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TheBlock报道,纽约破产法院法官David S. Jones批准了新加坡Multichain清算人的临时救济请求,要求Circle继续冻结含有数百万被盗USDC的黑客钱包。Multichain于2023年7月遭受2.1亿美元黑客攻击,其中包括约6300万美元USDC。此前美国司法部因无法识别黑客而准备解除扣押令,此次法院裁决确保这些资产在跨境清算过程中保持冻结状态。同时,美国投资者已对Circle提起集体诉讼,试图获取这些被盗资金的控制权。
月度归档: 2025 年 10 月
Radiant Capital 黑客向 Tornado Cash 存入 5411.8 枚 ETH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 PeckShield 监测,Radiant Capital 黑客向 Tornado Cash 存入 5411.8 枚以太坊,价值约 2070 万美元。
委内瑞拉将整合比特币与稳定币至银行系统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Bitcoin com报道,委内瑞拉支付处理公司Conexus正在开发系统,将比特币和稳定币整合到该国银行网络中,预计最早12月上线。该系统将允许银行提供加密资产托管、转账及法币兑换服务,为用户提供银行级别的安全保障。Conexus总裁Gasparri表示,此举是应对委内瑞拉货币波动的需求,当地民众已广泛使用稳定币作为保值手段。
韩国共享充电宝可以链上挖矿了
撰文:Nicky,Foresight News
10 月 28 日,韩国共享充电宝项目 Piggycell 正式启动 TGE ,其代币 PIGGY 已币安 Alpha 及 OKX 永续合约市场。交易数据显示,PIGGY 自 28 日开盘价 1.178 美元快速上涨,至 29 日触及 2.724 美元高点,涨幅超过 130%,目前稳定在 2 美元附近波动。

该项目目前在 BNB Chain DappBay 的 DePIN 板块位列七天热度榜首。
项目定位
Piggycell 是韩国市场份额超过 95% 的共享充电宝服务商,在全国部署超过 14,000 个充电站点,运营 10 万余台充电设备,拥有 400 万付费用户。该项目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体充电基础设施与代币经济结合,定位为现实世界资产(RWA)与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的结合体。
其核心逻辑是「真实使用数据上链」:通过链上记录用户充电行为、设备运行状态等高频数据,将充电服务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资产。这一模式解决了传统共享经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用户能看到自己的使用行为如何转化为收益,投资者也能追踪底层资产的实际运营情况。

项目核心模式包括「充电即挖矿」(Charge-to-Earn)与「支配即挖矿」(Dominate-to-Earn),前者让用户在租借充电宝时获得代币奖励,后者通过地域设备 NFT 让持有者分享基础设施收益。
具体来看,「充电即挖矿」让用户通过借用充电宝并按时长充电,直接获得 PIGGY 代币奖励,将日常消费转化为资产积累;「支配即挖矿」则允许用户购买绑定物理设备的 NFT,成为区域基础设施的「股东」,按比例分享设备产生的收益。
融资背景与团队信息
2025 年 2 月,Piggycell 宣布完成 1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Animoca Brands、ICP HUBS 等机构,以及韩国本土的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等传统金融机构。DWF Labs 也作为公开合作方参与其中。
Piggycell 的核心团队由联合创始人 John Lee 领导,他在 Web2 基础设施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曾成功运营韩国的便携充电网络 Chungjeondwaeji。在他的推动下,公司成功实现了从传统 Web2 业务向 Web3 平台的转型。
代币经济学

项目代币采用双链架构,80% 代币部署在 BNB Chain,20% 在 ICP 网络。
PIGGY 总供应量为 1 亿枚,分配覆盖机构、团队、社区激励等多个维度:机构占 10%,团队 7%,金库 10%,用户持有分配 25%,充电行为奖励 20%,任务挑战 10%,合作伙伴 10%,流动性 5%,市场营销 3%。目前流通数量约 724.58 万枚。
尽管代币市场表现强劲,但社区反映 Piggycell 的空投和 Galxe 奖励尚未发放,引发部分用户关注。
用户体验与未来规划

区别于多数 Web3 应用的复杂操作,Piggycell 保持了 Web2 级别的便捷性:用户扫码即可借用充电宝,支持 Kakao Pay 等本地支付工具,归还无站点限制。收费标准为 1000 韩元每小时。
未来,Piggycell 计划推出「能源即服务」(EaaS)平台,允许个人或商家注册、租赁能源设备(如移动电源、壁挂充电器),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收益分配。此外,结合链上数据,平台还将探索碳积分发行与 ESG 合规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 RWA 的应用场景。
比特币短时跌至 10.6 万美元,真没得玩了?
撰文:ChandlerZ,Foresight News
10 月 30 日凌晨,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如期降息 25 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下调至 3.75% – 4.00%,并宣布自 12 月 1 日起停止资产负债表缩减。消息公布瞬间,市场反应平淡,标普 500 指数和纳指 100 小幅上扬,黄金与比特币一度收窄跌幅。但数分钟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2 月是否继续降息「并非板上钉钉」,委员会内部存在明显分歧。
这一表态迅速改变市场情绪。美股、黄金、比特币、美债四大类资产同步下挫,美元独涨。
31 日这一情绪持续蔓延,比特币从 11.15 万美元附近跳水至 10.6 万美元,以太坊跌幅更深,最低跌破 3700 美元,SOL 跌破 180 美元。据 CoinAnk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0.35 亿美元,多单爆仓 9.23 亿美元,空单爆仓 1.11 亿美元。其中比特币爆仓 4.16 亿美元,以太坊爆仓 1.93 亿美元。
另一边,截至美股收盘,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挫,纳指领跌。加密货币相关股票更是普跌,其中 Coinbase(COIN)跌幅为 5.77%、Circle(CRCL)跌幅为 6.85%、Strategy(MSTR)跌幅为 7.55%,Bitmine(BMNR)跌幅为 10.47%、SharpLink Gaming(SBET)跌幅为 6.17%、American Bitcoin(ABTC)跌幅为 6.02% 等等。
在经历月初的热闹后,市场从「涨」切换为「修整」模式。资金期待已出、叙事未续、套利空间减少。对于多数持币者而言,这种节奏意味着涨幅兑现与防守逻辑优先。
加密市场连环受挫,黑天鹅阴影未散
事实上,本轮震荡早有征兆。自 10 月 11 日「黑天鹅暴跌」以来,比特币的走势一直未能完全修复。短短 72 小时内,市值蒸发近 400 亿美元,全网爆仓规模超 110 亿美元,恐慌指数一度跌至 22。此后数日的反弹在 11.6 万美元遇阻,直到本周鲍威尔讲话引发新一轮恐慌。
ETF 资金流方面,据 SoSoValue 数据,比特币现货 ETF 昨日总净流出 4.88 亿美元,十二支 ETF 无一净流入。单日净流出最多的比特币现货 ETF 为贝莱德 (Blackrock) ETF IBIT,单日净流出为 2.91 亿美元,目前 IBIT 历史总净流入达 650.52 亿美元。其次为 Ark Invest 和 21Shares 的 ETF ARKB,单日净流出为 6561.93 万美元,目前 ARKB 历史总净流入达 20.53 亿美元。
以太坊现货 ETF 总净流出 1.84 亿美元,九支 ETF 无一净流入。单日净流出最多的以太坊现货 ETF 为贝莱德(Blackrock) ETF ETHA,单日净流出为 1.18 亿美元,目前 ETHA 历史总净流入达 142.06 亿美元。其次为 Bitwise ETF ETHW,单日净流出为 3114.43 万美元,目前 ETHW 历史总净流入达 3.99 亿美元。

据 Glassnode 分析,自 7 月中旬以来,比特币长期持有者持续保持稳定的抛售压力,施加持续的抛售压力,将市场限制在 12.6 万美元以下。数据显示,长期持有者的日均抛售从 7 月中旬的约 10 亿美元(7 日移动平均)增长至 10 月初的 20-30 亿美元。与本轮牛市中先前的高抛售阶段不同,当前的分配模式呈现出渐进且持续的特点,而非剧烈的短期抛售。

进一步按持有时间分析显示,持有期为 6-12 个月的投资者贡献了超过 50% 的近期抛售压力,尤其在价格顶部形成的后期阶段最为明显。在比特币创下 12.6 万美元历史新高附近,这一群体的日均抛售达到 6.48 亿美元(7 日移动平均),较 2025 年早期基准水平增加了 5 倍以上。
数据还揭示,这些投资者主要在 2024 年 10 月(美国大选期间)至 2025 年 4 月期间大量积累比特币,其成本基础在 7 万美元至 9.6 万美元之间,平均约为 9.3 万美元。分析师指出,若比特币价格跌破 9.3 万 -9.6 万美元区间,将对这一群体造成最大损失压力。
市场部分人士认为,10 月 11 日的暴跌及其后续回调已构成一个「小周期顶部」,而本周鲍威尔的发言则强化了短期防守逻辑。
流动性重新定价
黑天鹅暴跌之后,加密市场进入了一种深度重构期。过去几年支撑山寨币繁荣的两条主线,散户的高频博弈与机构的投机承接正在同时瓦解。做市商在去杠杆,VC 暂停一级市场的投放,散户经历连续爆仓后撤出场外,市场的活水几乎干涸。
比特币与以太坊重新成为流动性的主导资产,长尾代币的价格发现机制失效,市值和叙事被迫退场。除了极少数有真实现金流和用户基础的基础设施项目,比如稳定币发行、RWA 资产映射或支付结算系统,其余山寨币都处于长期筹码稀释与买盘枯竭的状态。山寨退潮的背后,是整个资金逻辑的收缩。市场从故事定价过渡到现金流定价,资本不再为概念买单。代币的价值失去了持续增长的理由,叙事成为少数核心项目的专属特权。
此外,今年上半年盛行的 DAT 模式,本质是一种以币换股的结构融资。它的可行性依赖一个前提,即二级市场有人愿意承接。当增量流动性枯竭,这个闭环随即崩塌。项目方仍想募资,FA 仍在撮合交易,但买方消失。Strategy 公布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净利润为 28 亿美元;BTC 持仓从 597,325 枚增加至 640,031 枚;但股价在同期下跌近 14%,其相对于 BTC 持仓的市场溢价收窄。

长尾 DAT 几乎没有成交,新的融资都变成链上币权对账面股权的对冲。例如纳斯达克上市的莱特币财库公司 Lite Strategy 宣布其董事会已批准一项规模达 2500 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回购时间和具体回购股份数量将视市场情况而定。对于项目方和早期投资人,这意味着短期募资仍可完成;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则意味着几乎没有退出路径。缺乏现金流支持、缺乏审计托管、缺乏回购机制的 DAT,正逐步暴露出空转与循环质押的特征。
从更深层看,这场泡沫的破裂是加密一级与二级市场之间的信用断裂。没有了真实买盘,所谓链上财库估值失去了意义。资本的耐心在消耗,代币不再具备融资功能,DAT 从创新转向风险。
短期震荡,长期宽松格局难改
加密市场的波动正处在重新定价的过程之中。鲍威尔的讲话令市场短线情绪急转,但这种冲击更像是一场预期修正,而非趋势反转。巴克莱的最新报告也印证了这一判断:鲍威尔的真正意图在于打破市场对必然降息的过度预期,而不是回到鹰派立场。宏观数据事实上仍在为继续宽松提供条件,劳动力需求持续放缓,核心通胀回落接近 2% 目标,经济动能降温已成为共识。
从周期角度看,美联储的政策空间正在重新打开。当前利率区间 3.75%–4.00% 已显著高于核心通胀水平,意味着货币政策依旧偏紧;而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维持过高利率的边际收益正在减弱。接下来的问题,不是是否降息,而是何时重启更强力度的宽松。随着资产负债表缩减在 12 月正式结束,美联储回到量化宽松的可能性将逐步上升。
对于加密市场而言,这意味着中期的流动性环境依旧友好。短期波动虽然剧烈,但市场的流动性锚仍指向宽松。美元流动性改善将推升风险偏好,资产定价重心将再次向上修正。历史经验显示,每一轮宽松周期开启后,比特币通常会在滞后 1 至 2 个季度后迎来趋势性回升。当前的调整,更可能是为下一段行情积蓄空间。
从资金结构来看,机构仍在等待宏观确认,即通胀稳定在目标区间、就业显著降温、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一旦这一组合出现,ETF 流入与期货多头重建的节奏将重新启动。对于散户和中小资金而言,真正的机会并不在短线恐慌之中,而在宽松周期确立后的第二波流入期。
无论是美联储的政策重心,还是机构的资产配置逻辑,都正在从加息末期向宽松初期过渡。短期震荡难免,但长期的流动性回归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仍然留在场内的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预测底部,而是确保自己能熬到量化宽松重新启动的那一天。届时,比特币与整个加密资产市场,将在流动性复苏中迎来新一轮定价周期。
巴克莱:鲍威尔意在「打破必然降息预期」,且数据支持更多降息
撰文:董静,华尔街见闻
市场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新表态的「鹰派」解读或是一场误判。巴克莱认为,鲍威尔真正想做的,是纠正市场「降息已成定局」的过度自信。
在 10 月 FOMC 会议后,美联储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胀短期仍有上行压力,就业面临下行风险,目前面临的局面颇具挑战,委员会对 12 月是否再次降息仍存较大分歧,降息并非板上钉钉。市场对这一言论作出了鹰派解读,2 年期美债遭遇抛售,收益率大幅攀升,美股回落。
10 月 31 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巴克莱银行在最新研报中提出了鲜明的反对意见,认为市场的恐慌可能是一次错判,鲍威尔的真正意图并非转向鹰派,而是管理市场过于「确定」的降息预期。
该行分析师 Anshul Pradhan 团队认为,这是一种沟通策略,旨在打破市场认为无论数据如何、降息都已是板上钉钉的假设。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劳动力需求持续放缓,潜在通胀水平距离 2% 目标不远,这些都支持美联储继续降息。
巴克莱在研报中指出,当前市场定价过于鹰派,未能充分反映劳动力市场可能大幅走弱,以及新任美联储主席可能采取更鸽派立场的风险。
并非鹰派转向,而是打破市场「定论」
巴克莱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其主要动机是反驳市场关于 12 月降息已成定局的假设,而非美联储应对数据方式的鹰派转变。」
换言之,美联储希望重申其决策依赖于数据,而非被市场预期所绑架。鲍威尔明确表示,美联储将对劳动力需求的放缓做出反应,而这恰恰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报告强调,最新的经济数据不仅不支持鹰派立场,反而为进一步降息提供了依据。
劳动力市场方面,包括 Indeed 招聘职位和劳动差额(jobs plentiful vs hard to get)在内的先行指标均显示需求正在放缓。

在通胀方面,鲍威尔也承认近期数据疲软。核心通胀指标已显露下行趋势。巴克莱分析认为,一旦剔除关税影响,市场基础的核心 PCE 通胀已接近 2% 的目标。

「综合来看,如果潜在通胀仅比目标高出零点几个百分点,而失业率仅比自然失业率(NAIRU)高出零点几个百分点,那么政策设定就应该是中性的。」
这意味着,在当前数据背景下,限制性的货币政策已无必要。巴克莱观察到,市场目前仅定价到 2026 年 6 月累计 55 个基点的降息,这种看法「过于一边倒」。

当前市场预期到 2026 年 3 月仅降息 35 个基点,到 6 月仅降息 55 个基点至 3.3%。期权市场隐含的分布显示,市场对 3 月和 6 月的降息次数存在分歧,模态预期是到 6 月仅降息一次。
特朗普加密导师 6.53 亿美元比特币押注,华尔街为何不买账?
撰文:Nina Bambysheva,福布斯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用大卫・贝利的话说,过去六个月堪称 「拯救大兵瑞恩式的惨烈战斗」。这位 35 岁的 Nakamoto Holdings 首席执行官 —— 该公司是他为管理企业比特币储备而创立的数字财库公司 —— 见证了自己最大胆的一次赌注:与犹他州小型上市医疗公司 KindlyMD 的合并,从最初的胜利走向了如今的考验。
「我忙着在股市里挨打,」 他说。该公司股价已在六个月内从 25 美元暴跌至 92 美分。
贝利并非典型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高管。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比特币杂志》首席执行官、全球最大比特币大会主办方,同时也是让唐纳德·特朗普对加密货币态度转变的关键人物。「我们的目标,」 他表示,「是成为全球第一的比特币公司。」

今年 5 月,犹他州 KindlyMD —— 一家年收入 270 万美元、提供传统及替代疗法的上市医疗诊所运营商 —— 宣布与贝利的 Nakamoto Holdings 进行反向并购,意在转型为一家比特币控股公司。合并后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 NAKA,目前持有价值约 6.53 亿美元的比特币。
华尔街对贝利的计划并不看好。该公司股在 5 月触及近 35 美元的峰值后,10 月的大部分时间价格低于 1 美元,较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的 5765 枚比特币对应的净值折价 98%。
事实证明,Nakamoto Holdings 是自身融资策略的受害者。为筹集资金购买加密货币,该公司完成了一系列公开市场私募股权(PIPE)交易,总规模约 5.63 亿美元。这些交易以大幅折价向私募投资者发行了数亿股新股,导致现有股东股权益被大幅稀释。9 月,大量 PIPE 股票解禁流通,投资者争相套现锁定利润,引发股价崩盘。而贝利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敦促短期投机者退出股票,更是火上浇油。
「那些只为交易而来的投资者,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成本极高的资金来源,」 贝利说,「我知道有些人不认同这种观点,但我们需要的是长期利益一致的合作伙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

事实上,贝利表示,他将很快把旗下其他业务 —— 包括《比特币杂志》、比特币大会及咨询业务的母公司 BTC Inc.,以及拥有对冲基金 210k Capital 和风险投资公司 2140 的 UTXO Management—— 并入 KindlyMD。《福布斯》估算,这些实体可能为这家比特币财库公司增加高达 2 亿美元的价值,同时提高贝利的持股比例(目前 3% )。
贝利未对《福布斯》的数据置评,但表示这些盈利业务带来的现金将帮助 KindlyMD 购买更多比特币。据知情人士透露,仅 210k Capital 的资产管理规模就从今年 1 月的约 1 亿美元悄然增至 4 亿美元,实现了四倍增长。
这位崭露头角的金融家逻辑很简单:迈克尔・塞勒持有超过 60 万枚比特币,且没有也不需要太多经营性业务。其他玩家必须拥有差异化战略才能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们需要做能创造价值的事,」 贝利说,「运营实体公司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尽管 KindlyMD 的总部位于犹他州盐湖城,但贝利主要在波多黎各瓜伊纳沃的家中办公。在视频通话中,他常常坐在一幅巨大的画作前,画中是一座被火焰吞噬的银行。这幅作品出自加密艺术家 Cypherpunk Now,是贝利数百件藏品之一,名为《燃烧的银行》。
「每次和银行家开会,我都会确保这幅画出现在背景里,」 他笑着说。对于一个想打造自己银行的人来说,这一场景再贴切不过。
贝利在田纳西州费耶特维尔的一个农场长大,距离纳什维尔以南约一小时车程。他早年就对金钱和市场产生了浓厚兴趣。2009 年,他进入阿拉巴马大学攻读经济学、金融学和数学专业,立志成为一名投资银行家。
「我曾是沃伦・巴菲特的超级粉丝,大学时每场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都会去参加。我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买比特币 ,这和当时的我简直格格不入,」 他回忆道。
2012 年,一位朋友发给了他一篇关于比特币的文章,一切开始改变。贝利最初认为比特币是骗局,但却无法证实这一点。同年 11 月,当比特币价格在 10 至 12 美元区间波动时,他进行了首次投资。
2014 年,毕业后一年,贝利加入了《比特币杂志》,这是一份早期专注于这一新兴加密货币的刊物,由后来创立以太坊的维塔利克・布特林联合创办。不久后,贝利和他的大学好友泰勒・埃文斯通过共同创立的 BTC Inc. 收购了该杂志。
为扩大品牌影响力,二人于 2019 年推出了比特币大会。这一节日般的盛会如今已成为加密领域的 「科切拉音乐节」,也让贝利成为比特币最具影响力的布道者之一。去年在纳什维尔举办的大会吸引了 3.5 万名信徒、投资者和政界人士,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也出席了活动。
贝利表示,与特朗普的交集始于 2024 年在波多黎各的一次谈话:如何让总统对比特币产生兴趣。「保罗・马纳福特是最初的把关人,帮我们进入了他的圈子,」 他说。很快,贝利团队就获准在特朗普大厦进行推介。核心信息很简单:比特币选民将在总统选举中发挥关键作用。向来擅长做交易的特朗普决定会面,如果贝利和他的朋友们能带来选票和支持热情,加密货币行业就能获得发声机会。
「特朗普会把所有事情都变成一季《学徒》节目,你永远在试镜,」 他补充道,「『好,你想当比特币顾问?我会再找三个人来竞争这个位置。』」 贝利最终胜出,他联合行业领袖为特朗普的竞选筹集了超过 1 亿美元资金,仅纳什维尔大会就筹集了 2100 万美元。在那次大会上,特朗普著名的承诺 —— 让美国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之都—— 被广为人知。
「他一开始非常不确定,但现场观众的欢呼声让他改变了态度。离场时他说『这些比特币爱好者喜欢我,他们是我的人』,」 贝利回忆道。如今,他担任总统的非正式顾问。在他看来,特朗普只是意识到加密货币受到了与其他所有资产类别不同的待遇(选举后,特朗普已从加密货币领域获利数亿美元)。他认为,现在的目标是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而更宏大的愿景是让美国成为全球对比特币业务最友好的国家。
贝利声称,在 13 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已投资了超过 100 家比特币相关公司,其中表现最佳的 Metaplanet 和 Smarter Web,将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变成了百倍回报。他表示,回报不仅是财务上的,好想法会被复制。「如果成千上万的比特币公司蓬勃发展,我们就赢了。」
这种受巴菲特启发的长远眼光,如今正推动着 KindlyMD 的发展。贝利设想将其打造成一家大型控股公司,拥有盈利且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投资策略,更是货币历史的重演。他所说的 「比特币本位制」,呼应了黄金的演变:金银交易行变成金银银行,再发展为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他认为,如今的比特币财库公司就是数字时代的金银交易行,正朝着新型银行的方向发展。
KindlyMD 正在推动这一转型。该公司已投资了其他比特币控股公司,即日本的 Metaplanet 和荷兰的 Treasury B.V.。「想象一下培育一只 ETF,」 贝利解释道,「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这件事 —— 以企业股票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培育这些主动管理型 ETF。」 当然,与其他新成立的加密财库公司一样,贝利进军公开市场的方式,避开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 ETF 和 IPO 的审查。
尽管 KindlyMD 在华尔街的 「出道秀」 惨淡收场,但贝利并不太在意。「比特币最棒的一点是它非常宽容,你可以在职业生涯中犯错,然后重新开始,」 贝利说。
币安钱包MMT Pre-TGE 开放投入,10 分钟已超募 132 倍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官方页面显示,币安钱包MMT Pre-TGE 开放投入,10 分钟已超募 132 倍。

对话 FTX 中国债权人 Will:法官质疑排除中国用户合理性或带来转机,呼吁更多人加入行动
采访:Tong,PANews
编辑:Yuliya,PANews
距离加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 FTX 崩塌已经过去将近三年。经历冗长而复杂的清算程序后,债权人也在近期迎来了第三轮、总额约 16 亿美元的偿付。
然而,在这场全球范围的赔偿分配中,中国债权人仍被排除在外。由于监管与法律限制,他们被统一划入「受限制地区」,无法参与偿付程序。投资者持有的限制性债权占全部受限制资产的八成以上,是规模最大的债权群体。
在赔付程序长期缺乏透明度、沟通渠道受限的情况下,一批中国债权人开始自发组织。Will(X 账号@zhetengji)是其中的代表,他自今年 7 月起推动反对「受限地区」划分的动议,并呼吁更多债权人加入。经过数月抗争,这场行动迎来了新的进展。
近期,Will 接受了 PANews 专访,详细披露了维权行动的关键进展、与 FTX 破产重组团队的交锋细节、法官态度的变化,以及普通债权人在复杂体系下自救的艰辛与无奈。在这场「世纪大案」中,Will 的讲述不仅呈现了普通债权人在庞大、复杂的司法体系下自救的艰辛,也揭示了程序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以及第三方机构介入造成的额外压力。
少量债权人修改 KYC 追回资金,大多仍面临信息壁垒
PANews:您好 Will,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近期 FTX 案件又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 10 月份的这次动议,能否请您先聊一下最近的一些新情况?和 7 月份那次听证会相比,有了哪些不同?
Will:好的。7 月份的听证会后,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当时我带着一群债权人去听证会发言,促成海外的中国债权人可以修改居住地信息,其中一部分人成功拿回了资产。但那一批获得收益的人中,很多已经选择退出。
而 10 月份这次听证会让我意识到两点:
人多力量大: 现在的 Owens 法官非常重视债权人的集体意见。
信息差依然巨大: 知道这些关键进展的中国债权人还是太少了。FTX 最早披露的数据是中国债权人占 8%,后来又修正为 4%。即便按 4% 的保守估计,也涉及数千乃至上万名用户。但目前我们维权群里只有一千人,活跃的更是少数,这意味着大量受损者仍处于信息孤岛。所以,这次我主动联系你们,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真实情况,并加入我们的维权行动。
PANews:您提到了 7 月份那次动议后,一些海外的中国债权人解决了问题。当时他们的主要诉求是什么?您自己也成功拿回了一部分资金,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Will:这些债权人实际上是持有中国护照的海外居民。根据美国破产法,司法管辖权是按居住地而非护照国籍来判断的。7 月 22 号的听证会上,法官收到了大量居住在海外的中国债权人的信件,他便质问 FTX Trust:为何这些人不能拿回资产,并要求他们提供相应的修改流程。
但当时 FTX 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流程。会后,我们开始尝试通过邮件联系客服,但每个客服的说法都不一致。利用我们人多的优势,我将大家获得的信息碎片整理汇总,并在 8 月 15 日那轮资产快照前,总结出了一套个人认为可行的修改流程。这套流程颇为复杂,涉及多个步骤:
-
修改 KYC 地址: 通过邮件联系 FTX 支持团队,提交居住地证明材料,如水电单或长期签证。
-
修改税务表格信息。
-
修改关联托管方(如 BitGo、Kraken)的资料。
我自己有好几个 FTX 账号,其中一个以我个人名义开立的,因为我本身住在新加坡,就按照这套流程成功修改了信息,并顺利拿回了部分资产。上一波跟着我修改信息、并且积极发声的「刺头」们也基本都给予了赔付,我个人理解是 FTX 为了先解决麻烦。
FTX Trust 手握「尚方宝剑」,赔付程序透明度成疑
PANews:您提到还有其他账户未能获得赔付,例如您太太的账户,明明符合条件,为什么会失败?这是否反映了赔偿程序存在问题?
Will:这正是问题的核心——程序极不透明。我太太和我一起生活在新加坡,她的账户信息也修改了,但因为金额比较大,在 9 月 30 日的分配中仍未获得赔付。
我们后来发现,FTX Trust 手里握着一把「尚方宝剑」:在 2026 年 1 月 3 日之前,他们有权将任何一个账号标记为「有争议」,且无需提供任何解释。这项权力是在我们介入之前的两年时间里通过法院动议授予的。他们给法院的理由是 FTX 案件规模史上最大,理由是 FTX 案件规模巨大,团队人手有限,需要更多时间处理。结果就出现了极端情况:账户可能被随意列入争议状态,用户拿不到资金,而 Trust 也无需说明原因。
PANews:那么,这个拥有巨大决定权的 FTX Recovery Trust 到底是什么机构?
Will:FTX Recovery Trust 主要是接管原 FTX 资产和主体的破产重组团队。但存在一个很不合理的地方:团队中大部分律师,实际上就是原 FTX 的律师。也就是说,当初负责用户注册、签署协议的人,现在又回过头来主导破产重组。这样原班人马处理原主体违法行为的局面,在大型破产案中极其罕见。
更严重的是,美国司法部(DOJ)通常会在大型破产案中派驻独立调查员,但 FTX 案却没有。早期,美国监管机构(U.S. Trustee)曾提议设立独立调查员,但当时的法官以「影响破产进程」为由拒绝了。这导致案件在监管层面缺少了第三方制衡,增加了程序的不透明性。
法官质疑受限国家名单合理性,赔付调整或提上日程
PANews:我们注意到法官换成了 Owens 法官。您觉得这位新法官的态度如何?他似乎对中国债权人的处境更关注?
Will:是的,Owens 法官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经过几次听证会,我感觉 Owens 法官非常重视舆论和债权人的声音。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在 10 月的听证会上,他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
他质问 FTX Trust:「为什么别的加密货币破产案(如 BlockFi、Celsius)都能顺利赔付中国债权人,唯独你需要法院赋予你一个可以不赔甚至没收的流程?」
他举例说,在某个案子中,连伊朗债权人都获得了赔偿,为什么中国不行?
他采纳了我之前动议里的观点,指出「加密货币的监管是以月为单位变化的」,质疑 FTX 现在就制定一个死板程序是否过早,未来可能与新法案冲突。
相比 7 月份那次听证会,当时法官只认为 FTX 动议缺少可执行细节(如时间线不明确、可以直接没收资产不合理),因此要求修改。但这次 Owens 的提问明显更深入,更站在债权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PANews:那么 10 月 23 日听证会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法官做出了怎样的裁决?接下来我们应该期待什么?
Will:结果对我们非常有利。Owens 法官最终要求 FTX Trust 撤回这次动议。他的原话是,「在书面上没有打回,但希望你们回去进行深度思考」,并特别提到要重新思考「潜在受限制国家的名单」。我个人理解,这是在暗示他们需要重新评估中国是否仍适合列在这份名单上。
所以,接下来的走向有两种可能:
最理想情况:FTX Trust 采纳法官建议,修改方案,将中国移除出受限制列表,所有中国债权人都能获得赔偿。
继续拖延:如果只做微小修改再提类似动议,我们就需要继续维权战斗。
试图限制债权人发言,第三方机构收购债权制造恐慌
PANews:在 10 月 23 日的听证会前夕,似乎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事情,比如 FTX Trust 突然提交修改后的动议,甚至试图禁止您发言。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Will:FTX Trust 的团队非常自大。7 月至 10 月这三个月里,他们完全没有和我们沟通。直到听证会前几天,他们才临时提交了一份所谓「修改后」的动议,只给我们一天时间去回应,显然是想打我们措手不及。
更过分的是,这份新动议中有大量篇幅要求法庭禁止我发言。理由包括:
-
我过去三个月提交了九份动议,被指拖延破产流程;
-
我个人债权已拿回,无资格再发声;
-
我不能代表我太太或公司账户发言,因为缺少婚姻证明或需要专业律师代表公司账户。
一个破产主体,在动议里花大量篇幅去限制一个债权人发言,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体面的行为。
PANews:您提到中国债权人资产占受限制地区总额超 82%,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为什么 FTX 要把中国列为受限制地,背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Will:根据 FTX 在 7 月动议披露的数据,在「潜在受限制司法区域」的 4-5 亿美元资产中,中国债权人占 83.8%。
至于原因,虽然在法庭上不能公开说,但普遍猜测是:FTX 破产重组负责人 John J. Ray III 以收回资产比例为绩效考核指标。如果中国区这笔巨额资产被没收并重新分配给其他债权人,整体赔付比例就会提高,从而让他的履历看起来更亮眼。
另外,现在有大量债权被对冲基金和债务处理公司收购。这些机构与破产团队是否存在关联不得而知,但逻辑上,池子里留的钱越多,他们的获利空间就越大。
PANews:您也提到了这些第三方机构在收购债权时还制造恐慌,这个市场如何运作?普通债权人是否只能卖掉债权?
Will:债权确实是一条路径,但是最差选择。这些收购机构通过制造恐慌(如合作 KOL 发布夸张报道)压低债权价格。例如收购价格可能在 110% 左右,但若最终能获得 170% 赔付,套利空间巨大。
PANews:FTX 破产案件中的资产分配是否公平?目前的赔偿比例如何?
Will:目前的资产分配仍存在很大的争议。FTX 破产团队在市场低点(如 2022 年 11 月 FTX 暴雷期间)出售部分资产,如 AI 公司股份和 Solana 持仓,导致币本位债权人按美元低价计算赔付,尤其是比特币按 16000 美元的价格计算,很多人认为不公平。
PANews:未来的赔偿分配中,是否存在优先级问题?特别是员工和股东的权益是否会优先于普通债权人?
Will:是的,员工薪资和供应商债务优先,普通债权人排在后面。员工在平台上的资产赔偿也会优先处理,股东和投资机构赔偿则更靠后。
PANews:听证会上,FTX Trust 律师的态度如何?
Will:他们在法庭上态度不会差,主要策略就是「卖惨」。他们会反复强调案件复杂、工作量巨大,博取法官同情。当法官问为何别的破产案不需类似流程时,他们仅笼统回应「FTX 案不同」,无法说明具体差异。他们甚至诡辩称债权人反对只是因为急于拿回资金,但私下邮件又能轻易改变账户状态,这种矛盾的行为再次暴露了程序的不透明。
为避嫌自掏腰包请律师,呼吁国内债权人关注最新进展
PANews:我们了解到,为了这次维权,您付出了很多,包括高昂的美国律师费。为什么不接受大家的捐款呢?
Will:律师费确实不便宜,我上一次提动议就花了 6 万美元。但我坚持全部自费。原因很简单:如果接收别人的捐款,我的立场和动机可能会被质疑,FTX Trust 也可能用来攻击我,这样我在维权时就不够「刚」。因此,我在群里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金钱上的牵扯。
包括这次听证会,法法官在 7 月建议 FTX Trust 提供翻译,但他们直到开庭前都没理会。我们自己做了两手准备,我面试并聘请了一位美国法庭认证的翻译,费用也是我自掏腰包。
PANews:最后,您有什么话想对尚未了解情况的中国债权人说?
Will:我最想传达的是,希望那些信息仍不充分的债权人,能够加入我们,或者至少关注我的推特(@zhetengji),了解案件真实进展。
我个人其实不担心,我完全有能力把所有账户都改为海外账户。但我更希望帮助国内的普通债权人。群里有些人说,三四万美元就是他们几十年的全部积蓄。让他们再花一两万美元移民去拿剩下的钱,这不现实。我看到很多人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因此,趁我现在还有精力、有能力,我希望能帮他们一把,尽早解决问题。
Aster Rocket Launch 将上线 Nubila 交易赛,总奖池超过 600 万枚 $NB 和总价值 20 万美元 $ASTER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官方消息,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Aster 在首期 Rocket Launch 上线后的首六天内,其现货交易量约达 1.22 亿美元,合约交易量则突破 9.33 亿美元。于 APRO 发行 $AT 代币后的前五天内,Aster 占据了超过 90% 的 $AT 永续合约交易市场份额。
此外,Aster 将于 2025 年 10 月 31 日 12:00(UTC) 正式启动第二期 Rocket Launch,参与项目为去中心化预言机网路 Nubila。活动为期七天,涵盖 Nubila ($NB) 现货与合约两项交易挑战。
活动采用双重奖励机制,现货交易赛提供价值 20 万美元的 $ASTER 主奖池及超过 300 万枚 $NB 奖励;合约交易赛则设有超过 300 万枚 $NB 的专属奖池,以鼓励更广泛的参与并维持市场活跃度。

Crypto 的下一步,只有一条路,即成为主流世界本身
撰文:周舟,Foresight News
对 Crypto 而言,前方只有一条路——不再游离于主流之外,而是成为主流世界本身。
10 月 29 日,当英伟达市值破 5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之时,加密从业者们集体「破防」。这不仅是因为英伟达仅以一家公司的市值,便超过了加密货币的总市值( 4 万亿美元)。也是因为英伟达和它所代表的 AI 赛道,正在努力拓宽这个世界的边界,在努力寻找增量,而 Crypto 给人们的印象总是不断陷入到零和博弈之中。许多人不仅没有挣得财富,也失去了未来。
AI 行业从业者每天谈论的热点是:无人驾驶、机器人、生命医药、太空驾驶……AI 如何深度的改变和重塑这些行业的价值。而正如一名加密 KOL 所说,加密行业从业者每天讨论的热点是:猫、狗、青蛙、中文 Meme、谁上币安 Alpha 了、哪个名人点赞转发了……热闹过后,一地鸡毛。
山寨币与 Meme 浪潮的一次次破碎,或许会让加密从业者们逐渐认清方向。只有结合科技与实体,Crypto 才有更具持续与长久的未来。让 Crypto 成为科技的载体,而不是赌徒的乐园。
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当美元稳定币的市值达到 2500 亿美元( 美元的流通量约为 25000 亿美元 ),比特币的市值超过 2.2 万亿美元( 黄金的市值为 27 万亿美元),币安的现货与合约的日交易量达到 1000 亿美元(纳斯达克的日交易量约为 5000 亿美元),Crypto 前方已经无路可走,只有成为主流本身。
一:用区块链技术,把全球金融系统全部更换一遍。
稳定币,正在逐步替代法定货币原有的操作系统;加密货币交易所,正在分食纳斯达克等传统证券交易所的市场份额;比特币,正在成为继黄金之后新的全球价值锚;以太坊等公共区块链,正在尝试取代 Swift,构建新的国际价值流通网络……从货币市场、证券市场、黄金市场、国际贸易市场、再到支付体系,加密货币正在重塑整个金融世界。
而在这一过程中,加密行业本身也在不断进化中。
稳定币在向「去中心化稳定币」演进,USDT 和 USDC 之后,还有 Ethena 等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尝试;加密货币交易所在朝着「去中心化交易所」发展,币安和 Coinbase 等中心化加密交易所蓬勃发展之后,还诞生了 Uniswap、Phantom 和 Hyperliquid 等去中心化加密交易所;比特币已经接近黄金市值的十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以太坊视作新的国际贸易结算网络。
这里的每一个领域的每一次演进,都是科技对现实世界的改变与重构。
互联网曾让全球金融体系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重构。而区块链,正在推动第二次,而且这一次是更加系统性的重构。
加密货币已经逐渐走出了边缘金融系统,融入甚至有望反超主流金融系统,它在多个领域的开创性进展已经占据了主流金融系统的十分之一份额。
比如美元稳定币恰好占流通中的美元的十分之一,前者市值约 2400 亿美元,后者为 2.4 万亿美元;比如比特币的市值恰好占黄金市值的十分之一,前者市值为 2.2 万亿美元,后者为 27 万亿美元;比如币安的每日交易量约占纳斯达克的每日交易量的十分之一,前者的每日现货交易量约为 300 亿美元,现货与合约交易量为 1000 亿美元左右,后者的每日交易量约为 5000 亿美元。
二:像早期的纳斯达克一样,逐渐成为边缘科技公司的载体。
早期的纳斯达克,也像如今的币安等加密货币交易所一样,是「垃圾股」最为盛行的平台。
一开始的纳斯达克并非像纽交所一样是交易蓝筹股的主流交易所,它主要专注于:中小型股票、科技股和未上市公司股票,它提供的是报价透明化和电子撮合交易。而当时作为主流交易所的纽交所,依然依靠人工喊价和交易大厅系统。
早期的纳斯达克也并非像今天一样「高大上」,在 1970 年–1980 年期间,纳斯达克市场充满了各种骗局,几乎和《华尔街之狼》里描写的「粉单股票市场」一样,遍地都是「垃圾股」和被操纵的便士股。
小李子饰演的 Jordan Belfort 便是那个混乱时期的一名基金销售经理,十分擅长卖垃圾股,他从粉单市场上挑一只没人听过的股票,比如电影中提到的那家:「Aerotyne International」 —— 实际上是个根本不存在的航空公司。 Jordan Belfort 的原话是:
「先生,我这有一家公司正在研发革命性航天技术,投资者名单里有波音的人,NASA 都在关注。您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吧?」
大量的纳斯达克股民买入这种粉单股票,就像现在的加密市场里的媒体和 KOL:
「先生,这是极具革命性的 x402 协议代币,关注这个协议的公司包括 Google、Visa 等,Coinbase 都在躬身入局。您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吧?」

然而很多代币背后,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有这样的公司。
直到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科技股热潮后,随着吸引微软、苹果、英特尔等大型科技公司上市,纳斯达克才逐渐成为主流交易所之一,才有了现在的主流地位。
2004 年,纳斯达克的股票日均成交量首次与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相当,从 1971 年成立,1980 年苹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再到 2004 年,纳斯达克才第一次超越纽交所。纳斯达克整整用了 33 年时间。
而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纳斯达克也曾迷失,但它最终等待到了苹果、微软、英特尔、英伟达等互联网与高科技公司的成长,最终成为如今最为主流的股票资本交易市场。
纳斯达克的成长路程,或许可以给加密从业者们一些启示,要专注于 Crypto 交易市场自身独有的优势(公平发射、全球流通、早期用户空投持股),正如纳斯达克一开始的优势(报价透明化和电子撮合交易),不要害怕早期市场的乱象,正如纳斯达克早期的垃圾股盛行,正如早期加密货币市场的垃圾山寨币与 meme 盛行。
Crypto 的未来永远在那些可以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的公司身上。正如纳斯达克依赖苹果、微软、英特尔、英伟达一样,加密货币市场则将依赖 Tether、Ethereum、Polymarket、Hyperliquid、Farcaster、Chainlink 等公司和组织。而绝大多数的山寨币与 meme 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纳斯达克的日交易量为数千亿美元,而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的日交易量也达到了数百亿美元。从交易量看,加密货币交易所想要超越纳斯达克,成为新的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并非天方夜谭。
一个交易市场之所以成为传奇,是因为它汇聚了全球绝大多数科技创新公司。这里不仅有资本的流动,更有科技进步的脉动;它承载着世界最新的生产力,也承载着全球最大的投资热情。
三:Crypto 终将摆脱「 meme 时代」,进入「 Iphone 时刻 」
币安的日交易量已经达到纳斯达克的十分之一,美元稳定币已经达到流通中的美元的十分之一,比特币的市值也已接近黄金市值的十分之一…….Crypto 的下一步,只有一条路,即成为主流世界本身。
幸运的是,纳斯达克早期也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交易市场,苹果电脑的前二十年都只是一个为边缘爱好者和发烧友们而生的产品。当时,没有人想到他们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1980 年苹果诞生,而直到 20 年后互联网革命的浪潮才正式掀起。纳斯达克,也是在 2004 年才第一次超越纽交所,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交易市场,真正的融入主流世界。

如果没有苹果、微软等底层基础设施公司的成立与完善,互联网公司与 AI 公司根本无法大量的拔地而起。正如当前的以太坊、Tether、Solana、币安、Hyperliquid 等公司一样,他们作为底层基础设计的成长与完善仍需要时间,而只有等待他们完全成熟的那一刻,Web3 革命才会真正的到来,像亚马逊、Facebook、抖音等 Mass Adoption 产品才会井喷式的出现。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它覆盖的不仅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还有电脑、手机等基础设施公司,还包含了纳斯达克等应用最新技术的资本市场,最终影响的是所有实体企业。同样,Crypto 也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它所涉及的不仅仅只是加密货币公司,还涉及到底层技术设施协议和公司,涉及的是 Hyperliquid、Binance 等应用最新技术的资本市场,也终将会大规模的诞生新的应用型公司甚至影响到广泛的实体企业。
科技,是推动人类生活质量持续跃升的终极法宝。而 Crypto 的未来,注定将与科技深度融合,甚至成为下一代科技的载体与代名词。
Solana 最新 Slogan 会引爆金融革命吗?
2025年下半年,Solana官网悄然将Slogan由“Web3 Infrastructure for Everyone”调整为“Global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for Everyone”。
这一变动,实则彰显了Solana正在强化其金融地位——区块链技术形象退居次要,金融基础设施成为主角。

这背后的意涵十分深刻——Solana正在主动将“区块链技术”变为为基础设施,重点突出自身金融属性与制度化应用承载力。Solana的金融化战略正在获得大型金融(如Visa、Stripe、PayPal、Apollo、BlackRock等)的实质支持与投资布局,机构的参与已进入产品落地和规模化活跃阶段,而非正常的技术探索或概念机构重点。
Solana有望被越来越多传统与新兴金融作为资产发行、稳定币、RWA管理和金融创新的默认平台。与以往简单投资Solana币价不同,更关键的新时期正在“用Solana做金融”,让链上基础架构真正成为全球资本与金融市场的网络。这一角色升级,将带领Solana机构从Web3底层工具跃升为全球互联网资本网络,实现制度化金融价值融合和合规应用的深度。
战略定位转型:从基础设施到金融专用平台
2025年,随着Meme行情退潮,市场对于Solana的长期开始反思:除了meme币效应,Solana到底还剩下什么?
事实上,随着市场的关注,Solana在过去两年也完成了从技术原型、基础生态建设到应用版块的整体跃迁。
过去大部分人关注的是流量板块和链上的“爆款创新”,但当深入剖析Solana生态时,将会发现金融基础设施的厚积薄发——DeFi、资产、稳定币、RWA、AI、NFT等专业领域正在成为主流增长动力。

来源:https://solana.messari.io/landscape
随着各类基础设施和生态要素的逐步完善,Solana终于找到了聚焦金融设施基础设施的发展主线。
从技术数据看,这并非空想:
-
时间维度:传统系统工作日9-5点,Solana 7×24小时永不停歇
-
速度维度:传统转账1-5天,Solana 2-3秒确认
-
成本维度:传统国际转账15-50美元,Solana 0.0005美元
-
处理能力:实际TPS达到869(1小时平均),峰值5,289 TPS
稳定币、当今链上国库(DAT)、RWA资产、机构托管和集成支付等板块,已成为生态最关键的增长引擎,吸引全球金融机构和资本持续布局。这不仅完成了“区块链工具”的构建,更迈入了全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新阶段。
2025年Solana的金融布局突破
Solana走向金融
2025年10月23日,在第十一届万向全球区块链峰会上,Solana基金会主席Lily Liu(@calilyliu)发表了题为”构建新金融”的主题演讲,公开阐述了Solana的金融定位。 发表了题为”构建新金融”的主题演讲,公开阐述了Solana的金融定位。
“Solana之于金融,如同Netflix之于娱乐、Amazon之于购物——一个互联网规模的颠覆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正在重新定义现代金融的路径。”

这类比的核心是:新平台不仅革新了产品形态,也开拓了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
-
Netflix让娱乐不再局限于电视/影院,而变成随时随地的流媒体点播。
-
亚马逊把购物从线下变成一键式的线上电商体验,实现即时、无界的消费。
-
Solana则将从传统银行/交易所的金融服务中获得有限的完善和流程,从而提高、自动化、简化链上金融。
Solana的金融突破
1. 数字资产国库(DAT):机构资本的Solana化
市场规模突破
-
根据CoinGecko追踪数据,19家上市公司累计持有1,540万SOL(约30亿美元),占流通供应量2.5%
-
承诺投资资本超过43亿美元,包括PIPE融资、ATM计划和可转债
-
年化增长率达100%+,预计2026年持有量可能翻倍
头部公司表现
以下是具体的DAT的公司的表现。

来源:rwa.xyz
DAT分析
1.BTC和ETH,SOL有更高的链上真实收益:
Multicoin Capital 指出, SOL 具有 BTC 和 ETH 所缺乏的收益。相比于比特币,Solana 的 SOL 质押者平均获得更高的年化收益。SOL 质押年化收益约为8%。其中约 6.19% 来自通胀发行,剩余 1.86% 则源于链上真实经济活动与 MEV。这种由真实交易行为和 MEV 驱动的现金流,使 SOL 在作为长期资本与数字资产金库(DAT)底层资产方面更具吸引力。
2. DAT公司可获得更高的资金利用:
DeFi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直接撮合借贷,无需传统银行等中介,因而通常能显著降低运营和撮合成本。
通过对比传统银行为上市公司提供融资成本与DeFi融资成本之间的利差,进行套利操作。DeFi提供了无需中介、成本更低、透明度更高的网络原生融资模式,而传统银行体系则以中心化、高成本和审批严格为特点。这类DeFi套利不仅具备高利润空间,还能通过不同方式与众多交易对手展开互动,形成多元的收益模型。
2. 稳定币生态:支付基础设施的核心
供应量爆发式增长
-
Solana稳定币总供应量从2024年底的52亿美元飙升至160亿美元
-
同比增长170%,成为仅次于以太坊和Tron的第三大稳定币链
-
USDC占主导地位(106亿美元),USDT快速增长(45亿美元)2025年初Solana稳定币的激增恰逢唐纳德·特朗普的表情包币$TRUMP上线,引发了一波资金流入网络。Trump迷因币跨界传播,政治、金融、娱乐等圈层共同讨论,快速打破传统加密社区的界限,为Solana和整体行业引入大量流动性和新社群能量。与此同时,美国GENIUS Act等新法规为稳定币产业带来合规红利,企业和用户在Solana链上发行与使用合规稳定币数量急剧增加。


3. 支付基础设施:从试点到生产级部署
支付基础设施:从试点到生产级部署
2025年,Visa官方宣布将Solana纳入其稳定币结算平台,标志着Solana从早期实验阶段正式迈入传统金融生产环境。这一里程碑使Solana与以太坊、Stellar、Avalanche并列,支持USDC和EURC等主流稳定币的实时卡片结算服务。
Visa在稳定币多链、多币种结算架构上的构建,增强了Solana链上资金的流动性与支付效率,为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及商户提供更快、更低成本的支付体验。

支付规模实现快速突破
Solana链上月均稳定币交易量已达500亿美元,日活跃用户达300万至400万,显示出极强的用户基础和资金动能。
随着商户接受度提升,超过6000家商户通过Solana Pay接受加密支付,且手续费率已降至约1%,极大促进了加密支付的普及和实际应用。
实际商业应用案例
-
Mastercard与MoonPay合作,成功将35亿张Mastercard卡连接至Solana钱包,使消费者能够无缝使用其信用卡与Solana生态进行互动,促进了数字资产的日常使用。
-
电商平台Helio则与Shopify合作,推出租即时加密结账解决方案,有效避免传统支付中的退单风险,为线上零售商和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支付体验。
-
西联汇款宣布将在Solana链上推出USDPT美元稳定币,预计在 2026 年上半年推出 USDPT 美元支付代币,这样可以为西联汇款超过 1 亿名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国际汇款服务,同时也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并加快交易速度。
以下我们做一组简单的对比:

综上,稳定币结算整合推动了Solana支付基础设施从试点阶段迈向大规模商业部署,配合日益增长的链上交易量及丰富的生态合作,奠定了Solana作为新一代全球支付网络的重要地位。
4. 传统金融集成:万亿级资产的桥梁
R3 Corda桥接:已部署解决方案
2025年9月4日,R3 Labs正式启动,通过原生互操作性将Corda网络上的170亿美元RWA资产桥接至Solana:
-
即时可用:债券、基金等可在Solana进行7×24小时交易
-
无需信任:原生跨链,无需第三方托管
-
规模效应:连接DTCC、纳斯达克等机构客户
机构级托管解决方案
-
Helius:管理130亿SOL委托质押,为The Solana Company等提供企业级服务
- Anchorage Digital:提供联邦特许的SOL托管,集成Jupiter DEX实现DeFi准入
-
BitGo:新增Solana支持,服务于机构ETF和企业国库
5. ETF进展
1.全球Solana ETF合规化纵览
2025年,Solana现货ETF正式进入全球主流资本市场,成为继比特币、以太坊后第一个实现“现货+质押”双重创新的主流Layer1资产。美国、香港、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均有ETF申请和落地,推动了机构、零售用户合规参与SOL生态的金融变革。
-
美国:SEC加速SOL ETF审批,Bitwise(BSOL)、Grayscale(GSOL)等头部机构获批现货及质押型ETF,允许投资者不仅持有SOL资产,还能自动获得质押收益,ETF净值包含年化回报。
-
香港:华夏基金率先挂牌亚洲首只Solana现货ETF,仅为纯现货持仓,暂未开放质押功能,交易门槛低,合规安全性高。
-
加拿大/新加坡:多家资管公司探索现货+质押基金产品,融资与托管模式逐步向美加靠拢,推动地区创新。
2. 现货ETF vs 质押ETF,机构新宠的底层逻辑
-
现货ETF:直接持有SOL并在传统证券账户流通,投资者可以方便地参与SOL价格涨跌,适合看重流动性与入门门槛的零售和机构客户。
-
质押ETF:基金方将持有SOL进行链上质押,获得年化约7%收益,收益直接计入ETF净值,投资者无需参与链上节点操作。美加市场已率先实现自动化收益分配,提升产品吸引力与资本利用效率。

3. 投资影响与业界意义
Solana ETF的全球化示范,不仅降低了区块链投资的技术门槛,也推动市场合规透明。质押型ETF的诞生,标志数字资产可带动真实现金流与资本效率提升,成为DeFi、企业国库和RWA管理的重要载体。Solana ETF已成为传统金融进军加密市场的桥梁与创新引擎。
Solana金融生态闭环小结
Solana正在构建全球化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通过传统与创新资产的“入金入口”与链上应用场景的“资金流动”实现金融体系闭环:
-
ETF与DAT——入金门槛降低,机构与大众资金汇入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和DAT(数字资产国库)为机构、企业、投资者打开了法币/资本进场Solana生态的大门。ETF使得SOL成为合规主流资产,DAT则让企业国库和上市公司实现链上资产管理和战略储备,推动上百亿美金资金流入。 这两者共同为Solana带来可持续、制度化的资金供给,夯实其全球金融底层地位。
-
链上股票与RWA——资产数字化,资本市场新形态企业数字国库、RWA(真实世界资产)、链上股票等应用,推动传统资产、基金、债券等在Solana链上发行、托管和交易,为资本市场引入高透明度、高流动性的数字资产管理模式。 重量级企业的创新实践,推动真实产业与区块链金融的结合,全球资金实现从“链上管理”到“链上使用”。
-
稳定币与支付——资金使用场景蓬勃发展,链上经济活跃稳定币(如USDC、USDT)成为Solana链上支付和流通的核心基础,供应量和交易量高速增长,推进商户结算、用户转账、企业资金流通等环节高效低成本实现。 通过稳定币支付,Solana网络成为Visa、Mastercard等全球支付巨头的基础设施,日均处理数十亿美元转账,跨境成本和速度优于传统金融体系。
综上,Solana已实现了“资本入金→链上流通→应用场景扩展”的金融生态闭环,从ETF和DAT吸引主流资金、到稳定币和支付创造实际流通,再到企业和链上资产场景深度落地,实现了从底层基础到制度化应用的全面跃升,成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先锋网络。
来自东方的Solana力量
一、合规ETF创新:华夏ETF及东方国家Solana进展
1. 香港率先挂牌Solana现货ETF
2025年10月27日,华夏基金(香港)发行的Solana现货ETF于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标志着亚洲资本市场率先与Solana生态接轨。区别于美加市场“现货+质押”创新,香港ETF目前仅持有原生SOL,没有链上质押返利,充分体现稳健合规导向,适应当地对托管和监管的高标准要求。ETF支持多币种结算(港币、美元、人民币),大幅降低东方投资者进入Solana生态的门槛。
2. 韩国、新加坡等东方国家ETF动态
韩国、东南亚尚未正式批准Solana现货ETF,但机构热度持续升温。新加坡、澳洲资本市场已出现针对SOL的衍生ETF、基金型产品尝试,部分新加坡公募基金尝试与美加接轨现货ETF路线,开辟本地合规通道。韩国Upbit则开放Solana资产上链和流通服务,推动合规创新。
3. 合规向质押创新突破
目前亚洲ETF产品多为纯现货型,未涉质押返利功能,这与香港证监会和新加坡金管局对节点安全、第三方托管的高标准管控有关。未来,随着安全方案成熟、监管压力释放,质押型ETF有望登陆亚洲区,带动SOL“持币+生息”成为主流,参与全球链上经济。
二、企业级应用:Solana与本地龙头企业合作模式
1. 招银国际与链上RWA创新
2025年8月,招银国际联合DigiFT、新加坡OnChain、港新公募基金,率先将美元货币基金发行为RWA资产,托管与分销采用Solana多链生态,推动港新基金产品“上链可认购”,加强了金融机构与链上基础设施的结合。此举大幅提升“真实世界资产”数字化流通效率,扩宽传统金融合规资产托管方式。
2. 华为云与Solana
华为云一直积极布局Web3基础设施、分布式计算和企业多链服务,而Solana则是拥有高性能和活跃开发者生态的公链,其在亚太区和企业级应用拓展方面展现出强劲潜力。结合云服务商对链上高频交易、数据存储和节点托管的需求,华为云有望为Solana生态项目提供更稳定、合规、高效的基础设施支持。为亚太企业级客户提供链上数据与云端系统直接对接能力,推动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的结合。
包括在今年Token2049的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Solana_zh和华为在一起的身影。

三、亚太变革力量:Solana在日韩与东南亚生态发展
1. 韩国与日本的生态激活
韩国区块链开放政策令Solana生态快速渗透,Upbit等交易所开放Solana资产上链流通服务,多家韩国资本和互联网企业探索与Solana DePIN(分布式物理基础设施网络)合作,实现数据存证、IoT设备结算、Web3应用等多方向落地。日本资本则持续布局Solana NFT、DeFi项目,推动全球创新与本地合作。
2. 东南亚市场的Web3高地
越南、泰国、新加坡成为Solana亚太最大用户基数、高密度创新聚集点。每年亚太Solana峰会吸引数千创业者和开发团队,催生稳定币原生应用、跨链RWA协议、链上数据托管等新项目。Solana高TPS、低延迟、低成本特性极为契合东南亚移动、支付、跨境金融需求。
3. DePIN与硬件产业协同
亚太制造业和硬件供应链成Solana DePIN项目设备主要制造地,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为全球提供矿机、移动节点等基础硬件,支撑了Solana分布式算力需求。庞大人口红利和移动互联网普及,加速Solana生态日常应用在移动支付、游戏、视听娱乐、数字身份等领域的落地。
4. 社群驱动与创新加速
东亚、东南亚庞大的数字原住民群体、年轻高活跃社群使Solana成为Web3生态最具活力的公链之一,推动全球流动性与创新“从东方涌入”,形成东西方资本、项目、用户的集体参与融汇。
小结
Solana的东方力量不仅在ETF合规突破上引领全球,更通过与招银国际、华为云等本地大型企业的合作,将区块链从金融投资延展到实体产业、数据资产托管与创新金融融合。日韩与东南亚市场的繁荣与硬件、用户社群的高速增长,共同塑造了Solana在东方的新格局,为全球Web3、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提供了全新范本。
结论
随着2025年Solana实现从Web3技术底层到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标准的战略跃迁,整个生态正在金融科技、资本市场与制度化创新领域形成深远影响。Solana不仅重塑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模式,也为企业和机构开辟了资产管理、支付、投资和合规的新路径。未来,Solana有望成为全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平台和行业标准。
值得重点关注的具体方向包括:
-
企业国库(DAT)模式持续壮大与真实经济结合
-
稳定币与链上支付场景的扩大及合规机制落地
-
RWA(真实世界资产)大规模数字化与跨境托管
-
ETF与新型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创新与机构资本流入
-
技术性能提升与原生合规工具驱动传统金融集成
展望2026年,随着美国ETF获批、更多银行直接集成、以及企业国库配置的普及,Solana有望真正实现”成为金融界的Netflix”——让程序化金融像流媒体观看一样简单、即时、无处不在。
德意志银行支持的欧元稳定币EURAU通过Chainlink实现多链扩展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德意志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DWS合资的欧元稳定币EURAU宣布通过Chainlink的跨链互操作协议(CCIP)扩展至多个区块链网络,包括以太坊、Arbitrum、Base、Optimism、Polygon和Solana,未来还将扩展至面向机构金融应用的Canton Network。
EURAU是一种符合欧盟MiCA监管框架的欧元稳定币,完全由储备支持,主要面向企业间支付、财务管理和链上结算等场景。AllUnity CEO Alexander Höptner表示,Chainlink的CCIP将使EURAU能够”在多个区块链上无缝运行”,提升其覆盖范围和实用性。
AllUnity已于今年7月初获得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许可,允许其按照MiCA框架发行EURAU稳定币。
2026 年五大加密货币预测:跨越周期与打破边界
撰文:Alexander S. Blume
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
去年年底,我曾预测 2025 年将成为数字资产的「变革性落实之年」,因为在零售和机构市场迈向主流应用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这一预测已在多个方面得到印证:机构配置增加、更多现实世界资产实现代币化,以及亲加密的监管与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发展。
我们还见证了数字资产国库公司的迅速崛起,但其路径并不平稳。自此以后,随着比特币和以太坊更深入地融入传统金融体系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两者的价格已上涨约 15%。
数字资产已进入主流,这一点已毋庸置疑。展望 2026 年,我们将看到市场持续成熟和演进,探索性尝试将让位于更可持续的增长。基于近期数据和新兴趋势,以下是我对来年加密货币领域的五大预测。
1. DATs 2.0:比特币金融服务业务将获得合法性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今年经历了快速扩张,但也伴随着成长的阵痛。从风味酒饮到防晒品牌,各种企业都纷纷将自己重新包装成加密货币的买家与持有者,随之而来的是投资者的质疑、监管的阻力、管理不善以及估值低迷,都给这种模式带来了麻烦。
在众多公司涌现的浪潮中,一些 DATs 也开始持有一些我们姑且称之为「山寨币」的资产,但实际上这些项目大多缺乏历史业绩或投资价值,仅仅是投机工具。但在未来一年,DAT 市场及其运营策略中的许多症结将得到解决,那些真正基于比特币标准运营的实体企业将在公开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许多 DATs,即便是规模最大的那些,其股价也将开始更贴近其持有的基础资产价值。管理层将面临压力,需要更有效地为股东创造价值。众所周知,一家公司若只是持有大量比特币却无所作为(同时维持着如私人飞机和高额管理费之类的大笔开支),对股东而言并非好事。
2. 稳定币将无处不在
2026 年将是稳定币广泛普及的一年。预计 USDC 和 USDT 将不仅仅用于交易和结算,会更多地渗透到传统的金融交易和产品中。稳定币可能不仅出现在加密货币交易所,还会进驻支付处理器、企业资金管理系统乃至跨境结算体系。对企业而言,其吸引力在于能够实现即时结算,而无需依赖缓慢或成本高昂的传统银行渠道。
不过,与 DATs 领域类似,稳定币市场也可能出现过度饱和:太多投机性的稳定币项目上线,太多面向消费者的支付平台和钱包涌现,太多区块链声称要「支持」稳定币。到今年年底,我们预计许多投机性较强的项目将被市场淘汰或收购,市场将在那些更具知名度的稳定币发行商、零售商、支付通道以及交易所 / 钱包之下进行整合。
3. 我们将告别「四年周期」论
我现在正式预言:比特币的「四年周期」论将在 2026 年被正式宣告终结。如今的市场范围更广、机构参与度更高,已不再是在真空环境中运作。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新的市场结构以及持续的买盘力量,推动比特币转向持续、渐进式的增长轨迹。
这意味着整体波动性将降低,其作为价值存储手段的功能将更稳定,这应会吸引全球更多传统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采纳。比特币将从一种交易工具演变为一个新的资产类别,伴随着更稳定的资金流、更长的持有周期,以及整体上更少的所谓「周期」。
4. 美国投资者将获准进入离岸流动性市场
随着数字资产更广泛地主流化,加上有利的政府政策支持,法规制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将允许美国投资者接触到海外的加密货币流动性。这未必是突然的转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看到更多获批的关联机构、更完善的托管解决方案,以及能够符合美国合规标准的境外平台。
某些稳定币项目也可能加速这一趋势。以美元为支撑的稳定币已经能够以传统银行渠道无法实现的方式跨境流动。随着主要发行商进军受监管的离岸市场,它们有望成为连接美国资本与全球流动性池的桥梁。简而言之,稳定币最终可能恰恰实现了监管机构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难题:以清晰、可追踪的方式,将美国投资者与国际数字资产市场连接起来。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离岸流动性在数字资产市场的价格发现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市场成熟的下一阶段,将是实现跨境市场运作的标准化。
5. 产品将趋于复杂化与精细化
新的一年,比特币相关的债务和股权产品,以及专注于比特币计价回报的交易产品,其复杂程度将提升至新的水平。投资者,包括那些此前对数字资产避而远之的投资者,将会接纳这套更新、更精密的产品组合。
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利用比特币作为抵押品的结构化产品,以及旨在从比特币敞口中产生真实收益(而非仅仅赌价格涨跌)的投资策略。ETF 产品也开始超越单纯的价格跟踪,通过质押或期权策略提供收益来源,尽管完全多样化的总回报产品目前仍属有限。衍生品将变得更加复杂,并能更好地与标准风险框架整合。到 2026 年,比特币的功能很可能不再主要是投机工具,而是更多地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
TRON ECO 万圣节幽灵盛会盛大开启 2,000 USDT 等你瓜分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官方消息,为迎接万圣节的到来,TRON ECO 携手赞助商,于 Galxe 平台隆重推出“万圣节幽灵盛会”联合任务活动。本次活动将于10月31日正式启动,持续至11月10日,参与者通过完成指定社交任务,即有机会累积积分并共同瓜分 2,000 USDT 的丰厚奖池。立即参与任务,解锁万圣节福利,共同谱写 TRON ECO 生态的繁荣新篇章。
欧盟ProtectEU计划被指将创造”数字封建主义”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Web3基金会生态系统副总裁Bill Laboon批评欧盟ProtectEU计划将导致”数字封建主义”。该计划要求服务提供商在加密前扫描用户设备上的私人通信,实质上破坏了端到端加密的完整性。Laboon指出,这将创造一个两级加密系统:政府享有强加密保护,而普通公民则被监控。他强调强加密是数字生活的基础,不应被削弱,并呼吁保持加密的普遍标准,以保障所有人的安全与隐私权利。
火币 HTX”猎杀 AI 计划“第三战落幕:ChatGPT 强势登顶,AI 阵营全面碾压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官方社媒消息,火币HTX”猎杀AI计划:人类尊严捍卫战“第三场比赛收官,AI 阵营再度以碾压性优势取胜。其中,ChatGPT以522USDT净额强势登顶,DeepSeek、Owen紧随其后。相较之下,人类阵营的三位交易员虽全力迎战,但最终净额几乎为0,未能撼动 AI 的统治地位。随着战况持续升级,人机交易的博弈愈发激烈。据悉,第二期比赛即将开启,玩法全面升级,更多悬念与看点值得期待。
报名通道现已开启,邀您再战巅峰:
https://www.htx.com.gt/zh-cn/live/community/topic?topicId=323
某新建钱包向 Hyperliquid 存入了 518 万枚 USDC 并 25 倍做多 ETH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地址为0x6988的新钱包向Hyperliquid平台存入518万枚USDC,并开设25倍杠杆的ETH多仓。当前持仓为7930枚ETH,价值约3032万美元,清算价格为3280.2美元。
x402 在 BASE 狂欢,BSC 和 Solana 上的资产机会在哪?
撰文:David,深潮 TechFlow
现在打开 x402 的链上数据,你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清一色的 Base 蓝标。
过去24小时的数万笔交易,全部发生在Base上。没有以太坊主网,更没有 BSC 和 Solana 的身影。
这很正常,毕竟 x402 是 Coinbase 提出的协议,自然要在自家的 Base 链上先跑起来。之前 $PING 暴涨,各种类似仿盘炒作也在出现,Base 凭借这张王牌,日活和关注度都在飙升。

不过 x402,是不是只有在 Base 上才能能玩?
从技术角度看,x402的核心是 HTTP 402 状态码加上链上稳定币支付。说白了,任何能运行智能合约、Gas费宜、有稳定币流动性的链都能做。
(如果你对x402和配套协议的技术不了解,请参考:x402 逐渐内卷,提前挖掘 ERC-8004 里的新资产机会)
x402之所以只在Base上,不是技术限制,而是 Coinbase 的主场优势。但技术是开源的,协议是可以Fork的,这也意味着其他链仍有机会。
目前 x402 叙事里存在着一个有意思的局面:
手上有核心技术标准的两个链(以太坊和Base),分别拿着 ERC-8004 和 x402,但缺乏炒作流量和流动性;而最有流量的两个链( BNB Chain 和 Solana ),又缺乏相关的技术正统性和项目。
于是在上面的发展参差里,缺席有时候不是坏事,反而给了新项目发展空间。
我们盘了盘当前市场上 BNB Chain 和 Solana 相关的 x402 项目,帮助大家在这轮叙事里更好的识别资产。

BNB Chain 生态项目盘点
BNB Chain 之前在 Perp DEX 和 meme 发射上的动作有目共睹,也跑出了像 $Aster 和 $币安人生 这样的资产;现在 x402 来了,整个链生态显得过于平静了。
但从基础设施到应用,一些项目正在悄悄的酝酿和构建。

-
b402,支付协议标准(暂无代币)
看看现在x402的链上数据就知道,所有的 Facilitator 几乎都在 Base 和 Solana 上。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 Facilitator,一个简单的解释是:
x402 生态里的支付处理中心,负责验证 AI 的支付请求、处理链上结算。没有它,Agent 的支付请求就无法变成实际的链上交易。
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个 BSC上 的 AI Agent 想要收费,它要么跨链到 Base,要么自己从零搭建支付系统。
在所有BSC可能需要的基础设施中,支付层是最关键的。没有支付,就没有经济活动;没有经济活动,Agent 就只是玩具。
这就是 b402 在做的事, BNB Chain 上的第一个AI Agent支付标准。

简单说,b402 把 x402 的能力完整地带到了 BSC,但用了不同的技术路径。
因为 BSC 的代币(如USDT)不支持EIP-3009,而 3009 是一个让代币支持“代付Gas”的标准。有了它,用户可以签个授权,然后别人(比如服务商)帮你付Gas费完成转账。
为什么 BSC 的 USDT 没有这个功能就不行?
想象一下,一个AI Agent 要付费调用 API。在 Base 上,它签个授权就行,x402的 facilitator 会帮它付 Gas。但在BSC上,USDT没有EIP-3009,Agent 必须自己持有BNB来付Gas费。
于是 B402 通过一系列机制实现了上述功能,用户签个名就能支付,不需要持有 BNB 付Gas。
细看 B402 的文档,可以发现它主要解决3个问题:
-
让BSC的所有BEP-20代币都能用于Agent支付,不只是某个特定代币;
-
通过集成ERC-8004,让Agent身份验证和支付在同一个系统内完成;
-
毫秒级的处理速度,这对高频Agent交互至关重要。
更有野心的是,B402不满足于只做协议。看它的架构图就能明白:

底层是协议(智能合约),中间是服务层( Facilitator 和 b402scan ),上层是开发者工具(SDK)。
其中 b402scan 特别值得关注,它不是简单的类似 x402scan 的区块浏览器,而是一个AI服务的”seller launchpad”,更像加密版的阿里巴巴和 Shopify。
再简单一点,b402scan 就是要解决AI 服务怎么快速上线和被市场发现的问题。假设你有一个天气数据API,想收费给AI Agent用。
在传统模式下,你需要自己搭建支付系统、处理链上交易,并且想办法让人发现你。但通过b402scan,你只需要几步:上传你的API信息,设置价格,部署上链。
剩下的支付验证和链上结算和策展等,全部由b402处理。
这有点像早期的淘宝。在淘宝之前,个人想开网店需要自己搞定支付、物流和宣传。淘宝提供了一站式平台,让任何人都能轻松开。
b402scan对 BNB Chain 上的AI服务商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而需要购买服务的买家,可以直接在 b402scan 上探索有哪些服务。
-
Unibase,AI 记忆层+x402 Facilitator ($UB)
Unibase做的事情其实和B402不同。B402是为BSC重新设计的支付协议(因为BSC的代币不支持EIP-3009),而Unibase 是直接把 Coinbase 的 x402 协议搬到BSC上。
根据其官网 x402.unibase.com 的信息,Unibase是”BSC上首个x402 Facilitator”,支持EIP-3009标准,提供verify和settle等标准x402接口。
它没有强行让 BSC 的 USDT 支持x402,而是创造了XUSD,一个专门为x402设计的、支持EIP-3009的wrapped稳定币。用户可以1:1将USDC包装成XUSD,用完再换回来。

任何在Base上运行的 x402 应用,理论上只需要在 Unibase 上改个Facilitator地址和代币地址(USDC→XUSD),代码逻辑完全不用改,就可以换到 BSC 上运行。
除了Facilitator,Unibase 也关联开发了一个 BitAgent 平台,让开发者能快速发行AI Agent,配合 Unibase Memory(记忆存储层),形成了“支付+发行+记忆”的完整生态。有点像BSC上复制了一个 mini 版的 Base AI 生态。

-
Pieverse ,解决合规问题的 Facilitator ($PIEVERSE,Pre-TGE 活动正在举行)
传统企业使用AI Agent时最头疼的恐怕不是技术,而是财务合规。每笔支付都需要发票、需要审计凭证、需要符合当地税法。
原版x402协议没有考虑这些,但 Pieverse 的 x402b 考虑了。
Pieverse的Facilitator会在每次支付结算时自动生成”jurisdiction-compliant receipts”(符合司法管辖要求的收据),并将其永久存储在BNB Greenfield(BSC的去中心化存储层)上。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时调取任何一笔AI Agent交易的完整凭证,满足审计要求。

从投资角度,如果你认为企业级AI Agent市场会爆发,Pieverse可能是个有意思的标的。之前 Pieverse 也是币安 MVB Season 9 项目孵化的毕业生,获得$7M战略融资,由 Animoca Brands 领投。
当前, Pieverse 也正在币安钱包中开展 Pre-TGE 的活动,参与此活动需花费 15 个积分,此外需要完成各类关注、转发和使用等任务,才能获取空投机会。
-
AEON,本身做加密支付并集成 x402(暂无代币)
AEON 是一个更大的AI支付框架,x402只是它整合的其中一个协议。
AEON真正在做的是连接加密货币和现实世界支付。根据他们的数据,AEON已经接入了2000万+商户,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10月27日,AEON在BNB Chain上线了x402 Facilitator,这让AI Agent也能使用AEON的支付网络。
AEON的优势在于它是BNB Chain MVB 第10季的获胜者,从5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和 Visa、Mastercard 谈合作,计划2025年进入北美和欧洲市场。
从投资角度看,AEON不是纯粹的 x402 概念,而是“AI+支付+现实落地”的综合体。

-
TermiX,集成x402,让每个Agent都能收费(暂无代币)
TermiX在BSC的x402生态中扮演的角色很特别:它是一个Agent创建平台,但关键是让这些Agent都能通过x402收费。
简单说,TermiX提供了一个低代码环境,让你拖拖拽拽就能创建AI Agent。但更重要的是,这些Agent生下来就带”收银功能”:通过集成x402协议,每个Agent都能自主收费。
比如你创建了一个”链上数据分析Agent”,其他用户或Agent要使用它的服务时,会自动触发x402支付。TermiX的SDK已经把x402的支付流程封装好了,创建者不需要懂支付技术细节,只需要设定价格就行。

10月26日的推文展示了他们的demo:通过简单对话就能创建代币,整个过程中涉及的链上操作都可以通过x402自动付费。这意味着TermiX上的Agent不只能收费,还能主动付费购买其他服务。
从BSC x402生态的角度看,如果说B402和Unibase是基础设施,TermiX就是应用层,它让更多Agent进入市场,这些Agent都是x402的潜在用户。
-
Zara AI , AI开发工厂平台 (暂无代币)
Zara AI是一个自主AI开发工厂和代理平台,能让用户在数分钟内快速构建、测试、部署和货币化AI驱动的应用和代理。
从公开资料来看,Zara 整合 x402 协议,可以实现 AI 代理通过单个API请求进行 USDC 即时支付。

代理可在运行时自主发现服务、协商价格并通过x402支付,在 Solana、Base 和BNB Chain上部署带有内置支付功能的dApp。
其合作伙伴 Vistara Labs 也开源了b402(BNB Chain上的无gas支付,前文有提到),实现跨链代理交易。
Solana 生态项目盘点
首先,之前已经上涨的 PayAI Network 在此不再赘述,作为 Solana 生态 x402 的核心促进者,目前也是充当 Facilitator,处理验证和结算。
除了 Meme 之外,一些更具基本面的项目,正在通过 Solana 官方的黑客松在带动。

Solana 于10月28日启动了官方x402黑客马拉松,联合Trends.fun举办,总奖金$50K,涵盖5个赛道:
最佳无信任代理、最佳x402 API集成、最佳MCP服务器、最佳x402开发工具、最佳x402代理应用。活动将持续至11月11日,11月17日公布获奖者。

从这几个竞赛设置的主题上,也能看出围绕 Solana 生态里 x402 的一些热门或者说缺少的方向:
-
事前,AI 验证/声誉评估:互相付款之前,我怎么知道这个AI是谁?声誉如何?
-
事中,中间桥梁:和 Payai 类似,AI 向API付款时,支付的crypto需要中间商把请求转交到链上。
-
做事的主角,AI:开发一些真 AI 应用,用得上x402,而不是纯像 $PING 的Meme。
而这个黑客松的公告一出,评论区就已经炸出了各类 Solana 生态中积极响应的项目。
-
Daydreams,社区驱动的x402生态构建者($DREAMS)
在x402的Facilitator排行榜上,当前 Daydreams 排第三,处理了超过5万笔交易。

10月30日,Daydreams宣布了一个有趣的玩法:发布20个1000美元的赏金任务,总计2万美元。每个赏金资助一个小型API服务的开发,这些服务都通过x402收费。他们称之为”Microbusinesses that can be built in a day”,一天就能搭建的微型生意。

这个模式很聪明。与其自己开发所有服务,不如让社区来建。每个获得赏金的开发者都会创建一个x402付费API,这些API又会吸引更多AI Agent来使用和付费。Daydreams提供三个核心工具支撑这个生态:
Daydreams Framework:模块化的Agent构建框架,支持TypeScript,可以快速组装AI Agent
Daydreams Router:让Agent能访问GPT、Claude、Groq等各种AI模型,通过x402即时结算USDC
LUCID平台(即将推出):结合x402和ERC-8004,让Agent有身份、有支付能力、能自主运营
Daydreams不只支持Solana,还覆盖Base和Starknet,是真正的多链Facilitator。
-
Switchboard,支持x402的预言机($SWTCH)
Switchboard是Solana生态的去中心化预言机协议,其核心产品包括Surge(亚100ms延迟的实时价格流)、Oracle Quotes(无锁链上集成)和可验证随机数服务,为50多个协议保护超过50亿美元资产。

10月23日,Switchboard通过Corbits SDK实现x402兼容,成为当前”唯一的x402兼容预言机”。
这个集成允许AI代理通过SPL代币(如USDC)按需支付数据查询费用,每次查询成本低于0.001美元。
-
Frego – Web3 AI安全平台 ($FREGO)
Frego 的主要业务是为区块链环境中的AI代理构建、部署和管理提供统一控制面。
核心功能包括FregOS(Web3 AI代理操作系统)、实时安全护栏、完全可观察性和自动化合规审计。
FregOS 内置原生x402支持,允许代理无缝处理 micropayments(如通过Solana上的SPL代币支付跨链数据或服务)。
功能包括风险评估的交易模拟、阻止不安全支付的策略执行,以及代理间商务的一键API集成。
Frego的防护栏功能,确保x402交易符合安全协议,防止未经授权的资金流失等漏洞利用。
-
Foundry,AI原生代理基础设施($FDRY)
Foundry为小团队和AI原生初创公司构建专门的AI代理,专注于特定领域任务而非通用工具。
产品线包括生成专业视频营销内容、编程AI代理和名为 Unbrowse 的功能,让 AI 代理更快的浏览互联网等。

不过,$FDRY 的市值较小,价格波动剧烈。
近期的催化剂在于,Foundry将x402集成用于自主网络代理支付,通过Unbrowse 实现网络层操作的实时小额支付。
10月30日其宣布参与x402 Solana黑客马拉松,专注实时AI结算,也被 CoinGecko 收录到 x402生态系统代币 List 中。
-
NICO ,Solana 链上 AI 伴侣($NICO)
Niconico.ai是专为Solana区块链设计的AI驱动的 co-pilot 工具,旨在简化用户与链上活动的交互。
集成DeepSeek(AI处理)、Helius(Solana区块链数据)和Privy(钱包集成)API,用户仅需邮箱即可开始使用。核心功能包括趋势分析(识别热门Solana代币)、代币洞察、链上执行、价格预测和即将推出的狙击工具。
同样,NICO 代币当前市值非常低,需要谨慎看待。
项目团队正探索x402协议集成,在应用中启用USDC 微支付。10月28日其推文确认“$NICO正在x402上发布,允许用户通过402 HTTP请求使用USDC付款”。
-
Opus Genesis,社交驱动的自主AI代理($OPUS)
Opus Genesis是Solana上专注于自主AI代理的项目,将链与社交网络集成,培养出能够进行自主操作的AI。
Opus 之前已经集成x402,AI人格使用 x402 可以进行代理间交易、数据查询和一些小型商务业务。
具体应用包括,按使用付费的API调用(0.001-0.01美元/请求)和 M2M (机器对机器)支付用于趋势分析或社区治理。
项目在Coinbase x402黑客马拉松中获得第三名(”当时项目名为x402 OPUS无限集市”),目前正参与进行中的Solana x402黑客马拉松。
篇幅所限,这里也没有完全列出 Solana 上所有 x402 生态项目。
不过以上这些项目展现了Solana x40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预言机基础设施到AI安全、开发框架和自主代理平台都有,可以期待后续黑客松结束后跑出的获奖项目。
分析师:DAT平仓与ETF流出导致加密市场疲软,比特币仍有望再创新高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加密货币分析师Miles Deutscher指出,当前加密市场疲软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DAT平仓操作对比特币和以太坊造成压力、ETF需求枯竭出现连续净流出,以及10月10日事件对市场造成的严重心理和实质性打击。尽管如此,他认为比特币价格的强劲反弹可能彻底改变市场动态,并有望再创新高。Deutscher建议投资者利用市场低迷期专注研究智能代理、机器人技术、RWA和预测市场等潜力领域,同时密切关注链上流动性变化,为市场好转时做好准备。
迈克尔·赛勒将出席 Bitcoin MENA 2025

迈克尔·赛勒即将抵达阿布扎比。这位具有远见的 Strategy(前 MicroStrategy)联合创始人及执行主席,广受认可为将比特币转化为主流企业财务资产的先驱,将在 2025 年 12 月 8-9 日于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ADNEC)主讲比特币中东及北非峰会(Bitcoin MENA)。
从商业智能到比特币标准
赛勒在 2020 年大胆转型——将公司资金配置至比特币——重写了企业资本管理规则。在过去五年中,这一策略保护了股东价值,引发全球媒体关注,也激励全球董事会重新思考对货币的策略。
「货币在贬值,资产变得越来越昂贵。比特币是人类的至高财产。」—— 迈克尔·赛勒
「没有第二名。」
ADNEC 集团董事总经理兼集团 CEO Humaid Al Dhaheri 表示:「Bitcoin MENA 的回归,印证了阿布扎比作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与思想领导中心的地位。展望 2025 年,我们期待与 BTC Inc. 合作,进一步提升平台价值,将国际领袖与本地活力生态系统汇聚,呈现更具影响力的盛会。」
BTC Inc. 幕僚长 Brandon Green 表示:「今年非常荣幸能在 Bitcoin MENA 邀请到迈克尔,这将是他在该地区的首次比特币峰会 (Bitcoin Conference) 亮相!我们期待将这位推动资本市场采用比特币的先驱与全球最具前瞻性的经济体之一相结合,呈现一场历史性主题演讲。」
Bitcoin MENA 回归阿布扎比
赛勒的主题演讲标志着活动及区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继 2024 年的高调首届盛会后,Bitcoin MENA 已成为全球比特币日程中不可忽视的焦点。去年活动邀请了 Saifedean Ammous、Eric Trump 等领袖,获得 Binance、eToro 及 M2 等支持,吸引数千名参与者莅临 ADNEC Centre 阿布扎比,共度两天全球资本、原则性思维与精彩瞬间——包括与 NFL 传奇球星的旗式橄榄球比赛。
2025 年的峰会将延续此势头,将全球比特币讨论带回中东核心地带。随着阿布扎比成为能源、金融与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枢纽,赛勒的出席彰显各方对比特币在长期区域战略中角色的日益关注。
Bitcoin MENA 将再次汇聚产业领袖、高净值人士、机构投资者、企业家、公务人员、内容创作者及学习者,聚焦对货币未来的深度讨论。
关于 Bitcoin Conference 比特币峰会(Bitcoin Conference)由 BTC Media(Bitcoin Magazine 母公司)主办,是全球系列活动,邀请业内重要讲者,举办工作坊、展览及娱乐活动,为比特币产业领袖、开发者、投资者及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旗舰活动于 2025 年在拉斯维加斯举行,比特币峰会 2026(Bitcoin 2026)将于 2026 年 4 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国际活动包括比特币香港峰会(Bitcoin Hong Kong,2025 年 8 月)、比特币阿姆斯特丹峰会(Bitcoin Amsterdam,2025 年 11 月)及 比特币中东及北非峰会(Bitcoin MENA,阿布扎比,2025 年 12 月),与 ADNEC 集团共同主办。
币安 Launchpool 将上线 Kite(KITE)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 Launchpool 将上线第 71 期项目 Kite(KITE),用户可于 2025 年 11 月 1 日 00:00(UTC)起投入 BNB、FDUSD 和 USDC 挖矿 KITE,持续 2 天。币安将于 2025 年 11 月 3 日 13:00(UTC)上线 KITE 并开放 KITE/USDT、KITE/USDC、KITE/BNB、KITE/TRY 交易对。
Bitcoin MENA 2025 将于 12 月在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举行

延续 2024 年首届比特币中东及北非峰会(Bitcoin MENA)的成功,ADNEC 集团与 BTC Inc 集团今日宣布,第二届Bitcoin MENA将于 2025 年 12 月 8-9 日在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ADNEC)Marina Hall 举行。峰会将紧接阿布扎比一级方程式大奖赛之后开幕,再度落户该会场。今年活动规模更大,展览空间扩充、户外区域升级,并邀请世界级讲者,同时提供高端交流体验,包括会场停泊游艇。
活动详情
地点: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ADNEC)Marina Hall
日期:2025 年 12 月 8-9 日
票务及赞助信息:b.tc/conference/mena
首届 2024 年活动确立了Bitcoin MENA作为中东及北非地区首屈一指的比特币盛会,吸引政府、商业及金融领域的重要人士参与,吸引超过 10,000 名参观者、190 位讲者、100 家展商及 500 个品牌。
去年重量级讲者包括特朗普集团执行副总裁 Eric Trump、塞尔维亚菲利普王子、《比特币标准》作者 Saifedean Ammous、阿布扎比区块链中心 Abdulla Al Dhaheri、特朗普 2016 年竞选经理 Paul Manafort 以及前美国驻中东特使 Steve Witkoff。
ADNEC 集团董事总经理兼集团 CEO Humaid Al Dhaheri 表示:“Bitcoin MENA回归阿布扎比 ADNEC 中心,展现了阿布扎比作为全球数字资产对话与创新目的地的影响力。本次活动是我们日程中的重要一环,彰显 ADNEC 集团在促进行业前沿对话与建立新兴产业重要合作关系上的角色。2025 年,我们将支持 BTC Inc. 举办更具影响力的峰会,连结全球创新思想与区域生态系统。”
BTC Inc. CEO David Bailey 表示:“中东正迅速成为比特币采纳与政策创新的重心。去年活动反响热烈,今年我们将在讲者阵容、展览面积、VIP 体验及相关活动方面全面升级,以匹配该地区的全球重要性。”
比特币中东及北非峰会 2025 新亮点
-
扩展展览厅:更大空间可容纳更多公司、初创及展示,比特币基础设施、挖矿、金融服务及软件最新成果尽收眼底。
-
升级户外互动区:重新设计的开放空间,优化社交互动、实时内容、餐饮与文化活动。
-
最佳时机:峰会紧接阿布扎比 F1 大奖赛举行,为国际来宾提供运动科技与金融的绝佳体验。
-
精彩延伸活动:精选四类招待会、工作坊及卫星活动围绕主会程,提供更深入的比特币生态系统交流机会。
凭借阿联酋对比特币交易的零增值税及持续的政府支持,阿布扎比迅速成为比特币全球拓展的重要节点。Bitcoin MENA 2025 将反映并加速这股动能。
关于Bitcoin Conference
由 BTC Media(Bitcoin Magazine 母公司)主办的 比特币峰会 (Bitcoin Conference) 是全球系列活动,邀请业内知名讲者、政策制定者,并举办工作坊、展览及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为比特币产业领袖、开发者、投资者及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思想碰撞与人脉拓展。旗舰活动于 2024 年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举办,而 比特币 2025 (Bitcoin 2025) 将于 2025 年 5 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国际活动包括比特币香港峰会(Bitcoin Hong Kong,2025 年 8 月)及比特币中东及北非峰会(Bitcoin MENA,阿布扎比,2025 年 12 月 8-9 日)。
关于 ADNEC 集团
ADNEC 集团隶属 Modon Holding,以其悠久历史及多元业务著称,是全球商务及休闲旅游领域的重要力量。集团管理与开发国际战略资产,推动阿布扎比经济可持续增长。业务涵盖场地、活动、酒店、餐饮、服务、旅游及媒体,运营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MENA 地区最大活动场馆)、ADNEC Al Ain 会议中心、Business Design Centre 及英国 ExCeL London。
Capital Events 作为 ADNEC 集团的活动管理部门,主办全球知名行业活动,涵盖国防与安全、海事生活、媒体、餐饮及科技等领域。在支持阿布扎比成为全球商务与休闲旅游中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Z回应抛售ASTER传言:某KOL伪造并发布了虚假图片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CZ回应抛售ASTER传言,一位拥有14万粉丝的KOL伪造并发布了虚假图片,疑似为博眼球、散布FUD或意图低价买入。这些人或说谎者不关心自己的声誉,他们可能最终会贫穷。区块链是一种永久的公共记录。
Grants DAO 累计拨款逾 1.8 亿美元,全力助推 JustLend DAO 生态繁荣与 JST 价值提升
近日,波场TRON生态核心DeFi协议JustLend DAO的“JST回购销毁”首轮大规模销毁操作已圆满完成——一次性销毁高达约5.59亿枚JST,占代币总供应量的5.66%。这一强力通缩举措迅速在加密市场引发广泛关注。
在整个JST回购销毁计划的推进过程中,JustLend Grants DAO(简称Grants DAO)不仅是核心执行者,更将全程负责后续每个季度的常态化销毁操作,贯穿通缩机制的全周期落地,成为该战略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作为JustLend DAO旗下的子DAO组织,Grants DAO是一个由社区主导的激励计划组织,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为那些对JustLend DAO及整个JUST生态发展做出贡献的项目与建设者提供坚实支持,同时负责为生态的安全发展构建防线。
Grants DAO的职能范畴远不止生态国库资金的管理,更是驱动JustLend DAO生态发展与JST价值增长的核心引擎。从资源扶持、开发者激励到市场风险精细管控,Grants DAO的触角覆盖至生态建设各关键环节,在系统性地推动JustLend DAO及JUST生态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确保包括JST持有者、流动性提供者等所有生态参与者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与增值。
Grants DAO:JST回购销毁计划背后的核心推动者与执行者
事实上,本轮JST回购销毁的全流程都离不开Grants DAO组织的推动与执行。从社区发起提案、正式投票表决,到首轮销毁落地,再到后续每季度的常态化执行,Grants DAO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角色。
在本轮JST回购销毁计划执行中,Grants DAO先是从JustLend DAO 的存量收益中提取超5900万USDT,接着首轮销毁存量收益的30%,等价销毁JST约5.59亿枚,占代币总供应量的5.66%;剩余的70%存量收益将在未来四个季度分批销毁,现已存入SBM USDT借贷市场生息,后续收益也将用于回购销毁JST。
按照销毁规则,后续每季度的JST回购销毁工作也将完全由Grants DAO负责操作,在前四个季度,每季度初需同步销毁“上一季度JustLend DAO增量净收入+存量收益的17.5%”;待USDD多链生态收益突破1000万美元大关后,该生态也将纳入这一销毁机制。
可以说,在JST回购销毁这一系列精密的经济运作背后,Grants DAO既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执行主体,更是推动 JustLend DAO 生态持续向前发展的关键助推器。通过此次回购销毁计划,Grants DAO 从幕后执行者与推动者,转变为用户熟知的关键角色,如今已然是JustLend DAO 生态价值建设的重要支柱。
目前,Grants DAO 网页已披露了JST回购销毁的相关数据与细节,信息非常透明,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包含已销毁的代币数量、待销毁金额等关键数据。后续每季度的销毁数据也将持续更新至该网页,用户无需额外查询,即可一眼清晰了解 JST 回购销毁的实时进展与核心数据,直观掌握通缩进程。

此外,10月29日,JustLend DAO网站新增了“运营数据透明度(Transparency)“页面,披露了其财务数据状况、收益分配情况,以及JST回购销毁计划的实施进度。
Grants DAO通过“赠款池“调度生态国库资金,向JustLend DAO生态累计拨款超1.8亿美元
对GrantsDAO 而言,执行JST 回购销毁仅是其众多核心职能之一。作为JustLend DAO社区主导的激励组织与生态赋能核心机构,Grants DAO的核心使命是为开发者、贡献者及所有生态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致力于维护市场的稳健与繁荣。
截至10月29日,Grants DAO金库已累计向JustLend DAO生态拨款超1.88亿美元,全力助推生态的繁荣发展。这些资金被精准配置于能量租赁补贴、JST回购销毁、市场坏账清算等核心领域,从基础设施、通缩机制与风险管控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护航生态的平稳运行与高效发展。
Grants DAO依托其核心机制——赠款池(Grants Pool),实现了生态国库资金的灵活调配与高效流转,为JustLend DAO生态建设与JST价值提升提供了全方位赋能,堪称JustLend DAO 生态发展的核心助推器。

具体而言,Grants DAO将JUST生态储备金与合作伙伴支持的资金汇聚一起,共同注入Grants Pool这一资金蓄水池。然后,通过用户激励、资助生态系统、稳定市场及扶持开发者等多种渠道,对生态各关键环节开展系统性赋能。最终,让 JST 持有者、投票者、流动性提供者等全体生态参与者共享发展红利,构建起一个自我强化、价值内生的生态共享与循环的良性生态圈。
Grants DAO的赠款池(Grants Pool)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部分源自生态储备金,包括JUST生态系统的自有积累、稳定币储备及借款者支付的部分利息等;另一部分则源自合作伙伴基金,来源包括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定向捐赠与专项支持等多元渠道。
这种“内部生态自循环 + 外部合作赋能”的双驱动资金模式,从根源上确保了 Grants DAO 的资金资助绝非“一次性投入”,而是可持续的生态供血。其中,内部储备金是JustLend DAO生态“自我造血” 能力的直接体现,其资金规模与生态经营活跃度深度绑定,形成 “生态越繁荣,金库越充盈” 的共生关系;而外部合作资金的注入,不仅有效扩充了金库体量,更搭建起 JustLend DAO 与外部生态联动的桥梁,为后续跨场景合作与生态边界拓展奠定了基础。
在生态建设层面,Grants DAO的资助行动精准锚定生态核心需求,覆盖从用户激励、开发者支持,市场风险防控、及生态系统场景拓展等全方位场景,每一笔资金都对应着明确的生态价值提升目标。
截至目前,Grants DAO累计已拨款约1.88亿美元,助力JustLend DAO生态发展。具体包括:在用户激励方面,Grants DAO推出了包括SBM挖矿奖励、能源租赁Gas补贴等在内的多项激励计划,累计拨款约1.28亿美元;在生态系统发展方面,Grants DAO累计已销毁的JST相关资产价值高达约1798万美元(包含近期销毁的1772万美元+2024年2月RAW产品stUSDT拨款销毁的26万美元),现仍有约4138万美元待销毁;在市场安全维护上,Grants DAO已处理的坏账价值超过110万美元。

如果说此次JST回购销毁是Grants DAO广为人知的“显性动作”,那么累计高达超1.88亿美元的生态资助则是支撑JustLend DAO长期发展的“隐性基石”,为其过去的繁荣增长提供了持续且强劲的动力。
由此可见,Grants DAO的价值远不止是JST 回购销毁计划的 “弹药储备库”,更是推动 JustLend DAO 生态从“基础功能落地”向“多元场景拓展”跨越的核心“启动燃料”,为生态的进阶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
Grants DAO全方位赋能JustLend DAO生态发展与JST价值增长
Grants DAO不仅是生态国库资金的管理者,更是JustLend DAO生态系统中资源分配与战略发展的核心枢纽。它围绕用户激励、生态系统繁荣、市场稳定和开发者扶持等构建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而推动JustLend DAO生态从“稳定运行”向“自治繁荣”进阶,同步助力JST价值增长。
在用户激励方面,Grants DAO已推出了多项精准激励计划,覆盖用户多种参与场景,包含SBM挖矿奖励(如在JustLend DAO上供应USDD ,不仅可获得基础利息,还有获得额外的挖矿奖励);能源租赁交易Gas费补贴(用户使用JustLend DAO的能源租赁服务时,平台将承担交易中高达90%的链上能源手续费补贴);以及JST代币挖矿补贴等。未来,Grants DAO还计划推出更多社区驱动型活动,让用户从“生态使用者”升级为“生态共建者”,共享发展红利。
在生态系统赋能方面,Grants DAO通过“回购与销毁”机制强化JST代币稀缺性,从而推动代币价值提升,切实惠及所有生态用户。截至10月29日,Grants DAO已发起了2次回购行动,累计销毁资产价值超1798万美元。
· 首次(2024年2月):波场TRON生态的RWA产品stUSDT拨出部分收益回购JST和TRX代币,销毁价值26万美元;
· 本轮:在JustLend DAO和USDD多链生态建立长期的JST回购销毁计划,从JustLend DAO存量收益中提取超5900万美元,首轮已完成30%销毁,剩余约4138万美元将分阶段执行。未来,Grants DAO 还将推出更多社区主导的回购销毁方案。
在维护市场稳定上,Grants DAO 建立了专门的JustLend DAO市场监控机制,实时跟踪借贷利率、坏账率、代币价格等关键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波动,Grants DAO可快速启动应对措施,并及时清理过时或潜在风险资产,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确保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这种 “主动防御”的市场稳定机制,使JustLend DAO在经历多次加密市场极端行情中依然保持稳健,至今未出现因市场波动导致的服务中断或大规模用户损失。
在开发者支持方面,Grants DAO构建了“资金+资源+激励”的全方位赋能体系,主要包括两类:一方面,鼓励开发者基于JustLend DAO协议构建DeFi应用与工具,参与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的成长;另一方面,通过漏洞赏金计划,鼓励社区成员报告任何错误或漏洞,以提升协议安全性。此外,Grants DAO还会组织“开发者黑客松”和“生态合作峰会”等活动,为开发者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这种对开发者的全面支持,促进了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成为JustLend DAO生态扩张的“核心动力”,同时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激励社区用户到扶持开发者,从维护市场安全到促进生态整体增值,Grants DAO正以多维度、系统化的方式,全方位助推JustLend DAO生态健康发展与JST代币价值的稳步增长。这种覆盖全生态的布局与长远策略,将为JustLend DAO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JustLend DAO生态而言,Grants DAO的价值远不止于“执行销毁”或“发放赠款”所能概括。它如同“生态造血机”,依托整个JUST生态的雄厚底蕴和全球第一大稳定币网络波场TRON的强大支撑,通过资金池的持续供血,让JustLend DAO在竞争激烈的DeFi市场中具备“长期作战”的能力。同时,它也是“生态价值连接器”,巧妙将用户、开发者、合作伙伴等所有生态参与者紧密连接,让每个人的贡献都能转化为生态价值,并通过通缩机制与激励措施反哺参与者;此外,它还是“自治孵化器”,通过社区决策推动生态去中心化自治。
未来,随着Grants DAO更多赋能计划的落地(如USDD多链生态挖矿奖励、跨链DeFi工具开发支持等),JustLend DAO生态的边界将进一步扩展,而Grants DAO也将继续以“执行者、供血者、赋能者”的多重角色,推动生态向更高质量的自治阶段迈进。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某滋味”网站被境外不法份子篡改,推销虚拟货币交易违法软件下载信息
深潮TechFlow消息,10月31日,由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的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辟谣信息,其中指出:经核查网站“某滋味”页面被境外不法份子篡改为推销虚拟货币交易的违法软件下载信息,依法对该网站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教育,目前该网站已注销备案。
火币 HTX 已上线 LAB 永续合约,并启动合约交易派对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官方公告,火币HTX已于10月31日上线LAB/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20倍。同时,火币HTX于10月31日16:00至11月7日16:00(UTC+8)启动LAB合约交易派对,总奖池高达10,000美元。
活动期间,用户完成报名,并参与LAB/USDT合约交易,累计有效交易额≥10,000 USDT,即可根据交易额排名瓜分奖池;合约新用户完成LAB/USDT合约交易还将获得专属福利。
比特币白皮书 17 周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作者:Ethan,Odaily 星球日报
10 月 22 日,顶级风投机构 a16z 发布了《2025 年加密行业年度报告》,为当下的市场成熟度写下了生动注脚。报告描绘了一幅生态繁荣的图景:加密货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传统金融机构正系统性地拥抱这一新资产类别,稳定币则已演化为全球宏观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与 AI 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正在为加密行业打开新的黄金周期。
而这些宏大的趋势背后,是无数真实个体的参与和选择。他们所共享的“底层共分为识”,则可追溯到 17 年前中本聪所撰写的那份仅有 9 页的《比特币白皮书》。在那份文档中首次提出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工作量证明机制与分布式记账结构,构成了当今加密生态最初的信任基石。白皮书不仅是一份技术提案,更是一种社会实验——关于去中心化、透明与自我主权的设想。而如今,技术理想早已转化为市场现实,成为数以万计交易者行为模式的起点。
值此白皮书发布 17 周年之际,与其单纯的再次回顾那场技术革命,我们更希望探寻:这些理想如何一步步塑造了今日的市场行为?又是谁在延续它的节奏?
为此,Odaily 联合 Bitget 于 10 月 24 日至 10 月 30 日期间,通过社区推送与定向邀约相结合的方式,面向覆盖主流币、山寨币及 Meme 币等多类资产的交易员发起了调研,试图从微观层面捕捉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由宏大叙事与市场欲望共同织就的加密世界中,真实的交易者究竟如何思考、如何决策、又如何习惯波动。
没有哲学的交易:一份问卷里的人性与波动
这是一批足够鲜活的真实交易者。他们无法勾勒加密市场的全貌,却像一扇扇窥视个体世界的窗口。透过这份调研的回收问卷,我们看见的并非冰冷的数字,而是一幅幅鲜活的交易者面孔,自述交织,共同拼贴出这个时代的投资众生相。
这幅群像的基调非常清晰:以 35 岁以下年轻人为主,合约交易经验集中在 1–3 年,大多数拥有跨资产投资背景(如股票、黄金),交易频繁,但胜率普遍徘徊在“一半一半”。

交易哲学的关键词一览
然而,一个最突出的特征贯穿其中——一种普遍的“无哲学”状态。当被问及交易哲学时,高达八成的受访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无哲学,纯应激”。这句略带自嘲的概括,精准地道出了多数人的真实生态:他们的决策高度依赖“市场情绪/消息面”,行动更像是面对市场波动时的本能反应,而非体系化判断。
在这种共性的背景下,个体之间的差异则显得尤为生动。Jack Wang(化名)的形象,精准切中了“应激型”交易者的核心特征。尽管出身于讲求逻辑与严谨的技术或互联网行业,并拥有一到三年的合约经验,但 Jack 的交易行为却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差:他高度依赖市场情绪与消息面进行高频操作(日均交易一次以上),决策链条极短。这种模式导致他的交易生涯如同高速过山车——最亮眼时曾“梭哈比特币赚了 10,000 U”,而最惨痛的经历则是在“10·11 大跌”中杠杆仓位全部被清仓。他将自己的胜率总结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而整体投资回报则是无奈的“全输没了”。
面对 10.11 极端波动,他的第一反应“观望/蒙了”,恰恰揭示了多数情绪驱动型交易者的真实困境:即便在加密货币之外也配置了黄金与股票,具备一定的多元化意识,但在合约的高波动面前,系统的风控框架往往屈于本能反应后。
交易之外,他努力维持着“凡人作息”,并将“洗脚、按摩”作为调节压力的方式。这种在高度紧张与试图放松之间的摇摆,使他成为加密世界中一个清晰而真实的注脚——一个在理性职业背景与非线性市场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的普通人。
与之相比,Melody Li 的画像则展现出更为复杂的心理层次。同 Jack 一样出身技术或互联网领域的她,将分析能力带入交易决策:主攻山寨币,以基本面分析为依据,操作频率维持在每周数笔的节奏。这份理性框架曾为她带来高光时刻——她在 ORDI 仅 5 至 8 美元时开始建仓,一路见证其涨至 96 美元。
然而,成功的起点却也成为遗憾的源头。她最终懊恼于“行情走的时候没跑”,未能及时锁定利润。“坐过山车”式的懊悔,成为一种比单纯亏损更折磨人的体验。即使在 10.11 大跌中,她的反应也充满矛盾:一方面“观望/蒙了”,另一方面却也萌生“加仓抄底”的念头,展现出交易者常有的犹豫与贪婪的拉锯。
更值得关注的是交易对她生活的深层侵蚀。Melody 专注于加密货币,并无其他投资偏好,这种全身心的投入逐渐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作息昼夜颠倒,交易之外“没有了兴趣爱好”。这句坦诚的自白,透露出新晋交易者在适应高强度市场节奏时所承受的无形压力——不仅是资金的波动,更是生活节奏与个人空间的被侵占。
Melody 的形象,因而超越了单纯的盈亏叙事,揭示了许多从技术领域转向加密世界的交易者所面临的真实困境:即便拥有理性的分析框架,也难以完全规避情绪的扰动,并在追求 Alpha 的过程中,不断面对着生活与交易界限的模糊。
当然,众生相中也不乏更为光鲜的身影。比如爱好是扑克的 Ricardo Ge,一位主攻 Meme 币的三年以上老手,这类 Alpha 信息获取者,通常更偏好 Bitget 提供的一级市场资讯参与路径、首发项目跟踪工具和 GetAgent 辅助决策。他凭借对市场情绪的敏锐嗅觉,在 AIOS 上实现了单币 10 倍、盈利 20 万 U 的佳绩。这位成功玩家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在高风险领域中凭借经验与胆识获利的老练形象。

CEX 的选择与外部投资标的(第一问为多选)
而参与者 Mark(化名)则代表了另一种方向,他是一位经历完整的圈内“老牛马”,交易三年以上,主攻主流币。他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从“玩矿机挖矿”时代的现货小赚,到合约后的“总是亏”,并亲历了“9·4”等多次黑天鹅。他将自己的交易哲学凝练为“大道至简,知行合一”,其形象是一位在市场波动中坚持内省、试图将复杂经验升华为简单法则的探索者。
纵观这些面孔,从迷茫的“纯应激者”,到承受压力的反思者,再到阶段性获胜的获利者与寻求平衡的摸索者,加密交易生态的内在张力清晰可见。这个世界既放大人性的弱点,也考验极致的理性。它所揭示的深层悖论在于:一群具备认知能力与专注度的参与者,却常在高度依赖纪律的市场中,做出高度情绪化的决策。
这种理性认知与应激行为之间的断裂,或许正是加密交易领域最真实,也最值得警惕的底色。
市场浮世绘:五位交易员的策略、哲学与生活
没有人能教会你怎么在币圈活下来,每个交易者都得靠自己摸索剧本。在这场混沌剧场里,我们找来了五位低调却风格各异的实战玩家,试图描绘一幅“市场浮世绘”——他们的策略、哲学与生活,共同组成了白皮书之外的使用手册。

调研中交易员们交易之外的生活志趣一览
受访者一号画像:人不能只盯着盘,偶尔也得看看天
全职投研交易员币圈荒木(@HM010169),主攻山寨币,三年以上合约经验。他的世界由两个维度组成——系统与顿悟。在系统中,是冷静至极的架构师;在顿悟中,又像被生活点醒的旁观者。
评估早期项目时,他拆解出一套“四维量表”:团队(35%)、赛道(25%)、经济模型(25%)、社区(15%)。团队为第一优先,他只信履历硬、执行强、背后站着 YZi Labs 或 a16z 的创始人;赛道偏好爆发性强的板块,尤其 AI Infra、RWA、DePIN 这类具备刚需逻辑的新兴赛道;经济模型像是一道数学题——团队 ≤20%,私募 ≤25%,生态 ≥40%,绑定实际用途,并最好设置线性释放和回购机制;即便社区权重最低,要求也不含糊:必须是有机增长、多语种渗透、高互动频次。
获取信息时,执行的是近乎苛刻的“Alpha 狩猎三步法”:第一步,只认源头,不信二传手,消息源限定为项目方、VC 钱包与 Builder 动向。第二步,用链上数据、官方表述与社群热度三角交叉验证,必须命中两项才考虑出手。第三步把消息丢进多语种社群中测试自然发酵程度,底线是——“真消息自己长出来,假消息靠喊”。
在 VC 项目交易策略上,他偏好精算式布局。TGE 当天先锁定 30–40% 利润作为止盈缓冲,其后根据解锁节奏、盘口深度与叙事热度评估持仓,通常在第 7 天决定加仓或退出。比如 $VULT:FDV 低、流通高、Kraken 首发、热度强,叙事踩点全中——这类币可押 60–70% 的中线,但前提是 VC 没砸盘、推文持续、生态动起来,否则一键清仓。
这一套流程精准冷静,几乎像是机器。但真实的他,在系统之外,也有曾被行情绑架的过去。他曾自嘲“除了看盘什么都不会”,直到某个清晨,阳光落在咖啡杯上、香气腾起,才让他猛然意识:行情能把人榨干,而生活也能缓慢疗愈。从那之后,便给自己定了几条生活纪律:早晨泡咖啡,不为提神,只为几分钟不碰盘面;下午跑步,两公里重启大脑;行情来了也看,但不再情绪化,“爆仓就关电脑,点根烟,赚不到就算了。”
他说:“币圈教我波动,生活教我放下。”他的最终体悟不在图表、不在模型,而在那个无数次盯盘后突然抬头的瞬间——“人不能只盯着盘,偶尔也得看看天。”
受访者二号画像:纪律为刃的主流币猎手
拥有十足实盘交易经验,Mandy(@mandywangETH) 是那种只信规则、不靠运气的合约型选手。主攻主流币,风格冷静而果决,核心逻辑一句话总结:行情无法预测,反应必须精准。
她的操作体系几乎剔除了所有“感觉”——只盯价格行为,数据作为旁证,情绪则被隔绝在系统之外。什么是离场信号?不是模糊的“好像反转了”,而是大级别支撑彻底跌破+反弹无力确认,成立即走,毫不犹豫。她说:“市场永远是对的,我的任务不是质疑,而是服从。”
牛市看准关键点位后死拿不动,靠趋势吃足整波行情;熊市则隐身草丛,静待猎杀信号。“周期主导策略,纪律保障执行。”她不追消息,不信 KOL,不讲故事,只靠结构构建交易秩序。
对市场未来走势毫无幻想——她压根不信预测,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规则与反应速度。
生活方式也极为简洁,交易之外“吃喝玩乐”,但界限分明、从不放纵。曾经也是 crypto 牛马,昼夜颠倒、情绪下单、爆仓连连,如今靠一套明确系统活下来,不再幻想暴富,也不随市场乱起舞。
她不会告诉你最佳进场点,但一定知道何时离场。因为她不是猜测未来的人,而是服从现实的猎手。在她的世界里,感性是陷阱,确定性才是武器。
受访者三号画像:谨慎而敏锐的“猥琐发育派”
旅行时也在时不时打开 Bitget 关注行情的“画师”(@CryptoPainter_X)是一位典型的“看菜下饭”型实战派,不迷信统一逻辑,而是根据不同币种的属性灵活调整策略。有盈利能力、具备强基本面的主流币,倾向长期持有;情绪主导的标的,则以短线投机为主。
这种灵活的组合背后,是对市场结构与风险管理的深刻理解。稳定币供应比率、期货与现货价差,是其最常参考的两项指标——前者衡量场外资金的入场意愿,后者反映情绪强度与方向动能。在他眼中,数据并非装饰性的“佐证”,而是交易系统的底层约束,用以校准情绪和直觉。整体风格冷静而务实:有指标支撑,也有反馈闭环。
他将自己的交易哲学称作“猥琐发育”,这并非自嘲,而是认知成熟后的主动选择。高胜率策略从不是依赖爆点的赌博,而在于对不确定性的控制。高位不追、低位不赌,当趋势未明时便缩仓、观察、等待,用空间换时间,为下一次进攻保留余地。
判断趋势反转时,拒绝“拍脑袋式”决策,依据的是结构信号——高低点是否出现交替下降。这一逻辑在“10·11 大跌”中得到了印证:强势币加仓、弱势币止损,双向操作并举。那并非胆量,而是结构合理的执行。
出身技术与互联网行业,使他在交易中保留了程序员式的理性。如今更像是一位数据驱动的市场老兵——不喊“All in”,不信 KOL,而是依赖自建系统与严格纪律。那套体系,曾让他实现本金 52 倍的收益,正是那句“真正的敌人不是波动,而是自负和冲动”的真实体现。
在一个频繁鼓吹“机会窗口”的市场中,像他这样不靠赌赢一次,而是次次不输得太惨的冷静派,构成了加密市场最被忽视、却最稳定的一股力量。
受访者四号画像:用量化,搏一场自由游戏
出身传统金融,跨足股市、黄金与加密资产,三年以上合约经验、累计回报达本金百倍的 UNICORN(@UnicornBitcoin) 是那种不吵不叫,但数据异常硬核的量化选手。
交易体系构建得像一台持续运转的“因子机器”:以周期回归为核心,持续迭代有效因子,淘汰噪音与失效变量。不是一套模型吃到老,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概率实验”——哪些因子还活着,哪些必须清退,全靠回测说话。
面对行情崩盘,不靠玄学也不靠胆子大。操作结构分明:大资金零杠杆,优先保命;小资金上高杠杆,但止盈止损精确设定。10 月 11 日那波骤跌,模型给信号的那一刻,直接加仓抄底——没有犹豫,没有模糊地带。
UNICORN 是极少数认真读完比特币白皮书的交易者,对“自由的超主权货币”有着罕见的笃定。他不把这理解当成口号,而是写进策略底层,把加密当成对传统规则的平行叙事。
这套体系冷静、干净、可复制,也让他将交易哲学概括为两个词:游戏人生,游戏交易。平时爱打竞技游戏,也养小动物,在风险曲线之外,为自己留出喘息的空间。
当被问及是否相信“这次行情不一样”,只留下一句:“周期面前,没有这次不一样。”
没有情绪高点,没有哲学注脚,只有一台持续自校准的系统,在每一轮波动中写下注脚。
受访者五号画像:用人脉找币,用气运决胜
xiaoyufu(@Cryptostartup11)是一位典型的“气运派”交易者。他不拘泥技术模型,更不迷信数据驱动,而是将信息来源、关系网络与市场直觉三者打通,构建了一套极具个人特色的交易体系。
在早期项目评估中,他的判断框架直白却本质:团队背景权重最高,其次是经济模型和赛道叙事。他说得不复杂,但背后的逻辑是清晰的——真正决定一个项目高度的,始终是人。他重人、重圈子、重信息源,Alpha 不是图表里翻出来的,而是从“朋友的交易风格”和“值得关注的私域渠道”中筛选出来的,比如某次饭局聊到一个 VC 朋友提起的 Testnet 地址,几天后就成了新热币的跳板——他称之为“信缘”的信号触发。
这套方法未必标准化,却极度真实。他不追求确定性,而是用直觉与经验捕捉加密市场中的模糊信号。就像他说的:“币圈,是一个在数据的二维和梦想的三维展开的世界。”他认可努力和研究是基础,但真正能把人送上去的,是“气运滔天”。
他的交易哲学也正是这四个字:气运滔天。这不是盲信命理,而是对极端不确定市场的一种应对机制——在黑天鹅、疯牛市和社群投机的夹缝里,理性和玄学,有时界限本就模糊。
在交易之外,他爱健身、旅游、学技能,看似和币市风马牛不相及,但他理解得很清楚:情绪管理和身心状态,是保持“接收信号”的基础。而“信号”本身,或许就藏在某次饭局、某个群聊、某篇无人点赞的 Alpha 推文里。
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他的路径。但在一个信息高度偏斜、情绪主导价格的市场中,他靠信缘惜缘,把人脉和气运都纳入自己的系统。这种系统不写在白皮书里,却真实存在于加密世界的“灰度地带”。
小结:
从恪守纪律的“结构派”,到讲求缘分的“气运派”,五位交易者展现了五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然而,与他们丰富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比特币原典理解的普遍疏离:五人之中,仅一人曾深入研读白皮书,三人浅尝辄止,一人甚至未曾翻开。

比特币白皮书阅读与交易前职业情况饼图
在调研的全部交易员画像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对比特币白皮书浅尝辄止。这恰恰表明,驱动这个市场的,远非对原始理论的共识。他们无一例外,都在用真实的金钱、情绪与试错,为那本九页的白皮书添上了一行行活生生的脚注。如果说中本聪的蓝图是一份理想主义的剧本,那么他们的每一次开仓与平仓,便是一场场充满纠葛与即兴的现实演出。
他们未必人人都能解读白皮书,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它的现实版本。
17 年了,比特币的故事,无数人继中本聪续写
2008 年秋天,中本聪在密码朋克邮件列表中,发布了一份 PDF 格式的白皮书。它用冷静、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却并未预言,这套协议将如何重塑一群人的财富逻辑、日常节奏与世界观。
十七年过去,比特币早已不止是一种技术协议或投资标的。它逐渐成为一个锚点,一种共识的基底:有人借此构建模型,有人由此学会止损;有人通过它实现跃迁,有人在归零中寻找秩序。有人将其视为自由意志的象征,也有人,只当它是一份不得不面对的“工作”。
在本次的“交易者习惯调研”中,短短一周时间内收集的问卷,却汇聚了一群加密市场最真实的参与者。他们散落在不同国家与平台,资产横跨主流币与 Meme 币,策略从高频到长线不一而足,交易年限从半年到十年。他们有的在迪拜高楼上复盘,有的在重庆茶馆里看盘,还有的,长期隐匿在 Discord 的频道深处。
我们无法仅凭一份表单还原他们的全貌,却希望借由这些碎片,为市场留下一笔不加滤镜的真实注脚。或许,他们中的许多人从未通读比特币白皮书,对“零知识证明”或“椭圆曲线加密”并不熟悉,甚至无法复述“点对点系统”的工作机制。但毫无疑问——他们是这个系统中最真实、最不可或缺的活跃用户。
每一次开仓、止盈、爆仓与复盘,每一份情绪波动与策略选择,都是对这套系统的再书写。他们正在共同撰写一部白皮书之外的“使用手册”——它不在 GitHub 上公开发布,也没有统一格式,只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实践之中。
这份手册,时而混乱,时而激进,充满人性的温度与噪声,但它的书写从未中断。这,也许正是比特币在 17 年之后更深层的意义:它不再只是一个关于“它是什么”的协议,更是一场关于“我们如何与之共处”的长跑。
Flutterwave 与 Polygon 合作推出基于稳定币的跨境支付服务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 Financefeeds 报道,非洲支付技术公司 Flutterwave 宣布与 Polygon 达成重要合作,将在非洲推出基于稳定币的跨境支付服务。
Flutterwave CEO Olugbenga Agboola 表示,稳定币为非洲金融生态系统提供了变革性工具,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时交易而不受汇率波动影响。该合作将覆盖尼日利亚、肯尼亚、南非和加纳等超过 30 个非洲市场,预计将结算时间从数天缩短至数秒,并大幅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Arthur Hayes:看涨 ZEC 至 400 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BitMEX 联合创始人 Arthur Hayes 在其推特账户发文表示,ZEC 将涨至 400 美元及以上。
CoinUp 已成功通过 CER.live 储备金证明验证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官方消息,CoinUp 宣布已成功通过加密安全数据聚合商 CER.live 的储备金证明(PoR)验证。
CoinUp 通过数据建立信任,并以完全透明的方式保护用户的资产,始终秉持“优先考虑用户资金安全”的原则。

散户撑起半壁江山?Coinbase Q3 财报拆解
撰文:KarenZ,Foresight News
10 月最后一天,Coinbase 发布了 2025 年三季度财报,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与增长潜力,不仅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位数环比增长,也在「全品类交易所」(Everything Exchange)战略推进、稳定币和支付、衍生品业务突破、托管业务拓展等维度取得关键进展。
核心财报亮点
营收结构:Q3 总营收 18.69 亿美元,交易营收占比 56%
-
三季度总营收达 18.69 亿美元,环比增长 25%,核心驱动力来自交易业务复苏与订阅服务稳步增长。
-
其中,交易营收同比增长 82.7% 至 10.46 亿美元,环比增幅 37%。在这之中,个人零售用户的交易营收达到 8.44 亿美元,占到总交易营收的 80% 以上;机构交易营收为 1.35 亿美元,环比增长幅度高达 122%,这主要得益于 Deribit 收购后的业务协同。
-
订阅与服务营收达 7.47 亿美元,环比增长 14%,稳定币相关收入(3.55 亿美元)、区块链奖励(1.85 亿美元)、利息和金融相关服务费(6480 万美元)等多元化收入来源持续发力。

降本增效如何?
-
运营成本环比下降 9% 至 13.88 亿美元,不过,技术研发、营销等核心投入有所增加(包括收购 Deribit)。
-
净利润为 4.33 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 4.21 亿美元,调整后 EBITDA 高达 8.01 亿美元。
加密货币增持
Coinbase 于第三季度增持 2772 枚 BTC 和 11933 枚 ETH,比特币总持有量增加至 14,458 枚,以太坊总持有量增加至 148,715 枚。
平台核心数据
-
平台资产:Coinbase 代表客户持有或管理的资产达 5160 亿美元,其中,托管资产首次突破 300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部分原因是由于 Coinbase 作为绝大多数加密货币 ETF 的主要托管机构。
-
流动性储备:截至三季度末,Coinbase 拥有 119 亿美元的美元资产(含货币市场基金 70.42 亿美元、企业现金 15.24 亿美元、USDC 32.16 亿美元),环比增长 28%,增长主要来自 30 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及营收增长。若计入用于投资的 26 亿美元加密资产与 10 亿美元加密抵押资产,总可用资源达 155 亿美元。

-
交易规模:三季度,Coinbase 全球加密货币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38%,美国加密货币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29%,总交易量为 2950 亿美元。其中,散户的的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37% 至 590 亿美元,活跃度显著提升。
-
USDC 相关规模:USDC 市值在 Q3 创下 740 亿美元历史峰值,其中,三季度 Coinbase 平台内平均 USDC 余额达 150 亿美元,环比增长 9%。
-
客户规模:机构融资业务活跃客户数量实现双位数季度增长,机构融资平均贷款余额达 12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
员工数量:全职员工人数环比增长 12%,至 4795 人。
战略落地:「全品类交易所」蓝图加速成型
Coinbase 在 Q3 持续推进「全品类交易所」(Everything Exchange)战略,通过资产覆盖、业务延伸、生态完善,加速构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资产覆盖与衍生品业务双线突破
-
现货资产覆盖持续扩容,通过接入 Base 上 DEX 接入,满足用户多样化投资需求。
-
衍生品业务实现里程碑式增长,完成对 Deribit 的收购,推出美国合规的永续期货与 24 小时不间断交易服务。
财报显示,三季度 Coinbase 机构交易营收达 1.35 亿美元,环比大幅增长 22%,其中 Deribit 贡献了 5200 万美元营收,占机构交易收入的近 39%,这一贡献主要来自其期权交易业务的持续增长。收购后,Deribit 推动 Coinbase 在全球加密期权市场的名义交易量显著提升,双方合计在 Q3 实现了超 8400 亿美元的衍生品名义交易量。
同时,Deribit 的加入直接推动了 Coinbase 在核心衍生品市场的份额突破。综合 Q3 表现来看,Deribit 已初步完成从「收购标的」到「战略资产」的转变:短期为 Coinbase 带来了营收与市场份额的双重增长,中期通过产品与客户协同完善了业务生态,长期则为其在合规衍生品市场的竞争构建了壁垒。后续随着机构对加密期权需求的持续增长,Deribit 有望成为 Coinbase 未来 1-2 年核心的增长引擎之一。
稳定币、支付场景加速渗透
-
三季度,Coinbase 用户平均持有价值 150 亿美元的 USDC。
-
支付场景持续拓展:Coinbase 推出支付 API 与 B2B 支付 UI/API,支持企业通过 Base 链以 USDC 嵌入稳定币结账、24 小时支付等功能。
-
Coinbase One Card将加密货币奖励融入法币支付,累计消费额突破 1 亿美元。
-
推动 x402 协议落地:该协议可将稳定币支付附加到任意网络请求,已吸引 CloudFlare、Vercel、Google 等合作伙伴接入;Coinbase 还发布开源工具包 Agent Kit,支持 AI 代理集成稳定币钱包,抢占互联网支付与 AI 代理支付新赛道。
Base 升级和生态扩张
-
Base 在 Flashblocks 主网上线后进一步将区块确认时间缩短至 200 毫秒,进一步提升了交易效率。
-
Base 测试网中引入了 Base 和 Solana 跨链,以便用户和开发者可以更轻松地在两个网络之间转移资产,主网支持将于第四季度推出。
-
Base App 在第三季度进入测试阶段,整合交易、社交、支付等多元功能,搭配嵌入式钱包降低用户入场门槛。
资本形成:收购 Echo 向上拓展业务
10 月下旬,Coinbase 宣布以约 3.75 亿美元(由现金与股票组合构成)的价格完成了对 Echo 的收购。
Coinbase 联合创始人和 CEO Brian Armstrong 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的问答环节中强调,加密技术将革新金融系统,资本形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收购 Echo 可以帮助 Coinbase 在资本形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Brian Armstrong 继续表示,Echo 能让任何人更轻松地筹集资金,而 Coinbase 平台上拥有超过 5000 亿美元的资产,以及大量希望投资独特资产的零售机构客户或合格投资者,两者结合将形成强大的双边市场,使资本形成更高效,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Coinbase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Emilie Choi 也指出,Echo 的管理团队能够精准判断哪些公司和代币具有发展潜力。如果 Echo 成功推出这些优秀的公司和代币,将有助于 Coinbase 向上游拓展业务,因为这涉及到代币在进入交易所之前的发行环节,是一种强有力的垂直整合,对 Coinbase 整个产品生态系统都非常有益。
小结
Coinbase 的三季度业绩表现传达了以下几个重要信号:首先,稳定币、机构融资和托管服务的增长,表明机构级别的需求正在持续扩展。另外,Coinbase 的多元化战略正在奏效。虽然交易收入仍然占比很高的数值,但订阅和服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表明,Coinbase 正在建立更稳定的收入基础。
根据 Coinbase 财报来看,Coinbase 未来将持续深化「现货、衍生品、股票、预测市场和大宗商品」的全品类交易布局,以及借助 Echo 的优势,加强在资本形成领域的布局,并将强化 Base 链的生态聚合能力,以及通过拓展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合规业务,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唤醒沉睡 26 年的代码:x402 为 Web2 与 Web3 搭桥,是技术奇点还是 Meme 狂欢?
作者:Lacie, Bitget Wallet研究员
一、 引言:Web2与Web3的“支付鸿沟”
当前的数字生态,正被Web2与Web3的内在对立所撕裂。一方面,Web2的便捷支付(如Apple Pay、微信支付)被中心化平台与地域边界牢牢锁定在“围墙花园”内;另一方面,Web3虽承诺了一个全球开放、无需许可的金融未来,却因其剧烈的价格波动和复杂的用户体验,沦为一座令主流用户望而却步的“技术孤岛”。
“便捷性”与“开放性”之间的鸿沟,让Web3长期背负着“难以落地”与“投机炒作”的标签。而在此背景下,一个名为x402的开放协议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提出的解法颇具新意:并非另起炉灶,而是试图激活一个已沉睡26年的互联网底层标准——HTTP 402(Payment Required)。
图:x402官网首页介绍图

资料来源:x402官网(https://www.x402.org/)
这次对互联网底层协议标准的“重新激活”,能否成为弥合上述鸿沟的关键?它是否预示着一个原生、开放的Web支付层即将诞生,并从根本上重塑互联网的价值流动方式?Bitget Wallet 将带你在本文中对此进行深度剖析。
二、 迟来的爆发:x402是什么,为何现在才“出圈”?
x402是2025年5月由Coinbase主导开发并开源的一项开放协议。其核心目标是激活长久未被使用的HTTP 402状态码,将其转变为一种互联网原生的、无需许可的支付机制,最终在Web2的应用程序和Web3的价值网络之间建立通道。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x402协议早在5月就已上线,却在沉寂5个月后才突然爆火。事实上,402状态码本身也非加密世界的“新发明”,而是上世纪90年代HTTP协议中的预留代码。
那么:为何一个“旧标准”和一个“不算新”的协议,在近期才引发市场的竞相讨论?下表梳理了从x402诞生到爆火的关键时间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延迟爆发”背后的事实。
表:x402的诞生与应用时间线整理表(截止2025年10月28日)

数据来源:Bitget Wallet根据公开数据整理(其中交易数据来自x402scan)
正如上表时间线所示,x402的演进路径揭示了以下几个关键事实:
第一,x402是基于1999年HTTP 402状态码的现代应用,该状态码因缺乏应用场景被长期“封存”。
第二,x402协议由Coinbase发起,并在几个月内迅速获得了Google、Cloudflare、Visa等Web2巨头的支持与整合。
第三,尽管协议已发布数月,但真正使其“出圈”的,反而是近期通过蹭x402概念而暴涨的Meme币。
简而言之,当下x402的爆火是一场技术愿景(AI Agent支付)与投机热潮(Meme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抛开市场的喧嚣,我们更应关注其技术内核——它究竟如何运作?
三、 解锁与内化:x402如何激活沉睡的HTTP 402?
要理解x402,必须将目光放到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通过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信息。HTTP定义了一系列响应状态码(HTTP Response Status Codes),用来代表特定功能,如广为人知的“404 Not Found”(页面未找到)或“200 OK”(请求成功)。
表:HTTP状态码整理汇总表

数据来源:Bitget Wallet 整理
在这个庞大的代码体系中,402(Payment Required)状态码显得尤为特殊。它被设计之初,便构想了一种协议原生的微支付方式,希望实现“像加载图像一样无缝衔接”的即时支付——没有中间商和延迟。但随着互联网经济转向广告、平台和复杂的信用卡表单,402状态码的理念被搁置,该标准也一直未被规模化使用。
x402的出现,正是为了重新“解封”402状态码的价值。其工作流程在逻辑上颇为精妙:
当用户请求一个付费资源时,服务器不再返回一个“跳转”指令(引导至订阅页面),而是直接返回一个402状态码。这个响应中包含了完成支付所需的所有关键信息:收款地址、支付金额、支持的区块链网络(如Base、Polygon等)以及货币类型(如USDC)。
支持x402的客户端(如浏览器插件或Web3钱包)在捕获到这个402请求后,会将其自动“翻译”成一个支付提示,用户只需点击确认。钱包随即通过高效的L2网络完成这笔稳定币支付,并在交易确认后通知服务器。服务器验证收款,立刻向用户解锁内容。
图:x402工作流程图

资料来源:Bitget Wallet 整理
整个过程将支付“内化”为HTTP协议的一部分,使其像加载一张图片或访问一个不存在页面一样,成为浏览器的一种原生交互。它本质上为互联网最基础的通信层,内置了一个原生的“价值结算”功能,在应用层面真正丰富了20多年以来的底层互联网传输协议。
四、 时机成熟:为何是现在?
一个合理的疑问是:HTTP 402标准已存在26年,为何直到今天才通过x402真正迎来落地的契机?答案在于供给、需求与催化剂的“三重要素”已经同时具备。
首先是需求侧的爆发。以AI Agent(智能体)为代表的“机器经济”正迅速崛起。AI需要自主、高频地调用其他AI或API的服务与数据。这种机器对机器(M2M)的自动化+跨平台微支付,是传统信用卡体系无法支撑的。x402将支付嵌入HTTP请求,正好满足了这种按API调用计费的“细粒度”付费刚需。
其次是供给侧的技术成熟。Web3世界的基础设施早已今非昔比。当年402标准构想时所缺失的“数字现金轨道”,如今已被Layer2、高性能公链和广泛流通的稳定币补齐。它们带来的秒级确认和极低成本,使得原生的互联网微支付在经济上成为可能。
最后,强有力的推动者是关键的催化剂。Coinbase开源了协议规范,而Google和Visa为其站台,Cloudflare等基础设施巨头则联合发起x402基金会,种种力量共同致力于将x402推动为新型的“开放互联网标准”,这极大降低了集成门槛,加速了生态的形成。
也正是在这个技术(供给)与需求(AI)交汇的窗口期,加上行业巨头的推动(催化剂),x402抓住了基础设施准备就绪的机会,从一个沉睡的构想变成了现实的落地应用。
五、 奇点与暗礁:x402的想象空间与三重挑战
正如x402白皮书中描述的那样(如下图): x402协议最直接的应用,是为AI Agent打开了“机器经济”的大门。在未来,AI智能体无疑将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参与者。x402这种原生的、可编程的支付协议,天然契合了M2M(机器对机器)的经济需求。它让一个AI智能体可以自主调用另一个AI的API服务,并通过x402自动支付0.0x美元的费用,无需人类介入预充值,极大降低了服务间的摩擦成本。
图:现有智能体支付流程与x402按次收费对比图

数据来源:x402白皮书
而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x402让一次HTTP请求同时具备了“数据传输”与“价值传输”的双重属性。这是在互联网诞生之初的信息协议里,真正融入了“价值”的维度,在应用层面真正有望革新沿用了20多年的传统WEB体系。
同时,这或许有望回答Web3长期以来的一个痛点:加密世界如何赋能实体、改变世界?长期以来,加密世界因缺乏真正的主流应用而饱受诟病,而x402很可能成为这样一个奇点——它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尝试将Web3的价值结算能力,“注入”到Web2的庞大生态中,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真正桥梁——这也是整个协议被无数人追捧和热议的最底层逻辑。
然而,在乐观的愿景背后,x402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是来自HTTP协议内部的隐忧。 HTTP 402本身仍是一个“未标准化”的保留代码。如MDN Web Docs(开发者文档库)所示,它被定义为“保留但未定义”。这意味着它并未被主流Web标准完全接纳,存在底层协议的兼容性问题。因此,x402当下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 X-PAYMENT 这类“自定义HTTP头”,而非真正的标准402状态码,这为其长期的标准化蒙上了一层阴影。
图: HTTP 402状态码被开发者文档库指出存在兼容性问题

资料来源:MDN Web Docs
其次,一众传统互联网巨头们的后续态度尚待观察。 尽管已有Google等巨头宣布在AI框架内接纳此协议,但x402倡导的“绕过平台、点对点支付”理念,本质上是站在了当下依靠“围墙花园”和支付抽佣模式获利的互联网巨头的对立面。x402与AI Agent的结合,更像是一次向传统互联网生态的“宣战”——巨头们的态度是真心接纳还是暂时利用,尚待观察。
最后,也是最值得警惕的,是投机泡沫的反噬。 由于x402协议本身并未发行任何代币,目前市场上一切与之关联的代币(如PING)均为实验性项目meme。meme狂热虽然客观上助推了x402的热度,却也不禁令人深思:这场运动是否会再次陷入“投机叙事”的虚假繁荣,从而在泡沫破灭时,打击真正的技术理念?这是加密世界始终难以摆脱的困局。(下图展示了x402的生态版图)
图:x402生态概览

资料来源:X @henloitsjoyce
六、 结语:喧嚣之上,价值几何?
x402为AI Agent支付提供了一个极其务实的解法——它不要求用户抛弃现有的互联网,而是试图在最底层的协议上完成“支付”这一关键升级。而回顾整个x402的发展过程,十分讽刺的一点是:真正让x402“火出圈”的,并非其精妙的技术构想,而是10月下旬Meme币的投机狂潮。这意味着,当下众多分析x402颠覆性的声音,是“先看到泡沫,再倒推意义”。
当下的x402热潮,与其说是由技术突破驱动,不如说更多是基于投机叙事。这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x402究竟是Web3与Web2融合的里程碑,是推动互联网进入“价值层”的真正奇点?还是仅仅是加密市场在寻找下一个“百倍叙事”时,偶然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答案,仍需时间来验证。但无论如何,x402所指明的‘原生HTTP价值层’理念,已为Web3赋能Web2提供了深刻的探索方向。这种对未来形态的思考,其价值远比一时的市场喧嚣更为厚重。
币安 Alpha 和合约将支持 ai16z(AI16Z) 代币置换 elizaOS (ELIZAOS)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官方公告,Binance Alpha 和合约将支持 ai16z(AI16Z) 代币置换,重新计价和更名为 elizaOS (ELIZAOS)。
预测:MegaETH 的首个积分计划项目,能有多少收益?
作者:Chef Goose
编译:深潮TechFlow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教你了解 Cap,而是一次大胆且可能不完全准确的推测,聚焦于 MegaETH 的首个积分计划。Cap 是一个正在创新的稳定币协议——关于它的更多细节我可以另找时间解释,或者你可以在这篇文章中观看 @phtevenstrong 最近发布的视频。
Cap 是首个被纳入 MegaMafia(@megaeth 的加速器项目)的项目。他们已经在以太坊网络上线,并且运行着一个积分计划。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以太坊上线,我们不妨听听创始人 @Benjamin918_ 的解释:

这个积分计划名为 Cap Frontier Program,自 8 月 18 日起开始运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细节,可以参考以下相关文章:
-
Cap Frontier Program – Epoch #1(开始时间:8 月 18 日)
-
Cap Frontier Program – Epoch #2(开始时间:9 月 1 日)
-
Cap Frontier Program – Epoch #3(开始时间:10 月 13 日)
可用数据
那么,一个积分究竟值多少钱呢?
我们先从现有数据的概览开始:
根据 Dune 数据仪表板,截至本文撰写时,已经分发了 115,947,711,804 个 Caps。

第 1 阶段(Epoch #1)于 8 月 18 日启动——该计划已运行 71 天。
平均每天发放 1,633,066,363 个积分。
该计划预计将持续到 2026 年 1 月 18 日(但可能会根据内部指标提前结束)。
这意味着该计划还有 83 天的运行时间。
大胆推测
免责声明:我经常在数学上出错,希望这次没有。
基于以下假设进行推测:
-
该计划将持续到 2026 年 1 月 18 日
-
每日积分发放速度保持不变
按照这些假设,积分总量将达到大约 250,000,000,000 个。
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下列表格来探索不同的场景:

提供 Excel 表格,让我的数学推测看起来更有可信度。
对于不太熟悉这些表格的人来说,这里是使用方法说明:
-
行表示 Cap Frontier Program 的参与者将获得的空投供应量比例。通常,比较慷慨的空投比例大约在 20%-30% 之间。
-
列表示代币在上线时的完全稀释估值(Fully Diluted Value, FDV)。坦白说,我对估值预期没有太多把握,所以设置了一个较宽的数值范围。至于具体值,我就交给比我更聪明的人来大胆推测了。
那么,这到底值多少钱?
目前来看,每个积分的美元价值并不高——原因是他们发放了大量积分。因此,让我们看看在不同场景下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
-
目前需要 1.5 亿积分才能进入前 1%
-
目前需要 590 万积分才能进入前 10%
我个人预计,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 MegaETH 的上线,以及它正式上线后,@capmoney_ 的关注度和锁仓总价值(TVL)都会持续增长。
我应该投资 Cap 吗?
我个人在积分计划中属于前 1%,所以我可能有偏见,但我认为你应该考虑。以下是我的理由:
-
有才华的团队
-
优秀的创意和执行力
-
计划还剩一半以上的时间(所以,你还不算晚)
-
社区关注度在提升(当前锁仓总价值达 3.5 亿美元)
-
接触 MegaETH 生态系统的机会。MegaETH 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项目一定在关注 Cap 的用户。第一个信号就是,Cap 用户更有机会参与公募!你肯定不想错过下一个机会!
-
鲜有人知的优质项目,目前几乎没有人听说过 Cap,因此它的潜力可能还未被充分挖掘。
即使你本周无法参与公募预售,也没有什么能阻止你提前布局 @megaeth 生态系统。
感谢你的时间阅读。
P.S. 感谢 @0xasrequired 允许我使用他标志性的“大胆推测”标签。
BNB Chain:X 账号被盗事件受影响用户的补偿已全部发放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BNB Chain 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其 X 账号此前遭遇被盗事件后,团队已完成所有受影响用户的补偿发放。同时,BNB Chain 已实施多项额外安全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进一步强化账户防护体系。
此前于 10 月 1 日,BNB Chain 官方 X 账号被盗,发布所谓“空投”信息。
一边赚钱一边撒钱,看看这几个头部 Perp DEX 的最近动态
撰文:Jaleel 加六
根据最新的链上数据,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Perp DEX)市场格局已经相对明朗。从 24 小时交易量来看,Aster 以 121.2 亿美元高居榜首,Lighter 以 86.16 亿美元位列第二,Hyperliquid 以 59.58 亿美元排名第三,edgeX 和 ApeX Protocol 分别以 50.6 亿美元和 21.22 亿美元占据第四和第五位。
这五家平台的交易量总和超过 338 亿美元,在整个 Perp DEX 赛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 Perp DEX 赛道的投资者和交易者而言,关注这五大平台的动态基本就能把握整个赛道的走向,因此本文律动 BlockBeats 详细梳理了这 5 个平台近期的重要进展、产品更新和社区活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当前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市场的最新动态。
Lighter
1、疑似知情人士透露 Lighter 融资额为 $1.5B。
近期,一位曾准确预测 Coinbase 收购 Echo 以及 Kalshi 获得 120 亿美元估值的知情人士,以同样的谜语形式暗示 Lighter 的融资额达到 15 亿美元。这一消息在社区引发广泛关注,尽管官方尚未正式确认,但该人士此前的准确预测为这一传闻增添了传播度。

从市场表现来看,Polymarket 上的预测数据显示出投资者对 Lighter 的高度看好:88% 的概率认为其上线首日 FDV 将超过 20 亿美元,55% 的概率认为将超过 40 亿美元。与此同时,场外 OTC 市场的价格稳定维持在 80 美元左右。

2、 Lighter CEO 暗示 Lighter 空投节点在大节日
Lighter CEO 在推特上的最新暗示让社区对空投时间有了更明确的预期。他明确表示第二季积分计划将在年底前结束,但不是 12 月 31 日,并发推称”今年的假期将会很精彩”(the holidays will be lit this year)。
综合这些信息,社区普遍推测空投最有可能在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期间进行。

Polymarket 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预期,显示 Lighter 在 12 月 31 日前完成空投的概率高达 90%。这意味着参与者可能在年底前就能收到期待已久的代币奖励。

3、Lighter 第二赛季规则调整
本月 Lighter 公布的第二赛季积分发放细则相比第一季有所调整。每周五将发放 20 万积分,覆盖每周三至下周二的交易活动。分配机制更加多元化,综合考虑交易量、持仓量、金库额度、清算和杠杆倍数、盈亏额以及交易品类等多个维度。
值得注意的是,积分与交易指标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两倍的交易量可能产生三倍或 1.5 倍的积分,这种非线性设计旨在鼓励更多样化的交易行为。平台采用了全自动和半自动相结合的女巫检测系统,每位用户最多可拥有 10 个账户而不受惩罚,超出部分将面临处罚。
具体内容可见官方文档。
4、代币经济与产品路线图
两周前,Lighter 创始人做了一次俄语 AMA,透露了一些关键信息:
Lighter 计划将 25-30% 的代币用于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积分空投,社区总分配比例达到 50%,剩余部分将用于未来空投、合作伙伴计划和资助项目。
产品方面,现货交易功能预计在 10 月底或 11 月初推出,首批上线的将是 ETH、BTC 等核心资产,随后会增加精选的模因币和合作伙伴项目。
未来 6-12 个月的路线图:年底前实现跨保证金功能,允许使用现货作为永续合约抵押品;明年初推出 EVM”侧车”智能合约扩展;RWA 衍生品(贵金属和加密相关股票)计划年底上线;期权和暗池功能分别定于明年和明年底推出。
5、套利机会
社区用户 Your Quant Guy 分享了关于 Lighter 的一个套利 Alpha 策略,收益的年化约为 51.5%。

6、数据表现
据社区制作的仪表盘网站和 ighterlytics 数据显示了 lighter 的数据增长,lighter 目前的 TVL 为 1.15B,过去三个月增长率为 481%。

24 小时收入达到 59.8 万美元,显示平台交易活跃度极高。做市商占据主导地位,Premium Maker 市场份额达 81.9%。Premium Taker 市场份额为 11.6%。

lighter 的前十名交易者主要集中交易 ETH 和 HYPE 两个品种。排行榜第一名的交易者以 ETH 空头为主要仓位,总仓位价值 2,552 万美元,已实现盈利 321 万美元,共执行 83 笔交易,持有 20 个仓位。

Aster
1、第三阶段空投计划
10 月 6 日,Aster 无缝过渡至第三阶段奖励计划”Aster Dawn”,为期 5 周直至 11 月 9 日。该计划引入了创新的多维度 Rh 积分评分系统,综合考量交易量、持仓时长、ASTER 生态资产(如 asBNB、USDF)、已实现盈亏以及团队推荐贡献等因素。
Dawn 计划的亮点包括:4% 的 ASTER 总供应量专门用于第三阶段空投;首次将现货交易纳入积分体系,不再局限于永续合约;特定交易对(如 AT、AT、 AT、ON 等)享受 1.2 倍积分加成;团队推荐标准费率为 10%,大户可申请更高等级。评分每周重新计算以保证公平性,但具体公式保密以防止刷量行为。
第二阶段奖励已于 10 月 10 日开启查询,10 月 14 日开始提取,且无任何锁仓期限制
2、启动回购
10 月开始,Aster 正式启动了第三阶段(S3)的代币回购计划,回购完成后,回购的代币将转移到与 S2 回购相同的地址,随后将开启 S3 空投分发。

基于平台每日 1500 万美元手续费的估算,市场预期总回购金额将超过 2 亿美元。多位社区成员和分析师认为,如果这一回购计划持续执行,可能推动 ASTER 价格达到 10 美元的目标位。
关于回购的分析,KOL 憨厚的麦总的推文有一些额外的看法和详细内容:Aster 当前估值存在明显折价;所有 KOL 轮的筹码要么已经以现价 OTC 回购,要么已经全部解锁,筹码高度集中;币安内部对 Aster 的资金支持敞口没有上限。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看涨的基础逻辑。

3、移动端与 AI 交易赛事
Aster App 正式登陆 iOS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商店,用户现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这标志着平台在用户体验上的重要里程碑。
更引人注目的是”Aster Vibe 交易竞技场”的启动。这项赛事面向全球顶尖的 AI 交易员和开发者,总奖金池为 5 万美元 ASTER 代币。参赛者需要打造能通过 Aster API 进行实盘交易的自动化 AI 系统”Vibe Trader”,获胜团队还将有机会与 Aster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比赛时间线为:10 月 21 日至 11 月 3 日接受提交,最终获胜者将不晚于 11 月 21 日公布。评审流程包括 Aster 初步筛选、社区投票以及核心团队的最终决定。
另外受到 nof1(@the_nof1)启发,项目 MoneySharks 在 Aster 上开启了类似的六个大型语言模型的永续合约交易比赛,每个初始资金为 1 BNB(约 1100 美元)。目前来看六个大型语言模型都处于亏损状态,第一名与 nof1 的测试结果一样是 deepseek。

Hyperliquid
1、Season 3 蓄势待发
知名社区成员 Raccoon Chan 小浣熊(@RaccoonHKG)通过线索推测出了「Season Three November」,也就是 Hyperliquid 第三季度空投计划将在 11 月推出。这一消息让持续参与交易的用户充满期待。

2、HIP-3 升级成果显著
10 月 13 日激活的 HIP-3 升级为生态带来了显著变化。其中最亮眼的成功案例是 trade.xyz 及其推出的 XYZ100——追踪美国前 100 大非金融公司的代币化纳斯达克 100 期货。该产品首日交易量就突破 3500 万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另据 Hyperliquid News: trade.xyz 创下了单日交易量历史新高,达到 7757 万美元。24 小时内产生收入 37,789 美元,累计总收入已超过 21.7 万美元。按照当前增长趋势,有分析认为到圣诞节时,trade.xyz 的交易量将超越老牌平台 dYdX。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 trade.xyz 还全面开放,仅预约排队靠前的用户可以使用。
3、Robinhood 效应
10 月 23 日 Robinhood 上线 HYPE 后,代币单日涨幅达到 25%。更重要的是持续的买盘支撑:另据 arthur.hl(@ArthuronH),Robinhood 目前每天购买约 370 万美元的 HYPE,而几天前这一数字仅为 240 万美元。净购买率甚至超过了 SOL,显示出传统金融平台对 HYPE 的强劲需求。

4、HyperEVM 原生协议
Hyperliquid Daily(@HYPERDailyTK)对 HyperEVM 原生协议整理汇总,从 DeFi 协议到创新应用,HyperEVM 正在成为开发者的重要选择。

edgeX
1、edgeX24 小时收入表现超过 Hyperliquid
根据 Artemis 的”Top Chains by Fees”数据,edgeX 以 230 万美元的 24 小时手续费收入超越 Hyperliquid,成为新的链上手续费之王,凸显了平台的高交易活跃度和用户粘性。
在桥接资金流动方面,edgeX 在过去 24 小时的净流入量排名中仅次于以太坊位居第二,显示出强劲的资金吸引力。

2、TGE 信号进一步明确

edgeX 官方推特发起了一项引发广泛关注的投票:”为主网准备特别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吉祥物是 Maru(海豹),代币符号应该是什么?”这条推文在 24 小时内获得超过 11.1 万次浏览和 141 条回复,被多家媒体解读为 TGE 即将到来的明确信号。
edgeX 管理员在 Telegram 群组中进一步确认,TGE 相关事宜正按计划推进。从本周开始,团队将逐步公布相关信息,不久将举行社区电话会议和问答环节,让用户充分了解代币经济模型和分配方案。

ApeX
1、开启 Ape Season 1 积分空投
ApeX 于 10 月 6 日正式启动 Season 1 核心积分计划,这是一个为期近三个月的大规模用户激励活动。该计划从 9 月 29 日开启预热,将持续至 12 月 28 日,共计 12 个 epoch 周期。
Season 1 设置了 6900 万 APE 积分的奖励池,每周分发 575 万积分。分发时间固定在每周三 UTC 时间早上 8 点,基于前一周的用户活动数据计算。
积分获取渠道包括:交易量(60%);推荐体系(20%);TVL 金库(10%;清算操作(5%);持仓利息(5%);
另外如果加入了 ApeX 的车队团队,也有相应加成根据团队周交易量,用户可获得 1.05 倍至 1.5 倍不等的积分倍数:5 亿美元交易量获得 1.05 倍,10 亿美元 1.10 倍,30 亿美元 1.15 倍,50 亿美元 1.20 倍,80 亿美元 1.30 倍,而达到 100 亿美元以上的顶级团队将享受 1.5 倍的最高倍数。
另外还有多项特殊加成:通过 Mantle 网络存款可获得额外倍数;质押 APEX 代币 3-24 个月可获得不同档位的加成;预热期参与者享有早期采用者的复合系数奖励;在 Hyperliquid、Aster、EdgeX 等平台有历史交易活动的用户,还能获得”DEX 先锋加成”。
2、Kaito AI 合作:10 万美元创作者扶持计划
ApeX 与 Kaito AI 联合推出了一项为期两个多月的创作者激励计划,总奖金池高达 10 万美元 USDT。该计划从 10 月 27 日持续至 2026 年 1 月 4 日,分为 5 个两周周期,每个周期奖励前 100 名优质创作者,单周期奖金 2 万美元。
创作者的排名基于三个维度的综合评分:
内容质量占比最高(50%),涵盖市场分析、ApeX 平台教程、交易策略分享、DeFi 行业讨论以及 meme 文化内容。这意味着无论是深度研究型内容还是轻松有趣的创意作品,都有机会获得奖励。
社交互动占 30%,主要考量推特平台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数据。这鼓励创作者不仅要产出优质内容,还要积极与社区互动,扩大影响力。
生态价值贡献占 20%,评估创作者对 ApeX 生态系统的实际推动作用,如吸引新用户、促进功能使用等。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创作者如果同时也是活跃交易者,可以获得额外加成。周交易量达到 50 万美元可获得 1.25 倍积分倍数,200 万美元以上则享受 2 倍倍数。此外,高活跃创作者还能获得最高 30% 的交易费用折扣。
3、AI 交易比赛
10 月 20 日启动的 AI 交易竞技场为算法交易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实力的舞台。竞赛设置了 2.5 万 USDT 的奖金池,支持通过 API/SDK 接入的 AI 交易机器人参赛。
平台为每个参赛金库提供 5000 美元的初始资金,并开放了最高 100 倍杠杆。
4、ApeX 交易者俱乐部
针对平台资深用户,ApeX 推出了交易者俱乐部计划。该计划从 10 月 17 日持续至 11 月 13 日,为期 4 周,每周发放 2000 美元 USDT 奖励,总计 8000 美元。
加入门槛是必须通过 6 个月交易量验证,确保成员都是真正的活跃交易者。俱乐部采用专属 Telegram 社群形式,为高净值交易者提供深度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形成精英交易者的紧密社区。
Aria 登陆 Buidlpad Vibe,开启 ARIAIP 社区发行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Story 生态 IPRWA 协议 Aria 宣布将于今日登陆 Buidlpad Vibe,开启原生代币 ARIAIP 的社区发行。本次社区发行计划将募集 60 万美元,支持 BNB 和 USD1 付款,其 FDV 为 6000 万美元。此次发行仅面向韩国和部分欧盟国家的用户开放参与,这也是 Web3 领域首个基于知识产权的社区代币发行。所有通过本轮发售获得的代币将在 TGE 时 100% 解锁。
此次发行 KYC 和订阅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31 日下午 2 点至 11 月 2 日晚上 10 点,贡献阶段将于 11 月 3 日早上 10 点开启。
Aria 此前已完成由 Polychain Capital、Neoclassic Capital 领投的 1,500 万美元种子及战略轮融资,并于本周获得来自 OKX Venture 和 Selini Capital 的 50 万美元额外战略投资。
币安钱包: MMT 独家 Pre-TGE Prime Sale 参与门槛为 220 Alpha 积分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官方公告,币安钱包用户拥有220个或更多币安Alpha积分可通过Alpha活动页面参与 MMT Pre-TGE Prime Sale活动。参与此首售活动将扣除15个积分。

比特币挖矿难度上调 6.31% 至 155.97 T,续创历史新高
深潮 TechFlow 消息,10 月 31 日,据 CloverPool 数据,比特币网络于 2025 年 10 月 29 日 18:14:53(区块高度 921,312)完成新一轮难度调整,难度值上调 6.31% 至 155.97T,再度刷新历史峰值。当前比特币网络平均算力已攀升至 1.13 ZH/s,预计下次难度调整将在约 12 天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