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Whale Alert 数据,加密货币做市商 Cumberland 向 Coinbase Institutional 转移了 31,775 枚以太坊(ETH),价值约 1.01 亿美元。
分类: 快讯
Bitget 加入Ondo 发起的全球市场联盟,将上线 100 余种代币化股票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Bitget 加入Ondo Finance 发起的全球市场联盟,该联盟旨在统一行业标准,推动现实资产代币化(RWA)的全球采用。作为合作的一部分,Bitget将上线超 100 种代币化股票、ETF 及货币市场基金,丰富用户资产配置选择。联盟成员包括Solana Foundation、LayerZero、Trust Wallet、BitGo和1inch。
Bitget首席执行官Gracy Chen表示,“ 通证化将成为数字资产普及的关键引擎,通过加入全球市场联盟,Bitget 正在协同构建开放、流动性强、包容性更高的金融生态。” Ondo Finance创始人兼CEO Nathan Allman补充道,“ Bitget 的用户覆盖广泛,是推动链上接入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合作方,此次合作将加速机构级链上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用户拓宽美股等传统金融市场的通道。”
Strategy 计划于 7 月 31 日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Businesswire 报道,Strategy 宣布拟于 7 月 31 日美国金融市场收盘后公布其 2025 年第二季度(Q2)的财务业绩报告,并将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5:00 举办现场视频网络研讨会讨论财报结果。
Binance alpha 已上线 Hyperion (RION)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官方网页显示,Binance alpha 已上线 Hyperion (RION)。
美股上市公司 SRM 宣布正式更名为 Tron Inc,并将股票代码更换为 TRON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Globenewswire 报道,美股上市公司 SRM Entertainment 正式更名为 Tron Inc,还将于 2025 年 7 月 17 日起在纳斯达克将股票代码从 SRM 更改为 TRON。
币安 Alpha 将下架 LLM、GNON、NEUR、TRISIG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官方公告,经全面审查后,币安Alpha将于UTC时间2025年7月16日13:00下架以下代币:LLM、GNON、NEUR、TRISIG。下架后,仍允许在币安Alpha上出售这些代币。
美国银行 CEO:在稳定币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预计美银以及整个行业将在这方面取得进展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智通财经报道,美国银行 CEO 莫伊尼汉表示,美银在稳定币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预计美银以及整个行业将在这方面取得进展。
加拿大上市公司 Belgravia Hartford 计划募集约 791 万美元,以扩大比特币财库战略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加拿大上市公司 Belgravia Hartford 宣布发行 500 万美元可转换担保债券,以及完成近 400 万加元(约 291 万美元)私募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其比特币财库战略。
解码 BTC「非常规暴涨」:当利率攀升、美元贬值遇上万亿美元赤字
撰文:The Kobeissi Letter(@KobeissiLetter)
编译:Ethan(@ethanzhang_web3)
编者按:这不是又一轮牛市复刻,而是一场在赤字洪水、美元贬值与金融秩序重构中爆发的比特币「危机行情」。当金价、BTC 同步暴涨,华尔街 ETF 资金狂涌,连「保守派」基金都不再犹豫,我们不得不承认:市场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周期。比特币为什么在「非常规」的宏观背景下成为赢家?这一波上涨到底是泡沫、避险,还是权力的重新定价?Odaily 星球日报带你看清资本真正押注的方向。
原文如下
当前的行情绝非「正常」状况。比特币涨势堪称疯狂,眼下正沿着陡峭的直线轨迹不断飙升。利率持续攀升,美元在六个月内已贬值 11% ,而加密市场总市值在短短三个月内暴增一万亿美元。
究竟发生了什么?答案清晰可见:比特币已进入「危机模式」。
如今的比特币势头如此迅猛,一天之内就能多次刷新历史高点(ATH)。自 7 月 3 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特朗普总统的《大而美法案》以来,比特币价格已暴涨 15, 000 美元。黄金若未能引起警觉,那比特币的狂飙应足够敲响警钟。
还有比这更明显的信号吗?看看年初至今比特币与美元指数($DXY)的走势对比,出现了两处明显的背离点:
-
4 月 9 日(90 天关税暂停期结束后)
-
7 月 1 日(《大而美法案》通过时)
一切已不言而喻。
进入 7 月,市场得到的数据显示,美国仅在 2025 年 5 月单月就录得 3160 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这是有史以来第三高的月度赤字水平。起初,由于马斯克对支出法案提出反对,市场还抱有期待。
然而,这一希望很快在 7 月初消退殆尽。
当时,比特币的上涨看似得益于市场对贸易协议的期盼。但事实证明,无论贸易协议是否公布,市场结果都惊人一致:债券收益率攀升、比特币暴涨、美元下跌、黄金上涨。
这绝非所谓「正常」的市场状况。我们已提前预判并抓住了这一趋势:我们在 80, 000 美元、 90, 000 美元和 100, 000 美元的回调中果断买入,并精准预测目标价位 115, 000 美元。
上周五,我们将目标进一步上调至 120, 000 美元以上——这个价位刚刚已被触及。
这对黄金和比特币而言,无疑是双重助力(双重利好)。
年初至今,按比特币计价,标普 500 指数已下跌 15% 。而若追溯到 2012 年,以比特币计价的标普 500 指数更是暴跌了惊人的 99.98% 。现状是:比特币价值飙升,美元价值缩水。
再次强调,密切关注美国财政赤字。
更重要的是,机构资金似乎正在跑步入场,追逐这轮比特币行情。
比特币 ETF IBIT 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在不到 350 天内,便迅速攀升至创纪录的 760 亿美元。作为对比,全球最大的黄金 ETF GLD 花费了超过 15 年才达到相同的规模。
我们在与机构投资者的深入交流中,注意到一个反复出现的共识:广泛而言,家族办公室、对冲基金等机构资本如今已无法再忽视比特币。即便是「保守型」基金,也正考虑将其资产管理规模(AUM)的约 1% 配置给比特币。
需说明的是,我们称比特币进入「危机模式」,并非看空其他资产。事实上,更多赤字支出的短期「刺激」效应是「利好」的,风险资产短期内仍可能继续上行。
当然,其长期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讽刺的是,只要解决赤字问题,美国多重困境都将迎刃而解。它可降低利率、抑制通胀、并提振美元。但比特币「心知肚明」: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看看支出法案通过后其涨势如何加速便知。
经济格局的变动,恰恰是投资者的机遇所在。随着市场逐步消化这场持续的赤字支出危机,资本正在进行大规模轮动,资产价格也因此剧烈波动。
最后,有趣的是,据 ZeroHedge 报道,以太坊的杠杆空头头寸目前正处于历史最高位。这与我们在 2025 年 4 月市场见底前观察到的情况如出一辙。
一场大规模的加密市场空头挤压是否即将拉开帷幕?事情或许正在酝酿……
项目方必读:告别空投陷阱,让「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模式成就长期增长
撰文:JiaYi
近年来,加密项目在代币发行(TGE)前夕大撒空投,已成为一种标准操作。通过免费代币的诱惑,项目方希望在上线前积攒足够的热度和用户关注。然而,现实往往是项目「上线即巅峰」,热度和价格在短时间内迅速滑落。用户在领取空投后往往会立刻抛售,导致代币市场承压、社区热情冷却,项目方刚刚构建起的用户基础也随之崩塌。
空投带来的流量虽然短期可观,但很难真正沉淀为社区资产或产品用户。由于大多数项目缺乏真正的商业场景支撑,空投之后往往只能靠继续发币来维持用户活跃度,这种激励机制本质上是在透支未来价值。最终,这些代币和用户流量大多流向了「羊毛党」的套利循环中,真正支持项目发展的资源反而被浪费掉了。原本设计用于启动生态的手段,反而变成了削弱项目生命力的负担。
要走出这一怪圈,结论是:项目必须成为「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的项目」。即将给用户的好处,真正由愿意付费的第三方来承担。正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是指平台免费给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而由其他市场主体买单。在 Web3 语境下,这意味着项目方不直接从用户端获利,反而先给予用户福利,由其他利益相关方来出资买单,三方共赢:用户免费获益,项目扩大影响力,付费方则换来用户、数据或品牌曝光。
实施三步法:构建生态闭环
如果你是一位项目方,也许会想:「我也想让别人为我的用户买单,该怎么做?」我建议分三步思考:
1.明确核心用户群:请具体界定当前阶段对项目最重要的用户到底是谁。他们是主要在你平台交易的老手?还是使用你产品的日常用户?又或是持有你代币的投资者?换句话说,要先回答「什么样的用户行为才算成功」。只有锁定了真正能带来成果的核心用户群,后续策略才不会偏离目标。
2.挖掘独特竞争力:分析项目的护城河,找出别人无法轻易复制的优势。可能是尖端技术实力(如强大的基础设施)、庞大活跃的用户社区、独特的数据资产等。问自己:「有什么独门绝技是其他项目没有的,但他们非常需要?」只有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才能有底气让别人付费。
3.寻找付费的「猪」:找到最需要你这种资源并愿意付费的合作伙伴。例如,一个交易所或公链项目如果拥有强大流动性,你可以与新项目合作,对方用代币或资金购买进入你平台的机会;如果你运营一个拥有大量活跃用户的 DApp,那么其他想要用户的项目方可能愿意付费通过你的渠道做空投或优惠活动。简而言之,谁缺你的优势,谁就是那个愿意付钱的「猪」。
通过以上三步,你就能发现「别人给你资源来惠及你的用户」并非天方夜谭,而是一种可设计的商业模式。实质上,你是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帮助合作伙伴实现目标,合作伙伴出资惠及你的用户,形成生态闭环。这既让用户持续享受红利,也巩固了你的生态黏性。
典型案例:Binance 的流动性策略
以全球最大交易所币安(Binance)为例,其核心优势是强大流动性和庞大用户基础。币安的目标用户主要包括交易者和 BNB 代币持有者。它面向新项目提出:愿意用代币或资金来换取流动性和曝光机会。币安通过Alpha 空投等活动,将新项目代币免费发放给持有 BNB 或参与挖矿的用户。这一方式帮助新项目快速获得用户关注和流动性,同时给币安的忠实用户带来额外收益,从而增强 BNB 持有者的黏性。Alpha 空投面向参与锁仓、交易和提供流动性的活跃用户发放新项目代币,实现了「用户得红利、新项目得曝光」的双赢局面。
顺带一提,一个常见疑问是:「为什么币安不给普通的现货交易用户做空投?」答案是,主站的交易量更多是由做市商(MM)提供,而这些做市商本身就靠流动性赚取利润。币安需要留住这些核心做市商,所以更愿意把空投红利留给更多中小散户用户,通过拓展更广泛的用户群来推广新项目。这种做法符合「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精神:给散户羊免费挠痒,而真正出钱的,是需要流动性的项目方和维护市场的做市商。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社交激励平台 Kaito。其运作机制本质上是以用户在社交媒体(主要为 Twitter)上的行为数据和内容参与,作为吸引流量的「资产」,再通过与其他加密项目方合作,将这些项目的代币作为奖励发放给内容贡献者。这种结构下,用户通过「输出注意力和话语权」来积累积分或获取空投,而真正支付激励成本的,是那些在 TGE 前希望借助社交声量扩大影响的新项目方。
从表面看,这是一种典型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商业模式:用户免费获益,Kaito 平台承接需求,项目方为声量买单。然而,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风险。其核心依赖在于,Kaito 是否具备长期占据社交注意力入口的能力。如果未来项目方有更高效或成本更优的获客方式,Kaito 作为「中间撮合者」的价值将显著下降。
合作共赢:核心价值决定生态生命线
无论是技术型项目还是社区型项目,前提是始终守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失去让别人愿意付出的独特价值,这个模式就行不通了。「羊毛」最终还是建立在「猪」看到价值并愿出钱的基础上。如果发现难以定位自身优势,那就应该考虑调整方向或专注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深耕。
对于项目方来说,与其一味投钱拉盘,不如多想想自己的资源有哪些能够与他人互换。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把外部的力量引入到自己的生态中。例如,你的强大用户社区可以给其他新项目带来流量,或者你独特的数据资源可以帮助项目做决策。这些都是别人愿意拿出资金或代币支付的价值。一旦成功,你的用户享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你也加固了生态黏性,合作伙伴也达成了他们的目标——各方皆大欢喜。
投资者视角:更看重可持续赋能
如今加密市场炒作渐歇、投资人更加理性,这是行业成熟的表现。作为行业观察者,我相信能够长期生存的项目,要么在技术或产品层面有突破(提供长远价值),要么在商业模式上玩出创新(提供良性循环)。能兼具两者的项目自然更有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下次再遇到项目大吹大擂时,先问问它是不是有第三方买单的造血能力:项目能不能真正让「猪一直能飞起来」?毕竟,只有那些能让「猪天天刷单,让羊永不饿死」的合作模式,才能在这个市场笑到最后。
「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思路并非口号,而是一个指导项目经营的可行策略。它要求项目方明确自身价值、设计生态补贴机制、并与合作伙伴共同构筑增长。
中国 FTX 债权人请注意:你的赔款可能归零
撰文:Daii
一场披着程序外衣的全球掠夺,正悄然开始。
2025 年 7 月初,一份来自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的动议文件,如一道闷雷,击中了全球 FTX 债权人中最沉默的那一群人。
这份看似理性、字数不多的动议,是为了「受限司法辖区程序」(Restricted Jurisdictions Procedures)获得法院的批准。一旦,这个程序开始启动,将可能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 49 个国家和地区的债权人无法得到任何索赔款项。
从 Mt.Gox 到 Celsius,从 Voyager 到 Genesis,我们见过冗长的程序、缓慢的赔付,但从未见过一次破产赔偿,公然为 49 国债权人单列一道「先证明你无罪,否则自动放弃」的关卡。
这不是一场索赔,更像一次「默认没收」的演习。
我们必须看清: 这不仅仅是一次法律博弈,更是一次制度碰撞——互联网资产的全球化 VS 金融监管的本地化。 如果这份动议在德拉华获得通过,类似破产信托都会拿出这份文件当「模板」。
你也许还在观望,但程序已经开始动了。
这一次,我们必须两线作战:
-
一方面,在 7 月 22 日法庭听证前,尽一切努力阻击动议本身,让法官听见受限债权人的声音;
-
另一方面,若程序真的通过,就要拉起集体诉讼,对 FTX 复苏信托提起违约和侵权的双重追责,让「没收成本」远高于「合理赔付」。
正义,不该被程序倒扣。 这应该是 49 国 FTX 债权人的觉醒时刻。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动议的来龙去脉。
1. 为什么会有这个动议?——从 FTX 的复苏信托的视角出发
翻开 2025 年 7 月 2 日提交给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的动议正文,我们看到这样一段开场白:
FTX『s infamous prepetition business activities violated cryptocurrency-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various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often flagrantly. Today, certain creditors of the FTX Recovery Trust reside in jurisdictions that continue to hav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restrict cryptocurrency transactions
「FTX 的前置业务在全球多国公然违反数字资产监管,现部分债权人仍居于禁止加密交易的司法辖区。」。
这句话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赔钱」与「触法」的尖锐博弈——复苏信托必须在两难之间抉择。
1.1 有风险
动议附件 B 列出了 49 个「潜在受限司法辖区」,这些国家债权占总可认定债权的约 5%。而中国债权人占其中价值的 82%(Cointelegraph)。
在这些地区,仅禁止加密支付的国家就至少有 16 个,而 9 国将数字资产支付行为写入刑法,最严重可判 10 年徒刑 (Cointelegraph)。更有突尼斯案例:2018 年中央银行颁布全面禁令,2021 年一名 17 岁少年仅因使用加密货币即被以「非法外汇交易」拘捕起诉 (AInvest)。在这类环境下,一笔赔偿金的跨境支付,就可能触及当地刑法,触发司法协助,甚至「越界犯法」。
1.2 不值得
数字再冷硬,也逃不过算数:复苏信托所能顺利分配的债权高达约 95%,目前仅 5% 的债权被列入「争议池」(technext24.com)。若为这 5% 耗费时间和资源,不仅要付律师费,还可能拖慢已通过债权人的回款速度。这相当于从所有债权人利益里「扣除」一定比例的分配——谁也不愿吞这笔「时间税」。
在美国 Chapter 11 破产框架下,受托人负有「Prudent Person Rule」,即只能承担「合理谨慎」范围内的行为,因此优先保护大多数债权人的利益极为合理。动议设计了三道「保险闸门」:
-
本地律师的「可接受意见」;
-
45 天异议窗口;
-
最终由法院判定该「受限认定」是否合理。
这样安排,一方面展现了对债权人程序权利的尊重,另一方面提供了系统性可操作性,让法官「先保全、再评估」,也给债权人充足机会提供合规证据。
1.3 小结
从 FTX 复苏信托的立场看,这份动议并非凭空设墙,而是一次严肃的「风险定价」:他们试图在可控范围内平衡合规与赔付义务,把可能导致刑事追责和巨额滞延的地区分类处理。
不过,你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动议虽然没有实质性的举动,只是设置了一个程序——受限司法辖区程序。但是这样的程序最终的结果是 49 个被列入候选名单的国家和地区的债权人最终将一分钱也拿不到。
2. 受限司法辖区程序究竟怎么走?——细看每一道关卡里的「机关」
这份只有十五页的动议文件,读起来却像是一座机关重重的迷宫。每一道程序设计得看似合理、循规蹈矩,却都可能在你不经意间,将一个合法债权人推入「自动作废」的深渊。
2.1 第一道门:法律意见
程序启动后,复苏信托会在名单中的每一个国家或地区,聘请「一名合格律师」出具法律意见,判断赔付是否与当地法规冲突。动议明确写道:只有在该律师「无例外、无条件」确认支付合法的情况下,该司法辖区的债权人才可以解锁赔付资格。
然而,问题恰恰就在这六个字——「无例外、无条件」。在许多数字资产政策模糊、法律尚未明朗的国家,哪位律师敢为未知立场背书?不给保留意见,可能危及职业牌照;给了保留意见,又被复苏信托自动视为「不合格」。这道门的设计,实质上是把「默认合法」变成了「默认违规」。
于是,这场合规测试的常见结果,就是收到一份措辞小心、但书林立的「不可接受意见」,程序也随之迈入下一阶段。
2.2 第二道门:45 天异议窗口
当某国收到「不可接受意见」后,复苏信托会向相关债权人发送一份 Restricted Jurisdiction Notice,通知他们的债权或将作废。此时,你只有 45 天 的时间来提交异议——并且必须同时递交一份具结声明,承诺放弃额外程序通知,并接受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的专属司法管辖。
表面上,这看起来像是一次合理的救济机会;但实际上,它设置了两道「隐形门槛」:
第一是送达问题。 很多债权人当初注册 FTX 时使用的是临时邮箱或境外账号,邮件可能早已石沉大海。你若没有在 45 天内注意到这封「决定命运的通知」,系统就会自动视为「无人异议」——门已关上。
第二是法律成本。 在短短一个半月内,你不仅要找到一位了解本地加密法律的律师,还得支付其撰写肯定性法律意见的费用。这在很多国家都意味着几千至上万美元的支出。对于金额本就不高的小额债权人来说,这几乎等于「用赔偿金给自己买赎身券」。
2.3 第三道门:法官裁定
如果没人提出异议,或异议未能通过标准,复苏信托会向破产法院提交一份简短动议,正式申请将该国或地区列为 Restricted Foreign Jurisdiction。这一步基本不会被拒绝,因为美国法院有意无意间也倾向于「尊重受托人的谨慎义务」。
于是,一纸签名落下,从下一次 Distribution Record Date 起——哪怕你早已完成了债权申报,哪怕系统曾显示你是「Allowed Claimant」,你的债权也将在后台状态栏悄然变为:FORFEITED(已作废)。
动议写得清楚无比:「Once the Court enters such an order, all affected claims shall be deemed automatically disallowed and expunged as of the next Distribution Record Date.」
2.4 小结:看似合理的程序,实则层层设障
表面上看,这份动议不过是一次风险管理的技术性安排——律师意见、申诉窗口、法院裁定,哪一环都显得正当、合规,甚至「程序正义」到了极致。
但当我们逐一拆解,就会发现,这套流程像极了一张巧妙编织的「合法陷阱」:每一步看起来都给了你机会,实则都是「默认作废」的缓慢倒计时。
3. 为什么「受限司法辖区程序」就是「合法」的没收流程?
要看懂这一步,得把动议里的「程序语言」翻译成「资产命运语言」。在纸面上,它从未写「没收」;但把完整流程串起来,你会发现: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法律框架下,把某些地区债权人的应得分配,合法、安静、不可逆地收回到复苏信托池中。
3.1 程序触发=从「应付」转入「争议池」
只要某一司法辖区没能拿到当地律师的无例外、无条件合法支付意见,复苏信托就可以把该地全部债权标记为「Disputed Claims」(争议债权)。这一点在动议文本中写得极为明确:收到「不可接受意见」(Unacceptable Opinion)后,信托「被授权将这些辖区的索赔视为争议索赔,直至状态解决」。(CryptoSlate)
换句话说,你原本是「Allowed Claimant」(已确认债权人),因为所在国法律模糊,就被一键降格;系统把你送到「等待室」,而等待的结果,很可能不是发钱,而是消失。
3.2 通知+45 天沉默=「推定放弃」
接下来是我们刚拆过的那道「45 天异议窗口」。动议授权信托只需向档案中的最后地址 / 邮箱发出 Restricted Jurisdiction Notice,即视为已尽「商业上合理的送达义务」。(CryptoSlate)
真正残酷的逻辑是:程序默认你能看到邮件;看不到,是你自己的问题。过期无异议,就等于你推定同意自己被排除在赔付之外。Cointelegraph 点出了这一关键:信托寻求法院批准「暂停向 49 个潜在受限辖区赔付」,并提醒债权人若不行动,将失去分配资格。(Cointelegraph, Cointelegraph)
3.3 法官签字=地方法律盾、全局没收门
异议期一过,复苏信托就会上法院请求把该辖区正式列入 Restricted Foreign Jurisdiction。一旦裁定成立,动议第 6 段规定得极狠:自下一次 Distribution Record Date 起,该辖区相关债权「自动被不予支付并予以删除(expunged)」,相应款项和利息「revert to the FTX Recovery Trust」。
这就是「合法」没收的关键动作——不是直接抢,而是通过司法命令,把你的债权资格在记录日之前法律上抹去,然后把那笔钱正正当当划回信托总池。
CryptoSlate 对此做了通俗总结:未在期限内成功异议或异议失败的债权,其冻结金额与累积收益「回流至遗产(estate)」。(CryptoSlate)
3.4 「谨慎义务」是程序的盾——也是债权人被动失权的刀
为什么法院会同意?因为动议同时套上了《破产法》第 105(a) 与 1142(b) 条、破产规则 3020(d),并援引确认命令第 135 段:法院可签发任何为执行计划所「必要或适当」的命令。
在这个框架下,信托说自己只是履行谨慎义务:避免在禁区乱付钱,避免董事和官员踩刑责雷区,避免浪费资产去应付外国合规。(动议序言 + 第 17、20 段;Cointelegraph 报道亦引述「罚款、个人刑责、监禁风险」。) (Cointelegraph)
别忘了现实数据:被列入观察名单的 49 个辖区仅占总可支付债权额的 约 5%,却可能拖慢其余 ≈95% 债权人的到账;其中 82% 的受影响价值集中在中国,是单一最大不确定源头。(Cointelegraph, CryptoSlate)
站在法官角度,支持信托「先锁后审」看起来像是在保护大多数人——但实际效果,就是把少数人放上程序斜坡,一旦没人及时刹车,就直接滑入没收池。
3.5 「只能做不能说」的全球监管悖论
动议给出的例证不是拍脑袋:突尼斯一名 17 岁少年因一次线上加密交易遭拘捕,引发财政部长公开表态考虑「去刑事化」;这说明在部分国家,「民间在做,官方不敢说合法」。(CoinDesk)
再看澳门金管局早在 2017 年就提醒本地银行「不得直接或间接为代币相关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显示「平台向居民付款」可能被等同于违规金融服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
中国层面,央行 2021 年联合多部委的通告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非法;境外交易所向境内投资者提供服务属被禁行为。路透同年报道亦强调:金融与支付机构不得提供加密相关服务。(Reuters, Reuters)
请设想:你身在这样一个「用得了、说不了」的法域,让当地律师签字说「完全合法、毫无保留」——这几乎要求他拿执照去赌未来。律师的理性选择是保守意见;保守意见在程序里=不合格;不合格=进入没收轨道。流程设计到这里,逻辑闭环完成。
3.6 小结:所以,它为什么像没收?
因为它是先暂停、再证明、再裁定、再回收的结构:
-
默认风险;
-
债权人举证;
-
没证→失权;
-
款项归池、合法再分配。
动议想要通过的「受限司法辖区程序」没有「拿走你的钱」这句直白话,但它把所有路径都铺好,让你的钱通过「缺证」「逾期」「裁定」在后台完成迁移。形式合法,实质剥夺——这就是「合法的没收」。
当然,天下乌鸦并非一般黑。FTX 也不是第一家破产后向债权人赔偿。通过其他赔偿案例,其他托管方是如何保护债权人的,你就会发现 FTX 复苏信托是多么的不地道。
4. 三个案例告诉你「FTX 复苏信托」多么不地道?
当然,FTX 信托提出的「受限司法辖区程序」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合理。要想让这套流程看起来「合规」,它必须隐藏一个前提假设:即在全球范围内,这种对「灰色地带」国家的统一封禁、自动作废式处理,是被接受的、甚至是通行的做法。
但事实恰恰相反。
无论是曾经更大体量、也更复杂的 Mt.Gox 倒闭案,还是与 FTX 同属加密交易所破产潮中的 Celsius、Voyager,这些案件都没有采取如此激进的一刀切模式。他们遵循的原则是:哪怕合规复杂,也要尽最大努力保障债权人资产安全,哪怕赔得慢,也不能借「程序」之名偷渡「没收」的实质。
下面我们来逐一看看这三个标志性案例,看看其他项目是如何在真正复杂的全球法律环境下,依然选择站在债权人一边的——而不是像 FTX 信托这样,把合规当作屏障,把程序变成剪刀。中国债权人,请特别研究最后一个 OKEx 的案例,应该会有启发。
4.1 Mt.Gox:十年漫长重整,但「不给就没收」从未成为默认选项
日本 Mt.Gox 的破产重整走了十年弯路:从 2014 年黑客事件丢失约 85 万枚 BTC,到陆续追回资产、进入民事再生程序,再到 2024 年开始通过多家受托平台分批兑付 BTC、BCH 等资产。
尽管全球监管标准参差、债权人遍布世界(约 12.7 万名),日本重整受托人小林信明采取的是「多轨并行」模式——让债权人自行在数家合作渠道中选择接收方式:加密货币(经 Kraken、Bitstamp、Bitbank、SBI VC Trade 等虚拟资产服务提供方),或银行电汇 / 汇款服务,乃至一次性提前和分阶段组合等多种路径。
官方通告屡次提醒:未及时完成「方式选择 + 收款信息登记」的债权人将延迟甚至无法收款——但这是「你不登记拿不到钱」,而不是「你所在国不合规就把钱收回池里」。(Cointelegraph, CoinDesk)
更关键的是:即使某个合作渠道因自身监管承诺无法服务特定国家居民(Bitstamp 的 Mt.Gox 支持公告明确列出一长串受限地区,包含中国在内),受托人仍同时保留了其他可行支付轨道(如银行汇款、其他受托交易所),并未把这类监管障碍转化为「债权灭失」。
这与 FTX 动议中「缺无保留意见→45 天沉默→法官裁定→债权回流信托」的单向斜坡形成强烈对比。(CoinDesk, The Bitstamp Blog by Robinhood)
再看执行层面:Kraken 宣布完成其负责批次的 Mt.Gox BTC/BCH 分发;Bitstamp 随后启动放款;市场曾担忧巨量抛压,却并未出现「被迫无法领取」的大规模弃权潮。
这说明,即便在跨境、跨监管的复杂环境里,也可以通过 「多管道 + 较长准备期 + 可替代选项」 来降低冲突,而无需把风险直接转嫁成债权人的「程序性没收」。(Cointelegraph, CoinDesk)
4.2 Celsius:覆盖 165+ 国家、25 万 + 债权人,复杂分配也能办成
Celsius 2022 年爆雷,进入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程序;2024 年 1 月 31 日正式脱离破产保护并启动分配流程。计划总额:逾 30 亿美元(加密资产 + 法币),并向债权人发放重新组建的比特币挖矿公司 Ionic Digital 股份;该重整方案在投票中获 98% 账户持有人支持。( 商业通讯 )
执行进展:截至 2024 年 8 月首次状态报告,破产计划管理方已向超过 251,000 名债权人支付了 25.3 亿美元(按 2024‑01‑16 定价,含可流动加密与现金),覆盖约全部合资格债权人数的三分之二、总价值的 93%。
更宏大的背景是:Celsius 的分配体系面向 遍及 165 多个国家的约 37.5 万名债权人;其自身「案发前即不完全合规、且多国监管在追」的复杂性,被官方文件称作「或许是 Chapter 11 案件史上最复杂、最雄心勃勃的分配过程之一」。(CoinDesk)
而 Celsius 的操作逻辑是「设法把钱送到你手里」,不是「找不到路就算了」。官方 / 法院指定代理(Stretto)持续维护一整套在线支持工单系统:遗失原注册邮箱怎么办?变更收款方式?多语言指引?这些都在 FAQ 与支持文档里列出,而且清楚写明「未完成信息 ->延后」,而非自动没收。(Celsius Distributions, CoinDesk)
分配结构也并非「全币或全现金二选一」,而是根据资产池与监管反馈调整——包括把无法原样返还的山寨币集中兑成 BTC/ETH 以简化全球派发(计划中额外增加近 2.5 亿美元可分配加密资产),再搭配 Ionic Digital 股份;这类灵活组合,目的就是在不同法域限制下最大化回收率,而不是利用不确定性削减债权。( 商业通讯, CoinDesk)
4.3 OKEx 暂停提币风波:监管灰区下的「先冻后全额开放」
2020 年 10 月,OKEx(现 OKX)突然宣布暂停全部加密资产提币,理由是「某私钥持有人正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暂失联」;事件发生于中国监管高压与交易所「出海」交织的背景下,引发全球尤其是中国用户恐慌。(Reuters, 纳斯达克 )
平台冻结持续约五周。期间市场担心资金链与执法风险,但 OKEx 一再强调用户资产安全、维持交易等功能照常。11 月 20 日公告:问题已解决,将在 11 月 27 日前全面恢复所有资产提币,并推出补偿 / 忠诚奖励以安抚客户;公告特别重申「一直保持 100% 储备,解封后可无限制提现」。(fintechfutures.com, 纳斯达克 )
多方报道与后续资料显示:调查风波源自中国执法背景;然而 OKEx 的选择是「短期冻结以合规核查,恢复后让用户提走」,而不是借监管名义长期扣押乃至没收。
即使中国市场被称作「监管灰区」「做得到未必说得出口」,平台仍用恢复提现 + 补偿活动争取留客——这与 FTX 复苏信托面对监管不确定时直接把债权推入「不可证明=自动作废」的路径,态度高下立判。( 纳斯达克, fintechfutures.com)
4.4 小结:别的案子都怎么「绕雷区」,FTX 却把雷区画成「弃权区」
把三案放在一起,你会发现真正的分野不在于监管多严,而在于管理人选择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让问题成为你的错」:
-
Mt.Gox:监管碎片化 → 多支付轨道 + 长期登记周期;渠道受限≠债权作废。(Cointelegraph, CoinDesk)
-
Celsius:165 国复杂 KYC → 线上支持、灵活资产组合、持续补信息窗口;全球派发仍推进超 25 亿美元。(CoinDesk, Celsius Distributions)
-
OKEx:遭中国执法冲击 → 短期安全冻结,随后全额开放提币并补偿用户;未把灰区监管转嫁为客户永久损失。(fintechfutures.com, 纳斯达克 )
反观 FTX 复苏信托:要求「无例外、无条件」法律意见—现实罕见;邮件 45 天沉默推定放弃—大量小额跨境债权人难以响应;法官一签即「自动 expunge」债权—资金回流信托总池再分。程序表面合规,实质却更接近「合法外衣下的默认没收」。(Cointelegraph, DL News, BitDegree)
5. 中国债权人的双线作战图
FTX 的「受限司法辖区」动议,就像一张悄无声息地落下的密网,覆盖了全球 49 个国家或地区的债权人。此刻,身处其中的我们,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阻止这张网正式落地,另一条则是当它真的落地后,主动起身反击。
与其说这是策略,不如说是生存本能。我们不能等着别人来决定我们的命运。
5.1 第一条线:阻击动议,抢在陷阱完工前
从程序上看,复苏信托提交的这份动议将于 2025 年 7 月 22 日上午 9:30(美东时间)召开听证会。尽管官方反对意见的提交截止已在 7 月 15 日过去,但仍可主张「送达瑕疵」或「知情滞后」申请补交。时间不多了,但我们仍有一战之力。
阻击这项动议的关键,在于一点:方案重大修改。
动议内容对原有确认计划进行了实质性更改——原本说好「完成 KYC 后可获得赔付」,现在却加了一条「需有律师无条件确认合规」,这等于临时换规则。
除了指出问题,我们更要提出解决方案。像 Mt.Gox 就提供过多通道的替代支付方式——有些国家不方便直接汇款,就转为法币或线下兑付;Celsius 也允许债权人选择不同币种组合领取。我们完全可以主张类似机制,而不是「不给就没收」。
若能推动法官在批准动议时加入一项条款,即:即使暂缓支付,也必须将款项托管保留,不得重新挪回信托池,那么即便无法第一时间获得赔付,我们的债权至少还活着。
这是我们的第一条战线,属于「防守型」的短跑冲刺。能赢固然最好,即便没能完全挡下,我们也已为第二条线争取了宝贵的筹备时间。
值得庆幸的是,Will 已经赶在 7 月 15 日提交了反对意见。
5.2 第二条线:主动出击,让「没收」成本高到他们承担不起
如果 7 月 22 日听证会最终以动议通过收场,复苏信托将会立即启动下一阶段的「受限程序」流程。45 天的异议窗口、律师意见闸门、没收条款全部就位。
在这样的局势下,仅靠分散个体提交异议,不仅成本高昂,失败率也极高。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发起一场 主动的集体诉讼,以违约和侵权为名,正面起诉 FTX 复苏信托,把他们拉上被告席。
这并非情绪宣泄,而是有充足法律依据支撑的反击。
首先是确认计划的违约。在 2024 年 10 月 8 日法院通过的《重组确认令》中,明确写明所有完成 KYC 的债权人享有分配权。而当前的动议却试图以「法律意见未达标」为由,终止这项分配义务,根本未走《美国破产法》第 1127 条规定的修正程序。这本身就是非法修改计划。
其次是违反信托义务。复苏信托的本质,是替所有债权人最大化回收,不是只为「少数国家」的债权人服务。它应保持中立,不能设置程序陷阱故意让某些国家自动作废。
第三是构成民事侵权。动议通过后,如果某个国家的债权因「意见未达标」被系统标记为「FORFEITED」(即视为放弃),这笔钱就直接「回流」给信托自己使用。这不仅是赤裸裸的不当得利(unjust enrichment),更可能构成「转换罪」(conversion)——一种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
5.2.1 管辖权与实际操作:不只是喊话,更是动手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能在美国法院起诉他们吗?答案是肯定的。
主战场仍在特拉华州破产法院,但我们可以并行选择纽约州或其他具有管辖权的法院,以「侵权」或「合同违约」为由,发起独立诉讼,绕开破产法框架内的各种限制。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 23 条规定,只需 5 名以上债权人即可组建一个集体诉讼,代表所有在类似情形下受损的债权人。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所有人都亲自上阵,只要凑齐一个有代表性的「原告团」,诉讼就可以启动。
5.2.2 冻结信托资产:让对方知道,我们不再是被动者
这场官司并不只是「理论上的胜利」,我们还可以在过程中运用一些具有实效性的战术——比如向法院申请「预判定资产冻结」(pre-judgment attachment)。
这是一个常用于跨境金融纠纷的法律手段,一旦法院批准,我们就可以在诉讼审理前,对 FTX 复苏信托名下的美国银行账户、第三方追偿收益等资产设置临时冻结,阻止它们继续向「合规国」付款。
类似做法在 Wirecard(德国支付巨头)案件中也曾使用,对伦敦的资产进行冻结,以保证赔偿谈判顺利推进。
这不是为了让大家都领不到赔款,而是向信托表明:若他们选择偏袒,我们也有手段让他们付出成本。
5.2.3 舆论和外交:让「规则游戏」回归公平正义
除了法律手段,我们还要打好「舆论战」和「外交战」。
目前,路透社和彭博社在报道动议时,已明确提及「中国债权人 3.8 亿美元可能被没收」,这为我们赢得了全球关注度。接下来可以通过 BBC、法新社等更具影响力的媒体进一步放大声音,强调这不是中美之争,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程序歧视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受影响国家的债权人,还可以通过本国金融监管部门、外交使团向美国财政部(OFAC)或破产事务主管(U.S. Trustee)递交意见信函。这类「国家级干预」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 TelexFree 的电话卡诈骗案中,正是巴西外交部介入,才最终促成美方同意联合赔付协议。
5.3 立即行动:从小组到战团
动议一旦被批准,我们必须立刻筹建「受限国家债权人委员会」(FTX Restricted Jurisdictions Creditors Committee),发布多语言在线招募表单。
-
选定有集体诉讼经验的美国破产律所;
-
并行启动在特拉华与纽约的违约、侵权诉讼;
-
向法院申请紧急禁令(TRO),阻止「受限款项」重新分配给合规国债权人。
与此同时,建议当前维权的主力群适时发起捐款,确保诉讼得以顺利进行。我本人与《空投参考》项目将分别捐款 1000 USDC。
5.4 中国的关键作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所有人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债权人确实面临最高门槛。律师不愿出具「无保留意见」,监管政策高度不确定。这很糟糕,但也意味着:一旦中国债权人争取到「替代路径」或「延迟托管」安排,其他 48 国自然受益。
我们不是在为一个国家争取特权,而是在为全球打开一个可能的新规则。
因为只要中国这块 3.8 亿美元的「冰块」被打通,其他被动搁置的 1%~2% 份额国家,也就失去了被信托忽视的理由。
从成本角度讲,这对信托来说甚至更划算:与其冒着风险被起诉、冻结资产、媒体围攻,不如花更少的钱达成协议。
5.5 最后的提醒:别让程序遮住了正义的脸
FTX 复苏信托不是没有风控逻辑的组织,它甚至可以说是「依法行事」的典范——但那正是最可怕的地方。
因为正是这些看似完美的程序,悄悄把我们的债权变成了「系统没收」的对象。一旦程序开始运转,你的沉默,就等于放弃。
阻击动议,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短跑;而诉讼反击,是一次耐力与智慧兼具的马拉松。但只要我们动起来,形成联合,就能让「自动作废」这场游戏的成本,远远超出他们的预算。
这是一次中国债权人版本的「罗宾汉行动」。
结语|正义不能被程序「倒扣」
FTX 复苏信托的「受限司法辖区程序」,表面上披着合规外衣,实则是一种结构性的排除机制:在全球资产流动与本地法律割裂的现实下,它将程序当成了屏障,而非通道。
如果这种「无律师意见=自动放弃」的模式在德拉华被判为合法,它就不再只是一次清算试验,而是未来加密破产中跨境债权人被系统性剥夺的模板。
这不是合规,这是「默认你违法」;不是合法程序,而是「合法化的没收」。
不要忘了,这一切正是建立在全球监管雾区之上。 比如:中国在 2021 年联合监管通告中,虽然禁止金融机构参与虚拟货币业务,却从并未明令禁止个人持有、交易;澳门警示代币交易风险,却无刑事处罚;突尼斯虽有个别执法案例,但欠缺统一司法解释。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可用但不可说」几乎成了现实写照。
在这种灰色地带里,想找出一份「无例外、无条件」的律师意见,实质上是一种奢望。
程序原为护法之剑,如今却成遮羞之布。当程序变成了过滤器,把弱势者从正义中排除,那它就不再是规则,而是工具。今天受限的是 49 国的少数人,明天可能就是你我手中任何一笔资产。
我展现了两条抵抗路径:
-
A 线:阻击动议,要求托管或替代赔付;
-
B 线:动议通过后立即反诉,冻结信托资产,逼其重新谈判。
这不是情绪性对抗,而是制度内的反击。这也是一次跨境债权人的「觉醒时刻」: 如果我们此刻不说话,这套模板就会在未来反复复制; 但如果我们此刻站出来,它就会成为全球债权人写下的反程序歧视第一案。
因为:
程序是为了保护正义,不该成为过滤正义的工具。
Seraph宣布动用项目储备资金从各大交易所和Pancake流动性池回购不超过500万USDT的等值代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SERAPH 于7 月 12 日遭遇多个外部地址集中抛售,短时间内造成跨平台价格剧烈波动。事件发生后,Seraph 项目方第一时间组织资源展开应急干预,迅速在链上与各大交易所同步执行多轮代币回购,以遏制异常下跌并稳定市场情绪。
此次事件虽然带来阶段性影响,但不会改变 Seraph 长期发展的基本面。S3 赛季奖励、30 天质押活动奖励将按原计划正常发放。我们向因本轮波动受影响的用户致以诚挚歉意,也感谢所有支持者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耐心与信任。
Seraph 将持续通过更强链上风控机制与透明沟通,积极维护市场秩序,守护社区共同构建的价值。
山寨季会来吗?Bankless 看涨这 6 个代币
撰文:Bankless
编译:Odaily 星球日报 Golem(@web3_golem)
比特币在 7 月 14 日突破 12 万美元创下新高,与此同时,「山寨之王」ETH 今日突破 3100 美元,走势强劲。市场普遍观点也认为山寨季将于近期 1 ~ 2 个月内开启。
那么当下,有哪些山寨币值得埋伏呢?Bankless 的分析师团队一直在基于基本面预测山寨币的价格走势,Odaily 星球日报将在本文中整理 Bankless 分析师团队近期对 8 个山寨币的具体走势预测及理由,其中对 6 个代币看涨,对 2 个代币看跌,供读者自行参考。
看涨代币
Euler(EUL)
-
赛道:DeFi
-
理由:产品具有吸引力,TVL 持续增长
-
预测时间段: 2025 年 7 月 10 日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
-
预测时币价: 15.05 美元
-
预测至今币价表现:下跌 9.77%
Euler 在 2025 年经历了飞速增长。按年度累计计算,Euler 的 TVL 增加了 10 倍,上个月刚刚突破 10 亿美元。5 月底,Euler 推出了 EulerSwap,一个「更智能的 DEX」,通过挂钩将 Euler 借贷金库与 Uniswap V4 整合,以解决诸如资金闲置、抵押品效用不足以及成本高昂的再平衡等效率低下的问题。与借贷市场整合的资本高效型 AMM 设计已成为 DeFi 领域的最新热潮之一。凭借 EulerSwap 的部署,Euler 现在在这个领域提供了足够的吸引力。
因此,Bankless 分析师团队对 EUL 的后续表现看涨,这个快速增长的借贷市场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中表现亮眼,前提是存款能够继续增长。
但作为一个借贷市场,Euler 产品的使用高度依赖于对原生加密信贷的需求。Euler 的高风险跨市场再抵押机制,一旦发生席卷整个市场的危机,可能会给储户和代币持有者带来额外风险。
Pudgy Penguins(PENGU)
-
赛道:元宇宙
-
理由:移动端游戏即将推出,解锁代币新功能
-
预测时间段: 2025 年 5 月 8 日至 2025 年 8 月 8 日
-
预测时币价: 0.01 美元
-
预测至今币价表现:上涨 220%
4 月份 Pudgy Penguin 首席执行官 Luca Netz 宣布了一项奖励充满热情的内容创作者的活动,每 1000 次推文和围绕 PENGU 代币的梗图发布可获得 2 美元。同时 Pudgy Penguins 去年与 NFL Rivals 创作者 Mythical Games 合作,计划在 2025 年推出自己的移动游戏,PENGU 可能成为游戏内交易的原生货币。
基于以上原因,Bankless 分析师团队对 PENGU 后续表现看涨,认为该代币具有进一步上涨的潜力,因为精明的投机者试图抢先体验即将推出的 Pudgy Penguin 手机游戏以及它将为 PENGU 解锁的新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动态也可能会让代币陷入经典的「买消息,卖消息」的情景中,最终游戏发布和 PENGU 支付公告会触发抛售,早期买家获利了结。
Spark(SPK)
-
赛道:DeFi
-
理由:相对估值有利,空投抛压在减弱
-
预测时间段: 2025 年 6 月 18 日至 2025 年 9 月 18 日
-
预测时币价: 0.05 美元
-
预测至今币价表现:下跌 24.47%
SPK 自 6 月 17 日空投以来已经承受了显著的下跌,在空投后仅一天内就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价值。虽然 TGE 通常会导致短期抛售压力,但回调也可能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入场价格。
SPK 的完全稀释估值为 5 亿美元,活跃贷款规模接近 17 亿美元,与其他一些竞争激烈的贷款市场相比,SPK 属于相对价值型投资。例如,Morpho 的 FDV 为 13 亿美元,活跃贷款规模为 23 亿美元。此外 SPK 持有者可以质押其代币来赚取 Spark 和 Symbiotic 积分,预计这些积分将在未来某个日期转换为流动代币。
不过也因补贴积分挖矿,SPK 代币将在未来 10 年持续发行。这种未来的持续卖压可能会压低 SPK 价格。
但 Bankless 分析师团队还是认为 SPK 后续表现可能会上涨,因为随着其在市场中的相对估值有利,一旦即时空投抛售压力减弱,该代币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
Lido(LDO)
-
赛道:LST
-
理由:加密质押和 DeFi 监管环境变好
-
预测时间段: 2025 年 6 月 11 日至 2025 年 9 月 11 日
-
预测时币价: 0.98 美元
-
预测至今币价表现:下跌 7.52%
5 月 29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司财务部确认,某些质押活动,包括第三方持有加密资产并管理质押操作的「托管安排」,根据《证券法》可免于注册。同时在 6 月 9 日加密工作组「去中心化金融圆桌会议」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 Paul Atkins 表示,该委员会正在考虑为链上产品和服务提供「创新豁免」,以创建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市场的规则。
随着监管环境的转变,Bankless 分析师团队对 LDO 后续表现看涨,认为在积极的质押和 DeFi 监管的希望下,该代币是值得持有的以太坊流动性质押代币。
不过需要注意的风险是,Lido 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年初至今,Lido 的 ETH 质押市场份额已从 28.2% 下降至 25.29% ;这一关键指标自 2024 年初以来一直在下降。此外,自 2024 年 3 月达到峰值以来,Lido 的 ETH 总质押量已下降 16% 。
Aave(AAVE)
-
赛道:DeFi
-
理由:TVL 和活跃贷款双新高
-
预测时间段: 2025 年 5 月 28 日至 2025 年 8 月 28 日
-
预测时币价: 261.79 美元
-
预测至今币价表现:上涨 25.95%
尽管 Aave 的 TVL 在 2025 年 Q1 呈下降趋势,但 4 月份,Aave 的 TVL 和活跃贷款指标就增长超 50% ,目前分别达到了 299.23 亿美元和 198 亿美元的新高。同时 Aave 的代币回购计划于 4 月 9 日开始,自启动以来已累计回购 6.1 万枚 AAVE,花费超 1300 万美元,为 DAO 带来超过 700 万美元的利润。
因此,Bankless 分析师团队对 AAVE 后续表现看涨,认为只要 TEH 价格持续上涨,AAVE 作为以太坊典型借贷市场代币就能够从不断增长的杠杆需求中获益。
但自 4 月 30 日起,Aave 开始接受 Pendle 本金代币(PTs)作为 Ethena 资产的抵押品。5 月 6 日,Aave 表示有意通过其 GHO 稳定币为 Uniswap LP 头寸提供信贷。引入此类特殊代币类型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
Maple Finance(SYRUP)
-
赛道:DeFi
-
理由:TVL 持续上升,产品收益率名列前茅
-
预测时间段: 2025 年 5 月 15 日至 2025 年 8 月 15 日
-
预测时币价: 0.31 美元
-
预测至今币价表现:上涨 48.15%
Maple Finance 是 2025 年加密货币领域表现最好的借贷市场之一,年初至今,其存款量呈抛物线式增长 677% ,并且其推出的超额抵押产品取得了显著成功,就其风险状况而言,该产品也是链上收益最高的投资机会之一。
自 5 月 6 日币安上线 SYRUP 现货后,SYRUP 价格大幅上涨,并吸引了一批新的代币买家。此外,此举似乎也为 Maple Finance 本身带来了宣传,自公告发布以来,其存款量增长了 37% 。
因此,Bankless 分析师团队看涨 SYRUP 后续表现,认为只要 Maple Finance 能够保持强劲的增长轨迹和其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该代币就有上涨空间。
但其风险是,虽然 Maple Finance 在近几个月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前景,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SYRUP 的估值还是较高。Aave 的完全稀释估值(FDV)是其总锁仓价值(TVL)的 15% ,而 SYRUP 则相对较高地达到了 34% 的 FDV/TVL 比率。
看跌代币
Derive(DRV)
-
赛道:交易所
-
理由:尽管进行了 Pro 升级,但平台使用指标依旧糟糕
-
预测时间段: 2025 年 7 月 10 日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
-
预测时币价: 0.05 美元
-
预测至今币价表现:下跌 1.76%
得益于「Pro」版本的发布,Derive 的代币价格翻了一倍多。Derive 的「Pro」版本为交易者提供了可定制的界面,并将常见的具有明确风险的多腿期权策略(例如价差期权和蝶式期权)的保证金要求降低了高达 60% 。降低保证金要求可以增加用户可以购买的期权数量,并可能提高平台的费用生成能力。
虽然 DRV 代币价格在过去一个月内持续上涨,但关键的使用统计数据却未能佐证这一涨势。自 2 月份以来,DRV 的总锁定价值一直徘徊在 1 亿美元左右,交易量和平台费用也在此期间显著下降。
因此,Bankless 分析团队对 DRV 后续表现看跌,认为尽管 Pro 升级提高了资本效率,但 Derive 在多个关键指标上的持续糟糕表现未能证明其上涨的合理性。
Movement(MOVE)
-
赛道:L2
-
理由:丑闻满天飞,丧失投资者信任
-
预测时间段: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2025 年 8 月 1 日
-
预测时币价: 0.2 美元
-
预测至今币价表现:下跌 24.38%
2025 年初,Bankless 分析师团队就对 MOVE 看跌,当时理由是担心 1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将 Movement Network 的估值定为 30 亿美元,比 MOVE 当时 90 亿美元的完全稀释估值低了三分之二。
此前 CoinDesk 的报道揭示了 Movement 基金会内部人员如何利用做市商在代币生成后以人为抬高的价格抛售 MOVE 代币的细节,同时揭露了一个由联合创始人和存在利益冲突的法律顾问组成的网络。这位陷入困境的创始人在因做市商「异常行为」而接受内部调查后,已无限期休假。
同时此前 Movement 备受期待的早期用户「Movedrop」已被多次推迟,这些事件都已已打压了生态系统的情绪。
因此,Bankless 分析师团队再次对 MOVE 看跌,认为现有的代币持有者可能会放弃这个充满丑闻的网络,转而选择其他替代方案。
GameStop CEO:正考虑接受加密货币作为交易卡和收藏品的支付方式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GameStop CEO Ryan Cohen 透露该公司正考虑接受加密货币作为交易卡和收藏品的支付方式。Cohen 在接受 CNBC 采访时表示,公司将”考察所有加密货币”,但尚未确定具体使用哪种代币。他强调 GameStop 购买比特币是作为”对抗通胀和全球货币超发的保值措施”,而非简单模仿 Strategy 的策略。
GMX 公布 4200 万美元黑客事件进展:GLP 在 Arbitrum 上的资金均已收回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GMX 在 X 平台发文公布 GMX V1 在 Arbitrum 上遭约 4200 万美元漏洞攻击事件后续进展指出:经过成功协商,GLP 在 Arbitrum 上的资金已全部收回,资金已被退还,目前由 DAO 保管,等待分配给 Arbitrum GLP 金库中的流动性提供者。
GMX V2 不受此漏洞的影响,GMX V2 上的交易和流动性供应继续正常进行。
现货黄金短线小幅走高5美元后回落,现报3334.13美元/盎司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现货黄金短线小幅走高5美元后回落,现报3334.13美元/盎司。
PPI数据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期货走高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股三大股指期货走高,标普500指数期货现涨0.15%,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0.02%,道琼斯指数期货涨0.31%。
PPI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DXY短线走低十余点,现报98.62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PPI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DXY短线走低十余点,现报98.62。
美国6月PPI年率 2.3%,预期2.5%,前值由2.60%修正为2.7%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6月PPI年率 2.3%,预期2.5%,前值由2.60%修正为2.7%。
美国6月PPI月率 0%,预期0.20%,前值由0.10%修正为0.3%。
某巨鲸向 HypeLiquid 存入 273 万美元并 20 倍杠杆做空 BTC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Onchain Lens 监测,某巨鲸向 HypeLiquid 存入了 273 万美元 USDC,并以 20 倍杠杆开比特币空仓。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众议院拥有推动三项加密货币措施的票数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希尔:我们拥有足够票数推动稳定币法案。众议院拥有推动三项加密货币措施的票数。
加拿大上市公司Super Copper Corp宣布将把 20% 资产储备分配用以购买BTC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加拿大上市铜采矿勘探公司 Super Copper Corp 宣布其比特币财务战略,计划将高达 20% 的资产储备分配用以购买比特币。
其首席执行官 Zachary Dolesky 表示:我们将比特币视为一种长期非主权资产,符合我们打造一家具有韧性和前瞻性思维的资源公司的更广泛使命。
美股上市公司 LiveOne 计划初始投资约 1000 万美元支持其比特币收益国库策略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官方公告,美股上市公司 LiveOne 已为其比特币收益国库策略的启动定价 890 万美元公开募资。该公司计划初始配置 1000 万美元,并已获董事会批准总额高达 5 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数据:USDT 市值突破 1600 亿美元,市占率达 62.51%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Defillama 数据,USDT市值突破1600亿美元,近七日增长0.76%,在稳定币市场的市占率达 62.51%。
火币HTX将于今日20:30首发上线 ANI(Ani Grok Companion)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官方公告,火币HTX将于7月16日20:30(UTC+8)开放ANI/USDT现货交易。ANI充币服务现已开放,提币服务将于7月17日20:30(UTC+8)开放。
据悉,ANI是人工智能概念代币,叙事中融入“gooning”梗与xAI、Elon Musk 相关的Grok形象,结合AI热点与社区二次创作文化。
加密基础设施公司 Talos 以超 1 亿美元收购区块链数据提供商 Coin Metrics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Fortune 报道,加密基础设施开发公司 Talos 宣布收购区块链数据提供商 Coin Metrics,交易价格超过 1 亿美元。
Talos 由华尔街资深人士 Anton Katz 和 Ethan Feldman 于 2018 年创立,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资产的交易基础设施。Coin Metrics 成立于 2017 年,专注于提供链上和链下数据服务。Talos 计划将 Coin Metrics 完全整合到其团队和平台中,无需为此次收购筹集额外资金。
Katz 表示,随着特朗普政府放宽监管,机构投资者进入加密市场的趋势已成定局,未来数字资产将成为金融市场的底层技术,包括传统资产的代币化。
加拿大上市公司 Matador Technologies:计划在 2026 年前积累 1,000 枚比特币,2027 年前积累 6,000 枚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Globe Newswire 报道,加拿大科技公司 Matador Technologies Inc. 董事会批准了一项长期比特币储备战略,计划在 2027 年前累积最多 6,000 枚比特币,并设定 2026 年前持有最多 1,000 枚比特币的中期目标。该公司目前持有 77.4 枚比特币及比特币等价物。
为支持这一战略,Matador 此前已提交了一份 9 亿加元的初步短期基础架构招股说明书,为未来 25 个月提供融资灵活性。公司计划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包括场内股权发行、可转换融资、非核心资产剥离、比特币支持的信贷额度以及战略收购或合作。
TRUMP Meme 疑似已注册游戏相关子域名网站,或将启动游戏项目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TRUMP Meme 代币官网疑似已注册名为 Trumpthegame 的子域名网站,或将准备启动游戏项目。
Strategy 比特币策略经理:就算比特币跌至 2 万美元,公司仍能偿还所有负债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Bitcoin News 报道,Strategy 比特币策略经理 Chaitanya Jain 表示,就算比特币价格下跌至 2 万美元,Strategy “仍将拥有足够的抵押品来偿还所有负债”。
币安:Bonding Curve TGE 活动将于今日 20:00 恢复开放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官方消息,币安宣布此前因技术问题延迟的 Bonding Curve TGE 活动将于 7 月 16 日 20:00(UTC+8)恢复开放,并于 21:00(UTC+8)结束。请用户及时前往页面参与。部分地区可能遇到网络问题,请提前做好准备。
以太坊财库公司 BTCS 宣布被纳入罗素微型股指数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美股以太坊财库公司 BTCS Inc(BTCS)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其已正式被纳入罗素微型股指数。
此前消息,BTCS 于 7 月 15 日增持 2731 枚ETH,总持仓量达 31,855 枚。
数据:letsBONK.fun 24 小时收入超以太坊,达 124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Defillama 数据,迷因币发射平台 letsBONK.fun 24 小时收入已达 124 万美元,超过以太坊的 107 万美元以及 Pump.fun 的 81.6 万美元。
加密分析师 :预计以太坊本轮牛市可涨至 8000 – 13000 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加密货币分析师 Wolf(@IamCryptoWolf )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他对以太坊(ETH)在本轮市场周期的价格预测持保守态度,基准预测价格区间为 8000-13000 美元。如果市场动能真正启动,其乐观目标价格可达 15000-18000 美元。但不认为以太坊在本轮周期内会达到 80000 美元,这一价格可能在下一个周期实现。
以太坊基金会内部转移 1000 枚 ETH 至相关地址,价值约 315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链上分析师 PeckShieldAlert 监测,以太坊基金会开发者(Ethereum Foundation Dev)内部转移了 1000 枚 ETH(价值约 315 万美元)至名为 EF2 的地址(0xc061…0B6d)。
该接收地址目前持有 7000 枚 ETH,总价值约 2200 万美元。
BERA 短时突破 2.5 美元,日内涨幅达19.02%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HTX 行情数据显示,BERA 短时突破 2.5 美元,现报价 2.4929 美元,日内涨幅达19.02%。
Ark Invest 昨日出售价值 1330 万美元的 Coinbase 股份及 870 万美元的比特币现货 ETF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The Block 报道,Ark Invest 于昨日出售了 34,207 股 Coinbase 股票,价值约 1330 万美元,此前 Coinbase 股票在周一创下历史收盘新高。此外,Ark Invest 还出售了价值 870 万美元的现货比特币 ETF。
BEBE:不止于叙事,在热潮中加速落地建设
7月初,Web3市场的热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温。比特币突破 12 万美金大关,以太坊重新站稳 3000 美元,资金与用户开始重新关注“真实可落地的叙事”。而在这样的浪潮之中,BEBE 正以技术为核心、以 AI 和 GameFi 为引擎,在市场喧嚣中加速构建真正的 Web3 游戏基础设施。
我们不讲故事,我们创造故事的舞台。
多平台直播联动,共话 Web3 未来
在 7 月 12 日,BEBE 联合 Binance Live、HTX Live、Twitter Spaces(@talk99) 三大平台举办直播活动,主题为:《Beyond Luck:在 Web3 游戏与 AI 新时代中构建价值》
本次直播聚焦“如何在情绪高涨的牛市中跳脱短期炒作,实现长期生态价值构建”,我们邀请了 Web3 媒体、社区策略专家、项目运营者共同探讨 GameFi 与 AI 结合的未来发展路径,并深入介绍了 BEBE 在链游私服、AI NPC、链上经济等方面的具体落地进展。
BEBE 独家赞助「火币一姐」活动,助力 Web3 女力觉醒
我们很荣幸成为火币第三季《火币一姐》活动的官方独家生态合作伙伴。作为一个强调“全民参与”、“边玩边建”的 Web3 游戏平台,BEBE 非常重视女性用户在 Web3 世界中的表达与创造。
通过提供挑战任务、“她绿它”活动支持与空投激励,BEBE 希望帮助更多女性用户轻松了解链游、参与 Web3,并获得展示自我的舞台。
携手老牌公链 IOST,共建链上真实生态
7月中旬,BEBE 正式与老牌公链 @IOST_Official 建立合作关系。作为最早布局多链 RWA 基础设施的项目之一,IOST 在性能与稳定性上具备成熟的技术积累。
此次合作标志着 BEBE 将进一步开放生态接入,欢迎更多 RWA、公链基础设施、内容项目等一同落地在 BEChain 链上。
我们相信,叙事可以点燃市场,但技术和生态,才能延续热度。
我们正在做的,不只是乘风而上
从链上游戏服务器(GTA、Rust、Minecraft)陆续上线,到 AI 驱动 NPC 系统开发,再到链上奖励机制的逐步完善,BEBE 正在一步步构建一个可持续、可参与、可共建的游戏世界。
与此同时,随着战略投资即将落地,我们也正在为下一阶段的大规模生态爆发做好准备。
我们欢迎更多建设者,一起 BUIDL
BEBE 不只是一个项目,它是一块空白的宇宙画布。
无论你是开发者、公链合作方,还是内容创作者,只要你想在 Web3 游戏中留下痕迹,BEBE 都在这里欢迎你来 build。
牛市不只是价格的狂热,更是机会的窗口。
现在,就是加入的最佳时机。
欢迎访问官网了解更多: https://bebe.global
查看白皮书: https://github.com/BEBE-RBD/BEBE-whitepaper/wiki/WHITE-PAPER
PUMP 即将上线 Bitget PoolX,锁仓 SOL 解锁 1,000万枚 PUMP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Bitget PoolX 即将上线项目 pump.fun(PUMP),锁仓 SOL 解锁 10,118,000 枚 PUMP。锁仓上限 5700 枚 SOL,锁仓开放时间为 7 月 16 日 19:00 至 7 月 23 日 19:00(UTC+8)。
美国执法部门缴获锡那罗亚贩毒集团超 1000 万美元加密货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美国缉毒局(DEA)与联邦调查局(FBI)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联合行动中,缴获了与墨西哥锡那罗亚贩毒集团相关的超过 1000 万美元加密货币。此次缴获是美国全国范围内打击贩毒活动的一部分。
DEA 代理局长 Robert Murphy 表示,他们正在逐步瓦解这些犯罪网络。锡那罗亚贩毒集团是美国政府认定的六个墨西哥”恐怖”贩毒组织之一,主要从事可卡因、海洛因、冰毒等毒品分销。
LBank已首发上线Eclipse(ES)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6 日,据官方消息,LBank 已于7月16日18:00(SGT)首发上线Eclipse(ES),并开放ES/USDT 交易对。目前,充币业务已开放,提币业务将于7月17日18:00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