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Farside Investors 监测,昨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出 8.123 亿美元,其中:贝莱德 IBIT净流出260 万美元,富达 FBTC净流出3.314 亿美元;Bitwise BITB净流出3830 万美元 ;ARK ARKB净流出3.279 亿美元;景顺 BTCO净流出510 万美元;富兰克林 EZBC净流出660 万美元;灰度 GBTC净流出6680 万美元;灰度迷你 BTC净流出360 万美元。
月度归档: 2025 年 8 月
某鲸鱼地址过去 8 小时向 CEX 转移 10.8 万枚 SOL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鲸鱼 KMhcqN 在过去 8 小时内向 OKX 和 Binance 充值 108,016 枚 SOL(价值 1774 万美元)。
最高检 2025 年 234 项研究课题中 10 项涉及虚拟货币法律处置与监管研究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5 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立项公告》,2025 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立项 234 项,其中 10 项为与虚拟货币相关的研究课题,包括:《刑事涉案虚拟货币处置路径研究》、《涉虚拟货币犯罪规制及司法处置问题研究》、《虚拟货币快速发展下刑事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及司法处置路径研究》、《涉案虚拟货币刑事司法处置实务问题研究》、《涉虚拟货币案件的证据审查研究》、《虚拟货币犯罪刑法适用研究》、《完善虚拟货币处置与检察监督机制问题研究》、《涉虚拟货币犯罪的刑法规制困境与体系完善》、《虚拟货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SEC加密货币工作组将在美国各地举行10场圆桌会议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委员 Hester Peirce 将于今年秋季展开一场十城巡回活动,作为 SEC 新推出的加密货币公众参与计划的一部分。该监管机构周五宣布将举办一系列圆桌会议,旨在就该机构正在考虑的数字资产新规征求行业利益相关者、开发者和投资者的意见。
「加密货币工作组深刻意识到任何监管框架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希望确保我们的公众参与尽可能全面,」皮尔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机构的加密货币工作组「特别有兴趣」与成立不足两年且员工不超过 10 人的加密初创公司会面。这些圆桌讨论将在 8 月至 12 月期间举行。
SEC 在 2025 年举办的许多圆桌会议都获得了 a16z Crypto 等加密货币机构和贝莱德等传统资产管理公司的意见反馈。在此前的圆桌讨论中,加密货币工作组已就加密货币监管、托管、代币化和去中心化金融等议题进行过探讨。
CZ:防止 AI 危险的方式是开发更先进的 AI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币安创始人 CZ 在社交媒体 X 上发布的消息,他对当前 AI 发展趋势表达了担忧。CZ 表示:”为了防止 AI 变得危险,我们将竞相创造最先进(危险)的 AI。最近经常听到这种说法。”,当然,他强调自己支持科技和 AI 发展。
RootData:MOVE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651 万美元的代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Web3资产数据平台 RootData 代币解锁数据,Movement(MOVE)将于北京时间 8 月 9 日 11 时解锁约 5000 万枚代币,价值约 651 万美元。
Telegram创始人:已花费1.5万枚TON购入Plush Pepe#858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Telegram创始人Pavel Durov在其个人频道发文透漏,已花费1.5万枚TON购入Plush Pepe#858,价值约合5.25万美元。据悉,Pavel Durov购买Plush Pepe#858 的目的是为了祝贺其女友生日,以便为她在赛博朋克背景上收集粉色/紫色的礼物。
Plush Pepe系列目前在Telegram“礼物”交易排名较为靠前,链上数据显示当前地板价为3400 TON,总交易量达到约180万枚TON。
币安 Alpha 将于 8 月 4 日上线 Cycle Network (CYC)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币安 Alpha 将于 8 月 4 日上线 Cycle Network (CYC)。符合条件的用户可在交易开始后通过币安 Alpha 积分在 Alpha Events 页面领取空投。
Hashgraph推出自主数字身份平台“IDTrust”,支持英国、欧盟等地区数字身份计划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PRNewswire报道,分布式账本技术提供商Hashgraph宣布推出自主数字身份平台“IDTrust”,通过去中心化标识符 (DID)、可验证凭证 (VC) 和安全的数字身份钱包帮助个人和机构能够安全地签发和验证凭证,目前该平台已支持欧盟eIDAS 2.0 、英国数字身份信任框架、以及即将推出的瑞士电子身份证系统等数字身份计划。
美联储威廉姆斯谈劳动力市场降温 谨慎对待9月降息预期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金十数据消息,美联储官员、鲍威尔盟友威廉姆斯表示,“过去一年,我所观察到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可以用‘温和而渐进的降温’来形容,但整体仍处于稳健状态。”尽管7月份失业率仅小幅上升至4.2%(6月为4.1%),但相对疲软的非农数据为鲍威尔推动降息共识提供了空间。威廉姆斯指出,5月和6月就业增长数据被大幅向下修正,才是本次报告真正的焦点。 他表示:“这些信息至关重要,有助于我们理解劳动力供需的走向,以及劳动力市场动能的降温趋势。”对于9月是否可能降息,威廉姆斯态度谨慎,未对市场一度高达80%的降息预期予以背书。他表示:“市场参与者面对的挑战,与我们作为政策制定者所面临的是一样的。市场对信号的反应方向,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威廉姆斯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约1%,但他认为,2026年经济有望回升。
Gate Group拿下美国23个州牌照,正式上线Gate US交易平台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Gate 已宣布已成功获得美国 23 个州牌照,并正式上线 Gate US 交易平台,现已面向持牌地区用户开放加密资产交易服务,标志着 Gate Group 进一步加速其在全球合规布局的步伐。
此前,Gate Group 已在立陶宛、阿根廷、马耳他、意大利、巴哈马、直布罗陀以及中国香港等司法辖区获得或完成相关监管注册、牌照申请、授权或审批。今年,Gate 旗下主体 Gate Technology FZE 已在迪拜 VARA 的监管与监督下获得 VASP 牌照;去年,Gate Group 还完成了对日本持牌交易所的收购,进一步拓展了其全球合规网络。
疑似Anchorage Digital地址于今日凌晨「抄底」买入14933枚ETH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 姨(@ai_9684xtpa)监测,疑似归属于 Anchorage Digital 的地址似乎正通过 Galaxy Digital OTC 买入 14933 ETH,价值 5207 万美元。
该地址于 4 小时 ETH 的反弹起点时开始接收 ETH,接收均价 3,487 美元;目前代币已全部转移至地址 0x18A…327Ea 地址。
某鲸鱼从币安提取约11.1万枚UNI和501枚ETH后转入另一CEX,价值277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Arkham监测数据显示,大约30分钟前,某鲸鱼从币安提取501.451枚ETH(价值176万美元)和11.1464万枚UNI(价值101万美元),随后该鲸鱼将其全部转入Bitget。
Beam 将参展 Gamescom 2025 并展示区块链游戏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Beam Foundation 官方 X 账号披露,Beam 将参加Gamescom 2025。活动将于 8 月 20 日在德国科隆举行,Beam 将与 Avalanche(AVAX)合作,共同展示多款区块链游戏。
Beam Foundation 在社交媒体上还提到了”Forgotten Playland”项目,该项目在 Beam 网络上推出了名为”PlushKyn Battle”的新游戏模式,为用户提供真实的区块链实用性。这一游戏模式将玩家的技能与奖励挂钩,每场激烈对战仅需消耗 1 张 PB 门票。
StrayShot 创始人:Web3 游戏成功关键在于好玩,而非技术宣传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Bitcoin.com News 报道,StrayShot 和 iBLOXX 创始人 Domenik Maier 表示,Web3 游戏要想成功,不应过度强调 Web3 概念,而应专注于游戏本身的趣味性。Maier 认为 AAA 级射击游戏、无缝用户体验和 AI 开发工具正在为游戏行业设立新标准。
特朗普因疲软就业报告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Axios 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解雇劳工统计局 (BLS) 局长,原因是该独立政府机构发布了 7 月份疲软的就业数据以及对前一个月数据的下调。
劳工统计局证实,局长 Erika McEntarfer 已于周五被”解雇”,并任命长期 BLS 官员 William Wiatrowski 为代理局长。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表示,这位”拜登政治任命者”将被”更有能力和资格的人”取代,并无证据地指责 McEntarfer 出于政治目的扭曲数据。
劳工统计局报告显示,美国 7 月份仅增加 73,000 个就业岗位,并大幅下调了 5 月和 6 月的就业增长估计。前 BLS 局长 William Beach 表示,解雇 McEntarfer “开创了危险先例,破坏了劳工统计局的统计使命”。
特朗普称希望公布所有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希望公布所有与爱泼斯坦案相关的文件”。特朗普称,自己希望公开全部信息,但不希望有人因此受到伤害,或让相关人士受到牵连。特朗普还表示,如果掌握文件的人手中真有什么和他相关的信息,早该在总统选举之前就公布出来。
巨鲸“The White Whale”:昨晚暴跌并未导致被清算,但已放弃部分 SOL 多头仓位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巨鲸“The White Whale”在X平台发文表示:“很多人关心在过去24小时市场“血腥屠杀”之后过得怎么样,我在CEX中有大约500万枚稳定币,但由于某种原因提款未能处理,导致不得不做出决定放弃某个多头仓位…
Arthur Hayes 抛售价值约 1340 万美元加密货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BitMEX 联合创始人 Arthur Hayes 在过去 6 小时内抛售了多种加密货币,总价值约 1340 万美元。其中包含 2,373 枚 ETH(价值约 832 万美元)、776 万枚 ENA(价值约 462 万美元)以及 388.6 亿枚 PEPE(价值约 41.47 万美元)。
Arthur Hayes 抛售价值约 1340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BitMEX 联合创始人 Arthur Hayes 在过去 6 小时内抛售了多种加密货币,总价值约 1340 万美元。其中包含 2,373 枚 ETH(价值约 832 万美元)、776 万枚 ENA(价值约 462 万美元)以及 388.6 亿枚 PEPE(价值约 41.47 万美元)。
Anthropic 切断 OpenAI 对 Claude 的 API 访问权限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Anthropic 于周五切断了 OpenAI 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访问 Claude 的权限。Anthropic 发言人表示,此举是因为 OpenAI “在 GPT-5 发布前使用我们的编码工具”,违反了 Anthropic 的服务条款。这些条款禁止使用 Anthropic 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竞争性的人工智能模型。
Coinbase 将于 8 月 15 日暂停 Function X (FX) 交易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Coinbase Assets 推特披露,Coinbase 将于 2025 年 8 月 15 日美东时间下午 2 点左右暂停 Function X (FX) 的交易。此决定是因为 Coinbase 支持的该资产底层智能合约仍被项目团队暂停。
今日恐慌与贪婪指数降至 55,仍处于「贪婪状态」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Alternative.me 数据,今日加密货币恐慌与贪婪指数降至 55(昨日该指数为 65),表明市场仍处于「贪婪状态」。

市场消息:某能源巨头央企、中信集团已与香港金管局监管团队会面探讨申请稳定币牌照的可能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新浪财经援引腾讯新闻《潜望》报道,超过50家企业机构蜂拥香港金管局申请牌照,某能源央企、中信集团等跨境贸易巨头等都名列其中,这些企业机构与香港金管局监管团队见面探讨申请稳定币牌照的可能,一些欲申请牌照的机构最终目标仍是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目前腾讯新闻《潜望》暂未能获得中信集团置评。
ETH 鲸鱼继续加仓空单,当前浮盈 750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链上分析师余烬(@EmberCN)监测,一位被称为”四战 ETH 75% 胜率鲸鱼”的交易者在近期继续加仓做空以太坊。该交易者于 7 月 28 日以 3,843 美元的价格做空 2 万枚 ETH,目前已获得 750 万美元浮动盈利。在今天凌晨,该交易者又以 3,535 美元的价格加仓空了 2 万枚 ETH。
目前,该鲸鱼的仓位情况为:15 倍杠杆做空 4 万枚 ETH,仓位价值 1.4 亿美元,开仓平均价格为 3,689 美元,清算价为 3,717 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交易者此前在 6 月份曾开空 5 万枚 ETH,但最终在 7 月初 ETH 价格上涨时于成本线附近平仓,亏损约 71 万美元。
SharpLink Gaming 7小时内入金1.08亿USDC并购入14,933枚ETH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链上分析师余烬(@EmberCN)监测,SharpLink Gaming 在过去 7 小时里入金 1.08 亿枚 USDC 并转到 Galaxy Digital,目前已经买进了 14,933 ETH(价值 5300 万美元)。他们先将 5300 万 USDC 转到 Galaxy Digital,随后收到 14,933 枚 ETH,买入价格为 3,550 美元。在收到 ETH 后,他们再次向 Galaxy Digital 转入 5556 万 USDC 继续购买 ETH。
分析:稳定币加剧美国信用卡Visa和万事达卡双头垄断格局的不确定性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路透社报道,稳定币引领的加密货币热潮正加剧美国信用卡双头垄断格局的不确定性。Visa与万事达卡高管在近期财报电话会议中,首次面对可能加速稳定币普及的新立法环境,普遍淡化美元挂钩数字货币对自身支付网络的潜在威胁。尽管两家公司凭借稳定的利润表现和强劲的估值水平为市场提供了一定安慰,但稳定币运营商Circle Internet Group市值突破400亿美元的飙升态势,仍揭示着资本市场对支付领域变革的期待分歧,两组投资者难以同时保持正确判断。
比特币ATM营运商Localcoin宣布支持Solana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PRNewswire报道,比特币ATM营运商Localcoin宣布扩大加密货币的接达范围,现已支持Solana(SOL),允许用户直接使用现金进行购买,但需由用户准备好兼容Solana的钱包。
一新地址过去三天累计囤积 79461.38 枚 ETH,目前浮亏 2205.6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姨 (@ai 9684xtpa) 监测,其中 3 小时前下跌时又从 Galaxy Digital 处接收 16495.15 ETH(约 5850 万美元),将其整体仓位的 ETH 均价降低至 3763.53 美元。
以太坊财库公司Fundamental Global成立信托基金FG CVR Trust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 Globenewswire 报道,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Fundamental Global 在宣布在达成2亿美元私募融资最终协议后成立信托基金FG CVR Trust,据悉该基金在特拉华州注册,旨在将各种遗留资产和业务清算所得货币化并进行分配。
此前消息,Fundamental Global宣布完成2亿美元私募融资并将更名为FG Nexus,计划将以太坊(ETH)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并开展质押业务。
特朗普扬言“会秒换鲍威尔”,后称其很可能继续留任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金十数据讯,特朗普在接受Newsmax采访时表示,“会毫不犹豫地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又称“若解雇鲍威尔将扰乱市场”;他批评“美联储利率太高”,又表示鲍威尔“很有可能”会继续留任主席职位。
波场 TRON 社区展开 SELFDESTRUCT 指令升级方案讨论,拟兼容以太坊 EIP-6780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波场 TRON 社区最新消息,在波场 TRON #43 开发者会议上,社区开发者针对 SELFDESTRUCT 指令升级方案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兼容以太坊 EIP-6780 的提案,旨在调整该指令的行为和执行成本,以提升网络安全性和兼容性。 根据会议内容,升级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调整:SELFDESTRUCT 指令仅在“创建合约的同一交易中调用”时,才会从链上彻底删除合约并将资产转移至目标地址;否则,仅转移合约内资产,合约本身将保留。另外,执行 SELFDESTRUCT 的能量消耗将从当前的 0 调整为 5000,以防止指令滥用和潜在的拒绝服务攻击风险。 社区开发者表示,此次升级参考了以太坊的Gas成本更新,旨在实现与以太坊更高的兼容性。若提案获通过,合约将支持多次执行 SELFDESTRUCT,同时更合理的执行成本将进一步提升波场 TRON 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开发者提供更可靠的开发环境。
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 亚马逊市值蒸发超2000亿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 日,据金十数据讯,美股收盘,道指收跌1.23%,标普500指数收跌1.6%,纳指收跌2.24%。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82%,阿里巴巴(BABA.N)跌近3%,亚马逊(AMZN.O)跌超8%,市值单日蒸发超2000亿美元,Meta Platforms(META.O)跌超3%,苹果(AAPL.O)、英伟达(NVDA.O)跌超2%。
从 JLP 到 Neutral:如何在 SOL 上捕获策略收益?
撰文:Alex Liu,Foresight News
从 JLP 到 Neutral
想赚钱,第 1 步往往是找到优质资产。而不夸张的说,即使放眼整个加密世界,JLP 也是数一数二的优质资产。上线 1 年涨幅达 3 倍,最大回撤为此后 3 月的 30% 回调。表现优异的同时,资金体量超 10 亿美元,容量极大,它是怎么做到的?

JLP 的价格走势,数据:coingecko
JLP 的全称为 Jupiter Perpetual Liquidity Provider Token,即 Jupiter 永续合约流动性提供者代币。持有 JLP,相当于存钱进 Jupiter 做合约交易者的对手盘。合约交易者盈利,JLP 会亏损,反之亦反。经过无数同类产品反复验证,拉长时间尺度,合约交易者总是亏损的,此为 JLP 的第一种收入。
而 Jupiter 永续合约交易手续费的 75 % 将回到 JLP 中,丰厚的手续费收入让 JLP 年化收入长期保持在 30% 上方,甚至有时达 50% 以上。
JLP 本身由 47% 的 SOL,8 % 的 ETH ,13 % 的 BTC 和 32 % 的 USDC 构成,保持对加密资产的风险敞口。于是在 SOL 强势的 2024 年,叠加着前两种收益,JLP 涨超 3 倍。而在 SOL 由 295 美元跌破 100 美元的这 3 个月里,由于 JLP 风险敞口有限且有前两种收益缓冲,跌幅为 30 %,SOL 价格回暖后 JLP 已先一步创下新高。
这样看来,JLP 亏损的场景为合约交易员在极端行情下短期获利(但统计学表示他们早晚会亏回去 …),和加密资产长期价格走弱。而长期风险似乎只有后者。只要把这部分风险给对冲掉,我们就能获得一个底层为优质资产的高收益策略。
Neutral 是 Solana 上的 1 个机构级链上策略对冲基金,它提供了这样一个策略方案:

用户存入 USDC,把 USDC 兑换为 JLP。在借贷协议里抵押 JLP,借出 USDC 再兑换为 JLP。(当 JLP 的年化收益大于借贷利息时即盈利),最后使用永续合约(Drift)做空所持有 JLP 对应的加密资产份额(SOL、ETH、BTC)使策略实现风险中性(理论上不会因为价格波动造成亏损)。
该策略的 Neutral 金库现在 TVL (总锁仓价值)超 1200 万美元,年化收益超 15%,最大回撤基本控制在 2% 以内。
散户风险与机构优势
那我为什么不自己来执行这个策略,而是交给类似 Neutral 这样的产品呢?自己来还不会被收取手续费(Neutral 对各种策略收取 10 ~ 25% 的 performance 费,从利润中扣除对应比例。)
原因很简单:散户往往无法对复杂的策略收益做好风险管控。
在执行上述策略的过程中,做空对冲有爆仓风险、资金费率异常风险,借贷杠杆部分有长期利率倒挂造成亏损风险。即使不睡觉盯盘,也不一定有多余资金在突发情况下添加保证金、解开借贷循环。
而机构级别的对冲基金受团队 24 小时监控,对各种系统风险有着丰富的处理经验和预备方案,在风险管控方面确实强过散户一个量级。收益的前提是本金安全,是相信自己采用 Degen 模式换取最高收益,还是牺牲部分收益换取更安心的风险管控,需要综合个人情况审慎考虑。
项目概况
说回 Neutral 项目本身。它不是市面上唯一的链上对冲基金,选择介绍它是因为它正与 Solana 中文社区合作推广,有着背书相对靠谱。其次是它还有正在进行的积分系统,存在发币预期,在赚取策略收益的同时还可以一鱼多吃布局项目空投。(它的积分计算规则为:每 1 美元资产 1 年产生 1 分,相当于存入 365 美元每天 1 分)

Neutral 最早是 Solana Radar 黑客松的获奖项目,现已成长为 TVL 近 3600 万美元,为用户产生近 250 万美元收益的初具规模的新兴协议。创始人 Rick 和 Jared 是来自高盛和全球前三对冲基金的资深量化交易员。6 月 1 日 Neutral 宣布获得了 Cumberland 和一众 Solana 生态项目和参与者的 200 万美元融资。
除了主推的 JLP 中性策略外,Neutral 还有包括 Hyperliquid 资费套利在内的多个收益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策略都是中性风险,标注有 Directional 的策略可能会随市场行情剧烈波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研究。
Chainbase:超数据,见未来
撰文:Bright,Foresight News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过一个著名的「洞穴隐喻」:洞穴里的囚徒被锁链束缚,终生只能看到透过烛光印在岩壁上的影子,便以为影子是唯一的真实;直到有人挣脱枷锁走出洞穴,才发现阳光照耀下的世界方是实在。
在 AI 与区块链交织的今天,我们何尝不是被海量数据裹挟着的、「赛博洞穴」 中的囚徒?链上链下的信息碎片如同岩壁上晃动的影子,虚假、割裂、不可靠。开发者因数据不全难以构建精准应用,投资者因信号失真错失宝贵机会,AI 模型因输入不可靠而产生系统偏见。
资本市场已然展开了数据供给侧的跑马圈地,硅谷湾区估值超百亿美元的 AI 数据公司 Scale AI、Surge AI 拔地而起。
而链上,DataFi 应运而生。在 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DataFi 将承担这样一个出走赛博洞穴的角色——提供一个开放透明的数据交互操作层,以链原生方式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 AI 堆栈底层,最终将碎片化的人类行为数据转化为可验证、结构化、AI-ready 的可执行资产。
而 7 月份成功 TGE、单月上涨超 76% 的全链数据网络 Chainbase 的亮眼表现,印证了市场对于 Web3 AI Infra 的渴求。

开采链上数据「金矿」
Chainbase 创始人 MOGU 表示,如今互联网带来了连接性、加密技术带来了所有权、人工智能带来了智能,但智能不会凭空出现,它源于三个元素的融合:数据(data)、模型(models)和计算(compute)。目前 AI 在模型和计算能力上发展迅速,但数据供给侧明显偏弱——人类生成的「有机数据」已触及增长天花板,AGI 正被自己产生的低质量数据「污染」。
所以,AI 的下一个十年,将是「数据基础设施」的十年。在这个语境下,数据不再是技术的 By-product,换言之,不再只是生产力的附庸。而是像电力、算力一样可计量、可交易、可增值的核心生产要素。
而在 Chainbase Hyperdata Network 中,运营商、验证者、开发者和委托人等角色各得其所,数据基于「手稿」的结构进行流通,其中包含两部分,分别为基模(Schema)和运算符(Operators),基模定义了链上交易的数据类型和对应参数,运算符则作为数据提取与分析手段存在。在开发者编译完手稿后,运营者(需在 EigenLayer 中注册)会对这些手稿进行索引,并与验证者进行确认,验证者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而委托人会将原生 ETH 或协议代币 CBT 进行质押和委托,一旦出现篡改行为,智能合约便触发惩罚机制,如扣除抵押的 ETH,从而在经济层面上确保安全性。

让「金矿」自由流通
此前,链上老牌的数据基础设施如 The Graph 和 Dune,在数据获取和处理上仍需要外部干预和人工配置,较难实现数据自动化处理。这样的适配要求限制了传统数据堆栈的全面性和可拓展性,用户如若缺乏原生编程能力,便很难在数据基础设施中获取有用信息,完成具体应用。
面对复杂的应用场景,Chainbase 在新一代数据堆栈体系的支持下,构建了链原生的 AI 大模型 Theia ,并将其开源。Theia 基于 80 亿通用大语言模型参数和超过 2 亿的 Crypto 参数,通过复 D2ORA 算法进行训练。最重要的,是 Theia 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加密用户可以像使用 ChatGPT 一样自然地与 Theia 模型对话,个性化获取需要的链上数据。

Chainbase 后市展望
在 TGE 前,Chainbase 共完成 1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经纬中国(Matrix Partners China)领投,Folius Ventures、Hash Global、JSquare、Mask Network 和 Bodl Ventures 参投,从押注足见传统互联网巨头对于 DataFi 发展前景的看好。
TGE 一个月后,Chainbase 在同期币安 Alpha 项目中表现亮眼。Chainbase 目前流通市值 6360 万美元,总市值接近 4 亿美元,日交易量全网超 2 亿美元。其代币 C 于 7 月 14 日上线币安 Alpha,并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发放了 750 枚 C 代币的空投,按照最高价格估算已超过 380 美元。同期,代币 C 登陆 Bitget 独家 Launchpool,在 BGB 奖池中向 VIP 和普通用户共发放总价值超百万美元的 250 万枚 C。
如今,C 已经登陆 Binance、Bitget 等主流交易所的现货和永续合约交易。此外,C 于 7 月 29 日正式上线本轮具有极强造富效应的韩国交易所 Bithumb,据 CoinMarketCap 数据,C 上线后首日在 Bithumb 的交易量高达 2271.7 万美元,所内交易量排名第 14 位。
而目前,据 Chainbase 官方披露,Chainbase 已经整合了超 200 条区块链;整合了 50000 余名开发者和超 10000 个链上项目;实现了数据刷新间隔小于 3 秒以保证实时性;平均每天处理 5 亿次查询,共成功应对了超 6000 亿次的查询;上线了 300 万个钱包。此外,Chainbase AVS 通过 60 万个 ETH(Eigenlayer)安全保障了去中心化执行。并与 Eigenlayer、Altlayer、io.net、Google Cloud、TON、Sui、Mask、Particle 等达成全面合作。

可以说,在 AGI 海啸汹涌之时,DataFi 创造了链上数据资产化与金融化的新范式。Chainbase 「从链出发」构建的 Hyperdata Network ,将持续赋能链上乃至链下的 AI,为用户构建纯净的数据方舟。
稳定币「合规清洗」时代,GENIUS 法案如何重塑全球稳定币新格局?
撰文:加密沙律
随着特朗普正式在白宫签署《GENIUS 法案》,这也标志着美国首次正式确立数字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同时也意味着许多稳定币的发行商公司要迎来一轮全新的挑战。对于《GENIUS 法案》,相信很多人会很陌生,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以下疑问:
-
美国《GENIUS 法案》中到底提到了哪些对于稳定币的监管措施…
-
该法案到底对 USDT 及 Tether 公司有什么影响…
-
Tether 公司能否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该法案与香港的《稳定币法案》有什么区别…
加密沙律团队扎根于跨境区块链合规领域多年,将会对以上几个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图片来源于:CCTV 节目官网
一.《GENIUS 法案》中到底讲了什么?
首先,加密沙律团队先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GENIUS 法案》。《GENIUS 法案》即《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也称之为美国的「稳定币法案」。该法案旨在在美国建立支付稳定币的全面法律和监管框架,以促进金融创新,保护消费者,强化货币主权及维护金融稳定。以下是对《GENIUS 法案》监管框架的简要介绍:
1.法案的核心定义与范围:该法案主要针对支付稳定币进行监管,这些数字资产被定义为用于支付或结算、与固定货币价值挂钩的数字货币。这项法案要求只有「获准的支付稳定币发行商」才能在美国发行稳定币。获准的发行商必须是受保险存款机构的子公司、联邦合格的非银行支付稳定币发行商,或州合格的支付稳定币发行商。(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2(22))
2.法案的监管架构:法案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双轨监管体系。对于发行量超过 100 亿美元的稳定币,将适用联邦储备理事会对存款机构的监管框架,以及货币监理署对非银行发行商的框架。而对于发行量低于 100 亿美元的发行商,则可以选择州监管路径。法案的储备要求:法案最重要的消费者保护措施之一就是 100% 储备要求。发行商必须为每一美元的稳定币持有至少一美元的许可储备。许可的储备包括:硬币与货币、银行存款、短期国债、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央行储备存款。(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4(a)(1))
3.法案的透明度与披露要求:法案要求发行商建立并披露稳定币赎回程序,并定期报告未偿还稳定币和储备组成。(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6(a)(2))
4.法案的国家安全与反洗钱条款:法案将支付稳定币发行商归类为《银行保密法》下的金融机构,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维持有效的反洗钱和制裁合规计划;保留稳定币交易的适当记录;监控和报告可疑活动;实施政策来阻止、冻结和拒绝违反联邦或州法律的交易;建立客户识别计划。(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8(a))
二.该法案对 USDT 及 Tether 公司有什么影响?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 USDT。USDT 是当前加密货币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稳定币之一,全称为泰达币。它由 Tether 公司发行,旨在通过与法定货币(主要是美元)挂钩来维持币值稳定,是加密货币市场中重要的流动性工具和价值存储媒介。USDT 的核心设计是承诺每发行 1 枚 USDT,就会在银行账户中存入 1 美元作为储备金,理论上保持 1:1 的锚定关系。用户可随时将 USDT 兑换为美元,以此确保币值稳定。相比传统的跨境汇款方式,USDT 的交易速度更快,手续费相对较低,且不受地域和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能实现更高效的跨境资金转移。

图片来源于:CoinMarketCap
而根据法案内容,可以肯定的是,该法案严重制约了 USDT 的发展。《GENIUS 法案》是一个美国的法案,USDT 也是一个美国的产物,而这个法案落地之后,根据上文所提到的《GENIUS 法案》的内容,Tether 公司几乎可以被肯定没有办法完全满足合规的条件。所以在稳定币市场的未来,Tether 公司的市场份额只会被不断地侵占,直到有一个它的替代品产生。即使在未来的稳定币市场依旧有 Tether 公司的份额与 USDT 的一席之地,但大概率也只会在一些特定的环节当中用到 USDT。
至于为什么 Tether 公司无法满足其要求,加密沙律团队再为带大家梳理一下法案比较核心的内容:
-
首先,法案明确提出了稳定币不受证券和商品监管体系,主要是受银行体系来监管;
-
其次,法案要求的储备必须是用高质量的流动资产,比如美元现钞、美联储存款、银行活期存款、93 天内到期的国债或者隔夜逆回购协议等等,获准支付稳定币发行人必须维持与其所发行的稳定币等值(1:1)的储备资产,以支持其所发行的流通中的支付稳定币。(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4(a)(1))
-
除此以外,支付稳定币合并总发行量超过 500 亿美元、且不受 1934 年《美国证券交易法》报告要求约束的获准支付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编制年度财务报表,以披露任何关联方交易;(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3(10)(A))

图片来源于:CCTV 节目官网
-
第四,关于反洗钱和 KYC(即 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是金融行业及合规领域的核心监管要求之一,通过一系列流程验证客户身份、评估风险,防止洗钱、恐怖融资、欺诈等非法活动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发行商不得挪用储备金,须每月发布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储备证明,并遵守《银行保密法》;(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3(5)(A))
-
第五,对于稳定币的持有人,法案给予了一个超级优先权,换句话说,如果发行人破产稳定币持有人的债权优先于所有其他债权人,从而实现「优先受偿权」,该「优先受偿权」也鼓励了更多人去购买发行人所发行的稳定币,同时进一步保证了稳定币认购者的合法权益。(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10 (3))
而对于 USDT 的发行公司——Tether 公司而言,其无法满足《GENIUS 法案》众多要求的内容。
首先,在《GENIUS 法案》中对于储备金的要求是「要求全额储备支持」,而 USDT 目前的储备金是不达标的,只有 85% 左右,因此不符合《GENIUS 法案》的标准,这可能会导致稳定币价格出现波动、用户信任崩塌等后果。
第二,Tether 公司的审计机构是 BDOItalia,这本身还不满足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标准。
第三,Tether 公司还需要出售它那些并不合规的资产储备,比如比特币、贵金属、公司票据和担保贷款等等,必须通过合规资产来置换。
另外,Tether 公司的市值很高,其市值已经达到了需要直接受联邦监管的标准,因此,加密沙律团队认为,Tether 公司难以支撑每个月的定期披露和严格的反洗钱要求(发行稳定币总额超过 500 亿美元且非 SEC 报告的法定提交主体,要进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annual audit))。
除了 Tether 公司,Circle 公司(USDC 发行商)、Paxos 公司(PAX、USDP 发行商)、Gemini 公司(GUSD 发行商)都要受到《GENIUS 法案》不同程度的制约,例如:储备资产的流动性、披露审计等要求,因此,《GENIUS 法案》影响的不仅仅是一家发行商,它对于整个稳定币市场的冲击都是巨大的。

图片来源于:CCTV 节目官网
根据《GENIUS 法案》,若以 Tether 为首的稳定币发行商公司始终无法满足法案的要求的话,那么将会面临严重的处罚。
首先,若 Tether 公司未在过渡期内完成美国实体注册或储备整改,其 USDT 将被认定为「非法支付工具」,发行行为本身即构成违法,可能面临刑事指控(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4(a)(12))。
此外,自法案生效三年后,任何未获美国许可的外国稳定币发行人(包括 Tether 公司)将被禁止在美国境内发行、销售或提供交易服务。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如交易所)若违反此规定,将面临每日最高 10 万美元罚款,而 Tether 作为发行人可能被列入财政部发布的「不合规清单」,导致其稳定币被美国平台强制下架(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18 (a)(4))。
当然,针对储备资产不合规(如持有非许可资产)、未按时披露储备报告或违反反洗钱义务等行为,财政部可对 Tether 处以每日最高 100 万美元的罚款(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18 (a)(4))。
面对如此诸多不利的后果,可以说,《GENIUS》法案的实施已经给像 Tether 这种稳定币发行商公司下达了「最后通牒」。

图片来源于:Congress.Gov
三.《GENIUS 法案》与香港《稳定币条例》有什么区别?
如今,特朗普已经正式签署《GENIUS 法案》,意味着《GENIUS 法案》正式落地,而巧合的是,香港的《稳定币条例》也即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起开始实行,两个条例都是针对「稳定币」这一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那么不少人可能就要问了,这两份来自两个不同地区的「稳定币条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换句话说,如果想要在这两个地区发行稳定币的话,那么受到美国的管控与香港的管控有什么不同呢?下文将为大家解答。

首先,两地的发行主体的准入要求不同。在美国进行注册的话,必须为美国注册实体,或通过 OCC 注册的外国实体(需证明母国监管等效),且需在三年内完成合规整改,否则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而在香港注册的主体必须为香港注册公司或获金管局认可的海外银行(如汇丰、渣打),非银行机构需实缴股本 2500 万港元(银行可豁免)。
其次,二者的储备资产要求不同。美国仅限现金和 93 天内到期的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资产,而禁止投资企业票据、加密资产等非合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香港要求储备资产需与锚定货币严格一致(如港元稳定币需持有港元现金或短期债券),且禁止向持有者支付利息,直接限制 「生息稳定币」 商业模式。
第三,美国与香港对于透明度与审计标准的要求不同。美国要求每月公开储备资产组成、市值及审计报告,由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认证机构进行年度审计,CEO/CFO 需签署合规声明(法案依据:GENIUS Act, Section 4(10)(a)(iii))。
而香港也要求定期披露储备资产组成、市值及审计结果,但未强制要求 PCAOB 资质,仅需 「独立审计」。
第四,二者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不同。在美国,对于违规行为最高可处每日 100 万美元罚款,并可能触发民事赔偿和刑事指控(如证券欺诈最高 10 年监禁)。而在香港,无牌发行最高罚款 500 万港元及 7 年监禁,欺诈行为最高罚款 1000 万港元及 10 年监禁。
就以上四个维度比较,可以看出香港更加平衡稳定与创新,因此政策包容性更强,但是申请牌照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美国更加侧重于维护美元霸权,对美元稳定币发行人加以严格限制。因此选择哪国发行稳定币各有利弊。

四.加密沙律解读
基于此,加密沙律团队认为,《GENIUS 法案》的出台,为 Tether 公司设定了一个关键的 300 天窗口期。尽管该法案设置了 18 个月 ( 约 540 天 ) 的过渡期,但倘若 Tether 公司在 300 天内未能拿出符合法案要求的合规解决方案,USDT 的市场前景将基本定调。若 USDT 无法通过美国的合规认定,其全球市场份额的扩张将受到根本性制约——即便 Tether 公司持续增发 USDT、推高代币总量,其市场占有率的下滑仍将成为必然趋势。
就其未来走向,可预判以下几种可能性:
-
其一,Tether 公司或将选择「离岸生态位」策略,主动规避稳定币监管严苛的国家和地区,转而通过中转机制间接参与当地市场;
-
其二,若公司无法突破合规瓶颈,可能因市场信任流失引发系统性风险,最终被其他合规稳定币发行方挤压出主流市场;
-
其三,维持「不温不火」的存续状态——鉴于当前稳定币发行仍存在部分监管灰色地带,USDT 在其早期渗透的特定场景中仍有存续空间,既不会骤然退出市场,也难以重现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此外,加密沙律团队注意到,《GENIUS 法案》与 8 月 1 号起实行的香港《稳定币条例》存在共同特点:二者均以「稳定币发行规则」为核心立法导向,并且通过相应的赎回制度与对稳定币发行商公司的强制披露要求以最大限度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尽管两个地区对于稳定币发行的监管要求细则不同,但投资者的权益都可以得到严格的保障。
仅代表本文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对特定事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
币圈 VC,把 2 万亿美金故事讲到了华尔街
撰文:律动 BlockBeats
忽然间,美股最吸引眼球的似乎不再是 AI,而是一堆濒临退市的垃圾公司。过去数月,美国资本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规模发生金额越来越大的反向收购案。
上市公司彻底抛弃原有的主营业务,将加密货币变成自己的基本面,股价在短时间内飙升数倍乃至数十倍。现在,美股已然成了币圈大搞金融实验的游乐场。这一次,币圈 VC 真的把故事讲到了华尔街的耳朵里。
美股市场,「点炮人」在放 DAT 烟花
三个月之前投资 Sharplink 时,Primitive Ventures 完全没想到,这个美股市场里的加密新赛道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变得如此拥挤。「那时候没有太多人在讨论这些投资案例,跟现在的市场热度根本没法儿比,但就其实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Primitive 合伙人 Yetta 说道。
今年 6 月,Sharplink Gaming 宣布完成 4.25 亿美元融资,成为美股首家以太坊储备公司,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飙升,一度涨超 10 倍。Primitive 作为中文圈唯一参与该投资案例的基金,在圈内引起关注。
「因为我们发现加密市场的流动性并不好,然而机构这边的购买力却非常强大,比特币 ETF 量一直很好,CME 上比特币期权的 OI 甚至超过了 Binance。」去年 4 月,Primitive 内部开会做了一次大复盘,此后便定下「CeFi(中心化金融)与 DeFi(去中心化金融)融合」的投资新方向。现在,他们成了币圈里最忙的一批 VC。
如今,Primitive 每天都会收到投行发来的邮件,邀请基金参与加密储备公司的投资。在这股投资新浪潮里,投资银行充当着组织者的中介角色,负责帮项目方寻找和协调所有投资人,并协助团队为资方做路演。
过去一个月,Primitive 聊了不下 20 个加密货币储备项目。但目前,他们公开参与投资的项目只有 Sharplink 和另一家做莱特币储备的公司 MEI Pharma。这种谨慎的投资动作源于对市场过热的顾虑,自今年 5 月份起,团队便开始密切关注各种顶部信号。
「我们的确觉得现在市场的泡沫化程度比几个月前明显高很多」,Yetta 告诉动察 Beating,团队现在每天都会做市场报告,并随时根据情况来判断合适的退出方式,「加密储备公司是金融创新,你可以长期看多其底层资产,但市场下行时也存在剧烈去杠杆和泡沫挤出的风险。」
与 Primitive 不同,Pantera 正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这家有 12 年历史的老牌加密 VC 甚至为这个领域创造了一个新词汇——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7 月初,Pantera 成立了一支新基金,并命名为 DAT Fund。
在募资备忘录里,Pantera 合伙人 Cosmo Jiang 写道:「作为一个投资人,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投资新类别的起点是非常少见的,认识到这一点并迅速做出反应,利用早期投资机会至关重要。」
Pantera 给投资人讲的故事非常简单:如果一家公司每股持有比特币的数量(Bitcoin Per Share)每年都在增长,那么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将使你拥有越来越多的比特币。
以微策略为首的比特币储备公司,以及其他加密货币储备公司的底层逻辑,是在其市值较账上加密资产价值存在溢价时,借助定向增发、可转债、优先股等金融工具向市场融资,并购买更多加密资产。由于股票存在溢价,公司能够以更少的成本囤积更多的资产。
投资人一般用 mNav 指标(Market Cap To Net Asset Value)来衡量其溢价乘数,以判断公司的融资能力。「显然股市就是波动的,有时候市场会高估某些资产,这时启动金融工具融资,本质上就是在卖出这种波动率,从这个角度来看,溢价其实是可以长期维持的」Cosmo 告诉动察 Beating。
今年 4 月,Pantera 投资了储备 Solana 公链代币 SOL 的 Defi Development Corps (DFDV),这是美股首家使用比特币以外的加密货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公司,其股价在过去 6 个月已上涨超 20 倍。
不过对 Pantera 而言,这绝对是一笔反共识投资,因为项目伊始根本没有人愿意为其投资,公司 2400 万美元的融资几乎全部来自 Pantera。
DFDV 成员多数来自 Kraken 高层,CFO 还运营过 Solana 验证节点,团队对 Solana 的深入理解以及传统金融的专业程度成为打动 Pantera 的关键因素。「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交易结构里也设置了一些下行保护措施,但 DFDV 惊人的成功是我们完全没预料到的事。」
「我认为真正的催化剂是 Coinbase 被纳入标普 500 指数,它让全世界所有基金经理都必须把加密纳入考量范围。」自特朗普当选以来,加密行业在传统资本市场一路高歌猛进,Circle IPO 引来全球对稳定币的关注,Robinhood 进军 RWA 又将证券代币化推上风口。现在,DAT 正成为了接力的新概念。
投资 DFDV 不到一个月,Cantor Equity Partners 也找上门来。DFDV 的成功加速了软银与 Tether 的比特币储备公司计划,最终 CEP 私募筹集约 3 亿美元外部资金,Pantera 再次成为其最大的外部投资人。
投资 DFDV 与 CEP 两家公司的资金来自 Pantera 旗舰风投基金(Venture Fund)和流动性代币基金(Liquid Token Fund),团队最初以为这将会是基金在该领域的唯二投资。
但市场的发展很快突破了 Pantera 的预期,由于上述两支基金在投资组合框架和集中度方面存在限制,Pantera 很快就做出设立新基金的决定。
7 月 1 日,DAT Fund 开始募资,目标 1 亿美元。7 月 7 日,官方宣布募资完成。由于 LP 热情极高,Pantera 随后又开启了第二支 DAT Fund 的募资。到月中接受动察 Beating 采访时,第一支 DAT Fund 的资金就已全部部署完毕。
在已公开的投资案例中,Pantera 常充当「Anchor」的角色,即出资最多的人。由于 DAT 公司初始流动性较差,容易导致折价,这时团队就需要先在场外引入重量级投资人构建基础盘,确保流动性和价差收窄。
另一方面,「Anchor Investor」本身也是 Pantera 打市场的一种策略,「过去两个月内,我们收到了近百份 DAT 公司的方案。Pantera 通常是他们第一个打电话的对象,因为我们进得够早,在这个领域形成了认知领先,而且他们也看到,我们出资时是真正能下重注、敢出大票据的投资人。」

当然了,Pantera 并不是见一个投一个。而对于 DAT 公司来说,基金也同样看中它们制造「认知领先」的市场营销能力。其对 Sharplink 以及 Bitmine 的投资很大程度即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其中,Bitmine 是 DAT Fund 的第一笔投资,Pantera 亦在交易中扮演了「Anchor」角色。
6 月 2 日,以太坊社区核心人物 Joseph Lubin 主导完成 Sharplink 反向收购,首家以太坊储备公司诞生。6 月 12 日,Joseph 等以太坊核心通过 Etherealize 发布以太坊基本面报告,面向机构介绍以太坊的投资价值。
6 月 30 日,第二家以太坊储备公司 Bitmine 诞生,「华尔街加密货币专家」Thomas Lee 出面站台,并开始在主流媒体频繁露脸,解读以太坊的投资机会。同时期,Sharplink 股价开始攀升,「以太坊军备竞赛」迅速成为行业的最热话题。
「想要真正打开金融杠杆的通道,DAT 公司的市值至少要达到 10 至 20 亿美元」,Cosmo 告诉动察 Beating,只有达到这一量级,公司才能真正在市场上获得估值溢价,并通过可转债或优先股等工具打开通往机构资本的另一扇门。
但在此之前,DAT 公司需要先把故事讲给普通投资者听,不仅是加密原生的投资者,而是股市里更广泛的主流散户群体。「要让他们听懂这个故事,并愿意参与进来。市场必须先『相信会实现』,整个模式才能成立。」
与市场建立持续信任是 DAT 公司成功的另一关键因素。传统金融市场需要「透明 + 纪律性」的保障,团队既要足够「Crypto Native」,同时又兼具传统金融的敏锐度,做好上市公司的信息管理与披露,清楚 SEC 的规则与流程,以此确保公司可以高效、专业地接入美国资本市场。
「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做尽职调查,真正重要的不是 mNav 这个静态数字。是否有清晰的管理结构?能否稳定地进行融资?有没有能力构建新的商业模式?这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DAT 创业团队』。」
除了比特币、以太坊、Solana 储备,Pantera 近期还参与投资了数家其他大市值山寨币储备公司。从比特币到主流币再到山寨币,币圈给投资人讲的故事也逐层递进:比起比特币 DAT 完全依赖金融工程实现增长,主流代币可以通过参与质押和 DeFi 活动产生收益,而山寨币协议则在加密市场拥有成熟的应用场景和收入作为基本面,股市投资者可通过 DAT 获得其增长敞口。
与比特币和主流币 DAT 融资路径有所不同,许多山寨币 DAT 的初始储备直接来自协议基金会本身或其代币投资人。
Hyperliquid 战略储备公司 Sonnet BioTherapeutics(SONN)的初始储备便是顶级加密 VC Paradigm 将其去年底购买的逾 1000 万枚 HYPE 直接注入公司。另据动察 Beating 了解,Ethena 战略储备公司 StablecoinX 的设立亦由 Ethena 基金会主导,PIPE 轮投资人可直接使用自己持有的 ENA 代币或 USDC 参与融资。
由于流动性较差,山寨币 DAT 往往在融资消息公布后迅速出现巨幅上涨,这也给许多知道内情的参与者提供了内幕交易的机会。在 SONN 一案中,官方公告于 7 月 14 日发布,但股价却从 7 月 1 日开始大幅上涨,到消息公布前夜已翻 4 倍。
近日由 YZi Labs 背书的 BNB 储备公司 CEA 也遇到相似问题。据动察 Beating 了解,为防止参与方提前得知公司名称,团队提前购买了数家美股壳公司,并在最后一刻随机挑选。但即便如此,在 7 月 28 日官宣前数小时内仍出现了抢跑的情况。
另一方面,许多投资人也担心山寨币 DAT 存在「左手套右手」的潜在风险。由于加密市场流动性较差,大市值、高价格代币很难在不折价的情况下进行退出。然而通过将加密资产注入 DAT 公司,代币本身的虚假流动性便成了美股市场里的真实流动性。
因此究竟是「提供增长敞口」还是「寻找退出流动性」,还需要投资人谨慎辨别。「很多 DAT 选择在监管缝隙中操作,比如在低门槛交易板挂牌。但这种短期运作很难建立起稳定的信息披露和合规机制,如果不能获得真正的资本溢价,就是在击鼓传花。」
监管也是 DAT 公司面临的风险之一,一旦 SEC 把山寨币等链上资产归类为证券,DAT 的结构便需要大幅调整。但即便如此,Primitive 和 Pantera 们依然认为这是一个更好的战场,「因为美股流动性确实更好,而且上市公司投资人有更多保护,所以对我们来说,现在来做 DAT 投资比做纯 Crypto 的投资在胜率、赔率方面都会更好一些」,Yetta 说道。
美股外的世界,还在角逐「第一个微策略」
美股是最具效率、包容与流动性的资本市场,这是投资人们的共识,想要要复制出下一个微策略,纳斯达克还是最佳场所。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资本市场没有机会,在美股以外的世界,大家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 Metaplanet。
过去一年,Metaplanet 股票溢价一路上涨,为投资人带来超过 10 倍的回报。这个「亚洲奇迹」的爆款式成功让更多人看到了区域套利的机会。
亚洲市场是比特币储备的先行者。2023 年中,水滴资本与中国太保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太平洋水滴基金,随后入股刚开启比特币购买计划的港股上市公司博雅互动。2024 年,微策略股票大幅上涨,水滴更加确认这一行业趋势。目前,水滴已入股 5 家港股上市公司,并计划在年底前入股至少 10 家。
「很明显,当前美国市场的比特币及主流币储备公司已经非常拥挤,下一步增量更可能来自美国之外的资本市场。」Nachi 是一名币圈交易员,如今他也参与到储备公司的投资浪潮中来。今年,他参与了比特币储备公司 Nakamoto Holdings 的投资,很快便获得了 10 倍回报。
年初,Nachi 以个人 LP 身份入资 Mythos Venture,这支基金专做「亚洲比特币储备」,最近一笔投资是泰国上市公司 DV8,近期宣布完成 2.41 亿泰铢融资,成东南亚首家比特币储备公司。
此外,他还以个人身份参与了几个其他地区的比特币储备项目投资,金额大多都在 7 位数美元。例如今年 4 月完成收购的拉美首家比特币储备公司 Oranje,该项目获得巴西最大商业银行 Itaú BBA 支持,首轮融资就募到了近 4 亿美元。
「我们觉得日本、韩国、印度,还有澳大利亚这些市场还有空间,可以做(比特币储备公司)这个事。」入伙 Mythos 后,Nachi 的角色逐渐从 LP 变成了「准 GP」,与其他成员一起看投资机会。他的任务是寻找对入主收购有兴趣的上市公司,亚洲地区的「壳主」成了 Nachi 最近密集会面的对象。
「争做第一」是在美股以外的资本市场胜出的关键。这既能让团队积累先发优势,也能帮公司抓住更多市场注意力。但这也意味着比特币储备公司叙事的区域套利是一场时间竞速。

在收购环节,壳公司之间的差异极大,一些公司花 500 万美元就能买下,而在泰国 DV8 这个案例中,几个参与方则花费了约 2000 万美元。
从买壳到上市交易,整个流程一般需要 1 到 3 个月的时间,其中监管审批效率是最主要变量。然而从发现机会到把事做成,则至少要 6 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
DV8 收购前后耗时近一年,直至今年 7 月才正式完成。主导这一收购案的资方是 UTXO Management 与 Sora Venture,他们也是 Metaplanet 幕后的主要设计师。
近期,Sora 还策划完成了韩国上市软件服务公司 SGA 的收购。「亚洲尤其东南亚资本市场相对封闭,但这里的量其实非常大,只是很多外国投资人不了解这些市场的活跃程度」,Sora Ventures 合伙人 Luke 告诉动察 Beating。
「现在大家都在抢时间,但在亚洲市场,我认为很少有人能和 Sora 竞争。」在 Luke 看来,当地监管对很多海外资本来说是一大门槛,大部分 VC 并没有完整参与收购及与监管沟通的经验,对亚洲市场其实并不了解。
Sora Ventures 的策略是引入大量本地合作伙伴帮助对接证券交易所和监管机构,以加速项目落地的进程。韩国 SGA 一案中,团队从开始谈到交易最终敲定,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创下韩国证券交易所史上最快的收购记录。
公司的融资节奏与市场打法是另一个门槛。「mNav 是很后期的估值模型,只有在比特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才成立。而早期公司在打法和溢价逻辑上都与微策略完全不同。」得益于超级投票权这样的股权结构设计,美股 DAT 公司能够在不断稀释股权的同时保证团队的控制权。
但亚洲上市公司则普遍没有这样的机制,因此团队的可稀释空间相对受限。这意味着团队需要准确把握融资节奏,同时通过主营业务等现金流回购股票进行反向稀释。据了解,泰国 DV8 已获得当地相关牌照,并将很快开展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业务。
现在,Sora 正在加速敲定一笔台湾市场的收购交易,同时推进在日本的第二家比特币储备公司。今年 5 月,团队已以 90% 股份入主在美上市的香港奢侈品分销公司 Top Win,公司也将很快更名为 Asia Strategy。「我们的目标是在亚洲做出 9 到 10 家『Metaplanet』,然后把它们整合起来装进到美国上市母公司中,让美股市场的投资人可以通过我们间接地获得亚洲公司的溢价敞口。」
Top Win 参与了 Metaplanet、恒月控股、DV8、SGA 几家公司的收购,公司近期也即将完成其初始轮融资,Sora Ventures 依旧采取「多玩家 + 小资金」的模式,总募资额不到 1000 万美元,并有 6 个月锁定期。
Luke 希望 Top Win 在未来呈现 30% 控股亚洲公司、60% 储备比特币的资本布局,以给投资人讲出一个相对不同的叙事。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团队的设想与故事,亚洲市场的溢价是否可持续、美股投资人是否能为亚洲叙事买单,这些都有待市场与时间的验证。
「必须承认,亚洲市场但地板高、上限低,真正想做到一定体量的话,只能是在美股,这里吸引的是全世界的投资人和玩家。」尽管投资人尝试在各国追逐比特币储备叙事的 Alpha,但所有投资人都有一个共识,即维系一切的 Beta 仍来自美国监管的利好驱动。
「如果比特币国家储备等法案真正落地,美国政府的购买行为会带动其他地区政府与主权基金同步配置,比特币就可能会一直涨下去」,Nachi 说道。
被「币股」拯救的人
与惨淡的加密市场相比,当下的 DAT 赛道显得格外热闹,这股新浪潮不仅抓住了眼球,还似乎给困在币圈的资本带来了一个「逃生」的出口。「现在市值排名前百的加密项目,都在考虑做 DAT」,一位投资人告诉动察 Beating。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正值多数加密 VC 基金到期,开始新一轮募资的关键节点,然而糟糕的 DPI 数据让许多 LP 望而却步。年初以来,许多加密基金陆续关停。
2022 年以来,加密领域一级市场估值不断膨胀,许多项目在种子轮阶段就能融到上千万美金,但具有实际创新和落地场景的却寥寥无几。随着加密货币 ETF 以及 FinTech+Crypto 领域的发展,VC 成了 LP 们配置加密资产的最后选择。
另一边,不断收缩的市场流动性也在给项目的退出增加难度。散户不再为「VC 币」买单,与此同时,项目还需要为「上所」支付高昂的上币成本。「现在上头部交易平台一般要让出至少 5% 的代币额度,按一亿美元市值算的话,成本就是 500 万美元。去美股收一家壳公司,也差不多是这个价。」
但美国监管环境的开放,让大家看到了新希望。加密货币储备公司不仅为代币找到了最好的退出通道,也为加密领域吸引机构资金提供了新的故事剧本。
除了币圈 VC,中游投行也成了这股热潮的受益人。据彭博社报道,DAT 交易占据了许多中游投行经纪人 80% 的工作时间,且预计该领域的业务到年底前还将增长 300%。

现在,行业恨不得把 2 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市场都搬进美股。不到两个月时间,市场上便迸发出数十家 DAT 公司。
按照 Pantera 的设想,DAT 领域将在三到五年内出现重大整合,当下行趋势来临时,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的小型 DAT 公司将陷入负溢价困境,并被更大的竞争对手以极低价格吞并。「DAT 是『新型财资模型实验场』,而不是技术创新的中心。最终,只有两到三家公司能存活下来。」
不过现在音乐似乎刚刚奏响,Cosmo 认为距离赛道白热化至少还有 6 个月左右的时间,「最终谁会胜出完全是未知数,我们所做的只能是支持那些我们认为有可能成为未来那『两三家』之一的团队。」
70 倍神盘崩了,meme 的 DeFi IMF 还能回来吗?
撰文:Cookie,律动
自今年 6 月上旬至 7 月上旬,$IMF 作为以太坊主网上的 MemeFi 项目最高上涨了近 70 倍。虽然在创下 7000 万美元市值的历史新高后,$IMF 逐渐回调了 50%,但在昨天,一波最高接近 85% 的巨大下跌引起了市场的震动。

$IMF 的下跌震惊了 Zhu Su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 $IMF 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下跌?
什么是 IMF?
IMF(International Meme Fund)是一个为主网 meme 量身定制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允许用户用手中的 $PEPE、$JOE、$MOG 等 meme 币抵押借出稳定币 $USDS,无需出售即可变现。同时,通过 Accelerate 和 Amplify 等模块,项目方或巨鲸还可加杠杆拉盘、循环借贷护盘,甚至制造「锁仓」假象,实则实现提前出货与影子资金管理。
通过 IMF 可以实现 meme 币的循环借贷,实现「左脚踩右脚」,比如:
· 买入 1 万美元 PEPE
· 将 PEPE 存入 IMF,并借出 5000 美元 USDS 贷款
· 将 USDS 换成 PEPE
· 将剩余的 5000 美元 PEPE 存入以降低贷款价值比(LTV)
目前,IMF 的 TVL 仍有约 1.665 亿美元,总共有约 5400 万美元的 $USDS 存入,有约 2922 万美元的 $PEPE、约 2058 万美元的 $stETH、约 4440 万美元的 $MOG、约 588 万美元的 $JOE、约 494 万美元的 $SPX 和约 750 万美元的 $IMF 作为抵押物。
$IMF 为什么暴跌?
根据 IMF 官方发布的推文,这次 $IMF 突发的暴跌不是因为协议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 $IMF 这个代币本身遭遇了抛售,而抛售引发的更多恐慌抛售以及连环清算导致 $IMF 的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跌。
官方还在推文中表示,由于清算的速度和频率,累积了一些坏账(约占存入 USDS 的 1%)。这低于贷款人产生的总收益,因此没有净损失。此外,$IMF 借贷市场发生的问题也不影响平台上其它的借贷币对。

@2025Spider 发表推文称,他的朋友以 1.02U 的价格卖掉了价值 10 万美元的 $IMF,从而引发了连环清算。他表示,他的朋友无意破坏 IMF 项目,并表示项目方应该平仓 IMF 借贷仓位,否则 USDS 会面临巨大风险。他还表示团队的预言机更新速度很慢,当大多数 IMF/USDT 仓位已无力偿债时,预言机仍然没有及时更新到最新的价格。
对于 IMF 开放自家平台币 $IMF 的抵押借贷这件事情,@2025Spider 与华语 KOL「梭教授说」都提出了质疑:

有人在 @2025Spider 的推文下问他,「IMF 是骗局吗」?@2025Spider 表示,团队成员是好的,但是不应该开放 $IMF 的抵押借贷,否则就有理由认为他们想和 CRV 创始人那样通过变相卖出自家代币套现。他还表示,开给 $IMF 的贷款额度超过了 $IMF 的 UniSwap 池子本身,从风控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不应该的
「梭教授说」则是通过链上的记录,更直接地质疑 IMF 团队自己抵押引发 FOMO 然后自己卖出代币套现:

IMF 官推在今天下午发表了该次连环清算事件的详细报告。总计有 260 笔清算,涉及 126 个独立借款人,占 $IMF 总供应量的 15.47% 被清算。

结语
事件发生后,$IMF 从最低点一度反弹近 4 倍,目前相较于最低点仍有接近 3 倍的价格,市值回升到了近 2100 万美元。
不过,伴随着 $IMF 的争议恐怕并不会结束。在 7 月 24 日时,以太坊上知名 meme 币 $APU 的大户 @alex_eph612 就对 IMF 开炮。他表示,IMF 是 $PEPE、$MOG 和 Milady 的阴谋团体发起的,其商业模型实际上是向其它有机的 meme 币社区索要免费代币以换取 IMF 能够带来的短期买盘,然后阴谋集团再拿着代币出售:

IMF 很快对此进行了回击,声称并没有索要任何贿赂,上架借贷对的标准也是公开的并且由 $IMF 持有者进行投票:

以太坊的「meme 飞轮」,恐怕还要经受风浪。
对话 Pantera 与 Lumida 资管负责人:稳定币法案仅是开始,主流机构尚未大规模配置以太坊
整理&编译:LenaXin,ChainCatcher
原文标题:《Stablecoins Are Now Legit, but That『s Only the First Step – Bits + Bips》
主持人:Steve Ehrlich,Unchained Kingdom 首席撰稿人;Noelle Atchison,《Crypto is Macro Now》主编兼首席分析师
嘉宾:Ram Alawalia,Lumida 财富管理部负责人;Cosmo Jiang,Pantera Liquid Vault 资深交易员兼流动策略投资组合经理
播客日期:2025 年 7 月 24 日
ChainCatcher 小编提要
本文整理自 Unchained 播客栏目 Bits + Bips,随着《GENIUS》法案和稳定币法案出台,美国首次为稳定币确立清晰的监管框架。
为什么 Noelle 说稳定币法案仅仅是个开始?以太坊最新反弹意味着什么,其本质如何?特朗普解雇鲍威尔的威胁如何动摇宏观情绪?
本期内容将围绕以太坊价格上涨、《GENIUS》法案解读、美联储独立性、新兴加密资管公司的崛起等议题进行讨论。
ChainCatcher 进行了整理和编译。
精彩要点总结
-
Noelle:稳定币法案仅是监管进程的开端。
-
Noelle: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或成最大赢家。
-
Noelle:Circle 的核心收入来源正是利差收益,而利率终将回落。
-
Noelle:当前宏观数据并无意外,CPI 符合预期,降息理由不足,经济增长数据平稳。
-
Cosmo:市场结构与监管框架的立法完善才是根本性的变革所在。
-
Cosmo:DeFi 领域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
Cosmo:市场判断面临的核心难题是传统投资智慧中的「别人」在加密领域如何界定。
-
Cosmo:代币成功的关键在于规模效应
-
Cosmo:Coinbase 虽是首选,但市场完全容得下其他竞争者,只是配置权重会有所差异。
-
Ram:预计 Visa 和 MasterCard 等支付巨头的重要性将在未来十年显著下降。
-
Ram:市场运作机制存在有趣悖论:越是去中心化的系统,越需要中心化的市场领导力。
-
Ram:「股东即用户」这种创新重塑市场格局。
-
Ram:财政部长 Besson 明确表态「稳定币可强化美元霸权」,这一政策导向使承载主要稳定币流量的以太坊显著受益。
-
Ram:预计第四季度将涌现更多案例,市场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迎来回暖。
稳定币法仅仅是个开始
Steve:对于法案签署仪式本身,或是过去 72 小时加密行业的反应,你有哪些深刻印象?
Noelle:美国加密货币立法取得实质性突破。作为全球最大金融市场,美国首次出台针对加密货币的专项监管法案,具有里程碑意义。
稳定币法案仅是监管进程的开端。更复杂的监管框架仍在构建中。
新规将允许使用 ETH 或比特币进行日常消费,并有望纳入养老金和 401k 账户投资范围。
Ram:法案最终通过得益于特朗普召集 12 位国会领袖赴白宫斡旋。其随后发布的比特币推文也形成「特朗普推文效应」。
但市场反应令人意外。尽管同时迎来法案通过和特朗普推文两大利好,比特币本周价格却低于上周水平。这种「利好兑现即见顶」的现象并非首次,莱特币等边缘资产异常活跃,显示市场投机氛围浓厚。
Cosmo:我仍持乐观态度。比特币此前已创下历史新高,年内涨幅可观。虽然短期价格反应平淡,但市场结构与监管框架的完善才是根本性变革。
《GENIUS》法案最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动向。摩根大通、花旗、美国银行等机构均表示将推出自有稳定币或代币化存款,显示转型进程可能超预期加速。这些银行已组建数百人规模的数字资产团队,并投入数千万美元进行多年研发。
Visa 和 Mastercard 能否在稳定币中断中幸存下来
Steve:首部加密法案通过标志行业进入新阶段。后续监管细则与市场反应将决定其能否转化为实质发展动能。市场面临关键抉择:是「利好兑现即离场」,还是持续布局?
Ram:这一里程碑将带来两个根本性转变:
1. 加密货币与金融科技正在深度融合,重构了托管、借贷、支付等金融基础设施。
2. 传统支付体系将迎来结构性变革。Visa 和 MasterCard 等支付巨头的重要性将在未来十年显著下降。《GENIUS》法案正是这一变革的重要开端。
Noelle:我对支付巨头被快速替代持审慎态度。Visa 和 MasterCard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十年积累的客户服务、争议处理和商户管理体系。
更何况,若支付宝等支付巨头决定进军稳定币领域,市场竞争格局或将进一步复杂化。
Cosmo:稳定币的利润池将如何分布?是催生全新业务,还是被现有金融机构吸收?
Noelle:在收益率下行环境中,Circle 的核心利差收益模式将面临挑战。投资者可能转向 DeFi 领域寻求更高收益。
Ram: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传统银行与科技巨头将展开竞争,未来三年将涌现针对不同场景的细分稳定币。最终受益者将是终端消费者。
谁将从新的稳定币法中获益最多
Steve:请各位分享一个不太显而易见的受益方或受损方?
Ram:传统金融机构将成为主要受益方。Caitlin Long 领导的 Custodia Bank 以及 Cross River Bank 等基础设施银行将显著获益。传统银行在资金流转方面的优势,使其在连接传统金融与链上活动时能获得可观通道费。
Noelle: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或成最大赢家。未来资金可智能划转于支付账户与代币化货基之间,实现「智能财资管理」。
Cosmo:DeFi 领域将成为最大受益者。稳定币的链上特性将引导海量资金注入各类 DeFi 协议。用户自然会选择链上创新服务。而区域性银行可能成为最大输家,其长期衰退趋势将加速。
Ram:那么中间商呢?还有另一类中间商面临风险:投资银行。随着资产代币化范围的扩大,其传统业务模式将受到冲击。
Cosmo: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始终指向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消费者福利。Ram 的观点切中要害:加密技术与链上基础设施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结构,而我们或许正见证这场变革的序幕。
区域性银行是否濒临倒闭
Steve: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区域性银行是应该全力投入稳定币竞争,还是借势布局更广泛的区块链应用? 区域性银行是否濒临倒闭?
Ram:区域性银行缺乏技术能力,只能依赖 FIS、Jack Hunter 等基础设施商提供通用稳定币方案,这实际上强化了大银行优势。Paxos 这类基础设施商正成为潜在赢家。他们仍在为 Robinhood、Kraken 等平台开发稳定币,复制 Circle 通过 Coinbase 建立的分销网络。
这印证了「卖铲人」理论:就像淘金热中最赚钱的是工具商,在稳定币浪潮中,为交易平台提供技术方案的基础设施商(如 Paxos)可能比发行方更稳健。
Steve:你是指 Paxos 此前与币安合作发行 BUSD 时遭遇的监管问题吗?
Ram:确切地说,USDG 是他们正在发行的稳定币代币。
Noelle:钱包服务商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用户体验的核心痛点是不同稳定币间的互联互通。这恰恰是钱包设计能够解决的关键环节。
ETH 最新反弹意味着什么
Steve:各位如何看待以太坊的大幅上涨?
Cosmo:ETH/BTC 汇率在两个月内近乎翻倍,反映出市场预期的重大转变。数字资产托管机构的大规模买入成为主要推动力,其核心逻辑是认为以太坊将成为稳定币生态的基础设施层。
Steve:以太坊仍在扩展进程中,这对正在评估不同 ETH 投资渠道的听众意味着什么?比如杠杆 ETF 与加密资管公司之间该如何选择?
Cosmo:虽然 ETH 的经济模型等核心问题仍然存在,但几个关键变化正在发生:
1. 组织文化革新
-
以太坊基金会长期存在的效率问题正在改变
-
新任总监 Tomas 推动的组织文化转型成效显著
-
与风投、DeFi 协议及传统金融机构的互动模式发生根本转变
2. 监管环境改善
-
稳定币立法落地为行业提供确定性
-
Circle 上市等里程碑事件提升资产类别可信度
-
以太坊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的价值捕获能力增强
这些变化构成了实质性的基本面改善。当前以太坊生态正在经历的正向循环,是基本面质变的典型特征。
Noelle:加密领域仍存在认知缺口。当政策落地成为新闻时,新投资者才开始关注,市场远未充分定价。当前国债配置策略的推进速度也未被完全消化。
Ram:这涉及政策导向与个人影响力两个维度。稳定币政策正带来结构性变化,使以太坊显著受益。
市场运作机制存在有趣悖论:越是去中心化的系统,越需要中心化的市场领导力。以太坊当前面临的市场声量不足,恰与 Vitalik 相对低调的公众形象相关。反观 Solana 阵营,Kyle Samani 等人深谙 meme 传播之道。
Steve:ETH 本轮行情将如何收尾?当前市场泡沫迹象明显,FOMO 情绪蔓延。作为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Cosmo: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界定加密市场的「别人」。目前加密原生资本已充分布局,传统金融资本虽入场缓慢但已有迹象。这让我对持仓保持信心,但真正的配置浪潮仍需等待。
数字资产财务公司激增的本质如何
Steve:作为 Pantera 加密资管业务负责人,能否分享您的市场观察?
Cosmo:我们重点关注创新项目。以 Solana 链上国债公司 DFTV 为例,其开创性价值很快得到市场验证,Tether、Cantor 等机构相继推出类似产品。这一领域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虽然行业将经历优胜劣汰,但我们持续加码投资。见证全新企业类别的诞生,是难得的投资机遇。
Steve:如何辨别真正优质的投资标的?当您审阅大量融资方案时,依据哪些关键要素进行决策?
Cosmo:商业模式必须首先通过可持续性验证。当前市场已出现明显的同质化竞争,行业正在经历商品化进程。
成功的关键在于规模效应,这要求代币本身具备:
1) 足够大的市值(通常需位列前 10-15 名)
2) 主流市场认知度
3) 清晰的价值主张
执行能力是决胜因素。团队需要兼具加密原生营销能力和传统金融工具运用能力。
Ram:作为跨资产投资者,我们注意到市场已显现疲软信号。加密货币的季节性特征格外突出,下月恰逢比特币传统弱势周期。
数字资产价格更依赖市场动能而非基本面指标。当前这种「上涨趋势自我强化」机制正在减弱,预示着动能驱动行情可能面临转折。
(注:「冲压发动机」效应解释为上涨趋势自我强化的机制)
加密企业上市潮是否能与早期的成功相媲美
Noelle:近期多家加密巨头提交 IPO 申请,这是否意味着下半年市场热度将不及上半年?
Ram:加密资管公司大量涌现的趋势仍在持续。但随着同类项目增多,市场注意力正在分散,投资者更难聚焦行业领军者。
Noelle:BitGo、Grayscale、Bullish 等加密企业扎堆上市的现象值得关注。这种热情会持续多久?
Ram:市场仍具投资热情,但估值体系分化明显。部分私有项目估值仅为上市同行的 35%,而 Coinbase 市盈率高达 60 倍。预计第四季度将涌现更多 IPO 案例。
Noelle:2021 年估值虚高后,VC 资金骤然枯竭。Cosmo,您观察到 VC 活动回暖迹象了吗?
Cosmo:市场资金呈现两极分化。Coinbase 60 倍市盈率的标杆效应,使得 Pre-IPO 轮次更具吸引力。种子轮等早期投资依然活跃,但 A-C 轮等中间阶段相对冷清。
Steve:尽管有乐观的叙述,但为什么风险投资活动仍然滞后?
Cosmo:公开市场本就容纳众多「合格」企业。以资产管理为例,投资组合必然会配置多家加密交易平台,只是权重会有所差异。
特朗普解雇鲍威尔的威胁如何动摇宏观情绪
Steve:对于特朗普是否要解雇 Powell,Noelle 有何想法?财报季即将来临,能否简要分享一下关注和分析的重点?
Noelle:当前宏观数据符合预期,降息理由不足。本周重点关注住房数据。
关税政策影响显现,受冲击品类价格显著上涨。特朗普威胁解雇鲍威尔的言论值得警惕,这已实质削弱美联储独立性。
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将导致长期通胀恶化。今年降息可能性基本排除,鲍威尔必须捍卫政策独立性。
Steve:即便特朗普更换美联储理事,新任者会否屈从总统意志?其他成员会否坚持独立立场?
Noelle:联储政策取决于集体决策。当前 FOMC 中位数观点偏强硬,特朗普最多只能更换两个席位。关键在于美联储的独立性传统。委员们必将抵制政治压力。
需区分通胀驱动因素:关税冲击属一次性影响,真正的风险在于财政失衡。
Steve:本周中欧峰会,冯德莱恩下周访华。若无法对美出口,北京可能转向欧洲市场倾销。各位有何预期?
Noelle:原定欧盟主办的会议在中国反邀下被迫调整,议程压缩为一天,欧洲代表团陷入被动。
紧张局势源于欧盟近期对华不当言论,暴露其战略困境。欧洲经济脆弱性日益凸显。
结尾环节:分享观点
Steve:各位都知道,我习惯请每位嘉宾分享一个迫不及待想在 Twitter 上引发论战的反共识见解。
Ram:Newbank 是个有趣案例。随着特赦谈判推进,此前因巴西前总理待遇问题加征的关税有望缓解。我认为巴西市场存在投资机会,Newbank 值得关注。
Cosmo:Coinbase 四月被纳入标普 500 指数的影响被低估了。这一变动迫使全球资产管理人重新调整数字资产配置策略,目前多数机构选择了超配。
Noelle:我将聚焦香港《稳定币法案》。该法案 8 月 1 日生效后,或将推出港币或人民币锚定稳定币。在当前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拓展非美元贸易的背景下,这一动向值得关注。
融资 4600 万美元的 Towns 上线在即,空投大概率为「小毛」?
撰文:Asher(@Asher_ 0210),Odaily 星球日报
又可以领「猪脚饭」了。
昨晚,据官方消息,币安 Alpha 将在 8 月 5 日上线 Towns(TOWNS),Towns 虽未在 Q2 进行 TGE,但随着上线币安 Alpha 意味着 Towns 即将为早期参与交互的用户进行代币空投。
下面,Odaily 星球日报带大家了解 Towns 项目、代币经济模型、空投情况、场外价格与积分估值。
Towns:区块链版 Discord
Towns 是一款专为在线社区而设计的群聊协议和应用程序,由智能合约、去中心化节点网络和基于 Towns 协议构建的应用三个部分组成。Towns 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城镇广场的想法,将社区、NFT、游戏相结合,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系统和端到端的加密聊天。Towns 允许社区成员拥有他们的城镇广场——并以完全去中心化、端到端加密的聊天协议与人们自由交流。
Towns 为用户提供了创建理想社区的基础构建块。每个 Town 的所有权都存在链上,因此可以转让、出售或由另一个智能合约(如 DAO 或多重签名)持有,同时 Towns 赋予了社区创建可编程、自治的聚会空间进行交流的能力,可以构建新的客户端或 API,并保持完全控制和自定义,让任何团体都可以使用 Towns 组织并自由聊天,并设计出符合他们需求的规则。此外,社区所有者可以创建一些独特的社区、NFT、游戏的体验,如向特定频道出售访问密钥、奖励成员的贡献,或允许用户在聊天中直接交易 NFT 等。
根据官方最新披露信息,Towns 截止目前已融资 460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 a 16 z Crypto、Coinbase Ventures、Benchmark、Framework、echodotxyz 等。

Towns 总融资额达 4600 万美元
根据 Towns 项目负责人 coinbilly 表示,截止目前 Towns 平台已产生超 3500 万美元真实收入,累计约 350 万美元手续费用于回购销毁。
Towns 代币经济模型:空投占比近 10%
TOWNS 为 ERC 20 代币,其初始供应量为 100 亿枚,且初始年通胀率 8%,20 年内线性递减至 2%。每年新增代币计算公式为: 年通胀量 = 当前总供应量 * 年通胀率(例如首年通胀量为 8 亿枚,第二年总量增至 108 亿,次年通胀量为 8.64 亿枚,依此类推)。此外,具体的代币分配情况如下:
-
社区储备(Community Reserve):43.14%;
-
团队(Team):21.46%;
-
投资人(Investor):13.74%;
-
空投(Airdrop):9.87%;
-
第一年节点激励(Nodes Year 1):7.9%;
-
公售投资者(Public Investor):2.62%;
-
节点通胀(Node Inflation):1.27%。

TOWNS 代币经济模型
早期参与交互的用户将得到代币总供应量近 10% 的份额,并且仍有 43% 用于未来奖励。
积分用户近 40 万,大于 1000 积分可排名前 75%
根据链上数据,Towns 平台总用户数为 57.3 万,总创建城镇数为 44.6 万,其中有积分的用户为 39.7 万,具体积分分布情况为:
-
大于 10 万积分用户:为 0.7 万个,排名前 1.76%;
-
大于 5 万且小于 10 万积分用户:为 0.6 万个,排名前 3.35%;
-
大于 2 万且小于 5 万积分用户:为 2.28 万个,排名前 9.07%;
-
大于 1 万且小于 2 万积分用户:为 2.58 万个,排名前 15.57%;
-
大于 5000 且小于 1 万积分用户:为 2.85 万个,排名前 22.75%;
-
大于 1000 且小于 5000 积分用户:为 21 万个,排名前 75.64%;
-
大于 0 且小于 1000 积分用户:为 9.59 万个,排名前 100%。
不难发现,超过 1000 积分的用户可排名前 75% 左右,获得空投的概率极高。
从创建城镇的成员角度分析可得:
-
成员数为 1 个的城镇有 3.49 万个;
-
成员数为 2 至 3 个的城镇有 2.79 万个;
-
成员数为 4 至 5 个的城镇有 3.60 万个;
-
成员数为 6 至 10 个的城镇有 4.71 万个;
-
成员数为 11 至 15 个的城镇有 1.22 万个;
-
成员数为 16 至 20 个的城镇有 0.49 万个;
-
成员数超过 20 个的城镇有 1.25 万个。
多数城镇仍处于早期未被用户关注阶段,成员数超过 10 个的城镇仅占 16.8%。此外,小伙伴可以无需连接钱包即可通过 layerHub 输入钱包地址查询排名情况(链接:https://layerhub.xyz/search?p=towns)。
首轮快照于 4 月 10 日结束,第二轮快照尚未进行
此前,Towns 于 X 发文宣布首轮快照已于 4 月 10 日结束,第二轮快照将于空投前进行(目前尚未进行),两次快照都会被纳入到代币空投中。因此,为了尽可能提高领取空投代币数量,建议此前已有交互记录的用户持续每日签到并保持活跃状态,直到空投查询系统开放。

每日签到示意图
40 亿积分兑换 10 亿枚代币,空投或为「小毛」
根据链上数据,目前 Towns 平台累计发放的总积分已超过 40 亿。代币经济模型中约 10% 的代币总供应量用于空投奖励,即约 10 亿枚 TOWNS 代币,并且按照当前大约 40 万名积分用户均可获得空投来估算,那么整体将呈现出「10 亿代币分配给 40 亿积分」的比例关系——也就是每 1 积分大致可以兑换 0.25 枚 TOWNS。
参考 Mexc 上 TOWNS 的盘前交易价格(暂报 0.049 美元 / 枚),换算下来,每 1 积分的潜在价值为 0.0049 美元。这意味着,用户每拥有 1 万积分可获得 2500 枚代币,估计将获得价值 120 美元代币空投。

TOWNS 代币在 Mexc 平台盘前交易价格情况
以上分析为不考虑积分门槛、女巫等因素,实际获得代币空投资格的用户将获得更多价值的代币,但无论是客观数据还是社区情绪,Towns 这波空投大概率是「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