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sns.sol 消息,该项目将推出新代币 SNS。项目方表示,40% 的代币供应量将空投给早期和新的支持者。
分类: TechFlow
通过WPeMatico自动添加.
美财长:不赞成美联储发行数字货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不赞成美联储发行数字货币。很难知道市场什么时候会反对我们的债务。我们正努力控制债务的绝对水平并推动 GDP 增长,同意耶伦的观点,即债务与 GDP 的比例才是关键。
数字资产管理平台 Antalpha 宣布启动 IPO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Globenewswire 报道,数字资产管理平台 Antalpha 已正式宣布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Antalpha 此次 IPO 的具体细节(包括发行价格区间、发行股数等信息)尚未公布。
美股上市公司 KULR 宣布购入 42 枚比特币,目前共持有 716.2 枚比特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美股上市公司 KULR 联创 Michael Mo 披露,KULR 以约 400 万美元的价格购入 42 枚比特币,平均购买价格约为 94,403 美元。截至 2025 年 5 月 6 日,KULR 共持有 716.2 枚比特币,总投资约 6,900 万美元,平均购买价格约为 96,342 美元,今年迄今比特币投资收益率达 197.5%。
美国参议院委员会推进鲍曼的美联储监管副主席提名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推进了对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出任美联储监管副主席的提名,使她离进入批准投票又近了一步。与今年早些时候辞去该职务的巴尔相比,预计鲍曼将支持更宽松的银行监管。她经常呼吁进行「量身定制」的监管,并尖锐批评了一项要求许多银行大幅增加资本金以缓冲损失的提案。
她还表示,监管机构应该更好地协调金融体系的目标。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邀请鲍曼和其他银行监管人员举行非公开会议,目的是简化监管。
Enso联合Stargate与LayerZero启动35亿美元流动性一键迁移至Unichain计划
2024年5月1日,瑞士苏黎世 —— 随着Web3生态持续演进,跨链流动性无缝迁移成为关键需求。Enso、Stargate与LayerZero共同开发的一键迁移解决方案,即将推动高达35亿美元的流动性向Unichain迁移,此举将重新定义跨链资产转移的行业标准。
作为区块链快捷交互的领导者,Enso正与顶级互操作性协议LayerZero及最大统一流动性层Stargate强强联手,共同策划以太坊史上最大规模的资产迁移行动。本次计划将邀请Uniswap v2/v3流动性提供者(LP)将其在以太坊及其他EVM链上的头寸,一键迁移至Unichain网络的Uniswap v4。
传统跨链迁移需经历多达九个操作步骤的复杂流程,这种摩擦成本导致多数LP难以享受Uniswap v4的优势。Enso的创新方案将流程压缩至单次点击即可完成,实现流动性跨链桥接与再部署的一站式操作。
这项突破性解决方案凝聚了三方技术合力:Enso负责DeFi执行引擎的构建,Stargate提供原生资产桥接支持,LayerZero则确保跨链消息的安全传输,共同保障流动性迁移的安全性与无缝体验。
Enso联合创始人Connor Howe表示:”通过与Stargate和LayerZero共同构建的集成解决方案,我们补全了流动性迁移的最后一块拼图。Uniswap LP们即将通过单次点击触发以太坊史上最壮观的流动性迁徙。”
Enso的基础设施专为消除多协议集成摩擦而设计,能将复杂的多步交易转化为开发者与终端用户均可便捷调用的”区块链快捷指令”。本次推出的LP迁移工具,正是DeFi可组合性在数十亿美元级链上流动性迁移中的最佳实践。
关于Enso
Enso提供最快的链上构建与发布方案,其区块链快捷指令系统与执行引擎使开发者无需手动集成智能合约。所有链上交互均映射至共享执行层,让用户能专注于产品创新与生态增长,而非底层复杂性。
关于Stargate
作为完全可组合的原生资产桥接协议,Stargate支持跨链流动性的即时确定性转移。基于LayerZero构建的该协议已连接50多条区块链,为DeFi领域提供无摩擦的互操作性体验。
关于LayerZero
作为跨链互操作性的基础设施领导者,LayerZero实现数据与数字资产的安全跨链传输。其无信任全链互操作协议已获Paxos、PayPal USD、Google Cloud等顶级机构采用,目前保障着70%稳定币市值与跨链消息量,累计守护超1000亿美元资产价值。其OFT标准显著简化流动性管理,消除资产碎片化,并支持130多条区块链的无缝集成。
今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4,462 枚 BTC,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出 211 枚 ETH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Lookonchain 监测,截止于发稿,今日 10 只美国比特币 ETF 净流入 4,462 枚 BTC(约 4.21 亿美元)。9 只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出 211 枚 ETH(约 37.3 万美元)。
LBank 已上线 LLJEFFY U本位永续合约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LBank已于2025年5月6日21:15(SGT)上线LLJEFFY U本位永续合约,最高杠杆为20倍。
Enso 启动 Shortcut Speedrun 激励活动,完成多赛道任务可积累 NOS 积分
深潮TechFlow消息,5月6日,Enso 宣布其激励活动 Shortcut Speedrun 正式启动,参与者可通过完成 DeFi、AI、社交及生态任务积累 NOS 积分。该活动作为 Enso 创世激励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用户探索协议的多场景应用。
币安理财、一键买币、闪兑、杠杆、合约上线 SYRUP 和 KMNO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理财、一键买币、闪兑、杠杆、合约上线Maple Finance(SYRUP)和Kamino Finance(KMNO)。
DeFi Development 增持超 8.2 万枚 SOL,总持仓量突破 40 万枚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CoinDesk 报道,房地产软件公司 DeFi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原Janover)新增购入 82,404 枚 SOL,使其总持仓量达到 400,091 枚。按当前 SOL 价格 143 美元计算,其持仓总价值超过 5,700 万美元。
美国股市跌幅收窄,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5%,纳指跌0.7%,道指跌0.4%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股市跌幅收窄,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5%,纳指跌0.7%,道指跌0.4%。
贝莱德增持 5,613 枚比特币,当前持仓量超 62 万枚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BlackRock 新增购入 5,613 枚比特币(约合 5.295 亿美元),当前持仓总量达 620,252 枚比特币(约合 585.1 亿美元)。
Movement 基金会:已向币安转入 5 亿枚 MOVE,用于第二季 Launchpool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Movement 基金会发文称,我们刚刚向币安转移了 5 亿枚 MOVE 代币,用于第二季 Launchpool。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美国4月份CPI上涨可能加速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关税正促使市场机构为更高的通胀做好准备。富国银行经济学家在下周美国 CPI 报告发布前写道,4 月份消费者价格上涨可能加速。他们预计,在 3 月份出人意料地下降 0.1% 之后,4 月 CPI 月率将上涨 0.2%。
经济学家说,这将使 CPI 年率降至 2.3% 的四年低点。他们预计核心 CPI 年率将维持在 2.8% 不变。他们表示,随着关税已经成为现实,我们认为,更高的进口成本会影响到消费者价格,这只是时间问题。
Space and Time:已开放 SXT 空投查询,申领将于 5 月 8 日开放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消息,Space and Time 宣布空投查询现已上线,Gigaclaim 0 将为符合条件的社区成员提供高达 3.75 亿枚 SXT 的领取机会,申领将于 5 月 8日开放。
合法买护照,0 税率避险护财富:8 大方案解析
撰文:BTC_chopsticks
在加密世界里,赚到第一桶金也许不难。但真正能「保住」收益的人,可能不到 2%。为什么?因为税务、身份、安全和资金流通等现实问题,往往在暴富之后才显现其重要性。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 Web3 富豪开始布局第二本护照,不仅是为了「跑路」,而是为了拥有:
-
税务优化工具
-
资产保护壳
-
全球流动性与身份自由
-
项目的全球化布局能力
好消息是:这些身份解决方案,很多国家现在都接受加密货币付款。以下是八个最适合用加密货币购买护照的国家。
1. 葡萄牙:欧洲的税务天堂
-
无个人加密资本利得税(适用于大多数情况)
-
可通过「黄金签证」项目入门
-
投资 €280K 房产 或 €350K 基金
-
每年仅需停留 14 天,5 年后即可申请公民身份
✅ 优势:
-
欧盟身份、签证自由、家庭团聚权、高增值金融与科技创业生态
2. 马耳他:「区块链之岛」
-
通过马耳他个人投资者计划(MIIP)可获得欧盟护照
-
捐款 €600K + 房产投资 (€700K) 或租赁 (€16K/ 年 )
-
一年快速通道,或三年标准流程
✅ 优势:
-
强隐私保护、明晰的 DLT 监管体系、全球 185+ 免签国、加密友好政体
3. 土耳其:性价比之王
-
投资 $400K 房产或 $500K 政府债券
-
无居住要求,3 年后可申请公民
✅ 优势:
-
接入全球第三大加密市场、享医保教育、无语言或面试门槛、低维护成本
4. 圣基茨与尼维斯:最早 CIP 国家(1984 年启动)
-
可选择捐赠 $150K 或购房 $200K(需持有 7 年)
-
无居住要求,6 个月内搞定
✅ 优势:
-
0 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财富税;极高隐私保护;涵盖全家申请
5. 阿联酋(UAE):现实中的加密自由港
-
无正式 CIP,但通过黄金签证可获 10 或 20 年居留
-
投资门槛约 $550K 房产或商业项目
-
近年开放「杰出人才」7 年后可申请国籍通道
✅ 优势:
-
全球最强税务优势、生活便利、靠近中东与非洲市场、加密合规逐步明确
6. 瓦努阿图:最快速入籍流程
-
捐赠 $130K 可获得公民身份
-
无语言、居住、旅行等要求,最快 1–2 个月办妥
✅ 优势:
-
130+ 免签国、完全免税、允许双国籍、极高保密性
7. 爱沙尼亚:数字创业者的后门
-
e-Residency 数字身份系统可远程注册欧盟公司
-
若申请公民需建立 €65K 初创公司或存入 €100K 并合法居留 5 年
✅ 优势:
-
无纸化政府、高效法规、清晰的代币监管、遍布数字游民与 Web3 创业者
8. 格林纳达:隐形的美签通道
-
捐赠 $150K 或购房 $350K
-
无居住需求,6 个月内获取护照
✅ 优势:
-
独有 E-2 签证通道(赴美创业签证)、签证自由度高、加勒比优质生活方式
结语
你的「退出计划」不是逃避,而是重构未来。
当全球监管环境对加密行业日趋收紧,合法合规地实现财富转移、税务筹划、身份自由,已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选项」。
一个正确设计的护照 + 税务 + 资产结构,能给你:
-
零税率保护下的收益安全
-
灾难发生时的「第二选择权」
-
投资和创业的全球通行证
用加密财富换取一个合法身份,是现代 Web3 玩家最稳健、最具自由度的进阶路线。也许你的「财富自由」之路,不止是一张 K 线图,而是一张护照的开始。
美财长:目前正在与17 个主要贸易伙伴进行谈判,尚未与中国进行接触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有市场消息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目前正在与17 个主要贸易伙伴进行谈判,或许最快本周我们将宣布与一些最大贸易伙伴的贸易协议。尚未与中国进行接触。可以看到美国商品关税的大幅削减,许多贸易伙伴已向我们提出了非常好的报价。
AI + Web3:塔楼与广场
撰文:Coinspire
TL;DR:
-
AI 概念的 Web3 项目在一二级市场成吸金标的。
-
Web3 在 AI 行业的机会体现在:使用分布式激励来协调长尾中的潜在供应——跨数据、存储和计算;与此同时,建立一个开源模型以及 AI Agent 的去中心化市场。
-
AI 在 Web3 行业主要用武之地为链上金融(加密支付、交易、数据分析)以及辅助开发。
-
AI+Web3 的效用体现在两者的互补:Web3 有望对抗 AI 集中化,AI 有望帮助 Web3 破圈。
引言
近两年,AI 的发展像被按了加速键,这场由 Chatgpt 煽动的蝴蝶翅膀,不仅打开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世界,同样在彼岸的 Web3 掀起了洋流之势。
在 AI 概念的加持下,相较放缓的加密市场融资提振明显。媒体统计,仅在 2024 上半年,就共有 64 个 Web3+AI 的项目完成了融资,基于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 Zyber365 在 A 轮就实现了 1 亿美元的最高融资金额。
二级市场更为繁荣,加密聚合网站 Coingecko 的数据显示,短短一年多时间,AI 赛道总市值已达到 485 亿美元,24 小时交易量接近 86 亿美元;主流 AI 技术进展带来的利好明显,OpenAI 的 Sora 文本转视频模型发布后,AI 板块的平均价格上涨了 151%;AI 效应同样辐射至加密货币吸金板块之一 Meme:首个 AI Agent 概念的 MemeCoin——GOAT 迅速走红并斩获 14 亿美金的估值,成功掀起 AI Meme 热。
关于 AI+Web3 的研究和话题同样火热,从 AI+Depin到 AI Memecoin再到当前的AI Agent 和 AI DAO,FOMO 情绪已然跟不上新叙事轮换的速度。
AI+Web3,这个充满了热钱、风口和未来幻想的术语组合,难免被人视作一场被资本撮合的包办婚姻,我们似乎很难分辨在这席华丽的袍子之下,到底是投机者的主场,还是黎明爆发的前夜?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对双方都关键的思索是,有对方它会变得更好吗?是否能从对方的模式中受益?在本篇文章里,我们也试图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审视这一格局:Web3 如何能够在 AI 技术堆栈的各个环节里发挥作用,AI 又能给 Web3 带来什么新的生机?
AI 堆栈下 Web3 有何机会?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 AI 大模型的技术堆栈:
图源:Delphi Digital
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整个过程:「大模型」就像是人类的大脑,在早期阶段,这个大脑属于刚刚降临人间的婴儿,需要观察与摄入周围的外界海量信息去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数据的「收集」阶段;由于计算机不具备人类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在训练前,外界的大规模无标注信息需要通过「预处理」转化成计算机能够理解且可用的信息格式。
输入数据后 AI 通过「训练」构建了一个具有理解和预测能力的模型,则可以看作是婴儿逐渐理解与学习外界的过程,模型的参数就像是婴儿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的语言能力。当学习的内容开始分科,或者与人交流得到反馈并且修正,便进入了大模型的「微调」环节。
孩童逐渐长大学会说话后,就可以在新的对话中理解意思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阶段类似于 AI 大模型的「推理」,模型能够对新的语言和文本输入进行预测和分析。婴儿通过语言能力表达感受、描述物体和解决各种问题,这也类似于 AI 大模型在完成训练投入使用后在推理阶段应用于各类特定的任务,例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等。
而AI Agent 则更趋近于大模型的下一个形态——能够独立执行任务并追求复杂目标,不仅具备思考能力,还能够记忆、规划,且能够运用工具与世界互动。
当前,针对 AI 在各个堆栈的痛点,Web3 目前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涵盖了 AI 模型流程的各个阶段。
一、基础层:算力与数据的 Airbnb
算力
当前,AI 的最高成本之一,是训练模型与推理模型所需的算力与能源。
一个例子是,Meta 的 LLAMA3 需要 16000 个由 NVIDIA 生产的 H100GPU(这是一款专为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设计的顶级图形处理单元。)30 天才能完成训练。后者 80GB 版本的单价在 30,000 至 40,000 美元之间,这需要 4-7 亿美元的计算硬件投资(GPU+ 网络芯片),同时,每月的训练需要消耗 16 亿千瓦时,能源支出每月近 2000 万美元。
对于 AI 算力的解压,也正是 Web3 最早与 AI 交叉的领域——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目前,DePin Ninja 数据网站已经陈列出 1400 多个项目,其中 GPU 算力共享代表项目包括 io.net、Aethir、Akash、Render Network 等等。
其主要逻辑在于:平台允许拥有闲置 GPU 资源的个人或实体以无需许可的去中心化方式贡献其计算能力,通过类似于 Uber 或 Airbnb 的买家和卖家在线市场,提高未被充分利用的 GPU 资源使用率,终端用户也因此获得更加低成本的高效计算资源;同时,质押机制也确保如果出现违反质量控制机制或中断网络的情况,资源提供者有其相应惩罚。
其特点在于:
-
聚集闲置 GPU 资源:供应方主要为第三方独立的中小型数据中心、加密矿场等运营商的过剩算力资源、共识机制为 PoS 的挖矿硬件,如 FileCoin 与 ETH 矿机。目前也有项目致力于启动门槛更低的设备,如 exolab 利用 MacBook、 iPhone、iPad 等本地设备建立运行大模型推理的算力网络。
-
面对 AI 算力的长尾市场:a.「于技术端而言」去中心化算力市场更适合推理步骤。训练更加依赖于超大集群规模 GPU 带来的数据处理能力,而推理对于 GPU 运算性能相对较低,如 Aethir 专注于低延迟的渲染工作和 AI 推理应用。b.「于需求端而言」中小算力需求方不会单独训练自己的大模型,而只是选择围绕少数头部大模型进行优化、微调,而这些场景都天然适合分布式闲置算力资源。
-
去中心化所有权:区块链的技术意义在于资源所有者始终保留其对于资源的控制权,根据需求灵活调整,同时获得收益。
数据
数据,是 AI 的地基。如果没有数据,计算就如浮萍之末毫无用处,而数据与模型之间的关系就像「 Garbage in, Garbage out 」的那句俗谚,数据的数量与输入质量决定着最终模型的输出质量。对于现 AI 模型的训练而言,数据决定了模型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甚至价值观以及人性化表现。目前,AI 的数据需求困境主要聚焦于以下四方面:
-
数据饥渴:AI 模型训练依赖大量数据输入。公开资料显示,OpenAI 训练 GPT-4 的参数量就达到了万亿级别。
-
数据质量:随着 AI 与各行业的结合,数据时效性、数据多样性、垂类数据的专业性、新兴数据源如社交媒体情绪的摄入对其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
隐私与合规问题:当前各个国家、企业逐渐注意到优质数据集的重要性,正在对数据集爬取进行限制。
-
数据处理成本高昂:数据量大,处理过程复杂。公开资料显示,AI 公司超过 30% 的研发成本是用于基础数据采集、处理。
目前,web3 的解决方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数据收集:能够免费提供抓取的真实世界数据正在迅速耗尽,AI 公司为数据付费的支出逐年升高。但与此同时,这份支出并没有反哺到数据真正的贡献者身上,平台全然享受了数据带来的价值创造,如 Reddit 通过与 AI 公司签订的数据授权协议实现合计 2.03 亿美元的收入。
让真正贡献的用户同样参与数据带来的价值创造,以及通过分布式网络与激励机制,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取用户更加私人、更具价值的数据,是 Web3 的愿景。
-
如 Grass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层和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运行 Grass 节点,贡献闲置带宽和中继流量用以捕获整个互联网中的实时数据,并获取代币奖励;
-
Vana 则引入了一个独特的数据流动性池(DLP)概念,用户可以将他们的私人数据(如购物记录、浏览习惯、社交媒体活动等)上传至特定 DLP,并灵活选择是否将这些数据授权给特定的第三方使用;
-
在 PublicAI 中,用户可在 X 上使用 #AI 或#Web3 作为分类标签并@PublicAI 即可实现数据收集。
2、数据预处理:在 AI 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收集来的数据通常嘈杂且包含错误,其在训练模型之前必须将其清理并转换为可用格式,涉及标准化、过滤和处理缺失值的重复任务。此阶段是 AI 行业为数不多的人工环节,已经衍生出数据标注师这一行业,随着模型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提高,数据标注师的门槛也随之提升,而这一任务天然适合 Web3 的去中心化激励机制。
-
目前,Grass 与 OpenLayer 都正在考虑加入数据标注这一关键环节。
-
Synesis 提出了「Train2earn」的概念,强调数据质量,用户可通过提供标注数据、注释或其他形式的输入获得奖励。
-
数据标注项目 Sapien 则将标记任务游戏化,并让用户质押积分以赚取更多积分。
3、数据隐私与安全:需要厘清的是,数据隐私与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据隐私涉及敏感数据的处理,数据安全则保护数据信息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盗窃。由此,Web3 隐私技术优势和潜在的应用场景体现在两个方面:(1)敏感数据的训练;(2)数据协作:多个数据所有者可以共同参与 AI 训练,而无需共享其原始数据。
当前 Web3 较为普遍的隐私技术包括:
-
可信执行环境 (TEE),例如 Super Protocol;
-
完全同态加密(FHE),例如 BasedAI 、Fhenix.io 或 Inco Network;
-
零知识技术(zk),如 Reclaim Protocol 使用 zkTLS 技术,生成 HTTPS 流量的零知识证明,允许用户从外部网站安全导入活动、声誉和身份数据,而无需暴露敏感信息。
不过,目前该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大部分的项目仍在探索中,目前的一个困境是计算成本太高,一些例子是:
-
zkML 框架 EZKL 需要大约 80 分钟才能生成一个 1M-nanoGPT 模型的证明。
-
根据 Modulus Labs 的数据,zkML 的开销比纯计算高出 1000 倍以上。
4、数据存储:有了数据之后,还需要一个地方来在链上存储数据,以及使用该数据生成的 LLM。以数据可用性(DA)为核心问题,在以太坊 Danksharding 升级之前,其吞吐量为 0.08MB。与此同时的是,AI 模型的训练和实时推理通常需要每秒 50 到 100GB 的数据吞吐量。这种数量级的差距,让现有的链上解决方案在面对「资源密集型的 AI 应用时」力不从心。
-
0g.AI 是这一类别的代表项目。它是一个针对 AI 高性能需求设计的中心化存储解决方案,其关键特性包括:高性能与扩展性,通过高级分片(Sharding)和纠删码(Erasure Coding)技术,支持快速上传和下载大规模数据集,数据传输速度接近每秒 5GB。
二、中间件:模型的训练与推理
开源模型去中心化市场
有关于 AI 模型闭源还是开源的争论从未消失。开源带来的集体创新是闭源模型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毫无盈利模式的前提下,开源模型如何提高开发者驱动力?是一个值得思索的方向,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就曾在今年 4 月断言,「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
对此,Web3 提出一个去中心化的开源模型市场的可能性,即对模型本身进行代币化,为团队保留一定比例的代币,并将该模型的部分未来收入流向代币持有者。
-
如 Bittensor协议建立一个开源模型的 P2P 市场,由数十个「子网」组成,其中资源提供者(计算、数据收集 / 存储、机器学习人才)相互竞争,以满足特定子网所有者的目标,各个子网可以交互并相互学习,从而实现更强大的智能。奖励由社区投票分配,并根据竞争表现进一步分配在各子网中。
-
ORA引入了初始模型发行 (IMO) 的概念,将 AI 模型代币化,可通过去中心化网络购买、出售和开发 AI 模型。
-
Sentient,一个去中心化的 AGI 平台,激励人们贡献者合作、构建、复制和扩展 AI 模型,并对贡献者进行奖励。
-
Spectral Nova,聚焦于 AI 和 ML 模型的创建与应用。
可验证推理
针对 AI 的推理过程中的「黑盒」难题,标准的 Web3 解决方案是让多个验证者重复相同的操作并比较结果,但由于目前高端「Nvidia 芯片」短缺,这种做法面临的明显挑战是 AI 推理成本高昂。
更有希望的解决方案是对链下 AI 推理计算执行 ZK 证明「零知识证明,一种密码协议,其中一方证明者可以向另一方验证者证明一个给定的陈述是真实的,而不泄露除该陈述为真以外的任何附加信息」,在链上对 AI 模型计算进行无需许可的验证。这需要在链上以加密方式证明链下计算已正确完成(例如数据集未被篡改),同时确保所有数据保密。
主要优点包括:
-
可扩展性:零知识证明可以快速确认大量链下计算。即使交易数量增加,单个零知识证明也可以验证所有交易。
-
隐私保护:数据和 AI 模型详细信息保持私密,同时各方可以验证数据和模型没有被破坏。
-
无需信任:无需依赖中心化各方即可确认计算。
-
Web2 集成:从定义上讲,Web2 是链下集成的,这意味着可验证推理可以帮助将其数据集和 AI 计算带到链上。这有助于提高 Web3 的采用率。
目前 Web3 针对可验证推理的可验证技术如下:
-
zkML:将零知识证明与机器学习相结合,以确保数据和模型的隐私和机密性,允许可验证的计算而无需透露某些底层属性,如 Modulus Labs 基于 ZKML 发布了为 AI 构建的 ZK 证明器,来有效检查 AI 提供商在链上是否操纵算法正确执行,不过目前客户基本为链上 DApp。
-
opML:利用乐观汇总原则,通过验证争议发生的时间,提高 ML 计算的可扩展性和效率,这个模型中,只需要验证「验证者」生成结果中的一小部分,但将削减经济成本设置得足够高,以提高验证者作弊成本从而节省冗余计算。
-
TeeML:使用可信执行环境安全地执行 ML 计算,保护数据和模型免遭篡改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三、应用层:AI Agent
当前 AI 的发展,已然呈现出开发重点从模型能力过渡至 AI Agent 的图景。OpenAI、AI 大模型独角兽 Anthropic、微软等科技公司纷纷转向开发 AI Agent,试图打破目前 LLM 的技术平台期。
OpenAI 对 AI Agent 的定义是:以 LLM 为大脑驱动,具有自主理解感知、规划、记忆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能自动化执行完成复杂任务的系统。当 AI 从被使用的工具变成可以使用工具的主体,就成为了 AI Agent。这也正是 AI Agent 可以成为人类最理想智能助手的原因所在。
而 Web3 能够为 Agent 带来什么呢?
1、去中心化
Web3 的去中心化特性可以使得 Agent 系统更加分散和自治,通过 PoS、DPoS 等机制建立针对质押者、委托者的激励惩罚机制,可以促进 Agent 系统的民主化,GaiaNet、Theoriq、HajimeAI 都有尝试。
2、冷启动
AI Agent 的开发和迭代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 Web3 可以帮助有潜力的 AI Agent 项目获取早期融资和冷启动。
-
Virtual Protocol 推出 AI Agent 创建及代币发行平台 fun.virtuals,任何用户可以一键部署 AI Agent,并实现 AI Agent 代币 100% 公平发行。
-
Spectral 提出了支持发行链上 AI Agent 资产的产品构想:通过 IAO(Initial Agent Offering)发行代币,AI Agent 可以直接从投资者获得资金,同时成为 DAO 治理的一员,为投资者提供参与项目发展和分享未来收益的机会。
AI 如何赋能 Web3?
AI 给 Web3 项目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通过优化链上操作(例如智能合约执行、流动性优化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治理决策)使区块链技术受益,与此同时,它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驱动洞察,提高链上安全性,并为新的基于 Web3 的应用程序奠定基础。
一、AI 与链上金融
AI 与加密经济
8 月 31 日,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宣布在 Base 网络上实现了首笔 AI 对 AI 的加密交易,并表示 AI Agent 现在可以在 Base 上使用 USD 与人类、商家或其他 AI 进行交易,这些交易是即时的、全球性的,而且免费。
除了支付以外,Virtuals Protocol 的 Luna 同样首次演示了 AI Agent 如何通过以下方式自主执行链上交易引发关注,使得 AI Agent 作为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智能实体,被视作链上金融的未来,目前,AI Agent 的潜在场景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信息收集与预测:帮助投资者收集交易所公告、项目公开信息、恐慌情绪、舆情风险等信息,实时分析与评估资产基本面、市场情况,预测趋势和风险。
2、资产管理:为用户提供合适的投资标的,优化资产组合,自动执行交易。
3、金融体验:帮助投资者选择最快的链上交易方式,自动化跨链、调整 gas 费用等手动操作环节,降低链上金融活动门槛与成本。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对 AI Agent 传达如下指示:「我有 1000USDT,请帮我找到收益最高的组合,锁仓时间不超过一周」,AI Agent 将为你提供如下建议:「建议初始分配为 50% 在 A,20% 在 B,20% 在 X,10% 在 Y。我将监控利率并观察其风险水平的变化,并在必要时重新平衡。」此外,寻找有潜力的空投项目,以及有热门社区迹象 Memecoin 项目,都是 AI Agent 此后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图源:Biconomy
目前,AI Agent 钱包 Bitte、AI 交互协议 Wayfinder 都在做此类尝试,它们都试图接入 OpenAI 的模型 API,让用户和 ChatGPT 类似的聊天窗口界面下,命令 Agent 完成各种链上操作,比如 WayFinder 在今年 4 月发布的首个 prototype 在 Base、Polygon 和 Ethereum 三条公链主网上展示了 swap、send、bridge 和 stake 四个基本操作。
目前,去中心化 Agent 平台 Morpheus 同样支持此类 Agent 的开发,如 Biconomy 也演示了一段不需要授权完整的钱包权限,AI Agent 即可将 ETH swap 成 USDC 的操作。
AI 与链上交易安全
在 Web3 世界中,链上交易安全是至关重要的。AI 技术可以用于增强链上交易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潜在场景包括:
交易监控:实时数据技术监控异常交易活动,面向用户与平台的实时警报基础设施。
风险分析:帮助平台分析客户交易行为数据,评估其风险水平。
例如 Web3 安全平台 SeQure 就利用 AI 检测和防止恶意攻击、欺诈行为和数据泄露,并提供实时监控和警报机制,确保链上交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类似的安全工具还有 AI-powered Sentinel。
二、AI 与链上基础设施
AI 与链上数据
AI 技术在链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
-
Web3 Analytics:是一个基于 AI 的分析平台,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来收集、处理和分析链上数据。
-
MinMax AI:它提供了基于 AI 的链上数据分析工具,帮助用户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和趋势。
-
Kaito:基于 LLM 的搜索引擎的 Web3 搜索平台。
-
Followin:集成了 ChatGPT,将分散在不同网站和社群平台上的相关资讯,进行收集和整合呈现。
-
另一个应用场景是预言机,AI 可从多个来源获取价格,以提供准确的定价数据。比如 Upshot 使用 AI 针对 NFT 的动荡价格,通过每小时超亿次的评估,提供百分比误差为 3-10% 的 NFT 价格。
AI 与开发&审计
近期,一款 Web2 的 AI 代码编辑器 Cursor 在开发者圈子中吸引了不少目光,在其平台用户只需要用自然语言描述,Cursor 就能自动生成相应的 HTML、CSS 和 javaScript 代码,大大简化软件开发流程,这一逻辑同样也适应于提高 Web3 的开发效率。
目前,在公链上部署智能合约和 DApp,通常需遵循专属开发语言如 Solidity、Rust、Move 等等。新开发语言的愿景在于拓展去中心化区块链的设计空间,使其更适用于 DApp 的开发,但在 Web3 开发人员缺口较大的前提下,开发者教育一直是更为头疼的难题。
目前,AI 在辅助 Web3 开发上,可以想象的场景包括:自动化代码生成、智能合约验证和测试、DApp 的部署和维护、智能代码补全、AI 对话解答开发疑难问题等等,通过 AI 的辅助,不仅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与准确度,同样也降低了编程门槛,让非程序员也能够将其想法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去中心化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目前,最吸引眼球的是一键启动代币平台,如 Clanker,一个 AI 驱动的「Token Bot」,专为快速 DIY 代币部署而设计。你只需在 SocialFi 协议 Farcaster 客户端如 Warpcast 或 Supercast 上标记 Clanker,告诉它你的代币想法,它便会在公链 Base 上为你启动代币。
也有合约开发平台,如 Spectral 提供智能合约一键生成及部署功能,以降低 Web3 开发门槛,即使是小白用户也能实现智能合约的编译和部署。
审计方面,Web3 审计平台 Fuzzland 就使用了 AI 来帮助审计人员检查代码漏洞,提供自然语言解释来辅助审计专业知识。Fuzzland 还利用 AI 提供了对正式规范和合约代码的自然语言解释,以及一些示例代码,以帮助开发者理解代码中的潜在问题。
三、AI 与 Web3 新叙事
生成式 AI 的兴起为 Web3 新叙事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NFT:AI 为生成式 NFT 注入了创造力,通过 AI 技术可以生成各种独特、多样化的艺术品和角色,这些生成式 NFT 可以成为游戏、虚拟世界或元宇宙中的角色、道具或场景元素,如币安旗下的 Bicasso,用户可通过上传提图片并输入关键词进行 AI 运算后生成 NFT,类似的项目还有 Solvo、Nicho、IgmnAI、CharacterGPT。
GameFi:围绕 AI 的自然语言生成、图像生成、智能 NPC 能力,GameFi 有望在游戏内容生产上提高效率和创新。如 Binaryx 旗下首款链游 AI Hero,玩家可通过 AI 随机探索不同的剧情选项;同样的也有虚拟伴侣游戏 Sleepless AI,基于 AIGC 和 LLM ,玩家可通过不同的互动解锁个性化游戏玩法。
DAO:目前,AI 也被设想应用至 DAO 里,帮助跟踪社区互动,记录贡献,奖励贡献最多的成员,代理投票等等。如 ai16z 利用 AI Agent 在链上和链下搜集市场信息、分析社区共识,并结合 DAO 成员的建议进行投资决策。
AI+Web3 结合的意义:塔楼与广场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心脏地带,坐落着当地最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和市民、游客的聚集地——中央广场,这里矗立着一座高达 95 米的市政厅塔楼,塔楼与广场这一垂直与横向的视觉对比相得益彰,构建了戏剧性的美学效果,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尼尔·佛格森为此得到启发,在《广场与高塔》一书中联想至网络与等级制度的世界历史,两者在时间长河中潮起潮落此消彼长。
这个绝妙的隐喻放到如今 AI 与 Web3 的关系上也毫不突兀。从两者长时段、非线形的关系史可以看到,广场比塔楼更易产生新事物更具创造性,但塔楼依然有其合法性和强大生命力。
在科技公司高度集群能源算力数据的能力下,AI 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想象力,科技大厂重金押注纷纷入场,从不同的聊天机器人到「底层大模型」 GPT-4, GP4-4o 等迭代版本轮番登场,自动编程机器人(Devin)和具有初步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能力的 Sora 问世等等,AI 的想象力被无限放大。
与此同时的是,AI 本质上是一个规模化与集中化的产业,这场技术变革将本在「互联网时代」就逐步掌握结构性主导权的科技企业推向更加狭窄的高点。庞大的电力、垄断的现金流和主宰智能时代所需的庞大数据集为其塑造了更高的壁垒。
当塔楼越来越高,幕后的决策者愈发收缩,AI 集中化带来了诸多隐患,广场上聚集的群众如何避开塔楼下的阴影?正是 Web3 期冀解决的问题。
从本质上而言,区块链的固有属性增强了人工智能系统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主要是:
-
人工智能时代的「代码即法律」——通过智能合约和加密验证实现透明系统自动执行规则,将奖励交到与目标更接近的人群。
-
代币经济——通过代币机制、质押、削减、代币奖励和惩罚来创建和协调参与者的行为。
-
去中心化治理——促使我们质疑信息来源,并鼓励对人工智能技术采取更加批判性和洞察力的方法,防止偏见、错误信息和操纵,最终培育一个更加知情和赋权的社会。
AI 的发展也为 Web3 带来了新的活力,也许 Web3 对于 AI 的影响需要时间的证明,但 AI 对于 Web3 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这一点不论是 Meme 的狂欢,还是 AI Agent 帮助链上应用降低使用门槛都可以见得。
当 Web3 被定义为一小撮人的自嗨,以及陷入对传统行业的复制质疑声中,AI 的加入,为其带来了可预见的未来:更加稳定&更具规模的 Web2 用户群体、更具创新的商业模式与服务。
我们生存在一个「塔楼与广场」共存的世界,AI 与 Web3 虽然有着不同的时间线与起点线,但其终点都是如何让机器更好地服务人类,无人能定义一条奔腾的河流,我们期待看到 AI+Web3 的未来。
币安 TGE、Chainlink 发空投,SXT 到底是什么来头?
撰文:Luke,火星财经
币安 Launchpool 火爆开场,Chainlink 社区空投 10 亿枚代币,Space and Time(SXT)这个名字在区块链圈掀起热议。微软背书、零知识证明(ZK)加持,SXT 究竟是什么来头?
SXT 的野心:从 DeFi 痛点到数据革命
DeFi 的热潮让去中心化金融成为焦点,但智能合约无法高效访问数据的历史痛点却像紧箍咒,限制了它的想象力。想让 DeFi 像传统金融一样,基于链上历史提供个性化贷款,或实现跨链复杂衍生品?SXT 来了!它不是普通的区块链项目,而是一个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去中心化数据库,专为下一代数据驱动型应用打造。
SXT 的核心武器是 Proof of SQL,一个零知识协处理器,能让单个节点执行复杂 SQL 查询,生成可验证的零知识证明,并在链上确认结果。相比传统区块链所有节点冗余计算的低效,SXT 将查询延迟压缩到亚秒级,既快又安全。这不仅解决 DeFi 的数据瓶颈,还为代币化现实资产(RWA)和 AI 驱动的智能合约铺平道路。币安的 TGE(代币生成事件)和 Chainlink 的空投只是起点,SXT 的真正目标是重塑区块链的数据生态。
架构揭秘:零知识与去中心化的完美碰撞
SXT 的架构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科幻大片,零知识证明与去中心化验证者网络无缝协作,构建了一个信任最小化的数据帝国。让我们一探究竟。
Proof of SQL:智能合约的「超级大脑」
SXT 的灵魂是 Proof of SQL。传统区块链处理简单交易尚可,但面对大规模数据查询就力不从心。Proof of SQL 让单个节点运行 SQL 查询,生成零知识证明,确保结果正确无误。智能合约只需验证证明即可使用结果,无需重复计算。这意味着什么?亚秒级的查询速度,媲美中心化系统的体验,却不牺牲去中心化的安全。
以 SXT 生态伙伴 Lendvest 为例,这个 DeFi 借贷协议利用 Proof of SQL 实时分析借款人行为,提供个性化贷款条件,提升市场效率。这种能力让 SXT 成为 DeFi、甚至整个 Web3 的「数据加速器」。
验证者网络:数据的「守护军团」
再强大的 Proof of SQL,也需要可靠的数据源。SXT 的验证者网络负责从链上(如以太坊、比特币、Polygon)和链下收集数据,索引到防篡改表中。通过拜占庭容错(BFT)共识,验证者生成数据状态的加密承诺,并以阈值签名确认,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SXT 代币在这里大显身手。验证者必须质押 SXT 作为诚实行为的担保,签署错误承诺或离线将面临没收(slashing)。质押的 SXT 不仅是网络安全的基石,也是每个零知识证明可信度的保障。智能合约信任的,正是这群「质押军团」用经济风险背书的数据。
跨链实时数据:打破碎片化魔咒
DeFi 的另一个难题是数据碎片化——智能合约难以访问跨链或链下数据。SXT 通过从主要区块链的创世区块开始索引数据,并实时更新,构建了一个统一的、可查询的数据库。开发者无需中心化预言机或繁琐的手动聚合,就能访问以太坊、ZKsync Era 或链下数据的完整历史。这为跨链衍生品、代币化资产等复杂用例打开了大门。
SXT 代币:点燃去中心化经济的引擎
SXT 代币不仅是技术的纽带,更是生态经济的命脉。总供应量 50 亿枚,SXT 的经济模型在币安 2025 年 5 月 5 日公布后引发热议。让我们看看它如何驱动这个去中心化帝国。
代币的「三重奏」:质押、支付、激励
SXT 在生态中有三大用途:
-
网络安全:验证者质押 SXT 参与共识,保障数据表安全。质押者赚取网络费用,但若行为不当(如数据欺诈)将被没收。委托质押者也可通过支持验证者分享奖励。
-
数据激励:发布高质量数据集的表所有者赚取 SXT,市场需求决定其收入。这确保了开发者有源源不断的数据供给。
-
协议支付:SXT 是查询、数据插入和可验证计算的唯一支付方式。费用在验证者(处理)和表所有者(数据)之间分配,形成自持续的生态循环。
分配策略:社区是「王牌」
SXT 的分配彰显去中心化初心,50 亿枚代币中超 50% 归社区所有:
-
社区(51.7%,25.825 亿枚 SXT):14 亿枚用于奖励(质押、追溯认领、开发者资助),11.825 亿枚用于生态发展(伙伴关系、协议扩展)。3.75 亿枚奖励代币在第 0 天解锁,启动 Gigaclaims 等计划。
-
投资者(25.9%,12.953 亿枚 SXT):分配给种子、战略和 A 轮投资者,4 年线性解锁,12 个月后 15% 解锁。
-
团队(22.4%,11.221 亿枚 SXT):归 MakeInfinite Labs 及顾问,同样 4 年解锁。
初始流通量 14 亿枚(占 28%),其中 1.25 亿枚用于币安 Launchpool,吸引了 1864.77 万 BNB、4.13 亿 FDUSD 和 20.81 亿 USDC 的参与(截至 2025 年 5 月 6 日)。上市时 2500 万枚、6 个月后 5000 万枚的营销分配则为项目持续造势。
Chainlink 空投:10 亿枚 SXT 的「引爆点」
Chainlink 的社区激励计划让 SXT 的热度再上一层楼。2025 年,Chainlink 为生态分配 20 亿枚 SXT,其中 10 亿枚在 Season Genesis 阶段分发给 LINK 质押者。从 5 月 8 日起,符合条件的质押者在 90 天内可认领,未认领代币将用于未来奖励。这波空投不仅扩大了 SXT 的社区基础,还强化了它在数据驱动 DeFi 中的地位。
经济模型:自持续的去中心化蓝图
SXT 的经济模型像一台精密机器,平衡激励与约束。验证者和委托质押者通过处理查询和数据插入获利,表所有者因提供优质数据而受益。费用分配机制确保网络安全和数据可用性双轮驱动。随着索引者和证明者逐步去中心化,新的质押角色将进一步丰富经济机会。
生态发展基金按 4 年线性解锁,支持伙伴关系和创新,确保 SXT 在零知识技术赛道保持领先。币安 TGE 的火爆和 Chainlink 空投的加持,正是这一模型吸引力的最佳证明。
大棋局:Space and Time 基金会与去中心化愿景
SXT 的野心远不止技术突破,它要为去中心化未来铺路。2024 年底成立的 Space and Time 基金会是这一愿景的舵手。由 Scott Dykstra(首位贡献者)和 Catherine Daly(首席营销官)领衔,基金会推动研究、生态增长和社区治理。资助、黑客松、透明治理等举措赋能开发者,而 MakeInfinite Labs 则专注零知识研究和企业集成。
基金会的诞生标志着从公司控制到社区共治的跃迁。它的目标是通过零知识证明数据,催化区块链、AI 和企业应用的下一波浪潮。币安和 Chainlink 的助力只是前奏,SXT 正在为开发者、质押者和用户编织一个去中心化的梦想。
为何 SXT 是「下一个大事件」?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24 年 6 亿条数据泄露记录提醒我们,中心化系统的脆弱性无处不在。SXT 以去中心化数据库为解药,赋予开发者构建无信任、数据驱动应用的能力。以 DeFi 为例,传统金融用信用历史优化贷款条件,而 DeFi 却因数据缺失受限。SXT 通过实时、可验证的数据访问,让 Lendvest 等协议实现个性化借贷,释放市场潜力。
这只是冰山一角。SXT 统一链上和链下数据的能力,为跨链金融工具、代币化资产和 AI 智能合约打开了新世界。币安 TGE 的火爆和 Chainlink 的空投不过是 SXT 崛起的序曲,它真正的舞台是去中心化数据的未来。
SXT 不是一个普通的代币,也不仅是数据库,而是一场去中心化数据革命的开端。它的零知识架构、社区驱动的经济模型,以及币安和 Chainlink 的强力加持,让它成为 Web3 赛道的耀眼新星。在信任稀缺、数据为王的时代,SXT 以技术为剑、社区为盾,证明去中心化可以兼顾效率与安全。
你是想构建下一代 DeFi 协议的开发者,还是为网络安全贡献力量的质押者?SXT 的邀请已经发出:加入这场数据驱动的去中心化冒险,点燃区块链的下一个热潮!
隐私区块链项目 Tari 主网正式上线,支持与门罗币合并挖矿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The Block 报道,由早期门罗币(Monero)贡献者创建的隐私区块链项目 Tari 今日正式启动主网。该网络采用与门罗币合并挖矿机制,用户可通过消费级电脑参与挖矿获得 XTM 代币奖励。
Sui 网络 Perp DEX 概况:四大协议有何不同之处?
撰文:0xShinChan, 加密 KOL
编译:Felix, PANews
后 FTX 时代彻底改变了交易格局,推动大量用户涌向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Perp DEX)。这些平台的日交易量如今动辄超 300 亿美元,由此可见,用户对去中心化衍生品有极大的需求。
然而,早期 Perp DEX 的碎片化特性,常常受到 UI/UX(用户界面 / 用户体验) 可用性、流动性深度和喂价的可靠性影响,阻碍了其广泛应用。2024 年开始,市场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以 GMX PVP 和 dYdX 订单簿等创新模式的出现为标志。如今,Sui Network 上的借贷、DEX 和收益交易协议团队正在丰富其产品线,包括永续合约交易。
Sui 在 Perp DEX 中的优势
Sui 实际上提供了多项引人注目的功能,使其成为构建永续 DEX 的有力竞争者。
-
高性能低延迟:Sui 的并行交易处理可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对于 DEX 上的高效订单匹配和流畅的交易体验至关重要。
-
以对象为中心的数据模型:Sui 独特的数据模型支持账户和资产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并行处理。
-
zkLogin 实现无缝上手:zkLogin 功能简化了用户上手流程,允许使用熟悉的 Web2 凭据创建账户,减少新交易者的体验障碍。
赞助交易:Sui 的赞助交易功能可降低用户成本并提升整体交易体验。
以下是 Sui 的早期建设者:
-
Bluefin
-
由 NAVI Protocol 提供支持的 Astros
-
Aftermath Finance
-
Typus Finance GLP 交易模型
Kriya 也即将推出其 Perp DEX。
在深入研究每一个之前,这里有一个整体的比较表。
下面将对各个协议进行比较和研究,并分析其交易特性、协议机制和性能。
Bluefin
Bluefin 作为 Sui 上的老牌 Perp DEX,结合了快速匹配的链下订单簿和安全的链上结算引擎。协议流动性由专业的做市商 (MM) 管理:
利用 Sui 的并行交易处理能力,Bluefin 拥有极低的订单执行延迟和快速的链上最终确认(低于 500 毫秒)。此外,它还支持 Sui 上几乎所有永续合约的资产,涵盖范围最广,包括 $DEEP、$WAL 和 $TRUMP。
-
Bluefin 平台 24 小时永续合约交易量在 4000 万至 7000 万美元之间,表明平台交易活跃度较高。
-
BTC-PERP 交易对通常占每日交易量的最大份额(约 60%),其次是 SUI-PERP 和 ETH-PERP。
-
据 Defi Llama 数据,每年产生的费用约为 400 万美元。
UI / UX 极佳。用户可以使用交易视图功能,界面清晰,包含所有需要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Bluefin 的 zkLogin 集成是由 Sui 支持。这简化了用户入门流程,并消除了钱包和助记词的复杂性。
Aftermath(测试网)
Aftermath 于 2024 年 11 月首次推出其 Perp DEX 测试网。它完全在链上运行,与许多依赖链下订单簿撮合的 Perp DEX 不同,Aftermath 将整个订单簿都放在链上。由于目前仍处于测试网阶段,统计数据有限。
Aftermath 更注重提升其 DEX 和现有资金池的流动性 / TVL。未来潜在的激励措施 / Perp DEX 的正式发布可能会在晚些时候进行。
Astros(测试版)
Astros 是由 NAVI Protocol 团队打造的 DEX 聚合器 + Perp DEX。与 Bluefin 和 Aftermath 一样,NAVI Protocol 也在其 Perp DEX 中使用订单簿机制。由于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因此关于合作做市商 (MM) 的信息和具体机制尚不详尽。其 24 小时交易量达 3 亿美元,这可能是受其正在进行的交易者激励计划推动。
Typus Perp
Typus Finance 大约两周前推出了其 GMX 风格的 Perp DEX。据 Defi Llama 数据显示,24 小时交易量约为 20 万美元,TLP 池的 TVL 超过 70 万美元。
TLP 池中的资产包括 $SUI、$USDC、$DEEP 和 $LBTC,而 APR 目前超过 100%。
一些观察和结论
订单簿的崛起:Sui 的 Perp DEX 生态目前明显偏向订单簿模式,这一现象既体现在协议设计选择上,也体现在其在交易量中的主导地位上。这表明,订单簿机制要么在 Sui 的架构中具有内在的适用性,要么得到了其用户群的市场认可。
资产稀缺性与 meme 的诱惑:Sui 网络 Perp DEX 支持的资产范围明显有限,这代表着潜在的机遇。如果某个协议能迅速拥抱波动性大但利润丰厚的 memecoin 交易领域(这一领域在 Sui 上有着不断发展的文化根基),那么利用这些资产固有的投机性,可能会推动平台交易量的上升。
起步阶段与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与 EVM 和 Solana 上成熟且流动性极强的 Perp DEX 生态相比,Sui 的累计交易量和 TVL 仍处于起步阶段。鉴于这些替代链已有的功能集和可用功能,要吸引交易者转向 Sui 网络的 Perp DEX,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极具吸引力的激励机制或许才是吸引投机资本并促进 Perp DEX 生态实现大幅增长的关键诱因。
解读 Web3 AI 赛道 6 大现状:相比 AI Agent 机构更关注基础设施
作者:0xJeff
编译:Tim,PANews
距AI Agent市场触底(约40亿美元总市值)已过去约两周半,目前市场正全面进入Virtuals领涨的牛市。没错,这次的主角只有Virtuals。当前的涨势堪比去年10-11月的盛况,当时Virtuals率先推出AI Agent代币化平台,奠定其作为AI先驱者的地位,为所有愿意进行”公平启动”的AI项目提供顶级的代币分发网络。
这次的不同之处在于最新推出的功能:Genesis Launch,这是一种更公平的项目启动及早期支持者奖励机制。这便引出了我们探讨的第一个趋势。
1、公平启动及游戏化启动平台
Genesis Launch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曾经的赌徒们还在PumpFun上无脑跟风各种垃圾项目或小团体操纵的代币,而现在他们几乎能在每个新项目上线时稳赚5到10倍。
比以前更公平的目标可通过引入”积分”系统实现,该机制能够协调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新项目采用固定市值和固定供应量的启动模式,均以112000枚VIRTUAL(约合20万美元完全稀释估值)的基准市值启动。参与者最高可获得代币总供应量0.5VIRTUAL、持有官方指定的顶级AI Agent代币,或积极参与Virtuals生态的社区讨论。
近期推出的冷却期机制旨在抑制用户的抛售行为,这进一步提升了Virtuals Genesis Launchpad项目的吸引力,因为卖家在出售前不得不多加思考。
迄今为止,Genesis Launchpad已被证明非常成功,其中BasisOS是最成功的项目,为参与者带来了200倍收益。此后,Virtuals平台上涌现了大量短线交易者,斩获了5-40倍的投资回报率。
Genesis Launches大获成功后,资本和市场的关注度再度向Virtuals生态系统汇聚,抬高了该平台上几乎所有AI Agent项目的估值水平。
尽管炒作再度兴起,但优质项目的匮乏仍是Virtuals生态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也将我们引向了第二个趋势。
2.炒作与交易凌驾于基本面之上
作为交易者和投机者,你可以通过投资品质一般的产品和次优团队来获利,这得益于Genesis项目的启动机制。在这种模式下,项目估值从20万美元被炒作拉升的可能性远高于后续价格崩盘的风险(特别是当确认项目不存在内部人士或预售轮次的情况下)。
如果你有一个独特的想法,完全可以直接先发行代币,而不需要实际落地的产品。无需明确目标用户群体,无需验证市场需求,也无需关心收入增长和用户留存。只需要全力制造市场热度并启动项目(有demo更好,没有也没关系)
任何满足项目基本要求(拥有完善的文档、优秀的产品理念和良好的团队形象)的项目,都能在Virtuals Genesis Launchpad上成功发行代币。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明确的是要把投资这些新项目视为短期投机行为,而非中长期的基本面投资。因为十有八九,这些被吹捧为基本面良好的AI项目本质上都是垃圾。
随着大量低质项目涌现,优质项目(AI与非AI)的机遇与缺口也随之扩大,这便引出了第三个行业趋势。
3.Virtuals平台上优质DeFi的稀缺
两个月前,我曾与LogarithmBasisOS团队交流过。了解他们的产品(类似Ethena的Delta中性策略,但不依赖稳定币),这个团队在Logarithm时期就因构建LPDFi叙事下的产品而让我印象深刻(利用Uniswap V3流动性的产品)。出于对团队的认可,我为他们提供了代币经济模型建议、发行方案等。当时我真心没料到项目会如此暴涨,因为虽然其DeFi产品具备基本面,但所谓的”AI产品”显然过于早期。但最终这些都不重要,项目仍在持续跑赢整个市场。
基于BasisOS的成功案例,目前DeFi项目在Virtuals资产平台发行代币仍存在空白领域。尽管缺乏通过代币释放激励TVL的传统DeFi代币经济模型,但Virtuals资产平台首发(尤其是当项目拥有强大的DeFi产品时)自带的流量效应和市场关注度,将足以确保你的资金库获得充足的TVL。
除了吸引眼球之外,还涌现出一种类似于2023-24年以太坊垃圾项目时代的新趋势和实验。这便将我们引向了第四个趋势。
4.将交易量收入作为增长引擎
曾经有一段时间,涌现了许多庞氏骗局式DeFi项目。这些项目通过1-3%的交易手续费支撑代币机制,利用这些资金扩张项目资金库维持庞氏机制运转,并将收益返还给代币持有者。当时的项目创建者甚至能在一两周内获得数百万美元收入,这得益于当时市场上代币稀缺以及以太坊用户资金充裕(那时候人们胆子非常大,疯狂跟风投资垃圾项目)。
现在我们看到,在AI Agent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Virtuals平台会对每笔交易收取1%的手续费,其中70%将返还给项目创建者。其他项目启动平台的交易手续费率普遍在1%-2%之间,同时为项目创建者提供70%-100%不等的费用返还比例。
由Allora Network提供智能支持的Squidllora项目(近期已在auto.fun平台上线),正在利用创作者费用来扩充其资金库,并通过Allora的预测模型推断进行主流加密货币的交易(若你不了解Allora,其本质是专注金融领域的Bittensor变体,即众多科学家通过竞争机制,为不同时间维度的加密资产创建最佳预测模型)。项目方将通过交易产生的部分利润来回购其原生代币。
这一点对于资金充足的团队来说蕴含着强大的潜力,因为他们无需依赖交易手续费来维持运营。这些团队现在可以发行AI Agent代币,将其作为营销工具和用户增长漏斗,通过汇聚市场关注度和手续费收入,为启动全新的AI实验项目提供初始动力。
不过,退一步来看AI Agent的前线领域,尽管许多团队都在公开推出产品,但除了Virtuals的生态系统外,其他项目都没有太大进展。这便引出了我们要讨论的第五个趋势。
5.Virtuals的主导地位与其他生态系统乏力
Virtuals生态估值水平的持续攀升是由Genesis Launches推动的。这波新项目上线潮并不一定意味着基本面或技术层面的实质性改进,其主要驱动因素源自交易结构的重大优化,其实本质上是更多参与者涌入Virtuals生态,因为他们确信能够从中获利。这种趋势可能持续到现有项目价格触及局部峰值为止。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部分注意力自然会转向其他生态系统,例如Creator.Bid、Arc.fun、auto.fun,尤其是那些基本面有明显改善的低市值项目(如新增功能、新产品发布、新的合作伙伴关系等)。
Creator.Bid和Arc大概是当下最优质的两个生态了,同时还有一些尚未爆发的被低估潜力项目(比如Creator.Bid生态中常见的3-4个与子网深度融合或专注构建Bittensor产品的标的,以及为Arc的Ryzome网络贡献力量的握手项目)。
当然,最佳投资策略是在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其价值时,提前囤积这些代币。
6.机构在AI领域的投资机会有限
尽管诸如Virtuals和AI16Z这类重要AI Agent生态系统的代币价格持续飙升,但许多机构投资者却只能望而却步,因为这些价格暴涨的资产仅适合小型散户或高风险投机者参与。相关市场的流动性极度匮乏,且LP机制存在结构性脆弱问题(在Virtuals平台上尤为明显)。
缺乏适当的流动性基础设施,加上对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兴趣的兴起,正促使机构将资金投向去中心化基础设施、自主智能L1区块链、去中心化AI实验室等领域,而非当前的AI Agent代币。
你好奇的这些都是什么代币呢?
它们包括GRASS、TAO(及其子网)、VANA、FLOCK、PROMPT以及一系列尚未发行的代币,比如Nous Research、Pluralis、Prime Intellect等项目,这些团队正在构建真正具有Web3属性的AI护城河,将高性能模型的所有权赋予普罗大众(而非中心化的AI实验室)。简而言之,这些项目专注于真正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普通人既难以理解其运作机制,也不清楚该如何参与投资,因为它们代表着去中心化AI领域最前沿的创新实践。
如何根据趋势制定最佳投资策略?
我的策略是,将短期小型AI Agent交易(尤其是与实力平平的团队合作的创世项目)所获利润,逐渐投入到去中心化人工智能领域。那些具有基本面价值的AI项目需要时间成长,因为它们大多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缺乏面向消费者的产品。正如我们所见,ChatGPT、Grok、Anthropic等模型突然在完成日常任务、实时研究、编程等方面表现出色,未来去中心化的Web3模型也终将在执行某些Web2原生和Web3原生任务时变得强大。
这是否意味着你应该大力投资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不一定,加密领域的成功主要由市场炒作和营销策略驱动。一个项目能否长期成功,90%靠营销,10%靠模型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供流畅的用户界面与体验,制定周密的启动方案并精准执行,设计可持续的代币经济模型,以及规划有效的用户增长和留存策略,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制胜的营销体系。
我的核心投资理念始终是押注那些懂得将营销渠道与技术相结合的团队。这一逻辑类似于Web2时代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垂直SaaS公司的策略,这些公司聚焦于细分场景的解决方案,尽管它们背后可能使用通用基础模型,但结合了自身独有的专有数据。
我认为这一观点在中短期内会非常具有持久力,尤其是在Web3领域,因为一切都是由炒作和社区推动的,而易于理解的事物会更容易推广。
加密市场的交易结构也正朝着这一方向推进,公平启动模式逐渐成为市场常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其他生态系统中的团队开始更深度地融合技术与市场两大维度。他们既投入更多时间与基础设施项目建立技术合作,又聚焦于营销及市场进入策略,以此将市场热度转化为对实际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
快速总结
-
Virtuals的Genesis Launch模式在市场关注度和回报率上双丰收。
-
炒作仍多于基本面,大多只是短期操作。
-
具有坚实基本面的DeFi项目正通过Virtuals生态发现增长潜力。
-
创作者从交易量中获得的收入,正在掀起一股新的实验浪潮。
-
Virtuals生态目前占据领先地位,但其他替代生态可能很快会获得市场关注,并吸引投资。
-
机构投资者持观望态度,更倾向于投资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而非AI Agent代币。
火币HTX已于今日21:40首发上线 LLJEFFY (vitafin)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火币HTX公告显示,火币HTX已于5月6日21:10 (GMT+8) 开放LLJEFFY的充币服务。LLJEFFY/USDT现货交易于5月6日21:40 (GMT+8)开放。LLJEFFY的提币服务将于5月7日22:00 (GMT+8) 开放。
据悉,LLJEFFY是Solana链上Meme币,其来源与ZEREBRO的开发者Jeffy Yu相关。此前有消息称,Zerebro联创Jeffy Yu于2025年5月去世,享年22岁。
加密基础设施的当前状态:挑战与机遇
撰文:Yiping @IOSG
Crypto 基础设施面临的挑战
市场疲劳与估值下降
加密货币基础设施领域正经历显著的市场疲劳。经过多年爆炸性增长后,基础设施项目估值正在缩水,投资者变得更加挑剔。这一趋势反映了一个日益成熟的市场,仅靠技术创新已不足以获得高额估值。
创新问题
当今的基础设施项目面临一个关键困境:大多数提供相似功能,差异化极小。尽管技术有所进步,我们尚未看到能够支持全新应用类别的突破性用例。生态系统难以为已建立的 Web2 平台(如 X 或 Instagram)提供令人信服的价值主张,使其迁移到区块链。除了去中心化之外,这些平台几乎没有理由彻底改变现有运营方式。这一根本性的采用差距使交易和投机成为大多数基础设施层的主导应用,限制了该领域的变革潜力。
Infra 过度建设,基础设施空置
许多基础设施项目通常偏重于追求前瞻的技术创新,而忽略了开发者的实际需求。他们往往过于关注一些超出核心功能之外的元素,例如隐私保护、信任假设、可验证性和透明度。这种过于超前的技术路线忽视了短期市场接受度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不仅增加了早期市场推广的难度,也导致项目难以获得有效的用户反馈和验证。
这类基础设施项目的激增造成了一种矛盾局面 —— 太多平台争夺过少的有吸引力的应用。这种不平衡导致了大量实际使用率极低且几乎没有收入产生的「幽灵链」,创造了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主要依赖代币增值而非真正的实用性。
例如,尽管 ZKVM 技术相当先进,但它所提供的可验证性在现阶段并不能有效解决区块链所面临的实际挑战,也无法推动更多 Web2 应用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因此,ZKVM 技术目前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想化而非实际的基础设施产品。
相比之下,云计算则直接回应了市场上已被验证的需求,即如何高效管理不同配置、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服务器资源。这一需求本身已有较为成熟的市场基础,而云计算平台通过模块化、接口化的服务器资源、数据库管理和存储服务,直接满足了开发者在快速部署、弹性扩容与成本优化等方面的实际诉求。正是因为切实解决了企业和开发者的痛点,云计算技术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并最终发展成为支撑互联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打破反馈循环
健康的加密生态系统需要应用程序开发者和基础设施建设者之间的高效反馈循环。目前,这一循环已经断裂 —— 应用程序开发者受到基础设施限制的困扰,而基础设施团队缺乏明确信号来了解哪些功能能够推动实际使用。恢复这一反馈机制对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基础设施开发仍然利润丰厚,市值排名前 50 的加密货币中有 35 个维护着自己的基础设施层。然而,成功的标准已经大幅提高 —— 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必须同时展示具体用例、大量用户吸引力和引人注目的叙事,才能达到有意义的估值。
过去一年最成功的新基础设施
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演变
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先前周期主要集中在解决以太坊的局限性,各项目将自己定位为「更快更便宜」的替代方案,同时几乎不提供真正创新的功能。如今,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最近成功的项目引入了更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最具影响力的新项目
过去一年,通过 TGE 或大规模融资轮,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 Cryptorank 数据,这些项目代表了一级和二级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新基础设施:
区块链基础设施
-
Movement:MoveVM 以太坊 Layer2
-
Berachain:流动性证明,EVM 兼容的 Layer1 Monad:高性能 EVM 兼容 Layer1
-
Solayer:基于 Solana 生态的重质押,超高速 SVM
-
Succinct:ZK 证明生成网络与 ZKVM
新兴基础设施
-
Walrus:Blob 存储解决方案
-
Aethir:GPU 计算网络
-
Double Zero:去中心化物理光纤网络设施
-
Eigenlayer:为新协议提供以太坊的安全性
-
Humanity:数字身份协议平台
Web2 和 Web3 的桥梁
-
Ondo:RWA Layer2
-
Plume:RWAFi 区块链
-
Story:人工智能驱动的 IP 可编程平台
以下为项目数据概览表(数据截至 2024/4,仅供参考):
核心观察与分析
基于对近期成功基础设施项目的分析,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核心观察:
市场成熟与估值重塑:从技术狂热到价值回归
当前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估值逻辑的转变。早期单纯依靠技术叙事和高 FDV(完全稀释估值)吸引投资的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
不可持续的代币经济模型
许多项目呈现出高 FDV、低流通市值(MC)和低交易量的特点。这预示着未来大量代币解锁将带来持续的抛售压力,即使项目取得技术进展,也可能因代币稀释导致价格下跌,进而侵蚀用户信心,形成负反馈循环。这表明,一个健全、可持续的代币经济模型对于基础设施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本身。
估值天花板与退出挑战
即使是成功的项目,其估值似乎也面临着约 100 亿美元的隐形上限 。这意味着对于投资者而言,获得超额回报(如 100 倍)需要在极早期(估值低于 5000 万美元)进入,凸显了时机和早期判断的重要性。市场不再轻易为纯粹的潜力买单,而是要求更明确的价值证明。
执行力压倒先发优势
并非所有开创了新叙事的项目都能获得最高估值。例如,虽然 Double Zero、Story 、Eigenlayer 是各自领域的先行者,但许多后续项目通过更强的执行力、更好的市场时机或更优化的方案获得了相当甚至更高的估值。这表明在日益拥挤的市场中,高质量的执行、有效的市场策略和对时机的把握,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技术务实主义抬头:聚焦优化、融合与真实需求
基础设施的技术发展方向显示出明显的务实倾向,市场更青睐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优化现有范式或有效连接现实世界的方案。
「更快更便宜」的持续价值
尽管市场寻求突破性创新,但对核心区块链性能的优化需求依然强劲。Monad、Movement、Berachain 和 Solayer 等项目通过提升现有虚拟机(EVM、MoveVM、SVM)的性能,而非引入全新范式,获得了显著估值 。这表明在找到下一代杀手级应用之前,对速度、成本和效率的改进仍然是基础设施的核心价值点。网络层优化(如 Double Zero)和安全增强(如 Succinct、Eigenlayer)也属于此类。
拥抱现实世界,连接 Web2
与现实世界应用和资产接轨的项目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Ondo、Plume 聚焦 RWA(真实世界资产),Story 关注 IP(知识产权)的可编程性,这些项目都获得了高额估值。它们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已被验证的 Web2 概念(如资产管理、IP 商业化),并为其注入了可编程性、全球流动性和新的金融可能性,降低了用户的理解门槛,拓宽了应用场景。
DeFi 与 AI 成为价值锚点
从目标用例来看,金融(DeFi、RWA)和人工智能(AI)是当前最受市场认可、能够支撑高估值基础设施的两大领域 。这表明,能够为这两个高潜力领域提供底层支持的基础设施,更容易获得资本和市场的青睐。
部分新叙事遇冷
与此同时,一些曾被寄予厚望的基础设施叙事,如纯粹的游戏链、Rollup-as-a-Service (RaaS)、专门的验证层、多 VM 链、Agent 链、部分 DePIN 和 Desci 等,在本周期内尚未诞生出十亿美元级别的领军项目 。这可能反映了这些领域要么技术成熟度不足,要么尚未找到清晰的、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生态协同与精准叙事:价值放大的双引擎
除了技术和市场定位,构建强大的生态系统和进行有效的市场沟通,已成为基础设施项目成功的关键杠杆
生态系统的网络效应
绝大多数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项目都致力于构建或融入一个专用的生态系统。无论是 L1/L2 吸引开发者构建应用,还是像 Eigenlayer 那样为其他协议提供共享安全,都体现了网络效应的重要性。拥有多个可组合项目的生态系统能够创造出远超孤立解决方案的价值,形成正向循环,吸引更多用户、开发者和资本。
分层叙事,精准沟通
基础设施需要同时面向终端用户和开发者这两类核心群体,而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截然不同。对终端用户,需要将复杂技术转化为直观的「体验」故事(如交易速度快、成本低、使用便捷),强调技术带来的直接好处。对开发者,则需要深入讲解技术的「能力」(如性能指标、开发工具、可扩展性、安全性),提供专业、精准的信息以供评估。成功的项目往往能根据不同受众调整沟通策略,有效传递价值主张。
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未来投资机会
瞄准未被服务的 Web2 市场
最有前景的基础设施机会将针对区块链解决方案尚未充分服务的大型 Web2 市场。这些项目可以创建全球可访问的市场,同时引入改进的金融化机制。
创建新型基础设施类别
相比渐进改善现有基础设施,全新基础设施类别将产生显著价值,例如:
-
基于意图的基础设施:使用户能够表达所需结果而非特定交易的协议,自动处理执行优化。
-
为每条区块链添加隐私,Web3 的 HTTPS 基础设施
满足用户需求,稳定收入的基础设施
随着区块链行业走向成熟,基础设施的长期价值正逐渐回归其核心功能:满足真实用户需求并产生可持续收入。早期市场的热潮可能基于预期和技术叙事,但最终,无法有效服务用户并建立稳健经济模型的基础设施将难以维系。
持续的收入流是项目健康运作的血液,它不仅需要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还应为生态参与者(如代币持有者、验证者)提供实际回报,例如用于回购代币、激励参与者等。目前,部分头部 L2 如 Base,Arbitrum 已实现可观的协议收入。Base 年手续费 $27.5M,Arbitrum 和 OP 在 $7M 左右。但由于本周期投资者偏好发生变化,其代币价格仍处于相对低位,体现了收入和估值之间的错配。目前头部 Layer2 FDV 是年协议收入的 500x。他们正在通过回购代币等措施,修复这种错配。
缺乏收入支撑的基础设施,更多依靠出售代币来维持团队运行。这种策略难以抵御市场周期的波动。稳定的收入是市场对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服务的直接证明。对于开发者而言,基础设施能够以百倍的效率实现已广泛应用的复杂用例,或实现以往无法实现的功能;而对终端用户而言,则能带来更流畅的体验、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丰富的功能。
Web2 APP 主动集成区块链
从头创建革命性应用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一种更高效的方法效仿最近的 AI 革命:直接将区块链功能整合到现有 Web2 应用中。AI 采用的惊人速度主要不是由独立 AI 应用驱动,而是由数千个既定平台将 AI 功能整合到现有用户体验中。
因此,区块链基础设施必须优先考虑无缝集成途径,使 Web2 应用能够逐步实现区块链功能,而不干扰其核心用户体验。最成功的基础设施将使熟悉的应用能够提供所有权、交易和金融功能,而不要求用户理解复杂的区块链概念或导航全新界面。
财务激励可能推动这一整合浪潮。正如 AI 功能帮助 Web2 公司创建高级层级和新收入流,区块链整合可以通过代币化、部分所有权和可编程版税解锁新的货币化模式。使这些好处易于获取同时最小化技术复杂性的基础设施将催化区块链在主流应用中的下一阶段采用。
分析师:Zerebro 创始人关联钱包在其“死亡”后仍在抛售代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Protos 报道,Zerebro 创始人 Jeffy Yu 虽被报道自杀身亡,但其关联钱包地址仍在活跃并转移大量加密货币。加密货币分析师 Vee(@RepeatAfterVee)指出,该地址仍在抛售 ZEREBRO 代币,并将 USDC 转入火币交易所。多位链上分析师对 Yu 的死亡报道真实性表示怀疑,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退出骗局。
法巴银行分析师:撤离美国转向欧洲可能成为长期趋势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法巴银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说,市场走势表明,投资者确实在从美国资产转向欧洲资产,这种趋势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不过,这种转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显现出来,投资者目前仍将继续在美国投资。分析师表示:“有关撤离美国资产以进行分散投资的更广泛说法可能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证实。”“美国国内投资者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支持可能会持续下去。”分析师表示,稳定的美国经济数据和对贸易协议前景的乐观情绪可能会提振需求。
某交易者交易 LLJEFFY 代币一小时亏损约 93,000 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一名交易者在沉寂一周后投入 1,046 个 SOL(约合 149,200 美元)购入 LLJEFFY 代币。
随后因 Jeffy Yu 假死消息影响,LLJEFFY 代币暴跌,该交易者以 394 个 SOL(约合 56,200 美元)价格清仓,一小时内账面亏损约 93,000 美元。
分析师:若美联储抵制降息押注,美元可能上涨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Monex Europe 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说,如果美联储在周三的会议上打压市场对降息的预期,美元可能会上涨。他们表示,市场预计 6 月可能降息,但近期美国数据显示,美联储在第四季之前不太可能放松政策。
由于关税将进一步推高物价压力,通胀仍处于高位。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固,与经济放缓的预期背道而驰。这使得美联储除了推迟市场宽松预期,强调潜在经济状况的弹性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行动的余地。
火币HTX全网首发USD1稳定币,携手World Liberty Financial共创去中心化经济新未来
5月6日,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火币HTX正式宣布上线稳定币USD1,成为全球首家支持该资产交易的平台,标志着火币HTX在支持优质区块链项目、推动加密生态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又一坚实步伐。作为火币HTX最新全网首发资产,USD1凭借其强大的合规架构、透明运营与宏伟愿景,迅速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并被视为稳定币赛道上的“新势力”。
作为由金融科技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推出的合规稳定币,USD1以1:1锚定美元,旨在实现法币与数字资产之间的无缝桥接,提升全球金融系统的效率与普惠性。该稳定币由全球最大的独立合格托管机构 BitGo Trust Company 托管,全面符合美国金融监管标准,为用户提供可信赖的数字资产解决方案。
USD1的宏伟愿景:颠覆传统金融“旧系统”
在5月1日于迪拜举办的TOKEN 2049峰会上,火币HTX全球顾问、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与特朗普总统次子Eric Trump及WLFI联合创始人Zach Witkoff展开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炉边对话。Zach Witkoff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传统金融体系正遭遇三大结构性困境:
- 透明度缺失:金融黑箱操作依然存在,普通用户很难了解资金的真实流向;
- 14亿人无银行账户或服务,被金融系统排除在外;
- 跨境支付效率低下,如部分国家兑换美元成本高达9%。
USD1的推出正是为了应对这些痛点,并重新定义“稳定币”——目标是让USD1成为全球最合规、最透明、最值得信赖的稳定币,不仅每月公布审计报告,还将彻底向机构开放底层资产证明体系。Eric Trump高度评价了像USD1这样合规且透明的稳定币在推动美元国际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表达了对区块链技术改变传统金融格局的信心。
孙宇晨在对话中强调,金融自由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USD1的推出以及与WLFI的合作,是DeFi与传统金融融合的重要一步,目标是让每一位用户都能通过手机轻松使用稳定币,参与全球金融系统。
截至5月6日,USD1的总市值已达约21.2亿美元,在CoinMarketCap加密货币排行榜中高居第 45 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火币HTX赋能优质项目,推动加密生态长期发展
作为全球顶尖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之一,火币HTX始终秉持“支持优质项目,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上币策略,以严谨的投研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为用户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数字资产选择。USD1凭借其强大的发行团队背景、清晰的资产担保机制、严格的审计流程、合规透明的监管路径以及宏大的金融自由愿景,符合火币HTX一贯的优质资产筛选逻辑。通过首发USD1,火币HTX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投资选择,同时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广泛应用。
从WLFI角度,选择火币HTX作为USD1的首发平台,是基于平台在全球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考量。作为一家深耕全球市场的顶尖交易所,火币HTX被福布斯评为最值得信赖的交易所之一,其在用户基础、交易规模、生态拓展、技术安全等方面始终保持行业领先。
为庆祝USD1首发上线,火币HTX特别推出限时免手续费活动,自2025年5月6日11:00至2025年12月31日23:59(GMT+8),USD1/USDT现货交易对将享0手续费优惠。火币HTX以高效的响应速度和无缝的用户体验,为全球用户提供了抢先参与USD1生态的绝佳机会。
强强联合,开启去中心化金融新篇章
USD1的推出标志着稳定币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作为一种由法币支持、完全合规的数字资产,USD1将 100% 由短期美国国债、美元存款和其他现金等价物支持,通过引入 DeFi 的力量,并以传统金融领域最受尊敬的机构的信誉和保障为基础,为USD1的透明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使其成为机构投资者和普通用户信赖的选择。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USD1的意义远不止于一种新型稳定币。它是WLFI推动去中心化金融、弥合传统金融与区块链世界差距的重要载体,也是特朗普家族在加密领域布局的关键一环。火币HTX作为USD1的全球首发平台,通过其强大的生态资源和全球化影响力,为USD1的快速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正如孙宇晨在TOKEN 2049峰会上所言:“我们正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区块链技术将重新定义金融自由的边界。”未来,火币HTX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与全球优质项目携手,为用户提供更安全、便捷、高效的数字资产服务,共同书写去中心化金融的辉煌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USD1与火币HTX将如何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多惊喜与机遇!
关于火币HTX
火币HTX成立于2013年,经过11年的发展,已从加密货币交易所成为一个全面的区块链业务生态系统,涵盖数字资产交易、金融衍生品、研究、投资、孵化和其他业务。
火币HTX作为全球领先的Web3门户,秉承全球扩张、生态繁荣、财富效应、安全合规的发展战略,为世界虚拟货币爱好者提供全面、安全、可靠的价值与服务。
如需了解更多火币HTX信息,请访问HTX Square或https://www.htx.com/,并关注X、Telegram和Discord。如有进一步的疑问,请联系glo-media@htx-inc.com
币圈的「美团大战」:Alpha 积分背后的流量游戏
撰文:Scof,ChainCatcher
最近外卖市场突然热闹起来。
京东发力、阿里入局、美团应战,一场三方混战拉开帷幕。可以看到「免单奶茶」「百亿补贴」「30 分钟好货到家」此起彼伏,背后逻辑却不复杂:通过高频次的消费场景(外卖)绑定用户,从而为自己的即时零售业务攒下基础。
这和加密圈里交易所的激烈竞争本质十分类似。币安的 Alpha 积分体系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积分打新、空投排名、交易排名——换一种说法,也是一场数字资产领域的「补贴大战」。不是争夺新用户,而是争抢用户的注意力、交易行为和忠诚度。
而其他交易所也没闲着。Bybit 紧跟推出质押版 Alpha 积分空投,对标币安的玩法,试图争夺同一批高活跃度用户;OKX 则宣布将开启百万空投计划。
这是一场典型的存量博弈。
Alpha 积分卷出新高度,普通用户被边缘化
Alpha 板块的热度持续上升。5 月 5 日,Binance Alpha 的交易额突破 2.74 亿美元,日交易笔数首次超 100 万。而造成这一数据激增的关键,是不断上涨的「Alpha 积分」门槛。
数据来源:Dune,@Pandajackson
在最初阶段,50 分可能就能获得空投资格。但最新一轮的分数线飙升至 142 分,过去 15 天每天必须获得近 10 分,对应 1024 美元的交易量。很多普通玩家感到措手不及。
加密 KOL 夏雪宜表示,自己一个月内亏掉上万美元,也依然「没资格」。因为在这套机制下,只有持续活跃、高频交易的大户和工作室,才能维持积分竞争力。
与此同时,币安虽然推出如「UID 尾号 X 幸运空投」这样的安慰奖,但实际上对真正的散户用户吸引力有限。大量补贴最终流向的是机构用户与刷分团队。
这一点非常像外卖大战中的「羊毛党」:为了短期补贴涌入新平台,但一旦价格优势不再,多数人还是会回到自己熟悉、信任的平台。
币安生态的阳谋:设计规则,制造流量
再看 Alpha 积分系统背后的策略:Stakestone 项目用 5% 代币用于 IDO,1.5% 用于主站空投,3.93% 回馈老用户,总共投入 10.43% 的代币。这些代币在价格 0.06 美元时带来超 500 万美元的潜在抛压,在高点甚至接近 900 万美元。
但项目方并未选择立刻抛售,而是通过引导交易量、保持币价稳定,最终达成币安主站上币的「达标要求」。这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而是一种「对算法的配合游戏」。
换句话说,交易所不是等项目方自然成长,而是设计了一套「你想上线,就得按我节奏来跳舞」的准入系统。Alpha 积分是筛选用户,交易量是筛选项目方,币价表现是筛选市值管理能力。
最终完成闭环:流量进来,数据漂亮,交易额飙升,平台获胜。
谁是赢家?谁还能坚持到底?
交易所之间的战争,其实和外卖平台一样:烧钱拉人、补贴抢市场、制造流量高潮。可对于用户来说,热闹过后真正留下的是什么?很多人在 Alpha 积分体系里奋力刷分、亏钱换资格,最后发现空投没抢到,打新没参与上,只是为平台数据添了砖。
平台可以反复换打法,但用户的选择永远是现实的。很多人为了短期补贴会切换平台,但一旦价格优势消失、规则复杂化,大多数人还是会回到自己熟悉的那个地方。补贴只能带来流量,留不住信任。
这也引出一个现实问题:Alpha 被定义为「孵化优质项目」的场所,但上币后的项目并不总是表现理想。一些项目高开低走,难以进入币安主站现货区,被用户视为「临时项目区」。久而久之,这种低质量上币频发是否会损害 Alpha 的口碑,甚至影响用户对整个币安上币体系的信心?
而从更宏观角度看,加密世界还存在「增量市场」吗?如果一切都已变成存量之争,那用户的价值最终靠什么衡量?
在这个存量博弈的时代,交易所需要用户的忠诚和行为;用户则需要平台的信任和长期回报。如果这种关系开始失衡,那才是比错过一次空投更大的代价。
外卖大战至少还能带来一杯「免单奶茶」,所以很多用户都希望补贴战能多持续一段时间,好让自己多省点钱。同样地,看到币安、OKX、Bybit 轮番上阵争用户,用户们也期待其他交易所卷得更猛一点——别只让用户「打工刷分」,而是真正让利,把竞争变成对用户有利的良性游戏。
Bitget 已上线 U 本位 ASR、ALPINE、B2 永续合约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官方公告显示,Bitget 宣布已上线 U 本位 ASR、ALPINE、B2、SYRUP 永续合约,合约交易 BOT 将同步开放。
美股加密概念股开盘普跌,HOOD 跌 3.28%,Coinbase 跌 2.06%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美股开盘,美股加密概念股普遍下跌。
Robinhood Markets(HOOD)跌3.28%,报46.48美元
Hut 8 Corp(HUT)跌2.70%,报12.42美元
Coinbase(COIN)跌2.06%,报195.29美元
Riot Platforms(RIOT)跌1.53%,报7.78美元
Strategy(MSTR)跌1.43%,报381.00美元
MARA Holdings(MARA)跌1.26%,报12.93美元
美国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将缺席美联储FOMC会议投票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有市场消息称,美国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将因妻子去世而缺席 FOMC 会议,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将代替施密德投票。
美股开盘,道指跌0.73%,标普500指数跌0.97%,纳指跌1.19%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股开盘,道指跌0.73%,标普500指数跌0.97%,纳指跌1.19%,特斯拉(TSLA.O)开跌2.0%,其4月在英新车销量同比下降62%,为两年多来最低水平;小马智行(PONY.O)开涨8.2%,公司与Uber(UBER.N)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旗下Robotaxi服务和车队将在今年下半年接入Uber平台。
Berachain 已开放 Boyco 奖励领取通道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Berachain Foundation 官方消息,Berachain 已开放 Boyco 奖励领取通道。用户可通过访问官方网站并连接钱包后,查看其持仓情况和可领取的奖励。
据悉,大部分预存储金库(pre-pre deposit vault)奖励和所有存款必须直接从各自的金库中领取。非 $BERA 激励需要根据各协议的代币生成事件(TGE)和积分计划,在相应协议的官方网站上进行领取。
Conflux:将销毁 7600 万枚 CFX 并质押 5 亿枚 CFX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Conflux Network 官方消息,Conflux 社区已通过关于 CFX 代币销毁与质押的提案。根据提案内容,将销毁 7600 万枚 CFX 代币,同时质押 5 亿枚 CFX 以将 PoS 年化收益率降至约 13.38%。
Conflux 基金会表示将很快执行代币销毁计划,并将在完成后公布链上记录。
狗狗币应用层项目 DogeOS 完成 690 万美元融资,Polychain Capital 领投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CoinDesk 报道,狗狗币生态系统的应用开发层项目 DogeOS 宣布完成 690 万美元融资,由 Polychain Capital 领投。该资金将用于扩展 DogeOS 的应用开发能力,使开发者能够在狗狗币区块链上构建从游戏到人工智能等多样化的消费应用。
MyDoge 团队(DogeOS 开发方)首席执行官 Jordan Jefferson 表示,DogeOS 旨在连接狗狗币庞大的用户社区与链上创新。DogeOS 将为狗狗币生态带来更多使用场景,并加强其去中心化金融服务。
某鲸鱼将 5000 亿枚 PEPE 转入币安,持仓 40 天浮亏约 45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链上分析师余烬(@EmberCN)监测,某鲸鱼地址约 1 小时将 5000 亿枚 PEPE(约合 385 万美元)转入币安。该地址此前于 3 月 27 日从币安提取了相同数量的 PEPE,当时价值约 430 万美元,持仓期间浮亏约 45 万美元。
LLJEFFY 市值短时跌破 1000 万美元,近一小时跌幅 55.0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6 日,据 GMGN 行情数据,LLJEFFY 市值短时跌破 1000 万美元,现报约 1200 万美元,近一小时跌幅 55.05%。
此前消息,有加密KOL表示,知情人士称 ZEREBRO 创始人是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