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T快讯

WeTrying | 币圈快讯早知道

Menu
  • 首页
  • 工具包
Menu

分类: 快讯

Adrena Protocol宣布进入维护模式,停止新功能开发

Posted on 2025-11-12 19:14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Solana 永续合约 DEX Adrena Protocol团队于11月12日宣布将项目转入维护模式,即刻生效。团队将停止开发新功能,但现有的交易池、代币归属、质押和数据管道等功能将继续正常运行。项目计划开源其平台,允许社区成员在其基础上继续构建。

尽管Adrena在首年实现了1000万美元手续费收入和80亿美元交易量,但团队表示由于资金短缺、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用户获取困难等原因,无法维持长期发展。创始团队表示他们从未出售任何已归属的ADX代币,并将继续与社区保持透明沟通。

Bitget CEO Gracy:12月宏观政策将决定加密市场走向,流动性改善或推动币股同涨

Posted on 2025-11-12 18:5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Bitget CEO Gracy Chen 接受彭博社加密货币采访,分享四大市场洞察:

  1. DATs 主要对项目团队有利,对投资者价值存疑
  2. 10月11日崩盘后,山寨币承压属结构性问题而非暂时现象
  3. 市场定价权已转移至华尔街主导
  4. 12月将成关键宏观窗口期,政府停摆结束和利率调整政策将为市场定调

Chen 特别指出,若流动性环境改善,加密货币和美股可能同步获得上行动力。

Bybit推出交易机器人活动,奖池高达200,000 USDT

Posted on 2025-11-12 18:5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悉,Bybit重磅推出交易机器人活动,参与用户可瓜分高达 200,000 USDT 奖池 
时间:2025 年 11 月 11 日 6:00 (UTC) – 2025 年 12 月 4 日 23:59 (UTC)

任务1:完成机器人交易任务
创建合约或现货网格交易机器人,达到相应交易量即可获得抽奖机会

任务2:达成任务,赚取积分
用户每完成一项任务,即可获得积分奖励。活动类型包括机器人交易量、每日总净值、交易笔数等。
 

币安将上线 CLANKER 和 BEAT USDT 永续合约

Posted on 2025-11-12 18:1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期货将推出以下永续合约:2025 年 11 月 12 日 12:00 (UTC):CLANKERUSDT 永续合约,最高杠杆 50 倍;2025 年 11 月 12 日 12:15 (UTC):BEATUSDT 永续合约,最高杠杆 40 倍。CLANKER 和 BEAT 已在币安 Alpha 市场上线。

Bitget 推出新一期 VIP 尊享活动,交易解锁专属 USDT 空投

Posted on 2025-11-12 18:1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Bitget 推出新一期 VIP 尊享活动。活动期间完成现货、合约交易任务,单人最高可得 1,250 USDT。此外,符合合约交易量要求并成功提升 VIP 等级的用户,还可额外获得奖励。首次升级到 VIP3 或 VIP4+,即可获得 50 或 100 USDT 空投奖励。

本次活动面向特邀用户开放。参与前需在活动页面点击「报名」按钮完成登记,活动时间为 11 月 12 日 18:00 至 12 月 2 日 17:59(UTC+8)。

JustLend DAO锁仓量突破68.9亿美元

Posted on 2025-11-12 18:1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最新数据显示,JustLend DAO总锁仓量(TVL)已突破68.9亿美元。平台当前用户规模达47.9万。作为波场TRON网络核心DeFi协议,JustLend DAO持续推动去中心化金融生态扩张,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效的加密资产借贷服务。

BiyaPay 分析师:花旗警示黄金估值触顶,五大维度揭示涨势或接近极限

Posted on 2025-11-12 18:0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花旗最新报告指出,黄金在GDP占比、家庭财富、央行储备、货币比值及矿商利润五大维度均达历史高位,显示当前估值已极度“昂贵”。该行预测,基本情景下金价或在2026年回落至3650美元,但若结构性风险爆发,牛市情景下或冲击5000美元。BiyaPay分析师表示,金价高企反映全球避险需求仍强,但短期波动风险上升。若美联储降息、财政赤字扩大或地缘局势紧张,黄金仍具对冲价值。投资者可通过BiyaPay布局黄金相关资产,同时利用平台支持的 USDT交易美股、港股及期货 功能,灵活配置全球市场,并享受 0手续费数字货币现货合约交易 的投资机会。

Ontology社区通过ONG代币经济学调整提案,总供应上限降至8亿

Posted on 2025-11-12 18:0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ChainWire报道,Ontology宣布其社区已全票通过ONG代币经济学调整提案。该提案将ONG总供应上限从10亿减少至8亿,并永久锁定价值等于1亿ONG的资产。调整后将延长释放周期至19年,保持每秒1个ONG的恒定释放率,80%用于ONT质押奖励。此次调整旨在增强网络长期可持续性和价值稳定性,相关更新将随主网v3.0.0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用户和质押者无需采取任何行动。

行情歇一歇,用链上钱包买杯咖啡:Neobank 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Posted on 2025-11-12 17:53

作者:Cecelia,深潮 TechFlow

引入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叙事通货膨胀的2025年,一轮又一轮的宏大构想被证伪——那些声称能改变世界的故事,究竟是解决了真痛点,还是只是人为制造的需求?

就算想象中可以大有作为,但是现实很骨感,能不能建设真正能落地,创造收益的应用,才是最扎心的问题。

近期,主流资产有所回调、市场情绪起伏不定,绝大部分旧的优质叙事早已炒过了。

如果你还留在这个圈子里,那就得开始思考:接下来,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新东西? 答案是,那些真能落地应用,与日常需求紧密的方向,才会重新获得注意力。

Neobank 就是其中一个。

接下来,我们就带你看看这个能产生切实收益的新叙事,正孕育着哪些项目与潜在的投资机会。

概念简介

Neobank 其实不算一个新概念,2015年就已经随着货币体制复杂的欧元区和全球旅行者境外消费的现实需要产生了。

最初的Neobank 其实很朴素,目的也很单纯:为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提供银行服务。

听起来其貌不扬,实际上惊为天人。

开通过海外银行卡的人都知道,繁琐的身份验证、收入证明与信息泄露风险,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而Neobank 在十年前就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理论上,如果一家Neobank合作的银行足够多。那么甚至可以实现无需开户的全球支付一卡通。

但是,为什么这个天才的想法才刚刚从边缘冷门变成潜在实力派Alpha叙事呢?

传统 Neobank 若只做 “数字银行” 模式,其实仍受制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效率与成本问题。最优解就是与Crypto结合,链上基础设施+银行合规合作,最终实现:

  • 高速实时:刷卡即支付,准实时到账,没有传统交易所出入金的繁琐与延迟。

  • 安全合规:用户法币托管于合作银行,链上资产由 Neobank 管理,链上技术与合规体系共同保障资金安全、透明和高效。

  • 广泛应用场景:只要支持Visa/Mastercard等传统清算网络支付的地方,都能用。

收益机制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可实现高收益

收益机制包括三部分:

支付过程

收益是在哪个环节产生的呢?Neobank 和传统银行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Neobank 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银行” ,并不直接持有银行牌照,而是依托合作银行来提供资金托管和支付清算等核心合规能力,将传统银行服务“封装”成更好的金融科技体验。

更好理解,可以类比一下基于 ChatGPT 做应用的 AI 创业公司——不重造底层技术,只封装和优化,让用户用得更好。

然而这也许听起来还是太过抽象,所以我们对Neobank的支付过程进行了逐步拆解:

  1. 充值上:用户可通过链上通道或托管账户完成充值,系统基于链上资产与法币储备的对应关系,保障资金安全、透明与可兑付。

  2. 消费上:用户在刷卡时系统实时将加密资产兑换为法币,通过合作银行完成支付清算,实现“刷卡即结算”的流程体验。

  3. 收益上:Neobank 将支付结算与链上收益协议相结合,部分返现来源于协议收益或支付分润,使用户在消费的同时也能共享生态增长收益。

总之,相比使用传统银行,Neobank 的优势很明显:

消费端

  • 低成本:支持更优惠的外汇汇率与跨境支付。在一般情况下,费用远低于传统银行。

  • 高效率:自建全球结算体系,显著提升转账效率,实现接近即时的交易体验。

  • 资产灵活:持有加密资产相当于持有多国货币,且无需主动换汇。

返现端

  • 高收益:结合 DeFi 协议,让存款、稳定币与闲置资金自动产生收益,年化回报显著高于传统银行存款利率。

项目盘点

讲完前提知识,来盘点下项目。

我们将市面上讨论度最高的 Neobank 项目放在一起作比较,帮助你快速了解各自的定位与差异。

Plasma One:打造全球首个稳定币原生新银行

Plasma One 初期支持 $USDT,未来将扩展至更多稳定币,并获得 Peter Thiel 的 Founders Fund 及 Tether 高管支持,卡片由 Visa 合作伙伴 Signify Holdings 发行。

亮点:无充值要求的消费模式,允许用户直接从有收益的稳定币余额中消费。资产完全自托管。全球范围内免费链上 $USDT 转账。

收益:

  • 高收益储蓄:$USDT 余额年化收益率达 10%+,收益在消费之前持续累积。

  • 4% 消费返现:返现以 $XPL 支付,且为高频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更高奖励等级。

  • 无缝 DeFi 集成:收益来源连接到 EtherFi 和其他流动质押策略。

Plasma One 作为 Neobank,不只是一个应用,而是Plasma通向其稳定币支付体系与真实世界价值网络的入口。

  • 基础设施层:依托 Plasma 链原生架构,通过自主共识机制并结合 LayerZero 的跨链基础设施,实现了极低的转账成本与高吞吐性能。

截至 10 月 31 日,Plasma 通过 LayerZero 实现的单笔最大跨链转账金额高达 8 亿美元,而用户仅支付 0.81 美元 的手续费,几乎可忽略不计。

  • 生态层:Plasma 已集成 USDT₀、Aave、Ether.fi 与 Ethena 等核心协议,在保障流动性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高收益借贷与流动性质押机会。

目前,Plasma 支持的 USDT₀ 供应量已突破 50 亿美元,为其稳定币支付与 DeFi 生态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

Plasma One 的资金全部储存在 Plasma 主链 上,既继承了 比特币级的安全性,又具备 以太坊式的可编程性,在保障资产安全的同时,为稳定币支付、借贷与跨链应用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与扩展空间。

根据 DefiLlama 数据,Plasma 生态当前排名第八,其原生代币 $XPL 已完成 3.73 亿美元的超额认购。

从投资角度来看,Plasma 正在积极打造一个具备高潜力与强联动性的生态体系。结合其当前亮眼的数据表现,对稳定币场景或链上支付感兴趣的用户,不妨亲自体验其生态交互,或许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条新兴链的增长势能。

Ether.fi Cash :3%即时返现,DeFi金库稳健高收益

自 2025 年中期上线以来,Ether.fi Cash 已成长为活跃度最高的加密卡产品之一。截止 11 月 7 日,其累计消费额接近 1 亿美元,交易笔数突破 110 万次。UserSafe 账户余额已超过1.87亿美元,累计返现超 400 万美元,活跃卡数量接近 4 万张,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增长势头。

亮点:提供 可选的 DeFi 保险、免卡发行与维护费,支持自动质押收益还款,并采用完全非托管模式确保用户自主掌控资产。

收益:

  • 即时返现:所有消费返现 3%,最高可达 20%。

  • 直接消费:可直接从 DeFi 收益金库中消费,边消费边赚收益。

  • 有竞争性的高收益 DeFi 金库:把资金存入 EtherFi 流动池,闲置稳定币年化收益可达 10%,$ETH 也有约 7% 回报,让资产“躺着也能赚”。

DeFi 金库收益之所以亮眼,是因为 EtherFi 主打“流动性质押/再质押”业务。以TVL衡量,目前位列第七,属于稳健的老牌项目。

Ether.fi 协议收入稳健增长,表现出色,也给了Ether.fi Cash 高返现与高收益的底气。Ether.fi Cash在交互奖励方面也从不吝啬:

本月,Ether.fi Cash Card 推出「三重奖励」活动,总计 40 万枚 ETHFI 代币空投(约 36 万美元),覆盖链上存款、链下消费与法币入金三种方式。消费返现 3%,奖励丰厚。

活动其实可以实现一鱼多吃的高收益。例如通过Borrow Mode 模式抵押资产持续生息,同时享受 3% 返现;再存入 Liquid 流动池,约 9% 年化收益,扣除借贷成本 4%,实际收益仍达 5%。

Mantle UR:合规金融枢纽,Bybit生态互联

Mantle UR 想要通过一个无国界的智能金融应用连接CeFi和DeFi,实现无缝的消费、储蓄和资产撤出。

底层的Mantle 公链主打企业级高度安全性,Mantle UR 作为 Neobank 则强调合规性,持有符合KYC/AML标准的牌照。支持方由 Mantle DAO(前身为 BitDAO)支持,拥有数十亿美元资金库。

亮点:Mantle 提供多币种瑞士 IBAN 账户,支持 USD、EUR、CHF、RMB 等;通过奖励站可赚取 $MNT 代币;USDe 与法币互转零手续费;资金 1:1 支撑,受瑞士金融科技牌照保护,由 FINMA 监管,保障安全与合规。

收益:

  • 5% APY 原生收益:基于 USDe 的 Ethena 集成。

  • DeFi 收益金库:访问 Mantle DeFi 收益金库,包括 mETH、MI4 等产品。

  • 生态联动:可引流至 Bybit 新币池和 Mantle 奖励站,享受交易所与Mirana等投资机构资源带来的高收益机会。

目前累计账户数已达13,598,交易笔数也逐步稳定,从9月的约300笔提升并维持在900笔左右,显示出用户群体日趋稳固。

凭借 Mantle 超过 23 亿美元的资金储备及 Bybit 等战略合作伙伴支持,UR 在 Mantle 生态上融合了稳定币收益、合规银行服务与全球支付能力

Payy Wallet(尚未发币):隐私优先,零Gas费

在TradFi中,许多场景对隐私要求极高,交易内容及参与方需完全保密;而合规性隐私则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最小化或选择性披露。

而这正是Payy Wallet要解决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高收益Neobank,Payy Wallet选择先做好隐私保障。

Payy Wallet基于自建的Payy 以太坊Layer 2 网络,通过ZK-validium 架构和 UTXO 状态模型,实现私密、合规且无 Gas 费用的稳定币交易。

亮点:这是一款主打隐私与全球支付能力的 Web3 钱包,支持稳定币交易、自托管与零知识证明隐私保护,利用UTXO+票据机制实现高度隐私。可在全球 8,000 万家 Visa 商户使用。

收益:消费奖励,即将推出消费奖励积分计划,当前暂无收益机制。

这里简单介绍下Payy主打的隐私机制实现:UTXO+票据机制

Payy 采用像比特币一样的 UTXO 模型,不涉及账户余额的概念,每次交易会“消耗旧的输出、生成新的输出”。

但是和比特币设计不同,Payy的明文 UTXO不会显示,而是用加密票据替代,其他人只看到票据的哈希值。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票据的哈希值相当于邮局寄信 ,一个“封好的信封”里装着钱,别人看不到里面金额,但每个信封都有一个带有唯一编号的封印,证明钱是你花的并且不存在欺诈。

验证无误之后,邮局寄信,把你的交易信息传达出去,寄信后,你的交易行为就已经上链,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Visa 提供商,需要获取必要的KYC等信息,没人能够知晓你的交易详细信息,极大程度的保护了隐私。

MetaMask Card:结合银行功能与钱包主权的多资产卡

MetaMask Card 由 ConsenSys 联手 Mastercard 与 Baanx 打造,是面向 DeFi 用户的自托管加密借记卡。用户可直接从钱包支付,支持链上兑换、稳定币收益与返现奖励,将银行功能与钱包主权结合。

亮点:这是一款支持多资产实时支付的自托管钱包,可在 Linea 网络上直接使用 ETH、USDC、USDT 等完成链上到法币的即时兑换,并具备实时限额管理与 Mastercard 级安全防护。开卡公司隶属于万事达卡。

收益:

  • 加密返现奖励:每笔消费可赚取 1%-3% USDC,结合链上合作伙伴奖励,返现最高可达 13%。

  • 收益型稳定币功能:支持 aUSDC 与 Aave Boost,提供 4%-8% 潜在APY。

  • 内置 DeFi 收益集成:涵盖 Aave、Linea 平台,以及 Coinmunity 代币奖励,增强资金使用效率。

MetaMask Card 在实现高收益的基础上,也贴心覆盖用户的日常消费需求。近期推出了 MetaMask Card Travel 活动,提供旅行折扣、更高奖励和其他福利。

MetaMask空投将近(详细交互指南,可参阅:空投在即,MetaMask 第一赛季积分奖励交互指南) ,目前有虚拟卡(免费版)和实体金属卡,感兴趣的也可以去尝试交互下。

Gnosis Pay :自托管可编程,兼容DeFi外部收益

Gnosis Pay 是一个基于 Gnosis Chain 的自托管支付网络,提供 Visa 借记卡,可直接绑定 Gnosis Safe 智能账户。用户能够像使用现金一样便捷地使用稳定币,同时保持非托管性质。

亮点:无需预充值,自托管;支持每日额度与代币白名单的可编程消费控制,可连接 DEX、借贷协议等,兼容DeFi外部收益;Gas费用由Gnosis Pay承担,并具备针对可疑交易进行延迟缓冲的安全模块。

收益:

  • 最高 5% 现金返现:返现以 $GNO 发放,返现比例根据 $GNO 持有量分级,OG NFT 持有者可额外增加 1%。

  • 闲置余额:无内置 APY,用户可通过 Gnosis Safe 部署资金至外部 DeFi 策略以获取收益。

自上线以来,Gnosis Pay数据表现良好, 已处理超过 170 万笔支付,总金额超过 170 万美元,平台支持的资金地址数量超过 21,000 个。Gnosis Pay 的周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均保持稳定增长,表明其产品需求持续上升且趋于稳健。

赛道近况

行情再波动,也要生活。

而对于那些资金主要放在链上的玩家,能够实现止盈止损和柴米油盐之间的无缝衔接;能够解决小额出金的问题;能够只带着卡片,来一场周游世界不用开户换汇的旅行,那就再好不过了。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们看到越来越多Neobank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自凭借优势吸引了不少用户。

Neobank相比部分协议短时间内暴涨的交易量,更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而这种增长其实更加具有长期潜力。

如果习惯了用卡片的爽感,谁还会回归传统出入金呢?

与潜力相对应的,这种机会其实也更加隐蔽,不容易被识别。因为如果仅仅从数据评判,其实很容易被低估:十亿美元的 AMM 互换交易不会直接创造 GDP,但一百万美元的 Neobank 交易,每一笔都是真实商品和服务的消费。

Neobank 真正想要做的,就是成为推动加密资产向现实经济落地的关键推手。

 

所幸我们不用再等太久。目前笔者已经观察到,Neobank 在英文区热度持续升温、公链和交易所纷纷布局、活跃用户的高度留存率、协议交易笔数的稳定增长。

很少有人提前分析到这轮周期的黑马竟然是隐私,也许在隐秘的角落里,另一条赛道 Neobank 正酝酿着下一个高光时刻。

结语

在世界上某时某刻,可能同时进行着几千笔 Neobank 交易,几千个在币圈追梦的人把链上的成就映射成链下的喜悦,转换成消费,稍作歇息,再回到链上去追逐下一个目标。

Neobank关注的,是每个人最根本的需求:无论链上是100%胜率还是不幸爆仓,回归链下生活,都要好好吃饭。

QCP:潜在的美联储降息和企业盈利表现应能支撑风险资产和比特币走势至年底

Posted on 2025-11-12 17:5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QCP发布简报分析,美国参议院已批准临时拨款法案,将政府资金延续至1月30日,缓解了即时关门危机。该法案现需众议院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市场对此”踢皮球”式解决方案反应谨慎,比特币在美国交易时段下跌后于亚洲市场稳定在103,000美元左右。

与此同时,ADP就业数据疲软重燃”劳动力市场减弱”担忧,NFIB小企业指数显示企业销售预期下降。分析师预计,尽管第四季度可能存在波动,但潜在的美联储降息和企业盈利表现应能支撑风险资产和比特币走势至年底。

Glassnode:10.85万美元和10.06万美元分别作为关键阻力和支撑位

Posted on 2025-11-12 17:3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Glassnode发文表示,比特币目前交易价格约为10.4万美元,处于成本基础分位数0.85(10.85万美元)和0.75(10.06万美元)之间的关键区间。据Glassnode数据显示,这些价位历史上曾分别作为重要支撑和阻力位,突破任一水平可能决定下一阶段价格走势方向。

CryptoQuant:比特币净未实现利润指标暗示市场或接近短期底部

Posted on 2025-11-12 17:34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CryptoQuant分析,比特币净未实现利润(NUP)指标目前已降至0.476,跌破0.5关键水平,历史上这一水平通常标志着短期市场底部的形成。NUP指标代表当前处于盈利状态的投资者所持有的未实现利润总额,较高的数值通常意味着更强的卖出压力。分析师指出,当前指标表明市场卖压已显著减轻,投资者可能在近期迎来价格反弹。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比特币累积地址数量正创历史新高,进一步支持了潜在反弹的观点。

瑞银:黄金价格仍处于上升趋势

Posted on 2025-11-12 17:2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瑞银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表示,“所有人都在等待政府停摆的更明确消息,以及美国数据何时出炉。在黄金价格继续上涨之前,可能会暂时持稳……就黄金价格而言,我们仍处于上升趋势。结构方面没有任何改变。”摩根大通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预计央行和消费者将在价格下跌期间成为可靠的买家,并预计到2026年第四季度金价将超过5000美元。(金十)

Galaxy Digital 将 290 万枚 ASTER 提取到 OTC 钱包

Posted on 2025-11-12 17:2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链上分析师 The Data Nerd(@OnchainDataNerd)监测,3小时前,Galaxy Digital 将 290 万枚 ASTER (约 331 万美元)提取到 OTC 钱包。

Sonic Labs推出代币通缩机制,同时奖励生态建设者

Posted on 2025-11-12 17:2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The Block报道,Sonic Labs今日宣布推出全新费用货币化(FeeM)系统,旨在实现其原生代币S的通缩效应。该系统将根据网络使用情况,向生态建设者提供15%至90%不等的分层奖励,同时固定分配10%给验证者,剩余部分将被销毁。Sonic CEO Mitchell Demeter表示,此举旨在”增加通缩并强化长期价值对齐”。

BTC突破105000美元,24小时跌幅收窄至0.38%

Posted on 2025-11-12 17:2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HTX行情显示,BTC突破105000美元,现报104981美元,24小时跌幅收窄至0.38%。

火币HTX将于明日22时联合首发上线PLANCK (Planck Network),并将同步新增PLANCK/USDT (10X) 逐仓杠杆交易

Posted on 2025-11-12 17:19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火币HTX公告显示,火币HTX将于11月12日18:00 (GMT+8) 开放PLANCK的充币业务。PLANCK/USDT现货交易将于11月13日22:00 (GMT+8) 开放。PLANCK的提币业务将于11月14日22:00 (GMT+8)开放。同时,火币杠杆将于11月13日22:00 (GMT+8)新增PLANCK/USDT (10X) 逐仓杠杆交易。

据悉,Planck Network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网络,旨在利用数百万台设备的处理能力,让企业实现低成本的人工智能处理。

Hotcoin 将于 11 月 13 日上线热门项目 PLANCK

Posted on 2025-11-12 17:19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消息,Hotcoin 将于 11 月 13 日上线热门项目 PLANCK,精准捕捉市场热点,助力用户抢占新一轮赛道先机! 

【合约交易】

📍11月13日 22:00(UTC+8)上线 PLANCK/USDT(40倍杠杆)

凭借美国MSB与澳洲AUSTRAC双牌照合规运营、八年零安全事故记录及高效稳定的交易系统,Hotcoin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专业、便捷的数字资产服务。

某巨鲸向 HyperLiquid 存入 448 万 USDC 并开设 12 倍杠杆做多比特币仓位

Posted on 2025-11-12 17:1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gud.hl」巨鲸向 HyperLiquid 存入了 448 万 USDC 并开设了 12 倍杠杆的比特币做多仓位。该地址还持有 TRUMP (3 倍杠杆 ) 的做多仓位,目前浮亏约 20.7 万美元。

分析师:软银清仓英伟达并非出于负面看法

Posted on 2025-11-12 17:1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软银周二表示清仓英伟达,进一步投资OpenAI,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师Rolf Bulk表示,“我不认为软银对英伟达有负面看法,对英伟达的持仓头寸很大,流动性强,而且很容易变现,软银可能认为将资金重新分配给OpenAI有更大的好处。”(金十)

加密行业掀起并购潮:巨头在抄底,Web3 生态在重构

Posted on 2025-11-12 17:08

撰文:谷昱,ChainCatcher

2025 年的加密世界,正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并购热潮。

从 DeFi 协议到资管公司,从支付公司到基础设施服务商,新的并购事件几乎每天都有。Kraken 以 15 亿美元吞下期货交易平台 NinjaTrader,Coinbase 近期连续出手拿下衍生品交易所 Deribit 与链上募资平台 Echo。根据 RootData 数据,2025 年至今加密并购数量达到 143 起,不仅刷新历史纪录,还较去年同期增长 93%。

为什么在市场萎靡的当下,巨头们热衷于并购?并购的积累又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巨头们以资本换时间

并购,是巨头们扩大战场以及提升竞争力的最直接手段。

过去几年,以中心化交易所为代表的巨头大多靠交易手续费过得不错。但在二级市场转熊、监管趋严之后,简单的交易收入难以支撑增长,且外部 Web2 巨头虎视眈眈。于是,它们开始通过收购来扩大战场——要么是补齐生态短板,要么是获取合规资源。

通过并购,巨头可以跳过长期的自主研发和市场培育期,迅速把对手或互补团队纳入麾下,从而在短时间内扩展产品矩阵,例如从现货扩到衍生品、从交易延伸到支付与托管,提升全栈产品的服务能力。

更重要的是,巨头通过购买已获监管许可或合规架构较完善的实体,平台能更快获得进入某些市场的「身份证明」(例如在特定司法管辖区的牌照、合规流程或清算通道),比自建合规团队更节省时间成本。这在监管趋严而地域差异明显的加密世界尤其重要。

以 Coinbase 为例。2025 年以来,它的并购策略几乎是「全链条式」的:从衍生品交易所到链上融资平台,再到合规托管公司,覆盖交易、发行、支付、资产管理等多个环节。一位接近 Coinbase 的业内人士透露:「他们要做的是加密领域的『高盛版图』——不靠币价,靠服务体系。」

Kraken 的动作具有类似的逻辑。NinjaTrader 本是传统金融圈的老玩家,Kraken 收下它,相当于买到了一个美国监管认可的合规通道,可以把传统期货客户与工具带入其生态。未来,Kraken 不必再绕弯子,就能提供更完整的衍生品和期货交易服务。

近期并购事件 来源:RootData

换句话说,当小项目还在为下一轮融资与发币上所焦头烂额时,巨头们已经在用现金换时间、用收购换未来。

这个趋势也不仅仅是 Coinbase 等巨头在参与,Robinhood、Mastercard、Stripe、软银等 Web2 巨头也在参与其中,这也意味着,Web3 不再只是创业者和散户的游戏,它正在吸引传统资本、金融机构乃至上市公司深度参与。并购,成了他们进入 Web3 的桥梁。

而且,当前的市场状况也为他们加大并购投入提供了重要契机。如今,加密一级市场持续萎靡,绝大多数加密项目都面临融资与退出难的挑战,在资本市场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手握充裕现金或资本市场通道的巨头,能够凭借资本优势主导并购定价与结构设计。对卖方而言,接受股权置换、部分现金 + 股票或战略合作的交易结构,往往比在公开市场上孤注一掷发行代币来得稳妥。于是,资本强者在并购谈判中占据天然优势,能够以更划算的成本获得关键技术、用户与牌照。

二:Web3 建设者的黄金周期来了?

过去许多 Web3 项目的主要退出路径是「发币—上涨—回购 / 套现」,这种路径高度依赖二级市场情绪,容易被币价波动绑架。并购为项目方提供了另一种更稳定的路径:被生态内或行业外的战略买家整合、获得现金 / 股权或被纳入更大平台的产品线中继续发展,使团队与技术有更平滑的资本化出路,不必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发币与上所这个「吸血」流程上。

Coinbase、Kraken 等并购行为即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 Web3 项目和团队的价值实现方式。在当下的资本寒冬中,这也令更多资金投向加密一级市场股权领域打了一针强心剂,为更多加密创业者带来信心。

加密行业并购的兴起不是偶然,而是市场成熟、资本结构重构与监管与用户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并购使得技术、用户与合规能力能更快地在加密市场内重新配置,头部企业借助并购巩固和扩张其护城河,而对中小项目而言,并购则提供了较为稳健的退出与发展路径。

长期而言,这一波并购潮有望激励许多加密项目从技术社区或者营销公司,更有动力发展为具有明确用户场景、技术扎实的真正商业化公司,把注意力放回产品体验、合规与商业落地。毋庸置疑,这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加速行业的主流化进程。

当然,并购不是万能药。巨头们在这其中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性问题,例如整合,如何在组织、产品、合规、客户等层面将被收购方的优势融入到收购方,如果整合不顺往往意味着「买了个空壳」;例如,还可能存在估值泡沫,并导致并购方的现金流与盈利能力受到负面影响。

无论如何,这对加密创业者以及长期的加密生态堪称重大利好,市场将为那些扎扎实实耕耘技术与场景的项目提供更加友好的生存空间。「你不发币的话我们怎么退出?」之类的质问也将逐步不再萦绕在创业者与建设者头上,他们的黄金周期即将到来。

2025 年的加密行业正处在这样的转折点上。与其说这是一场资本游戏,不如说是加密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或许会看到:交易所不再只是交易所,而是像一站式金融超市;钱包不仅是钱包,而是用户的链上金融入口;稳定币不仅仅是稳定币,而是跨境即时结算的底层货币。

而这一切,正是从这一波「并购潮」开始的。

Polkadot(DOT)现已登陆 Bybit 链上赚币

Posted on 2025-11-12 17:0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公告,Polkadot(DOT)现已登陆 Bybit 链上赚币,于11 月 10 日 10:00(UTC)正式上线,为用户带来全新链上质押增益机会。

Polkadot(DOT)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Dr. Gavin Wood 于 2020 年推出,是一个支持多链互操作的区块链网络。

它允许不同公链之间安全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并通过创新的共享安全模型,由中继链为所有平行链提供统一安全保障。DOT 为网络原生代币,承担治理、质押与绑定等核心功能。

在 Bybit 质押 DOT 的四大优势:

 • 更高收益:参与链上质押,享受优质、稳定的链上回报。

 • 丝滑体验:通过 CEX 一键完成链上质押,链上复杂流程由平台代办。

 • 安全增值:在助力网络去中心化安全的同时,持续获取质押奖励。

 • 灵活掌控:质押与赎回更灵活,让用户在增值与流动性间自由切换。

Phantom CEO:公司无意推出自有区块链或推进 IPO

Posted on 2025-11-12 17:0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 Empire 播客,Phantom 钱包 CEO Brandon Millman 表示,公司无意推出自有区块链或推进 IPO,当前重点仍在 Solana 生态与面向普通用户的产品。他称,自建链违背加密行业开放与可组合性原则,Phantom 将继续深耕 Solana。Brandon 还表示,虽具备上市潜力,但公司更倾向于依托 a16z、Paradigm、红杉等投资方支持,通过私募融资继续扩张。

狂买黄金超央行,稳定币之王 Tether 的黄金梦

Posted on 2025-11-12 17:03

撰文:Liam,深潮 TechFlow

2025 年,全球央行正掀起一场空前的购金浪潮。

中国、印度、波兰、土耳其等国的央行在过去一年合计购买了逾 1100 吨黄金,创下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新纪录。

然而,在这场黄金回归的热潮中,一个“非主权”的买家正在悄然崛起,稳定币之王 USDT 母公司 Tether。

据彭博社报道,Tether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买家之一。其最新储备报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公司持有的黄金价值超过 129 亿美元,这一规模已超过澳大利亚、捷克、丹麦等多个国家央行,跻身全球前 30。

更令人震惊的,是它的购金速度。截至 9 月的过去一年里,Tether 平均每周增持黄金超过 1 吨,这一速度在全球央行体系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哈萨克斯坦与巴西,甚至超过了土耳其和中国央行。

而这还未包括其黄金稳定币(XAU₮)所对应的金条储备,及用数十亿美元利润进行的私人黄金投资。

Tether 买的不是纸黄金,也不是ETF,而是真正的金条。

与全球多数央行将黄金储存在英格兰银行或纽约联储不同,Tether 选择自建金库、自行托管,CEO Paolo Ardoino 在接受采访时透露,Tether 已在瑞士建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金库之一”,但拒绝披露确切位置。

深潮 TechFlow 获悉,Tether 也正在新加坡建设第二座金库,以服务亚洲储备业务及其黄金稳定币 XAU₮ 的扩张。

一个加密公司正在复制央行的硬件基础设施,打造自有金库和全球分布式储备体系。

近期,Tether 又迈出了更加野心勃勃的一步,直接挖人进入黄金市场核心枢纽。

彭博社报道,Tether 已从汇丰银行高薪挖来两位全球顶级贵金属交易员:全球金属交易主管 Vincent Domien 与 EMEA 地区贵金属融资主管 Mathew O’Neill。两人目前正履行离职通知期,预计数月内加盟。

Domien 同时担任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董事,该机构是全球黄金市场事实上的标准制定者,O’Neill 自 2008 年起即任职汇丰,是欧洲贵金属融资领域的核心人物。

仔细研究之下,发现 Tether 不只是单纯买黄金,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从金条到矿山,布局全产业链

如果说自建金库、囤积实物黄金,是 Tether 在“资产端”向央行看齐的第一步,那么它在黄金上的真正野心,远不止当一个被动买家,而是把整个黄金产业链变成自己金融版图的一部分。

这套版图,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底层是黄金矿产和特许权,中层是金条,上层则是代币化的链上黄金。

首先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块:XAUT,被写进智能合约里的金本位。 Tether Gold(XAU₮)是 Tether 推出的黄金代币,每一枚代币对应一盎司实物黄金,由瑞士金库托管,并符合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合格交割金条”标准。

官方披露的最新数据是:XAU₮ 背后对应约 37 万多盎司的实物黄金,折合 11 吨以上的金属,全部存放在瑞士金库中,在金价大涨的带动下,XAU₮ 的流通市值已突破 21 亿美元。

这意味着 Tether 手里有两层黄金敞口:

一层是写在自身资产负债表上的黄金储备,也可以用来增强美元稳定币 USDT 自身的信用与抗风险能力;

另一层是黄金代币 XAU₮ 背后的储备,这一部分黄金重组为可在链上流转的金融产品。

比如,Tether 推出了开放金融平台 Alloy by Tether ,允许用户将XAUT 作为抵押品,铸造新的合成美元稳定币aUSDT。

但 Tether 不满足于此,它在黄金产业链上想走得更远,于是直接入股上游黄金特许权公司,把矿山未来的黄金产量也纳入到自己的资产体系。

2025 年 6 月,Tether 旗下投资实体 Tether Investments 宣布入股加拿大上市公司 Elemental Altus Royalties,这是一家专注于黄金及贵金属特许权与分成(royalties & streams)的公司,拥有多处正在生产或接近投产的矿山收益权。

公开信息显示,通过一系列协议与增持操作,Tether 最多可拿下 Elemental Altus 约三分之一以上的股份,成为这家黄金特许权公司的“基石股东”,甚至在后续支持其与 EMX Royalty 的合并交易中,追加约 1 亿美元资金,帮助打造一家中型黄金特许权平台。

Tether 不仅买已经出土的金条,还要买以后从地下挖出来的黄金的分成权。

Tether 并不满足于单一标的,它在更广范围内和黄金产业圈对话。根据《金融时报》报道,Tether 正与多家黄金矿业和投资公司接触,希望在采矿、冶炼、交易、特许权收益各个环节部署资本,构建自己的“黄金版产业矩阵”。

据悉,Tether 还与黄金采矿投资工具 Terranova Resources 进行过会谈,尽管未能谈成交易,但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

Tether 想做的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系统性地打通黄金产业链条。

把这几块拼在一起,你会发现 Tether 在黄金上的布局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 + 自下而上”的双向夹击:

自上而下,它从金融产品端出发,先有一个 XAU₮,用代币化方式去承接全球用户对黄金的需求,建立起“黄金流量入口”;

自下而上,它沿着金条储备、矿山特许权、潜在采矿投资,把黄金产业链的资产端、供给端,用投资和股权的方式逐步纳入掌控范围。

黄金信仰来自何方?

从表面看,Tether 押注黄金,很容易被归因为“黄金 FOMO,跟着央行一起买安全资产”。

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梳理其高管过去两年的公开发言和资产调整,你会发现,这更像是一套有明确世界观的资产哲学:

用比特币和黄金,给一个“无国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铸一个双支柱的安全底座。

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在多个场合提到,他不太喜欢“比特币是数字黄金”这套说法,更愿意反过来表达,黄金是“自然界的比特币”(natural Bitcoin):同样稀缺、同样经受了长期检验,只是一个存在于物理世界,一个存在于数字世界。

2025年9月,Ardoino 表示:“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黑暗,Tether 将继续将部分利润投资于比特币、黄金和土地等安全资产”。在他看来,比特币和黄金会“比任何法定货币活得更久”,是穿越周期的终极价值载体。

正如 XAU₮ 宣传片中所言,五千多年来,黄金象征着权力、稳定和真理,以重量而非言语来衡量。

这背后,是 Tether 过去两年在资产端做的一系列动作:

一方面,Tether 每季披露的审计报告显示,其资产储备高度集中在美国国债,单是美债持仓就已经超过 1,200 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美债持有者之一;

另一方面,从 2023 年开始,Tether 公告中反复强调,会用每季度盈利的一部分去购入“长期价值仓位”,先是比特币,再是黄金,目的不是为了给 USDT 做 1:1 抵押,而是为了强化公司整体资产负债表的“硬资产”属性,抵御利率、信用和地缘风险。

所以,Tether 押注黄金,至少有几层清晰的动机:

第一层,最直白,把利润变成“不会被任何央行多印出来的东西”。

在高利率周期里,Tether 靠巨额美债赚到了超过百亿美元的年利润,预计 2025 年利润超 150 亿美元。但 Ardoino 很清楚,这种“利差盛宴”是周期性的,而主权债务膨胀却是结构性的。

过去一年里,他多次提到所谓的“贬值交易”,投资者出于对主权债务和其计价货币长期贬值的担忧,逐步把资产从国债、法币挪向黄金这类硬资产。

第二层,抵御美元体系下的极端风险。

USDT 的体量已经大到和小国货币、地区性银行体系“同一量级”,这让 Tether 不得不考虑一种极端场景:如果未来某个时刻,美国监管或银行体系对其施压甚至冻结资产,或者整个美元体系遭遇系统性风险,仅靠美债和银行存款的资产端,将显得过于被动。

黄金既不属于任何主权信用,也可以通过自建金库的方式完全脱离传统托管体系,这就是为什么 Tether 要在苏黎世、新加坡自建金库,而不是像很多央行那样把黄金长年放在英格兰银行或纽约联储。

第三层,RWA 时代,黄金是最容易被接受的链下资产。

Tether 在 2025 年 Q1 公告中明确把 XAU₮ 描述为“市值最大、合规性最强的代币化黄金产品之一”,并强调所有代币由瑞士金库内的金条 100% 实物背书。

这就形成了一个巧妙的闭环:

一方面,Tether 通过购金、入股 Elemental Altus 这类特许权公司,锁定了黄金的现货与长期产量敞口;另一方面,它用 XAU₮ 把这些黄金“切片”后丢到链上,变成可全球交易、可组合的 DeFi 抵押品和结算资产。

从商业角度看,这是把黄金产业链的现金流和估值重新“DeFi 化”。

Tether 的每一步资产配置,像极了一家正在学习如何做央行的公司。

它不只是在追逐收益,而是在构筑一个以代码为边界、以黄金和比特币为锚的新秩序。

如果未来真的走向多极货币体系,那么“美债 + 比特币 + 黄金”,将不只是资产组合,更是这家“无国籍央行”穿越周期的资产负债表。

HashKey Global 首批上线 BTCUSD 法币本位永续合约,降低合规交易成本

Posted on 2025-11-12 16:58

 HashKey Global 今日正式上线 BTCUSD 法币本位永续合约,以美金为结算币种,支持用户以美元直接作为保证金进行合约交易,交易过程中无需持有稳定币,有助于省去兑换步骤、降低交易成本。此功能主要适用于持有法币资产、注重资金效率与合规保障的机构和企业投资者,之后也会对个人交易者开放,其应用场景涵盖美元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等。

BTCUSD 永续合约资金将存放于独立成立的法币风险准备金账户,并以银行级标准托管隔离,确保资金安全与结算合规。该设计借鉴传统金融的美元本位逻辑,使平台的托管和结算体系更接轨国际标准。

HashKey Group 全球拓展主管 Ben El-Baz 表示:“加密市场正加速进入以合规为核心的新阶段。HashKey Global 上线 BTCUSD 永续合约,旨在链接传统金融资产和Web3 金融创新产品。未来,HashKey Global 将持续强化平台的安全防护与运营机制,让投资者在安全、高效的环境中,把握市场机会,实现长期价值。”

司法辖区声明

HashKey Global 依托 HashKey Bermuda Limited 依据百慕大金融管理局颁发的 F 类牌照合规运营。本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产品的要约、招揽或推荐。虚拟资产投资及交易具有风险,请谨慎评估自身承受能力。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HashKey Global 不向香港、美国、中国内地及部分其他司法辖区的用户提供服务。部分功能、活动或服务可能因地区限制而无法使用。

免责声明

Astar Network公布Evolution Phase 2路线图:总供应量上限定为约105亿枚

Posted on 2025-11-12 16:5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Astar Network今日发布了通往Evolution Phase 2的路线图,重点推出五大核心举措:Burndrop自愿销毁机制、固定供应上限的Tokenomics 3.0、Startale超级钱包、Plaza跨链互操作性集成以及社区参与计划。

Burndrop概念验证将于2025年底启动,允许用户自愿销毁ASTR以换取未来生态系统代币;Tokenomics 3.0计划将ASTR总供应量上限定为约105亿枚,预计2026年初实施;Startale App将成为连接Astar和Soneium生态系统的统一入口;而Plaza集成则将扩展ASTR在Polkadot生态中的应用场景。

Astar创始人Sota Watanabe表示:”Phase 2关注建立持久结构,每一步都将加强Astar集体的未来。”这些举措标志着Astar从准备阶段转向执行阶段,致力于打造一个更精简、更公平、更独立的网络生态系统。

Space 回顾|DeFi 爆雷频发,波场 TRON 生态如何成为稳健收益的实践标杆?

Posted on 2025-11-12 16:58

近期,DeFi领域发生了多起值得关注的安全事件,项目爆雷、清算连锁、预言机操纵、流动性枯竭等风险事件接连上演,市场情绪转向审慎自保。在这一背景下,DeFi 不再仅是技术创新与财富增长的代名词,更成为风险交织、脆弱性暴露的试炼场。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反思期,SunPump举办了新一期的 SunFlash 线上对话。本期圆桌聚焦“DeFi 爆雷频发,风险对冲与资产配置该如何平衡?”这一迫切议题,邀请到多位行业资深KOL,试图穿越市场的噪音回归本质层面的探讨:这些风险事件是偶然爆发,还是 DeFi 在当前发展阶段必然伴随的系统性阵痛?在多重风险之下,用户与机构又该如何构建自身的防御体系?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信任崩塌之后,DeFi 是否仍具备重建信用的能力,又将以何种路径走向更稳健、更可持续的未来?

DeFi爆雷解析:高收益幻觉下的治理缺失与系统性风险

在近期DeFi领域连环爆雷事件的背后,多位资深从业者与研究者齐聚Space,共同探讨其根源。尽管分析角度各异,但嘉宾们普遍认为,这一系列事件并非孤立的技术故障,而是整个行业在高速发展中积累的结构性风险的集中爆发。其中,“伪去中心化”的治理漏洞与不可持续的高收益模型被反复提及,被视为两大核心风险点。

米斯先生首先尖锐地指出,许多爆雷项目披着“去中心化”的外衣,但其核心权限,如资金调度和合约控制权,往往高度集中在少数团队成员手中。他举例说明,一些项目甚至连基本的多重签名机制都未采用,一旦团队内部发生问题,权力极易被滥用,从而导致暴雷。这种“伪去中心化”使得项目本质上仍是中心化的,却利用了区块链“透明”的外衣降低了投资者的戒心。

小孩RIVER与Zane对此深表赞同,并进一步补充道,这种治理漏洞在市场平稳期或许能被掩盖,但一旦遭遇极端行情或恶意攻击,便会彻底暴露。0xPink则形象地总结,表面上的合约开源和社区治理,其核心清算与预言机逻辑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整个系统可能因团队的失误或恶意操作而瞬间失灵。

另一方面,不可持续的高收益模型是另一个极高的风险源。米斯先生提出质疑:“年化100%、200%的收益,钱是从哪里来的?”他指出,这种高收益往往依赖于持续不断的新资金流入,一旦市场情绪转冷、流动性下降,其脆弱的收益模型就会将风险无限放大。

最后,多位嘉宾都强调,DeFi的风险并非孤立的单点问题,而是具有强烈的传染性。0xPink指出,一个协议的爆雷会引发清算,进而传导至其关联的抵押资产和其他协议,形成与传统金融挤兑类似的连锁反应。在这个看似高科技的金融体系内,由于治理的中心化、收益模型的不可持续以及杠杆的普遍存在,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收益却极度脆弱的系统。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波场TRON生态的稳健收益策略

面对无法完全消除的链上风险,个人用户与机构投资者应如何构建自己的“防御工事”,以对冲风险、平衡收益?在本场Space的第二个环节中,各位嘉宾提供了从基础到进阶的全面策略,其核心共识可归结为:通过稳健投资策略与动态监控,将不可控的系统性风险,纳入可控范围。

对于普通用户,嘉宾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一最基本、也最有效的原则。小孩RIVER与77老师都建议,应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主流稳定币(如USDT、USDC)和比特币、以太坊等核心资产,仅用小部分仓位(例如总资金的10%-20%)去尝试高收益的新项目,以此作为“试错”成本,即使发生损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在探讨具体投资策略时,0xPink特别以波场TRON生态作为范例,提出了一个兼顾稳健与收益的可行方案。他首先肯定了生态内如USDD这类超额抵押稳定币“链上可查”的透明度优势。此外,他将波场TRON平台币TRX本身也视作一个值得持有的“核心资产”,并指出其年内上涨带来了不错的稳定收益。通过将波场TRON生态内的稳定币、平台币、稳健生息协议相结合,用户能够构建了一个风险可控、灵活又稳健的对冲体系。

在此基础上,他建议个人投资者可采取一种平衡配置:将半数资金分配于USDT等主流稳定币,另一半则投入波场TRON生态中如JustLend DAO、USDD这样的核心协议。依托波场TRON成熟完善的DeFi生态体系,用户可以通过一系列投资组合放大收益。比如,用户可将TRX转换为流动性质押凭证sTRX,并存入JustLend DAO中获得约7.1%的基础质押收益。同时,sTRX还可作为抵押品铸造稳定币USDD,将其再次存入JustLend DAO中获取额外收益。通过这一“质押-铸币-复投”的循环策略,用户可实现约13%的综合年化收益。

这一“半稳健、半进取”的组合,能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显著提升资金效率。相较于那些隐含高风险的高收益诱惑,此策略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风控可控、路径透明,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安心的收益选择。

对于资金量更大的用户或机构,策略则需要更加系统精密。米斯先生指出,必须建立实时的链上预警机制,监控诸如清算比例、流动性健康度等关键指标,以便在风险刚露苗头时及时执行减仓或止损。

总而言之,DeFi 信任的重建可能会是一场漫长的征程,正如嘉宾所言,信任无法通过营销快速建立,只能依靠可靠的机制、透明的数据和经得起考验的产品,一点一滴地重新赢回。而波场 TRON 生态在透明度、基础设施建设、稳健收益、合规化方面的探索,正为这条重建之路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方向。

中文去中心化合约交易所孙悟空上线储备金证明

Posted on 2025-11-12 16:54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社媒消息,中文去中心化合约交易所孙悟空日前已上线储备金证明页面,资产情况可实时查询,进一步提升平台透明度。数据显示,当前平台稳定币储备金率保持在100%,稳定币储备金超6400万美元。

此外,孙悟空昨日单日交易额超2.3亿USDT,环比增长67%。目前平台累计用户数超57000人。

Bitcoin Conference 强势回归阿姆斯特丹,规模更盛、格局更大

Posted on 2025-11-12 16:49

2025年7月2日— 全球顶尖的比特币峰会 (Bitcoin Conference) 系列将于今秋重返欧洲。比特币阿姆斯特丹峰会(Bitcoin Amsterdam) 2025 将于 2025年11月13至14日在地标场地 The SugarFactory 盛大举行,这座具代表性的工业场地专为满足欧洲及全球对比特币日益高涨的关注与需求而选定。

作为 Bitcoin Conference 全球系列峰会的一部分,Bitcoin Amsterdam由 BTC Inc. 与 Amsterdam Decentralized 联合主办,汇聚来自全球的比特币领袖──包括愿景家、创建者、投资人、决策者、教育者与新世代的热血参与者。继去年 Westergas 场地门票全数售罄后,今年活动迁至更宽敞的空间,带来更沉浸、更具互动性的体验。

从炼糖厂到创新舞台:历史与新能量的交汇点

前身为繁忙炼糖厂的 The SugarFactory,现已蜕变为阿姆斯特丹近郊最具代表性的工业活动空间──同时成为Bitcoin Amsterdam 2025 的全新主场。场地总面积超过 8,000 平方米,拥有挑高天花、巨型立柱及保留的原始炼糖设备,完美体现比特币的“颠覆精神”。从 19 世纪的历史底蕴到现代创新的舞台,The SugarFactory 象征著连结、创造与革新的能量。

门票现已开售,票价自 €121 起,随著活动临近与票量减少,价格将逐步上调。

“比特币峰会是我们的全球系列活动,而欧洲不能缺席。身为欧洲金融核心的阿姆斯特丹,不仅是主办城市,更是引领者。我们只是扩音器,让那些重新定义金钱意义的建设者、政策制定者与推动者发声。”

—— David Bailey,BTC Inc. 行政总裁

本届峰会将聚焦于:数位权利、隐私保护、欧洲监管环境演变等关键议题。另一个新兴焦点是比特币财库(Bitcoin Treasuries)——企业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并引发传统金融领域对最佳实践与长远影响的探讨。

Bitcoin Amsterdam 2025 致力于连结创新与普及,打造涵盖世界级讲者、互动环节与多层次交流机会的平台,让从机构投资人、开发者到学生及新手都能共同参与。

随著全球比特币采用浪潮加速,Bitcoin Amsterdam 2025 将成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比特币盛会之一。

更多资讯与购票请浏览:https://www.bitcoin.amsterdam

关于 Bitcoin Conference

由 BTC Media(Bitcoin Magazine母公司)主办的 比特币峰会 (Bitcoin Conference) 是全球系列活动,邀请业界重要讲者,举办工作坊、展览及互动活动,为比特币产业领袖、开发者、投资人及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旗舰活动于2025年在拉斯维加斯举办。比特币峰会 2026(Bitcoin 2026) 将于2026年4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国际活动包括 比特币香港峰会(Bitcoin Hong Kong,2026年8月)、比特币阿姆斯特丹峰会(Bitcoin Amsterdam,2025年11月)及 比特币中东及北非峰会(Bitcoin MENA,阿布达比,2025年12月)。

或许我们都低估了 Coinbase 推出打新平台的影响

Posted on 2025-11-12 16:49

撰文:Matt Hougan,Bitwise CIO

编译:AididioJP,Foresight News

投资加密货币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它将重塑金融业的基础设施。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举出三个已经取得实际进展的领域:

  • 比特币正在重塑黄金抗通胀性

  • 稳定币正在重塑美元

  • 代币化正在重塑交易和结算

虽然这些变革都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我相信最终大多数资产都会被代币化,大多数美元将通过稳定币流通,比特币会像黄金一样被广泛接受。

这些都是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机遇,足以推动加密货币市场迎来长达一代人的牛市。但就在本周一,我们迎来了第四个重要领域:资本形成。我认为这将成为 2026 年加密货币领域的关键主题。

接下来,我将解释具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件事如此重要,以及如果我的判断正确,该如何把握这个投资机会。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些背景

资本形成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这个过程,创业者能够筹集资金,创办新公司,开发产品,并创造就业机会。

遗憾的是,现行体系不仅僵化低效,还对个人投资者极不友好。

机构资金流向顶级风投,这些风投再投资给最优秀的初创公司。这些公司长期保持私有状态,为早期股东不断积累价值。等到最终上市时,股份又主要卖给其他机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只能等到最后阶段才能参与。这个系统成本高昂,监管繁杂,导致如今 IPO 数量远不如前。

加密货币在 2017 和 2018 年曾试图改变这种状况,那就是首次代币发行热潮。ICO 让普通人在项目上市前就能参与投资,直接连接了创业者和散户。

但说实话,结果简直是一场灾难。

由于缺乏监管,绝大多数 ICO 最终被证明是骗局。骗子们从缺乏戒心的公众那里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然后卷款跑路。情况恶化到美国证监会不得不介入,甚至威胁要追究推广者的刑事责任。2018 年的严厉整治终结了 ICO 热潮,也将加密货币市场带入了漫长的寒冬。

那么,现在有什么不同?

大多数经历过 2017-2018 年 ICO 热潮的人都认为那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加密货币领域的黑箱问题。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从中看到了潜力。

尽管 ICO 问题重重,但它确实证明了一点:加密货币能够为新项目快速筹集资金。与传统 IPO 路线的高昂费用、繁琐程序和偏向富人的特点相比,ICO 确实更便宜、更快速、更平等。

现任美国证监会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就是看到这种潜力的人之一。他对 ICO 类项目的支持并不令人意外:在加入证监会之前,他曾担任 Token Alliance 的联合主席,这个组织致力于推动 ICO 类代币的创新。他还曾在专注代币化的公司 Securitize 担任董事。

今年七月,阿特金斯公开呼吁建立新的监管框架和风险防范制度,为高质量的 ICO 创造条件。他主张只要能够解决 ICO 1.0 版本的问题,我们就有望迎来一场由加密货币引领的资本形成热潮。

本周一 Coinbase 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宣布推出其 ICO 平台。从今往后,Coinbase 将每月推出一个经过严格审核的加密货币项目。这让投资者能在项目上线前就参与投资,也让项目方能够开拓新的融资渠道。Coinbase 将执行严格标准,包括团队背景调查、信息披露要求,并确保内部人士在项目上线后六个月内不得出售代币。

简而言之,通过自我监管,他们旨在解决 2017-2018 年 ICO 时代的诸多问题。

我的预测与展望

我预计到 2026 年,通过 Coinbase 这样的平台将会出现至少六个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 ICO。虽然与传统 IPO 市场相比规模尚小,2024 年美国共有 176 起 IPO,筹资总额 330 亿美元。但这些 ICO 的成功将证明创业者完全可以直接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而且往往能获得比传统 IPO 更优的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项目选择直接 ICO 模式,而非传统融资路径。

关于如何投资这个主题,我有几点想法:

如果我的判断正确,最直接的投资标的就是 Coinbase。这家公司正利用其在加密货币交易领域的主导地位开拓新市场。它不仅是加密世界的嘉信理财,更是嘉信理财 + 高盛 + 纽交所的综合体。

同时健康的 ICO 市场也将利好以太坊、Solana 等大型可编程区块链,因为很多 ICO 项目都会基于这些平台构建。

更宏观地看,ICO 的复兴将是加密货币领域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现在的加密货币比几年前更有潜力,因为我们有了稳定币和代币化的故事。如果再加上通过 ICO 实现的数十亿美元融资,这个叙事将更具说服力。这种趋势告诉我们应该进行更广泛的市场布局:比如投资包含一篮子加密资产或加密股票的指数基金。换句话说,不要纠结于选哪匹马,而应该赌整场比赛会越办越好。

这场比赛正在变得越来越精彩。

华尔街巨头入局:摩根大通推出美元存款代币 JPM Coin 可实现全天候交易、秒级支付

Posted on 2025-11-12 16:49

撰文:张雅琦

来源:华尔街见闻

随着金融机构持续扩大其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布局,华尔街投行巨头摩根大通已正式向机构客户推出其美元存款代币 JPM Coin,此举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天候、秒级到账的支付结算,标志着传统金融在代币化领域的关键一步。

摩根大通区块链部门 Kinexys 全球联席主管 Naveen Mallela 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这款名为 JPM Coin 的存款代币代表了客户在该银行的美元存款,现已开始向机构客户推出。用户可以通过与 Coinbase Global Inc.关联的 Base 公链发送和接收资金,从而使支付能够在数秒内完成,并实现全天候不间断运行,彻底改变了依赖工作日和银行营业时间的传统支付模式。

据报道,JPM Coin 的正式推出前经过了数月试运行,参与公司包括万事达卡(Mastercard)、Coinbase 和 B2C2。此举是摩根大通在区块链领域的重要扩张,也反映出全球大型金融机构正积极探索利用数字资产提升支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行业趋势。

此次发布正值美国通过了规范稳定币的《Genius 法案》之后,包括花旗集团、桑坦德银行、德意志银行和 PayPal Holdings Inc.在内的众多大型企业都在积极试验数字资产支付方案,显示出市场对合规数字货币的接受度日益提高。

何为存款代币?

存款代币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代表对现有客户存款的债权。从本质上讲,它们是银行账户中已有资金的代币化版本,旨在利用区块链网络实现更便捷的转移。

这与稳定币有所不同,后者通常与法定货币挂钩,并由政府债券或其他高流动性资产提供一对一的支持。Naveen Mallela 指出:

「我们认为,尽管稳定币获得了大量关注,但对于机构客户而言,基于存款的产品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存款代币相较于稳定币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其可以产生利息。稳定币发行方通常从其持有的储备资产中赚取收益,但这部分收益一般不会传递给代币持有者。相比之下,存款代币可以向持有者支付其银行存款所产生的利息,这对于拥有大量余额的机构,例如使用稳定币进行资金划转和作为抵押品的加密货币交易公司,具有显著吸引力。Naveen Mallela 补充称,JPM Coin 将被 Coinbase 接受为抵押品,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加密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场景。

摩根大通的扩张蓝图

摩根大通对 JPM Coin 有着清晰的未来规划。Naveen Mallela 透露,该行计划在稍后阶段将该代币的访问权限扩展至其客户的客户,并在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将其扩展到其他货币面值。该行已为未来可能推出的欧元存款代币注册了代码 JPME。

此外,摩根大通还有意将 JPM Coin 扩展到其他区块链网络。其代币代码 JPMD 的试点计划最早于今年 6 月宣布。

尽管金融公司探索区块链技术已有十多年,但鲜有应用实现商业化,其使用规模与传统市场相比仍然很小。摩根大通是金融领域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其已在运行一个名为 Kinexys Digital Payments 的网络(前身为 JPMCoin),允许企业客户在该行转移美元、欧元和英镑。

数据显示,该网络目前日均处理超过 30 亿美元的交易,但与其支付部门每日处理的约 10 万亿美元相比,仍只占一小部分。不过,随着纽约梅隆银行和汇丰控股等其他银行也在探索或已推出存款代币服务,传统金融巨头在数字资产领域的竞争正日益激烈。

BTC突破104000美元,24小时跌幅收窄至0.79%

Posted on 2025-11-12 16:4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HTX行情显示,BTC突破104000美元,现报104123美元,24小时跌幅收窄至0.79%。

Minto携手Remaster与TopTierAuth首登Telegram,亚洲90亿下载IP迈向全球化

Posted on 2025-11-12 16:4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公告,日本知名数字IP工作室Minto宣布通过与Remaster.io和TopTierAuth的新许可合作伙伴关系,首次将其广受欢迎的Mimi & Neko贴纸系列引入Telegram平台。作为亚洲最成功的数字IP之一,Minto在LINE和WeChat等平台上已累计获得超过90亿次下载量。

此次合作由Camp提供许可基础设施支持,帮助Minto从区域性平台成功扩展至全球渠道,为其IP开拓新的分发平台和收入来源。

Bybit 理财与现货上币同步推出 $ELIZAOS 质押活动,年化高达 400%

Posted on 2025-11-12 16:3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消息,Bybit 理财已于 8AM UTC 与现货上线 $ELIZAOS 并开放限时定期高息理财活动产品申购。通过 Bybit 理财,用户可以在投资 $ELIZAOS 时享受更高的收益和更高的灵活性。

币安:今晚九点领取的空投门槛为230分

Posted on 2025-11-12 16:3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将于今日 21:00(UTC+8)发放 Alpha 空投。持有至少 230 个币安 Alpha 积分的用户可申领代币空投。先到先得。直至空投池领取完毕或活动结束。 

火币HTX“猎杀AI 第二季 · 真人AI交易赛”第二场战果出炉:人类阵营击败AI阵营,第三场对决今晚20时打响

Posted on 2025-11-12 16:34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社媒消息,火币HTX“猎杀AI 第二季 · 真人AI交易赛”第二场对决于昨晚落幕,人类阵营以70分 : 60分击败AI阵营,暂时将总比分扳平。在激烈的实盘角逐中,@web3热宝 以 594.16U 战绩夺得全场第一,为人类阵营拿下关键50分;紧随其后的小牛再添20分,助力人类阵营锁定胜局。AI阵营方面,DeepSeek 稳居前三、收获10分。至此,第二期比赛结果揭晓:人类阵营总分领先,AI暂时落败。

今晚20:00,“猎杀AI计划2”第三场正式打响。本轮人类阵容将由 Lilian、LongTian 与 Oxmoon 组成,再度迎战AI三巨头DeepSeek、ChatGPT、Qwen。观众可在HTX Live实时围观直播,并在@HuobiGlobal的X评论区投票支持自己看好的阵营。投票为交易员赢“余额+50%”BUFF卡,投票用户可优先瓜分第三季万U奖池。人类能否乘胜追击,还是AI将完成强势反扑?锁定火币HTX直播间,共同见证“人类 vs AI”终极智斗!

预约直播:

https://www.htx.com.lv/zh-cn/live/detail/h5?id=91397&invite_code=f4ei9223&inviter_id=11351630

OKX将下架BAL、PERP、FLM、DEP、NC、LOOKS现货交易对

Posted on 2025-11-12 16:23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官方公告,OKX 将下架 BAL、PERP、FLM、DEP、NC 和 LOOKS 现货交易对。

大空头 Michael Burry 再次开火:科技巨头在集体欺诈

Posted on 2025-11-12 16:08

作者:对冲积鲸

1,核心指控,他们通过会计手段,系统性地低估折旧,从而人为地夸大收益。

Burry 估计,仅 2026-2028 年间,这项操作将使巨头们少报 1760 亿美元的折旧费用。

2,为什么 Burry 称之为欺诈?

Burry 的逻辑很简单,

科技巨头们, META 、 GOOGLE 、 MSFT …正在疯狂购买 $NVDA 芯片/服务器,用于 AI 军备竞赛。这些硬件的实际产品周期仅为 2-3 年。

但在财报上,他们却纷纷将这些计算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至 5 年甚至 6 年。

将巨额成本在更长时间内摊销,导致每年报告的费用折旧更低,利润更高。

3,Burry 提供了来自公司 SEC 文件的证据,贴图显示了这种会计游戏在过去几年中变得多么普遍:

$META ,折旧年限从 3 年 ➔ 5.5 年

$GOOG ,从 3 年 ➔ 6 年

$MSFT,从 3 年 ➔ 6 年

$AMZN ,从 3 年 ➔ 6 年

在 AI 硬件迭代速度加快的同时,财报上的折旧速度反而减慢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4,这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 真实的 P/E 更高,你看到的市盈率可能是假的。如果 Burry 是对的,那么分母 Earnings 被系统性高估了。投资者的实际买入成本远高于表面。

– 隐藏的成本,这是 AI 军备竞赛的隐性成本。巨头们正在用会计技巧来掩盖维持其 AI 霸主地位所需的惊人资本消耗。

– Burry 甚至量化了影响,到 2028 年, $ORCL 的盈利将虚高 26.9%,META 将虚高 20.8%。

5,Burry 正在揭示一个系统性风险,在 AI 的淘金热中,巨头们可能正在使用创造性会计来隐藏铲子,也就是 Nvidia 芯片的真实成本。

6,Burry 预告将在 11 月 25 日公布更多细节。

Visa推出创作者稳定币支付试点,实现跨境即时收款

Posted on 2025-11-12 16:0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The Block报道,Visa宣布推出新的稳定币支付试点计划,首先支持Circle的USDC,允许美国企业通过Visa Direct以法币资金支付,而创作者、自由职业者和零工经济工作者可选择直接以稳定币形式接收款项。该”突破性”试点旨在实现近乎即时的跨境支付,特别适用于货币波动大或银行服务有限的地区。接收方需拥有”兼容”的稳定币钱包并满足KYC/AML要求。Visa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扩大该计划规模,目前已促成超过1400亿美元的加密和稳定币交易流,并在全球40多个国家建立了130多个稳定币关联卡发行项目。

a16z呼吁美国财政部豁免去中心化稳定币免受GENIUS法案监管

Posted on 2025-11-12 16:08

深潮 TechFlow 消息,11 月 12 日,据The Block报道,a16z加密部门近日致信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敦促明确GENIUS稳定币法案定义,主张去中心化稳定币应豁免于监管范围。该公司以以太坊抵押支持的LUSD为例,强调此类稳定币通过自主智能合约发行,无中央控制实体。a16z还建议采用2025年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中的去中心化框架,并提出利用去中心化数字身份作为打击非法金融的创新方案,强调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可在保护个人数据的同时实现安全身份验证。

文章分页

上一页 1 … 14 15 16 … 673 下一页

近期文章

  • 比特币要和「加密货币」分手了吗?
  • BiyaPay 分析师:比特币巨鲸加速减仓,市场承接乏力
  • 不做情绪奴隶:5 个灵魂拷问重塑你对 Crypto 的底层认知
  • Multicoin Captial:为什么我们长期看好 Ethena?
  • 2030 年比特币会被量子计算机攻破吗?

归档

  • 2025 年 11 月
  • 2025 年 10 月
  • 2025 年 9 月
  • 2025 年 8 月
  • 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分类

  • 1kx (1)
  • 21Shares (1)
  • a16z (1)
  • Aave (3)
  • ai16z (1)
  • Alameda Research (1)
  • Alpaca (1)
  • Arbitrum (1)
  • Ark Invest (1)
  • Arkham (1)
  • Avail (1)
  • Azuki (1)
  • Base (1)
  • Berachain (1)
  • Bitget (8)
  • BlackRock (3)
  • Brian Armstrong (1)
  • BTC (4)
  • Bybit (2)
  • Canary (1)
  • Cathie Wood (1)
  • Coinbase (3)
  • Coinbase Prime (2)
  • Coinbase Ventures (3)
  • CoinDesk (2)
  • CoinGecko (1)
  • Cointelegraph (1)
  • COMP (1)
  • Compound (1)
  • DAO (1)
  • DATA (2)
  • DeAI (1)
  • DePIN (1)
  • DEX (3)
  • EARN (1)
  • Eliza (1)
  • ETF (4)
  • ETH (4)
  • Ethos Network (1)
  • Fartcoin (2)
  • FDUSD (1)
  • FLock.io (1)
  • FLUID (1)
  • FUEL (1)
  • Gas (2)
  • GPU (1)
  • Grayscale (1)
  • IEO (1)
  • Inception (1)
  • IOG (1)
  • Jupiter (1)
  • Kairos (1)
  • Kaito (1)
  • Launchpool (1)
  • Layer2 (1)
  • Liquidity (1)
  • Magicblock (1)
  • Mango Markets (1)
  • Mechanism Capital (1)
  • Meebits (1)
  • Meme (3)
  • Netflix (1)
  • NVIDIA (1)
  • Ondo (1)
  • OpenAI (2)
  • Paradigm (1)
  • Polygon (3)
  • Pudgy Penguins (1)
  • pump.fun (1)
  • Raydium (2)
  • Robert Leshner (1)
  • Robinhood (1)
  • Sam Altman (1)
  • SEC (4)
  • Securitize (1)
  • SideKick (1)
  • SNX (1)
  • SOL (1)
  • Solana (3)
  • Stani Kulechov (1)
  • StarkWare (1)
  • STO (1)
  • Stripe (1)
  • SunDog (1)
  • SunPump (1)
  • Synthetix (1)
  • TechFlow (25,752)
  • The Block (2)
  • Tron (2)
  • TRX (1)
  • Upbit (1)
  • USDC (3)
  • WBTC (2)
  • Web3 (4)
  • WLD (1)
  • WOO X (1)
  • Xai (1)
  • Zora (1)
  • 交易所动态 (8)
  • 人工智能 (1)
  • 以太坊 (4)
  • 以太坊基金会 (1)
  • 信托 (1)
  • 借贷 (2)
  • 公链 (1)
  • 基础设施 (1)
  • 大额投融资 (1)
  • 存储 (2)
  • 孙宇晨 (2)
  • 安全 (2)
  • 富达 (1)
  • 工具 (2)
  • 币安 (7)
  • 快讯 (26,895)
  • 托管 (1)
  • 指数 (1)
  • 支付 (1)
  • 数据 (6)
  • 数据追踪 (4)
  • 智能合约 (1)
  • 未分类 (311)
  • 模块化 (1)
  • 欧洲 (1)
  • 欧盟 (1)
  • 比特币 (7)
  • 永续合约 (1)
  • 治理 (1)
  • 波场 (1)
  • 游戏 (3)
  • 火币 (1)
  • 灰度 (1)
  • 特朗普 (5)
  • 社交 (2)
  • 稳定币 (3)
  • 空投 (6)
  • 纳斯达克 (1)
  • 美国 (6)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3)
  • 英伟达 (2)
  • 英国 (1)
  • 萨尔瓦多 (1)
  • 融资 (3)
  • 行情异动 (7)
  • 贝莱德 (1)
  • 质押 (4)
  • 赵长鹏 (1)
  • 跨链 (3)
  • 跨链桥 (1)
  • 迪拜 (1)
  • 重要消息 (45)
  • 金库 (1)
  • 钱包 (4)
  • 阿根廷 (1)
  • 阿里云 (1)
  • 隐私 (2)
  • 项目重要进展 (9)
  • Bluesky
  • Mail
©2025 WT快讯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