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HTX 行情数据显示,BTC跌破110000美元,ETH跌破2600美元。
分类: TechFlow
通过WPeMatico自动添加.
特朗普:建议6月1日开始对欧盟征收50%关税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欧盟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在贸易方面占美国的便宜,一直很难打交道。他们强有力的贸易壁垒、增值税、荒谬的企业处罚、非货币贸易壁垒、货币操纵、对美国公司不公平且无理的诉讼等等,导致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每年超过2500亿美元,这个数字完全不可接受。我们与他们的讨论毫无进展!因此,我建议从2025年6月1日开始对欧盟征收直接的50%关税。如果产品在美国建造或制造,则不征收关税。”
特朗普:若 iPhone 不在美国制造和生产,将对苹果征收25%关税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我很久以前就告诉苹果 (AAPL.O) 的蒂姆·库克,我希望他们在美国销售的 iPhone 将在美国制造和生产的,而不是印度或其他任何地方。如果不是这样,苹果必须向美国支付至少 25% 的关税。”
B 日内下跌 37.44%,市值现报 1.82 亿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币安 Alpha 行情显示,B 日内下跌 37.44%,现报 0.1837 美元,市值现报 1.82 亿美元。
Ansem 过去两天将 LAUNCHCOIN、GOONC、SOL 换仓为 IBRL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 姨(@ai_9684xtpa)监测,交易员 Ansem 过去两天累计花费价值 37.7 万美元的 LAUNCHCOIN、GOONC 和 SOL 代币换仓为 IBRL,均价 0.04714 美元。
9 小时前,Ansem 已将其中 60 万枚 IBRL 代币卖出换回 GOONC,该笔交易亏损 7655 美元。目前其剩余持有 760 万枚 IBRL 代币,仍处于浮亏状态,亏损金额为 2.4 万美元。
火币HTX已上线SOON永续合约,并启动合约交易派对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官方公告,火币HTX已于5月23日上线SOON/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20倍。同时,火币HTX于5月23日19:00至5月30日19:00(UTC+8)启动SOON、B合约交易派对,总奖池高达20,000美元。
活动期间,用户完成报名,并参与SOON/USDT或B/USDT合约交易,累计有效交易额≥10,000 USDT,即可根据交易额排名瓜分奖池;合约新用户完成SOON/USDT或B/USDT合约交易还将获得专属福利。
链游 Ember Sword 因资金不足关闭,曾通过 NFT 销售筹集 2.03 亿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 Decrypt 报道,基于以太坊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Ember Sword 宣布关闭,开发商 Bright Star Studios 表示因无法获得继续运营所需的资金而被迫停止开发。
该游戏在 2021 年元宇宙热潮期间崛起,通过 NFT 土地购买吸引了 2.03 亿美元资金。游戏曾获得包括游戏主播 Dr. Disrespect、The Sandbox 联合创始人 Sebastien Borget 等知名投资者的 200 万美元融资,并聘请了《魔兽世界》首席设计师 Rob Pardo 等游戏行业资深人士担任顾问。游戏在2024年7月开启封闭测试后反响不佳,最终在迁移至以太坊Layer2网络Mantle后仍未能扭转颓势。
无需银行开户,一文读懂面向全球企业的美元账户解决方案 Altitude
撰文:Daisy,ChainCatcher
Altitude 是一个基于 Squads Protocol 的支付平台,旨在利用稳定币原生操作系统取代传统的银行业务。
注:Squads Protocol 是一套链上多签和权限控制系统,现在已在多个资产管理场景中使用。
在传统支付体系中,非美国企业创建美元账户常面临开户难、跨境转账慢、手续复杂、成本高等多种限制,Altitude 的美元账户解决方案则致力于帮助前述企业打通跨境瓶颈,提升财务效率。
目前,该平台主要面向企业用户提供存储、转移和管理美元资金等服务。与传统银行账户不同,在 Altitude 开通美元账户不需要美国公司资质或纸质材料,仅通过电子邮件注册即可使用,且该服务可覆盖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
此外,据官方资料显示,Altitude 可提供实时全球支付,全天候美元流动性、有竞争力的收益率以及由确定性代码强制执行的安全性。
其账户功能包括传统支付通道(如 ACH、Wire、SEPA)与链上稳定币转账的结合,同时提供权限设置、多账户管理、资金审批等工具。平台还接入 DeFi 协议,可对账户中未使用的资金进行链上收益管理。未来还计划扩展发票、记账和虚拟卡等模块。
一方面,Altitude 将稳定币作为中介支持企业无需依赖传统银行体系能拥有可用美元账户,以极低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收付美元。
另一方面,则致力于简化企业财务中复杂流程,将团队权限分配、操作审批、支出控制等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处理,以提升内部协作效率,此外,还支持企业实现资金动向实时追踪,不再依赖人工记录,以避免延迟反馈等问题。
总的来讲,Altitude 做的事情就是帮助非美国企业轻松创建美元账户,同时该群体降低参与国际金融网络的门槛与成本。
据官方信息显示,其开发团队来自 Squads Protocol 项目,长期致力于区块链上的金融安全和账户管理技术。他们曾为多个大型项目提供底层支持,对资 Squads 产管理和权限控制有深厚经验。此外,据公开可查询信息,Altitude 获得过知名投资机构 Haun Ventures 的支持,但具体融资信息暂未披露。
黄立成做多 ETH 和 HYPE,一周内获利超 210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 监测,黄立成在 Hyperliquid 平台一周内实现超 210 万美元盈利。
数据显示,5 月 16 日起,该巨鲸向 Hyperliquid 账户存入总计 604 万 USDC。随后进行 7 笔 ETH 和 HYPE 多头交易,全部盈利,净赚 66.96 万美元。
该巨鲸随后将 Hyperliquid 平台上全部资金(670 万美元)用于购买 218,866 枚 HYPE 代币并进行质押,平均买入价格为 30.63 美元。按当前价格计算,该笔投资价值已达 820 万美元。
一周时间内,该巨鲸将 604 万美元资金增值至 820 万美元,实现超 210 万美元盈利。
分析师:币安期货交易量是现货交易量的 4.9 倍,创近 1.5 年新高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 CryptoQuant 数据,币安期货交易量是现货交易量的 4.9 倍,创近 1.5 年新高。
mETH 成为首个被上市公司纳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质押代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 Mantle 官方消息,加拿大上市公司 Beyond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旗下以太坊金库平台 Republic Technologies 已通过流动性质押协议 mETH Protocol,将其持有的大量 ETH 转换为 mETH,使 mETH 成为首个被上市公司纳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质押代币,进一步展现了 mETH 在的机构级收益、安全性和可组合性方面的优势。
未来 Mantle 将继续致力于通过 mETH 协议构建具有高弹性和可扩展性的基础设施,以推动以太坊在受监管市场中的更广泛应用。
交易$B现货/合约,瓜分 45,000 USDT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活动时间: 2025年5月23日20:00 – 2025年5月30日20:00 (UTC+8)
活动一:充值 USDT,参与瓜分 10,000 USDT
活动期间,用户在Hotcoin平台净充值不少于 100 USDT,且 B/USDT 现货或合约并累计交易额达成以下要求(任选其一),即可获得 8 USDT 奖励。总奖池 5,000 USDT,先到先得!
活动二:B/USDT 合约交易赛,瓜分 25,000 USDT
活动期间,报名用户交易 B/USDT 合约,且累计合约交易额不少于 50,000 USDT,即可依据交易额和达成先后,参与瓜分 25,000 USDT 大奖,先到先得。
活动三:交易新币现货福利,瓜分 10,000 USDT
活动期间,报名用户在 Hotcoin 平台交易 B/USDT 现货,且累计交易额不少于 500 USDT,即有机会参与瓜分 10,000 USDT,交易额越高,奖励越高。仅限前 1,000 名达标用户,先到先得!
Arthur Hayes:牛市目标或为 HYPE 超越 SOL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BitMEX 联合创始人 Arthur Hayes 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Degen 牛市目标或是 HYPE 超越 SOL 。
数据:比特币交易手续费本周上涨超 50% ,达 643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 Sentora(前 IntoTheBlock)监测,随着 BTC 价格突破 11 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特币网络交易手续费达到 643 万美元,涨幅高达 51.03% 。
两个新建钱包将 441 万 USDC 跨链转入 Solana,并购买 274 万枚 Fartcoin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 Lookonchain 监测,2 个新创建钱包(疑似属于同一鲸鱼)跨链转入 441 万 USDC 至 Solana 链,并以 1.61 美元的价格购买了 274 万枚 Fartcoin,总价值 441 万美元。
Meteora 正式接入 OKX Wallet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官网显示,Meteora 现已正式接入 OKX Wallet,用户可通过 OKX Wallet 无缝访问 Meteora,参与流动性提供等链上服务。
据悉,Meteora 是 Solana 链上的一个 DeFi 项目,专注于为 Solana 生态系统打造一个高效、可持续且灵活的流动性层。OKX Wallet 是行业领先的一站式 Web3 入口,已支持超过 130 条热门公链,并提供 App、插件、网页和 Telegram Mini 钱包四端无缝体验,为用户打造高效便捷的链上交互环境。
消息人士:马斯克的DOGE团队正在美国联邦政府中扩大使用Grok来分析数据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的 DOGE 团队正在美国联邦政府中扩大使用他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Grok 来分析数据。据悉马斯克的团队正在使用定制版的 Grok 聊天机器人。
遭骇 2.6 亿美金后冻结链上交易,Sui「链上审查」引中心化质疑
5 月 22 日下午,Sui 链上龙头 DEX 流动性协议 Cetus Protocol 代币 CETUS 突然发生大幅下跌,价格几乎「脚斩」,而 Cetus 上多个代币交易对也出现了急剧下跌的情况。随后,不少 KOL 在 X 上发帖表示,Cetus 协议 LP 池遭到了黑客的攻击。
据链上监测显示,Cetus 攻击者似乎控制了所有以 SUI 计价的 LP 池,截至撰稿时窃取金额已超 2.6 亿美元。目前,黑客已开始将资金转换为 USDC 并跨链至以太坊主网兑换为 ETH,已有约 6000 万枚 USDC 完成跨链转移。
黑客链上地址为:0xe28b50cef1d633ea43d3296a3f6b67ff0312a5f1a99f0af753c85b8b5de8ff06。当前该地址中最主要资产仍以 SUI 和 USDT 为主,但 CETUS、WAL、DEEP 等 Sui 生态主流代币也包含其中,可见此次黑客攻击范围极广。
22 日晚,Cetus 团队一名成员在项目 Discord 群聊中表示,Cetus 协议并未被盗,而是出现了「预言机 Bug」。但链上数据不说谎,根据统计,Cetus 协议 LP 池的损失在被盗事件发生后 1 小时内就已超 2.6 亿美元,超过协议 TVL(2.4 亿美元)及市值(1.8 亿美元)。
23 日上午,Cetus 官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其本次被盗事件的最新进展表示,该团队已找到了漏洞的根源并修复了相关软件包,并聘请了专业的反网络犯罪组织来支持我们的资金追踪以及有关资金安全返还的谈判。目前正在与执法部门交涉,并正在安排进一步的援助。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表示其已确认今日早些时候攻击事件的黑客所控制的以太坊钱包地址,并已就返还客户资金事宜与其进行协商。已提出以白帽黑客的名义支付未偿余额,但时间有限。如果黑客接受条款,将不再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社区舆论指出团队「被盗前科」
有意思的是,在 Cetus 引发 SUI 生态暴跌之际,有不少社区成员也在推特上指出,Cetus 与此前 Solana 生态 DeFi 协议 Crema Finance 为同一团队开发,而 Crema 就曾发生过被盗事件。
2022 年 7 月 3 日,Crema Finance 同样因遭黑客使用 Solend 闪电贷攻击,LP 资金池被抽干,损失超 800 万美元。随后在 7 月 7 日,黑客在与团队协商后归还价值 760 万美元的被盗加密货币。根据双方谈判协议,黑客被允许保留 45,455 SOL(165 万美元)作为赏金。
回看 Cetus 此次被盗事件,协议也是因攻击者控制了 LP 池而遭受损失,同时团队也是提出以白帽黑客的名义支付未偿余额的方式与黑客进行协商。目前暂无公开信息证明 Crema 与 Cetus 确为同一团队开发,但就目前看,无论是从被盗原因还是后续处理方式来看,二者的确是一致的。
Sui 官方出面冻结黑客交易,「链上审查」行为引中心化质疑
根据 DeFiLlama 数据,Cetus 此前一直是 Sui 生态的龙头 DEX 和流动性聚集地交易量占整个生态的六成以上。此次「清仓式」攻击无疑直接破坏了生态的流动性中心,换做任意一条「二线公链」来说,这都是毁灭性打击。
自去年 3 月以来,Sui 生态链上交易量一直呈总体上涨趋势,CETUS、DEEP、WAL 等生态主流代币价格也一路高歌猛进,被社区普遍视为本轮周期最具回报率潜力的公链以及「下一个 Solana」。
然而有趣的是,根据 Dune 数据显示,Sui 链上一直存在大量刷量交易(Wash Trade),生态流动性毒性(Flow Toxicity)长期接近 50%,这也是社区反馈 Sui 生态「什么东西也没有,就是价格一直涨」的部分原因。
图释:下图中圆半径显示了单一地址的总交易量,可以看到交易量最大的钱包交易频率也很高,表明可能存在洗盘交易;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不过,Sui 的「强庄」人设已然在交易员的心目中设立了许久,在过去一个月的山寨回暖行情中,Sui 也是主流公链中表现最为亮眼的一个。面对此次重大生态被盗,基金会果然不负众望,迅速地给出了回应,再次强化了自己的「强庄人设」。
22 日晚间 11 时许,Sui 官方发布公告称,为「保护 Sui 生态」,大量 Sui 网络验证者用被盗的资金确定了黑客地址并忽视了这些地址的交易。而 CETUS 团队也正在积极探索收回这些资金并将其返回社区的道路,并将很快发布事件报告。
消息一出,社区便炸开锅,「公链审查交易」成为最大争议点。许多 X 用户认为 Sui 的应对措施是对其去中心化定位的破坏,让 Sui 从一个「公链」转变为「集中式许可数据库」。
根据 Sui 官方文档,Sui 网络上的交易被拆分为仅涉及「独占对象」或同时涉及「共享对象」两类,只有涉及共享对象的交易必须进入全网共识,而纯独占对象交易可以走「直接快速路径」(direct fast path),无需全局排序即可执行。只要网络中大于 2/3 总质押的验证者诚实,网络理论上即可同时保证安全性(不会出现双花)与活性(有效交易最终会被执行)。
在 Sui 的委托 PoS + BFT 设计下,要想实现持续、无差别的交易审查,至少需要联合控制超过 1/3 的质押投票权,单个或少数节点的审查只能造成临时性延迟,而且还很容易被视为恶意行为,在下一 epoch 被质押人「投票下线」,这也是官方文档强调的「抗审查性与开放性」。显然,Sui 基金会在此次黑客事件中至少控制了整个网络 1/3 的质押投票权。
Sui网络共识机制交易审查场景对比
有关「中心化公链」的争议自上一轮周期的 Solana 就已开始,也有社区成员指出,「抗审查属性」并不是当前的加密投资者最在乎的属性。在一个仍以回报率为目标与核心的世界,或许「拉盘」就是正义。
麻吉大哥黄立成已累计买入 20 万枚 HYPE 代币,均价为 29.4 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链上分析师余烬(@EmberCN)监测,麻吉大哥黄立成(@machibigbrother)自 5 月 17 日开始购买 HYPE 代币以来,近日持续加仓。
截至目前,其累计买入 20 万枚 HYPE 现货,总花费 589 万美元,平均购买成本为 29.4 美元,目前浮盈 140 万美元。
起底 Witkoff 父子:特朗普好友、中东特使与加密富豪
撰文:Rebecca Ballhaus、Angus Berwick,华尔街日报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去年 7 月,Steve Witkoff 和其子、加密企业家 Zach Witkoff 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图片来源:彭博社
特朗普总统就职的前一个月,中东特使 Steve Witkoff 带着两个目标飞往阿联酋:与阿布扎比王室成员 Tahnoon bin Zayed al Nahyan 讨论地区问题,以及参加一场加密货币会议。
不到五个月后,Witkoff 的儿子、加密企业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联合创始人 Zach Witkoff 在迪拜一场会议上宣布,该公司已与 Tahnoon 的企业达成协议,后者将购买 20 亿美元 World Liberty 发行的加密货币。Witkoff 父子和特朗普家族(注:特朗普家族持有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60% 的股份)预计将分得数千万美元的年利润。
5 月 15 日,老 Witkoff 与 Tahnoon 再次会面,这次是为了揭晓阿联酋长期寻求的一项协议:让这个石油资源丰富的海湾君主国获得数百万枚先进的美国制造的计算机芯片。
68 岁的 Steve Witkoff 是特朗普的多年好友,自担任特使以来,他环球奔波处理外交事务。与此同时,32 岁的儿子 Zach Witkoff 及其顾问团队至少前往四个国家,推进旨在让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成为行业领袖的加密交易。
这对父子在阿联酋的平行交易,鲜明体现了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商业努力如何与政府公务相交织。
据知情人士透露,Zach Witkoff 在与加密公司的推介电话中,将特朗普比作 「教父」,并表示 World Liberty 将充分利用美国日益友好的加密监管政策变化。他在 X 平台的帖子经常提及父亲为白宫所做的工作。
政府谈判与私人商业交易的交织,正在为一些试图与特朗普新政府建立联系的国家改写外交规则。包括 Witkoff 父子在内的特朗普关联方,自特普朗就职以来在波斯湾等地寻求商业机会的行为,此前尚未被报道。
知情人士和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会议照片和视频显示,一些寻求推进自身事务的国家,除了聘请美国说客、派代表团赴华盛顿改善与特朗普白宫的关系外,还与美国官员的家属及其友人会面。例如,巴基斯坦一位资深财政部长曾会见美国国防部长 Pete Hegseth 的嫂子,以及小唐纳德・特朗普(特朗普总统的长子)密友 19 岁的儿子,讨论数字资产问题。
5 月 1 日,World Liberty Financial 联合创始人 Zach Witkoff(中)、加密企业家孙宇晨(左)以及特朗普次子 Eric Trump(右)出席在迪拜举行的加密货币会议 Token2049。 照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白宫副新闻秘书 Anna Kelly 表示,Steve Witkoff 正在剥离其资产,包括 World Liberty,他在该公司不担任任何「运营职务」,也不会在担任政府职务期间讨论公司或个人事务。她表示,特朗普「对 Steve 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Witkoff 不领取政府薪水,而是乘坐私人飞机环游世界,目前尚未公开财务状况。他曾表示将把所有资产转让给他的儿子们。
World Liberty 发言人 David Wachsman 表示,该公司的商业交易与美国政府无关,该公司「甚至没有能力讨论政府官方事务」。他表示,「试图将 World Liberty 和 Witkoff 大使在同一国家举行会议定性为某种利益冲突」是不正确的,并补充说「两者之间毫无关联」。
他否认 Zach Witkoff 称特朗普为教父,并指出 Witkoff 是犹太人,没有教父。
特朗普家族的房地产公司特朗普集团(Trump Organization)承诺,特朗普执政期间不会与外国政府达成新的交易。World Liberty 并未做出此类承诺。
在涉足加密货币领域之前,Zach Witkoff 曾在其父亲的纽约房地产公司维特科夫集团担任项目经理。2020 年,他接管了家族办公室,根据领英个人资料,他「专注于区块链」。他与父亲以及其他人在 9 月,也就是总统大选前七周创立了 World Liberty。
World Liberty 发行了一种名为 USD1 的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在银行体系之外跨境转移资金。据与该公司有过合作的人士透露,该公司已向渴望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外国政府推销代币。
除了 World Liberty 与阿联酋官员会面外,Zach Witkoff 还在巴基斯坦会见了一些高级政府官员,几周后,这些人与特朗普政府就与印度的停火进行了谈判。他告诉他们,World Liberty 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将巴基斯坦稀土矿的买卖「代币化」 。与此同时,据一位与巴基斯坦就该协议合作的说客透露,巴基斯坦一直在与美国就一项可能价值数万亿美元的稀土和其他矿产协议进行谈判。
World Liberty 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在巴基斯坦举行的会议与巴基斯坦可能与特朗普政府谈判的任何协议「毫无关系」。
Zach Witkoff 的顾问和同事还会见了马来西亚外交部长和总理以及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并在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出席的莫斯科加密货币会议上发表了讲话。
Steve Witkoff(左二)本月在阿布扎比会见了 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 Nahyan(右二)。照片发布在 Sheikh 的 Instagram 账户上
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为 World Liberty 的海外之旅做了一些介绍。2023 年,赵长鹏与币安公司承认违反了美国反洗钱法。赵长鹏一直在寻求特朗普政府的赦免,希望他的公司重返美国市场,并希望终止与司法部达成和解后施加的合规要求。World Liberty 的发言人表示,赵长鹏和 Zach Witkoff 是朋友,但赵长鹏并非调解人。
币安发言人表示,赵长鹏一直在推动加密货币行业的「全球创新」,该公司「很自豪能够帮助美国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之都」。
World Liberty 并未公开其代币购买者,但今年已通过代币销售筹集了超过 5.5 亿美元。已披露购买情况的买家包括: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加密货币交易公司 DWF Labs,购买了价值 2500 万美元的代币;以及中国出生的加密货币企业家孙宇晨,他投资了 7500 万美元,目前担任公司顾问。周四晚上,孙宇晨作为贵宾与特朗普一同出席一场加密货币相关的晚宴。
据知情人士透露,World Liberty 团队已与海湾地区其他公司就潜在的象征性购买进行了谈判,并表示此类交易可能有助于其在美国的扩张计划。World Liberty 发言人否认了该公司声称此类交易可能有助于其在美国的扩张计划的说法。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他一直在努力削弱政府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撤销了十多起针对加密货币公司的案件,其中包括一起针对孙宇晨的案件,孙宇晨是 World Liberty 已知的最大外部投资者。
World Liberty 的业务蒸蒸日上。得益于与阿联酋的合作,USD1 推出仅一个月后,就已成为全球市值第五大的稳定币。币安已于周四上线 USD1 交易,此举或将提振该代币的需求。
「这仅仅是个开始,」Zach Witkoff 5 月份在 X 上发帖称。
加密货币关联
特朗普赢得 2024 年大选数周后,来自纽约房地产圈的老友 Steve Witkoff 开启了中东之行。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胜选后不久任命 Witkoff 为中东特使,他向拜登政府官员表示,希望开始重建在该地区的人脉。
在阿布扎比期间,Witkoff 参加了一场加密货币会议,并与其他加密企业家私下交流,这些人后来成为 World Liberty 的关键人物,包括孙宇晨和赵长鹏。Witkoff 告诉与会者,加密货币在特朗普执政下将飞速发展。
Zach Witkoff 当时不在场,因为妻子正在分娩。他们为儿子取名 Don,与总统同名。他和弟弟 Alex 已接管 World Liberty。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对加密技术尚不熟悉的父亲 Steve,当时正参与赵长鹏的加密交易所币安与特朗普家族代表的交易谈判。Witkoff 和赵长鹏均否认参与谈判。
随着特朗普就职日临近,一些国家开始探索建立联系的新途径。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巴基斯坦与美国关系紧张,美国于 2018 年暂停向巴方提供 3 亿美元军事援助,特朗普多次指责该国在打击激进组织方面力度不足。
为寻求新开端,今年 1 月初,巴基斯坦聘请美国说客,协助在特朗普就职期间安排华盛顿的会面,巴基斯坦内政部长在会上呼吁更多美国投资。
1 月下旬,得克萨斯州金融家、小唐纳德・特朗普的好友 Gentry Beach 带领投资者代表团会见巴基斯坦总理 Shehbaz Sharif 及其内阁,称希望在豪华房地产和巴基斯坦矿产领域(富含锂等稀土矿物)投资数十亿美元。当月早些时候,在海湖庄园的一场活动中,Beach 吹嘘特朗普胜选后,自己获得了与外国政府领导人接触的机会。「他们把我当作特朗普总统一样对待。」 他说。
Beach 20 岁的儿子 Gentry Beach Jr.今年 2 月在伊斯兰堡会见了巴基斯坦财政部长 Muhammad Aurangzeb(前摩根大通高管),讨论在巴基斯坦发展加密行业的机会。巴基斯坦财政部将加密货币视为吸引谨慎外国投资者、重振低迷经济的途径。
与 Beach Jr.一同参会的还有迪拜的一位酋长、一名俄罗斯科技高管,以及加密项目 IslamicCoin 的联合创始人。Beach 称,儿子不认识在场的其他人,从未将自己代表为与美国政府相关的任何身份。
另一位与特朗普政府有关联的美国人也出席了会议:美国区块链公司首席商务官 Keli Whitlock。他的姐姐嫁给了美国国防部长 Hegseth。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巴基斯坦官员并不认为 Beach 是帮助巴基斯坦成为地区加密货币领导者的合适人选。财政部长下令成立国家加密货币委员会,监督加密货币法规的起草工作,希望以此吸引投资者。他任命巴基斯坦科技企业家 Bilal bin Saqib 为负责人,后者去年 12 月曾参加过阿布扎比的币安游艇派对,并参加了 Steve Witkoff 出席的阿联酋加密货币会议。
巴基斯坦的接触
巴基斯坦有理由期待与特朗普政府改善关系。2 月下旬,美国政府将对巴 3.97 亿美元安全援助从对外援助冻结名单中豁免。特朗普在国情咨文中感谢巴基斯坦协助逮捕一名恐怖分子,这令巴方官员欣喜。
游说记录显示,4 月,巴基斯坦签署协议,每月向特朗普的前保镖 Keith Schiller 和前特朗普集团首席律师 George Sorial 支付 20 万美元,聘请两人作为顾问,帮助该国与美国建立 「长期经济伙伴关系」,特别是在稀土和关键矿产领域。
几乎同一时间,币安的赵长鹏前往巴基斯坦,被任命为巴基斯坦加密委员会战略顾问。
约一周后,World Liberty 任命巴基斯坦科技企业家 Bilal bin Saqib 为顾问,称其具备与政府合作的经验。
现在,巴基斯坦有了与特朗普的联系。
4 月 26 日,一架载有 World Liberty 领导层的私人飞机降落在伊斯兰堡。Zach Witkoff 及其联合创始人 Zak Folkman 和 Chase Herro 在停机坪受到 Saqib 的迎接。在随后与巴基斯坦财政部的仪式上,Witkoff 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巴财政部称这将使 World Liberty 帮助巴基斯坦成为全球加密领袖,并使用其稳定币 USD1 进行汇款和贸易。
当天晚些时候,代表团飞往拉合尔,警方车队护送他们前往一座百年城堡参加晚间庆祝活动。为向他们致敬,现场燃放了烟花,Coldplay 的《Fix You》响彻夜空。在拉合尔沙利马尔花园的一场 「炉边谈话」 录音中,Witkoff 说:「你们坐拥数万亿美元的稀土矿产。」
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发言人表示,支持数字资产发展是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称这是美国驻巴使团的 「外交工作新领域」。巴基斯坦财政部未置评,巴驻美大使馆未回应置评请求。
游说记录显示,财政部长与 World Liberty 会面时,也在试图安排与特朗普政府的会面。巴基斯坦于 4 月份以每月 2.5 万美元的价格聘请的一家美国游说公司于 5 月初与一位财政部官员进行了接触,商讨促成与部长的通话事宜。
巴基斯坦游说者 Robert Seiden 表示,与美国政府的稀土矿产交易谈判进展迅速。他说,在新政府下,各国 「认识到,只要愿意与美国达成商业交易,现在就有前进的道路」。
特朗普继续对巴基斯坦发表积极评价,上周在福克斯新闻称:「他们是聪明人,制造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
争议与监管关注
从巴基斯坦出发,Zach Witkoff 前往阿布扎比参加币安私人会议,会见赵长鹏,随后赴迪拜参加 Token2049 会议,在那里他与 Eric Trump 宣布,Sheikh Tahnoon 的公司 MGX 对币安的 20 亿美元投资将以 World Liberty 的 USD1 稳定币支付。
赵长鹏继续为 World Liberty 敞开大门。5 月,他前往吉尔吉斯斯坦会见总统,并正式加入该国国家加密委员会。他和一名 World Liberty 顾问还与马来西亚政府会面,讨论两国在加密监管方面的 「数字金融合作」。
一些民主党议员正在调查 World Liberty 与外国政府及外国公民的互动是否违反法律。
上周,Zach Witkoff 在 X 平台发布一封信,回应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 Richard Blumenthal 的质询。Blumenthal 要求提供 World Liberty 的财务细节、与特朗普政府的沟通情况,以及其他政策信息。
Witkoff 信中称,World Liberty 已采取 「严格尽职调查」 以遵守法律,但未提供所要求的记录。
这封信由贝克・霍斯特勒律师事务所律师 Teresa Goody Guillén 签署,自 2 月以来,她也一直在为币安进行游说。
Cetus 真的「追回」1.6 亿美元被盗资金了吗?
撰文:Alex Liu,Foresight News
Sui 生态最大的去中心化 AMM 交易所 Cetus 于昨日因数值精度的代码问题被攻击者虚构流动性盗走了超 2 亿美元。
被盗 2 小时后,Cetus 发文表示:「截止目前已确认一名攻击者从 Cetus 协议窃取了约 2.23 亿美元,团队采取行动锁定了合约,以防止进一步的资金盗窃,已冻结1.62 亿美元的被盗资金。目前正在与 Sui 基金会及其他生态系统成员合作,制定下一步解决方案,目标是追回剩余的被盗资金。大部分受影响的资金已暂停使用,我们正在积极寻求恢复剩余资金的途径。完整的事件报告将稍后公布。」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用词是「冻结」而非「追回」。也就是说,这笔资金是否能拿回补偿受损用户,还是未知数。而 Sui 官方更详细的说明了该过程。
除去黑客跨链到以太坊主网并兑换为超两万枚 ETH 的资金(约 6000 万美元)外,多数被盗资金仍在黑客的 Sui 链地址中。而该部分资产的「冻结」,实质上是 Sui 的验证者联合起来「审查(censor)」了相关地址——大家约定好了无视他。
客观来说,这违背了去中心化世界「抗审查(Censorship Resistant)」的准则,属于中心化的操作,已经在社区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而这笔钱在「冻结」后如何拿回来呢?Sui 联创提到将恢复的资金放回 Cetus 流动性池,基于能拿回这笔钱的前提。
简单点讲:「冻结」是让黑客在 Sui 链上的签名无效,交易无法上链,资金困在地址中;那么「追回」需要的是无需黑客的签名,就将他地址中的资产转移走。这是可能做到的吗?
事实上,Solayer 的工程师 Chaofan 表示 Sui 团队已经在要求每一个 Sui 上的验证者部署一段修复代码,以便让他们可以在攻击者不签名的情况下「追回」这笔钱。这显然是中心化的,激起了社区更大的争论 —— 在你没有签名的情况下,资产就可以被从地址上转移走。
(注意:Sui 验证者反馈表示并没有收到「要求」,Chaofan 后续也表示 Sui 验证者目前没有部署相关代码。)
但是这显然是不得已的特例,说明目前 Sui 的去中心化,有一个应急情况下的「开关」。Sui 之所以能够这样,原因在于仅 100 出头的验证者数,并且多数验证者都是与 Sui 基金会关系良好的机构,易于协调。(Sui 验证者需要自有或吸引超千万枚 SUI 代币的质押,通常只有机构拥有这样的资金能力。)
笔者是支持这样的做法的。Cetus 是 Sui 上最大的去中心化 AMM 交易所,流动性池中是无数人的积蓄、赖以生存的资金。同时,许多 Sui 项目代币的主要流动性池都部署在 Cetus 上,流动性被撤对这些生态项目是难以承受的损失。可以说,拿回这笔钱,是对之前正欣欣向荣发展但远谈不上成熟的 Sui DeFi 生态必要的保护。
如果说为了坚守「去中心化」的教条,宁愿让这一切毁掉的话,似乎属于在以太坊 The DAO 硬分叉后选择坚守 ETC(以太经典)的原教旨主义了。笔者比较认可下面的观点:去中心化是目标,而不是起点。在目前阶段,如果我追求极致的去中心化,我会选择使用以太坊。而现在我为 Sui 能帮助在 Cetus 中受损的用户追回资金感到高兴。
Sui 上 Bucket Protocol 创始人对事件的反思
英国上市公司 Smarter Web Company 增持 23.09 枚 BTC,总持仓量达 58.71 枚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官方消息,英国上市公司 Smarter Web 公司向其资金库增持 23.09 枚 Bitcoin ,平均购买价格为 107,424 美元。此次增持后,该公司 Bitcoin 总持有量达到 58.71 枚。
香港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草案》,对中国币圈会有什么影响?
撰文:加密沙律
香港特区立法会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标志着香港成为全球首个建立法币稳定币全链条监管体系的司法管辖区。这一立法行动不仅为香港的虚拟资产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还通过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为香港及中国内地虚拟货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刘律师(web3_lawyer)从香港及中国内地两个维度,结合政策背景、行业影响及未来趋势,分析该法案通过的积极意义。
一、对香港的积极影响
(一)强化香港作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的地位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近年来在虚拟资产领域持续发力。《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在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领导地位。法案明确了稳定币发行人的监管要求,包括 2500 万港元的注册资本门槛、1:1 储备资产锚定发行量、强制保障无条件赎回权等。这些严格但清晰的监管标准为稳定币市场提供了透明的合规环境,有助于吸引全球投资者和企业选择香港作为稳定币业务的运营中心。
此外,香港金管局计划在法案通过后迅速发布监管指引,并于 2025 年底开放牌照申请。这将吸引包括渣打香港、安拟集团等机构在内的企业积极参与,加速港元稳定币的开发与应用。 港元稳定币的推出不仅能增强香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竞争力,还将推动 Web3 生态的发展,为香港数字经济注入新活力。例如,港元稳定币可用于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贸易结算,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亚洲金融枢纽的地位。
(二)促进金融创新与技术发展
《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表明香港政府将稳定币视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边缘技术。 法案通过为稳定币发行人提供了明确的合规路径,鼓励企业在监管框架内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京东集团已进入香港的稳定币「沙盒」测试阶段,表明企业对香港市场的信心。 这种「监管沙盒」机制允许企业在受控环境中测试创新产品,降低了初创企业的合规成本,同时为技术迭代提供了空间。
稳定币作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合法化将推动 Web3、NFT 及元宇宙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香港政府自 2022 年以来便开始布局虚拟资产监管,2023 年开展公众咨询,2024 年推出监管沙盒,显示出对 Web3 生态的长期支持。 法案的通过将进一步激发区块链技术在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为香港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
(三)提升市场信心与投资者保护
虚拟资产行业因过去的事件(如 FTX 暴雷)而面临信任危机。香港通过建立全面的稳定币监管体系,强调储备资产管理、流动性和反洗钱(AML)要求,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 这些措施确保了稳定币发行人的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例如,强制 1:1 储备资产要求和无条件赎回权能够有效防止稳定币脱钩风险,增强市场对稳定币的信任。
此外,香港的监管框架在创新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展现了开放兼容的态度。 这种平衡不仅吸引了全球加密企业的目光,也为本地零售投资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投资渠道。例如,众安银行(ZA Bank)已率先推出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支持比特币和以太坊交易,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展至稳定币交易。 这种先行者的示范效应将推动更多金融机构进入虚拟资产市场,扩大香港的投资者基础。
(四)推动跨境支付与金融互联互通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为港元稳定币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港元稳定币的推出将优化香港与亚洲其他地区的金融互联互通,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 例如,港元稳定币可用于跨境电商、贸易结算及供应链金融,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结算效率。这不仅有助于香港巩固其作为全球贸易中心的地位,还将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多数字化金融工具。
二、对内地的积极影响
(一)为内地提供监管经验参考
中国内地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较为严格,禁止加密货币业务型交易和 ICO,但对区块链技术持开放态度。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为内地提供了可借鉴的监管模式。香港的监管框架强调合规性、风险防控和金融创新的平衡,这与内地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如数字人民币)的政策目标有一定契合点。
例如,香港的「监管沙盒」机制为稳定币发行提供了测试环境,这种模式可能启发内地在特定领域(如央行数字货币 CBDC 或供应链金融)探索类似的试点机制。香港作为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其成功经验可能推动内地在未来逐步放开对稳定币等虚拟资产的监管限制,尤其是在与港元或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领域。
(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为非美元稳定币(如锚定港币或人民币的稳定币)提供了实验场。 虽然目前香港的稳定币监管主要聚焦港元稳定币,但其开放的监管态度为人民币稳定币的探索提供了可能性。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拥有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的市场环境,适合作为人民币稳定币的试验地。若人民币稳定币在香港获得成功,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和结算中的使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例如,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可能为内地企业提供合规渠道,通过香港发行人民币锚定的稳定币,用于跨境贸易和投资。这种模式不仅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度,还能为内地企业提供新的融资和支付工具,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三)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内地推动金融科技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重要区域。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为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例如,港元稳定币可与数字人民币形成互补,共同服务于大湾区的跨境支付、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需求。香港的监管经验和成熟的金融市场可以为大湾区企业提供合规指引,吸引更多内地科技企业通过香港进入国际市场。
此外,香港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和稳定币发行人可能与内地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例如,稳定币可用于大湾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种跨区域合作将推动大湾区金融科技生态的整合与发展。
(四)间接刺激内地区块链技术应用
虽然内地对加密货币交易持谨慎态度,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和数字身份认证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为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可能间接刺激内地企业在合规框架下加速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香港的稳定币「沙盒」测试经验可为内地企业提供技术参考,推动区块链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落地。
三、未来趋势展望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标志着全球稳定币监管进入新阶段。未来,香港可能成为非美元稳定币的全球实验场,吸引更多国际企业进入其市场。同时,香港的监管模式可能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推动全球稳定币监管的协调与发展。
对中国内地而言,香港的成功经验可能促使监管机构在未来逐步放宽对虚拟资产的限制,尤其是在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领域。内地企业可通过香港的合规渠道参与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此外,香港与内地的金融科技合作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进一步深化,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
四、写在最后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对香港及中国内地虚拟货币行业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对香港而言,法案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的地位,促进了金融创新、投资者保护和跨境支付的发展。对中国内地而言,香港的监管经验为内地提供了参考,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协同发展及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间接刺激。未来,随着香港稳定币市场的成熟及其与内地的进一步合作,双方将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仅代表本文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对特定事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
USD1 点燃币安 summer:一场特朗普背书下的加密盛宴
撰文:Oliver,火星财经
2025 年 5 月 22 日,比特币一举突破 11 万美元的历史新高,加密市场沸腾了。然而,比特币的辉煌只是这波热潮的开场白,一枚名为 USD1 的稳定币却悄然抢占了舞台中央。作为特朗普家族背书的 DeFi 项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推出的美元锚定稳定币,USD1 在币安宣布支持其交易对后,掀起了一场生态代币的狂欢。短短一天之内,与 USD1 相关的代币 BUILDon 暴涨 480%,usd1doge 飙升 10 倍,市场情绪被彻底点燃。
币安「点火」:USD1 交易对引爆市场
5 月 22 日晚 8 点,币安正式上线 USD1 交易对,成为继 HTX 和 MEXC 之后第三家支持 USD1 的主流交易所。这一消息如同投向市场的重磅炸弹,迅速引爆了与 USD1 相关的代币行情。币安 Alpha 平台上的 BUILDon(代币 B)首当其冲,6 小时内暴涨 480%,单日涨幅更是高达 192%,市值突破 2.2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社区里,投资者们兴奋地讨论着:「USD1 这是要接棒 FDUSD,成为币安的新宠啊!」
BUILDon 并非孤例。与 USD1 挂钩的 meme 币 usd1doge 在 24 小时内实现了 10 倍的惊人涨幅,市值从 13 万美元一度飙升至 200 万美元,尽管随后回落至 73 万美元,但其表现依然令人瞠目结舌。另一枚代币 EAGLE 也不甘示弱,作为以太坊链上首个与 USD1 相关的项目,日内最高涨幅达到 1067%,市值一度触及 374 万美元。币安涨幅榜上,LISTA 和 STO 等代币同样表现亮眼,分别上涨 46.62% 和 20%,市场对「WLFI 概念」和「币安系」项目的信心被迅速推向高点。
这场热潮的直接导火索,正是币安对 USD1 的支持。USD1 由 WLFI 于 2025 年 3 月推出,定位为 1:1 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储备资产由短期美债和美元存款 100% 支持,托管机构为 BitGo Trust Company。凭借特朗普家族的强力背书,联合创始人 Eric Trump 的参与让 USD1 自带流量。两个月内,其市值从 1.28 亿美元飙升至 21 亿美元,跻身全球前七大稳定币。更重要的是,USD1 在 BNB 链上的流通量占比高达 90%,而币安此次上线的交易对无疑为这一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热钱涌动:特朗普标签的催化效应
USD1 的崛起并非偶然,它背后是「美元热钱 + 特朗普标签」的双重加持。5 月初,阿布扎比投资机构 MGX 通过 USD1 向币安注资 20 亿美元,这一事件不仅推高了 USD1 的市值,也让市场看到了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在 5 月 16 日公开表示,这笔投资完全通过 USD1 完成,与市场上炒作的 TRUMP meme 币无关。这一表态进一步为 USD1 正名,也让投资者对币安与 USD1 的深度绑定充满期待。
更引人注目的是,USD1 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布局。5 月 23 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特朗普的中东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早在特朗普就职前一个月就已飞往阿联酋,商讨地域问题并参与了一场加密主题会议。其子、WLFI 创始人 Zach Witkoff 在向加密公司推介时,将特朗普比作「教父」,并宣称 WLFI 将充分利用美国日益宽松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不仅如此,Zach Witkoff 还曾访问巴基斯坦,与政府高层会面,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该国稀土矿产买卖「代币化」的设想——几周后,这些官员便与特朗普政府就印巴停火协议展开谈判。而帮助 WLFI 牵线部分海外行程的,正是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尽管 WLFI 发言人澄清 CZ 仅为 Zach 的朋友,而非「中间人」。此外,WLFI 团队还与海湾地区企业商讨代币购买事宜,暗示此类交易可能助力它们在美扩张,但这一说法被公司发言人否认。这一系列动作显示,USD1 的野心远不止于稳定币市场,而是试图通过加密技术与地缘政治深度结合,打开新的局面。
社区里,有人猜测币安正在通过 Alpha 平台「试水」USD1,意图将其打造成 BNB Chain 的核心稳定币。毕竟,USD1 已经通过 Chainlink 的 CCIP 协议实现了多链部署,覆盖以太坊、BNB Chain 和 Tron 链,其生态扩张的速度令人咋舌。WLFI 联合创始人 Zack Witkoff 曾在 5 月 1 日透露,USD1 将原生部署到 Tron 链上,这一决定与 Tron 创始人孙宇晨的投资密切相关。作为 WLFI 的最大个人投资者,孙宇晨投入了 7500 万美元,其影响力无疑为 USD1 的多链布局提供了助力。
生态代币的狂欢:机会与泡沫并存
USD1 交易对的上线,不仅让币安生态内的代币迎来了暴涨,也让投资者嗅到了 Alpha 机会。以 BUILDon 为例,这枚通过 Four.meme 平台公平发射的代币,原本只是宣传 BSC 建设文化的吉祥物,却因 WLFI 的支持和 USD1 的热潮而成为市场焦点。PancakeSwap 数据显示,BUILDon 7 日交易量高达 2.2 亿美元,远超其他代币,而其 7 天平均交易次数也达到 27487.9 次,显示出市场对其的高度关注。WLFI 官方宣布购入 B 代币并启动 USD1 建设计划,这一举动被视为 USD1 生态的重要信号,迅速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
与此同时,与 WLFI 合作的协议代币也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Lista DAO 的代币 LISTA 在 5 月 22 日上涨 46.62%,其借贷产品 Lista Lending 上线了 USD1Vault,为 USD1 在 BNB Chain 提供了首个应用场景。StakeStone 的代币 STO 则因与 USD1 的集成计划而上涨 20%,其跨链收益产品为 USD1 用户提供了更高的资产利用率。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 USD1 的实用性,也为相关项目带来了流量和资金的加持。
然而,热潮之下,泡沫的影子也若隐若现。usd1doge 和 EAGLE 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回落,显示出市场投机情绪的浓厚。社区里,有人兴奋地讨论着「下一枚 10 倍币」,也有人冷静地提醒:「这种暴涨往往是短期的,追高风险不小。」的确,USD1 生态内的代币热潮虽然带来了机会,但其可持续性仍需观察。
USD1 的野心:从支付工具到生态核心
USD1 的成功不仅在于交易对的热潮,更在于其生态建设的全面开花。它已集成超过 10 个 DeFi 协议,包括 Venus Protocol、Meson Finance 和 Pyth Network 等,覆盖借贷、跨链交易和预言机服务等多个领域。在消费场景上,USD1 也展现了强大的拓展能力。去中心化钱包 TokenPocket、HOT Wallet 以及 Web3 旅行平台 Umy 均已支持 USD1,用户可以通过 USD1 预订全球超百万家酒店。支付生态 Pundi X 也全面接入 USD1,为其在零售场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WLFI 联合创始人 Zach Witkoff 表示,USD1 的目标是为机构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工具,未来还将与传统零售 POS 系统集成。这样的愿景让人不禁联想到 USDT 和 USDC 的成功之路。然而,USD1 要挑战稳定币市场的「双巨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储备资产的透明度和锚定机制的稳定性需要经受市场考验,而特朗普标签带来的政治风险也不容忽视。
小结
USD1 的崛起为币安生态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为加密市场带来了新的叙事。从 BUILDon 的暴涨到 LISTA、STO 的联动,市场对「特朗普概念」的追捧正在掀起一波热潮。对于投资者而言,USD1 生态内的 Alpha 机会或许正暗藏其中,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在这场加密盛宴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显得尤为重要。USD1 能否在稳定币市场中站稳脚跟,甚至挑战 USDT 和 USDC 的地位?这场由特朗普家族背书引发的热潮,或许只是故事的开端。
技术 VS 主权:Cosmos 被央行数字货币 「悄悄采纳」
撰文:Sanqing
引言
2025 年 5 月 22 日, Interchain Labs 联合首席执行官 Maghnus Mareneck 透露:哥伦比亚政府正与一家银行联盟合作,在 Cosmos 网络上测试一款面向跨境支付场景的 CBDC,并已选择私有、许可节点模式和 IBC Eureka 技术栈。【消息来源:news.bitcoin.com】
没有 DAO,没有链上治理,只有许可节点和分布式账本。谁能想到,被称为「去中心化乐高」的 Cosmos,居然成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理想搭档?
Cosmos:造链积木,恰好合身的权力外套
Cosmos 并不是一条公链,而是一整套「造链 + 通链」的工具箱,专为多链架构而生。相比起标准化、开放性的以太坊,Cosmos 的灵活与可控性,为央行提供了「定制主权账本」的理想模板。
Cosmos SDK:像乐高一样拼装主权链
Cosmos SDK 是模块化开发框架,央行可以按需拼装:
-
加入账户权限与 KYC 模块
-
关闭智能合约虚拟机,杜绝「不可控」合约部署
-
增添监管审计、定向支付等监管插件
Tendermint BFT:轮流当「中央银行」
Cosmos 使用的是 Tendermint 共识,不靠算力挖矿,而是由授权验证者轮流出块,节点成员可控,延迟极低、出块确定性强,天然适配 CBDC 的实时支付场景。
IBC:链与链之间的「TCP/IP」
IBC 是 Cosmos 的跨链通信协议:
-
支持状态证明和资产跨链
-
Zone 链各自独立,必要时交换认证数据包
-
实现链级白名单与封包审查,「可控互通」而非无序互通
借助此协议及 ICS-20 标准,ATOM、OSMO 等代币可在 Cosmos 生态多个 Zone 间自由流通,无需桥接。
Hub-and-Zone:拒绝重复造轮 L2
Cosmos 的架构基于「 Hub and Zone」:
-
Cosmos Hub 是生态中最早的链,但不是「总指挥」
-
Zone 是指各独立链,如 Osmosis、Juno,每条链有独立账本与验证者
-
它们之间通过 IBC 通信,无需 Hub 中转
每个 Zone 就是一条「可插拔、自主运维」的主权链,彼此互通,但无需服从。
哥伦比亚路径:技术选型背后的主权算盘
哥伦比亚的 CBDC 链,实际上就是一条采用 Cosmos 技术的 Zone。
-
不依赖 Cosmos Hub
-
不与其他 DeFi 生态直接互通
-
是一条封闭许可链,只借用 Cosmos SDK、Tendermint、IBC 三大组件
对哥伦比亚央行而言,这不是去中心化的「理想主义」,而是一种「工具主义」选择。
Cosmos 与 mBridge 的分岔口:成本、效率与控制的权衡
在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选型上,Cosmos 或许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路线之一。
目前主导的路线还是国际清算银行(BIS)主导、合作国家众多的 mBridge——一个联通各国 CBDC 网络的联盟链网络(包括各国央行及国际性组织在内,共 5 成员,以及超过 32 个观察成员),各成员国央行在此设立 Operator Node,有点联合央行的意味,并允许各国许可的商业银行或其他清结算机构运行节点以进行货币的交换。
笔者将 mBridge、Cosmos 和主流跨链桥对比如下:
哥伦比亚为何没有选择 mBridge,而是转向 Cosmos?
一方面,mBridge 是大国博弈的产物,技术更新节奏慢,接入门槛高;另一方面,Cosmos 提供了「开箱即用」的技术组件,无需复杂谈判或外交协调就能构建一条本地许可链,同时通过 IBC 预留未来互通的可能性。
这更符合拉美经济体当前的现实诉求:
-
预算有限,建设要快
-
不愿完全依赖特定大国主导的联盟
-
希望在合规控制与区块链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如果哥伦比亚的试点顺利,Cosmos 或许将成为中小型经济体构建主权数字货币的新路径。一条可控、成本可接受、技术去依赖的道路,将可能在南美、非洲乃至东南亚被更多主权国家复制。这是一次典型的「技术实用主义」胜利。
结语
Cosmos 提供的,是一种技术「中立性」与「可裁剪性」:它不预设治理答案,也不拒绝中心化部署。
哥伦比亚没有加入 Web3,它只是借用了 Cosmos。没有开放节点、没有链上治理、没有与公链生态的连接——这条基于 Cosmos 的 CBDC 链,更像是一台经过精简和改装的「主权货币机器」。
不过这种 Web3 技术在现实场景中的「降温适配」,也是对其工程价值的某种承认。
谁是本轮加密周期的头号赚钱玩家?
撰文: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去年一年亏了上百万」,小苏告诉 Foresight News。
作为一名币圈老韭菜,他在上轮牛市周期中购买了不少 VC 币,2021 年,比特币一度突破 67000 美元,创历史新高,众多 VC 币水涨船高,涨幅甚至高于比特币,小苏的第一桶金由此而来。
然而市场变幻莫测,这一轮周期小苏栽了跟头,自 2024 年起,他重仓的多个 VC 币表现不佳,一路阴跌不止,被迫成为钻石手的他实在扛不住,只能在低点割肉离场,如此三番五次后,他的累积收益已经回吐大半。
「为什么这一轮赚钱这么难?市场上到底谁赚到钱了?」小苏十分不解,在他看来,以往牛市周期,闭眼买币,躺着、睡着就能赚钱的时代,如今变成必须「跑得快」才能挣钱。市场参与者如 VC、做市商、交易所、项目方、散户、撸毛工作室等都面临各自不小的新挑战。
小苏的经历并非个例,不止像他这样的老韭菜,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加密 VC 机构也在近期宣布转型,并坦言这一轮的一级投资收益非常失败。
但从加密货币的历史来看,2024 至 2025 是波澜壮阔的一年。比特币现货 ETF 的获批让传统金融机构蜂拥而入,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加密政策迎来史无前例的宽松环境,一系列的利好使得比特币价格从底部 1.5 万美元突破 10 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投资者对于狂暴牛市的憧憬达到顶峰。
可市场的另一重要龙头以太坊打碎了投资者的美梦。以太坊本轮周期甚至并未创下历史新高,过往的两大币价助推器 DeFi 以及 NFT 也并未出现热潮,其创始人 Vitalik 以及以太坊基金会备受批评,ETH 萎靡之下,二层、再质押、ZK 等叙事幻灭,众多相关生态代币表现令人大失所望。
而唯一的热点——Meme 币的热潮,某种程度上也是散户们对 VC 币高估值在宣泄不满,VC 币回报利润在上所之前就已被 VC 瓜分殆尽,留下的只有散户接盘与「无尽的下跌」。
但在这个更粗暴的「赌场」里,只有极少数精明的交易员、内幕交易者以及发币集团赚得盆满钵满,大多数疯狂冲 Meme 的散户在一场又一场的彩票刮奖运动中,损失越来越大,最终也意识到所谓的财富效应终究也只是属于他人的「晒单秀」。
那么到底谁才是赢家呢?Foresight News 带着上述疑问采访了多位赛道的加密从业者,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比特币持有者:赢麻了
比特币买家,无疑是在本轮周期收益颇丰。5 月 10 日,Bitcoin Magazine Pro 数据显示,比特币自突破 10 万美元后,仍处于亏损状态的地址仅仅为 0.55%,该比例表明市场上大部分比特币玩家均处于盈利状态。截止发稿时,比特币已突破 11 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再未有人因购买比特币而亏钱,所有买家均实现盈利。
2022 年成立的 NDV(NextGen Digital Venture)基金即是其中之一, 其创始人 Jason(@jhy256)告诉 Foresight News,NDV 一期基金已于今年 2 月清仓,其总收益达到 3.75 倍,并于近期启动了二期基金的融资。
Jason 在创投领域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曾在华兴资本、启明创投等机构就职。2023 年,34 岁的他选择离开由马云和蔡崇信联合设立的家族办公室蓝池资本,创立了 NextGen Digital Venture。
Jason 表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外部的买盘仍然不少,很多机构连 0.1% 的配置都没有,可能就先买个 0.1%,涨跌不敏感。传统大钱如果拿 1% 的资金体量来配置比特币,对于比特币这个资产类别也非常可观的。」他在第一年将基金大部分仓位放在 GBTC 上,去年又进行策略切换后转向与加密货币相关股票,如 Coinbase 以及 Strategy。这些操作无疑都踩中了市场趋势。
他在谈及比特币涨幅时分析时表示,现货 ETF 的推出功不可没。「传统金融的钱可以定向从 ETF 直接流向 BTC,这也是 BTC 能够持续跑赢很多山寨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特朗普的当选和发币,会给予其他数字货币一些新的机会。」
2024 年 1 月,比特币现货 ETF 的获批成为本轮周期的里程碑事件。截止目前,比特币现货 ETF 总净流入超 427 亿美元。以贝莱德、富达等为代表的机构大举购入比特币现货 ETF,凭借入场时间早、成本不高以及稳健持有一跃成为市场上明牌大赢家。 这些资金主要来自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和家族理财室,也标志着加密市场从散户投机向机构投资的转变。
不仅如此,各个上市企业也加入比特币购买大军中也赚得盆满钵满。
美股上市公司 Strategy 就凭借激进的购买风格,不仅其股票价格收益大涨,其公司浮盈也大得惊人。截至 2025 年 5 月 18 日,Strategy 持有 576,230 枚比特币,购入总价约为 401.8 亿美元,平均每枚比特币价格约为 69,726 美元。比特币突破 10.97 万美元之后,其浮盈一度超 230.39 亿美元。 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累计持有 7800 枚比特币,历史平均购入价为 1351 万日元 / 枚(约合 94165.7 万美元)。按照比特币 10.9 万美元计算,Metaplanet 持有的比特币已浮盈 1.21 亿美元。
比特币自其诞生以来,长期涨幅没有辜负任何一个钻石手玩家,甚至连一直增持的岛国萨尔瓦多持有的比特币浮盈就已超过 3.57 亿美元。
由 BTC 其衍生的矿机、加密基建公司、金融衍生品自然也收益颇丰。仅以嘉楠科技为例,财报数据显示 2024 年第四季度收入增长 80.9% 及挖矿收入增长 312.5%,公司提到 2025 年第一季度客户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显示矿机销售势头延续。
Meme 大赢家:单币狂赚百万美元
「目前的总盈利已达百倍,主要是包括去年的 AI、deSci 以及 TRUMP 上赚的。」yuyue 告诉 Foresight News,
知名链上 KOL yuyue 抓住 TRUMP 机遇赚得数百万美元一战成名,据流传的社区图片显示,她花费 15.8 万美元购入 TRUMP,浮盈一度超 200 万美元。
她于 2022 年 3 月份入圈,起初只是想找实习工作,后来通过空投以及社群认识更多人,复盘市场机会。最后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敢于上仓位,最终拿到了大结果。
过去一年的加密世界,最具财富效应的赛道无疑是「Meme」。自 2024 年初以来,Meme 币在加密市场掀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狂潮。从 Solana 链上的 WIF 和 BONK,到以太坊上的 PEPE 和 TURBO,再到 Base 链上迅速走红的 DEGEN、MOCHI,甚至是比特币生态中的 Meme 资产,每一个热点的出现都迅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散户和投机者涌入。
Meme 不再只是娱乐,它成为了财富分配机制的新实验场。根据 CoinGecko 和 Dune Analytics 的统计,2024 年全年,Meme 币的总市值从不足 20 亿美元一度飙升至超过 600 亿美元,年内涨幅超过 2900%。其中,仅 Solana 链上的 Meme 币市值就占据了超过 1/3。WIF 一度从不到 100 万美元的初始市值上涨至超过 30 亿美元,早期持有者甚至获得了超过 10 万倍的回报。有用户在 2024 年 4 月以不到 200 美元购入某新 Meme 币 BOME,短短 72 小时内账户价值暴涨至超过 200 万美元。
这些 Meme 币往往并无传统技术背景,甚至不依赖完整的项目白皮书,仅凭一句话的 slogan 或一个简单的狗狗头像,就能引爆数百万美金的交易量。
最疯狂的 Meme 财富效应,则属于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宫前的 Meme 币 TRUMP。0xSun、大宇、冷静、CryptoD 等交易员单币盈利上千万美元,引爆整个加密圈,无数人为之惊呼。不过能单币赚得如此巨额收益的玩家毕竟只是极少数。仓位管理以及风险偏好也是一门大学问。
yuyue 坦言她在仓位管理上比较灵活,除比特币之外,并没有长持的其他仓位。交易风格上,「目前有扫链流派和二段流派,这两种风格泾渭分明,不过自己更偏向二段流派,二段的风格就是看重叙事」。
她表示市场参与者一定要对标的有自己的判断,比如侧重二段就需要关注叙事以及市值估算区间 ,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交易,而这里的叙事也不是幻想出来的,而是可以被 K 线以及盘面支撑。
链上 OG 玩家「比特厂长」也在 Meme 币淘金热中赚得盆满钵满,他告诉 Foresight News,「在上轮周期中凭借 SHIB 短短数周即获得几十倍高额回报后开启了链上交易之旅,在最近一两年的 Meme 交易中,盈利在数百万上下,在 ORDI、GOAT、TRUMP 等标的上抓住了机遇。」
不过想要获得高回报并不容易。「身边拿到大回报的往往在链上研究以及时间方面投入精力大,这是他们该得的,一般人可能做不到。」他感叹道。
交易 Meme 币比主流币更加考验玩家水平,比特厂长表示,Meme 交易须把握大人物、大趋势、大叙事,大热点也非常关键,通过在推特上进行搜索关键词或合约地址也可用来观测短时热度」
他的 Meme 币的盈利也会用于购买比特币。「现在仓位比特币占比 85%,以太坊 BNB 占 13% 附近,剩下一些山寨 Meme 币。」
Meme 币的财富神话在大行情萎靡之下,一度暂时熄火,甚至社交媒体上也罕见大额晒单。众多怀抱暴富梦想的 Meme 币玩家在一次次的刮奖运动中屡屡受挫,在归零与卖飞中反复焦灼不安。有部分人选择再度回归主流山寨币,也有部分玩家选择了其他赛道掘金。
或许,每个不甘离去的 Meme 玩家,都在等待山寨币市场彻底回暖的那个时机,部分市场玩家则通过有效策略与坚持不懈,拿到了大结果,他们就是空投玩家。
天降空投:从全民狂欢到博弈内卷
「2023 年,Arbitrum 空投则成了我回报最大的项目,大概约 3000 万人民币。」知名空投玩家丰密告诉 Foresight News。
他在传统金融历练十几年,做过对冲交易与投行,2017 年因 ICO 进入加密圈,2020 年又通过 DeFi 发现撸毛机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其财富掘金速度甚至远超挖矿或炒币。
此后,「2024 年 Wormhole 带来了更高的账面收益,TGE 时的对应价值甚至超过了 ARB。但可惜的是,在领取和出售的时间节点把握不佳,最终也只是账面辉煌,实际落袋有限。」
空投的黄金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2020 至 2021 年的加密牛市中,DeFi、NFT 和 Layer1/Layer2 项目的激增为撸毛提供了肥沃土壤。Uniswap、1inch、dYdX 等 DeFi 协议的空投活动动辄带来数千美元的收益,吸引了大量散户和早期工作室入场。这一时期,撸毛门槛较低,普通用户通过简单的钱包操作或社交任务即可参与。那确实是撸毛的黄金时代,巅峰时期,撸毛顶级玩家丰密告诉 Foresight News,「ENS 发币时空投的单号奖励超过 10 万人民币,多号直接暴富,PSP(Paraswap)那次,一个号就是 1 万美金起步」。
后续撸毛行业逐渐从野蛮生长转向专业化。工作室则通过批量创建账户、自动化脚本提升效率。不过即便如此,行业仍有不少空投财富效应。
Aptos、Sui 等测试网项目的空投进一步推高了撸毛热潮,部分工作室通过「多账号策略」获取百万美元级别的收益。项目方为防范「女巫攻击」(Sybil Attack),普遍提高了空投门槛,例如引入身份验证、链上行为分析或社区贡献要求。这使得散户撸毛难度加大,而拥有技术优势和资源的工作室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丰密在谈及心得体会时坦言,首先,选对项目最为重要。「真正能改命的空投,一定来自有产品、有创新,有资本、有格局的项目。不是刷 100 个低质量活动就能补足的。宁可重仓 3 个看准的,也不要撒网 30 个毫无确定性的项目。」其次,参与者必须学会理解希望筛选出什么样的人,理解协议逻辑、了解协议特性,非常清晰的全局观判断,越像「真实用户」并代入「开发者视角」,未来越容易被算进高质量权重的分配规则与奖励模型里。此外,就像职业交易员的敏感一样,该止损时要果断,放弃也需要干净利落。
在他看来,撸毛也并非孤立行为,而是一种典型的结构性套利方式。参与者可以把撸毛当作稳健收益的「左手」:低成本、高赔率、以时间换机会。 与此同时,用「右手」配置二级市场的仓位,持有 BTC/ETH 等基础资产,或大胆下注一些长期高弹性的投机项目如 meme。左边吃确定性,右边搏不确定性。「目前这是我眼中更稳健、也更具穿越周期能力的组合方式。」
2024 年空投赛道仍保持持续火热。Starknet、Hyperliquid、Magic Eden、Pudgy Penguins 等项目通过空投分发了数亿美元的代币。随后后续市场行情风云突变,从高潮转向低谷,那些一开始选择出售的玩家保持住了大利润,而选择钻石手,选择等等看的玩家则成了「跑得快玩家」的退出流动性。
对此,丰密则反思道「撸毛从来不是流水线式的机械操作。每一个账号、每一笔 TX、每一个项目代币背后,都是我亲手一点点交互、记录、等待,甚至亏出来的。它们不仅仅是数字,更像是一场又一场策略与运气的博弈,也是一种带有极度浓烈的情感投入。一个项目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时间,Gas 与本金,正因为如此,这是一种情感投入。但正是这种「感情」,在这轮成了我最大的败笔:该卖的时候舍不得卖,该走的时候反复观望。结果把本来已经到手的收益,拱手让给了市场,只是陪它走了一段路。」
市场玩家有输有赢,而且赢家总是少数人。后续不论是个人还是工作室,屡屡被反撸,zkSync、LayerZero 等空投一出,市场一片哀嚎之声,小散户空投少得可怜,撸毛工作室损失惨重,甚至被迫关门。项目方被狂喷,但项目方姿态却相当强硬。自此往后,其市场多数项目也开始争相效仿,少发甚至不发空投。
丰密告诉 Foresight News,「撸毛的草莽时代早就结束了,那个人人都能从链上撸出第一桶金的红利窗口关闭了,现在已经不是随便交互几个按钮就能赚到奖励的阶段了。」
在撸毛玩家普遍都觉得难的时候,想要坚持下来,则难上加难。不少玩家因耐心不够而错失财富机遇。丰密剖析很多玩家无法坚持下去的根源在于 「空投迟迟不发,Gas 不断投入,交互枯燥无趣,任务越来越形式化,积分越来越泛滥,当回报迟迟未到,怀疑就一点点侵蚀执行力,抱怨也就随之而来。但真正的大结果,往往就藏在你差一点想放弃、差一点以为无效的那些坚持之后。你要相信——结果从不是先发生,而是先被相信,才会被兑现。」
丰密也分享了其撸毛过程中遭遇的失败案例,「Babylon 上做了大量 BTC 质押交互,投入了不少资金和注意力。结果空投分配极其有限,收益惨淡得不忍直视。」此外他重仓了整个 Move 生态,其中就有 Aptos,市值高峰时投入超过 400 万美元,结果生态项目集体拉胯,生态没有一个能打,官方也缺乏方向感和顶级运作能力。
空投也有各种酸甜苦辣。
不过相比于买币,撸空投或许仍然是少数可以从初始小额本金便可以赚大钱的赛道之一。多号策略、精品号策略仍不失为实践手段,但也更加讲究方式方法。与项目方斗智斗勇的游戏,仍非常考验撸毛玩家的认知与执行力。
结语
加密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币圈一日,人间一年,虽说有夸张之嫌,然而也侧面反映出其变化速度之快。看不准、抓不住,机会就没了,对于在行业不断追求更多财富的人来说,无疑是最煎熬的。
不过加密圈最为迷人的地方便在于,每次当市场参与者认为已经走到了财富效应尽头之时,总会在某个不起眼的犄角旮旯,某块领域正茁壮成长,为后续的崛起养精蓄锐,通过再一次惊人的财富效应,源源不断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涌入掘金。
以太坊要做「未来的结算层」,目标直指 RWA
撰文:鲍奕龙,华尔街见闻
以太坊正在进行一场公开的「自我重塑」,希望通过「万亿美元安全计划」来巩固其作为未来结算层的地位,并押注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
5 月 14 日以太坊在其官方博客中宣布万亿美元安全计划,旨在将以太坊定位为个人和机构的未来结算层,以此迎接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的主流趋势。这一举措的核心在于强调以太坊十年来的稳定运行时间和去中心化的验证者集合,以此来证明其有能力保障万亿美元级别的价值。
根据以太坊官宣内容来看,「万亿美元安全计划」包含三个部分:
-
绘制以太坊技术栈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安全优势和攻击向量图景。将收集整个生态系统的意见,并将其汇总成一份安全概览报告,帮助我们确定重点关注领域。
-
落实在地图绘制概述中确定的重点领域的改进。我们将与生态系统紧密合作,实施近期高优先级的修复措施,并为长期改进项目分配资金。
-
更有效地沟通以太坊的安全性。各类用户都应该能够理解、利用并受益于以太坊强大的安全基础。任何人都应该能够评估以太坊的安全标准,并将其与其他区块链和传统系统进行比较。
然而,这种雄心勃勃的愿景也引发了质疑。Arca 的研究主管 Katie Talati 认为:
这更像是一种市场营销策略,而非真正的技术创新。仅仅依靠这一声明不足以重新吸引开发者和用户的注意力。尽管如此,以太坊的长期发展仍然值得关注,尤其是在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方面做出改进之后,或许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
有媒体指出,机构投资者对此是否买账也仍未可知。美国现货以太坊 ETF 目前尚未获得机构的广泛认可,截至 5 月 15 日净流出近 4000 万美元,同期 12 只现货比特币基金则净流入 80 亿美元。
尽管 ETF 和质押收益有望提升以太坊的吸引力,但机构买家是否会被抽象的安全叙事所打动仍有待观察。他们可能更感兴趣的是收益率、价格上涨以及以太坊发展路线图的保障。
以太坊的困境:面临来自 Solana 的挑战
根据媒体报道,尽管以太坊在技术上不断进步,但其原生代币 Ether 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自 2022 年原有的以太坊主网(ETH1)与信标链(Beacon Chain,即 ETH2)结合在一起,以太坊的表现一直落后于比特币。更糟糕的是,以太坊在开发者和用户中的吸引力正在减弱,而 Solana 等更具吸引力的竞争对手却在崛起。
报道引援 Electric Capital 的数据表示,2024 年 Solana 的活跃开发者数量增长了 83%,而以太坊则流失了 17%。Solana 凭借更低的费用、积极的合作以及迷因币的推动,吸引了年轻、更具实验性的用户群体,也赢得了投资者的兴趣,推动其代币价格创下历史新高。
以太坊的支持者正在寻求改变。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支持、Vivek Raman 领导的新组织 Etherealize,旨在为以太坊在华盛顿和机构投资者中发声。Raman 表示:
区块链的安全性是确保信任的最重要品质,以太坊的目标是成为「数字石油」,与比特币的「数字黄金」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平衡的数字资产投资组合。
报道表示,以太坊正在试图将自己定位为坚实、安全、但「无聊」的基础设施。从长远来看,这或许可行。但在这个充斥着追逐短期利益的「degen 文化」(高风险高回报)的市场中,以太坊的「万亿美元」愿景可能为时尚早。
Bitget 已上线 U 本位 SOON 永续合约,杠杆区间 1-50 倍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官方公告显示,Bitget 宣布已上线 U 本位 SOON 永续合约,杠杆区间1-50倍,合约交易 BOT 将同步开放。
历史新高下回望 15 年价格曲线:我们终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目前,比特币价格突破 11 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5 月 22 日,恰逢一年一度的「披萨节」,这个由加密货币社区自发形成的纪念日,再次将人们的目光拉回 15 年前那个改写历史的瞬间——那份价值 11 亿美元的披萨。
1、一场价值启蒙的起点
2010 年的比特币网络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全网算力不足今日的万亿分之一,交易所尚未诞生,持有者多为极客与技术爱好者。拉兹洛在论坛发帖提出「用比特币换披萨」时,加密货币的「价值锚定」仍是一片空白。
2010 年 5 月 22 日,美国程序员拉兹洛·汉耶茨(Laszlo Hanyecz)用 10,000 枚比特币购买了两份 Papa John’s 披萨,这标志着比特币首次在现实世界中作为支付手段被使用。当时,这 10,000 枚比特币价值约 41 美元,平均每枚比特币仅值 0.0041 美元。
15 年后的今天,按照比特币突破 10 万美元的价格计算,那两份披萨的价值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10 亿美元。这个数字不仅成为比特币早期发展的里程碑,更揭示了加密货币从边缘实验到全球资产的史诗级跃迁。
2、过去 15 年的比特币价格曲线
从 0.0041 美元到 15 年后的 11 万美元,通过梳理历年 5 月 22 日的比特币价格数据,根据 bitsCrunch.com 数据,可以清晰捕捉其发展轨迹中的关键周期与驱动逻辑。下图是比特币在历年披萨节的价格表现。
数据来源:bitsCrunch.com
技术完善期(2010-2013): 从概念验证到初步应用,比特币证明了去中心化货币的可行性。
2011 年 5 月,比特币价格攀升至 6.8 美元,暗网「丝绸之路」的出现首次展示其匿名支付潜力;2013 年 5 月价格突破 122 美元,同期塞浦路斯债务危机推动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进入主流视野,全年涨幅达 5,400%。
投机狂热期(2014-2017): 价格的剧烈波动吸引了全球关注,但也暴露了市场的不成熟。
2014 年 Mt.Gox 交易所被盗事件导致价格从 525 美元腰斩至 240 美元(2015 年),市场经历首次大规模风险教育。此后,以太坊智能合约、闪电网络等技术突破推动生态扩容,2017 年 5 月价格回升至 2,100 美元,同年 12 月更因 ICO 狂热飙升至 19,783 美元,完成首个「超级周期」。
机构认知期(2018-2021): 传统金融机构开始认真对待比特币,将其视为数字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2018 年熊市很多人直接离场,但灰度信托、MicroStrategy 等机构入场奠定长期买盘基础。2021 年 5 月,价格触及 37,500 美元,特斯拉、萨尔瓦多等国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2024 年,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获批、第四次减半落地与全球法币通胀压力共振,推动价格突破 7.14 万美元,年化收益率达 217%。
下图是 2017 到 2024 每年 5 月份比特币的月度表现。
数据来源:bitsCrunch.com
主流接纳期(2022-2025): 监管框架逐步完善,ETF 获批,比特币正式进入传统投资组合。
随着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进、Web3 生态的成熟、以及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度应用,数字货币正在重塑我们的经济体系。比特币作为这场革命的先驱,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它所代表的去中心化理念和技术创新精神上。
3、历史新高背后的结构性转变
如今,比特币市值已超 2.1 万亿美元,超过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五大资产。其价值支撑逻辑发生本质演变:一是作为宏观对冲属性的强化,二是美欧加密市场监管法案落地,三是 Coinbase、贝莱德等合规渠道打通了传统资金入口。
拉兹洛的 10,000 枚比特币曾被嘲讽为「愚蠢的交易」,但若以今日视角回溯,这笔交易恰恰印证了奥地利学派「主观价值论」的精髓——价值并非源于实体,而是群体共识的映射。15 年间,比特币从极客论坛的代码实验,演变为数亿人信仰的「自由货币」,其价格波动曲线实则是人类对去中心化金融认知的进化史。
4、结语:共识创造价值
在社交媒体上,#PizzaDay 话题每年都会成为热门,人们分享着自己的披萨照片,回忆比特币的发展历程,展望数字货币的未来。这个传统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纪念,成为了整个加密货币社区凝聚力的象征。
站在 11 万美元的历史高点回望,披萨节早已超越单纯的纪念意义,成为加密精神的文化图腾:它提醒我们,技术创新与制度重构的力量,往往始于最微小的实践。正如中本聪在创世区块中嵌入的《泰晤士报》标题「财政大臣濒临第二轮银行救助」——比特币的终极使命,或许正是让 15 年前那两份披萨背后的自由理想,照进现实。
而我们,也终将成为数字货币历史的参与者,见证着和实践者。
DeFi 活跃贷款破 237 亿美元创纪录,TVL 较关税前仍低 6.4%
作者:cryptoslate
编译:区块链骑士
根据 Token Terminal 的数据,截至 5 月 21 日,去中心化借贷应用中的活跃贷款规模攀升至 237.23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DeFi 生态系统的 TVL 较 1 月 31 日的水平下降了 6.4%,而 1 月 31 日正是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提出其进口关税提案的前一天。
未偿还贷款的激增延续了自 4 月初开始的扩张态势,当时借贷市场随着更广泛的 Crypto 资产价格回升而重获动力。
Token Terminal 数据显示,受 Aave、Morpho 和 Compound 流动性深化的推动,总贷款规模自 4 月 8 日以来增长了约 85 亿美元。
237.23 亿美元的活跃贷款规模较 2021 年 12 月创下的前周期峰值高出约 30 亿美元,这凸显了无许可信贷在 Crypto 原生交易、杠杆质押和基差交易策略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DefiLlama 的全球仪表板显示,截至 5 月 22 日,DeFi 的 TVL 为 1804 亿美元,仅比 1 月 31 日登记的 1928 亿美元的 TVL 低 6.4%。
这一基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发生在白宫确认签署激活新进口关税的行政令的前一天,而目前这些关税正处于 90 天的暂缓执行期。
关税计划的正式公布促使 BTC 价格从 2 月 1 日至 4 月 8 日逐步下跌 27%,并在 4 月 8 日触及今年以来的最低价格水平。同期,DeFi 生态系统的 TVL 也下降了近 36%。
此外,以以太坊、质押 ETH 衍生品和稳定币为主的抵押品也相应缩水,于 3 月中旬触底至约 1100 亿美元。
贷款余额的上升表明,专业交易者对杠杆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人借入稳定币,为做多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头寸提供资金,或捕捉基差交易和流动性 Mining 收益。
然而,这些贷款的抵押品是标准 TVL 计算中借贷活动的净结果。
因此,借贷和抵押品提取的同时增加,可能导致整体 TVL 持平甚至下降,而信贷活动却在加速。这再次印证了利用借贷协议进行链上杠杆操作的场景。
借贷收益率也发挥了作用。自 4 月以来,Aave 和 Morpho-Aave 上的 USDC 平均存款年化利率一直在 6% 至 8% 之间波动,远高于短期美国国债收益率。
这促使稳定币存款从被动储备转向借贷池。更高的利用率推动了贷款余额的上升,但对 TVL 的影响却有限,因为稳定币通常以 1:1 的美元比例进入协议。
237.23 亿美元的创纪录活跃贷款规模和 6.4% 的 TVL 缺口表明,即使总抵押品规模仍略低于 1 月底的峰值,但市场对信贷需求却在加速增长。
专家解析:境外收入补税成热门,币圈大户有风险吗?遇到稽查怎么办?
整理:吴说区块链
本场 AMA 由 FinTax 主办,FinTax 创始人 Calix 和高级税务经理 Simon 分享。Calix 分析了中国近期的境外收入补税行动,重点聚焦其对 Web3 从业者和投资者的影响。Calix 指出,中国内地税务局能够通过 CRS 数据、外汇记录、支付平台等渠道和方式交叉核查居民境外收入,相关征管工作逐渐显性化、体系化。针对加密货币收入,虽然法律尚未明确定义,但税法中存在 「财产转让所得」 等兜底条款,已有炒币高盈利者被追缴税款的先例。未来加密资产税务风险不容忽视。Simon 则讲解了 「税收居民」 的认定标准及相关免税条款,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部分建议。两位还回应了如何合规申报链上劳务报酬、税务核查周期与举证责任等实务问题。
以下内容为文字版概要,音频全文请收听小宇宙。
补税行动是否突然?
猫弟:Calix,据我了解,今年以来,中国内地各省税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个人的税务稽查行动,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Calix:具体来说,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国内包括上海、浙江、山东、湖北等地的税务局陆续发布公告,要求中国境内税收居民就其海外收入进行补税,并附带罚款决定。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政策或突发事件 — — 从过往的从业经验来看,每年都会有一些高净值、高收入人群因为海外收入未申报而被补税的案例。以往这些案例较少被公开或报道,今年的特别之处在于:信息开始被披露,媒体关注度提升,显示出这一轮征管具有更强的 「显性」 和系统化特征。例如,今年税务机关公布了具体案例,相关金额虽然不算大,但显然意在释放信号,背后反映的是征管机制的升级 — — 基于特定的风险指标,采用内部的 「五步工作法」 等手段,对自然人海外收入展开体系化评估。
从更深层次的背景来看,有两个关键因素推动了此次行动:
第一,税务机关的征管技术与涉税数据分析能力显著提升。过去主要依赖纳税人主动申报,而现在则通过信息整合和技术手段,打通原本 「信息孤岛」 的数据,比如银行、外汇记录等;
第二,财政面临现实压力,这一点虽然不便展开讨论,但也是推力之一。
目前来看,常见的被核查对象包括投资港美股、互联网公司海外股权变现等人群。但我们认为,Web3 相关的币圈收入同样非常值得关注,且未来可能成为重点之一。
投资港美股券商需要纳税吗?
猫弟:针对最近的税务稽查,我注意到有一些 KOL 发帖表示,身边很多朋友收到了主管税务局的电话,要求自查补缴 2021–2023 年境外收入税款。这些收入虽然未必与币圈有关,但一定和港股、美股有关。甚至有人说得很明确,使用老虎证券、富途证券、盈透香港等券商的话,都会被中国税务局稽查,征收 20% 的所得税,而且只累计计算盈利的交易。请问这是真的吗?
Calix:确实有不少 KOL 最近在讨论这些情况。就我们接触到的实际案例来看,我们服务的一些客户中,确实有来自这些场景的被查对象,包括通过券商咨询、币圈客户咨询等。我们目前看到的主要集中在三类账户:海外股票账户、海外银行账户和家族信托。
根据公开信息,暂时无法确认税务局是否通过券商获取数据,但不论信息源是否来自券商,本质原因都在于这些海外金融账户的信息是通过 CRS(共同申报准则)交换机制回传给中国税务机关的。很多朋友其实不了解:在 CRS 背景下,只要你是中国籍,那么你在境外的金融账户,包括余额和关键信息,都会定期汇总并返回中国税务局。
过去大家之所以没怎么听说过相关稽查案例,是因为早期税务局可能还没有足够的手段或资源去利用这些数据。但近年来,数据分析能力也显著增强,税务局开始主动分析 CRS 数据。
所以,是否通过券商渠道来识别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作为中国税收居民,如果你的海外资产和收益足够 「显眼」,就很可能进入税务局的视野。从长期来看,这类境外资产迟早都将面临中国税务机关的关注与征管。
中产是否也会被查?
猫弟:如果说双高人群目前是税务机关的重点关注对象,那么中产群体的境外收入是否也会被税务机关关注?
Calix:从我们此前那篇阅读量接近 10 万的文章的几个补税案例中,涉及的金额其实并不算大,基本可以归入你所说的 「中产」 范围。直白一点讲,高净值人群的税务筹划能力更强、涉税金额也更高,中产群体反而更容易 「暴露」 在税务系统的视野之中。原因在于中产一般不会请专业税务师或律师进行规划,他们的海外收入往往是工资或劳务报酬,而这部分收入往往需要通过外汇方式汇回国内,银行流水、外汇额度等都会留下明显痕迹。目前税务局一个非常关键的观察指标就是个人账户的外汇进出记录。比如:你一年之内的换汇额度是否用满?是否存在多笔跨境汇款?家庭成员之间是否有频繁的外汇往来?如果这些数据存在异常,税务机关基本可以判断你在海外可能存在收入来源。所以,不必谈中产是否成为重点,只从信息可得性来看,中产的海外收入行为在数据上更容易被追踪到,反而面临更高的可识别风险。
币圈是否已被纳入征税范围
猫弟:中国税务机关对币圈收入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是否会特别关注这方面的税收征管?
Calix: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我们公司最初选择在币圈做财税服务,就是源于相关的实际案例。我刚创业时,做加密行业的财税合规其实并不被圈内主流认可,很多人觉得 「币圈就不该合规」,甚至觉得这个方向很奇怪,也很难做。但我之所以坚持,是因为早期在我还在一家美股上市公司担任财务总监时,有个朋友通过交易所炒币赚了上亿元人民币,结果被税务局盯上,不仅被要求补税,还遭遇了高额的罚款和滞纳金,整个处理过程非常痛苦。所以我可以明确地说,针对炒币收入进行征税并非空穴来风,现实中确实存在不少大额的查税案例。只是由于这个圈子相对封闭,信息传播有限,外界未必知道。至于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针对加密货币的大规模征税行动,我认为核心在于法律层面还没有对加密货币的收入性质做出明确界定。税务机关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法律框架,想要全面征税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也要注意,《个人所得税法》是具备兜底条款的,比如 「财产转让所得」「其他所得」 等都可以成为征税的依据。比特币突破十万美元的阶段已经释放出巨大的财富效应,这个行业早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重要聚集地,税务机关肯定不会置之不理。在欧美,加密货币纳税规则比较清晰,哪种情形下交什么税都有明确规定,不过是否能追踪到、是否主动申报是另一回事。但相较之下,中国目前还没有系统性的征税框架。我认为税务机关保持着非常密切的技术性关注,一些税务官员对加密货币的理解相当专业。
税务局如何识别境外收入?
猫弟:中国内地税务机关是怎么知道内地居民的境外收入情况的?如果我不把我的境外收入转回国内,或者存在非中资背景的金融机构那里,是不是就不会被征税?
Calix:这个问题其实不复杂,核心在于 CRS 框架。OECD 推出的 CRS(共同申报准则)已被众多国家采纳,其核心目标是掌握本国税收居民在海外金融账户中的资产状况,以识别潜在的避税行为。CRS 所交换的信息,主要是账户的基本金融数据,例如账户余额、账户持有人身份等。中国籍、具备中国税收居民身份的个人,其在海外金融机构的账户信息理论上都会被定期交换回中国税务机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仅凭账户余额数据,并不能直接进行征税。税务机关还需要结合具体资金来源、用途等进行还原,并与纳税人沟通,合理确认税目后才能完成征管。这意味着流程并非自动化执行,在抓取数据之后还需人工作业与取证。当然,美国是个例外,它没有加入 CRS 体系,而是有自己独立的信息交换框架(FATCA)。虽然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 CRS 数据交换机制,但据我了解,仍可能存在其他渠道可以获取部分信息,但具体方式未公开披露,我在这里也不便揣测。另外,除了 CRS,税务机关现在也开始依靠跨境支付数据、支付平台信息、资金流动记录等进行间接识别。比如你是否频繁从境外收款、是否有与海外业务高度关联的资金往来,这些都能成为识别你是否拥有境外收入的辅助证据。
最后再补充一点:在当前企业 「出海」 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很多在国内有规模的公司,基本会在香港或其他海外市场设立分支机构、账户或有一定营收。一旦有大额的境内资金往来,其实税务局顺藤摸瓜、识别其是否具有海外业务收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被税务局通知核查后怎么办?
猫弟:假如某人被通知接受税务检查,那么整个周期大概需要多久?这个过程中双方协商、让步的弹性空间大吗,您能不能分享一两个相关案例?
Calix:一般来说,从接到通知到完成初步核查,周期大概是两个月左右;如果案件进入稽查阶段,周期可能会延长到六个月。具体时间长度取决于几方面因素: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配合程度、案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最终沟通谈判的走向。这些变量都会让每个案件呈现出很强的个体差异。至于协商空间,我们确实见过不少案例中存在较大浮动。例如一开始税务机关可能主张征税的金额比较高,但在后续过程中,通过数据审核发现一部分金额属于生活支出、偿还债务,或者还有未被纳入计算的亏损抵扣项,这些都可能显著影响最终的应税额。实际征税金额与初步认定之间的差距有时甚至可以达到 90% 以上,关键就在于信息是否充分、举证是否到位。如果税务局已经掌握了你的金融账户数据,比如你在某个交易平台的入金金额、出金记录和账户余额,那他们有可能能直接算出你的实际盈利情况,包括投入本金和累计亏损。但如果你的资金路径比较复杂,比如有多个账户转来转去,或者涉及与企业账户频繁交易、资金来源多样,那他们也未必能完全还原真实情况。这时候,税务局就会要求你自行说明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例如:这笔钱是不是你的收入?是不是你自己账户间的调拨?是投资行为还是生活支出?你需要通过合同、发票、资金明细、转账记录等材料来佐证你的说法。只有当这些数据能被税务机关认可,才能作为调整税基的依据。否则,如果无法解释清楚,就可能面临 「按最大化盈利」 来认定税负的风险。
税收居民身份如何认定?
猫弟:有中国国籍就是中国税收居民吗?
Calix:关于税收居民身份的认定,这其实是个技术性问题,很多客户在咨询过程中都会问到。接下来我请我们 FinTax 的高级税务经理 Simon 来详细解释一下。
Simon:大家好,我是 Simon。关于 「税收居民」 这个概念,在中国个税征收中非常关键。很多客户常常问:我是中国国籍,是不是就一定是中国税收居民?其实并不是这样,国籍和税收居民身份并不完全等同。中国税法主要从两个标准来认定一个人是否为中国税收居民:一是 「住所标准」,二是 「居住天数标准」。
第一,住所标准:即使你长期在境外工作或生活,如果你没有正式放弃中国国籍,且你的家庭成员或主要经济利益关系仍然在中国,那么税务机关可能会认定你在中国有 「住所」,从而视你为中国税收居民。
第二,居住天数标准:如果你在某一纳税年度内(即公历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在中国境内居住满 183 天,即便没有住所,也有可能被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我们实际操作中遇到很多案例如此:一些客户因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原因在海外停留较长时间,但当他们完成这些活动后重新回国居住,税务局往往会依据其回国后的常态化生活认定中国仍为其 「习惯性居住地」,因此将其视作中国税收居民。
如何申报链上劳务收入?
Wayne:各位好,我是 Wayne。我想代朋友请教一个实际问题:他最近刚进入这个行业,从事链上相关的工作,并不参与炒币,只是拿 USDT 形式的工资。他希望把这些 U 通过港卡换回国内,以便将来用于上学或签证申请,同时也想合规申报个税作为收入证明。
但他有些担心,因为这些收入是通过 Backpack、BR 这类对公账户发放,再经港卡转回大陆。他查了一些资料,包括 GPT 上的解释,有人说这类收入属于交易所发放的报酬,不符合劳务报酬的性质,因此一直不敢出金。请问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Calix:这个其实不复杂。如果他获得 USDT 确实是因为劳动提供、履行工作职责而来的,那就属于典型的 「劳务报酬」。关键在于:1)保留完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2)留存每月发放 USDT 的记录;3)将 USDT 换成人民币过程中所有的链上转账记录、港卡到账记录、汇款路径都要完整保存,确保资金流路径可以自证闭环。只要这些资料能够相互印证,说清楚收入来源与用途,就可以作为工资性收入在国内依法申报个税。
Wayne:那他如果之前在香港拿这份工资,有交过税的话,是否可以在国内抵扣?
Calix:可以。如果他在香港已经依法缴纳了个人所得税,那回国时这部分收入会先合并计入中国税务口径下的工资薪金收入,再按国内税法计算应纳税额。如果计算下来应交 20 元,而他在香港已缴纳 10 元,那国内只需补缴 10 元。这是《个人所得税法》中允许的 「境外已纳税抵免」 机制,避免重复征税。
Wayne:那就意味着他最好能有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作为佐证材料?
Calix:对,有正式劳动合同是最理想的。如果没有,也可以补充其他形式的合同、工作说明、服务协议等,证明其为 「劳动性所得」。公司若愿意配合出具说明,会更有助于税务机关认可。
税务身份是否能筹划?
猫弟:这里可以延伸一个问题 — — 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方式筹划自己的税收居民身份?
Calix: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策略,视你的目的和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方式较复杂,比如设立家族信托;也有一些比较基础的路径,比如调整居住天数。
以家族信托为例,它在境内的税务待遇确实存在一定争议,但从过往实务来看,在特定结构下,确实发挥过有效的税务筹划作用。当然,未来政策如何演变,还不确定,所以这个方法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相对简单的方式,则是基于中国税法中 「税收居民」 认定的标准来操作。比如 Simon 刚才提到的 「183 天」 规则和住所判定标准。如果一个人已经长期生活在境外,且在境内没有实际经济利益关联或居住安排,那么理论上是可以通过日常安排和申报路径,避免被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的。我个人认为,中国税法在 「税收居民注销」 机制上仍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引。如果一个人虽然拥有中国国籍或户籍,但已经离境多年,且在中国不再有实际经济活动或收入来源,理论上有可能不再被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比如你长期生活在新加坡、中国香港,按理说应按当地税法缴税,而与大陆无关。不过,实际操作中差异很大,涉及居住地、收入路径、资金调配等因素,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具体筹划。从法理上来说,空间是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清晰的策略与合规执行。
CZ 否认曾为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 WLFI 充当“中间人”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币安创始人 CZ 在社交媒体上回应《华尔街日报》的负面报道,强烈否认该媒体关于其为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充当”中间人”的指控。
针对《华尔街日报》声称其”为 WLFI 的海外旅行提供介绍”以及”将 Saqib 先生与 WLFI 团队联系起来”的报道,CZ 明确澄清:他并非任何人的”中间人”,没有为 WLFI 的海外旅行做任何介绍,也没有将相关人员与 WLFI 团队联系起来。他强调,自己是在巴基斯坦首次与 Saqib 先生会面,而该人士与 WLFI 团队早有联系。
CZ 认为,美国某些势力试图阻碍美国成为加密货币之都的努力,攻击加密货币、全球加密货币领袖和支持加密货币的政府。
某鲸鱼向 HyperLiquid 存入 400 万 USDC,15 倍做空 BTC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 Onchain Lens 监测,某鲸鱼向 HyperLiquid 存入了 400 万 USDC,并以 15 倍杠杆开设了 BTC 空头头寸。
某钱包 50 分钟内花费 44.9 万美元买入 82.6 万枚 SOON ,成为最大个人持仓者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 姨(@ai_9684xtpa)监测,地址 5F321…QjbSd 在过去 50 分钟内花费 44.9 万美元买入 82.6 万枚 SOON 代币,均价 0.5436 美元,成为 SOON 代币个人持仓者排名第一。目前该地址已将其中 70 万枚代币转移至地址 2Zfu3…josGE,暂无其他动作。
AI 加密交易终端 Gigabrain 集成 Mira 验证 API ,一周交易额突破 1000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 Mira Network 官方消息,AI 驱动的加密交易终端 Gigabrain 已集成 Mira 的验证应用程序接口(API),通过实时事实核查所有输出内容,成为首个具备机构级信任度的 AI 交易应用。Gigabrain 通过 Mira 的验证 API 确保 AI 助手、信号和推荐在传达给用户前都已实时验证,消除幻觉生成的建议,仅提供精准且经过验证的洞察。
据悉,Gigabrain 被称为新一代加密原生交易者的 Bloomberg 终端,目前已正式上线,追踪超过 2,500 个代币。数据显示,该平台在一周内交易额已突破 1,000 万美元。
Kraken 上能买英伟达了,和在券商炒股有什么不同?
作者:BUBBLE,BlockBeats
近年来传统金融领域越来越多的机构及监管部门开始接受加密货币,而越来越多的加密领域项目意图合规化以换取更高的敞口。而 Build 是长时间的,但爆发则是一瞬间的,随着特朗普政府的上任、SEC 的态度转变以及近日稳定币法案的通过、加密交易所 Coinbase 进入标普 500 指数等多个趋势指标。
这也让此前准备时多的加密项目与券商公司都开始「无所顾忌」的开展证券代币化的业务,链上「纳斯达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还有哪里可以买「链上股票」?
不仅「加密」概念股票在美股受投资者欢迎,在 Crypto 中将美股以及证券代币化也在近期掀起了一阵热潮。
加密领域证券代币化概念项目比对,制图:BlockBeats
XStocks
Kraken 是一家成立于 2011 年的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而在 5 月 22 日 Kraken 宣布与 Backed Finance 合作发行名为「xStocks」的代币化股票与 ETF 交易服务,首批覆盖苹果、特斯拉、英伟达等 50 余种美国上市股票及 ETF。
而该项目将独家在 Solana 链上发行,这也获得 Solana 官方的大力支持,Karken 以及 Backed 的多名团队成员也出现在昨日的 Solana Accelerate 2025 现场为表述自己关于证券代币化的未来的看法。
Bybit
Bybit 成立于 2018 年,在股票代币化领域 Bybit 不发行代币,但作为交易渠道支持代币化资产交易,与 Swarm 等零售平台合作,提供股票或 ETF 代币的交易市场。提供基于差价合约 (CFD) 的股票交易工具,让用户「无需持有标的股票」即可参与股价波动。其特别之处是可以开启高达 5 倍的杠杆。
Bybit 还通过复制交易功能和 NFT 市场支持 RWA 代币(如 TRAC)交易,目标精选用户投资代币化资产,现已开放苹果、特斯拉、英伟达等 78 只选定股票的交易,手续费每股收费 0.04 USDT,每笔订单最低收费 5 USDT。
Ondo
Ondo Finance 是加密的「证券代币化」领域中涵盖的基础设施最全的项目之一,其正在构建一个涵盖资产发行、流动性管理和底层基础设施的综合性 RWA(代币化体系,其核心产品包括 OUSG 和 USDY 两类资产型代币,以及流动性协议 Nexus、借贷平台 Flux 和即将推出的合规许可链 Ondo Chain。
2025 年 2 月,Ondo 在纽约举办首届 Summit,正式披露其 GM「Global Markets」平台设计,旨在将全球数千种公开证券(如苹果、特斯拉、标普 500 ETF)代币化,并在链上实现 24/7 交易和即时清算。GM 平台所有代币均由 1:1 实物证券背书,但发行与赎回过程内置合规权限管控,面向美国以外市场,力图打造「华尔街 2.0」。
为了支撑其「宏大战略」,Ondo 还宣布推出面向机构的合规链 Ondo Chain,该链采用半许可架构,允许任何人发行和开发,但验证节点由知名金融机构担任,以保障合规与安全。链上原生支持金融操作如股息分红、拆股,并引入链上储备证明机制,确保代币足额背书资产,目标是成为未来链上主经纪、跨资产抵押等传统金融核心操作的基础设施。而 5 月 19 日,摩根大通旗下的 Kinexys 与 Ondo Chain 执行了首个跨链「货到付款」交易「Delivery vs Payment」。
尽管 GM 和 Ondo Chain 尚未正式上线,目前 Ondo 生态的核心资产 OUSG 和 USDY 规模已分别达 5.45 亿和 6.34 亿美元,其中 OUSG 主要在以太坊上由机构持有,USDY 则展现出在 Solana 上更高的零售用户采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Ondo 团队多数成员来自高盛、麦肯锡等顶级机构,并积极参与与 SEC、CFTC 等美国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在政策制定、合规设计和公关层面深度介入,包括邀请前众议员 Patrick McHenry 加入顾问委员会,全面展现了其在传统金融与加密行业之间架起桥梁的雄心与资源整合能力。
Securitize
而逐渐合规化的加密产业中也不乏与政府、券商「关系很硬」的公司,像是负责 Tether 99% 国债购入的 Cantor,美国财政部 24 家主要交易商之一,Cantor 直接参与国债发行和交易,与美联储和财政部保持密切业务往来,双方的合作让 Tether 在 2023 年中光国债收入就达到 20 亿美元。
而类似于 Cantor 和 Tether 这种组合的并不是个例。世界上最大的资管公司贝莱德在 2024 年成立的 BUIDL fund,今年以超过 25 亿的资管规模成为 RWA 赛道的翘楚。而 BUIDL 的指定托管方,便是 Securitize 其成立于 2017 年,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证券化。
但与传统的加密公司不同,Securitize 管理层充斥着华尔街高管,而 Securitize 在 2021 年聘请的前 SEC 交易与市场部门的主任 Brett Redfearn,至今仍担任首席执行官的高级战略顾问兼顾问委员会主席。Securitize 还和刚刚上任的 SEC 主席 Paul Atkins 与 Securitize 关系十分密切。Paul Atkins 早在 2019 年就加入 Securitize,曾在顾问委员会担任委员和董事会成员,并持有最多 50 万美元的看涨期权,今年 2 月才刚刚卸任。巧合的是,同样也是 2019 年,Securitize 成为了 SEC 注册的经纪交易商和 SEC 监管的另类交易系统(ATS)运营商。
而在这个「合规化」的前夕,Securitize 可能也将凭借着合规「背景」成为桥接加密与传统金融的最佳路径之一。
老虎嘴里抢食吃?
而券商参与加密的的迹象甚至更早便开始了,多个证券交易所在多年前就在尝试融合加密业务。
各大证券公司加入「加密概念」前后数据对比,制图:BlockBeats
Toro 是一家成立于 2007 年的以色列金融科技公司,于 2013 年首次推出比特币交易服务。随后,eToro 不断扩展其数字资产产品线,逐步增加了以太坊、瑞波币(XRP)、莱特币等主流加密货币的交易支持。
而 RobinHood 可能是 Crypto 圈最知名的证券公司,早在 2018 年便进入加密领域,在 Trump Coin 时期被人广泛熟。在公司通过宣布以 2 亿美元收购欧洲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Bitstamp 后,在今年 3 月 Robinhood 进军新加坡,借 Bitstamp 获得监管审批并融入新加坡的加密友好框架。Bitstamp 已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原则性批准,这为 Robinhood 提供了显著的监管优势,简化了其市场进入流程。
Robinhood 通过优先考虑监管合规,与那些在法律灰色地带运营的离岸平台形成了差别,而这也正是传统券商在推行全球代币证券化中领先于一部分 Crypto CEX 的优势之一。
Robinhood 在新加坡的扩张是其更大国际增长战略的一部分,RobinHood 此前已经在欧洲推出了加密交易,并在英国启动了股票期权交易。随着许可范围的扩大,Robinhood 正、在多个地区提供包括数字金融和传统金融在内的全面服务。
而在本月 Robinhood 也加速了自己证券市场代币化的进程,5 月 8 日 Robinhood 宣布计划推出基于区块链的平台,用于在欧洲交易美国资产。而 5 月 20 日,Robinhood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长达 42 页的提案,建议建立一套联邦层面的「RWA 代币化」框架,旨在推动美国证券市场的现代化。
而不仅仅是欧洲与美国,香港的一些券商也在去年开始探索相关领域,2024 年 6 月多个香港券商开始布局提供比特币等虚拟资产的交易服务。香港的胜利证券、老虎证券、盈透证券等券商均推出相应服务。而部分券商将 Crypto 业务看的更重,预计自己加密业务相关的收入可能会占到公司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
而在 2025 年 5 月 7 日,富途证券也宣布正式上线比特币、以太坊、USDT 充币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富途牛牛完成充币、交易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资产,包括港、美及日股、期权、ETF、基金、债券等多元资产,在虚拟及传统资产市场间快速转换。
那些失败的尝试,与离岸平台的困境
其实早在 2020 年前后「代币化股票」就已被部分加密平台大胆试水。这一模式旨在将传统股票通过区块链技术映射为可交易的数字资产,从而打破传统金融市场在时间、地域、门槛上的诸多限制。
在这场实验中,FTX 无疑是最激进的先行者。
2020 年前后,FTX 率先推出了其代币化股票交易功能。用户可以在其平台上交易诸如特斯拉(TSLA)、苹果(AAPL)等知名美股公司的代币。这些代币由其瑞士子公司 Canco GmbH 发行,并与托管在第三方经纪商处的真实股票挂钩,实现了一种「1:1 锚定」的映射关系。
当时,用户可以用最低约 1 美元的资金 24/7 全天候的(后期纳斯达克想要实现的吸收「全球化流动性」计划)参与热门美股的投资。而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用代币赎回实际股票,尽管这一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受限于平台政策和合规要求。
FTX 与 Binance 此前代币化股票交易差别,制图:BlockBeats
而为了「合规」,FTX 与德国金融服务机构 CM-Equity AG 以及 Digital Assets AG 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一套合规框架,使得这些美股代币具备合法性和金融对接能力。然而,这一业务最终未能走得更远。2022 年 11 月,FTX 因资金挪用、欺诈指控等严重问题宣布破产,其代币化股票业务也随之中止。
2021 年 4 月,Binance 也曾短暂进入代币化股票领域,推出以其稳定币 BUSD 结算的股票代币产品,首批包括 Coinbase(COIN)、特斯拉(TSLA)等明星股票,继续推动分数化投资理念。
然而,Binance 面临的挑战并非来自市场,而是监管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证券代币监管框架,首先收到了意大利、德国、英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对 Binance 的股票代币提出的质疑,认为其可能构成未经授权的证券发行或交易行为。而后日本、美国、加拿大、泰国和开曼群岛等其他国家都对币安采取了调查、提起刑事诉讼或禁止该平台在该国境内运营等措施。
另一方面,在加密交易所与券商都在追逐证券代币化的市场的当下,社区中出现了一些关于此事的讨论。对于不管是 ICO 时代还是后续经历 Memecoin 热潮的「Crypto Native」资金来说,传统解读公司的 PE、PS、商业模式、财报后获得的回报率可能远远不及此前他们擅长的事,这也会导致 Crypto Native 对传统股票并不会非常追捧。
而另一方面,对于传统领域的高净值人士,他们却会对 Crypto 资产或是 AI 资产的「高收益率」十分感兴趣,但此前这件事是 Crypto CEX 想要做的。而在当下双方业务逐渐接近的情况下,这类型的客户会更加信任「RoobinHood、etoro、富途」等传统券商的平台。
稳定币+证券上链,流动性闭环来了?
5 月 22 日,白宫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主管,「加密沙皇」David Sacks 表示,稳定币法案将为美国财政部解锁数万亿美元,而就在前一天,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对《GENIUS 稳定币法案》进入正式审议的「终止辩论动议」(cloture motion),至少 15 名民主党议员改变原本的立场投下赞成票,该法案现将进入全面审议程序,虽然目前仅通过了「终止辩论动议」,法案本身尚未通过。
但市场普遍对于 GENIUS 法案的推进持乐观观点,该法案将为证券代币化提供了明确的监管框架,特别是在稳定币和 RWA 代币化的基础上,可能会扩展到股票代币化。这将降低市场参与者的合规风险,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进入。而此前 Backed Finance 和 Securitize 等项目已经基于 MiFID II 和 SEC 法规推出了代币化股票,GENIUS 法案如果通过将可能进一步加速增长。
而稳定币合规后或将通过区块链技术降低了跨国交易的摩擦,吸引全球投资者参与美国市场。事实上许多机构以及国家都已开始响应。5 月 17 日 Moonpay 与万事达卡合作,让用户能够在全球超过 1.5 亿个接受万事达卡的地点使用稳定币,这些稳定币将在销售点能够立即兑换成法定货币。5 月 21 日,韩国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提议发行基于韩元的稳定币。与此同时,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富国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正与包括 Zelle 支付系统运营商 Early Warning Services 与实时支付网络 Clearing House 商讨联合发行稳定币。
而摩根大通分析师对 David Sacks 的数万亿美元言论不敢苟同,他认为尽管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正在逐步推进,但市场上关于稳定币总供应量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从当前约 2400 亿美元翻三到四倍、接近万亿美元的预测「过于乐观」。
尽管如此,稳定币经过多年的发展,总量现在已经占据了美元供应量的 1.1%,因其高收益率与便利性,以及未来在全球证券代币化的阶段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传统市场都无法忽视的阶段。
数据来自 tokenterminal,现有各大稳定币占比
加密货币的「代币化」变革正如当时音乐产业从实体唱片到数字音乐的转型历程,从 Napster 引发的版权风波的混乱,到 iTunes 和 Spotify 等合规平台的崛起,从混乱到合规的过程并不轻松。但如今,随着加密与证券的加速融合,我们正站在这一时代的十字路口。这一过程可能同样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也许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和高效的金融新时代即将到来。
火币HTX发布第五期金狗计划:Meme持续狂飙,公链与再质押赛道A评级项目稳扎稳打
5月22日,比特币刷新历史新高,突破11万美元。在比特币创下新高之际,市值前十大的数字货币24小时均录得上涨,市场情绪向好。近日,火币HTX 发布第五期金狗计划,筛选出最近一段时间(数据统计截止5月19日)最具财富效应的8个币种,涵盖Meme、公链、再质押、数据工具等赛道,其中MOODENG最高涨幅达567%。火币HTX 再次用数据证明:要想抓住最具财富效应的金狗,离不开对优质项目的极致筛选与快速反应。
Meme依然是“最靓的仔”:多链Meme均财富效应显著
从本期涨幅表现来看,Meme赛道继续展现出惊人的财富效应,无愧为加密市场中最具人气的板块之一。无论是SOLANA链上Meme,还是ETH链Meme,无论是新叙事或是老叙事,均有亮眼表现。
数据显示,Solana链老牌Meme币如MOODENG和POPCAT,最高涨幅分别达567%和447%。其中,MOODENG从最低0.036 USDT飙升至最高0.24 USDT,叙事生命力顽强。最新于4月27日火币HTX首发的HOUSE也在短时间内录得179%的涨幅,再次验证了SOLANA Meme赛道的活跃度和持续吸金能力。
来自ETH Meme赛道的NEIROCTO作为2024年9月7日首发项目,近日取得了400%的涨幅。还有AI MEME赛道的DARK项目取得了246%的可观涨幅,说明AI叙事与Meme文化结合也极具吸引力。
整体来看,叙事扎实、社区强劲、基因融合的Meme币值得重点关注,一旦大盘向好,Meme往往最快点燃投资者热情。作为一种潮流文化现象,Meme已成为链上资产爆发的催化剂。随着市场情绪升温,Meme板块或仍将是下一轮财富效应的先头兵。
优中选优:多赛道头部项目成功入选,被评级为A
除Meme外,入选本期金狗计划的优质加密项目还有StakeStone(STO)、Initia(INIT) 和 Bubblemaps(BMT),分别来自再质押、公链、数据工具三大热门赛道,且均在多维评估中获得了项目评级A,具备强劲的成长潜力和市场认可度。
其中,再质押赛道明星StakeStone 专注于打造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的 POS staking 或 restaking 协议,其平台更强调ETH、BTC以及稳定币的高效流动性分发和动态收益策略,自4月6日上线火币HTX 以来,涨幅高达314%,表现抢眼。
2025热门公链INITIA则以全链Rollup网络架构为核心,融合创新L1与应用型L2系统,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产品级别的模块化链服务,于4月23日首发上线后涨幅达155%。Bubblemaps是数据可视化工具平台,可以使复杂的链上关系一目了然。自4月28日上线以来,虽涨幅相对温和,但其创新的数据呈现方式及对DeFi用户友好的产品形态,使其在数据基础设施赛道中具备独特竞争力。
金狗所选,皆为精华:金狗计划= 严选优质项目的金标准
火币HTX 金狗计划自启动以来,始终围绕财富效应与早期价值挖掘,聚焦技术实力、赛道前景、用户体验等维度,深入布局Meme、公链、再质押、AI Meme、数据工具、Solana生态等热门赛道,真正实现“优中选优”,只为给用户提供最具潜力的财富增长机会。
截至目前,金狗计划已成功推出五期,入选项目平均涨幅超8倍,其中更有七个“超级大金狗”项目实现10倍以上爆发,精准捕获财富风口。回顾金狗计划第一期和第二期聚焦于链上Meme热潮;第三期押注AI Meme赛道,精准卡位赛道爆发点;第四期则将目光投向Meme、Layer1及AI+社交等板块,表现持续稳健。
财富突围,从火币HTX 金狗开始。紧跟火币HTX 上新资产节奏,把握下一个翻倍币先机,在新周期中提前占位价值洼地。希望下一期金狗计划有你正在钻石手的币种。火币HTX将继续运用强大的项目筛选机制与专业的市场前瞻眼光,为用户提供持续不断的财富增长机会。
关于火币HTX
火币HTX成立于2013年,经过11年的发展,已从加密货币交易所成为一个全面的区块链业务生态系统,涵盖数字资产交易、金融衍生品、研究、投资、孵化和其他业务。
火币HTX作为全球领先的Web3门户,秉承全球扩张、生态繁荣、财富效应、安全合规的发展战略,为世界虚拟货币爱好者提供全面、安全、可靠的价值与服务。
如需了解更多火币HTX信息,请访问HTX Square或https://www.htx.com/,并关注X、Telegram和Discord。如有进一步的疑问,请联系glo-media@htx-inc.com
SOL 突破 185 美元,创 2 月 17 日来新高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据 HTX 行情信息,SOL 突破 185 美元,现报价 186.5751 美元,24 小时涨幅达 4.23%,币价创创 2 月 17 日来新高。
HTX DAO大使Molly在RWA国际投融资大会香港站阐述“构建加密自由金融港”战略愿景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在“RWA国际投融资大会香港站”上,HTX DAO大使Molly详细阐述了“构建加密自由金融港”的战略愿景。
她表示,HTX DAO将在RWA(真实世界资产)领域持续深耕,依托火币HTX交易所的全球流动性入口与TRON公链的稳定基础,打造一个开放协作、共治共赢的链上金融治理生态,连接现实资产与去中心化共识,推动构建全球用户可共同参与的金融新秩序。
在未来,HTX DAO将持续以香港、新加坡等为战略支点,推进与全球RWA项目、合规资产方及投融资机构的合作,携手构建加密自由金融港。
BTC 突破 111000 美元,日内跌幅缩小至 0.24%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23 日,HTX 行情显示,BTC突破111000美元,现报111000.34美元/枚,日内下跌 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