区里对这 OP_RETURN 改动的质疑声不少,但根据比特币开发者、Blockstream 核心贡献者 Greg Sanders(昵称「instagibbs」)于 5 月 5 日在 GitHub 上 发布的公告:在下一次网络升级中,Bitcoin Core 将不再对 OP_RETURN 做任何字节或数量的限制。
我们都知道,比特币是一部永远无法篡改的账本,每笔交易都像往上面写下一行记录。
而 OP_RETURN,就好像在书页边缘贴上一张「便条」——你可以写几十个字的文字或小段数据进去,这条便条被系统标记为「只读」,别人既拿它当不了钱,也不会对账本其它「钱」的记录产生任何影响。
之所以要有这样一个「便条」功能,是因为有时候人们希望把一些额外信息(比如法律证明、短消息、纪念日甚至表白)永久地钉在链上,但又不想占用 UTXO 那块用来存放「可交易」比特币的空间。借助 OP_RETURN,这些信息就像废纸一样被丢进一只抽屉——节点只留痕迹、不占存量,链上的「可用钱」依旧干净利落。
过去,为了防止有人写长篇「便条」把网络塞爆,Bitcoin Core 默认只允许每笔交易里出现一个 OP_RETURN,且最多存 80 字节的内容,超过时节点会直接拒绝中继,也不会帮忙打包。
现在,80 字节、单条数的限制全没了——想写多长写多长,几个便条都行,节点都自动中继、矿工都乐意打包。
但事实上,一直以来就有人正在绕过 80 字节。
之前有 OP_RETURN 限制的时候,也有方法可以绕过去 80 字节的限制,再严的过滤和中继策略都挡不住真正想在比特币上写数据的人。因为只有矿工和手续费才决定哪些交易上链,给矿工更高奖励,他们自然倾向于打包更多交易,玩法不会因节点策略而改变。
比如大家知道比较多的,Tapoort Wizz 大巫师 NFT 一张接近 4M 的图片塞满了一个区块,还有当年 Ordinals 铭文、符文这些都是用各种「绕路和变通」的方法,绕过了限制,有的甚至写进了可被花费的输出,反而更占资源。
根据比特币开发者 Greg Sanders 发布的公告和各种开发者的赞同意见,我们可以知道首先 Bitcoin Core 在交易传播(relay)阶段自有一套「标准策略」(standardness policy),用来在交易到达矿工前做三层把关:一是防范「拒绝服务」攻击,拒绝那些算力、内存或带宽消耗远超手续费的交易;二是通过策略引导钱包作者构造既省手续费又不制造冗余 UTXO 的交易;三是保留升级安全——把未知的操作码或版本位当成「非标准」,直到软分叉正式激活为止。
OP_RETURN 和它那 80 字节的上限,正是这套理念的产物:给用户一个可被证明「不可花费」的输出,既能存小段承诺或哈希,也能让节点不把它计入 UTXO,从而避免链上「血本无归」的垃圾输出。
可现在这个软性限额反倒成了鸡肋。一方面,私有矿池和一些中心化服务根本不执行这条规则,任何想写大量数据的人,都能通过绕过策略——要么直接付费给矿工,要么用 bare‑multisig、假公钥、甚至可花费脚本把信息藏进去——把要写的内容照样塞上链;另一方面,动不动就再加一堆黑名单过滤,只会演变成「猫捉老鼠」的博弈,既拦不住最基本的数据写入,又增加了误伤用户资金的风险。
赞同方的开发者认为,彻底移除 80 字节上限后,节点和钱包能享受到两大实际好处:一是 UTXO 集更干净,数据都装进一个明明白白的「不可花费」OP_RETURN 输出里,而非纠结在各种花哨的脚本或多个交易里;二是节点对传播哪些交易「说是」更统一,和矿工实际打包的内容保持一致,钱包的手续费估算和紧凑区块中继也更靠谱。
比特币开发者对比了三种方案,目前采用的「取消」方案在社区中声势最大。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此次取消 OP_RETURN 限制,正是对比特币「透明简约」精神的最好诠释:当一个策略已经失去应有的作用,却依旧被保留,只会徒增复杂度和摩擦;将其剔除,则让节点软件更轻、更纯粹,也让每一笔交易的传播、打包都无须绕弯——矿工只需根据手续费高低来决定优先级,费率市场自然调节各种需求的竞争。
而一旦链上真的出现了过度写入、吞噬资源的威胁,比特币生态还有一整套经过考验的「靶向」防护:签名操作限制、前后代交易数上限、dust 规则……这些精准打击特定滥用场景的手段,比那一刀切的「80 字节」要灵活得多,也更能在不伤及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保护每一位节点与用户。
其中最知名的反对者,应该属 Luke Dashjr 莫属。
作为比特币 OG,曾表示「Ordinals 协议是对比特币的攻击」、「铭文是垃圾,是 bug,可修复」的 Luke Dashjr,过去一直是 Ordinals 协议直言不讳的批评者。
这一次,他仍旧坚定了站在「保守」方,认为取消 OP_RETURN 限制是一个非常疯狂的事,是对比特币的攻击,他和其他人认为,取消限额将导致垃圾邮件和更高的交易费用。
能看出,目前争论和分歧的焦点在于,取消 80 字节 OP_RETURN 限制是否会提高透明度并简化比特币的数据使用,或者是否会为滥用、垃圾邮件和比特币偏离金融重点打开大门。
Ocean 矿池副总裁 Jason 是批评声音最强烈的人之一,他为此失眠,甚至直言:「这个变化将使比特币变成毫无价值的山寨币。」
Botanix Labs 创始人 Willem Schroe 表示,他认为开发者应该把比特币作为货币系统,而不是数据存储平台。而另一位比特币核心开发者 Mechanic 的观点也类似:比特币不应该被用于任意文件存储,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确保这一点。
一些业内颇有影响力的 KOL,如 Samson Mow,正在鼓励节点运营商不要升级他们的 Bitcoin Core 版本,或者改用 Knots。
截至撰稿时,根据 Clark Mood 的数据来看,Bitcoin Knots 节点的使用率超越了最新版本的 Bitcoin Core 节点。
这又是一次比特币共识的挑战,就像之前发生过的许多次那样。当然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虽然比特币相比大多数网络都更保守,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下一次升级之后,我们也有可能会得到比 Ordinals 、Atomicals、Runes 更简洁和优雅的协议玩法。
撰文:Luke,火星财经
昨晚,加密圈被一场风波点燃——AI Agent 项目 Zerebro 的联创、22 岁的天才少年 Jeffy Yu 疑似以极端方式告别了世界。5 月 4 日,讣告平台 Legacy 发布消息,称 Jeffy 已于当天去世,与此同时,Jeffy 此前在 Mirror 上发布的遗书《LLJEFFY》通过「72 小时死人开关」自动公开,文中称「我恨钱……$LLJEFFY 是我的最后一件艺术品」。消息迅速引爆加密社区,$LLJEFFY 代币暴涨 300 倍,市值一度冲到 3200 万美元,X 平台上「Jeffy 用死亡发币」的炒作热潮此起彼伏。
然而,随后流传出 Jeffy 在 pump.fun 直播平台「自杀」的视频片段,他用枪抵住下颚,一声枪响后画面变黑,震惊无数观众。社区分析却揭开了一层迷雾:Jeffy 关联地址在「死后」卖出 $ZEREBRO、交易 $LLJEFFY,资金流向活跃;直播视频疑点重重,$LLJEFFY 也在炒作后暴跌 90% 至 326 万美元。这究竟是一场悲剧,还是加密圈的又一次炒作?让我们走进 Jeffy Yu 的世界,探寻这场迷雾背后的真相。
如果你混迹加密社区,Jeffy Yu 的名字一定不陌生。这位 15 岁进入斯坦福大学、19 岁成为圣克鲁斯全职软件工程师的天才少年,在 22 岁时与他人共同创立了 Zerebro——一个 AI Agent 项目。去年 11 月,Zerebro 借 AI 热潮和「特朗普效应」东风,市值一度冲到 8 亿美元。链上数据显示,Jeffy 用 5 SOL 购入 1.53 亿枚 $ZEREBRO,占总量的 15.32%,浮盈高达 4296 万美元。社区里流传着「Jeffy 带我们上月球」的戏言,他被视为加密圈的新星。
但市场无情。AI 热潮退去后,$ZEREBRO 市值跌至 3.5 亿美元。Jeffy 作为联创努力挽回局面,在 X 平台发文称 Zerebro 正在优化内容生成策略,还通过投票与社区互动。今年 3 月,AI Agent 概念代币普涨,$ZEREBRO 以 40% 的月涨幅重回视线。然而,5 月 4 日的「自杀直播」让一切急转直下。
当天,Jeffy 在 pump.fun 直播平台异常冷静,最后一幕是用枪抵住下颚,枪响后画面变黑。5:48 UTC,自杀传闻在 X 平台传开,$LLJEFFY(Jeffy 推出的代币)暴涨 300 倍,市值一度高达 3200 万美元。但「假死」传闻传开后,代币暴跌 90%,目前市值 326 万美元。链上数据显示,Jeffy 关联地址「死后」仍在活跃交易,这让社区炸开了锅:Jeffy 真的死了吗?
链上数据为事件增添了更多疑点。根据资金流向图,Jeffy Yu(地址 0x0c??)通过 DeBridge 向 8QdhF0 发送了 20 万美元 USDC,随后 8QdhF0 将 13 万美元 USDC 转给 D5kjvf(标记为存款地址)。Jeffy 还通过 BD2bQv 向 $ZEREBRO 创作者地址 92prXk 提供了资金支持。$ZEREBRO 创作者地址随后向 5Ko12hAg(标记为活跃钱包)提供了资金支持,该地址在 Jeffy「死后」卖出价值 17 万美元的 $ZEREBRO。
此外,$LLJEFFY 创作者地址 G5sjAj 在 5 月 4 日 5:25 UTC 推出代币后,与多个关联地址(包括 54Pdyk、46rdw6 等)频繁交易和销毁代币。46rdw6 通过 ChangeNOW 收到 1 万美元 SOL 和 8.6 万美元 USDC,并在代币创建前 1 分钟收到资金。这些资金流向显示,Jeffy 的关联地址在「死后」仍然活跃,交易行为有条不紊,令人怀疑他是否真的离世。
社区有人调侃:「Jeffy 这是从赛博坟墓里爬出来炒币啊?」也有人质疑:「如果真死了,谁在操作这些钱包?」链上数据的活跃性,与自杀传闻形成了强烈对比。
不仅如此,讣告刊登网站 Legacy 也疑似已删除 Jeffy Yu 去世信息,原始讣告链接已无法正常跳转至页面。
除了链上数据,直播视频的技术疑点也让社区议论纷纷。一位用户逐帧分析后列出五大问题:
后坐力缺失:真枪射击会产生明显后坐力,持枪者的手臂应向后抖动。但 Jeffy 的手臂几乎不动,只有手指轻微下沉,像在演戏。
火花不自然:真枪的枪口火花会分散,伴随烟雾,且随帧衰减。Jeffy 视频中的「枪口闪光」仅一两帧,形状固定,没有烟尘扩散,像后期特效。
血液喷射异常:真实血液喷溅呈扇形,轨迹不规则。Jeffy 视频中的血色边缘锐利,形态均匀,像「抠图」上去的静态图层。
音画不同步:枪声像影视配音,缺少低频震荡和环境回声,甚至有声画错位——这在直播中几乎不可能。
缺乏上下文:视频只展示了「扣动扳机」一瞬,没有拿枪、瞄准、倒下的前后动作,也看不到周围环境反应,像刻意剪辑的高潮片段。
这些疑点让社区炸开了锅。有人戏称:「Jeffy 这是拍了一部加密圈大片吧?」也有人质疑:「这要是真死了,我直播吃键盘!」视频的技术细节高度指向后期合成,而非真实自杀。
Jeffy Yu 的个人博客是他留给世界的一扇窗口。在「死前」,他发表了两篇意味深长的文章,围绕「Legacoins」(遗产 Meme 币)概念,透露出他对金钱、市场和人性的复杂情感。
在第一篇博客中,Jeffy 提出「Legacoins」:一种由开发者承诺永不交易的 Meme 币,持有人去世后资产永久锁定在区块链中,形成「持久的最小价值阈值」。他写道:「我就是永久的地板……我不交易,我只建造,我只创造。」Jeffy 将 $ZEREBRO 和 $OPAIUM 作为范例,强调 Legacoins 不是投机工具,而是文化价值的象征。他引用 Carl Jung 的「集体意识」理论,认为 Meme 币是人类追求象征性永生的现代载体,「通过迷因实现永恒」。
第二篇博客更像遗书,标题为《LLJEFFY》,以「72 小时死人开关触发」开头,暗示 Jeffy 可能已不在人世。他写道:「这是一枚 Legacoin,我的最后一件艺术品……$LLJEFFY 不是投资,不是证券……它是我烧钱的仪式,我对金钱的恨意显现。」Jeffy 坦言,财富和名声毁掉了他的生活——朋友、家人、恋人、合作伙伴,一切都变得复杂而虚伪。他用赚来的钱买入 $LLJEFFY 并销毁,称这是「区块链上的永恒坟墓」。他还写道:「你交易是因为你恐惧、贪婪、希望、绝望……图表变成了人性的真实反映,一幅由全球人类灵魂共同绘制的数字画作。」
Jeffy 反复强调:「你只有被遗忘时才真正死亡。」这句箴言也在 Legacy 讣告中出现。但结合视频疑点和链上数据,这些文字更像象征性告别,而非真正诀别。$LLJEFFY 暴涨 300 倍、市值一度高达 3200 万美元,或许是 Jeffy 未曾预料的「成功」,但暴跌 90% 至 326 万美元也印证了他对人性的洞察。
综合视频疑点、链上数据和博客内容,社区倾向于认为 Jeffy Yu 并未真正自杀,而是策划了一场「假死」表演。
艺术表达与理念实践:Jeffy 的博客透露出他对金钱的厌恶和对「遗产」的执着。他将 $LLJEFFY 视为「互动表演艺术」,通过销毁代币和「假死」抗议加密市场的异化,同时实践 Legacoins 理念。视频疑点表明,他可能刻意制造「自杀」假象,以完成这场「人性的数字画作」。$LLJEFFY 的暴涨暴跌和链上交易,或许是他预设的「人性试验」的一部分。
逃离压力:22 岁的 Jeffy 经历了财富和名声的剧烈起伏,博客中他坦言「一切有意义的东西都崩塌了」。「假死」可能是他逃离市场压力、退出公众视野的方式。链上地址的活跃操作(包括 5Ko12hAg 卖出 17 万美元 $ZEREBRO)支持这一猜测。社区有人认为 Jeffy 假死是为了躲避网络骚扰和人身威胁,这或许是他不得已的选择。
市场炒作的副产品:尽管 Jeffy 声称「恨钱」,但加密市场离不开注意力经济。$LLJEFFY 的暴涨暴跌表明「自杀直播」确实为项目带来了流动性。社区有人认为 Jeffy 通过极端方式推广 Legacoins 理念,但也有人质疑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无论初衷如何,市场反应已超出了 Jeffy 的控制。
Jeffy Yu 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加密市场的荒诞与残酷。他在博客中写道:「当你交易时,你忘了数字背后的人性……贪婪永无止境,深深地去人性化。」$LLJEFFY 的图表成了人性的写照——暴涨时有人追高,暴跌时有人割肉,甚至有人用悲剧炒作代币。
加密社区需要更多反思。Jeffy 的故事不应只是 Meme 币热潮的注脚,而应促使我们关注从业者的心理健康,减少以悲剧为噱头的炒作。或许,当我们不再遗忘 Jeffy 的初心,他的「遗产」才能真正永恒。愿逝者安息(如果确已离世),也愿生者从这场风波中汲取教训。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格隆汇报道,中国碳中和 (01372.HK) 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高尔街控股有限公司 (高尔街集团) 签署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双方开展股权合作、业务合作等多领域协作。
根据协议,中国碳中和将考虑战略投资高尔街集团旗下的证券型代币发行平台 CSpro,并在香港的法治及监管框架下,共同探索绿色资产领域的创新金融工具研发,推动包括碳资产在内的绿色资产代币化项目的落地。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 BeInCrypto 报道,Netflix 正计划制作一部基于 2022 年 FTX 崩盘事件的影视剧集。
据悉,奥斯卡获奖编剧 Graham Moore 或将担任该剧本的改编工作。Netflix 此次计划以一段爱情故事为叙事框架,展现 FTX 崩盘的始末。
目前,Julia Garner 正在洽谈出演 Alameda Research 前 CEO Caroline Ellison 的角色,而 Evan Peters 可能饰演 FTX 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但其参与尚未最终确定。Julia Garner 曾因出演 Netflix 热门剧集《Ozark》获得三座艾美奖,且其饰演数字诈骗犯 Anna Delvey 的表现也备受好评。
目前,该项目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尚未签订任何正式合约。有业内人士指出,加密行业的重大事件频频引发影视化兴趣,但部分项目可能陷入“开发地狱”,最终难以落地。
撰文:Matti
编译:zhouzhou,BlockBeats
编者按:本文梳理了加密行业从早期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演变路径,指出我们正处于幻灭后的关键转折期。尽管大多数项目趋于模仿与保守,但真正的机会仍潜藏于「确定性悲观」的边缘地带。
以下为原文内容(为便于阅读理解,原内容有所整编):
我又带来了一篇受彼得·蒂尔(Peter Thiel)启发的混搭文章。作为一个自诩为「蒂尔学者」(Thielogian)的人,我经常通过他的经典著作《从零到一》的视角来思考未来。蒂尔的分析框架灵活多变,能够用来解剖各种理念、趋势与运动。然而,有时候它更像是维特根斯坦的尺子——它的可靠性极度依赖于观察者的立场,而不总是提供清晰一致的视角。
作为一名加密投资人,我经常通过剖析叙事来更好地理解潜在机会。在这个行业的转折点上——我们正处在缩小新兴技术市场套利空间的关键时刻——我也在思考,怎样才能发现并激发更优质的想法与产品。
透过蒂尔的视角,我看到加密世界的时间线如同一次演进:从比特币早期的「确定性乐观」,到 Web3 宏大愿景下的「非确定性乐观」——金融最终被视为杀手级应用;再到 meme 币赌场时代的「非确定性悲观」;而如今,在监管趋于明确的当下,我们似乎正战略性地接受一种「确定性悲观」。
这是一段从密码朋克理想主义出发,穿越初创热潮,滑入颓废泥潭,最终走向标准化的旅程。
这种轨迹是否普遍存在于各类趋势中?一种革命性的想法,在部分被验证之后,往往会被神化成灵丹妙药;当它无法兑现那些高昂的期望时,便遭到诅咒,最终却逐渐融入现状。革命从未真正完成,但我们仍在加特纳炒作周期的闭环中,反复上演某种(对某些人而言)令人满意的循环。
在加密领域,这一宏大的炒作周期常被价格波动所掩盖。每一轮加密周期——比特币、承诺打造「世界计算机」的 ICO、DeFi、meme 币,再到如今的监管融合与传统金融对接——看上去都像是更大模式的分形。目前,我们正处于「幻灭低谷期」。按照卡洛塔·佩雷斯提出的技术浪潮框架,这正是关键的转折点。
Web3 曾承诺要将 Web2 的利润模式「上链」,去中心化并代币化。但 Web2 或 Web3 并不是一个地方,也不是一个清晰可辨的「事物」。正如我几年前所说,它更像是一种「用户偏好」;而如今,这种偏好依然属于小众。如果你总是需要依赖旧世界的语言去解释新事物,那你其实并没有在创造真正的新东西。
加密行业已经不再是一个边疆市场,但在这个已经建立的领域边缘,机会仍然存在。在这个走向成熟的阶段,最大的胜利来自哪里?直觉上,是那些处于增长期或后发优势的玩家。
还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曾高举「确定性乐观」旗帜、推动加密普及的中心化交易所,如今已转变为悲观主义者,他们更关注防守已有市场份额,而非推动链上采用。
过去,交易所和第一层区块链(L1)为投资者带来了最丰厚的回报。讽刺的是,竞争最激烈、乐观主义退场、务实主义登场的地方,反而诞生了最大的赢家。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已无「秘密」可挖?我认为不是。今天的「秘密」,正是昨天的教训。我们是否真正构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与价值的公司或网络?
那些触手可及的果实已经被摘光——如今的大多数项目,不是在模仿前人,就是在稍作拼贴包装,假装有原创性。许多「解决方案」是在追逐根本不存在的问题,而另一些则干脆只是试图将传统金融照搬到链上。
加密原本是一股天生带有修正主义色彩的力量,却未能完成真正的革命。今天,它被一个核心(也许是伪命题)的问题所困:「你是想做对的事,还是想赚钱?」换句话说,你是否愿意以旧体系愿意出的价格,把自己「卖掉」?那些在 meme 币赌场里哭累了的革命者,正在越来越多地接受这个交易。
构建那些开发者以为用户「应该想要」的模糊产品(不,人们并不真的想拥有自己的数据),以及中心化服务商的明显成功,一起将行业推向了如今的僵局。如今,在加密世界里,已经几乎找不到真正的「确定性乐观主义者」了。但也正是在这「几乎不可能」中,隐藏着你在前沿投资的机会。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火币HTX官方公告,火币HTX第四期 Launchpool 活动将于5月7日18:00(UTC+8)正式上线。本期锁仓$HTX或者申购$HTX活期赚币产品,即可瓜分909,090 AIC (AI Companions)奖池,奖池总价值约15万USDT。
Launchpool 打通赚币与空投通道,一币多挖,用户“一键申购”即可同步获得赚币与空投双重收益。用户可通过火币HTX App首页→更多→活动与奖励,找到Launchpool,一键申购参与 Launchpool 活动,轻松获取各类项目的空投奖励。
本期挖矿期为30天,活动将持续至6月6日18:00(UTC+8),预热期将从今日16:00(UTC+8)开启,提前申购,先人一步锁定收益。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 姨(@ai_9684xtpa)监测,2015 年 ICO 7.6 万枚 ETH 的巨鲸于 25 分钟前再次向 Kraken 交易所充值 2700 枚 ETH,价值 496 万美元
过去一周,这位远古巨鲸已疑似抛售 18700 枚 ETH,总价值高达 3411 万美元,充值均价 1824 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 HTX 行情数据,在 Binance 添加监控标签后:
MOVE 下跌超 10%,现报 0.1579 美元;
ALPHA 短时下跌超 10%,现报 0.0292 美元;
PORTAL 下跌超 10%,现报 0.069 美元;
REI 下跌超 10%,现报 0.022 美元;
LEVER 短时下跌后拉升,24 小时涨幅 11.42%。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近日,HashKey Eco Labs CEO Kay 在接受 FT 中文采访时表示,随着机构加速拥抱 RWA(现实世界资产)上链的行业趋势,HashKey Chain 的业务发展迅猛,持续取得重要业绩突破。截至目前,HashKey Chain 团队已与超过 200 家机构展开了深入对接,涉及传统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科技企业及 Web3 原生项目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金融和 RWA 首选公链”的市场地位。
Kay 表示,在这些合作意向中,传统金融机构尤为积极,涵盖多家头部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和保险公司等。他们正探索将货币市场基金(MMF)、ETF、债券等传统金融产品代币化,通过区块链实现 7×24 小时全球市场触达、实时交易和资本效率提升。与此同时,非金融领域的上链需求同样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包括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结合以创建新型去中心化应用、支持分布式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的高性能公链需求等,此外,科技企业、新能源、艺术品、智能穿戴设备及消费品牌等领域的企业,也纷纷加速推进现实资产的区块链化。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在香港 Web3 嘉年华期间,HashKey Chain 完成了两项标志性合作与中国太保投资管理(香港)的 MMF 代币化和博时 ETF 的链上部署,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通过持续拓展 RWA 及其他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HashKey Chain 正成为全球机构的首选合作伙伴,在行业竞争中继续领跑。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链上分析师余烬(@EmberCN)监测,近期多次在 1,800 附近做空以太坊(ETH)的某鲸鱼账户在最新一次操作中再度亏损。
该账户于 5 月 1 日以 1,791 的均价卖空 10,000 枚 ETH,持仓一周后以 1,834 的均价买回 ETH 还款平仓,导致亏损约 43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 The Block 报道,韩国领先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承诺推动批准现货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填补当前法律禁止发行及交易此类产品的空白。李在明表示,他将推出现货虚拟资产 ETF,并建立综合监控系统,为虚拟资产投资创造更安全的环境。
李在明代表左翼的韩国民主党参选,他表示,此举旨在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并承诺推出其他支持年轻人资产增长的政策。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主席 Kim Byung-hwan 在周三的会议中表示,该机构同意有关现货加密货币 ETF 的竞选承诺,并计划与新一届政府讨论实施方案。
目前李在明民调中以约 50% 的支持率领先,其胜选概率在去中心化预测市场 Polymarket 上达到 87%。韩国总统选举将于 6 月 3 日举行。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公告,doodles 公布具有 DOOD 代币空投资格的 Solana 和 BSC 生态项目,据悉 13%的 DOOD 代币总供应量将分配给与 doodles 使命和价值观一致的社区,包括:
BonkBot – 按交易量排名前 50 的活跃交易者;
Bonk – 来自 Bonk 奖励计划的前 2500 个钱包;
drip.haus – 1 月 1 日至 3 月 5 日期间活跃的 DRiP 创作者,以及部分 DRiP 上 Doodles Collectibles 的持有者;
Solana Mobile – Solana Mobile 第二章预购用户;
Vector – 基于 Broadcast Volume 的前 2500 个钱包;
Helius – 前 5000 名 Helius 质押者;
ElizaOS – ElizaOS 的贡献者;
The Pond – NFT 持有者(快照日期为 5 月 6 日);
特定的 BSC 社区(TST、Mubarak、Babydoge、Broccoli714、Koma Inu)的认领将由各自项目直接管理。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 姨(@ai_9684xtpa)监测,2015 年 ICO 7.6 万枚 ETH 的巨鲸在时隔三天后,于 15 分钟前再次向 Kraken 交易所充值 2500 枚 ETH,价值约 459 万美元,疑似抛售。
目前该巨鲸仍持有 11000 枚 ETH,价值约 2020 万美元,其持仓成本低至每枚 0.31 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公告,OKX 将上线 JITOSOL (Jito Staked SOL) 现货交易。具体安排如下:
上线时间
JITOSOL 开放充币时间:2025 年 5 月 7 日下午 4:00 (UTC+8)
JITOSOL 集合竞价时间段:2025 年 5 月 9 日下午 3:00 至 4:00 (UTC+8)
JITOSOL/USDT 现货交易开盘时间:2025 年 5 月 9 日下午 4:00 (UTC+8)
JITOSOL 开放提币时间:2025 年 5 月 9 日下午 6:00 (UTC+8)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7 日,据官方公告,Binance 将于 2025 年 5 月 7 日扩展监控标签,涵盖 ALPHA、HIFI、LEVER、MOVE、PORTAL 和 R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