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T快讯

WeTrying | 币圈快讯早知道

Menu
  • 首页
  • 工具包
Menu

月度归档: 2025 年 8 月

锚定资产交易之战

Posted on 2025-08-02 00:02

撰文:tokenbrice

编译:LlamaC

锚定资产交易的早期阶段(2018-2019)

曾几何时,在五年多以前, 我们在主网上能用来交易的只有 Uniswap、Bancor,以及一些像 EtherDelta 这样笨重的基于订单簿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因此,当时用于锚定资产交易的选择极其有限,我们只能使用 Uniswap V2 的 USDC/USDT 池,这简直就是疯狂之举。

让我们聚焦于这段历史轶事,以了解当时所造成的浪费程度 。对于流动性池来说,关键参数是两种资产价格的相对变化:如果你参与过任何波动性较大的流动性提供(LP),你对此一定非常熟悉。比如你为 LINK/ETH 提供流动性,最大的不稳定损失痛点在于,比如 ETH 暴涨而 LINK 暴跌:你的 LP 持仓中的 ETH(价格上涨)会减少,而 LINK(价格下跌)会增加。

不过,USDC/USDT 是另一回事,这两种资产高度相关,在某一特定事件(USDC SVB 脱锚)期间,它们之间出现过最大约 10% 的价格差异;在正常情况下,两者的价格差异仅在基点范围内。然而,UNIv2 会将流动性分布在整个价格区间,这意味着它会在 1 USDC = 0.0000000001 USDT 到 1 USDC = 10000000000000 USDT 之间的任意位置分配相等数量的流动性。简单来说:UNIv2_USDC/USDT 中 99.9% 的流动性永远不会被利用。我认为在图表上会更清楚:

◎ x*y=k 与 StableSwap

唯一有价值的流动性(假设 1 USDC ≃ 1 USDT)位于两条绿色线的交点处,仅占整个流动性分布曲线的极小一部分。

另一方面,请注意同一图表中以蓝色显示的稳定币交易(stableswap)流动性分布。对于价格相近的资产,该曲线所覆盖的区域远大于 Uniswap 不变量下的情况。

锚定资产交易的 StableSwap 革命(2020 年)

一旦 StableSwap 上线,稳定币流动性很快就迁移到了那里,因为它的效率显著提升(我们说的是比 UNIv2 高出 100 倍以上的效率提升)。它是主网中首次出现的集中流动性实例,早于 UNIv3。两者很难直接比较,因为 UNIv3 更加灵活,而 Curve-StableSwap 则更为专注;不过,功劳还是要给予应得的人。除了效率提升之外,Curve 还提供了激励模型——veCRV+CRV 激励,这一点在本博客中已经多次介绍过 。

激励机制对于锚定资产交易对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具有一些特定的特性:与波动性较大的交易对相比,它们通常整体上交易量较低 LP 能够收取的费用要低得多(直到最近,波动性资产的常规手续费为每笔交易 0.3% 至 1%,而锚定资产则为 0.05%)他们的交易量呈现出与该币相关事件相关的激增 (例如,USDC 脱锚是 USDC 历史上交易量最高的日子之一)

基于以上所有原因,直到最近我还认为激励机制对于锚定资产交易对来说比波动性资产更为关键。然而,随着 Fluid DEX 和 EulerSwap 的出现,我不再这样认为。不过,在深入探讨它们之前,我们必须先回顾锚定资产流动性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Uniswap V3 的发布。

Uniswap V3 集中流动性(2021)的到来

Uniswap V3 发布并为几乎所有资产类型提供了可定制的集中流动性,使所有流动性提供者的效率大幅提升。然而,由于它不仅适用于锚定资产,这也几乎意味着波动性资产的 LP 会面临更高的无常损失。考虑到这种流动性结构的创新性,以及早期基础设施的缺乏,UNIv3 的推出最初进展缓慢。

然而,这种可定制的集中度带来了切实的好处,尤其是对于我称之为“宽松锚定资产”的锚定资产子类别:比如以下这些交易对:wstETH/ETH(相关,但 wstETH 相对于 ETH 是单边上涨的),LUSD/USDC(相关,但 LUSD 可能会略微高于或低于锚定价)

在这种情况下,UNIv3 的集中流动性使 LP 能够复制出与 Curve 的 Stableswap 同等高效的分布,但又根据代币的价格走势进行了调整 ,这再次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然而,最终的突破(以当前行业状态来看)直到 Fluid DEX 和 EulerSwap 的出现才在几年后实现。

债务作为流动性(2025)

为了简洁起见,我不会在这篇文章中深入探讨 Fluid 和 EulerSwap 的模型,因为我更想关注它们对流动性建设的意义。简单来说,Fluid 找到了一种创新的方法,通过“智能债务”将债务转化为流动性。

想象一下,一个普通用户提供 ETH 作为抵押品并借出 USDC。他真的特别想要 USDC 吗?很可能他并不在意,只要他借的是一种安全且锚定美元的稳定币。他很可能也会接受 USDT。

这正是智能债务所实现的。在智能债务金库中,借款人借出的是 USDC 和 USDT 的组合,这一组合会不断变化:他的债务现在作为 USDC/USDT 交易对的流动性。对于借款人来说,这意味着借款成本降低,因为他现在可以赚取交易手续费 ,有可能抵消借款利息。

这是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但现在让我们切换到协议的思维方式。这对 Circle 和 Tether 意味着什么?本质上, 几乎零成本的流动性,且无需任何激励措施。 对于多年来一直由整个生态系统支持的 Circle 来说,这并不新鲜——但对于其他稳定币,比如 GHO、BOLD 或 FRAX,这意义重大。

我这里主要关注 Fluid,但思路与 EulerSwap 类似,尽管实现方式不同。EulerSwap 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但在 USDC/USDT 交易对上已经产生了可观的交易量。

如果你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我的论点,即:“我认为在 DeFi 领域,最终不会有不是由 Euler/Fluid/ 类似项目主导的锚定资产交易。”

还没明白吗?请记住以下几点:

锚定资产交易对通常交易量较低 ⇒ 手续费较低因此,在传统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上,它们需要大量激励措施来维持 Fluid 和 Euler 几乎可以零成本维持这种流动性。

⇒ 如果(已经开始了)锚定资产交易的手续费竞争进入了“价格战”,那么普通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获胜的概率为零。

0xOrb,一个潜在的挑战者(约 2026 年)?

现在,为了让你全面了解整个锚定资产交易领域,我必须提到另一个尚未上线但颇具潜力的项目:0xOrb。其承诺很简单: 稳定币交易,但支持 n 种资产,n 最高可达 1000。

以稳定币为例,你可以想象一个由 USDC 和 USDT 充足供应的超级资金池,然后逐步引入“替代”稳定币,并为它们与主流稳定币之间的交易提供极佳的流动性。这种方法对于长尾挂钩资产具有一定优势,但我认为这类资金池不会主导核心交易量(如 USDC<>USDT 或 cbBTC<>wBTC)。

此外,这类资金池还可以实现跨链,尽管我认为这里的好处微乎其微,甚至有害 (⇒ 增加了基础设施的风险和复杂性,却没有带来任何好处), 因为得益于像 CCTP 这样的产品,USDC 和 USDT 现在可以在链间实现越来越快的 1:1 跨链转移 。

这对现有的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参与者意味着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锚定资产的交易。在波动性较大的交易对上复制同样的策略要困难得多, 正如 Fluid 的 Smart Debt+Collateral ETH/USDC 金库及其流动性提供者所遭受的损失所示 。

像 Aerodrome 这样主要通过波动性交易对产生大部分交易量和手续费的 DEX,可能不会受到这些新入局者的影响。 然而,现实对于专注于锚定资产的 DEX 来说要严峻得多 ,在本文结尾,我想以其中两个为例进行探讨:

Curve:除非有重大变革,否则游戏结束

锚定资产交易对于 Curve 来说依然至关重要,Curve 仍被视为稳定币流动性的主场。确实,曾经尝试通过 CryptoSwap 来捕捉波动性交易量,但最终未能成功。

随着 Fluid 和 EulerSwap 的到来,我认为 Curve 是最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的 DEX,我不认为它能保持显著的交易量(实际上它早已被踢出前十),除非发生重大变革:veCRV 重塑 :借鉴 veAERO 等新模型的经验,优化 CRV 的激励分配。利用 crvUSD 提高 DEX 效率 :例如,通过为 Curve LP 提供 crvUSD 贷款。波动性资产的新型流动性结构 :以便 Curve 能够捕获相关交易量。

Ekubo:自信的后来者加速走向灭亡

Ekubo 的情况可以说更加糟糕,因为他们是最近才加入这个领域的。表面上看,Ekubo 在以太坊上是一个快速增长的 DEX,交易量非常可观。Ekubo 本质上是一个 UNIv4 的替代品,拥有更多的流动性结构自定义选项,并且其 DAO 的抽取性比 Uniswap 更低(虽然这是所有项目中最低的标准,但依然如此)。

问题在于交易量的来源:绝大多数(超过 95%)都集中在 USDC/USDT 交易对上,手续费仅为 0.00005%,且有大量激励。Ekubo 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注定无法取胜的价格战,因为 Ekubo 无法长期维持极低的手续费(流动性提供者需要收益),而 Fluid/Euler 则可以做到(如果借款人通过智能债务获得哪怕 0.1% 的收益,他们的处境就比没有智能债务时更好,因此会感到满意)。

◎ Ekubo 统计数据,截至 2025 年 7 月 7 日

拥有 260 万美元 TVL 的资金池,每天处理约 1.3 亿美元的交易量,每天收取 662 美元的手续费,并通过 EKUBO 激励约 8%,他们已经在快速接近自身能力的极限。

最有趣的是, 正是 Ekubo 自己以 USDC/USDT 交易手续费率发起了这场“价格战”,最终却将在自己设下的游戏规则中惨败 。DeFi 永远不会让人感到无聊。

一如既往,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带来启发,并加深你对锚定资产交易游戏的理解。我期待着仅仅因为陈述基于事实的观点而被 Ekubo 社区“喷”,他们的反应让我对自己的判断更加自信,因为我曾在以下情况下观察到同样的回应:

我谴责了 MAI 荒谬的安全措施,结果它很快就被黑客攻击并脱锚了。

我谴责了 R/David Garai 的操控和谎言,结果不到 6 个月 R 就被黑客攻击,几乎消失。

我批评了 Prisma 团队的行为,结果不到 12 个月他们就被黑客攻击并关闭了协议。

名单还在继续。祝大家好运。

牛市暂歇,一览 2025 年筛选潜力山寨币的四大要点

Posted on 2025-08-01 23:57

撰文:The DeFi Investor

编译:Tim,PANews

加密牛市氛围回来了,至少近期是这样。

问题来了:哪些山寨币的表现会带来超额收益?

2021 年大牛市期间,几乎随便什么山寨币都在暴涨。但自那以后,情况已经有所不同了。

目前市面上已经上线了数百万种新山寨币,要想获得超额收益就必须对投资标的进行精心挑选。

在篇文章中,我想分享我的加密项目清单以及项目筛选的关注要点。

我们开始吧

1.叙事热度与用户心智

想一想过去 12 个月中表现最好的代币。

首先想到的有 HYPE、VIRTUAL 和 memecoins。

它们都有强大的基本面吗?像 HYPE 这样的平台确实有,不过以下表现最好的名单中的绝大多数肯定没有。

来源:Coingecko’s Top Crypto Gainers in 2024 article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极高的用户心智占比,且总有一群死忠粉在 X 平台上孜孜不倦地宣传。

除此以外,大多数佼佼者的成功还与强有力的叙事相关。

  • Virtual 在 AI 概念走热时持续暴涨

  • Meme 币在 2024 年第四季度至 2025 年第一季度初因网络 Meme 流行而上涨

我的建议是寻找当前热门的叙事,并进行搜索,再挑选在推特平台上拥有极高活跃度的社群的代币。

2.增长指标

在牛市中,市场热度(不幸地)远比基本面重要,但好消息是:有些项目既能占据高关注度,又实现了产品与市场的高度匹配。

如果某个项目能同时具备这两点,就可能是一笔很棒的投资。特别是当该项目的各项主要指标近期都呈现爆发式增长时。

我来举个例子:稳定币协议 Ethena 在过去 30 天里 TVL 飙升了 50%。与此同时,推特平台上也有不少用户和分析师关注并分析该项目。

结果是?Ethena 的代币 ENA 在过去一个月里上涨了 154%。

通过押注那些处在早期且数据指标持续增长(比如 TVL、收入、手续费不断增长)同时具备一定社群热度的项目,你就能大赚一笔。

我常常用 DeFiLlama 来发掘那些增长最快的项目。

3.合理的代币经济学

如果你计划买入代币后仅持有几天,代币经济学的意义不大;但若是中长期投资规划,情况则完全不同。

举个例子,TIA 代币在过去 17 个月暴跌超过 90%,原因在于每次代币解锁后早期投资者的大规模抛售。

这就是为什么在购买代币前弄清代币经济学很重要。

我研究某个代币时所关注的几个要点:

代币解锁表

Tokenomist 能查许多热门代币的代币经济学和解锁情况。

通常来说,我希望流通供应量至少达到 30%,且年度代币释放量(即通胀率)最多不超过 20%—35%。

另外,如果近期有大规模的代币解锁(例如解锁量相当于当前流通供应量的 20% 以上),我宁愿不买该代币。

代币实用性

我总是问我自己两个问题:

我想购买的这个代币是否会因协议的成功而获益?为什么有人会愿意以比我更高的价格购买它?

分红机制或代币回购方案就是我能想到的最佳方案。

诚然,尽管强劲的代币实用性是巨大优势,但它并非必要条件。我见证过许多几乎没有任何实用性的代币依然表现出色。

4.社区优先

当下,一个奉行社区优先的项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越来越多人不愿投资那些模糊且无趣的项目,他们更愿意支持那些心系社区的团队。

这也是我认为 HYPE 和 PENGU 这类代币最近表现如此亮眼的原因之一。

加密项目以社区优先为导向的一些特征:

  • 进行了大规模的空投

  • 其团队总是轻许诺而重兑现。

  • 团队主导型营销:其团队在 X 平台上非常活跃,并持续与社区互动

  • 代币供应量的很大一部分分配给了社区。

这些就是我在选择代币时主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推动代币价格上涨,那就是即将出现重大催化剂,而该利好尚未计入当前价格。

可能的利好内容包括:即将到来的协议升级、代币经济模型改进,或是发布能显著增加项目收益的新产品。

再好的资产,买贵了也是糟糕的投资。

静待良机择机而动,切忌贸然 FOMO 追涨。

以太坊十年:跳出技术内卷

Posted on 2025-08-01 23:52

撰文:Haotian

以太坊 10 周年,什么天才少年 Vitalik Buterin 打造 Crypto 宇宙帝国等歌功颂德的话就不说了,就谈几点期许吧:

1)以太坊最大的敌人不是外部竞争对手的高 TPS,恰恰是自己制造「技术内卷陷阱」。各种堆叠且复杂但实用性不及预期的技术叙事,正在消耗以太坊的战略重心。当务之急应调整 layer2 诸侯割据的分散局面,回归统一且高效的 layer1 高性能大战略。

2)UltraSound Money 的「大通缩」愿景终会到来。EIP-1559 的燃烧通缩机制和 POS 质押收益的通胀经济模型称得上精妙。燃烧机制 +POS 质押收益 +Layer2 Fee 反哺,这套组合拳一旦有效运转,以太坊势必会走向「大通缩时代」,相比比特币有限的价值捕获能力,以太坊多层收益模型叠加的「长期预期」会有压倒性优势;

3)以太坊版本微策略绝对是一次史诗级的大利好,用好这个由华尔街驱动的正向飞轮,比其他「共享安全」之类的技术叙事包装有效多了。因此以太坊需要一个像 Michael Saylor 那样的「布道者」,根本无需太多概念技术化的华丽包装,仅「全球可编程数字资产结算层」一个定位,就足够华尔街消化并炒作很多年;

4)AI 大战略会是以太坊的「救赎」机会。让智能合约原生调用 AI 能力,让 AI Agent 应用在以太坊上实现再复兴,让去中心化共识成为 AI+Crypto 的基础设施,唯有「AI 大战略」能够把以太坊从单纯 DeFi 套娃的金融困境中拯救出来,重新定义以太坊叙事和应用落地的边界;

从美国到香港,稳定币监管进入「国家级竞速」阶段

Posted on 2025-08-01 23:47

撰文:Cobo

本周,全球稳定币领域在监管明确和实际应用上均迎来关键进展,为其加速融入主流金融奠定坚实基础。

美国发布 168 页《数字资产战略报告》,首次将稳定币定性为核心金融基础设施,并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及自托管划清监管界限,旨在消除过往抑制创新的不确定性。同时,香港已于 8 月 1 日正式开放稳定币牌照申请,其「高而窄」的标准旨在确保市场稳健有序启动。

更深层的变革,正悄然发生在传统金融核心。摩根大通将 USDC 纳入 8000 万用户的信用卡积分体系,PayPal 则用稳定币清算百余种代币直达商户账户。

这些传统巨头正加速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其核心支付流程,预示着一个以稳定币为骨架的新型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时代正加速到来。

市场概览与增长亮点

稳定币总市值达 $266.99(约 2670 亿美元),周环比增长 $1.776b(约 18 亿美元)。市场格局方面,USDT 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占比 61.67%;USDC 位居第二,市值 $63.683b(约 637 亿美元),占比 23.85%。

区块链网络分布

稳定币市值前三网络:

  • 以太坊:$133.276b(1333 亿美元)

  • 波场 (Tron):$82.876b(829 亿美元)

  • Solana:$11.418b(114 亿美元)

周增长最快的网络 TOP3:

  • TON :+17.40%(USDT 占比 80.52%)

  • Cardano:+11.84%(USDM 占比 32.05%)

  • Sui:+10.94%(USDC 占比 59.71%)

数据来自 DefiLlama

🎯美国发布数字资产战略报告:稳定币优先,DeFi 合规与自托管纳入国家战略

本周,美国数字资产监管迎来重要变化。美国白宫发布了《数字资产战略报告》,这份长达 168 页的文件涵盖银行体系、稳定币、税务政策、非法金融与战略储备等关键议题,核心信号十分明确:美国将逐步退出「Operation Choke Point 2.0」式打压路径,转向通过《GENIUS Act》等立法推动美元主导的链上金融体系,扶持以稳定币为代表的合规基础设施。

对 DeFi 协议和自托管工具的监管立场也发生显著变化。报告首次提出为「技术发布者」设立银行保密法(BSA)豁免机制,明确将其与「金融中介」区分开来。这一法律上的身份界定,标志着监管层愿意将非托管类开发活动纳入明确的合规边界,既降低了开发者风险,也为美国重新夺回链上金融技术主导权奠定基础。

SEC 方面同步启动「Project Crypto」,由主席 Paul Atkins 宣布主导,涵盖三大重点:确立清晰的资产分类标准、保障用户自托管权利、推动平台型加密应用在统一监管框架下集成质押、借贷和交易等服务。这一转向意味着 SEC 正从执法型监管走向制度型监管,为平台提供合规下的业务扩展空间。

为降低行业不确定性,该报告在税收层面提出多项明确指引,包括对挖矿、质押、NFT、慈善捐赠等行为的会计和纳税处理建议,并建议审查企业最低替代税(CAMT)在数字资产使用中的适用路径,以简化链上支付的税务壁垒。它强调监管焦点应转向「打击真实风险、激励合规参与」,大力推广监管沙盒与安全港机制,为合规创新开辟试验通道。

🎯稳定币融入美国银行基础设施,传统金融体系进入重组期

Coinbase 与摩根大通建立合作,面向其 8000 万 + 客户开放三类链上接入路径:使用 Chase 信用卡购买加密资产、用 Ultimate Rewards 积分兑换 Base 链上的 USDC,以及银行账户直连。这是主流银行积分体系首次与链上资产打通,标志着稳定币开始进入美国消费金融基础设施,降低了传统用户进入加密世界的操作门槛。

这一合作重塑了积分体系与链上资产之间的边界。Chase 将原本封闭、低流动性的信用卡积分,转化为可在链上流通的 USDC,构建一个具备可编程性与资产互通性的「银行原生加密层」。对用户而言,获取加密资产的路径正日益嵌入日常消费行为;对银行而言,这是一种不改变既有金融结构、却能主动构建链上流动性网络的高粘性方式。

放大来看,摩根大通拥抱加密资产,是美国银行系统性拥抱稳定币与链上金融的缩影。一方面是头部银行正通过自建稳定币与原生业务(如 JPM Coin 和链上抵押借贷)加深链上布局;另一面则是中小银行则依赖 FIS、Fiserv 等技术集成商的核心系统改造,借助 Circle 提供的 API 与托管服务,快速实现对稳定币的接入与清算;同时,Visa 也通过 VTAP 赋能银行在区块链网络上发行和管理链上资产,推动其从传统资金中介向资产发行节点转型。

随着合规框架落地、技术服务成熟,银行将转型为链上资产规模化分发的基础设施入口,随之而来的是,围绕这个角色的产业重构,卡组织扩展底层代币发行能力,技术服务商连接链上资产与银行系统,而银行则从被动接入网络,转向主动定义链上资产入口。

🎯PayPal 推出「Pay with Crypto」,传统四方支付体系的加密重构

PayPal 正在重构全球支付网络的底层逻辑。最新新推出的「Pay with Crypto」服务支持 100 多种主流加密货币与 Coinbase、MetaMask、OKX 等钱包,允许用户用任意代币发起支付,并在后台即时转换为 PYUSD,以美元结算给商家。费率仅 0.99%,远低于信用卡跨境手续费。这个「前端开放、后端锚定」的设计,在保持用户加密资产支付自由的同时,利用稳定币确保了美元清算的速度与可预期性,让链上支付第一次无缝进入标准商业流程。

继「PayPal World」打通全球法币网络后,「Pay with Crypto」将链上资产纳入这一统一账户体系,使加密货币成为标准化支付媒介。其核心是重组支付堆栈,以 PYUSD 稳定币驱动低摩擦兑换与标准化结算,并依托账户体系的闭环管理,将法币与加密资产整合到同一清算路径,逐步形成自有的「PayPal 结算网络」。

这种架构解构并再组合了传统四方支付模式。用户用钱包直接发起支付,资金即刻清算,不再依赖发卡行垫付与卡组织授权,原有基于信用与手续费的收益模型被侵蚀。PayPal 的价值捕获从 interchange fee 转向系统内的服务费与资产管理:包括加密资产即时兑换、稳定币铸造 / 赎回、链上财资管理与 API 接入等。这一转型让 PayPal 从「支付网络的参与者」变为「资金流动路径的设计者」。

对商家而言,这意味着跨境费率骤降、资金秒到、触达 6.5 亿加密用户的新市场;对消费者而言,虽然失去信用卡的预支功能,却获得了低成本支付与资产灵活性。放眼未来,PayPal 正在以稳定币为核心,拆解信用卡时代的角色分工,再围绕链上重组价值链条,试图主导下一代支付秩序的清算逻辑与利润模式。

市场采用

🌱FIS 与 Circle 合作推出银行稳定币支付服务

要点速览

  • 金融科技巨头 FIS(Fidelity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s)与 Circle 达成合作,将 USDC 稳定币集成到 FIS 支付中枢系统;

  • 此合作将使美国银行能为客户提供基于 USDC 的国内和跨境支付服务,预计年底前上线;

  • FIS 每年处理超过 10 万亿美元交易,此次集成为 Circle 提供了接入数千家金融机构的分销渠道,大幅提升 USDC 潜在使用范围。

为什么重要

  • 这一合作标志着稳定币正从「边缘创新」转变为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继美国稳定币立法出台及 FIS 竞争对手 Fiserv 宣布推出自有稳定币 FIUSD 后,FIS 此举进一步确认了传统金融巨头对稳定币价值的认可。作为银行技术供应商,FIS 的加入将显著加速稳定币在传统银行系统中的整合和应用,为稳定币大规模采用铺平道路。

🌱摩根大通与 Coinbase 合作,为 8000 万客户打开加密世界大门

要点速览

  • 摩根大通与 Coinbase 达成突破性合作,将为 8000 万银行客户提供便捷的加密货币获取渠道,2025 年秋季起客户可直接用大通信用卡在 Coinbase 购买加密资产;

  • 2026 年,大通终极奖励积分将首次支持以 100 积分兑换 1 美元 USDC 的比例,兑换将在 Coinbase 的 Base 链上进行,将传统银行积分转化为链上流动性资产;

  • 合作将实现大通银行账户与 Coinbase 直接关联,为客户提供无缝的加密资产购买体验,降低普通消费者进入加密世界的门槛。

为什么重要

  • 这一合作标志着美国最大银行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从批评转为主动拥抱,是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融合的里程碑。USDC 被选为积分兑换的加密奖励,印证其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货币」地位。传统支付模式正在被渐进式「转化」而非被瞬间「打破」—金融巨头正通过整合加密资产的链上流动性和可编程性,将封闭低流动性的积分体系转变为开放高流动性的数字资产,为未来金融体系定位自己。此举将显著加速 Base 网络的用户增长和 USDC 的主流应用,对整个加密生态具有深远影响。

宏观趋势

🔮Tether 发布 Q2 财报:净利润 49 亿美元,40 亿投资美国项目

要点速览

  • USDT 稳定币发行商 Tether International 第二季度净利润达 49 亿美元,其中 31 亿来自经常性利润,26 亿来自黄金和比特币价格升值;

  • 公司持有超过 1625 亿美元储备资产,对应 1571 亿美元负债(已发行 USDT),超额储备 54 亿美元,其中比特币持仓价值 89 亿美元(约 83,200 枚);

  • Tether 对美国国债的敞口超过 1270 亿美元,本季度 USDT 供应量增加了 130 亿美元,公司已将约 40 亿美元投资于美国 AI、可再生能源和数字通信等项目。

为什么重要

  • 随着 GENIUS Act 法案的通过,稳定币正迅速融入更广泛的金融基础设施。Tether 作为最大稳定币发行商,其 CEO 已表示将遵守新法规并发行岸上版本的稳定币。超过 1625 亿美元的储备规模及对美国国债的大量持有使 Tether 成为重要的美元金融工具。该公司将利润大量投入美国战略产业,包括 XXI Capital 比特币财资公司、Rumble 视频平台及加密钱包开发,显示了稳定币巨头正积极寻求在监管框架下转型为合规金融机构,同时将业务拓展至更广泛的技术和金融领域。

🔮德勤:百亿美元级企业 40% 的 CFO 计划两年内采用加密支付投资

要点速览

  • 德勤最新调查显示,99% 的首席财务官(CFO)预计长期将加密货币用于业务功能,调查对象为年收入至少 10 亿美元的北美公司;

  • 23% 的 CFO 表示其财务部门将在未来两年内将加密货币用于投资或支付,在年收入 100 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接近 40%;

  • 尽管 43% 的 CFO 仍担忧价格波动性,但 15% 的受访者预计其财务部门将在未来 24 个月内购买非稳定加密货币作为投资策略的一部分。

为什么重要

  • 在特朗普下令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和 GENIUS 法案提供监管明确性的背景下,企业接受度正逐步提高。德勤报告发布之际,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开始储备比特币、以太坊和 Solana 等加密货币。年收入 100 亿美元以上企业的 CFO 更积极,近四分之一(24%)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非稳定加密货币,显示机构对数字资产的态度正发生根本性转变,企业财务部门正从观望转向实际行动。

新品速递

👀盈透证券考虑发行自有稳定币,欲重塑经纪账户资金流

要点速览

  • 盈透证券(IBKR)正评估发行自有稳定币可行性,计划用于客户账户即时充值、资产转移和 24/7 清算结算,以提升资金流效率;

  • 公司正探索两条路径:发行专属稳定币或兼容第三方稳定币(如 USDC、PYUSD),目标是打通经纪账户与加密资产间连接;

  • IBKR 拥有 387 万客户账户 ( 同比增 32%),今年股价上涨 47%,此举是其数字金融战略延伸,继此前与 Paxos 合作及推出预测市场平台 ForecastEx 后的又一布局。

为什么重要

  • 盈透作为传统券商进军稳定币领域,标志着金融基础设施正加速数字化转型。其计划将彻底改变经纪账户资金调度逻辑,从「T+1/T+2」向「秒级到账」演进,不仅挑战 Coinbase 等加密原生平台,更预示着清算系统由「交易时间驱动」向「账户状态驱动」的范式转变。这一举措体现了大型金融机构开始认可区块链技术在资金流动效率方面的价值,反映监管环境正逐步接纳稳定币进入合规金融体系。

👀 区块链基础设施 Alchemy 升级「Cortex 引擎」,稳定币交易速度提升 66%

要点速览

  • Alchemy 推出「Cortex 引擎」架构,将区块链 API 响应时间从 300-400 毫秒减少至不到 50 毫秒,交易延迟降低 66%;

  • 作为「加密 AWS」,Alchemy 为大多数稳定币发行商(如 Paxos、Circle)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此次升级将直接提升稳定币交易速度;

  • 新架构实现了数十万每秒请求吞吐量,单个区块链节点吞吐量提升 1000 倍,接近大型传统支付系统的处理能力;

为什么重要

  • 稳定币交易量已与 Visa 和 Mastercard 国际支付相媲美,但速度一直是短板。Alchemy 此次升级将区块链响应时间降至 100 毫秒以下(人类感知延迟的阈值约为 200 毫秒),使稳定币支付体验首次能与传统支付系统媲美。作为连接去中心化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Alchemy 支持包括 Coinbase、Stripe、摩根大通在内的大型机构,此次性能提升将影响广泛的 Web3 生态系统,为稳定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扫除技术障碍,加速区块链支付向主流市场渗透。

👀MetaMask 推出「稳定币生息」功能,用户可直接在钱包赚取收益

要点速览

  • MetaMask 正式推出「稳定币生息」(Stablecoin Earn)功能,允许用户直接在钱包前端存入 USDT、USDC、DAI 等主流稳定币;

  • 该功能由知名 DeFi 协议 Aave 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用户可通过此功能自动赚取稳定币收益;

  • 存款无锁仓限制,用户可随时提取资金,降低了 DeFi 参与门槛。

为什么重要

  • 这标志着最大的 Web3 钱包 MetaMask 开始直接整合收益产品,将 DeFi 功能前置到钱包界面,极大简化了普通用户参与 DeFi 的流程。通过与 Aave 合作,MetaMask 既保证了产品安全性,又降低了用户学习成本,有望吸引更多传统用户尝试加密资产收益管理,推动 DeFi 实用性普及。

👀Routable 与 Brale 合作,推出全球稳定币支付系统

要点速览

  • 支付平台 Routable 宣布与 Brale 合作,将稳定币支付集成到其现有的 AP(应付账款)自动化系统中,与 ACH 等传统支付方式并列;

  • 该合作让 Routable 客户可接入 Brale、Circle 和 Paxos 发行的稳定币,支持 19 个区块链网络,包括 Ethereum、Solana、Base、Canton 等;

  • 企业可通过 API 变量轻松选择区块链网络,无需额外技术集成,实现对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140 多种货币的支付。

为什么重要

  • 这一合作标志着稳定币正加速进入企业支付领域,将区块链支付功能与传统企业财务软件无缝整合。通过支持多链和多种稳定币发行方,Routable 与 Brale 的合作打破了区块链生态系统间的壁垒,为企业提供灵活选择,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即时支付,展现了稳定币作为跨境支付基础设施的巨大潜力。

👀Cash App 推出 Pools 功能,简化群组支付流程

要点速览

  • Cash App 正式推出 Pools 群组支付功能,允许用户创建资金池收集团体支付,支持 Cash App 内部转账及 Apple Pay、Google Pay 外部支付;

  • 新功能解决了 60% 美国成年人参与的群组资金收集痛点,免除单人垫付压力,支持设定目标金额、追踪进度并实时掌握贡献情况;

  • 功能目前对部分用户开放,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向所有 5700 万月活用户推广,标志着 Cash App 向社交化金融管理转型的开始。

为什么重要

  • Pools 功能顺应了年轻用户将资金管理视为社交体验的趋势,有效连接了 Cash App 现有的银行和支付工具生态。通过简化群组支付流程并整合主流支付方式,Cash App 强化了其作为综合性金融平台的地位,同时打开了群组金融管理这一巨大市场。这一产品战略反映了支付平台正从单纯交易工具向社交化金融协作平台演进的行业趋势。

👀SoFi CEO 宣布加密扩张计划,将推质押、借贷服务及稳定币

要点速览

  • 在强劲财报发布后,SoFi CEO Anthony Noto 宣布全面扩张加密业务,计划增加招聘并为客户提供加密资产抵押借贷和质押服务;

  • SoFi 作为美国最大在线贷款机构,计划年底前重新推出加密货币现货交易服务,允许用户买卖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代币;

  • Noto 表示 SoFi 拥有银行牌照的优势使其能比竞争对手更早推出稳定币,因为 OCC(美国货币监理署)已允许银行发行稳定币,而 GENIUS 法案要求的规则制定需要 12-18 个月。

为什么重要

  • SoFi 的加密扩张标志着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融合加速,其银行牌照优势可能使其在稳定币领域占据先机。随着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传统银行也表达对区块链支付和稳定币的兴趣,金融科技公司正积极抢占市场份额。SoFi 的全面布局体现了银行业对加密资产的战略性重视,将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数字资产服务,同时也代表着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

👀Visa 扩展稳定币结算平台,新增 Stellar、Avalanche 和三种稳定币支持

要点速览

  • Visa 宣布其稳定币结算平台将通过与 Paxos 合作新增支持 PayPal USD(PYUSD)和 Global Dollar(USDG),同时添加 Circle 发行的欧元稳定币 EURC;

  • 平台区块链支持范围从以太坊和 Solana 扩展至 Stellar 和 Avalanche,实现四种稳定币跨四个区块链的结算能力;

  • 此次扩展使合作伙伴能够同时在美元和欧元两种主要货币中进行稳定币结算,减少钱包和开发者的摩擦成本。

为什么重要

  • 作为传统支付巨头,Visa 自 2020 年起探索 USDC 结算,此次多币种、多链平台扩展标志着其加密战略全面升级。随着支付提供商、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寻求更快的跨境交易解决方案,稳定币正获得广泛采用。Visa 的全球增长产品和战略合作负责人 Rubail Birwadker 表示:「当稳定币可信、可扩展且可互操作时,它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资金流动方式。」此举将加速稳定币在主流支付领域的采用,使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支付从加密货币垂直领域扩展到更广泛的全球支付市场。

👀Clearpool 推出支付融资服务,首创稳定币收益型代币 cpUSD

要点速览

  • 去中心化信贷平台 Clearpool 推出针对支付金融(PayFi)的稳定币信贷池,为跨境转账和卡交易处理中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短期融资解决方案;

  • 新推出的收益型代币 cpUSD 由 PayFi 保险库和流动性稳定币支持,收益来源于实体支付流而非投机性加密活动;

  • Clearpool 已为包括 Jane Street 和 Banxa 在内的机构借款人提供超过 8 亿美元的稳定币信贷,专注于解决法币与稳定币结算时间差带来的流动性缺口。

为什么重要

  • Clearpool 新产品突显稳定币在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中的核心地位。CEO Jakob Kronbichler 指出:「许多人忽视的是,稳定币虽能即时结算,但法币不能,这迫使金融科技公司垫付流动性来弥合这一差距。」特别在传统银行渠道缓慢或成本高昂的新兴市场,PayFi 池将为机构提供 1-7 天的短期信贷周期,满足法币结算前的流动性需求。cpUSD 将 DeFi 收益与实体支付需求挂钩,为持有者提供一种受实际支付业务驱动而非投机周期影响的稳定收益来源,代表着 DeFi 向更广泛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拓展。

资本布局

🌱摩根大通:2025 年 Q1 Coinbase 从 Circle 获得约 3 亿美元的分销费用收入

要点速览

  • 摩根大通报告显示,Coinbase 2025 年 Q1 从 Circle 获得约 3 亿美元分销支付,超过 Circle 自身 2.3 亿美元的净收入;

  • Coinbase 持有价值 16 亿美元的 Circle 股份,但更大价值来自 USDC 生态:平台内 130 亿美元 USDC 余额产生 1.25 亿美元收入,平台外 Reserve Fund 收入分成带来 1.7 亿美元几乎 100% 利润率的收入;

  • 摩根大通估计 Circle 相关经济价值对 Coinbase 股东而言高达 550-600 亿美元,认为市场可能低估了 USDC 生态系统的战略重要性。

为什么重要

  • 这揭示了主流加密交易所通过稳定币生态获取高利润的商业模式正走向成熟。Coinbase 作为 USDC 分销商的角色,不仅带来直接高利润收入,还促进用户增长,Circle 提供的激励使 Coinbase 能以零或负成本吸引客户。此案例表明稳定币不仅是交易媒介,更成为加密平台核心收入来源,预示着稳定币经济将成为加密企业估值的关键驱动因素。

💰圆币科技融资 4000 万美元,众安国际等领投

要点速览

  • 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圆币科技完成近 4000 万美元 A2 轮融资,由众安国际、中湾国际、璀璨投资及 Hivemind Capital 领投,红杉中国等跟投;

  • 公司已与众安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探索稳定币在合规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此前已参与香港金管局稳定币沙盒试点;

  • 圆币科技曾推出与港元 1:1 锚定的 HKDR 稳定币,并于去年 9 月完成由红杉中国等参投的 780 万美元 A1 轮融资,展现出连续融资能力。

为什么重要

  • 此轮融资反映香港正积极打造合规稳定币生态,众安银行等机构参与表明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融合加速。圆币科技作为香港金管局试点参与者,其 HKDR 稳定币有望成为香港推动虚拟资产监管框架下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对促进香港发展成为亚洲主要加密货币中心具有战略意义。

💰Zodia Markets 获 Circle Ventures 参投的 1825 万美元 A 轮融资,拓展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

要点速览

  • Zodia Markets 完成 1825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Pharsalus Capital 领投,Circle Ventures 等参投,资金将用于加速国际扩张和稳定币支付解决方案;

  • 公司自 2021 年成立以来一直获得渣打银行创新部门 SC Ventures 和亚洲领先数字资产公司 OSL Group 的支持,已建立跨境稳定币流动的领先地位;

  • Zodia Markets 目前支持超过 20 种法币和 70 多种数字资产 ( 包括美元和非美元稳定币 ),专注于为机构提供实时批发交易、结算和跨境资金流动服务。

为什么重要

  • 这笔融资凸显了传统银行与加密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趋势。作为渣打银行支持的数字资产平台,Zodia Markets 正通过稳定币重塑机构间跨境支付模式,Circle Ventures 的参投进一步验证了其在机构级稳定币基础设施中的战略地位。该平台将传统外汇资本流与实时稳定币结算相结合,代表着全球性银行开始将稳定币作为其核心支付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推动了批发银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Stable 获 2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开发以 USDT 为基础的支付区块链

要点速览

  • Stable 完成 2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Bitfinex 和 Hack VC 领投,Franklin Templeton、Castle Island Ventures 和 KuCoin Ventures 等参投;

  • 该区块链项目将 USDT 作为燃料代币,旨在实现快速、低成本和稳定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

  • Stable 加入了稳定币区块链赛道竞争,该领域已有 Plasma 等项目,后者近期为其稳定币网络筹集了 3.73 亿美元。

为什么重要

  • 稳定币市场已增长至 2730 亿美元市值,USDT 和 USDC 占据主导地位,而专为稳定币支付优化的区块链基础设施需求正在增长。Stable 由 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等天使投资人支持,表明行业对专为稳定币交易设计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有强烈兴趣。传统金融机构 Franklin Templeton 参投显示机构资本正加速进入稳定币基础设施领域,这将进一步推动稳定币在全球支付和结算系统中的应用。

监管合规

🏛️香港稳定币监管已生效,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将申请牌照

要点速览

  • 《稳定币条例》8 月 1 日正式生效,金管局开放申请窗口至 9 月 30 日,首个牌照预计明年初发出;

  • 渣打香港暨大中华及北亚区行政总裁确认集团正研究文件并探索应用场景,目标尽快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

  •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将申请牌照,包括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渣打银行、安拟集团、香港电讯等;

  • 与此同时更多本地银行、科技企业与 Web3 团队正在围绕清算系统、托管机制与支付接口等做进一步准备。

为什么重要

  • 香港金管局强调稳定币发牌门槛很高,初期只会批出数个牌照,获牌机构需满足合规性、具体性和可持续性三大要求。此举标志香港从沙盒测试进入正式监管体系,将吸引传统银行、科技企业和 Web3 团队布局稳定币业务,对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美国 SEC 主席 Atkins:「大多数加密资产不是证券」

要点速览

  • SEC 主席 Paul Atkins 宣布启动「Project Crypto 计划」,旨在迅速实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敦促的新加密政策,通过现代化证券规则以适应加密资产,明确反驳前 SEC 主席 Gensler 观点;

  • Atkins 强调「大多数加密资产不是证券」,并指示 SEC 员工起草明确简单的加密资产分发、托管和交易规则;

  • SEC 将为加密证券提供「量身定制的披露要求、豁免和安全港」,包括 ICO、空投和网络奖励,并支持自托管钱包和「超级应用」一站式服务。

为什么重要

  • 这标志着美国加密监管哲学的重大转变,Atkins 明确支持特朗普建立「加密黄金时代」的目标,将吸引曾逃离美国的加密企业回归。SEC 新政策将允许经纪交易商在单一平台上提供多种资产交易,无需多重许可证,同时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保护。这一重大政策转向预示着美国加密监管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可能为市场带来确定性并促进创新。

🏛️德国 AllUnity 推出 BaFin 监管下首个欧元稳定币 EURAU

要点速览

  • 由 DWS、Galaxy 和 Flow Traders 合资企业 AllUnity 推出的 EURAU 成为德国首个符合 MiCAR 法规的欧元稳定币,获德国金融监管局 BaFin 电子货币许可;

  • EURAU 作为以太坊 ERC-20 代币发行,由欧洲银行联盟作为储备托管方,主要面向需要受监管、即时跨境欧元支付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企业客户;

  • 该稳定币将在 BaFin 监管的数字资产交易所 Bullish Europe 上线,首批交易对包括 BTC/EURAU 和 USDC/EURAU,由 Flow Traders 提供做市服务。

为什么重要

  • EURAU 的推出标志着欧洲受监管稳定币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在 BitGo、Metzler Bank 和 Fireblocks 等知名机构支持下,这一稳定币展现了将监管合规稳定币嵌入欧洲金融基础设施的广泛趋势。AllUnity CEO Alexander Höptner 称此为数字欧洲「金融主权」的重要一步,显示欧盟正通过 MiCAR 框架建立独立于美元稳定币的欧元数字支付体系,为欧洲金融机构提供符合当地监管的支付解决方案。

🏛️韩国央行成立加密资产部门,响应本土稳定币发展势头

要点速览

  • 韩国央行(BOK)新设虚拟资产部门,负责监控加密市场并主导韩元稳定币相关内部讨论,该部门设立在金融支付系统局下;

  • 央行同时将「数字货币研究团队」更名为「数字货币团队」,显示从理论探索转向更积极的数字货币实践;

  • 韩国新当选总统李在明承诺推动本土货币稳定币市场发展以防止资本外流,执政党议员已提交法案建立韩元稳定币监管框架。

为什么重要

  • 韩国央行此举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央行对稳定币态度的转变,从警惕到积极参与。在美国政府支持美元稳定币的背景下,韩国政府和金融机构正迅速行动以防止资本外流和美元化。韩国暂缓 CBDC 项目转而关注稳定币的决定,反映了亚洲金融中心正寻求在央行数字货币与私营部门稳定币之间寻找平衡,这将加速亚洲稳定币生态系统的形成。

胖企鹅 CEO Luca Netz 的故事

Posted on 2025-08-01 23:42

撰文:Thejaswini M A

编译:Block unicorn

前言

Ring 配送中心的箱子不会自己打包,但 16 岁的卢卡·内茨总是分心。在他周围,同事们熟练高效地完成轮班工作。但 Netz 一心想着如何将一家初创企业打造成一家价值 10 亿美元的收购公司。

他为了这份仓库工作退学,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母亲能找到的任何地方睡觉,现在,他亲眼见证了公司如何真正创造财富。

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了初创公司如何扩大规模、如何消耗资金以及如何努力生存以达到逃逸速度。

多年后,当内茨以 250 万美元押注一组被大多数人认为毫无价值的卡通企鹅时,这堂课证明了无价的价值。今天,这些企鹅摆在沃尔玛的货架上,这位曾经无家可归的洛杉矶少年如今已成为加密货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建设者之一,25 岁时身价超过 1 亿美元。

「我们大约有十年无家可归,」内茨平静地回忆道。「我们住遍了全世界,从南非到巴黎、伦敦、纽约,再到洛杉矶。只要我妈妈能鼓起勇气,我们就一直这样生活。」

骗子的成长

内茨的母亲,一位来自法国的无证移民,几乎不会说英语,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他们不断搬家,住在朋友、熟人,有时甚至住在愿意暂时收留他们的陌生人家。对小卢卡来说,家就是他们那一周碰巧能睡的地方。

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样的成长经历是一种障碍。内茨却学会了将其视为一种教育。不断的流离失所教会了他适应能力。不确定性训练他发现别人忽视的机会。饥饿教会他在机会来临时迅速行动。

到中学时,内茨发现了一个简单的真理:他的同学愿意为方便支付更多,而不是步行去汉堡王。于是,他开始买鸡肉三明治和零食,然后从背包里以加价卖出。简单的数学,但很有效。

内茨十二岁时,他的家庭终于在洛杉矶中部定居下来。在那里,他第一次尝到了安定下来的滋味。不断的搬迁停止了,至少持续了几年。

十六岁时,内茨从高中辍学,打印了一百份简历。然后,他走遍了圣莫尼卡的科技街,挨家挨户地拜访每一家他能找到的初创公司,就像在为某件事竞选一样。

Ring 雇佣了他。那是 2015 年,这家智能门铃公司当时只有二十名员工和宏大的梦想。内茨从仓库开始——打包箱子、处理订单——这种工作大多数人做时不会多想。但他在关注远超这些的事情:融资轮次、招聘热潮,以及问题如何解决(或未解决)。

他见证了 Ring 从一家不起眼的初创公司成长为亚马逊十亿美元的收购目标。在他打包箱子时,风险资本蜂拥而至。在他处理订单时,公司规模扩大。他获得了一般主流 MBA 课程无法提供的初创企业机制教育。

「我能够亲眼见证一家公司从融资百万美元到成为十亿美元公司的全过程,」内茨回忆道。

金链顿悟

在 Ring 工作时,16 岁的内茨开始注意到嘻哈文化中的一个奇怪现象。说唱歌手会花费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购买金链和钻石珠宝。但他仔细观察后发现,大多数粉丝无法区分一条 10 万美元的金链和一条 200 美元的镀金复制品。

这一观察成为他第一个真正生意的基础。内茨找到了供应镀金链和立方氧化锆钻石的供应商,这些看起来几乎与昂贵版本一模一样。然后他制定了一个既简单又巧妙的营销策略:他会支付 50 到 100 美元给流行说唱歌手的粉丝页面来推广他的珠宝。

「每次我付钱给他们,他们发布了我的推广,我们每次都能赚回 1000 到 2000 甚至 5000 美元,」他回忆道。投资回报率如此之高,他可以立即将利润再投资并激进扩张。

在 Shopify 上推出代发货业务九个月后,内茨实现了他的第一个百万美元收入。他当时 18 岁。最终,他以 800 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珠宝生意,这为他追求更大的目标提供了资本。

有了银行里的钱,内茨开始多元化发展,利用他在珠宝生意中积累的社交媒体营销经验。他担任了标志性服装品牌 Von Dutch 的首席营销官,获得了管理成熟品牌的经验。

随后,他成为 Gel Blaster 的首席营销官和主要投资者,这是一家生产基于 Orbeez 的玩具枪的玩具公司。在他的营销领导下,Gel Blaster 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成功,被行业刊物称为「北美增长最快的玩具公司」。

但宇宙为他准备了更可爱的东西。

企鹅救援

2022 年初,NFT 市场仍因前一年的爆发而高涨。数字艺术品以数百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名人将他们的头像更换为卡通猿猴,新项目每天推出,承诺打造下一个迪士尼。

其中之一是 Pudgy Penguins,一个包含 8,888 个卡通企鹅 NFT 的系列,以其可爱的设计和强大的社区吸引了关注。但到 2022 年 1 月,项目陷入了危机。最初的创始人承诺过多而交付不足,路线图项目未兑现。有指控称财务管理不当,社区信任崩塌。

2022 年 1 月 6 日,社区投票驱逐了初始的创始人。同日,内茨在推特上公开提出以 750 ETH(当时约 250 万美元)购买整个 Pudgy Penguins 系列及其知识产权。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收购发生在一周后 NFT 市场进入为期两年的熊市之前。内茨和他的执行团队筹集资金进行收购,并在一年内无薪工作,同时再投入 50 万美元自有资金维持项目存活。

吸引他的是打造一个持久品牌的潜力。「如果我闭上眼睛无法想象 Pudgy Penguins 成为一个十亿美元的品牌,我永远不会购买它,」他说。

超越数字收藏品

大多数人都以为内茨会把 Pudgy Penguins 倒卖,收拾残局,推高地板价,然后再卖给下一个买家。然而,他完全忽视了 NFT 市场。

在 Igloo Inc. 的领导下,Pudgy Penguins 成为前所未有的品牌:一个在现实世界中运作的加密品牌。内茨建立了六种收入来源:数字体验、实体产品、许可交易、内容创作、影视开发和游戏。这些企鹅不再只是头像,而是更大故事中的角色。

实体产品的策略起初看似疯狂。加密货币爱好者会买卡通企鹅毛绒玩具?但内茨的目标不是加密货币爱好者,而是沃尔玛的父母们。

每个毛绒玩具附带一个二维码,引导买家进入「Pudgy World」,这是一个数字空间,用户可获得加密钱包并领取 NFT 可穿戴装备。

Pudgy World 是一款免费的 3D 浏览器游戏,玩家可以定制企鹅头像,使用他们的 NFT 和实体玩具探索虚拟世界,无缝整合 Web3 所有权与易于上手的游戏。父母以为他们为孩子买了一个毛绒玩具,但实际上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 Web3。

这一策略的成功出乎所有人预料。Pudgy Penguins 玩具现摆在沃尔玛、Target、Chuck E. Cheese、亚马逊和 Walgreens 的货架上。已售出超过 150 万个玩具,一年内收入超过 1000 万美元。

当其他 NFT 项目崩溃或拼命转型时,Pudgy Penguins 悄然成为一个无需依赖加密货币就能生存的加密品牌。

代币发行

2024 年 12 月 13 日,内茨向加密生态系统中数百万用户钱包空投了价值 15 亿美元的 PENGU 代币。这是 Solana 历史上最大的空投。他选择 Solana 是因为其较低的交易费用和更高的吞吐量,以最大化可访问性。

25.9% 的代币分配给 Pudgy Penguin 社区,24.12% 分配给其他社区和新人加入,其余部分在团队成员(有锁定期)、流动性提供和公司储备之间分配。

此次发行在加密社区引发激烈争论。一些人赞扬广泛的分配民主化了项目的成功。其他人批评将代币分发给数百万个钱包,而不是集中奖励给长期持有者。

内茨为这一策略辩护:「我不是想发行一个 20 亿美元的代币然后永远止步于此。我要追逐的是真正的巨头。我要追逐的是狗狗币。」 他认为,PENGU 要达到像狗狗币这样的成熟模因币的规模,需要一个能够引起主流受众共鸣的发行故事。

自推出以来,PENGU 的走势验证了内茨的一些大胆预测。PENGU 首次亮相时市值约为 23 亿美元,随后经历了大型代币发行的典型波动,先是大幅下跌,最终找到支撑位。该代币在关键价格水平之间盘整了数月,为随后的大幅反弹奠定了基础。

到 2025 年中期,随着大户积累的增加和每日交易量突破 25 亿美元,PENGU 在短短几周内飙升超过 300%,其市值超过 25 亿美元。

这一涨势由多个催化剂推动,展示了生态系统日益增长的主流吸引力。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 Canary Capital 向 SEC 提交的开创性 PENGU/NFT 主题 ETF 申请。这一机构验证引发了市场上的巨大 FOMO,表明传统金融开始关注 Pudgy Penguins 生态系统。大户积累为上涨提供了技术基础,仅 7 月以来,大户就收购了超过 2 亿枚 PENGU 代币,交易量激增反映了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浓厚兴趣。

与主流品牌的战略合作,包括 NASCAR、Lufthansa 和 Suplay Inc.,带来了超越加密圈的空前曝光度。关于 Pudgy Penguins 可能收购 OpenSea 的持续传言进一步点燃了投机热潮,尽管团队后来否认了这些传言。

与此同时,原始 NFT 系列保持了强劲表现,地板价稳定在 15-16 ETH,显著恢复自熊市低点,验证了内茨打造超越短期炒作的持久价值的策略。

打造消费者区块链

2025 年 1 月,Abstract 作为内茨迄今最大胆的赌注推出:一个不像是区块链的区块链。没有钱包设置。没有需要存储的助记词。没有需要计算的 Gas 费。用户可以开始交易而完全不知道他们在使用区块链技术。

内茨认为,区块链本身是 Abstract 最无趣的部分。在他看来,消费者不会上链,除非他们有理由,而且除非摩擦消失。最重要的是,他希望 Abstract 充满乐趣,让人们可以玩游戏、收集数字物品、与应用程序互动,而无需思考底层技术。

这一愿景吸引了来自 Founders Fund 和其他顶级投资者的 1100 万美元投资。Abstract 推出时已有超过 100 个应用,另有 400 多个正在开发中。这些不是 DeFi 协议或交易平台,而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游戏、音乐、体育和时尚应用。

这一雄心反映了背后的那个人。内茨每周工作六天,每天 12 小时,从早上 8 点到晚上 8 点,没有假期。唯一的休息时间在晚上 6 点到 8 点,他称之为「批判性思考时间」,用来处理当天事务并计划明天的执行。

Abstract 可能成为最终将加密货币带给主流消费者的平台。或者,它可能成为愿景与现实差距的又一个昂贵教训。对内茨来说,不知道结果如何的不适感正是重点。

未来的愿景

内茨对未来有自己的理论。传统品牌向消费者销售产品,交易在收银台结束。NFT 完全颠倒了这一模式。你得到的不是客户,而是参与者;不是买家,而是与品牌成功共享利益的利益相关者。

这种机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协同效应。当 Pudgy Penguin 的持有者推广品牌时,他们默认就成为了保护自身资产的投资者。当这些玩具上架沃尔玛时,每一位 NFT 持有者都是赢家。这是一种让所有参与者都参与其中的资本主义。

但内茨想的不是季度收益。他在为几十年做打算。Pudgy World 的完整体验,经过 18 个月的开发,已有数十万个账户创建,即将推出。他计划积极扩展到亚太市场,押注下一波加密热潮将从东方兴起。

25 岁的卢卡·内茨站在两个本不该碰撞的世界交汇处。一边是加密货币的混乱投机世界,财富可能在几分钟内蒸发;另一边是传统零售的缓慢运转机器,在沃尔玛获得货架空间需要数月的谈判和可靠的业绩记录。

大多数人会选择一边,而内茨却建了一座桥。

他知道,未来不是在数字与实体、社区与商业、创新与可访问性之间选择,而是证明它们从来不是对立的。

每个在 Target 百货出售的 Pudgy Penguin 玩具都带有一个二维码,解锁一个数字世界。每个交易的 PENGU 代币代表着一个同时存在于区块链代码和零售商品中的品牌所有权。每个仅用电子邮件注册的 Abstract 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金融的未来。

这就是内茨的革命。让不可能变得不可避免。他没有颠覆行业,而是教会它们相互对话。

在加密货币的短暂历史中,大多数成功故事遵循一个熟悉的弧线:技术突破、风险投资、爆炸性增长,最终走向衰落。内茨书写了不同的剧本。他将行业最大的弱点——对普通人的不透明——变成了他的竞争优势。

一些企业家创建公司。其他人创建运动。内茨创建了一个新的存在类别。一个数字所有权感觉像拿着毛绒玩具一样自然,全球社区围绕共享的快乐而非共同兴趣形成,最复杂的技术隐藏在最简单的体验背后。

白宫报告藏 100 + 立法建议,更是 Crypto 风向标

Posted on 2025-08-01 23:37

来源:美国白宫

整理:KarenZ,Foresight News

北京时间 7 月 31 日,美国白宫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发布《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力》报告。

报告长达 166 页,覆盖数字资产生态系统概述、数字市场结构和现行监管框架等内容,并就数字资产分类、支付稳定币、监管框架、税收等给出了相对明确的 100 多项立法建议和指导,核心目标确保美国在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推动制定清晰的监管框架,以促进创新、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同时防范金融风险。

TL;DR

一、美国公民和企业应该能够拥有数字资产并出于合法目的使用区块链技术,而不必担心被起诉。同样,美国企业家和软件开发者应该拥有自由和监管确定性,利用这些技术升级美国经济的所有领域。

  • 国会应颁布立法,确认个人可以在没有金融中介的情况下托管自己的数字资产,并使用这些资产进行合法的点对点交易。

  • 国会应编纂关于资产控制权如何影响《银行保密法》义务的原则,特别是针对货币 transmitters。对于《银行保密法》而言,没有对价值保持完全独立控制的软件提供商不应被视为从事货币传输业务。

  • 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应评估其与数字资产领域相关的现有指南(包括 2013 年和 2019 年发布的指南)是否以及如何应被撤销、修改或更新,以反映立法和监管变化。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可以考虑是否需要为特定市场或特定《银行保密法》义务的应用提供额外指南。

二、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监管机构应为美国数字资产市场成为世界上最深、流动性最强的市场奠定基础。

  • 美 SEC 和 CFTC 应利用其现有职权,立即在联邦层面推动数字资产交易。

  • 国会应颁布立法,授予 CFTC 明确的权力来监管非证券类数字资产的现货市场。该立法应允许两个市场监管机构的注册者在最高效的许可结构下从事多个业务线。

  • 政策制定者在确定 DeFi 的监管时,应充分考虑特定软件应用程序在以下方面的程度:(i)对资产行使「控制权」;(ii)在技术上能够被修改;(iii)以集中式结构或管理方式运作;(iv)在技术上或后勤上能够遵守当前监管义务。

三、银行监管机构应推动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发展。

  • 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应确保关于现有和新的有关风险管理和银行参与的实践或指南是技术中立的。

  • 这些监管机构应重新启动加密货币创新工作。美国应针对银行数字资产活动采用准确反映资产或活动风险的资本要求。

  • 相关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应就合格机构获得银行执照或储备银行主账户的流程提供清晰度和透明度。

四、由美元支撑的稳定币代表了支付领域的下一波创新,政策制定者应鼓励其采用,以在数字时代提升美元的主导地位。

  • 根据美国《GENIUS Act》获得国会授权的所有机构都应高效地履行其职责。

  • 包括财政部在内的美国相关机构应促进美国私营部门在负责任地开发跨境支付和金融市场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这些机构还应促进美国在制定反映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新支付技术国际法律、监管和技术标准及最佳实践方面的领导地位。

  • 包括财政部在内的相关美国政府部门应当促进私营部门在跨境支付和金融市场技术负责任的创新发展中的领导作用。这些机构还应推动美国在制定反映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新型支付技术国际法律、监管及技术标准与最佳实践方面的引领地位。

  • 国会应立法禁止在美国境内采用任何央行数字货币(CBDC)。在国际层面,美国应敦促其他国家推行促进私营部门在支付和金融体系升级中发挥作用的政策。

五、美国执法机构应具备必要的手段和权限,对利用数字资产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主体追究责任。这些执法工具绝不得被滥用,以针对守法公民的合法活动。

六、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致力于通过清晰的税务指南和立法调整,解决数字资产领域的税务模糊性问题,平衡创新支持与税收合规需求。

  • 具体涵盖代币封装、挖矿、质押、支付型稳定币等相关的税收指导。

  • 国会颁布立法,将数字资产视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别,并根据联邦所得税规定,对适用于证券或商品的税收规则进行修改,并将数字资产添加到受 wash sale 规则约束的资产清单中。

数字资产生态系统概述

报告概述了数字资产生态系统:

自 2009 年比特币诞生以来,数字资产市场呈指数级增长,已从小众领域发展为数万亿美元规模的支付和交易生态系统。

机构采用加速:比特币现货 ETF 数据持续增长。

DeFi 崛起:2025 年 DeFi 协议总锁仓量(TVL)达 1300 亿美元。

体育俱乐部和视频游戏开发商等各种机构都开始尝试使用 NFT 作为对团队或游戏内资产忠诚度的象征。

报告还概述了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众多市场参与方、DeFi 技术堆栈,并介绍 DAO、协议共识机制(PoW 和 PoS)、挖矿、质押、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和工具等内容。

众多市场参与方:

DeFi 技术堆栈:

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和工具:

现行监管框架

联邦层面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二级数字资产市场的主要联邦监管机构。

  • 美国金融业监管局 (FINRA) 、美国全国期货协会 (NFA)等自律组织也协助监管和监督某些金融行业参与者。

  • 银行监管机构:美联储、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

  • 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 (FinCEN) 通过《银行保密法》(BSA)要求金融机构提交可疑活动报告(SARs)和现金交易报告(CTRs)等,保护金融体系免受非法活动侵害,打击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是美国经济制裁的主管部门;国税局(IRS)负责征收税款,向纳税人提供税务相关帮助等。

州级层面

部分州的金融服务机构已将州级货币转移法应用于数字资产托管方和交易平台,要求中介机构向该机构注册为货币转移机构,以便为位于相关州的客户提供服务。一些州将数字资产交易排除在货币转移法之外,专门从事数字资产交易的公司在这些州可能不受许可要求的约束。其他州则针对数字资产建立了专门的监管制度。

  • 纽约州(NYDFS):通过「BitLicense」制度要求数字资产企业获取牌照,但被批评流程冗长。

  • 怀俄明州:设立「特殊目的存款机构」(SPDI)牌照,承认 DAO 为合法实体。

  • 加州:2026 年将实施数字资产专项法规。

需进一步明确监管的主要市场活动

报告还讨论了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的主要市场活动,包括:

  • 数字资产的发行(ICO、空投、分叉);

  • 交易;

  • 托管和钱包;

  • 清算与结算;

  • 借贷与抵押;

  • 代币化。

关于代币化,报告援引业内估计,到 2030 年,超过 6000 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可能被代币化。代币化的监管结构取决于被代币化的资产,而非单纯的资产代币化过程。在代币化工具受到监管的地方,它们往往被作为证券进行监管,因为目前代币化交易量很大一部分来自证券类标的资产(例如固定收益和私人信贷)。代币化的其他非证券用途包括代币化商品(例如黄金)和代币化非金融资产(例如商业房地产和稀有物品)。

市场结构与监管建议

报告指出,自特朗普就职以来,美 SEC 和 CFTC 都已采取强有力的初步措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亟需的清晰信息。

建立数字资产分类法

报告将数字资产类别细分为三类:证券型代币、商品代币以及商业和消费者用途代币。

1、证券型代币(Security Tokens)

定义:符合《证券法》定义的资产,如股票、债券或投资合同(通过 Howey 测试判定)。

监管要求:

  • 发行需在 SEC 注册或符合豁免条件。

  • 根据《证券交易法》第 3(a)(1) 条和配套规则 Rule 3b-16(a),任何符合「交易所」(exchange)定义的平台,如果提供证券型数字资产的交易服务:必须注册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或依据豁免条款运营(例如,作为 ATS)。

代币化不会影响所发行证券的实质,发行人或其代理人使用区块链也不会产生新的或不同类型的资产。因此,代币化证券完全符合联邦证券法对「证券」的定义,除非获得豁免,否则所有此类资产的发行和销售均需注册。SEC 拥有豁免权,可利用这些豁免权来缓解与代币化证券发行和交易相关的担忧。

2、商品型代币(Commodity Tokens)

定义:被 CFTC 视为「商品」的数字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坊),其衍生品(期货、期权)受 CFTC 监管。

监管要求: 现货市场暂无联邦统一框架,但 CFTC 可打击欺诈和操纵行为。若涉及数字资产衍生品,必须在指定合约市场(DCM)或互换执行设施(SEF)上线交易,并遵守 CEA 清算规则。数字资产衍生品将由注册衍生品清算机构(DCO)清算,该机构充当每个买方和卖方的中央对手方。

网络代币(协议代币)与证券不同,通常不授予股权、债务或利润分享权。即使网络代币最初作为「投资合同」(证券)发行,一旦网络完全运行且足够去中心化,应不再被视为证券。

3、商业和消费者用途代币(Tokens for Commercial and Consumer Use)

定义:用于访问特定商品、服务或权益的代币(通常为 NFT),或者忠诚度代币(可以在封闭系统内兑换用于消费目的)。

联邦层面推动数字资产交易的监管建议

一、SEC 应立即采取的举措建议:

1、利用《证券法》的规则制定权和豁免权推进以下措施:

  • 为涉及数字资产的证券发行建立定制化豁免制度。

  • 为功能性未完善或去中心化未完成的代币设立临时安全港,允许其逐步发展而不受证券法约束。

  • 为特定空投行为建立安全港,避免其被认定为《证券法》第 2(a)(3) 条规定的「销售」行为,或豁免其依据《证券法》第 5 条的注册要求。同时考虑对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DePIN)提供者为激励网络参与而进行的数字资产分发,以及特定 NFT 发行给予豁免。

2、利用《证券交易法》的规则制定权和豁免权推进以下措施:

  • 允许与投资合同挂钩的非证券型数字资产(不包括支付型稳定币)在完成首次分发后,即可在非 SEC 注册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 为特定 DeFi 服务提供商提供豁免,免于适用《证券交易法》关于经纪商(第 15 条)、交易所(第 5 条和第 6 条)及清算机构(第 17A 条)的注册规定。

  • 修订《ATS 条例》(或建立类似框架),在适合数字资产交易的监管框架下,更好地协调非证券型数字资产与证券的并行交易。

  • 在《证券交易法》下设立有条件的「创新豁免」,允许 SEC 注册主体开展创新业务模式。

  • 重新界定《证券交易法》第 3(a)(2) 条中「facility」的定义,以适配数字资产交易的新型商业模式。

  • 修订《NMS 条例》及相关国家市场系统计划,推动:

  • 全国市场体系(NMS)证券的代币化

  • 非证券型数字资产与 NMS 证券的并行交易

  • 优化报价 / 订单收集机制及交易报告要求

  • 支持预言机、聚合器等 DeFi 组件在 NMS 证券或非证券数字资产交易中的应用

  • 更新转让代理规则,明确允许采用区块链技术。

  • 厘清自托管钱包提供商在何种情况下需注册为经纪商。

3、利用《投资顾问法》、《投资公司法》推进:

  • 明确注册投资公司 / 投资顾问对证券型数字资产的托管要求。

  • 评估是否将部分州特许信托机构纳入「合格托管人」范畴。

二、CFTC 应立即采取的举措建议

1、CFTC 应考虑利用《商品交易法》赋予的规则制定、解释和豁免权来推进:

  • 针对指定合约市场(DCMs)就杠杆、保证金或融资型零售商品现货交易(涉及数字资产)上线提供明确指引。

  • 明确数字资产可能作为商品的判定标准。

  • 若数字资产投资工具或其管理人可能被认定为「Commodity Pools」或需注册为「商品池运营商」(CPO),CFTC 将适时更新相关规则。

  • 与 FinCEN 合作制定新规,为合格中介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提供有关利用新技术实施客户识别计划(CIPs)的指导。

  • 允许机构提供捆绑式交易与托管服务。

  • 明确 DeFi 活动、智能合约协议及 DAO 在现有 CFTC 注册框架下的适用性(遵循技术中立原则)。

  • 指导期货经纪商(FCMs)计算和管理数字资产托管时的隔离义务。

  • 明确注册中介(含 FCMs、Swap 交易商及衍生品清算机构)持有数字资产的估值扣减规则,用于保证金计算、资本与财务资源报告、结算义务履行。

  • 审查《CFTC 第 1.49 条规则》下数字资产作为合格抵押品的认定标准。

  • 为衍生品清算机构(DCOs)制定数字资产(含支付型稳定币)抵押指引,涵盖:

  • DCO 财务资源要求

  • 资产估值与保证金扣减

  • 结算 finality

  • 自托管与第三方托管处理

  • 7×24 小时交易资产的日终报告

  • 净额结算与抵押权益的法律风险。

  • 推动代币化非现金抵押品作为合规保证金的应用。

  • 明确数字资产 Swap 的分类标准,及其保证金、报告等要求。

SEC 和 CFTC 应协调一致,确保规则制定流程高效,并就规则制定建议征求公众意见。

关于长期规划,美 SEC 和 CFTC 应探索提供灵活性,允许注册机构在单一用户界面内提供多种服务。CFTC 应该考虑如何修改现有规则以允许使用基于区块链的衍生品。

比如,将交易所服务与交易资产托管相结合,可以实现实时结算。通过将交易所和经纪服务结合起来,可以使用相同的技术堆栈直接处理客户订单,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并降低运营复杂性。不过,交易所和中介机构必须将客户财产与自有资金分开。

国会在数字资产市场结构立法应考虑什么?

报告指出,国会在最终确定市场结构立法条款时应考虑以下内容,以确保最具成本效益和最有利于创新的数字资产监管结构。

1、监管机构权责划分:

  • CFTC 应明确获得非证券类数字资产现货市场的监管权。

  • SEC 与 CFTC 注册机构可在高效许可框架下开展多元业务,避免监管套利。SEC 注册机构应该能够提供数字资产证券交易,并能够根据国会定义的许可结构从事非证券数字资产交易。CFTC 注册机构应能够提供数字商品衍生品交易、零售数字商品交易和其他 CFTC 管辖产品以及国会指定的非证券数字资产。

  • 联邦法律应优先于州法律,统一证券与商品相关法规的适用性。

2、中介机构监管框架:

  • 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经纪商等需根据业务性质向 SEC 或 CFTC 定制化注册,规则需与现有金融监管标准一致但不过度严苛。

  • 允许机构在风险可控下开展证券与非证券资产的借贷、对冲等操作。

  • 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和其他中介机构应发布管理数字资产上线标准,并突出显示代币经济学等信息。

  • 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经纪商、交易商及其他在 SEC 和 CFTC 注册的机构,必须披露其代表客户、委托人或交易对手方行事时的角色。

3、DeFi 监管原则:监管应关注协议对用户资产的控制力、代码可修改性及中心化程度,避免对无法合规的技术主体强加传统金融规则。鼓励制定平衡创新与安全的框架,将 DeFi 纳入主流金融体系时需防范法律规避行为。

4、会计准则完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需进一步明确数字资产的确认 / 终止确认(Recognition / derecognition)标准(出借、封装、交易时出现的一些会计问题)以及代币发行方会计等问题。

银行业和加密货币

银行目前通过为数字资产公司提供多种服务:

1、各种传统银行产品和服务,例如商业存款账户、贷款和资本市场咨询服务;

2、支付;

3、代币化;

4、代币化存款;

5、数字资产托管;

6、促进数字资产交易;

7、数字资产相关借贷等。

报告建议:

一、重启银行加密创新支持计划

1、优先明确高需求领域

  • 在法律框架内扩大银行可开展的合规数字资产业务清单。

  • 确保不同牌照类型银行的业务权限公平性。

  • 制定针对以下领域的审慎监管标准:私有链 / 公链应用、存款代币化、核心银行业务的开展主体(存款机构 or 控股公司)。

2、首批重点议题

  • 数字资产托管:补充技术性最佳实践指引(如密钥管理、冷热钱包隔离)。

  • 第三方合作:明确银行可外包数字资产服务(如子托管、基础设施支持)。

  • 稳定币储备管理:结合《GENIUS 法案》更新 OCC 现有规则。

  • 自营账户持币:界定银行资产负债表持有数字资产的合规性与风控要求。

  • 创新试点:允许存款机构参与数字资产相关实验项目。

  • 代币化活动:按底层资产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准入规则(含存款代币化)。

  • 公链使用:采用技术中性原则,聚焦业务实质风险而非技术本身。

二、鼓励州立银行技术创新

  • 废除限制性政策:

  • 美联储应撤销《2023 年 Section 9(13) 政策指引和 12 C.F.R. § 208.112》及配套指引,以确保各州成员银行被允许探索创新银行技术和产品。

三、构建原则性监管框架

  • 风险治理标准化

  • 监管能力建设

稳定币和支付

立法建议:

  • 迅速实施《GENIUS 法案》: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敦促所有相关联邦机构,包括财政部、美国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国家信用合作局、美 SEC 和 CFTC,按照法律要求迅速实施 《GENIUS 法案》,推动美元稳定币的发展,确保稳定币监管框架的顺利实施。

  • 美国财政部等机构应支持私营部门在跨境支付和金融市场技术中的领导地位,推动符合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国际标准。

  • 应立法禁止 CBDC 在美国的使用,并呼吁其他国家支持私营部门在支付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打击非法融资

报告围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如洗钱、恐怖主义融资等)提出了一系列监管和政策建议,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 明确《银行保密法》(BSA)适用范围。

  • 加强公私部门有关非法金融风险的信息共享。

  • 财政部及相关机构需为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提供清晰的 AML/CFT 合规指引,明确对客户身份识别(CIP)、交易监控和可疑活动报告(SAR)的要求。

  • 打击系统性非法金融风险。

  • 保护合法用户权益。

  • 技术标准与合规工具。

税收

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致力于通过清晰的税务指南和立法调整,解决数字资产领域的税务模糊性问题,平衡创新支持与税收合规需求。

优先指导

财政部和国税局(IRS)应发布指导意见:

  • 明确数字资产作为投资资产时,未实现收益和损失在调整财务报表收入(AFSI)中的确定方式。

  • 解决持有数字资产、质押这些资产并获得质押奖励的信托是否可以被视为授予人信托(grantor trust)的投资信托。

  • 澄清数字资产「封装」(如将比特币转换为以太坊上的代币化版本)和「解封装」交易是否构成应税事件。

  • 更新国税局关于数字资产的常见问题解答。

  • 为数字资产的微小收入(如空投、质押奖励、硬分叉)设定免税门槛,简化小额税务申报(不包括节点运营者、数字资产挖矿纳税人)。

此外,未来工作组也会针对挖矿和质押、空投、NFT、数字资产损失、慈善捐款扣除等涉及的相关税收做出指导。

一些可能的立法或者指导还包括要求纳税人报告国外数字资产账户,简化《所得税法》和《所得税法》规定的报告要求,要求在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所之间转移数字资产时报告基础信息等,要求数字资产经纪商报告某些被动实体的外国控制人的信息。

优先立法建议

  • 国会应制定立法,将数字资产视为一类新的资产,并受适用于联邦所得税的证券或商品税法修改版本的约束。应扩展适用于活跃交易的可替代数字资产的法典条款包括:(a)「按市价计价」、「交易安全港」、「证券贷款」等。此外,第 1091 条(wash sale rules)和第 1259 条(constructive sales)也应适用于数字资产。或者,立法可以明确规定,在联邦所得税方面,何时将数字资产商品或其他数字资产视为证券或商品。

  • 应制定立法,将支付型稳定币定性为联邦所得税用途,GENUS 法案并未涉及此类问题。考虑到支付型稳定币的结构方式以及处置时可能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将其定性为债务似乎是最合适的。如果支付型稳定币被视为债务,立法还应考虑现有联邦所得税规则的适用性,这些规则可能会阻碍支付型稳定币作为金融资产的广泛使用。特别是,立法应解决 wash sale 和反无记名债券规则。

  • 修改 wash sale 规则,将数字资产添加到受 wash sale 规则约束的资产清单中。如果颁布此类立法,则应修改经纪人报告规定,以反映 wash sale 规则的这些变化。wash sale 规则不应适用于支付稳定币。

  • 明确数字资产借贷适用类似证券借贷的税务处理。

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和数字资产囤积

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和数字资产囤积方面,美国财政部已就建立和管理比特币战略储备(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和数字资产库存(Digital Asset Stockpile)向白宫提交了意见。财政部将继续与白宫及工作小组其他成员协调,推进后续适当措施,以落实该储备和库存的运作。

某包含 306 枚 BTC 的地址在休眠 12.4 年后被激活

Posted on 2025-08-01 23:2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 Whale Alert 监测,一个包含 306 枚 BTC(约 3516 万美元)的地址在休眠 12.4 年后刚刚被激活。

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8.08 亿美元,主爆多单

Posted on 2025-08-01 23:2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 Coinglass 数据,过去 24 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总爆仓金额达 8.08 亿美元,其中,多单爆仓 7.34 亿美元,空单爆仓 7582.50 万美元。全球共有 188,654 人被爆仓 ,最大单笔爆仓单发生在 Binance – ETHUSD_PERP 价值 1379.12万美元。

美财长:正探索去中心化计算和数字支付可能性

Posted on 2025-08-01 23:2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表示:“我们正在探索去中心化计算和数字支付领域的新可能性,以释放区块链技术的潜力。”

灰度宣布BTCC和BPI派息周期调整为每两周一次

Posted on 2025-08-01 23:1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官方消息,灰度宣布即日起灰度比特币备兑看涨期权ETF(代码:BTCC)和灰度比特币溢价收益ETF(代码:BPI)的派息周期将从每月调整为每两周一次,两只基金的派息日期均为每月15日和30日,具体日期以标准工作日惯例为准。

数据:比特币8-9月份历来表现疲软

Posted on 2025-08-01 23:0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披露的历史数据显示,8月和9月是比特币表现最不理想的月份。过去12年中,比特币在这两个月份出现下跌的概率高达67%,其中有8年录得负收益。

Greeks.Live:比特币价格走势分歧加剧,11万美元成关键支撑位

Posted on 2025-08-01 22: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Greeks.Live发布中文社区简报表示,市场情绪出现明显分歧,部分交易者预期比特币可能回调至10万美元水平,另一部分则认为当前价格具有配置价值。多数交易者将11万美元视为关键支撑位。期权市场方面,比特币隐含波动率处于低位,而以太坊隐含波动率相对较高。分析师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延期可能导致年底前市场维持宽幅震荡走势。

Resupply:1000万美元坏账现已全部偿还

Posted on 2025-08-01 22: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官方消息,稳定币协议Resupply宣布1000万美元坏账现已全部偿还。其中,与最近安全漏洞相关的880万美元坏账已率先偿还。剩余的113万美元坏账则通过向yearn获得的一笔贷款覆盖,后续将通过协议在Convex和Yearn Finance中质押的RSUP所产生的收益逐步偿还。至此,所有坏账已正式清零。 此前消息,Resupply表示,黑客攻击造成约1000万美元reUSD坏账。

American Bitcoin 即将完成与 Gryphon 的合并,并在纳斯达克上市

Posted on 2025-08-01 22:5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The Miner Mag报道,American Bitcoin Corporation(ABC)与Gryphon Digital Mining的合并计划取得重要进展。Gryphon已于7月31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代理声明,将于8月27日举行股东投票。SEC同时批准了S-4注册声明生效,为交易推进扫清监管障碍。

美联储博斯蒂克:目前仍预计今年将降息一次

Posted on 2025-08-01 22:4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联储博斯蒂克表示目前仍预计今年将降息一次。在许多方面,劳动力市场仍然看起来不错。不准备提高对2025年降息的预测。

伯恩斯坦:维持Coinbase目标价510美元,第二季度业绩影响有限

Posted on 2025-08-01 22:4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The Block报道,伯恩斯坦分析师在最新研报中维持对Coinbase 510美元的目标价,尽管该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下跌超15%。分析师认为,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对公司前景影响有限,更看重7月份交易活动环比增长44%的积极信号。

伯恩斯坦预计,随着稳定币和资产代币化领域的结构性变革推进,下半年市场将出现更大波动性,交易重心将转向以太坊、索拉纳等区块链资产及金融代币。

摩根大通:7月比特币挖矿收益创减半后新高,全网算力持续攀升

Posted on 2025-08-01 22:3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CoinDesk报道,摩根大通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7月比特币矿工每EH/s日均区块奖励收入达57,400美元,创2024年4月减半以来新高。不过,当前日均收入和毛利润仍较减半前分别下降43%和50%。

数据显示,7月全网算力较6月上升4%至899 EH/s,挖矿难度环比上涨9%,较减半前上涨48%,反映矿业竞争持续加剧。在跟踪的13家美国上市矿企中,10家表现优于比特币,Argo Blockchain以66%涨幅领跑,Core Scientific则下跌21%表现最弱。

美股散户投机泡沫重现?这次可能有所不同

Posted on 2025-08-01 22:27

撰文:卜淑情,华尔街见闻

Meme 股重现江湖,散户投机热情点燃 7 月市场狂欢,也引发了股市泡沫担忧,但分析师认为这一轮炒作对整体市场的溢出效应相对有限。

分析师认为,与 2021 年 GameStop 和 AMC 娱乐主导的 Meme 股热潮不同,当前的投机活动主要集中在小盘股和低价股,对标普 500 等主要指数影响微乎其微。

尽管存在资本错配风险,但历史经验表明此类投机泡沫破裂通常不会波及更广泛的市场。

低价股成投机新宠,交易量创纪录高位

7 月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对低价股的疯狂追逐。数据显示,月初股价最低的十分之一股票在 7 月 23 日新一轮 Meme 股见顶时中位数涨幅达到 16%,远超股价最高股票 1.4% 的涨幅。股票起始价格成为当月表现的最佳预测指标。

这种基于股价而非公司基本面的投资逻辑在机构投资者看来颇为荒谬。公司可通过简单的股票分割或反向分割轻松改变股价,而不影响股东实际持股比例或利润分成。除非股价长期低于 1 美元面临退市风险,否则绝对股价本身并无实际意义。

然而,大量散户投资者要么不理解这一基本原理,要么选择忽视。在 7 月的狂热交易中,这些投资者的策略确实奏效,专业投资者的理性分析反而失灵。当投机热潮在月末逆转时,最便宜的股票跌幅也最大,达到 6%。

资本配置担忧浮现,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过度投机可能导致资本配置不当,2021 年的 Meme 股热潮已提供了明确例证。

当时 GameStop 和 AMC 等公司趁股价高企发行数十亿美元新股,但股价随后仍大幅下跌。GameStop 和 AMC 目前较峰值分别下跌 74% 和 99%。

经济学家凯恩斯在 1936 年曾警告,当「实业成为投机漩涡上的泡沫」时,资本将流向错误的公司,损害增长和就业。这一担忧在当前环境下同样适用,特别是当投机资金大量涌入基本面疲弱的公司时。

不过,当前投机活动的影响范围相对有限。

标普 500 指数中并无低价股,大公司中较便宜股票在 7 月也未显现明显的表现模式。2021 年散户推高绿色股票、SPAC 和亏损科技股泡沫时,这些泡沫破裂对更广泛市场的影响同样微乎其微。

市场情绪趋于理性,整体风险可控

美国散户协会和 Investors Intelligence 的长期情绪调查显示,当前投资者情绪虽较年初更为积极,但尚未达到过度乐观水平。期货交易者倾向于看涨期权,但程度远不及 2021 年。

分析师估计,散户投资者可能在 4 月以来的逢低买入中推高了标普 500 指数,但在 7 月的影响相对有限。

当前被称为 DORK 股票(取自 Krispy Kreme、Opendoor Technologies、Rocket 和 Kohl『s 等公司代码)的新一轮 Meme 股只是私人交易者夏季投机热潮的公开表象。

尽管投资者有理由担心股价过高、关税对盈利的冲击、经济的潜在弱点以及人工智能热情过度等问题,但 Meme 股和低价股的繁荣与萧条对市场其余部分的溢出效应相当有限。历史经验表明,这类投机活动更多是市场的边缘现象,而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

内幕老哥半小时前将 ETH 空单加仓至 4025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8-01 22:2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姨 (@ai 9684xtpa) 监测,内幕老哥半小时前将 ETH 空单加仓至 4025 万美元,目前 BTC 和 ETH 双开空单价值超 1.68 亿美元,晚上的一轮下跌让他的仓位浮盈超 324 万美元。

Gemini联创Winklevoss反对Quintenz担任CFTC主席提名

Posted on 2025-08-01 22:1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FinanceFeeds报道,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提名人选Brian Quintenz遭到加密货币行业重要人物的反对。Gemini交易所创始人Tyler Winklevoss表示,Quintenz不适合担任该职位。

Quintenz目前担任预测市场公司Kalshi董事会成员,近期被曝可能寻求获取CFTC关于竞争平台的非公开信息,引发利益冲突质疑。此外,其支持对智能合约开发者追责的立场,以及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支持态度,均与加密货币行业的开源和去中心化理念相悖。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DevvStream启动加密货币资产配置计划,将购入BTC和SOL

Posted on 2025-08-01 22:1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NLNico报道,纳斯达克上市公司DevvStream(股票代码:DEVS)宣布启动加密货币资产配置战略。该公司已从其3亿美元可转换债券中划拨1000万美元,用于首次购入比特币和SOL。

BTC跌破114000美元,24小时跌幅为3.55%

Posted on 2025-08-01 22:0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HTX行情显示,BTC跌破114000美元,现报114123美元,24小时跌幅为3.55%。

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61.7,预期62

Posted on 2025-08-01 22:0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61.7,预期62,前值61.8。

过去1小时全网爆仓超5000万美元,主爆多单

Posted on 2025-08-01 21: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Coinglass数据显示,过去1小时全网爆仓5608.06万美元,其中多单爆仓5436.47万美元,空单爆仓171.59万美元。

Bo Hines:特朗普将“尽快”启动比特币储备计划

Posted on 2025-08-01 21:4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市场消息:特朗普的数字资产顾问委员会执行董事Bo Hines称,特朗普将“尽快”启动比特币储备计划。
 

美联储哈玛克:就业报告“令人失望”,但不意味着本周应该降息

Posted on 2025-08-01 21:4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2026年FOMC票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在彭博接受采访,指出周五发布的非农就业报告“令人失望”,但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应该在本周的政策会议上降息。他表示,我对我们本周早些时候做出的决定充满信心,尽管7月份的就业数据弱于预期,但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数据。当我回顾目前的状况时,我发现劳动力市场基本保持平衡。再次强调,今天的报告只是一份报告,在通胀仍然过高的情况下,监测劳动力状况至关重要。

加密股普跌,Coinbase Global(COIN) 跌13.42%

Posted on 2025-08-01 21:4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行情显示,加密股普跌:

CEA Industries(VAPE) 跌13.88%,现价23.270美元

SharpLink Gaming(SBET) 跌2.42%,现价18.355美元

Microstrategy(MSTR) 跌3.64%,现价387.240美元

Coinbase Global(COIN) 跌13.42%,现价327.070美元

Circle(CRCL) 跌5.30%,现价173.800美元

KULR Technology(KULR) 跌4.10%,现价5.265美元

BTCS(BTCS) 跌8.75%,现价4.170美元

BitMine Immersion(BMNR) 跌4.16%,现价33.200美元

Robinhood Markets(HOOD) 跌7.34%,现价95.490美元

Tron(TRON) 跌7.55%,现价7.840美元

MARA Holdings(MARA) 跌3.54%,现价15.510美元

Riot Platforms(RIOT) 跌15.59%,现价11.320美元

非农数据遭暴力下修,美股低开

Posted on 2025-08-01 21:3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股开盘,道指跌371点、标普500指数跌0.99%、纳指跌1.3%。

H100 Group 增持 17.47 枚 BTC,目前总持有 702.6 枚

Posted on 2025-08-01 21:3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NLNico披露,H100 Group 增持 17.47 枚 BTC,目前总共拥有 702.6 枚。

上市公司 Mill City Ventures 获 5 亿美元股权额度支持 SUI 财政战略

Posted on 2025-08-01 21:3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Businesswire报道,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Mill City Ventures III, Ltd. (NASDAQ: MCVT) 与 A.G.P./Alliance Global Partners 签署股权额度协议,可自主出售最高 5 亿美元的公司普通股。该协议无需支付承诺费用,所得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的 SUI 区块链财政战略。

Mill City Ventures 是目前唯一与 Sui 基金会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的上市公司。此前,该公司已完成 4.5 亿美元私募融资并开始实施 SUI 财政战略。

“美联储传声筒”:就业市场放缓将考验美联储拒不让步的利率政策

Posted on 2025-08-01 21:3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表示,过去三个月就业放缓可能为美联储官员在9月的下次会议上考虑降息打开了大门。至少,这突显出他们在经济放缓与通胀压力抬头之际面临的艰难平衡。由于劳动力市场此前一直表现出稳健的就业增长,美联储官员今年对维持利率不变感到安心。但5月和6月就业数据的大幅下修改变了这一局面。美联储官员此前表示,他们已降低对总体就业增长的关注度,因其伴随劳动力规模增长放缓同步下行。当劳动力供给减少时,即使就业增长减速,失业率仍可能保持稳定或下降。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指出,失业率的稳定可能掩盖潜在疲软——当求职者减少与岗位空缺下降同时发生,这种平衡本质上是脆弱的。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六次提及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暗示实际疲软可能为政策宽松提供依据。

GENIUS法案对境外发行者的监管标准仍存在不明确之处

Posted on 2025-08-01 21:3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美国GENIUS法案标志着美国首个全面性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建立。该法案要求美国境内稳定币发行者需满足严格的储备金、信息披露和制裁合规要求,但对境外发行者的监管标准仍存在不明确之处。

法案同时禁止稳定币发行者向持有者支付利息或收益。美国财政部预计,美元稳定币市值有望从目前的2670亿美元增长至2万亿美元。多位行业专家认为,该法案将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稳定币市场,但其对境外发行者的模糊规定可能导致监管套利。

Hotcoin Research | 以太坊十年沉浮录:从白皮书到全球结算层的金融重构实验

Posted on 2025-08-01 21:27

一、引言

2013年,年仅19岁的程序员Vitalik Buterin抛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发布了一份名为“以太坊”的白皮书,勾勒出一个超越比特币功能的区块链蓝图。为了将这个“世界计算机”的愿景变为现实,他和团队通过首次代币发行(ICO)募集了约1800万美元资金,最终于2015年正式上线了以太坊网络,就此掀起了Web3智能合约和Dapps的革命浪潮。在这十年间,它经历了狂热与低谷,技术的迭代革新,金融应用的崛起,以及来自内外的重重挑战,在一次次震荡中涅槃重生、发展壮大。如今,以太坊早已不再只是当初的一个大胆想法,而成长为区块链领域的中流砥柱。

本文将回顾以太坊的发展里程碑和技术演进,剖析其在DeFi、NFT和DAO等领域引领革命的历程,并探讨Layer 2扩容、竞争格局与未来挑战等关键主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梳理分析,我们将一同见证以太坊从“世界计算机”愿景走向全球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十年征程,并展望下一个十年以太坊可能的演进方向。

二、以太坊十年发展主线回顾

以太坊走过的十年,也是区块链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主线故事。纵观过去十年,以太坊历经数次高潮与低谷,逐步从早期的“黑客乐园”成长为支撑数千亿价值的新型基础设施。每一个里程碑事件不仅推动了以太坊自身的进化,也折射出整个加密行业的变迁与成熟。

  • 2013-2015 起步: Vitalik 发布白皮书,2014年众筹,2015年7月30日创世区块诞生,标志以太坊主网正式上线,智能合约平台的时代由此开启。
  • 2016 理想与危机: 智能合约平台初具规模,发生“The DAO”重大安全事件,引发社区硬分叉,诞生以太坊经典(ETC)。
  • 2017 繁荣与挑战: ICO热潮引爆,以太坊成为众多代币发行的平台;同年推出ERC-721标准,首次出现CryptoKitties等NFT应用。
  • 2018-2019 寒冬蛰伏: ICO泡沫破裂,ETH价格从峰值$1448暴跌至$84;以太坊社区专注技术升级(如Byzantium、Constantinople等硬分叉)奠定基础。
  • 2020 DeFi兴起: 去中心化金融爆发,“流动性挖矿”掀起DeFi之夏,协议如Uniswap、Compound快速增长,同时网络拥堵和高Gas费问题突显。
  • 2021 巅峰时刻: 伦敦升级实施EIP-1559,引入手续费燃烧机制;Layer2解决方案Arbitrum和Optimism上线主网;NFT热潮席卷(BAYC等),ETH价格创下历史高点接近$4878。
  • 2022 转折与转型: “The Merge”合并完成,工作量证明转为权益证明,能耗降低99%;然而当年加密市场遇冷(Terra崩盘、FTX事件),ETH一度跌破$1000。
  • 2023 重振与升级: Shanghai/Shapella升级实现质押提款,标志以太坊完成PoS过渡;Arbitrum等Rollup生态成熟,zkSync、StarkNet等ZK Rollup方案落地。
  • 2024 扩容与融合: Cancun/Dencun升级(包含EIP-4844)降低Layer2费用约90%,提升数据可用性;美国批准ETH现货ETF,传统机构大举入场。
  • 2025 继续前行: (Pectra升级等)账户抽象功能引入,更灵活的钱包与合约账户;以太坊市值接近$5000亿,成为全球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
     

从首创智能合约平台到拥抱权益证明共识,以太坊一次次在关键节点完成自我超越。这些发展历程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既强化了以太坊网络的韧性,也指引着未来技术演进的方向。

三、技术演进:从“世界计算机”到分片与Rollup

以太坊诞生之初被称为“世界计算机”,其核心创新在于引入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平台,将区块链扩展为可编程的去中心化计算机。开发者可以在以太坊上部署智能合约,让区块链承载各种复杂应用,而不再仅限于简单转账。2015年主网上线以来,全球数以千万计的智能合约已部署在以太坊上,支撑起繁荣的应用生态。然而早期的以太坊采用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这虽确保了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安全,但也使性能受到限制。随着2017-2018年ICO热潮和CryptoKitties等应用走红,引发的网络拥堵和手续费飙升暴露出吞吐量瓶颈。单链每秒仅十几笔交易的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高峰时期Gas费一度超过50美元。性能与成本困境促使以太坊社区启动了雄心勃勃的“以太坊2.0”升级路线图,在保持去中心化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

1.共识机制之变:PoW到PoS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准备,以太坊在2022年迎来了史诗级升级The Merge。在此之前,以太坊团队早在2020年就上线了独立的PoS信标链(Beacon Chain)作为试验,并多次推迟PoW链上的“难度炸弹”以争取切换时间。终于在2022年9月15日,以太坊主网在无停机的情况下成功完成合并,从能源高消耗的PoW转为高效的权益证明(PoS)共识。这一转型将以太坊的能耗降低了99.95%,同时引入了质押机制:持有ETH的用户可质押获得约4%年化收益,参与网络验证并维护安全。这使ETH资产具有“生产性”,也增强了网络安全性。截至2025年7月31日,以太坊上已有超过百万名验证者参与质押,锁定了约3,611万枚ETH(占流通供应约29.17%)来保护网络运行。PoS机制还显著使以太坊的新币发行率减产约90%,叠加手续费燃烧机制,使ETH在繁忙时段甚至呈现净通缩。

来源:https://dune.com/hildobby/eth2-staking

2.关键提案与协议升级  

在共识更替的同时,一系列以太坊改进提案(EIP)相继落地,塑造了网络的经济和性能特征。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EIP-1559:该提案于2021年8月的伦敦升级中引入基础手续费燃烧机制,将每笔交易手续费的一部分直接燃烧销毁。自实施以来已累计烧毁超过400万枚ETH,既优化了手续费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ETH的供应增长,为ETH带来通缩预期。此外,EIP-4844作为2024年3月部署的升级,显著提升了以太坊的数据吞吐能力。它通过引入“大块数据(blob)”交易,降低了二层Rollup提交数据的成本,据统计其实施直接将Rollup的Gas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这些EIP不仅改善了以太坊用户体验,也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扩容奠定基础。

3.迈向分片与模块化架构  

为了从根本上突破性能瓶颈,以太坊规划了“分片”(Sharding)技术路线。分片思想是将区块链状态和交易负载拆分到多个平行的分片链上处理,从而实现并行扩容。以太坊共识层将协调这些分片,使其共享安全性又各自处理交易。这一方案有望将以太坊TPS提升到十万级别,单笔交易成本降至毫厘之谱。按照路线图,全分片可能在2025-2026年逐步引入。虽然完整分片尚未落地,但其理念已在当前的Rollup 扩容方案中部分实现。Rollup是构建在以太坊之上的二层网络,通过将大量交易移至链下执行、再将结果数据批量提交主链来缓解主链负载。过去几年里,Optimistic Rollup和ZK Rollup两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孕育了Optimism、Arbitrum、zkSync、StarkNet等众多二层网络。以太坊主网则逐步转型为这些二层的结算层:主网负责提供最终安全性和数据可用性,Rollup负责高吞吐的交易处理。双方协同使以太坊架构从单层链演进为多层模块化网络。

4.性能与可扩展性的飞跃  

通过PoS升级和Layer 2扩容策略,以太坊近十年的技术演进始终围绕提升性能、降低使用门槛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如今主网与各Layer 2网络协同运作的格局已经形成:主网日均处理约180万笔交易且保持高度安全去中心化;同时二层网络总交易量已数倍于主链,每日有超过500万笔交易在各种以太坊二层上执行。借助Layer 2的分流,以太坊主网的拥堵大为缓解,用户如今常规操作的Gas费已从高峰时期的每笔几十美元降至主网几美分、二层不足一美分的水平。得益于此,以太坊链上交互体验正逼近Web2应用的速度与成本。可以说,从共识机制更替、虚拟机优化到分片和Rollup扩容,每一次技术升级都让以太坊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时变得更加强大高效。

来源:https://dune.com/flagund/l2-stats-vs-ethereum 

四、以太坊生态应用发展

技术架构的演进为应用生态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过去十年,以太坊上崛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金融和数字资产世界,实现了从去中心化金融 (DeFi)到非同质化代币 (NFT)再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的多领域爆发。

1.DeFi革命:以太坊的新金融体系  

2017年以太坊上出现了雏形性的去中心化金融应用,MakerDAO推出了超额抵押的稳定币DAI,为数字货币借贷奠基。2018年推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引入自动做市商(AMM)模型,用代码实现无中介的代币交换,引发了交易模式的变革。2019-2020年间,Compound、Aave等协议进一步拓展了链上借贷市场。真正的爆发始于2020年的“DeFi之夏”:Compound发行治理代币引领流动性挖矿风潮,用户踊跃将资产存入各协议以获得激励。以太坊上锁定的总价值(TVL)在几个月内飙升,从不足十亿美元跃至数百亿美元级别,网络交易量和手续费也随之激增。到2021年底,DeFi版图达到历史高点,各协议总TVL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虽然此后市场经历了波动调整,但截至2025年中,DeFi生态已重拾升势,全球TVL回升至约1500亿美元规模,而其中近60%(约850亿美元)是在以太坊网络上实现,稳居最大DeFi公链。

来源:https://defillama.com/chains 

以太坊上涌现了一批代表性DeFi项目,各自开创了新的金融模式:

  • Uniswap去中心化交易所: 首创自动做市商(AMM)模型,以恒定乘积公式自动撮合交易,无需订单簿和中心化中介,实现了点对点的资产交换,曾一度让以太坊上的交易量超过许多传统交易所。
  • Sky(原MakerDAO)稳定币系统: 引入超额抵押机制发行去中心化稳定币DAI,用户可以抵押加密资产来借出稳定币,这开创了无需银行的贷款和稳定币发行模式,为DeFi生态提供了基础的价值锚定工具。
  • Aave借贷协议: 提供无需许可的借贷市场,采用算法实时调整利率,用户可存入资产赚取利息或抵押借出其他资产。Aave还推出了闪电贷等创新功能,允许用户在一笔交易中无抵押借款并归还,大大拓展了去中心化金融的用例。

通过这些协议,传统金融的诸多业务(币币兑换、借贷、衍生品交易等)被移植到链上并获得重塑。这种开放式金融的蓬勃发展证明,区块链可以承载高价值的金融活动,并提供7×24小时不停歇的全球化服务。以太坊强大的智能合约底座和安全性,使得协议之间还能自由组合,这种乐高式创新进一步加速了金融产品的迭代。毫不夸张地说,DeFi掀起的是一场金融业范式转移:从中心化机构垄断走向去中心化网络协作,从人工审核走向自动化执行。在这一过程中,以太坊俨然成为了承载全球“价值互联网”的基础层。

2. NFT热潮:数字资产的新领域  

2017年底,一款名为CryptoKitties的以太坊游戏让人们第一次体验到区块链NFT数字收藏的乐趣:用户可以拥有、繁育独一无二的虚拟猫。该游戏意外爆红,甚至因交易过多一度堵塞了以太坊网络。NFT是一种在区块链上标记唯一资产所有权的代币标准(常用ERC-721),它能将艺术品、收藏品、游戏道具等数字内容变为独一无二且可自由交易的资产。

经历了最初的探索期后,NFT市场在2021年迎来全面爆发:以太坊上涌现出诸如CryptoPunks和无聊猿游艇俱乐部(BAYC)等现象级项目,这些像素化头像和卡通猿猴成为炙手可热的“数字潮牌”,拍卖价格动辄数百ETH,名人和机构也争相入场背书。2021年3月,数字艺术家Beeple的NFT作品在佳士得拍出6,930万美元的天价,宣告数字艺术正式登上主流拍卖舞台。以太坊作为主要承载平台,贡献了绝大部分NFT交易量,彻底将区块链技术带入了艺术、娱乐和时尚等大众文化领域。主要交易平台OpenSea在2021年交易量一度冲到以太坊DApp收入榜首。各大品牌、体育联盟也通过发行NFT拓展粉丝经济,如NBA推出“Top Shot”精彩时刻NFT,游戏厂商尝试将游戏道具上链交易等等。当然,NFT热潮也加剧了以太坊网络的拥堵,在热门NFT铸造期间,Gas费曾飙至天价,普通用户往往因手续费过高而望而却步。

经过几年的发展,NFT市场在狂热后逐步回归理性。尽管2022年起加密寒冬令NFT价格和交易量一度下滑,但这一领域并未消失,反而开始向更加实用化方向演进。例如,越来越多NFT被用于游戏资产,让玩家真正拥有可交易的游戏装备;一些NFT用于数字身份和会员凭证,赋予持有者特殊权益;主流品牌的NFT更多强调与粉丝互动的实用价值。目前,以太坊上的NFT日度交易额仍高达一千万美元,“数字藏品”已成为区块链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来源:https://dune.com/hildobby/ethereum-nfts

3. DAO治理:重塑组织协作方式  

以太坊不仅培养了新的资产形式,也孕育了新的组织形态: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DAO是一种通过智能合约和代币投票来实现社群自治的组织架构,其宗旨是在没有中心化领导的情况下,由所有参与者共同决策和管理资金。早在2016年4月,以太坊上就诞生了首个大型DAO实验——名为“The DAO”的去中心化风险投资基金,当时筹集了超过1.5亿美元的ETH,尝试让持币人投票资助创业项目。然而The DAO由于代码漏洞遭遇黑客攻击,损失约6000万美元。这起事件导致以太坊史上著名的硬分叉,以挽回损失为目的的新链沿用了Ethereum名义,而坚持不干预的旧链则成为以太坊经典(ETC)。尽管The DAO折戟沉沙,但它开启的自治组织理念却持续发展。近几年,大量项目和社区采用DAO模式治理:如MakerDAO持有人投票决定稳定费率和参数、Uniswap社区通过提案升级协议功能,还有专注投资的LAO、旨在收藏稀有物品的PleasrDAO,甚至2021年轰动一时的ConstitutionDAO,数千人通过以太坊众筹竞拍美国宪法副本。以太坊自身的开发升级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开放治理的体现:任何人都可提出EIP改进提案,经过社区讨论和客户端实现达成共识后升级网络。这种多方协作、公开辩论的治理模式对后来众多加密项目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社群治理”的范本。

以太坊为DAO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设施:链上多签钱包用于托管资金,治理代币用于投票决策,智能合约执行投票结果,所有流程公开可查。这种透明可信的机制极大降低了大型协作所需的信任成本,让陌生人也能围绕共同目标组成“数字社群”。DAO在理念上颠覆了传统组织边界,但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例如,很多DAO治理投票的参与率并不高,如何激励广大代币持有者积极行权是难题;又如决策过程公开且缓慢,往往难以及时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此外,少数持有大量代币的“大户”在DAO中有较大话语权,如何避免治理被垄断也是需要探索的方向。

五、以太坊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目前以太坊主网上运行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数量已超过4000个,覆盖借贷、交易、支付、游戏、社交等各领域。开发者生态规模稳居全球公链之首。越多应用和用户的加入,越巩固以太坊作为“价值互联网”的地位和“生态护城河”。然而,在这番繁荣背后,以太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自身挑战。

1.竞争格局:百链竞逐下的以太坊地位

回顾过往十年,不乏自称“以太坊杀手”的竞争链昙花一现。2017年问世的EOS号称性能更胜以太坊,曾通过ICO募资高达42亿美元,创造历史纪录。然而EOS在上线后旋即暴露治理中心化等问题:仅主网上线几天,其节点就因冻结账户引发社区哗然,此后EOS的开发活跃度和经济活动大幅下滑。2020年兴起的币安智能链(BSC)则凭借极低手续费一度吸引了大批用户和DeFi项目。然而,BSC采用仅21个验证者的权限证明共识,这些验证节点由币安链上11个超级节点每日选出,实际控制权高度集中。中心化架构带来的潜在风险令不少社区成员对BSC保持警惕。2021年异军突起的Solana则以高达数千TPS的吞吐量和亚秒级确认时间著称,被视作面向大众消费应用的“高速链”。在NFT和Meme币热潮中,Solana链上交易量激增,一度展现出挑战以太坊的势头。然而Solana的高性能同样伴随着去中心化程度的降低,其网络多次出现大规模宕机(最长停机达数小时)导致用户资产无法转移,让人质疑其可靠性。

当然竞争者们仍在快速迭代,Solana凭借Meme带来的财富效应, Gas 费用一度超过以太坊;模块化区块链的理念也正兴起,比如Celestia专注提供数据可用性层,EigenLayer提出复用以太坊信任层的“再质押”方案等,均在探索全新的区块链架构。这些新叙事和技术路径在拓展区块链应用边界的同时,也对以太坊的角色提出挑战:在一个多链、分层的未来格局中,以太坊如何既保持自身的核心地位,又与其它链协作共荣,是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2.以太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走过十年征程的以太坊,虽奠定了行业龙头地位,但前方仍有诸多内在挑战需要克服。这些挑战既包括技术层面的瓶颈,也涉及市场与治理方面的考验。

  • 扩展性的长期瓶颈:以太坊主网有限的交易处理能力和高昂的Gas费不仅令普通用户诟病,也极大限制了以太坊对主流大众的吸引力。这一问题直接催生了各种扩容方案的出现,其中最重要的便是Layer 2网络的兴起。然而,Layer 2在缓解主网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二层网络间相互独立,缺乏直接互操作,导致流动性被分散在各Rollup生态中。这种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Layer 2提升用户体验的初衷。
  • 性能提升与去中心化的平衡:区块链领域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论指出:去中心化、安全和可扩展性无法三者兼得。以太坊自诞生以来始终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置于优先地位,这意味着运行节点的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全球更多参与者能够独立维护网络;但代价是单个区块容量和出块速度受限,从而影响交易吞吐量和确认时间。
  • 安全方面的挑战:作为可编程区块链,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曾多次暴露漏洞并遭受攻击,每一次都为开发者和用户敲响警钟:链上代码一旦发布即不可更改,安全审计和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DeFi融通传统金融、NFT渗透主流文化,各国监管机构日益关注链上活动的合规风险。以太坊上的部分应用,如去中心化交易所、稳定币发行等可能被纳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合规压力可能驱使一些大型参与者退出或转向许可链环境,从而影响以太坊生态的人才和资金流动。
  • 以太坊的自身治理和路线图执行:作为一个无中心的开源协议,以太坊通过EIP提案流程来升级网络功能,所有共识层变更都需要广泛的社区讨论和多客户端实现。这种开放透明的治理模式确保了各方利益相关者都有参与机会,但同时决策流程冗长、协调成本高企。过去几次重大升级(例如柏林、伦敦、巴黎硬分叉等)均经历了多轮延迟和争议。如今以太坊“质押即服务”平台的崛起导致质押市场出现集中化趋势:Lido、Coinbase、Kraken、Binance等少数实体控制了超过一半的ETH质押份额,引发了人们对以太坊治理和交易审查的担忧。

针对上述挑战,以太坊社区正在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

  • 推进Rollup为中心的路线:短期通过Optimism、Arbitrum等Rollup解决方案迅速扩容,中长期则推进分片技术,将链上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一个数量级,为Rollup进一步降低费用提供支持。
  • 保障去中心化:保持高去中心化标准,将扩容工作转移到二层。以太坊在合并转为PoS后正着力于轻客户端、状态过期和数据取样等技术,期望降低完整节点的资源需求,让更多普通用户在家用电脑或手机上运行以太坊节点成为可能。
  • 强化安全与开发者支持:设立漏洞赏金计划、优化智能合约开发框架来减少安全事故;通过年度的DevCon开发者大会和黑客松活动,汇聚全球开发者共享知识、协作创新,为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监管沟通与创新保护:目前包括以太坊基金会在内的行业组织正积极与各国监管者沟通,希望制定出既鼓励创新又保护用户的规则。例如针对反洗钱(AML)和制裁合规的问题,开发者正研究在不牺牲隐私的前提下提供链上审计工具的方法。
  • 改进治理机制:以太坊社区已经在尝试引入多元化质押客户端、促进去信任的质押池(如Rocket Pool、SSV网络等)以及在极端情况下对审查行为进行经济惩罚等。

六、以太坊最新动态与未来展望

2025年7月30日,以太坊迎来了上线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在当前的市场版图中,以太坊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资产和第一大智能合约平台,正逐步成为全球投资组合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加密经济和传统金融的交汇处,蕴藏着驱动下一波创新的潜能。

  • 市值与机构参与:以太坊的机构时代已经到来,机构资金的大举涌入以太坊现货ETF,以Bitmine和SharpLink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纷纷建立ETH财库策略,将ETH视为长期价值储备和战略资产。
  • 监管改善与主流承认:监管环境相对五年前已有改善。美国国会推动立法承认ETH为商品而非证券,“链上美元”稳定币也纳入监管框架,这为大型机构放心进入以太坊生态扫清障碍。Visa等公司早在2021年就利用以太坊结算USDC,摩根大通等银行也尝试在以太坊兼容网络发行代币化存款,这些动向表明以太坊正融入主流金融体系。
  • RWA上链:2024年以来,“实物资产代币化”成为新风口,黑石、富兰克林等发行基于以太坊的代币化基金。目前链上RWA发行量70%以上发生在以太坊及其Layer2上。未来更多债券、股权等传统资产可能透过以太坊网络实现数字化流转,拓展区块链应用边界。
  • 技术路线图展望:未来几年,以太坊开发重心将从理论研究转向提升实际影响力。技术层面,除了分片技术落地,实现“百倍于今日”的扩容外,还将专注于提高用户体验:账户抽象让用户无需管理繁琐私钥、社交恢复钱包等功能会逐步实现;隐私技术(如ZK-EVM)增强交易保密性;这些进步将降低普通用户使用门槛。

回顾以太坊走过的第一个十年,我们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在质疑中凤凰涅槃的历程,每当遭遇瓶颈,以太坊总能依靠社区的智慧和毅力找到突破之道。如果说过去十年以太坊重塑了数字金融的底层逻辑,未来十年这台“世界计算机”有望成为公共基础设施融入各行业后台,在金融、商业、治理等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和价值自由流动。从最初的白皮书愿景到如今实实在在运行的全球网络,以太坊的故事仍在书写。下一个十年的篇章,更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我们

Hotcoin Research 作为 Hotcoin 生态的核心投研中枢,专注为全球加密资产投资者提供专业深度分析与前瞻洞察。我们构建”趋势研判+价值挖掘+实时追踪”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通过加密货币行业趋势深度解析、潜力项目多维度评估、全天候市场波动监测,结合每周双更的《热币严选》策略直播与《区块链今日头条》每日要闻速递,为不同层级投资者提供精准市场解读与实战策略。依托前沿数据分析模型与行业资源网络,我们持续赋能新手投资者建立认知框架,助力专业机构捕捉阿尔法收益,共同把握Web3时代的价值增长机遇。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较大,投资本身带有风险。我们强烈建议投资者在完全了解这些风险的基础上,并在严格的风险管理框架下进行投资,以确保资金安全。

Website:https://lite.hotcoingex.cc/r/Hotcoinresearch

X: x.com/Hotcoin_Academy

Mail:labs@hotcoin.com

直击香港稳定币政策落地,你知道这些就够了

Posted on 2025-08-01 21:22

撰文:Peggy、0x2333

2025 年 8 月 1 日起,香港金管局开放稳定币发行牌照申请,标志着这香港地区的稳定币发展,进入到正式落地实施的新阶段。

这项政策的酝酿已久。过去一年,香港金管局推进稳定币应用场景的沙盒测试,并逐步明确监管口径与申请路径。如今,参与机构将从测试走向正式监管体系下的发币与流通。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将会申请稳定币牌照。与此同时,更多本地银行、科技企业与 Web3 团队正在围绕清算系统、托管机制与支付接口等做进一步准备。

本文将持续追踪香港稳定币相关的最新消息,供从业者查阅参考。

香港稳定币监管进展

一、监管制度正式生效

《稳定币条例》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 起正式生效。

金管局将同步刊宪四份相关文件(仅提供英文版本):

· 《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咨询总结及正式指引

· 《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适用于持牌稳定币发行人)》咨询总结及正式指引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

· 《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

二、发牌流程与要求

金管局将在 2025 年 8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 期间接受首轮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

鼓励有意申请机构于 8 月 31 日前 通过官方邮箱主动联系金管局,以便沟通监管预期与反馈。

金管局提醒市场参与者:公众沟通需谨慎,不得虚假声称已获牌或正在申请,否则违法。

三、申请条件与合规要求

所有香港合规稳定币持有人身份必须经过核实,形同实名制。

金管局助理总裁(规管及打击洗钱)陈景宏称,这一规定较此前「白名单」制度更严格;未来如技术成熟,有机会放宽。

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补充:金管局确实会实施 KYC,实名是可能方式之一,具体方案由发行人提出,经金管局审核后确认。

四、金管局对法币挂钩币种的态度

金管局副总裁 陈维民表示:

· 可申请与单一法币挂钩的稳定币牌照,

· 也可申请与一揽子法币挂钩的稳定币牌照,

· 但申请时需明确说明币种。

陈维民同时强调:发牌门槛很高,首个牌照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发出。

五、过渡期安排与分类处理

《稳定币条例》实施后,将设 6 个月过渡期,金管局将对现有发行机构分类处理:

· 符合监管要求者:可获得临时牌照;

· 3 个月内未达标者:须于 4 个月内结束业务;

· 不符合标准者:收到通知后须在 1 个月内终止运营。

要求包括:全额储备、1 日内处理赎回、在港设实体、维持财政资源、KYC、交易监控等。

违规者将面临罚款、暂停或撤销牌照等处罚。

香港政策层对稳定币的最新表态

随着《稳定币条例》即将在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实施,香港政府与相关机构在不同场合密集释放了针对稳定币的政策信号。这些表态不仅涵盖监管逻辑、发牌机制,也涉及挂钩币种、落地场景与风险管理等关键议题,逐步勾勒出香港稳定币监管体系的实际运行轮廓。

一、稳定币不是投机工具,而是金融基础设施

在所有公开表态中,一个被反复强调的立场是:稳定币不应成为市场炒作的工具。

7 月 20 日,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洪丕正在年报发布会上指出,稳定币应发挥其「稳定」作用,资产市场数码化是场长远战局,不能抱短视目光。他同时表示,未来将有不同资产实现「代币化」,但这个过程不会在 24 小时内完成,也不应指望短期内让整个金融系统「全面上链」。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过去几个月内多次公开重申类似观点。他认为,稳定币应当被视为提升金融效率的金融发展工具,而非生财手段。6 月 29 日,他表示政府将坚持清晰的监管理念,并要求发行人具备资本金、储备机制及赎回能力,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货币主权。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在多篇署名文章中指出,稳定币具备可编程特性,可用于支付自动化、金融服务流程重构,但其发展不应脱离对实体经济需求的关注。他强调:「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更不是工具的狂欢。」

来自中央智库的声音也同样指出了稳定币的宏观背景。6 月 21 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称,稳定币实质上是美元的链上延伸,是美国推动美元霸权数字化的工具。中国应顺势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考虑发展人民币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互补机制。

二、发牌制度收紧,申请门槛高企

香港的稳定币监管制度将采取高标准审查机制。7 月 30 日,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在技术简报会上明确表示,发牌门槛「非常高」,首阶段不会一次发出大量牌照,而是视申请材料的质量逐一评估。首个牌照预计将在明年年初颁发。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则在此前撰文指出,稳定币发行人面临的合规要求几乎与电子钱包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当,无论是在资产储备管理、赎回政策、还是反洗钱机制上,都将采用一致监管。初期只会发出「少量牌照」,并将重点评估发行人的业务方案、实际场景、储备能力和技术安全性。

许正宇则多次指出,发行人必须在用户发起赎回后「一日内完成」,同时设立稳定机制与客户资产隔离机制,全面落实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规定。

三、应用场景以跨境结算为先,Web3 次之

相比强调「上链」或「DeFi 化」的叙事,政策层对稳定币的定位始终以跨境支付、清算系统为主轴。

余伟文表示,首批稳定币将主要聚焦于跨境贸易结算与 Web3 场景测试。他也强调,沙盒参与并非发牌前提,即便已进入测试范围的机构,也并不意味着未来必然获得正式牌照。

许正宇则在采访中提到,稳定币可在「一带一路」地区作为本地货币波动的替代支付手段,尤其适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承包等外汇市场不发达场景。

陈茂波表示,香港将继续推动金融资产的代币化路径,在绿色债券、ETF、金属商品等市场逐步引入代币结算机制,并通过稳定币建立交易货币与链上资产之间的桥梁。

四、法币锚定机制开放,人民币稳定币需慎重考虑

关于挂钩币种的安排,政策层明确表示香港监管框架在设计上是开放的。

7 月 30 日,陈维民表示,申请方可以选择锚定某一法币,或锚定一篮子法币,只需在申请时明确申报即可。

此前,许正宇也曾多次谈及「人民币稳定币」的可能性。他指出,法律上并不禁止锚定人民币,但如果涉及汇率管理和宏观经济政策,则需与内地相关机构进行沟通协调。「香港有法律空间,但如果要做,必须顾及整个国家的汇率及货币政策。」

陈茂波也曾在司长随笔中指出,允许使用不同法币作为锚定资产,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机构依据自身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在港发行稳定币。

五、对投资者与公众的谨慎提醒

在推动制度建设的同时,多位政策人士也对市场热度提出了冷静提醒。

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表示,香港有广阔空间发展稳定币,未来将成为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的落地实验场。但他特别提醒,面对新兴资产类别,散户投资者应保持警惕,不可盲目跟风,需充分了解产品风险。

金管局亦已发出公告,提醒公众警惕未经授权声称「持牌」或「正在申请牌照」的稳定币项目或人士,强调公众若持有无牌稳定币,相关风险需由自身承担。

市场如何看待香港稳定币监管?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在即,市场层面围绕发牌节奏、场景路径、人民币锚定可能性等议题展开了密集讨论。来自券商、基金公司、外资投行及媒体的声音,正在逐步揭示市场对这一监管制度的结构性预期与潜在影响。

一、发牌节奏与首批获牌机构预期

7 月 30 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将成为当前申请阶段最具参考价值的官方文件。报告预计,首批稳定币牌照数量将「仅为个位数」,最快有望于年底前落地。金管局鼓励机构在 8 月 31 日前联系监管,正式申请截止日为 9 月 30 日。

报告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具备明确牌照获批可能性的发行人;二是已确定参与稳定币使用场景建设的平台型公司。

华夏基金(香港)行政总裁甘添则将当前阶段视为「基础规则已定、场景试点待启动」的临界点。他透露,华夏基金已参与香港稳定币沙盒测试,正探索支付、申赎与资产管理的一体化路径。他认为,未来谁能率先打通「合规 + 落地 + 连接资产」的闭环,将可能成为稳定币市场的头部力量。

二、监管路径与港币 / 人民币「双轨并行」设想

7 月 23 日,平安证券发布报告称,香港可能将形成「美元稳定币对接国际市场 + 港元稳定币连接内地」的双轨监管格局。一方面,持续吸引美元主导型项目入港;另一方面,亦为人民币国际化预留制度空间。

报告指出,香港对稳定币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某类法币,未来非美元稳定币市场份额或将提升。当前香港稳定币监管已将「部分锚定港币」的海外项目纳入监管范围。

肖风(HashKey Group 董事长)在采访中表示,香港稳定币牌照将不局限于港币挂钩,挂钩币种及部署公链网络将由发行人自行决定。他提到,以太坊、Solana 等网络,均可成为香港稳定币部署基础设施。

三、CNH 稳定币的政策预期与金融功能设想

6 月以来,关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H Stablecoin)」是否将在香港率先试点,成为市场热议焦点。

摩根士丹利指出,香港稳定币条例为 CNH 稳定币「铺设了首条合法路径」。在约 1 万亿元人民币的离岸流动性池支持下,CNH 稳定币可在不违反内地资本管制前提下,验证跨境结算可行性,并作为 CIPS 与 SWIFT 之外的补充支付通道。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香港应首先推广与美元和港元挂钩的稳定币,建立技术和市场信任基础,再逐步引入 CNH 稳定币,以强化人民币在数字支付体系中的地位。

《信报》撰文称,香港可作为「试验先锋」,推动 CNH 稳定币落地,以应对国际支付话语权竞争。但前提是必须妥善处理反洗钱、反恐融资等监管要求。

《经济观察报》则在评论中指出,CNH 稳定币若在香港率先试点,将构建出独立于 SWIFT 体系的人民币通道,并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新的数字路径。这一探索可能成为继 2009 年人民币跨境结算机制后的又一制度跃迁。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也发文表示,美国通过立法支持美元稳定币战略化发展,中国应积极应对。香港稳定币监管体系走在前列,具备率先试点 CNH 稳定币的现实条件,可优先用于海外加密资产交易与清算。

四、金融市场影响与资本关注点

广发证券在 6 月 3 日报告中指出,香港稳定币草案虽仍处早期,但将短期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区块链、RWA 等板块。报告认为,若政策明确支持人民币锚定稳定币,A 股部分相关企业将受益于「港桥通道」的合规价值释放。

不过,广发证券也指出,由于当前国内虚拟资产监管仍较严格,大规模增量资金入场的概率仍然偏低。

平安证券进一步补充,随着全球稳定币监管逐步形成,未来有望推动统一的国际监管框架建立,中国需把握制度窗口期,通过香港探索可控路径,避免被美元稳定币在数字资产领域全面垄断。

央视《玉渊谭天》与《证券时报》等媒体也相继发表评论,认为美国通过稳定币推进美元数字化,是一种新形态的金融扩张。若中国在稳定币布局上长期空白,将可能被动应对美元主导的新型结算网络。

谁在准备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随着《稳定币条例》即将在 2025 年 8 月 1 日生效,多家企业正加快入场节奏,筹备或宣布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这些参与者来自不同行业背景,包括金融机构、科技平台、支付公司与区块链创业企业,反映出香港稳定币监管制度落地后所激发的多元响应。

一、市场整体入场热度

据 7 月 14 日报道,已有 50 至 60 家公司有意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 其中约一半为支付机构,另一半为知名互联网公司;

· 多数具中资背景;

· 预计首阶段仅发出 3–4 个牌照,初期稳定币主要挂钩港元和美元。

二、沙盒试点机构名单(2024 年 7 月 18 日公布)

以下 5 家机构参与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测试:

1. 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2. 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3.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4. 安拟集团有限公司

5. 香港电讯(HKT)有限公司

三、明确表示将申请或正在申请牌照的企业

· 中国三三传媒

7 月 15 日公告称,拟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资金将来源于股份配售及现金储备。

· 天盛资本

7 月 11 日宣布,拟成立数字资产交易及结汇公司,申请稳定币牌照。其计划将稳定币用于艺术交易和结汇服务,专注跨境贸易结算。

· 多点数智

7 月 3 日公告,正筹备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 Animoca Brands + 渣打银行(香港)+ 香港电讯

多次公开表示,将共同成立合资企业,申请牌照并发行港元稳定币。稳定币将用于游戏虚拟资产交易、跨境贸易及金融结算等场景。

· 京东

已公开官网信息,表示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 1:1 挂钩的稳定币。发行主体为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同时入选金管局稳定币「沙盒」参与者名单。

· 蚂蚁集团国际(Ant International)

据知情人士 6 月报道,公司将在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后立即申请发行人牌照,同时也计划在新加坡、卢森堡寻求许可。

· 连连数字

据知情人士,连连数字正积极探讨在香港及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其附属公司 DFX Labs 已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四、正在研究、关注或布局相关业务的企业

· 中国平安

7 月 21 日在互动平台回应称,已留意香港稳定币监管变化,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研究。

· 三未信安

6 月 30 日表示,公司已参与香港地区虚拟货币和稳定币等相关业务,作为密码基础设施提供商,将为相关项目提供安全保障。

五、澄清事项

· 八达通公司

曾被传参与稳定币加速器项目。公司随后澄清,仅以「顾问身份」参与由 Brinc 主导的探索性计划,性质为概念研究,非稳定币产品开发或正式合作。

BTC突破116000美元,24小时跌幅收窄至2%

Posted on 2025-08-01 21:1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HTX行情显示,BTC突破116000美元,现报115987美元,24小时跌幅收窄至2%。

加密届名人音乐播放列表遭泄露:SBF曾痴迷Coldplay

Posted on 2025-08-01 21:1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Decrypt报道,”Panama Playlists”网站披露,49位科技界名人、政治家和记者的Spotify账户及播放列表遭到泄露。泄露内容揭示了多位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领域领袖的音乐偏好。

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的”Repeat”播放列表引人注目,其中包含同一首电子舞曲重复60次,他表示这有助于保持专注。其”Favs”播放列表则主要收录《汉密尔顿》音乐剧曲目。

已获刑的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的播放列表分为两类:一个”soft”播放列表收录了Coldplay的《Yellow》等56首抒情歌曲;另一个”loud”播放列表则包含The Killers和Kanye West等人的劲爆歌曲。值得注意的是,他在2021年末最后添加的歌曲是The Weeknd的《Save Your Tears》。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的Shazam播放列表展现了多元化的音乐品味,从Missy Elliott的《Get Ur Freak On》到Adele的《Make You Feel My Love》都有收录。其他知名人士如a16z创始人Marc Andreessen也现身名单,他的”Go The Fuck To Sleep”播放列表主要收录轻松的爵士乐。

目前,包括Oculus创始人Palmer Luckey在内的多位当事人已确认播放列表的真实性。该网站称此次泄露意在效仿2016年”巴拿马文件”,展示名人们不为人知的音乐品味。

美国银行:现实资产代币化趋势加速

Posted on 2025-08-01 21:0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CoinDesk报道,美国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现实资产代币化正获得显著发展动力。报告显示,投资者对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房地产在内的现实资产代币化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迪拜土地部门已推出代币化房地产平台,计划到2033年实现160亿美元房地产资产数字化,并引入分割所有权机制。美国银行分析师认为,这一转变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但将实现全天候跨境交易、即时结算和提升流动性等优势。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区块链技术发展可能影响传统银行收入来源,但传统金融机构在区块链领域的适应能力可能被低估。

特朗普:鲍威尔是个灾难

Posted on 2025-08-01 20: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特朗普:太少,太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太迟先生”是个灾难。降息!好消息是关税为美国带来了数十亿美元。

交易员重新完全消化年底前美联诸降息两次的情景

Posted on 2025-08-01 20:5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交易员重新完全消化年底前美联诸降息两次的情景。

Solana CME期货7月交易量创新高,较6月增长252%

Posted on 2025-08-01 20:4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1 日,据The Block报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Solana期货7月份交易数据显示,其交易量和未平仓合约环比大幅增长。数据显示,7月aggregated交易量达81亿美元,较6月增长252%;月均未平仓合约金额达4.009亿美元,环比增长203%。

与此同时,CME比特币期货7月交易量达2,753亿美元,环比增长23%,月均未平仓合约为178亿美元;以太坊期货交易量为1,181亿美元,环比增长82%,月均未平仓合约为52亿美元。

文章分页

上一页 1 … 91 92 93 … 95 下一页

近期文章

  • Tom Lee:疑似某个或两个做市商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重大“缺口”
  • 某鲸鱼“割肉” 3.3 万枚 SOL,7 个月损失 23 万美元
  • Bitmine 过去一周累计增持 67,021 枚 ETH,价值约 2.34 亿美元
  • BTC 突破 96,000 美元,24 小时跌幅缩小至 0.10 %
  • Nic Carter:投资者想在本轮周期获得成功难度较大,建议先在情感上与加密货币“脱钩”

归档

  • 2025 年 11 月
  • 2025 年 10 月
  • 2025 年 9 月
  • 2025 年 8 月
  • 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分类

  • 1kx (1)
  • 21Shares (1)
  • a16z (1)
  • Aave (3)
  • ai16z (1)
  • Alameda Research (1)
  • Alpaca (1)
  • Arbitrum (1)
  • Ark Invest (1)
  • Arkham (1)
  • Avail (1)
  • Azuki (1)
  • Base (1)
  • Berachain (1)
  • Bitget (8)
  • BlackRock (3)
  • Brian Armstrong (1)
  • BTC (4)
  • Bybit (2)
  • Canary (1)
  • Cathie Wood (1)
  • Coinbase (3)
  • Coinbase Prime (2)
  • Coinbase Ventures (3)
  • CoinDesk (2)
  • CoinGecko (1)
  • Cointelegraph (1)
  • COMP (1)
  • Compound (1)
  • DAO (1)
  • DATA (2)
  • DeAI (1)
  • DePIN (1)
  • DEX (3)
  • EARN (1)
  • Eliza (1)
  • ETF (4)
  • ETH (4)
  • Ethos Network (1)
  • Fartcoin (2)
  • FDUSD (1)
  • FLock.io (1)
  • FLUID (1)
  • FUEL (1)
  • Gas (2)
  • GPU (1)
  • Grayscale (1)
  • IEO (1)
  • Inception (1)
  • IOG (1)
  • Jupiter (1)
  • Kairos (1)
  • Kaito (1)
  • Launchpool (1)
  • Layer2 (1)
  • Liquidity (1)
  • Magicblock (1)
  • Mango Markets (1)
  • Mechanism Capital (1)
  • Meebits (1)
  • Meme (3)
  • Netflix (1)
  • NVIDIA (1)
  • Ondo (1)
  • OpenAI (2)
  • Paradigm (1)
  • Polygon (3)
  • Pudgy Penguins (1)
  • pump.fun (1)
  • Raydium (2)
  • Robert Leshner (1)
  • Robinhood (1)
  • Sam Altman (1)
  • SEC (4)
  • Securitize (1)
  • SideKick (1)
  • SNX (1)
  • SOL (1)
  • Solana (3)
  • Stani Kulechov (1)
  • StarkWare (1)
  • STO (1)
  • Stripe (1)
  • SunDog (1)
  • SunPump (1)
  • Synthetix (1)
  • TechFlow (25,634)
  • The Block (2)
  • Tron (2)
  • TRX (1)
  • Upbit (1)
  • USDC (3)
  • WBTC (2)
  • Web3 (4)
  • WLD (1)
  • WOO X (1)
  • Xai (1)
  • Zora (1)
  • 交易所动态 (8)
  • 人工智能 (1)
  • 以太坊 (4)
  • 以太坊基金会 (1)
  • 信托 (1)
  • 借贷 (2)
  • 公链 (1)
  • 基础设施 (1)
  • 大额投融资 (1)
  • 存储 (2)
  • 孙宇晨 (2)
  • 安全 (2)
  • 富达 (1)
  • 工具 (2)
  • 币安 (7)
  • 快讯 (26,777)
  • 托管 (1)
  • 指数 (1)
  • 支付 (1)
  • 数据 (6)
  • 数据追踪 (4)
  • 智能合约 (1)
  • 未分类 (311)
  • 模块化 (1)
  • 欧洲 (1)
  • 欧盟 (1)
  • 比特币 (7)
  • 永续合约 (1)
  • 治理 (1)
  • 波场 (1)
  • 游戏 (3)
  • 火币 (1)
  • 灰度 (1)
  • 特朗普 (5)
  • 社交 (2)
  • 稳定币 (3)
  • 空投 (6)
  • 纳斯达克 (1)
  • 美国 (6)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3)
  • 英伟达 (2)
  • 英国 (1)
  • 萨尔瓦多 (1)
  • 融资 (3)
  • 行情异动 (7)
  • 贝莱德 (1)
  • 质押 (4)
  • 赵长鹏 (1)
  • 跨链 (3)
  • 跨链桥 (1)
  • 迪拜 (1)
  • 重要消息 (45)
  • 金库 (1)
  • 钱包 (4)
  • 阿根廷 (1)
  • 阿里云 (1)
  • 隐私 (2)
  • 项目重要进展 (9)
  • Bluesky
  • Mail
©2025 WT快讯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