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T快讯

WeTrying | 币圈快讯早知道

Menu
  • 首页
  • 工具包
Menu

月度归档: 2025 年 8 月

Pantera 合伙人:2025 加密 VC 格局,为何与以往周期不同?

Posted on 2025-08-29 13:07

撰文:Paul Veradittakit,Pantera Capital 合伙人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概要

  • 今年年初至今,加密货币公司已融资超 160 亿美元,并购交易超 100 笔。目前行业正朝着创纪录的方向迈进,交易总额已超过 2024 年全年水平。

  • 受美国监管更加透明化和全球增长势头推动,本轮周期的根基更为稳固。

  • 战略性并购与 IPO 浪潮将延续至下一轮周期。

2025 年,创纪录的并购与 IPO 活动正重塑并推动加密行业升级,吸引新资本、机构、开发者与用户涌入,为区块链创新与应用落地注入动力。这种模式在其他重大技术变革中也曾出现:数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往往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的崛起得益于数十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而加密行业走向成熟的速度要快得多,它依托更先进的技术栈,能借助更优质的工具实现发展复利。正因如此,当前市场的内在动力与以往周期截然不同:不再以投机炒作为主导,而是更多依靠战略性整合推动。

发展势头加速:本轮周期为何与众不同

加密市场的走势呈正弦曲线般起伏波动。尽管风投领域增速放缓,但受监管利好、政府对加密友好的态度、活跃的交易流、Robinhood 等企业加大对加密业务的投入,以及加密与相邻领域交叉融合加深等因素影响,行业深层活动实则呈现看涨态势。

自 2022 年达到峰值后,2023 年资本投入大幅下滑,2024 年开始复苏,2025 年则迎来显著加速:仅 2025 年第二季度,就有 31 笔交易金额超 5000 万美元,IPO、并购、债务融资等后期融资成为增长主力。年初至今,加密市场吸引的资本已达 161 亿美元,但加密风投正效仿传统风投的模式:资本向少数基金集中。资本集中通常会带来单笔投资额增加、但交易总数减少的现象,这既反映出许多加密公司正逐步迈向成长期,也意味着无论是创始人还是投资者,当前的融资环境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竞争性。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让本轮周期独具特色:代币价格回升、新产品不断推出、创始人对行业更有信心、监管利好为稳定币与数字资产明确了发展方向,这些都为行业解锁了更多资本。过去多年,监管模糊性让创新者与 Web3 领域之间产生摩擦,只因各方担忧潜在的惩罚风险。而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行业持友好态度,通过《天才法案》与《清晰度法案》,为链上应用落地奠定了立法基础。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这些法案对遥远未来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讨论与举措将减少人们在认知与资金层面对加密投资的犹豫。此外,美联储预计将于 11 月降息,这有望推动更多资本流入风险资产,而数字资产交易系统(DATS)也将把资本锁定在长尾资产中。投资者的风险规避情绪正逐渐减弱,资本流入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投资配置出现转向:三分之一的资本流向 “自下而上” 的机会,如永续合约、代币发行平台、预测市场与新型 DeFi 基础协议;其余三分之二则聚焦 “自上而下” 的领域,包括 DATS、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s)、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以及筹备上市的公司。本轮周期中,公开市场资产占据主导地位,这让更广泛的公众能更便捷地接触加密资产。对行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信号。这种平衡态势表明,市场正逐步成熟,既重视创新,也注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

加密立法蓝图的制定窗口期十分短暂,而当前政府对加密行业持支持态度,这一窗口期将持续至 2026 年中期选举前。DeFi 教育基金(DeFi Education Fund)正致力于保护软件开发者:不仅针对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数字资产市场结构信息请求》提交了反馈意见,近期还发布了《2025 年负责任金融创新法案》讨论草案。上周举办的 2025 年怀俄明州区块链研讨会聚焦数字资产监管,强调美国建立清晰加密监管框架的紧迫性,以及构建平衡市场结构的必要性。现任政府官员出席了此次研讨会,议程中包含推动前瞻性监管的内容。展望 2026 年第一季度,我们预计监管基础将比以往任何周期都更为坚实,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的背景下。

代币上市与 IPO 市场重启

2025 年,代币上市数量有所下降,且新代币中能维持涨幅的更少,对下游交易流造成拖累。依赖代币发行的项目若缺乏市场吸引力,将更难获得融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IPO 窗口已重新开启。2025 年已有 95 家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截至 6 月中旬融资额达 156 亿美元,较 2024 年增长 30%。Circle、BitGo 等加密相关企业的 IPO 引领潮流,催生了新趋势,投资者开始将资金配置到加密股票而非代币上。2025 年 6 月 5 日,Circle 上市成为关键节点:其发行价为每股 31 美元,截至 7 月中旬涨至 233 美元,回报率超 5 倍,市值达 449.8 亿美元。近期,Figure 与 Bullish 也完成 IPO,其中 Bullish 成为首家部分通过稳定币融资 11.5 亿美元的企业。BitGo 计划推进 IPO,且在 2023 年熊市期间就已融资 1 亿美元,这一情况凸显了投资者对其的兴趣。如今,加密公司更注重优化营收与增长,而非追求投机性代币发行。

加密 IPO 及其他 “自上而下” 领域的热潮,正通过稳健、以营收为导向的商业模式(而非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吸引传统投资者。目前 IPO 浪潮才刚开始,未来几个月还将有更多企业加入。

并购活动与行业成熟

2024 年是并购创纪录的一年,并购交易超 100 笔,总额达 17.3 亿美元;而 2025 年的交易数量有望超越 2024 年。仅今年 1 月至 7 月,就已完成 76 笔交易,总额达 62.3 亿美元,是 2024 年全年交易额的 3.6 倍。若按当前速度,2025 年全年并购交易有望达 130 笔。

2025 年的并购势头更多反映的是行业自然成熟的信号,而非释放积压需求。例如 Robinhood 收购 Bitstamp 这类战略性并购,表明成熟企业正着力打造一体化平台。Robinhood 对加密未来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赌注,为生态系统增添了更多可信度。2025 年第二季度,Robinhood 加密业务营收同比激增 98%,达 1.6 亿美元;公司总营收增长 45%,达 9.89 亿美元,利润达 3.86 亿美元。作为以零售用户为核心的股票交易平台,Robinhood 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接纳,凸显了行业向主流化、合规化基础设施转型的趋势。

同样,后期融资交易也体现出对 “以营收为导向、合规化模式” 的关注,例如 2025 年第二季度,Securitize 从 Mantle 融资 4 亿美元用于 RWA 代币化;预测市场平台 Kalshi 融资 1.85 亿美元,估值达 20 亿美元。这些举措表明,加密行业的重心已转向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共建,而非单纯追逐投机机会。

加密行业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

加密行业不再处于孤立状态,而是正与当今前沿技术及全球金融体系深度融合。

在人工智能领域,OpenMind 的 OM1 + FABRIC 技术栈填补了机器人行业的 “缺失层”,通过去中心化方式实现不同机器人的协同工作;Worldcoin 的虹膜扫描身份验证系统依托区块链身份层,有望让 AI 代理实现自主认证与交易,解决了 AI 代理在加密领域安全交互的关键难题;Sahara AI(去中心化版 Scale AI)、Sentient(去中心化版 Hugging Face)等去中心化 AI 平台,正颠覆传统 AI 基础设施。目前加密 AI 的应用层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它蕴含的潜力可能通过链上代理与交易系统催生全新的市场结构。

在支付领域,稳定币(尤其是 Circle 的 USDC)已成为全球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才法案》进一步加速了 USDC 的应用。2025 年第一季度,Circle 营收增长 58.6%,达 5.79 亿美元。分析师预测,未来三年内稳定币日交易量有望达 2500 亿美元;若增长势头持续,未来十年甚至可能超越 Visa 等传统支付系统。PayPal、Visa 等企业正探索稳定币整合,将稳定币融入主流支付渠道。Robinhood 与 Arbitrum 的合作,让 Robinhood 用户可在 Arbitrum 上直接进行 USDC 交易,降低了零售用户使用稳定币的门槛。此次合作只是开端,Arbitrum 在扩大稳定币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印证了 Layer 2 解决方案在连接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中的价值。

这些关键行业的交叉融合,汇聚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消费科技领域的专家,模糊了行业边界。加密行业作为去中心化系统的基础设施,正逐步成为全球技术栈中的关键一层。

展望未来

我们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至 2026 年第一季度,市场周期将在结构上更加强劲。史无前例的监管清晰度、预期中的降息,以及战略性并购与 IPO 带来的大量资本流入,正共同构建坚实的行业基础。当前这种以 “现实应用价值” 为核心的新势头,为行业加速增长奠定了基础。我们的策略是抓住这一机遇,集中资源对有望定义自身领域的 A 轮公司进行高确定性投资。

2025 年年初至今,美国 IPO 市场已迎来 224 笔 IPO。2024 年上半年 IPO 数量为 94 笔,而 2025 年上半年达 165 笔,增幅 76%。仅 2025 年上半年,加密相关并购交易就有 185 笔,预计将超过 2024 年全年 248 笔的水平。Circle 等知名企业的成功 IPO,以及传统金融巨头对加密公司的收购,都彰显了即将到来的周期强度。

加密与人工智能、支付、基础设施的交叉融合,叠加监管利好与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将推动行业进入加速增长时代。借此契机,我们将继续巩固加密行业作为全球金融与技术支柱的地位。

CZ:比特币将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Posted on 2025-08-29 12:4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Bitcoin Magazine报道,币安创始人 CZ 在 BITCOIN ASIA 2025 大会上表示,「比特币将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某鲸鱼将 300 万枚 USDC 存入 HyperLiquid,并以 1 倍杠杆做空 XPL

Posted on 2025-08-29 12:4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某鲸鱼将 300 万枚 USDC 存入 HyperLiquid,并以 1 倍杠杆做空 XPL。

稳定币基建之战:6 大项目角逐,谁将脱颖而出?

Posted on 2025-08-29 12:12

作者:stablewatch & Castle_Labs

编译:深潮TechFlow

摘要

稳定币正在2025年的头条新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让我们不禁要问,哪个区块链网络将承载并促进这一资产类别?随着代币化美元继续被越来越多地接受和监管,六个即将推出的Layer 1区块链正寻求加入竞争,与以太坊、波场、Solana 和 Base 等成熟的稳定币网络展开竞争。

这些区块链包括 Plasma、Codex、1Money、Arc、Stable 以及随着最近收购 Portal Labs 的 Monad,每个都有不同的设计和愿景,以渗透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这项比较分析剔除了营销噪音,从以下方面审视这些网络:架构创新、共识机制、性能指标、专业特性和发展势头。我们将利用这些发现来评估它们在稳定币经济中的定位。

根据花旗集团预测,到本十年末市场规模将达到3.7万亿美元,目前2770亿美元以上的稳定币市值有待争夺,利害关系不可能更高。胜出者不仅将成为另一个替代性Layer 1,而且考虑到稳定币采用背后的势头,可能成为重新定义数字时代资金流动方式的基础设施。

披露:

本文信息主要来源于相关项目的文档,以及官方新闻稿。所有讨论的链都尚未在主网上线,因此声明不保证实际性能和未来结果。

基础设施战争开始

稳定币作为链上替代资产类别出现,是因为需要一种与法币挂钩的代币,允许加密货币交易者避免波动性。然而,它们作为可编程和无国界法币等价物的独特属性,使稳定币在跨境汇款、工资支付和资金管理等应用中成为传统金融渠道的强有力竞争者。

虽然稳定币已经获得了强大的采用,特别是在受到本地货币通胀困扰的国家,但在技术层面上,它们仍然依赖于通用型区块链,而这些区块链并非专为这些用例而设计。

有无数通用型区块链未能满足全球可扩展稳定币网络要求的例子。它们在设计时并未考虑费用可预测性或执行保证。

这些缺点的一些例子包括:

  • Yuga Labs 铸造的“ Otherside ” NFT 导致以太坊上燃烧了超过 2 亿美元的 gas 费。

  • Solana 和 Base 等低费用网络上存在 MEV 和套利机会,这刺激了大量的交易垃圾信息产生。

资料来源:Flashbots 和 Rober Miller 撰写的《MEV 和扩展的极限》

这种基础设施差距催生了一种新的区块链类别:稳定币专用的 Layer 1。五个项目已成为这一领域的主要竞争者:Plasma 率先宣布推出专注于稳定币使用的公链,并由领先的稳定币发行机构 USDT0 及其合作交易所 Bitfinex 支持。Stable 紧随其后,也获得了 USDT0 和 Bitfinex 的支持,打造了一条 USDT 专属公链。另一方面,Monad 最近高调收购了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 Portal Labs,加入了竞争。Codex 虽然与 Plasma 一样不依赖发行机构,但主要由 Circle 和 Coinbase 资助,旨在成为 USDC 支付的定制层。然而,Circle 最近也宣布创建自己的支付区块链 Arc。由前币安美国首席执行官 Brian Shroder 创立的 1Money 也将自己定位为稳定币专用支付网络。

稳定币链的要求:全球采用真正重要的因素

现实世界的需求推动着稳定币运动向前发展。这在受通货膨胀困扰的国家尤其如此。稳定币用户包括:希望保护自己免受土耳其里拉35%通胀影响的土耳其自由职业者、希望向没有银行账户的供应商付款的尼日利亚制造商,以及应该能够在几秒钟内接收汇款而不产生高额西联汇款费用的菲律宾家庭。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企业组织将稳定币视为提高后台效率和规避万事达卡和 Visa 卡等现有支付网络高昂成本的手段。

这些用户不太关心理念和去中心化,他们更关心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成功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必须在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经济可行性的特定标准上表现出色。

交易费和 Gas 代币

为了与传统支付网关相比带来实质性改进,稳定币必须解决传统支付方式固有的一些摩擦。

其中,稳定币支付旨在消除与传统汇款相关的摩擦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汇款用户平均损失6.35%,银行对200美元的汇款平均收取12.66%的费用。

来源:World Bank

真正的零费用交易使微交易成为可能,消除了世界上最贫困用户的采用障碍,而这些用户恰好是最迫切需要这项技术的人。

这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的竞争力:

  • 用户无需处理交易中隐含的提供商费用

  • 当使用稳定币支付时,他们不必了解双代币系统或 gas 经济学。

  • 转账变得像发送短信一样简单。

即时交易最终确定性

传统银行3-5天的结算时间造成了营运资金陷阱,迫使全球经济依靠隐性信贷运转,这增加了与每笔交易相关的成本和低效率。随着商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支付应该同步跟进。当拉各斯的制造商向越南的供应商付款时,付款应该在几秒钟内完成,而不是几分钟或几小时,消除任何基于信用系统中隐含的信任保证和对营运资金的需求。即时最终性使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例如全球远程工作者的实时工资支付、及时库存融资和电子商务的即时结算。

合规保密交易

虽然这一特性可能会让那些不惜一切代价重视透明度的加密原生用户感到惊讶,但商业支付需要完全的隐私:

  • 支付员工薪资的公司不能让其薪资信息公开可见。

  • 供应链支付需要保密,以防止竞争对手分析有关业务关系的专有信息。

  • 想象一个世界,拥有一个被公开的钱包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你的日常支付来追踪你。

促进未来支付的区块链需要为用户提供固有的隐私保障。然而,这不能是 Monero 式的完全匿名,而应该是选择性隐私,允许透明度以遵守全球 KYC 和 AML 法规。

跨链互操作性

稳定币要想被广泛采用,必须能够在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之间实现互操作。目前,新网络的推出将持续影响这种碎片化。成功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必须能够与其他区块链无缝集成,允许用户转移价值,并访问以太坊、Solana、Hyperliquid、Base 和 Arbitrum 等活跃的 DeFi 生态系统。

原生跨链功能防止生态系统锁定(这是传统金融科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流动性碎片化,让用户无论基于哪个区块链都可以访问最佳应用程序。

传统金融整合

要使稳定币成为价值转移的主要手段并超越传统金融,它们必须与现有系统无缝集成以促进这一转变。这意味着需要直接连接银行账户、整合信用卡/借记卡,并支持ACH、电汇和商户服务等传统商业银行功能。在过渡期间,用户需要能够在两个领域之间无缝切换,而区块链网络必须能够实现这一点,为用户提供无缝的应用体验。

开发者体验和生态系统

网络效应是推动应用落地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这需要吸引开发者加入你的生态系统,并将开发者的用户体验置于区块链成功的关键地位。为此,成功的平台必须提供:

  • 卓越的开发者工具

  • 全面的文档

  • 强大的生态系统支持

  • 足够的流动性来构建以稳定币为中心的应用程序

强大的开发者生态系统不仅会吸引现有的旗舰 DeFi 和支付产品到链上,还有可能激励创建特定于链的新产品。

企业级基础设施

随着稳定币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零售领域,企业将需要定制化的功能,从保证交易吞吐量到专门的开发SDK。机构需要可靠的性能;即使他们进军链上世界,这一点也不会改变。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区块链将失去大规模采用的机会。我们已经看到像 Robinhood 这样的公司选择构建自己的区块链,从而拥有一个可控的环境。成功的稳定币链将从第一天起就内置这些功能。

竞争者

Plasma|@PlasmaFDN

Plasma 正在构建用于扩展全球稳定币采用的基础堆栈。他们的方法是通过专注于 USDT 支付(市场份额超过 60%的领先稳定币)来满足用户需求。然而,Plasma 仍在吸纳广泛的稳定币发行者和协议生态系统,使多样性成为其优势。此外,Plasma 已采取主动构建原生比特币桥,旨在成为稳定币支持的 BTC 金融的中心场所。这一战略将使 Plasma 成为两个最被广泛采用的链上资产类别的枢纽。

Plasma 在其多轮融资中共筹集了 7400 万美元,其中包括由 Framework Ventures 和 Bitfinex/USD₮0 领投的 2400 万美元种子轮和 A 轮融资。主要投资者包括 Bybit 和日本领先的投资银行野村证券 (Nomura),以及交易和风险投资公司:IMC、Cumberland、Flow Traders、Founders Fund、Katarage 和 6th Man Ventures。Plasma 的知名天使投资人包括 Peter Thiel、Paolo Arduino、Cobie 和 Zaheer Ebtikar。最近,Plasma 对其原生代币 XPL 进行了公开发售,超额认购超过 700%,总超额认购资金达 3.235 亿美元。

链架构

Plasma 的架构结合了其共识机制 PlasmaBFT(源自 Fast HotStuff)来处理排序和最终确认,以及基于 Reth 的执行层来确保状态转换、交易执行和EVM逻辑。这两个组件通过 Engine API 进行通信,创建了一个同时优化性能和兼容性的系统,使 Plasma 能够继承完整的 EVM 等效性而无需修改。

Plasma BFT 支持流水线操作,允许在前一个区块仍在提交的同时开始提出新区块。这通过重叠区块提案和最终确认步骤,提高了性能和吞吐量。

Plasma 的权益证明模型在传统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对行为不当的验证者削减奖励而非抵押品。除此之外,验证者不会因活跃性故障而受到惩罚,团队正在探索可选的无锁定质押,允许无延迟提取质押。

Plasma 的共识将遵循分阶段去中心化方法:

第 1 阶段

  • 可信验证者启动:在主网启动时由一小组已知验证者来保护网络,允许在没有操作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稳定性和协议迭代。

第 2 阶段

  • 验证者扩展:扩大验证者集合以测试更大委员会规模下的水平性能,并验证在额外可信实体负载下的吞吐量。

第 3 阶段

  • 无许可参与:向公众开放验证者访问权限,通过内置保障措施实现完全去中心化,同时保持协议级安全保证。

Plasma 链架构的另一个核心部分是原生比特币桥,它允许 BTC 在智能合约中使用,而无需依赖托管机构、合成资产或隔离的包装代币。这是通过一个名为 pBTC 的底层资产的合成版本实现的,它从 LayerZero OFT 标准继承了跨链互操作性。根据 Plasma 的说法,该桥由一个验证者网络保护,该网络将随着时间推移去中心化,由独立机构组成,每个机构运行自己的基础设施。签名过程涉及多方计算(MPC)或阈值 Schnorr 签名,确保没有单个验证者持有完整的私钥。

Plasma目前处于测试网阶段,共有 338.47k 笔已确认交易,来自 137,927 个地址。

交易费和 Gas 代币

Plasma 通过其协议级支付系统为 USDT 提供完全的 Gas 提取。该机制通过轻量级身份验证和速率限制,为符合条件的 USDT 转账提供 Gas 赞助,资金来自协议管理的 XPL 配额。此外,用户还可以使用 USDT 和 BTC 等白名单资产支付 Gas,并通过自动兑换进行支付,完全消除了用户在支付时持有原生 XPL 代币的必要性。

即时交易最终确定性

Plasma 由 PlasmaBFT 保障安全,PlasmaBFT 是 用 Rust 编写的 Fast HotStuff 高性能实现。它结合了拜占庭容错 (BFT) 共识的安全性和低延迟的最终性,实现了亚秒级出块时间的“近乎即时的结算” 。这确保了稳定币规模应用所需的高吞吐量和确定性保证。

合规保密交易

Plasma 正在探索一个保密支付框架,该框架将包含基于收款人公钥的隐秘地址转账,从而保护收款人信息不被公众看到,并且只允许收款人查看和领取资金。用户将能够使用原生机制将付款转入和转出保密流,无需使用新的代币、包装器或桥接器。加密备忘录 (Embedded Memos) 允许将可选的加密元数据附加到每笔转账中。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性披露和可验证证明获得授权,从而在确保完全隐私的同时,保持可审计性和合规性。

跨链互操作性

Plasma 是一条专注于 USDT 的区块链,计划采用 USDT0 而非发行原生 USDT。除了与 LayerZero 的集成外,Plasma 还将推出 Hyperlane(跨链消息传递和资产转移)、Relay(跨链支付系统)和 Stargate(跨链资产转移)等功能。Plasma 还在构建原生的比特币桥,使 BTC 能够在智能合约中使用,而无需依赖托管机构、合成资产或隔离的包装代币。

传统金融整合

Plasma 将支持广泛的支付合作伙伴,包括发卡机构、全球资金入出站、稳定币协调、流动性合作伙伴以及风险与合规工具。已公布的合作伙伴详情如下:

开发者体验和吸引力

Plasma 在测试网上线前就已获得广泛关注,整合了多个关键合作伙伴和工具。目前已与 24 家支付服务提供商合作,此外还有 5 家账户抽象基础设施/钱包提供商(Gelato Relay、Protofire Safe、Thirdweb、Privy 和 Turnkey)、数据分析平台 Dune、四家区块链索引器(Arkham、Goldsky、Quicknode 和 Zerion),以及 Chainlink 和 Blocksense 等预言机。这意味着从创世日开始,Plasma 将拥有一个庞大的应用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将拥有激励用户采用的基础设施提供商。此外,Plasma 已公开发售其原生代币 XPL。为了获得发售资格,潜在买家必须锁定稳定币,因此此次公开发售中锁定的稳定币流动性总额高达 10 亿美元。这些稳定币将兑换为 USDT0,并在主网启动后在 Plasma 上发行。这一策略在 Plasma 正式上线前就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使其能够有效应对新加入区块链的冷启动问题。Plasma 最近还宣布了多家重量级加密货币在其上线,其中包括 Aave、Fluid、Pendle 以及已获得超过 10 亿 USDT 存款的 Binance Earn。

企业级基础设施

Plasma 提供全面的支付基础设施,旨在实现无缝的业务集成,为开发者和商家提供完整的工具集,包括 API、SDK、销售点模块和 Webhook 系统。这种强大的架构使企业能够轻松构建支付工作流程、实现 USDT 结账流程、自动化支付系统并嵌入稳定币功能。这使得数字和实体商业的商家能够原生地接受稳定币支付,提供即时结算,与传统支付处理商相比显著降低费用,并享有不受限制的全球访问。

Codex|@codex_pbc

Codex 是一个专为稳定币机构支付和可编程金融自动化而设计的 Layer 2 区块链。其创始人团队拥有 Meta、Coinbase 和 Jane Street 的背景,并得到了 Dragonfly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Circle Ventures 和其他机构领导者的支持,目前已融资 1580 万美元,旨在为高频、业务关键型的数字货币流动提供安全合规的环境。

大多数 Layer 2 专注于提高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成本和速度,而 Codex 则专门用于受监管的金融环境,支持外汇结算、企业 API 和稳定币原生费用机制。

链架构

Codex 构建于 OP Stack 之上,OP Stack 是一个 Rollup 框架,与 EVM 保持完全兼容。这使得 Codex 能够原生兼容以太坊智能合约、钱包和开发工具。交易在 Codex Layer 2 网络上即时确认,之后会提交到以太坊 Layer 1 进行防欺诈验证和最终结算,通常在 5 到 10 分钟内完成。

与独立的 Layer 1 链不同,Codex 的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锚定在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验证器网络上。OP Stack 依靠中心化排序器快速排序和处理 Codex 上的交易,从而为最终用户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打包后,批量交易将提交至以太坊,并接受欺诈证明,从而允许挑战并防止任何无效的状态转换。

这种架构使 Codex 能够平衡机构客户对快速、成本效益结算需求,以及以太坊久经考验的安全性。OP Stack 的模块化特性进一步使 Codex 能够根据市场和合规性需求的变化调整其执行、治理或数据可用性层,从而在更广泛的以太坊生态系统中实现长期灵活性和跨链互操作性。

交易费和 Gas 代币

Codex 支持以 USDC 支付交易费用,提供确定性定价,并消除了对波动性 Gas 代币的需求。这种方法简化了会计核算,并增强了机构可用性。以稳定币计价的 Gas 代币还支持机构级报告和法律审计,这与许多其他区块链不同,在这些区块链中,Gas 代币价格波动会带来不确定性,导致合规团队必须通过套利来规避。

即时交易最终确定性

Codex 作为一条 Layer 2 区块链,为用户提供快速结算,大多数交易在 Codex 上几秒钟内即可完成最终确认。然而,不可逆的最终性只有在这些交易在以太坊 Layer 1 上发布并确认后才能实现,通常需要 5-10 分钟。由于这种结构,机构可以选择自己的风险管理策略:为了速度,他们可以在 Layer 2 上进行结算;如果需要绝对确定性,则可以等待 Layer 1 的最终性。这种 Layer 2/Layer 1 模型是 Codex 能够为用户提供快速支付结算和高交易吞吐量的核心,同时仍然继承了以太坊强大的安全保障。

合规保密交易

Codex 目前默认公开,并计划引入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合规隐私层。访问权限通过 KYC 入职和基础设施层控制进行管理。如果 Codex 能够实现其零知识证明合规路线图,它仍有可能率先推出监管级隐私解决方案,且不会损害企业审计或运营监督。这是一个关键挑战——目前大多数企业仍在努力平衡保密性和监管。

跨链互操作性

Codex 与 EVM 兼容,并支持发行原生 USDC,无需桥接。其架构降低了稳定币转账的系统性风险,但对于非 USDC 资产,桥接风险可能仍然存在。

传统金融整合

Codex 深度嵌入机构稳定币生态系统。它支持法币入/出通道、外汇兑换和 T+0 结算,并得到了 Circle 和 Coinbase 等合作伙伴的支持。这些整合使 Codex 能够支持高吞吐量的跨境资金流、B2B 金融业务以及法币直连,从而对银行、支付网络和金融科技平台具有吸引力。这些入/出通道、外汇通道和 KYC 认证通道的叠加,缩小了链上可编程金融与全球 B2B 资金流现实之间的差距,使 Codex 成为那些寻求更多 DeFi 公开渠道的机构的理想结算网络。

开发者体验和生态系统

Codex 不仅通过 EVM 兼容性脱颖而出,还通过提供专业的企业 SDK、钱包即服务集成和自动化大规模稳定币流的合规 API。Codex 的技术和合规可组合性为企业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路径,将可编程货币与传统基础设施集成,而不放弃现实世界金融所需的审计跟踪。

企业级基础设施

Codex 目前不提供特定于企业的服务级别协议或专用的区块空间分配,但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经过审计的 rollup 基础设施,并为机构用例提供了合规解决方案。

1Money|@1MoneyNetwork

1Money 是下一代 Layer 1 支付网络,专为稳定币交易打造。创始人为 Brian Shroder(前 Binance.US CEO),并由 F-Prime Capital、Galaxy Ventures 和 Hack VC 等领先的金融科技和加密货币投资者支持,1Money 在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 2000 万美元,用于推出首个稳定币原生支付链。1Money 的使命是提供最快、最安全、最合规的全球数字支付平台。通过专注于稳定币支付而非通用区块链的应用,1Money 旨在消除阻碍稳定币在跨境贸易、汇款和金融普惠领域应用的技术和监管障碍。

为支持这一使命,1Money的架构与传统 Layer 1 设计有显著不同。

链架构

1Money 的核心是其正在申请专利的拜占庭一致性广播 (Byzantine Consistent Broadcast, BCB) 协议,该协议取代了传统的基于区块的处理方式。BCB 协议通过交易级别的广播和验证达成共识,消除了传统区块链的批处理延迟。这使得并行交易处理成为可能,提供超快速且不可逆的结算,同时完全消除了链重组的风险。这种并行的无区块结构每秒可处理超过 25 万笔交易,确保亚秒级结算,并具有水平可扩展性,容量随节点数量线性增长。

安全性通过许可验证者集合维护,每个参与者都要经过严格的 KYC 和 AML 程序。这种模式显著降低了与双重支付、MEV和智能合约漏洞相关的风险。该网络完全不支持智能合约,消除了常见的漏洞来源,而是单独处理每笔交易,不依赖区块生产而导致延迟。

费用将直接以支持的稳定币收取,并基于旨在实现运营可预测性的固定定价模型。协议级合规功能包括自动制裁执行和报告,而对多种稳定币资产的支持使 1Money 成为全球支付系统核心基础设施的有力竞争者。

交易费和 Gas 代币

1Money 以稳定币收取固定且低廉的费用,不采用原生代币。它避免了基于波动性的定价,并旨在通过第三方合作补贴费用。这种非投机模式符合企业会计预期,拒绝区块空间金融化,并吸引那些追求清晰度而非复杂度的运营商。这种模式在其他 Layer 1 平台中并不常见,因为在这些平台上,原生代币通常兼具激励和投机资产的双重角色。通过彻底消除代币引发的摩擦,1Money 直接吸引了那些追求运营清晰度而非加密原生复杂性的首席财务官和财务经理。

即时交易最终确定性

通过 BCB 协议实现亚秒级交易级最终确定性。每笔交易均独立验证和广播,避免了批量处理延迟。无区块模型可实现确定性、不可逆的结算,并可在验证者参与的情况下实现横向扩展。这使得 1Money 成为少数几条无需依赖概率最终确定性即可提供确定性亚秒级结算的区块链之一,这是一项技术飞跃,与高频支付轨道有着显著的相似性。BCB 正在进行的专利申请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标志着其超越市场营销的可靠创新。

合规保密交易

1Money 将合规性置于匿名性之上。所有账户必须经过完整的 KYC/AML 入职流程,并且每笔交易都对网络的授权验证者可见。1Money 并未追求加密隐私工具,而是在监管审查下提供假名服务,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受监管机构,但对于注重隐私的用户来说却并非理想之选。这种刻意的优先考虑将隐私从一项技术特性转变为一项受监管的服务:交易元数据对公众保密,但完全可由指定机构审计,这为企业链树立了新的合规标杆,并为全球支付监管机构描绘了潜在的蓝图。

跨链互操作性

1Money 专为金融互操作性而设计,可与传统金融机构和其他 Layer 1 链无缝集成。通过原子消息传递和基于 API 的架构,它支持跨网络的稳定币转移,而无需依赖智能合约或流动性桥。其基础设施旨在充当支付主干,而非可组合层。通过规避通用的可组合性,1Money 降低了安全性和流动性碎片化风险——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以桥为中心的 DeFi 协议,从而专注于可靠性而非覆盖范围。

传统金融整合

1Money 提供数字账户、出入金通道、借记卡程序和商户支付的 API。其重点包括汇款、金融普惠和 B2B 结算,旨在与企业合作伙伴的合规性和运营标准保持一致。通过抽象化加密货币的复杂性,1Money 允许新兴市场的企业以熟悉的流程加入,使合规团队和非技术运营人员都能轻松上手该网络,而这在主要针对 DeFi 架构进行优化的 Layer 1 网络中是无法实现的。

开发者体验和生态系统

与可编程链不同,1Money 不支持智能合约。相反,它提供了一套针对金融服务提供商、银行和金融科技开发者的强大 API。该网络用可预测性换取可组合性,吸引构建受监管金融基础设施而非面向消费者的 dApp 的开发者。1Money 的生态系统战略类似于传统企业软件平台,优先考虑入职流程、可审计性和 API 可靠性。

企业级基础设施

1Money 的基础设施针对合规性进行了优化,验证者参与仅限于通过正式入职和治理审查的实体。这确保了交易的可靠性和可审计性在协议层面得到维护,并将运营信任置于底层去中心化之上。这种立场是一种有意识的权衡:通过强化验证者把关和服务保障,1Money 暗中押注,下一个稳定币结算时代将取决于信任、合规性和正常运行时间,而不是最大化无许可性。

Arc|@Arc

Arc 是 Circle 专为稳定币金融和可编程货币打造的 Layer 1 区块链。与其他从零开始构建的竞争者不同,Arc 充分利用了 Circle 作为 USDC 发行方的既有优势,USDC 的流通量超过 680 亿美元。这使得 Arc 能够立即获得稳定币的流动性,并与其他区块链建立起机构合作关系,而这些是其他区块链必须努力才能建立的。Circle 的监管地位和合规基础设施使 Arc 成为稳定币基础设施领域机构整合度最高的解决方案。

Circle 已通过多轮融资从高盛、贝莱德、富达和数字货币集团等机构投资者手中筹集了超过 10 亿美元。Circle 最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了 IPO,股票代码为 CRCL,因此现在还可以从公开市场获得融资。

链架构

Arc 建立在 Malachite 共识引擎之上,该引擎是 Tendermint BFT 协议的高性能实现。该网络采用许可式权威证明 (PoA) 验证器集,由符合严格运营和监管标准的成熟且地理分布广泛的机构组成。这种设计优先考虑机构要求和监管合规性,而非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

该架构提供确定性最终性,并完全兼容 EVM,使开发者能够使用熟悉的以太坊工具,同时获得亚秒级结算保证。Arc 通过 20 个地理分布的验证器实现了约 3,000 TPS 的吞吐量,最终性在 350 毫秒内即可完成。在四个验证器的优化配置下,网络可以超过 10,000 TPS,最终性低于 100 毫秒。

该路线图包括多提议者支持,可将吞吐量提高约 10 倍,以及可选的低容错配置,可将延迟降低约 30%。模块化架构支持未来集成先进的隐私技术,而无需进行根本性的协议更改。

交易费和 Gas 代币

Arc 使用 USDC 作为原生 Gas 代币,从而消除了费用波动并简化了企业的会计核算。该网络实施了增强型 EIP-1559 机制,采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来平滑费用波动并提供可预测的交易成本。通过专用的支付主集成,用户可以使用其他本地稳定币和代币化货币支付费用,从而无需持有波动性较大的原生代币。

交易费用将在 Arc 上线时直接转入链上财库 (Arc Treasury),以支持网络的长期发展。这种方法为企业提供了以美元计价的交易成本,从而实现可预测的财务规划和运营预算。

即时交易最终确定性

Arc 通过其 Malachite 共识引擎,在不到 350 毫秒的时间内提供确定性的最终性。Arc 上的交易要么未经确认,要么 100% 最终且不可逆转——无需概率结算阶段。一旦一个区块通过多轮投票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验证者承诺,它就会立即成为最终区块,从而为机构金融工作流程提供所需的结算确定性。

合规保密交易

Arc 的隐私路线图始于保密转账,旨在保护交易金额,同时保持地址可见性,从而确保合规性。该方案使用连接到加密后端的 EVM 预编译程序,并利用可信执行环境 (TEE) 实现高性能、可审计的隐私。

该隐私模型通过“查看密钥”支持机构合规性,这些密钥为授权方提供特定交易数据的只读访问权限。这使得在维护商业机密的同时,可以选择性地向审计师和监管机构披露信息。模块化架构允许未来集成包括多方计算 (MPC)、全哈希 (FHE) 和零知识证明在内的先进隐私技术。

跨链互操作性

Arc 通过 Circle 成熟的平台产品提供全面的传统金融整合。原生整合包括 Circle 的 Mint 服务,该服务可直接从法定银行存款发行 USDC,从而无缝衔接传统金融,无需信用要求。该网络支持直接银行账户连接、企业级合规工具以及传统商业银行功能。

Circle 的监管关系和合规基础设施为 Arc 提供了与传统金融系统的机构级连接。这包括对受监管金融服务的支持、机构托管解决方案,以及通过 Circle 成熟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与现有企业财务工作流程的直接集成。

传统金融整合

Arc 提供企业级开发者工具,包括专用 SDK、全面的 API 以及用于发票关联支付、退款协议和智能财务代理的原生支付模块。该平台在保持 EVM 兼容性的同时,还提供金融专用的原语,从而降低构建合规金融应用程序的门槛。

Circle 成熟的生态系统使 Arc 能够立即获得机构关系、监管框架和成熟的基础设施。该网络在发布时原生支持 Circle 的产品套件,包括 USDC、EURC、USYC(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全面的支付基础设施,让开发者从发布之初就能获得久经考验的金融原语。

开发者体验和吸引力

Arc 将推出久经考验的金融原语。它原生支持 USDC、EURC 和 USYC(Circle 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为开发者提供经过验证且受监管的金融应用构建模块。专用 SDK 支持复杂的工作流程,包括发票关联付款、自动退款协议和可编程的资金管理。

EVM 兼容性确保开发者能够利用现有的以太坊工具,同时访问 Arc 的金融专属功能。这种熟悉的开发环境与专业的金融原语相结合,显著降低了构建企业级金融应用程序的技术门槛。

Circle 的生态系统提供即时访问机构客户、监管框架和成熟用例的渠道。Arc 并非从零开始构建开发者社区,而是继承了 Circle 成熟的客户关系和成熟的市场需求。

企业级基础设施

Arc 旨在打造机构级基础设施,拥有许可验证器、性能指标保证以及全面的合规功能。验证器模型确保了运营弹性和监管合规性,而模块化架构则支持根据特定企业需求进行定制。

该网络为复杂的金融工作流程提供原生支持,包括可编程外汇引擎、代币化资产发行和自动化资金管理。Arc 的路线图包括过渡到许可制权益证明 (Proof-of-Stake),以实现更广泛的验证者去中心化,同时保持机构级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标准。

Monad|@monad

Monad 代表了一种与前面讨论的其他链不同的类别,作为一个通用区块链,它战略性地转向利用稳定币采用的增长机会。因此,Monad 并没有从头开始构建稳定币基础设施,而是收购了 Portal Labs,以整合全面的支付基础,同时保持其性能优势。Portal Labs 是一个稳定币金融开发者平台,允许企业通过 SDK 和专用 API 创建钱包、转移稳定币并扩展链上运营。此次并购对于区块链基金会而言尚属首次,它很可能为稳定币领域带来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竞争对手。

Monad 已在三轮融资中共筹集 2.48 亿美元,截至 2024 年 5 月完成的最新 A 轮融资,估值达 30 亿美元。主要投资者包括领投 A 轮融资的加密货币风投巨头 Paradigm 和领投种子轮融资的 Dragonfly。此外,还有 Coinbase Ventures、GSR Ventures、Wintermute Ventures 和 OKX Ventures 等。值得注意的天使投资人包括 Naval Ravikant、Cobie 和 Hasu。

链架构

Monad 团队几乎从头重建了他们客户端的每个组件,以推动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交叉点的边界。Monad 声称这些创新将使他们能够实现 10,000 TPS 的性能指标,区块频率为 500 毫秒,最终确认时间为 1 秒。这将使他们成为最高性能的基于 EVM 的 Layer 1 之一。Monad 在其测试网上实现了这一壮举,4 月 17 日的峰值 TPS 达到 10,832。

Monad 通过同时运行多个进程(而非按顺序执行所有操作)解决了速度问题。它采用 MonadBFT 共识机制(基于成熟的 HotStuff 算法),能够应对恶意行为者,并以流水线批量处理交易。这使得 Monad 能够在并行流水线中同时处理不同的交易,从而显著提高吞吐量。

在 MonadBFT 中,区块 N 从提案到最终确认的路径在理想情况下遵循线性通信,通常遵循“扇出,扇入”模式。领导者直接向验证者发送消息;验证者直接向下一位领导者发送消息。

Monad 使用两项附加技术来最大化速度:MonadDB 是一个针对区块链数据存储进行优化的自定义数据库,以及 RaptorCast,它是一种使用纠删码和双层广播系统在网络上传播新区块的方法。这有效地利用了每个验证者的互联网上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每个人接收新区块所需的时间。

RaptorCast 用于从领导者向每个验证者发送经过擦除编码的数据块。

交易费和 Gas 代币

Monad 的目标是实现“接近零 Gas 费用”,并兼容 EIP-1559。虽然这代表着对传统区块链的改进,但 Monad 仍保留了传统的 Gas 经济学,要求用户持有和管理原生代币以支付 Gas 费用。这种方法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同时避免了用户持有波动性较大的原生代币所带来的摩擦。

即时交易最终确定性

Monad 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最终性性能,实现 1 秒单时隙最终性和 1 秒出块时间。这意味着交易在一秒钟内即可不可逆转,这对于实时支付应用而言是最佳选择。

合规保密交易

作为一条通用链,Monad 本身并不包含隐私功能,而是依靠其通用的 EVM 功能为潜在的应用层解决方案提供基础。

跨链互操作性

收购 Portal 为 Monad 的稳定币用户提供了重要的内置功能,包括跨链互操作性。Portal 使客户能够轻松跨 100 多个受支持的区块链进行跨链交换。此外,它还支持多个互操作性合作伙伴,包括 Chainlink CCIP(该标准使开发者能够构建安全的跨链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跨区块链传输代币、发送消息和发起操作)、Garden(跨链比特币交换)、Hyperlane(跨链消息传递和资产转移)、LayerZero(跨链消息传递)、Polymer(通过跨链 Merkle 证明进行跨链操作证明)和 Wormhole(跨链消息传递协议)。

传统金融整合

Monad 的支付生态系统有三个将该链与 TradFi 整合的项目:

  • Agora,稳定币发行方,促进入/出通道。

  • DAU Cards,发行加密支持的借记卡。

  • Fizen,除了加密支付网关外,还提供入/出通道,使企业能够接受加密支付。

此外,收购 Portal Labs 也为 Monad 提供了一家专门的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具备 TSS MPC 安全性的嵌入式钱包以及易于集成的 API/SDK。Portal 产品的其他主要功能包括 Gas 赞助、批量交易和企业级安全保障。

开发者体验和吸引力

Monad 通过创始人驻留计划、Madness 竞赛、黑客松和 Mach Accelerator 项目,展现了对开发者生态系统建设的坚定承诺。这些项目不仅提供资金,还提供指导和生态系统连接。此外,基金会积极开展业务开发,目前已有超过 273 个项目承诺在 Monad 主网上线。这些项目涵盖以下类别:人工智能、博彩、DeFi、DePIN、游戏、治理、NFT、支付、预测市场、RWA 和社交。完整列表请访问 Monad 生态系统目录:https://www.monad.xyz/ecosystem

企业级基础设施

据报道,Monad 的高性能(10,000 TPS,1 秒最终确认)提供了企业所需的可预测服务水平。然而,除了 Portal 收购之外,其专门的稳定币企业功能尚未得到详细说明。

Stable|@Stable

Stable 解决了稳定币基础设施的核心问题:USDT 拥有 1600 亿美元的流通量和超过 5 亿用户,每日产生数十亿美元的转账,但其运行无需专门针对其进行优化的区块链。与将稳定币视为其他资产的通用区块链不同,Stable 协议的每个组件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 USDT 转账中的摩擦,并提供精简、高性能且量身定制的环境。

Stable 近期宣布完成 2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Bitfinex、USDT0 和 Hack VC 领投。其他参投方包括富兰克林邓普顿 (Franklin Templeton)、Castle Island Ventures、E-girl Capital、ByBit Mirana、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Nascent、Blue Pool Capital、BTSE 和 KuCoin Ventures。知名顾问包括 Paolo Arduino、Nathan McCauley、Brian Johnson 和 Gabriel Abed。

链架构

该网络是使用 StableBFT 的 Layer 1,这是一种基于CometBFT(Tendermint 的一个成熟分支),为多达三分之一的验证者提供确定性的最终性和容错能力。该平台实现了亚秒级的出块时间和最终性,确保交易快速完成,从而支持实时结算。通过 Stable SDK,StableBFT 将能够通过一组预编译合约与 Stable EVM(一个兼容以太坊的执行层)进行通信。这些预编译合约将原生的 StableSDK 模块功能开放给 EVM 智能合约,使它们能够安全且原子地与核心链逻辑进行交互。

技术路线图揭示了通过3阶段优化策略的雄心勃勃的性能目标,第 1 阶段是当前的 Stable 实现:

第 2 阶段

  • 引入乐观并行执行(实现2倍吞吐量提升)

  • 通过 MemDB 和带有内存映射存储的 VersionDB 进行状态数据库优化

  • USDT 转账聚合器用于大规模交易处理

第 3 阶段

  • 通过基于 Autobahn 构建的 StableBFT 实现先进共识(在受控环境中展示 200,000+ TPS)

  • StableVM++ 用 C++ 实现替代基于 Go 的 EVM(预计执行性能提高6倍)

  • 高性能 RPC 架构,支持超过 10,000 TPS,延迟低于 100 毫秒

交易费和 Gas 代币

Stable 使用 USDT0 作为主要代币,并通过 EIP-7702 和账户抽象功能实现无 gas 的 USDT0 转账。对于非 USDT0 交易,用户使用 USDT0 代币支付 gas 费用,打包器和付款系统会自动将这些 USDT0 代币转换为 gasUSDT。用户只需持有 USDT0 代币,协议会自动处理所有 gas 转换,从而消除了传统双代币系统的复杂性。

然而,Stable 上的点对点 USDT 交易是完全免费的,因为它们利用了 EIP-7702 许可机制和账户抽象

即时交易最终确定性

Stable 将在 EVM 上提供亚秒级区块时间和单槽最终确认,并针对 USDT 的可扩展发行、结算和管理进行了独特的优化。

合规保密交易

Stable 的路线图包括利用零知识证明 (ZK) 加密技术隐藏交易金额的保密转账功能,同时保持发送方/接收方地址的可见性,以确保合规性。这将为企业支付提供企业级隐私保护,同时仍保持 KYC 和 AML 的可审计性。

跨链互操作性

将在 Stable 上使用的 USDT0 代币遵循 LayerZero 的 OFT 标准,无需依赖传统的桥接复杂性,即可实现 USDT 的无缝跨链转移。这使其能够与其他 LayerZero 连接的区块链直接互操作,从而整合跨网络的 USDT 流动性。这使得 Stable 成为跨链 USDT 活动的中心枢纽,而非孤立的网络。

传统金融整合

Stable 已采用原生方式实现 TradFi 集成。Stable App 提供社交登录功能,为非加密货币原生用户提供熟悉的用户体验。该钱包将直接集成借记卡和信用卡,并与 USDT 挂钩,简化稳定币的日常支付。此外,Stable 正在开发商户支付工具,使企业能够直接接受 USDT,从而避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费用。

开发者体验和吸引力

Stable 致力于简化基于 USDT 的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专为基于稳定币的 dApp 开发量身定制的 SDK。Stable 还将提供强大的 API 和集成服务,使 Stable 的基础架构能够无缝集成到现有的企业系统中。预编译的合约接口将促进 EVM 合约与 Stable SDK 模块之间的无缝交互,从而简化复杂的跨模块交易。与 Tether 生态系统的紧密集成为专注于 USDT 的开发者创造了独特的机会。

企业级基础设施

Stable 的保证区块空间模型通过验证器级定制,为企业提供专用的交易容量。验证器会将保证交易从专用内存池中提取,从而优先处理这些交易,这些内存池与公共流量隔离。专用 RPC 节点通过隔离的 RPC 端点路由交易,从而减少争用并实现稳定的吞吐量,这通过一组保证区块空间 API 实现。通过此框架,Stable 旨在确保即使在网络拥堵的情况下,关键业务操作也能获得稳定的性能。这带来了专为企业风险管理而设计的全面的机构基础设施。

比较汇总表

对话 Phantom 和 Pudgy Penguins CEO :行业拐点已至,谁将赢得下一批加密货币用户青睐?

Posted on 2025-08-29 11:52

整理 & 编译:深潮TechFlow

嘉宾:Brandon Millman,Phantom CEO;Luca Netz,Pudgy Penguins CEO

主持人:Laura Shin

播客源:Unchaind

原标题:Companies Are Racing to Bring People Onchain. Who Is Best Positioned?

播出日期:2025年8月21日

要点总结

加密货币迈入争夺大规模用户采用的关键阶段。

在本期 Unchained 节目中,Phantom 的首席执行官 Brandon Millman 和 Pudgy Penguins 的首席执行官 Luca Netz 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谁将赢得下一批一亿加密货币用户的青睐。

是由产品驱动的初创企业率先破局?还是 Web2 巨头如 X 和 Meta 抢占市场?亦或是像 Phantom 这样的加密原生应用后来居上?从支付领域的竞争,到交易平台之间的战争,再到“万能应用”这一宏大愿景,两位嘉宾分析了真正的价值将在哪里积累,并解释了为什么创业者的“轻松赚钱时代”已经过去。

精彩观点摘要

  • Coinbase 应该专注于成为加密领域的“JP Morgan”。

  • 交易的形式和目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它越来越像是一种娱乐或寻求刺激的行为。

  • 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不仅能够吸引下一代用户,同时还能有效应对链上环境变化的公司。

  • 谁能够抓住链上金融的最新趋势,并以“链上优先”的方式进行创新,同时完美结合新一代的注意力经济,谁就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最大赢家。

  • 在加密行业,创业门槛非常低,而创造十亿美元公司的可能性却非常高。未来将是一个顶尖创业者持续占据优势的时代,少数最优秀的创业者将不断拉开与其他人的差距,而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迫使人们去发现谁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 依靠投机预期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的重点是如何利用超级金融化和全球支付网络,与全球流动性和可组合性相结合,真正构建能够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而不是仅仅围绕一个故事或叙述来宣传改变世界却没有实际行动。未来将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成功时代,而不是靠投机实现成功的时代。

  • 随着加密货币的势头重新回归,我希望 Pudgy Penguins 成为最熟悉、最可信的 IP,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

  • 几年过去了,Phantom 的用户数量已经远超 MetaMask,更多人通过 Phantom 接触加密生态系统。这证明了我们的理论,即用户体验是行业发展的瓶颈。

  • 作为创业者,你必须选择自己的战场,并且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直面自己的真实情况,成功的创业者需要专注于一个领域。试图同时做好所有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注定会失败。

当前阶段加密货币处在什么阶段

Brandon 仍然认为现在是构建加密技术的好时机

Laura:

我们正处于加密货币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当前的重点似乎都集中在“用户采用”上。许多大型金融科技公司、银行,甚至跨国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加密领域,或者至少在探索如何进入这一市场。同时,我们也看到加密货币公司正在与这些传统企业合作,或者逐步进入传统金融领域,比如支付领域。

我们先来整体回顾一下加密货币的发展历程。您会如何描述当前阶段的特点?与之前的周期或早期阶段相比,现在创业者的任务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先请 Brandon 来分享您的看法。

Brandon:

很高兴能有机会聊聊 Phantom 以及加密领域的最新动态。作为一家加密公司的创始人和创业者,我认为现在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

加密货币的用户采用率最近显著提升,几乎每天都有新闻报道讲述某些金融科技公司或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等)以某种方式涉足加密领域。这种现象其实是过去几个发展阶段的努力成果。在过去几年里,整个行业的重点一直是基础设施建设。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包括不断优化区块链的速度和成本效率;从开发者角度来看,我们推动了工具的完善;从监管角度来看,我们也逐步建立了更加健全的框架。这些努力让加密货币的技术和应用生态更加成熟。可以说,在过去几个周期中,创业者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基础设施进行深耕。

如今,这些努力正在汇聚并产生爆发性的增长效应。开放且无需许可的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网络效应和价值的复利增长特点,这让加密货币的普及速度进一步加快。我认为,我们正在逐步看到这种“快速增长效应”的显现。这是我对当前阶段的整体看法。

Luca 将当前时刻视为行业的“转折点”

Luca:

我把当前阶段视为加密行业的“转折点”,也是一个关键的范式转变。当我们评估收购 Pudgy Penguins 时,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们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告诉他们:“在加密行业,创业门槛非常低,而创造十亿美元公司的可能性却非常高。”这种现象在过去主要依赖于讲述故事和对未来潜力的预期。但现在这种范式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优秀的创业者正在进入这个领域,我认为未来将是一个顶尖创业者持续占据优势的时代。我们将看到“幂律分布”的作用逐渐显现,少数最优秀的创业者将不断拉开与其他人的差距,而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迫使人们去发现谁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同时,我认为依靠投机预期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创业环境将更加严峻。过去那种通过构建新的资产类别和技术就能轻松实现价值积累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那些非专业创业者能够轻松创建十亿美元企业的时代已经结束,我认为这是件好事。现在的重点是如何利用超级金融化和全球支付网络,与全球流动性和可组合性相结合,真正构建能够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而不是仅仅围绕一个故事或叙述来宣传改变世界却没有实际行动。我认为未来将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成功时代,而不是靠投机实现成功的时代。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

如今,加密领域的大门已经打开,这些机会一直存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坦率地说,我之前没有注意到消费者加密货币漏斗中的缺失部分。但如果加密货币要真正实现我们一直期待的大规模突破,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之一是优化消费者旅程,以及推动稳定币的广泛采用。我认为稳定币将成为一种流行的交易媒介,使普通用户能够轻松通过链上应用进行交易。加密货币用户增长曲线中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完成从“0到1”的转变。Saran,如果你听到的话,我认为 Phantom 在加密领域,尤其是 Solana 生态系统中,可能拥有最好的“零到一”转变。这是一种重要的范式转变:稳定币让用户能够获得链上的美元资产,用于支持他们在应用中消费。

加密货币在超级金融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一个与 AI 共存的世界中,“幂律分布”也将进一步显现。顶尖的创业者将变得更强,而更多处于中间位置的人将寻找新的机会。而在加密货币的链上支付网络中,没有比这更好的发展机会了。此外,我还观察到其他行业的顶尖创业者正在进入加密领域并展开竞争,这将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的标准。

二人的个人经历,在 Web3 中创业的挑战与机遇

Laura:

在深入讨论加密领域的不同市场参与者之前,我想先问问你们两个。你们都在扩大加密货币的影响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成功吸引了更多用户。我很好奇能否分享一些个人经历,讲讲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以及随着行业阶段的变化,你们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哪些改变?

Brandon:

我最初从 2013 年到 2017 年在 Twitter 的早期团队工作,开始了我的技术行业职业生涯。在那里,我学会了如何为数千万到上亿用户构建大规模的互联网应用。后来,在 2017 年的 ICO 白皮书热潮中,我进入了加密领域,加入了一个早期的 DeFi 初创公司 0x。在那里,我深入了解了 DeFi 的概念,并参与定义了今天广泛使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用户体验对于推动加密技术普及的重要性,并发现行业的主要瓶颈之一是钱包的设计。钱包是用户进入加密领域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用户是否会注册、完成交易流程。因此,我们意识到钱包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点,于是开始构思 Phantom,最初希望作为 MetaMask 的竞争对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入口体验。

几年过去了,我们的用户数量已经远超 MetaMask,更多人通过 Phantom 接触加密生态系统。这证明了我们的理论,即用户体验是行业发展的瓶颈。如果我们将 Web 2.0 的经验应用到加密领域,就能发现许多改进的机会。展望未来,我认为基础设施阶段已经完成,现在用户和资金已经到位。接下来,我们需要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赢得他们的信任和业务,并帮助他们安全地管理资金。这将是加密领域的下一阶段。

Luca:

我想补充一点,从外部视角来看,Phantom 的成功故事真正体现了“最好的产品会胜出”这一理念。你们打造了最好的钱包,用户自然会围绕它聚集,并实现了突破性增长。当你的产品远远优于竞争对手时,尤其是在加密体验的关键环节,你们就会取得巨大成功。我是 Phantom 的忠实用户,感谢你们开发了如此优秀的产品!

对于 Pudgy Penguins,我们的产品是企鹅角色和 IP,这与功能型产品有所不同。我意识到加密领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加密货币对许多人来说是禁忌且令人畏惧的。那么什么能够打破这种禁忌?答案是可爱的企鹅。因此,我们的策略是通过情感连接来吸引用户,而不是直接转化。我试图填补消费者的情感空白,与他们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当我们创造出许多与消费者的接触点并建立信任时,他们要么会主动深入探索加密领域,要么我们会引导他们进入这个领域。

因此,我们的转化过程更多是围绕如何多次触达消费者,如何建立信任和信誉。随着加密货币的势头重新回归,我希望 Pudgy Penguins 成为最熟悉、最可信的 IP,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我们的营销策略主要基于接触点。很多人将我们在沃尔玛的玩具产品视为一种收入来源,虽然确实如此,但让我真正兴奋的是这些产品作为接触点的营销效果。当用户关闭电脑或手机时,我们仍然能够通过这些产品与他们建立联系。我相信在文化领域,Pudgy Penguins 能够在加密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我们找到自己定位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策略包括传递信息和讲述故事。Pudgy Penguins 是加密领域的面孔,是加密领域的吉祥物,也是加密领域的“逆袭故事”。

我们的目标是与用户在他们所在的地方建立联系。无论是 Google、Instagram、X,还是其他社交网络,都能看到企鹅的身影。我们希望创造一些具有普遍吸引力的东西,这实际上是我继承或购买的 IP 的副产品。我认为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如何让整个家庭都参与其中。如果加密货币真的要实现大规模普及,那么如何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享受加密货币的生态系统?从我们的角度来看,IP 在这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 Pudgy Penguins 特别擅长将来自不同背景和心理特征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我认为结合这些策略,我们能够取得过去几年的增长,这些增长正是这些理念的产物。

谁将引领下一波用户进入加密领域?

Laura:

显然加密货币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领域。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加密生态系统。我认为以下几个玩家可能会在这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或者有机会成为主导者:首先是 Coinbase,因为它非常庞大,但它的受众主要是现有的加密用户;还有 Robinhood,当然还有 Stripe;X 显然也想成为“万能应用”,他们已经与 Polymarket 合作,并明确表示这是他们的目标。这显然与 Base 应用竞争,因为这是他们的方向。此外,稳定币显然是下一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 Tether、Circle,以及一些较新的玩家,比如 Ethena 或其他新的稳定链,例如 Stable Plasma 等等。

当你们观察这个市场格局时,是否有任何特别的玩家比其他人更具优势?或者你们认为这个领域会如何发展?我知道这是一个宽泛的问题,我们稍后可以更具体地讨论市场的不同部分。但从整体来看,你们如何看待这个格局?

Brandon:

从整体来看,目前加密领域是一个“正和”的环境。每一个新进入者都在为生态系统注入更多活力,同时推动工具的开发,让人们更容易进入加密领域,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积极的。个人而言,我认为现在是进入加密领域的最佳时机。正如 Luca 所提到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从具体的玩家来看,我认为 Stripe 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角色。支付领域一直被认为是加密技术最有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比如跨境资金转移、低费用交易和即时到账等。然而,这个领域在美国市场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尽管近年来 DeFi 和 NFT 等领域更受关注,我认为 Stripe 有能力在支付领域实现突破,可能会为整个加密行业带来显著的创新。此外,X(原 Twitter)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玩家,因为它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这不仅包括加密领域的活跃用户,还包括许多从未接触过加密货币的普通用户。我认为 X 有潜力成为一个重要的入口,为整个加密生态系统带来新用户。这是我目前非常感兴趣的两个玩家,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他们的具体策略,但这是我的初步看法。

Luca:

我认为有三个玩家值得特别关注,其中两个你已经提到过,另一个可能比较少被提及。首先是 USDC。如果稳定币成为主流,USDC 无疑会占据重要地位。它的品牌定位、信任度以及名称框架都非常强大。如果稳定币领域出现赢家,USDC 很可能会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次是 Robinhood,我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黑马。尽管 Coinbase 的产品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我说这话是作为一个 Coinbase 的忠实用户和支持者。但 Robinhood 的产品团队非常优秀,可能是金融科技领域最强的团队之一。他们的产品设计非常出色且深入人心。作为一个重度 Robinhood 用户,我可以说它已经全面融入了我的日常金融生活。如果他们能够成功进入链上领域并推出高质量的产品,我认为他们会成为加密领域的重要玩家。

最后一个值得关注的玩家是 World Liberty Financial。他们采用了一种类似 Anchor 的理论,但没有依赖高收益率,也避免了 Luna 那样的风险。他们的产品市场契合度非常真实且有效。我认为他们在加密领域,尤其是 EVM 生态系统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分销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 Luca 极力想投资 Phantom

Luca:

此外,Brandon,我认为 Phantom 也应该被列入其中。如果有人愿意出售 Phantom 的二级市场股份,我会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认为中间层业务具有巨大的价值捕获潜力。所谓中间层,是指连接消费者与区块链的服务层,它能够有效地捕获价值,同时避免价值流失。Phantom 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其优势在于掌控了用户行为,这使得他们能够灵活地推出任何新的、具有盈利潜力的业务。例如,如果 Phantom 推出一个 Token 发射器,我认为他们有潜力成为市场中的重要玩家,甚至可能主导整个市场。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掌控用户界面,因为最终价值会集中在那些能够直接服务用户的团队手中。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本身的盈利能力较弱,而中间层业务才是真正的核心盈利点。通过优化用户界面,Phantom 能够为用户提供类似银行的便捷体验,同时捕获稳定币支付等领域的潜在价值。我尤其对 Phantom 在稳定币领域的探索感到兴奋。Laura,如果你觉得我们偏离了话题,可以随时调整讨论方向。但我坚信,中间层将是加密领域最重要、最具盈利能力的业务层。Phantom 的产品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是行业中最优秀的产品之一。如果他们未来决定上市并希望增加收入,我相信他们可以创造巨大的盈利机会。

此外,我很好奇 Phantom 是否通过永续合约交易实现了盈利。我认为他们确实做到了,这种模式非常聪明。掌控中间层将是加密领域中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这就是为什么我随时愿意为 Phantom 或其团队提供二级市场投资。

Brandon:

我认为掌控终端用户是加密行业中最重要、最具战略意义的位置。这不仅适用于加密领域,其实也是互联网发展的核心规律。或许你们或者听众中的一些人熟悉 Ben Thompson 提出的“聚合理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价值链的结构与现在非常不同。当时,价值主要集中在供应商手中,比如零售商、报纸、电视台和唱片公司等,而分销商的角色相对较弱。

我认为掌控终端用户是加密行业中最重要、最具战略意义的位置。这不仅适用于加密领域,其实也是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现象。或许你们或者听众中的一些人熟悉 Ben Thompson 的“聚合理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价值链的结构与现在非常不同。当时,价值主要集中在供应商而不是分销商手中,比如零售商、报纸、电视台和唱片公司等。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通过一个开放的、无需许可的通信层,重新定义了价值分布。分销变得更加容易,而供应的基础设施已经到位。真正重要的是掌控分销点,并成为用户体验的聚合地。Phantom 的结构与此类似。加密区块链提供了开放的、无需许可的方式来创建、存储和转移互联网价值。这种开放结构让全球开发者能够部署新项目并尝试创新。而分销点则是钱包和其他面向用户的应用,它们帮助用户以安全、易用的方式探索和使用这些服务,并逐渐赢得用户信任。

这种方式也让我们能够推出多样化的业务线,比如最近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永续合约交易。此外,正如 Luca 提到的,我们还在考虑其他潜在的业务线,比如稳定币支付等。这些探索将进一步强化我们在中间层业务中的优势。

谁可能赢得支付领域的竞争,以及他们的优势是什么

Laura:

目前来看,支付领域的主要竞争者包括 Coinbase 与 Shopify 的合作、Stripe 的 Tempo,以及一些稳定币链,例如 Plasma 和 Staple 等。在我看来,这些是这个领域的主要玩家。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例如 Paypal 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但目前并没有真正取得成功。所以我想请你谈谈你认为竞争会如何展开,哪些玩家可能拥有更强的优势?以及哪些因素可能决定胜负?

Brandon:

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竞争者,那就是 USDT。尤其是在非美国市场,它在支付场景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支付领域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点对点支付,即个人之间的直接转账;另一种是消费者对商户支付,即用户为商品或服务向商户付款。这两种支付方式的需求和挑战有所不同。

对于消费者对商户支付来说,最大的障碍是商户是否愿意接受加密货币支付。许多商户目前对加密货币的使用还不够熟悉,他们更倾向于直接收到美元。因此,这成为了支付领域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挑战。我认为 Stripe 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为它拥有广泛的商户分销网络。除了实体销售点,Stripe 在电子商务领域也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这使得它在商户端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Laura:

那么,我想更直接地问一下:即使 Coinbase 已经与 Shopify 达成合作,一旦 Tempo 推出,这场竞争是否就结束了?

Brandon:

绝对不是。我认为 Tempo 甚至还没有正式推出,我们目前对它的实际表现还没有明确的了解。我认为这个领域的最大赢家短期内不会显现出来。因此,不会是某个产品一推出就直接赢得市场。从目前来看,商户接受度仍然是最大的挑战,而 Stripe 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可能是最具潜力的玩家。当然,在消费者体验方面也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比如 Luca 提到的 Phantom,它可能是进入加密领域的一个重要入口,尤其是在将稳定币带入用户手中方面。所以我认为 Phantom 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成为这个领域的重要玩家。不过,总体来看,这场竞争需要时间才能完全展开。

在美国市场,点对点支付的需求基本上已经被满足了。比如普通用户使用 Venmo 和 Square Cash,就觉得这样的支付方式已经足够便捷了。但在新兴市场,传统支付基础设施往往不够完善,有时甚至根本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 USDT 在这些市场中被广泛采用,因为它的价值主张在这些地方非常明显。因此,我认为在美国市场,消费者对商户支付可能会率先发展,因为这种支付方式的价值主张对商户来说非常清晰。通过加密支付,商户可以节省信用卡网络的高额手续费,同时还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更高效的资金流转。这种结合确实能够推动支付领域的发展。

Luca:

Laura,你提到稳定币的成功标准时,是否可以定义得更清楚一些?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回答。如果是从新增的 B2C 用户角度来看,答案可能会不同;如果是从每月或每年的稳定币交易量来看,答案又会不同;如果是从最高收入的角度来看,答案可能又不一样。

我想我当时主要考虑的是用户增长和交易量的维度。但我同意应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就像 Brandon 提到的那样。我个人认为,这可能会从 Stripe 开始,他们将稳定币带入用户手中,让用户习惯使用钱包等操作。但最终,我确实认为人们会开始用稳定币进行点对点支付。所以这可能是一个两阶段的推广过程。如果你能分别回答这两个阶段的问题,我会很感兴趣。

答案取决于具体情况。我认为 Stripe 如果能够实现所有交易通过稳定币自动转换,将很难被击败。这种方式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同时还能带来收益并享受其他相关优势。如果 Stripe 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将在交易量方面难以被超越。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要么是像 Phantom 这样的团队,要么是一个新的创业团队,会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我相信 Phantom 的路线图中可能已经包含了类似的计划。比如看看 Paypal、Square 和 Zelle 的业务,如果能够将这些业务迁移到区块链支付轨道上,并结合钱包功能和强大的入金与出金解决方案,这将是一个价值 1000 亿美元的商业机会。通过区块链技术,这些应用将突破国界,市场份额将从美国扩展到全球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地方。

Solana 的 Seeker 手机是否有机会突破市场

Laura:

我知道你之前提到过,你对 Stripe 的话题不是很感兴趣。但在听你讲话时,我突然想到 Solana 的 Seeker 手机。这款产品真的很有趣,它既是一款硬件设备,也可以说是一个硬件钱包,同时还是一部手机,并且集成了生物识别技术等功能。我很好奇,你是否认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切入方式?一种从传统路径之外创新进入市场的方式?

Luca:

我认为是的。不过,无论是硬件产品还是其他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它必须是一个更好的产品,或者至少看起来像是一个更好的产品。它必须接近现有的优秀产品。问题在于,作为一款手机,它很难超越现有的巨头,例如 Apple 和 Android。除非有顶尖的人才加入,否则很难实现突破。我认为 Solana Seeker 的意义可能比我们目前讨论的支付领域更广。

从支付的角度来看,如果 Seeker 手机试图与 Phantom 在稳定币支付领域直接竞争,我认为它的机会不大,因为这对用户来说增加了额外的复杂性。然而,在其他场景中,硬件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我认为 Seeker 手机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产品,支持多种功能,而不仅仅局限于支付领域。比如,它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更广泛的加密应用,而在这方面,Brandon 的 Phantom 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我认为 Seeker 手机作为一个整体的加密硬件设备,从区块链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区块链技术需要更好的用户界面,而硬件产品是一个很少有人探索的领域。这种尝试非常大胆且充满雄心,我对此表示支持。这款产品有许多潜在的功能可以改善用户的加密体验。但如果单从稳定币支付的角度来看,它的影响可能比较有限。

Brandon:

谢谢你,Luca。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尤其是 Phantom 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至于 Seeker 手机,我认为硬件与软件的市场逻辑完全不同,尤其是在规模经济方面。对我来说,Seeker 手机直接与 iPhone 竞争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认为 Seeker 手机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全新的方向,而 Solana 在这方面确实有自己的优势。他们资金充裕,能够推动愿景并引领行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 Seeker 手机是加密技术潜力的一个很好的展示。

不过,我个人认为它很难真正与 Apple 和 Android 直接竞争。但话虽如此,我确实认为加密领域需要一次硬件钱包的革新。自从 Ledger 成为主要硬件钱包以来,已经很久没有出现新的突破了。我对 Seeker 手机在这方面的尝试感到非常期待。

也许我们可以稍微回到之前的讨论,谈谈全球点对点支付超级应用,它利用稳定币来实现全球互动和支付。这方面,Paypal 和其他传统公司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大型上市公司在加密领域的创新往往受到限制。它们很难冒险进入前沿领域,因为担心可能会损害现有的核心业务。我认为这并不是它们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的限制。这些公司很难有效地推动加密领域的发展。

另一方面,许多公司尝试开发类似 Crypto Venmo 或 Crypto Square Cash 的应用,但这些应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冷启动问题”。支付行为具有社交属性,涉及从一个用户转账到另一个用户,而双方必须使用同一个应用程序。这种从零开始推广的难度非常大。例如,如果一个新应用试图与 Venmo 竞争,用户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新应用,而不是继续使用他们的朋友和家人都在用的 Venmo?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挑战。

因此,我认为真正有机会进入这个领域的玩家可能会是那些已经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公司。这些公司已经与终端消费者建立了联系,并拥有广泛的用户群,然后在此基础上叠加新的业务和应用。例如,我们团队目前正处于这样的市场位置,像 Robinhood 和其他公司也有类似的优势。这种动态对那些从零开始的新玩家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Robinhood 如何利用 Privy 和 Bridge 来主导加密生态

Laura:

我认为加密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冷启动问题”。比如,只要区块链之间能够兼容,多个钱包提供商都支持 USDC 在 Ethereum 上运行,或者支持 Tether 在 Tron 上运行,这确实降低了推广的难度。不过,关于稳定币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想听听你对 Stripe 收购 Privy 和 Bridge 的看法。你认为这些收购将如何帮助 Stripe?或者它们会如何推动稳定币的普及?

Brandon:

我觉得 Bridge 是 Stripe 收购中的一个关键项目。Stripe 要想进入稳定币领域,就需要具备发行稳定币的能力,而 Bridge 的技术恰好能很好地支持这一点。Bridge 的核心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支持稳定币的发行业务,二是提供稳定币的协调管理。如果 Stripe 没有 Bridge,就必须从零开始开发这些能力,而通过收购 Bridge,他们可以迅速推进产品路线图,因为他们获得了一个非常优秀且高效的团队。这为 Stripe 在稳定币发行、跨链转移以及与银行账户的连接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至于 Privy,我认为它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收购。虽然目前还不清楚 Privy 的技术将如何融入 Stripe 的整体架构,但一个显而易见的应用场景是解决商户接受加密货币支付的问题。许多商户不愿意接受加密货币,因为他们不确定如何存储和管理这些资产。而 Privy 的钱包技术可以帮助 Stripe 简化这一流程,让商户更容易接受加密货币支付。因此,虽然我可能偏离了最初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收购是 Stripe 的核心基础设施部分,它们将帮助 Stripe 更快地实现自己的计划。我对这些收购的潜力非常期待。

Luca:

Brandon 已经回答得很全面了。不过,我有一个战略层面的想法想分享。作为 Phantom 的粉丝,我觉得 Brandon,你们团队的成功标志之一就是将 Phantom 应用预装到手机中。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突破,也是你们需要全职投入的方向。让 Phantom 应用预装到手机中,尤其是那些在新兴市场中的手机。

你们不需要直接进入 Android 的主流市场,因为 Android 的市场范围可能过于广泛。这就像 YouTube 的早期战略突破一样,可以先从一些小型手机品牌入手。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市场,比如非洲的一些手机公司。如果 Phantom 能够成为这些手机的预装应用,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你们需要专门有人全职负责推动这件事。通过这种方式,你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用户基础,同时推动加密生态系统的发展。

新的交易战争对 Robinhood、Coinbase 和 Kraken 的影响

Laura:

虽然 Phantom 并没有直接预装在 Seeker 手机上,但当我打开手机时,它被非常明显地推荐了。我记得它是我下载的第一个应用之一,因为手机界面基本上引导我去下载它。不过,接下来我们聊聊交易这个话题吧。我知道你们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因为它涉及到 Robinhood。这显然是加密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推动加密行业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我们看到两个主要玩家——Robinhood 和 Coinbase——正在进入永续合约领域,同时开始布局衍生品市场。此外,还有许多关于代币化股票或代币化权益的尝试。这让我很好奇,当你们观察这些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各种尝试时,你们认为哪家公司最具优势?哪些产品可能会取得成功?哪些产品可能因为结构上的问题或推广策略不足而难以突破?

Brandon:

这个话题确实非常广泛,有很多角度可以讨论。我认为总体来看,交易行为正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转型。在我们父母那一代,交易是一种非常严肃的金融活动,通常由专业机构完成,很少涉及普通个人,更不是一种娱乐性质的行为。

然而,现在尤其是年轻一代,我们看到金融活动正在与娱乐和注意力经济深度融合。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金融化”,即交易以及其他高风险活动,例如体育博彩,变得更加容易接触并逐渐主流化。因此,我认为交易的形式和目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它越来越像是一种娱乐或寻求刺激的行为。

至于谁最适合这一趋势,我认为答案是那些能够赢得年轻一代的信任和喜爱的公司,以及那些年轻人愿意将资金存储并使用的地方。显然,目前在美国,Robinhood 似乎占据了这一位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另一个趋势,那就是所有金融活动都在向链上迁移。因此,我认为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不仅能够吸引下一代用户,同时还能有效应对链上环境变化的公司。Robinhood 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例如推出自己的区块链以及代币化股票等产品。我很高兴看到他们在这方面的推进。

谁能够抓住链上金融的最新趋势,并以“链上优先”的方式进行创新,同时完美结合新一代的注意力经济,谁就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最大赢家。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不同的细分领域。

Coinbase 是否缺乏一个优秀的产品团队

Laura:

你之前提到自己非常喜欢 Robinhood。那么,如果你是 Coinbase,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在交易领域挑战 Robinhood?

Luca:

Robinhood 和 Coinbase 的产品定位差异很大。实际上,Coinbase 一直以来都不是一家以产品开发为核心的公司。比如,他们最近尝试推出 NFT 市场和其他项目,但这些尝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此外,Coinbase 的产品体验确实无法与 Robinhood 相媲美。我同意 Brandon 的观点,Coinbase 应该专注于成为加密领域的“JP Morgan”,这个定位让我对 Coinbase 的未来更加看好,他们应该全力以赴地追求这一方向。因为产品开发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的组织能力,无法简单地通过引入一个优秀团队来解决。很少有公司能做到这一点,这种能力通常是由企业文化和领导力从上到下塑造的。

Coinbase 的优势在于交易领域。他们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能够谈判达成有利的交易。此外,他们在品牌声誉和市场先行者地位方面表现突出。因此,与其试图转型为一家以产品为核心的公司,Coinbase 更应该像 JP Morgan 一样专注于自己的强项。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定位,让我对 Coinbase 的未来充满信心。

Laura:

所以你认为他们应该放弃 Brian Armstrong(Coinbase CEO)一直提到的愿景,比如推动更多人进入链上环境?你觉得他们应该继续坚持中心化模式,而不是尝试推动去中心化?

Luca:

我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并购来推动创新。如果 Coinbase 想要实现战略目标,就应该收购那些正在开发符合其愿景的团队。作为一个从 2016 年开始使用 Coinbase 的用户,我并没有觉得他们的产品体验在不断改进。相比之下,像 FTX 这样的公司能够赢得市场,是因为他们为美国用户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平台,让用户可以进行更复杂的交易。Coinbase 本应该阻止 FTX 夺取市场份额,但他们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一个理想的情况下,我认为 Coinbase 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但他们的团队可能并不适合这个方向。从我的观察来看,Coinbase 并不像一家以产品开发为核心的公司。产品开发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的能力,领导者需要具备产品思维。我不确定 Brian Armstrong 是否是这样的领导者。他更像是一位擅长战略决策的人,能够推动交易和商业合作。但如果你看看 Robinhood 的产品,它真正体现了卓越的用户体验。

比如,在 Coinbase 上执行一些功能时,我经常遇到通知、验证和审批流程的繁琐问题。而在 Robinhood 上执行同样的功能,从去年开放加密货币存款以来,整个流程都非常顺畅,包括面部识别和密钥验证,用户体验更加友好。

我认为优秀的创业者需要直面自己的真实情况,了解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如果你不是一个以产品开发为核心的人,就需要通过并购来获取那些正在构建你所需产品的团队。或者,你可以接受自己的定位,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USDC 和 Coinbase 的交易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体现了他们在交易领域的优势。Coinbase 是美国加密行业中最具声望和可信度的机构之一,他们能够利用这一优势为股东创造价值。

当然,构建优秀的产品不仅仅依赖个人,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直到几年后回顾时,我才意识到这一点。有时候你只是幸运地找到了合适的人。但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凭个人力量推动产品开发,尤其是当你在构建 Base(Coinbase 的区块链生态系统)时。这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多个层面,而不仅仅是一个应用程序。虽然应用程序是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但认为领导者可以每天专注于产品开发是不现实的。

相比之下,Robinhood 显然是一家以产品开发为核心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团队不仅专注于用户体验,还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这也是 Robinhood 在加密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万能应用”是否真的有意义?

Laura:

最近关于“万能应用”的尝试引起了广泛讨论,Base 可能是第一个试图打造这样的平台,而 X 宣称他们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很好奇你们对这些尝试的看法。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成功的玩家需要具备哪些关键特质?

Brandon:

我对“万能应用”的概念持保留态度,尤其是作为一种竞争策略。如果想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你需要是一个已经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分发能力的大型企业。比如 X 或 Facebook,这些公司拥有数亿甚至数十亿用户,具备足够的资源和影响力,有机会实现这一目标。但对于那些从零开始的公司来说,试图同时覆盖所有领域的“万能应用”通常是不可行的。除非拥有顶级资源,否则这种策略只会让公司陷入困境。因此,我认为只有那些已经拥有庞大用户群,并能够推动全球化互动的公司才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

Laura:

所以你不觉得 Base 应用可以启动这个方向?他们已经起步,但无法与 X 或其他现有社交网络竞争。

Brandon:

我认为 Base 应用不会成为下一个“万能应用”,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创业者,当你是一个弱势竞争者时,你必须选择自己的战场,并且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就像 Luca 说的那样,要直面自己的真实情况,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我认为试图同时在所有领域竞争是不可行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很难出现真正的“超级应用”。我认为 iOS 和 App Store 可能是西方最接近“超级应用”的存在。

实际上,整个 iPhone 的 App Store 和 iOS 系统可能是我们拥有的最接近“超级应用”的东西。一个应用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它的核心在于与最终用户建立紧密联系。而苹果正是通过这些用户关系获得了极大的定价权,比如在 App Store 和 Apple Pay 中体现出来。在东方,情况有所不同,比如一些国家支持的公司,这为它们提供了不公平的分发优势。而在西方,我认为只有像 Google 或 Facebook 这样的大型玩家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

Luca:

我之前在讨论区块链时提到过类似的观点,我认为这同样适用于“万能应用”的概念。我们可以回到创业的基本原则,成功的创业者需要专注于一个领域。试图同时做好所有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注定会失败。当然,有时候可能会幸运地成功,但这种“万能”的思路通常是一个糟糕的策略。所以我不相信“万能应用”的概念。我更倾向于专注于链上的功能平台,而不是试图覆盖所有领域。比如 Phantom 的产品设计就很好。我认为这些平台应该专注于提供链上的功能,而不是试图同时覆盖社交和其他数百种功能。这样会很快变得复杂且难以管理。

我认为应该首先在一个垂直领域找到核心产品市场契合度 (PMF),然后再逐步扩展功能,而不是一开始就推出一个“万能应用”,却没有一个核心功能能够真正吸引用户。

某巨鲸向 Binance 存入 5,125 枚 ETH,获利约 940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11:4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在过去的一个小时内,鲸鱼 0x746b 向 Binance 存入 5,125 枚 ETH (2295 万美元),获利约 940 万美元。

止盈 or 建仓:白话讲述如何从宏观角度观察最近的市场变化

Posted on 2025-08-29 11:47

作者:@Web3Mario

摘要:最近市场似乎进入到一个难以琢磨的阶段,蓝筹类加密货币保持高位震荡,大方向未决,山寨币市场也没有迎来预想的全面牛市,而DAT资产或币股在传统金融市场中独领风骚。在此之前社交媒体中已经有很多声音,将本轮牛市定性为由传统资金驱动。这个判断笔者颇为认同,且这部分资金相较于过往的市场周期具有几个不同的特征,例如决策受宏观因素影响大、风险偏好较低,资金较为集中、财富效应外溢现象较弱,板块轮动现象不明显等。因此正值宏观环境出现较为重大的变化时,重新观察该变化将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判断。总的来说,笔者认为随着鲍威尔调整FED决策逻辑,美国就业市场的表现在短期内决定了市场对9月降息信心,进而影响风险资产市场的价格。

鲍威尔的讲话改变了什么

我们知道在此之前的几个月中,市场围绕着宏观经济的核心博弈点是鲍威尔领导下的FED是否能够如特朗普政府所愿,在年内大幅降息,那么首先为什么特朗普政府急于倒逼美联储降息,甚至不惜冒着影响美联储独立性,进而影响美元公信力的风险,通过行政力量影响美联储决策。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有过分析特朗普政府在美国经济政策上以“制造业回流”的调整目标,而这一目标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遇到两个阻力:

l 内部成本过高,无法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竞品的竞争;

l 政府债务过高,没有充足预算激励产业回流;

观察特朗普政府执政的半年来,其政策施行大致分为两步,首先在当选之初尽可能履行其竞选诺言,以增强其执政的权威性,例如赋予DOGE大量权利、在加密货币政策上的转变等,在巩固了基本盘后,特朗普政府开始了关税的霹雳手段,之所以需要在巩固基本盘后推进关税政策,原因在于抬高关税会造成市场对输入性通胀的担忧,进而增大内部阻力。在获得了极强权威性后,通过几个月的谈判,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并且获得成效。根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介绍,截止到8月22日,在过去的半年内关税已经为美国带来近100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而预计年内可达3000亿美元。除此之外,也获得了很多国家的投资许诺,例如来自日本的5500亿美元投资、欧盟的6000亿美元与7500亿能源订单等。

可以说虽然内部成本短时间内无法马上降低,例如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因为这些成本需要美国通过一次大萧条的市场出清来重置各要素成本,但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的国内市场竞争结构以及资本结构,因此开启下一步政策的铺陈就显得时机合适,那就是FED降息。

那么降息能改变什么呢?主要有两点,第一缓解债务压力,我们知道在上一任财长耶伦任期内,美国财政部的发债结构中,已经增大了对短债的发行量,而贝森特保留了这个决策,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短债利率受美联储调控,降低长债对财政的拖累,且从现状来看,市场对短期美债的需求旺盛,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但问题也很明显,就是缩短了债务久期,短期内还款压力上升,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关于债务上限的谈判变得更有声量。而降息则意味着来自短债的付息压力变低。第二降息将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助于产业链的建立,我们知道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通常更依赖银行的债务融资获得资金进行周转,因此在高息环境下,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扩张意愿将受到打击,而在通过关税改变国内市场竞争结构后,还需激励中小企业生产扩张意愿,帮助他们快速填补市场中的商品供给空缺,避免通胀,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综上,特朗普政府此时对美联储降息的压迫也是会不遗余力去做,而非烟雾弹。

不管是在美联储总部大楼装修问题上的积极介入,还是对极左、进步主义、鹰派的Cook理事不遗余力的攻击都是特朗普政府积极推进的证明,而这些手段在鲍威尔上周在全球央行年会杰克逊霍尔上的发言,似乎迎来了效果的确认。在整个发言中,最令市场感到惊讶的是,一向对外表达自己捍卫美联储独立性的鲍威尔似乎屈从了特朗普的强势压力。其发言中有几个核心点可以用来表述其态度:

1. 明确了美国经济中的风险已经从通货膨胀转向了就业市场;

2. 关税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展现,并不是引发通胀螺旋上升的因素;

3. 货币政策框架的更新,其中有趣的是减少了有效利率下限作为“常态经济条件下特征”的强调。

通俗的来讲就是说,美联储已经不太担心关税引发的通胀,转而担心经济衰退而引发的就业市场的崩溃,同时降息的水平可以被视为是无下限的。这里关于有效利率的描述可以稍微展开提一下,所谓有效利率指的是央行在运用常规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短期政策利率)时,当利率下调到一定水平后,继续下调将对经济无影响。这种转变也正契合了特朗普政策的核心,因为可以说这次“双向奔赴”,也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期待。

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

我们知道加密货币市场通常被视为全球风险资产市场投机情绪的金丝雀,因此在发言公布后加密货币均迎来拉升,而随之而来的回调则说明,市场在此之前已经一定程度上定价了年内降息的一起,而在确定了新的交易逻辑后,市场从最初的感性预期转换成了理性预期,因此还需获得足够的证明才可以评估降息程度。

至于回调会有多深,我认为过去一段时间热度最高的ETH的走势是值得关注的,笔者认为只要价格短期内不跌破这个上升通道,则证明投资人的情绪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反转,因此风险可控。而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就业市场相关的指标将显著影响加密货币走势,特别是下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将为市场带来极大的波动性,如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则美联储9月的降息概率将极大提高,如果超预期强劲,则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的韧性,降息压力将得到市场,或许市场将进一步回调。不管怎么说,最近的政策市让笔者不禁想起了2023年,受CPI支配的行情。

某新建钱包从币安提取 932 万枚 WLD,价值约 885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11:3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某新建钱包于 11 小时前从币安提取 932 万枚 WLD,价值约 885 万美元。

加拿大公司 Luxxfolio 计划筹资 7300 万美元扩展莱特币LTC财库策略

Posted on 2025-08-29 11:3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Decrypt报道,加拿大公司 Luxxfolio 计划筹资 7300 万美元扩展莱特币(LTC)财库策略,莱特币创始人 Charlie Lee 于 6 月底加入了其顾问委员会。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第二季度报告零收入,净亏损 19.7 万美元,现金储备仅剩 11.2 万美元,累计亏损接近 1900 万美元。

火币HTX在加密交易平台综合实力榜单中排名稳居全球第三

Posted on 2025-08-29 11:3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Aicoin最新数据显示,火币HTX在加密交易平台综合实力榜单中表现亮眼,排名稳居全球第三。在现货榜单中,火币HTX 24小时成交额达到32.71亿美元,超越OKX(30.73亿美元),紧随Binance和Coinbase Pro之后。在综合实力排名方面,火币HTX同样位列第三,24小时成交额达56.46亿美元,展现其在全球主流交易所中的核心竞争力。

据悉,火币HTX近期在平台治理、安全合规、产品体验等方面持续发力,凭借甄选站的全面升级、C2C板块零冻结、100%全额赔付等创新机制,吸引了大量用户与流动性入驻。此次排名跃升反映出火币HTX在交易深度与活跃度上的稳健增长态势。未来,火币HTX有望继续保持强势表现,并推动其全球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

可编程隐私网络Aleo加入稳定币网络Global Dollar Network

Posted on 2025-08-29 11:23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Businesswire报道,可编程隐私Layer 1网络Aleo宣布加入稳定币网络Global Dollar Network,该网络由Paxos Digital Singapore和Paxos Issuance Europe发行的美元稳定币USDG提供支持,据悉Aleo基金会将使用USDG实现资金管理和供应商支付。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执行会议:Fusaka开发网进展与多项网络更新

Posted on 2025-08-29 11:23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 Tim Beiko 对第 219 次以太坊执行层核心开发者会议 (ACDE) 的总结,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Fusaka 更新(Devnet-3 已完成最终性,共识层团队正修复同步问题,预计下周完成;若非终结性测试恢复稳定,将启动 Devnet-5;Blob 规划通过 Osaka 风格的 PR 集推进,合并需 24 小时内无反对意见)、Holesky(计划在 Fusaka 于 Holesky 激活后数周废弃 Holesky,并发布公开帖子说明时间表和迁移指导)、Gas Limit(目标为在 Fusaka 升级之前达到 6000 万)、Glamsterdam 更新(未来会议优先讨论客户端请求的 PFI 事项。Repricings Meta EIP 作为操作码/预编译成本模型更新的总提案,需就证据、测试向量和 rollout 计划达成一致;已审查 EIP-2926/7793/7843/8012/8014,未作纳入决定)等。

在帝国大厦下举杯,这一夜 Monad 主网的脉动已然开始

Posted on 2025-08-29 11:12

作者:Ivy

这个夏天,纽约的夜空下,Monad 已成为加密圈的高频词。无论是在 ETH Global NYC 的会场,还是在星光点点的 Rooftop Bar 上,Monad 的名字总能引发 Builder 们的热烈讨论。随着主网上线的临近,项目方与投资方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为这条“高性能公链新星”提前造势。

在刚刚结束的 ETH Global NYC上,Monad 的曝光度与活跃度达到了新高:前有与 Predicate和 Inco合作的支付相关活动,后有 Monad 生态核心项目 FastLane携手顶尖做市商兼投资机构 GSR,联合多家生态建设者共同举办的重磅聚会。

这场活动的阵容堪称豪华:

  • 致力于生态共赢与资本效率重塑的 Monad 头部 LST 建设者和 DeFi 基础设施公司 FastLane

  • 最近刚发布 OEV 创新、服务 170+ 客户并保障超 100 亿美元 TVL 的 RedStone

  • 被誉为 Monad 生态“交易引擎”的原生去中心化交易所 Kuru

  • 由 Monad 联合创始人投资的原生借贷平台 TownSquare

  • 在测试网阶段便已吸引超 1 亿笔交易与 3 万+ 日活跃交易用户的原生钱包 HaHa Wallet

  • 在欧美市场颇具人气的体育竞猜应用 RareBetSports

  • 由 Yzi Labs 投资孵化的Monad原生链上资管平台 Modus

  • 为超过 200 家客户在 25+ 个交易场所提供流动性支持,每周撮合的交易量达数十亿美元的GSR。

  • 自 2021 年成立起,领投了 EigenLayer、Celestia、Wormhole、StarkWare、Initia 等重磅项目的 Figment Capital。

种种迹象表明,Monad 的 Builder 社区已迫不及待迎接主网上线。

作为一条 高性能主网,Monad 始终强调并行执行与极致优化,这是外界期待它在公链格局中突围的关键。对 资本市场来说,关注点在于 Monad 能否成为“新一代高性能公链”的代表,并率先在 DeFi、Trading、Payment等场景中落地。而对 社区 Builder来说,Monad 提供了低延迟、高吞吐的执行环境,让那些在 EVM 中难以实现的产品有机会真正落地。投资人与 Builder 在 Monad 身上,寄托着“下一波 L1 创新”的叙事。

不同于依赖一次性激励的项目,Monad 似乎正在探索一条长期增长路径:通过推动应用真正落地与激发社区持续参与,让 TVL 得以逐步提升。这种“以活动驱动、以价值驱动”的模式,或将为生态积累起更为持久的长期价值。

在这股热潮中,FastLane 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作为一个正统欧美背景的项目,他们仅在近几个月才加速进入亚洲市场,却已迅速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FastLane 不仅在 Monad 测网上率先推出了首个可产生质押收益的 LST——shMonad,还凭借全栈欧美技术团队的实力,为 Monad 的异步执行系统量身打造了一系列 DeFi 基础设施。他们还主导并推动了 Monad 验证者的 Timing Game 研究,并积极领导着一个由众多 Solana 验证者及几乎所有 Monad 测网活跃验证者组成的研究社群。

在测试网阶段,FastLane 已实现与近乎 100% 验证者的合作。其为 dApps 提供的 RPC 节点已接入超过 25 个项目,而 Ambient Finance、Kuru、Clober等知名去中心化交易所也已采用其 MEV 防护基础设施 Atlas,帮助用户减少交易损耗,同时提升项目收入、FastLane 的营收以及 shMonad的收益。

不同于传统 LST,FastLane 将 Monad 的高速性能转化为共享价值。通过 shMON这一流动性质押代币及多项基础设施产品,他们成功连接了应用与验证者,实现了多方共赢。这不仅显著提升了用户收益体验,也为生态内 DeFi 项目提供了关键底层支持,进一步优化了整体生态表现。

难怪 FastLane 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如此多的合作伙伴,共同为 Monad 造势。

在这场由 FastLane 与 GSR 领衔的聚会中,帝国大厦下的 Rooftop Bar 聚集了满怀激情的 Builder 们。笑声、对话与碰杯声交织,映照出 Monad 社区的生机与信心。

Monad 主网上线在即,这些生态头部项目怎么看?

FastLane

FastLane 将在测试网的第一周正式推出其 LST 代币——shMonad(shMON)。通过 shMON,FastLane 把 Monad 的高速性能转化为共享价值,在主网上线前就为生态奠定了 流动性与基建的坚实基础。

项目的核心方向主要有两点:第一,以 Atlas、Gas Abstraction、RPC、OEV等基建为起点,在主网上线前接入更多生态项目,既帮助所有在 Monad 上构建的团队跑得更快,又为他们创造更多可持续的 revenue 合作伙伴。这将使主网上线后,LST 的质押奖励不仅依赖于 MEV 收益,还能通过更多层次的 boost得到增强。第二,积极与生态项目达成共识,为社区成员和流动性提供者设计更多可参与的 活动与收益渠道,提升 shMonad的 流通性与实用性,为代币持有者创造更丰富的收益空间。

Modus

Modus 虽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在 Yzi Labs 的支持下,已引发社区关注。团队计划在近期上测网,并在主网上推出原生借贷市场与以 shMON为代表的 LST 自动循环策略,提升资本效率并为 Monad 带来首批金融原语。作为 onchain prime brokerage 的雏形,Modus 致力于吸引机构与量化团队入驻,为 Monad 打造稳定的资金市场,因此业界对其主网上的表现充满期待。

Redstone

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 RedStone 宣布将自主网第一天起为 Monad 提供支持,为开发者带来覆盖 1,200+ 资产的可靠数据馈送。RedStone 表示,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长期承诺,也旨在为 Monad 高性能生态的繁荣奠定基石,提供创新型 DeFi 应用所需的原子级速度与可靠性。

Townsquare

在 Monad 生态逐渐成型的过程中,TownSquare 定位为核心借贷与收益协议,致力于提升用户资产的资本效率与回报。主网上线首日,协议将支持包括 FastLane shMON在内的所有 LST、原生资产与稳定币,并覆盖大多数借贷市场。团队也将与 Monad 紧密合作,推动生态扩展。

Rare Bet Sport

随着 Monad 主网上线在即,RareBetSports 正从高频测试网展示迈向全面上线的可组合 DFS 应用与链上博彩基础设施,这一转变被视为为新一代面向用户的游戏点亮绿灯,使其能够在 Monad 上实现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可扩展性。与此同时,团队也表示期待在 RareLink 上推出更多预测市场,包括足球和 MMA 等热门项目,以及来自 Monad 各大社区的全新玩法代币。

HaHa Wallet

作为 Monad 原生钱包,HaHa Wallet 在测试网阶段已吸引超 1 亿笔交易和 3 万+ 日活跃交易用户。团队希望在主网上为用户提供更直观、流畅的钱包体验,既服务新手也支持专业用户,助力生态交互全面升级。

Kuru

随着 Monad 主网上线的临近,Kuru 被视为这一生态中的核心交易枢纽,旨在将资产发现、交易与项目启动功能集于一身,并充分发挥 Monad 的速度与可扩展性优势。团队目前正全力推进主网准备工作,其 dApp 的全新设计已进入实施阶段,新的 Swap 与 Discover 页面率先上线,其余板块也即将迎来整体视觉焕新与交互优化。作为一款可组合、完全链上的订单簿协议,并配备 AMM 兜底机制,Kuru 希望通过直观的产品体验打破门槛,让更多新用户无缝进入 DeFi,同时满足专业交易者对高效与低成本的需求。随着主网临近,社区以及业界也对 Kuru 成为 Monad 上的“交易引擎”充满期待。

除了生态项目本身的热情,背后资本与做市商的支持同样至关重要。作为 Monad 的首批流动性合作伙伴,拥有全球市场十余年经验的 GSR,将在主网上线初期提供涵盖做市、OTC 交易与风险投资的全方位支持。从项目启动到规模化扩张,GSR 将为 Monad 注入深度流动性,助力生态成长。

正因有众多像 GSR 这样的合作伙伴加入,Monad 的早期落地与长期发展才更令人期待。

当被问及为何对 Monad 充满信心时,GSR DeFi 负责人 Toe 表示:“Monad 始终以用户为先,通过应用可控的执行逻辑与专门构建的共识层,提供面向未来金融的基础设施。”

FastLane、GSR 与生态伙伴在纽约点燃的不止是一场聚会,而是一股不可逆的浪潮。Monad 不再只是潜力,而是势在必行的未来。当 Rooftop 的笑声与灯火散去,留下的,是 Builder 社区对未来的坚定心跳。纽约只是开始,真正关于Monad的故事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某巨鲸在2-3美元区间部署XPL空单

Posted on 2025-08-29 11:0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某巨鲸在2-3美元区间部署XPL空单,或等待其他资金推高行情后做空获利。

某巨鲸从FalconX收到7.35万枚SOL并将其用于质押,价值1565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10: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一位鲸鱼从 FalconX 获得了 73,500 枚 SOL,价值 1565 万美元,并将其用于质押。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这位鲸鱼总共从 FalconX 获得了 95,700 枚 SOL(价值 2068 万美元),并将其用于质押。

昨日以太坊现货ETF净流入3963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10: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Trader T监测,昨日以太坊现货ETF总净流入3963万美元。贝莱德ETHA流入6809万美元,富达FETH流出3345万美元,Bitwise ETHW流出128万美元,灰度Mini ETH流入627万美元。

昨日比特币现货ETF净流入1.7936亿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10: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Trader T监测,昨日比特币现货ETF总净流入1.7936亿美元。贝莱德IBIT流入6419万美元,Ark Invest ARKB流入7981万美元,Bitwise BITB流入2502万美元,富达FBTC流入489万美元,灰度Mini BTC流入545万美元。

隐秘的庄家:加密做市商沉浮录

Posted on 2025-08-29 10:52

撰文: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摇滚歌手崔健曾在《假行僧》里唱的:「我要让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在变幻莫测的加密市场,类似这样的「角色」并不少,它们吸引无数人好奇的目光。

2017 年,一个年轻人从华尔街出走,用自己的积蓄建矿、读白皮书、熬夜调算法,找来了两位来自全球知名做市商以及高频交易公司 Optiver 同事:一个擅长交易架构,一个精于风险控制。2018 年的熊市残酷考验,熬死了一大批交易所、项目方以及媒体,最艰难的时候,没有外部融资,只能靠个人信念和算法模型硬撑。直到全球金融市场因疫情剧烈波动时,他们的套利算法一夜之间为他们赚进 12 万美金。几个月后,他开始在多个交易平台间实现无缝套利。

一年后,他背后那支默默无闻的团队操盘的资金已达数亿美元,无数交易在他设计的算法下完成大单换手。他成了那种「你看不到他,也不知道他是谁」的角色,却总能从买卖的价格里,感受到他的存在。

它就是 Evgeny Gaevoy,Wintermute 的创始人,目前已跻身全球最大的算法驱动加密做市商之一。他住在伦敦,且喜欢去美国旅行。他既喜欢配图玩梗,又直言快语,在面对市场操纵质疑时甚至回怼「把我当假想敌,就别怪我喷你」。

那么加密做市商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通常,如果项目方发币,可以在去 DEX 上发布它,一般步骤为在 DEX 创建交易对,比如 X/ETH 或者 X/USDT,随后注入两种资产形成初始流动池,比如 100 万枚 X 代币与 100 枚 ETH。但是,当项目方想要在像 Coinbase 或币安交易所上市时,不能仅仅发布代币然后指望有人来交易,因为经常会面临交易买卖订单量不足的窘境。这些交易所需要确保交易的流动性。这意味着总要有人愿意买入,也要有人愿意卖出。通常,这样的角色由做市商来承担。

相较于经常在公共场合被讨论的交易所、加密 VC,做市商遮掩着自身神秘面纱,他们在加密行业中,地位重要,却也偶尔是代币价格下跌的背后推手,因此备受争议。

旧格局瓦解

加密市场从上轮周期便涌入了一批专业做市商。

那时,市场以 Alameda Research、Jump Crypto 和 Wintermute 等老牌机构为主导。这些玩家凭借高频算法交易和巨额资金,主导了 CEX 的流动性供应。Alameda 作为 FTX 的姐妹公司,曾在 2021 年牛市高峰期为比特币和以太坊等主流资产提供深度,交易量占比一度超过市场总量的 20%。

Alameda Research 作为加密领域一线做市商,其崩溃始于姊妹公司 FTX 的流动性危机。2022 年 11 月,CoinDesk 曝光 Alameda 资产负债表,CZ 随即宣布出售所有 FTT,导致 FTX 流动性枯竭,用户挤兑潮涌。调查显示,FTX 挪用客户资金高达 100 亿美元借给 Alameda,用于高风险交易和弥补亏损,形成致命循环。FTX、Alameda 及 130 多家关联实体申请破产,SBF 辞去 CEO 一职。

回溯其辉煌,Alameda 由 SBF 于 2017 年创立,起初专注加密套利和量化交易,凭借算法优势迅速崛起。2019 年推出 FTX 后,Alameda 成为其主要流动性提供者,助力 FTX 估值飙至 320 亿美元。Alameda 管理数百亿美元资产,在牛市中通过杠杆交易和做市获利丰厚,SBF 更成加密亿万富翁,推动行业慈善与监管倡导。

Caroline Ellison

最终崩塌源于内部治理失控,Alameda 合伙人 Ellison 在员工会议上承认挪用客户资金,震惊业界。她与 SBF 的恋情更添戏剧性:2023 年,她作为检方关键证人,指证 SBF 策划 80 亿美元诈骗,自己则认罪七项欺诈指控,2024 年被判两年监禁。法庭上,她泪流满面致歉:「我每天都为伤害的人感到痛心。」

Alameda 高杠杆暴露于市场波动,FTX 客户资金违规借贷填补窟窿。2023 年,SBF 被判 25 年监禁,Alameda 资产清算,标志其彻底瓦解。

老牌做市商的退场或收缩是真空期形成的直接原因。

根据 Kaiko 数据,FTX 崩溃一周后,全球加密流动性腰斩,比特币的 2% 深度从数亿美元降至不足 1 亿美元。

在加密市场的早期流动性战场上,Jump Crypto 与 Wintermute 也曾是最炙手可热的两支力量。

Jump 起家于传统高频交易巨头 Jump Trading,凭借深厚的算法积淀与资本实力,于 2021 年大举进入加密市场,从 Solana 生态到 Terra 稳定币体系无处不在。然而随着 Terra 崩盘、2023 年 Jump Crypto 又因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收缩业务,退出部分美国市场,并裁员超过 10%。

Wintermute 以灵活的算法做市和 OTC 业务快速崛起,一度成为 CeFi 与 DeFi 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流动性提供者。2022 年黑客事件使其损失近 1.6 亿美元,也暴露出快速扩张背后的风险;此后,Wintermute 逐渐转向精细化运营,不再盲目扩张。

两者的轨迹,几乎浓缩了过去五年加密做市商从野蛮生长到审慎收缩的全过程:从高频套利到生态扶持,从激进冒险到稳健求生,做市商曾撑起市场的繁荣,如今却学会了在风险与流动性之间求平衡。

然而在不断收缩战线趋于谨慎的时刻,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等因素再次促成新选手入入场。2023-2024 年美联储降息刺激资金回流,2024 年比特币减半后,市场周期启动。 新的代币发行潮涌现:铭文、再质押、meme 币、AI 代理、稳定币热潮、RWA 以及链上美股等热点轮番上演。此外美国现货 ETF 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数据方面也表现得非常亮眼。

据 SoSoValue 数据显示,截止 8 月 28 日,比特币现货 ETF 累计总净流入 541.9 亿美元,以太坊现货 ETF 则总净流入达到 136.4 亿美元。监管环境变化的宽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自 2025 年 1 月特朗普上台以来,强调支持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和相关技术的负责任增长,并撤销了拜登政府的相关政策。该命令还设立了国家经济委员会内的数字资产工作组,旨在提出联邦监管框架,包括市场结构、监督、消费者保护和风险管理。

此外,行业技术门槛在不断降低,项目方需求也发生变化,促使行业重新洗牌。

新贵崛起

真空期的意义在于为新玩家留下了巨大空间。代表性玩家包括 Flow Traders、GSR 新部门和 DWF Labs。核心成员背景多样,业务范围涵盖 CEX/DEX 做市、OTC 和结构化产品。

Flow Traders

Flow Traders 这家源于荷兰的全球流动性提供商,起初以交易所交易产品(ETP)闻名,却在 2023 年果断转向加密领域,仿佛一位老练的航海家捕捉到数字风口。团队背景深厚,由一群量化交易专家和金融工程师组成,他们强调「强团队驱动文化」,总部阿姆斯特丹的办公室如精密实验室,汇集了来自华尔街和硅谷的精英。

Thomas Spitz

2025 年 7 月,Flow Traders 新任 CEO Thomas Spitz 上任,这位前高管在 Crédit Agricole CIB 拥有超过 20 年的辉煌职业生涯,历任多个高层角色,具备深厚的国际化团队管理与跨文化领导经验。他主导了 MiCAR 合规稳定币 AllUnity,与 DWS 和 Galaxy Digital 合作重塑代币化资产格局。

2025 年第二季度其净交易收入达 1.434 亿欧元,年增 80%,做市特点上,Flow Traders 擅长跨链与机构级支持,提供连续流动性。目前,从第三方数据监测显示包括 AVAX、LINK、DYDX、GRT、STRK、PROVE、 WCT、 PARTI、ACX、EIGEN 等代币。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年中,Flow Traders 还曾帮助德国政府平稳处理没收的 BTC,并未引发二级市场重大下跌风险。

Flow Traders 用自有资金和算法盈利扩展, GSR 则通过 VC 如 Pantera Capital 等投资获得部分资金。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其做市资金为 1694 万美元,其资金余额已经回落到历史区间底部。

GSR Markets

GSR Markets 是一家香港的算法数字交易公司。它利用自己的软件为几种数字资产类别的订单执行解决方案,从而提供流动性。团队背景多元,成员多为前对冲基金交易员和区块链工程师,总部纽约与伦敦的办公室聚集全球人才,提供机构级市场做市、OTC 交易与风险管理。GSR 的做市特点在于精密的风险对冲与全球连接,他们连接数十家交易所,提供买家卖家双向流动性,擅长高频算法应对波动。

2023 年,GSR 缩减美国交易以避监管风暴,CFO 等高管离职。2024 年 GSR 从单纯交易向生态伙伴转型,2025 年 Consensus 峰会上,其合伙人 Josh Riezman 直言:「DeFi 与 CeFi 整合是未来,我们正准备下一阶段。」

Riezman 曾用自家服务器矿挖以太坊,积累第一桶金,其过往履历堪称亮眼,曾在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Circle 等传统以及 Crypto 均任职数年,其领导下的 GSR 还成为业内首家同时获得英国 FCA(金融行为监管局)和新加坡 MAS(金融管理局)许可的加密流动性提供商。

Josh Riezman

据其公开信息显示,GSR 做市的山寨币包括:WCT、RNDR、FET、UNI、SXT、SPK、RSC、GALA、HFT、PRIME、ARKM、BIGTIME、USUAL、MOVE、BAN、TAI、PUFFER、ZRO、IINCH、ENA、WLD 等。如果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其中一些上线币安现货的山寨币中,GSR 做市的币种往往上线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拉升,而非上线即暴跌。

据 Arkham 数据显示,目前其公开地址的做市资金体量为 1.4376 亿美元。其主要做市交易所为币安。资金余额方面仍维持在中等水平。

DWF Labs

DWF Labs 诞生于 2022 年,管理合伙人 Andrei Grachev 来自传统交易背景,他曾任火币俄罗斯区负责人。18 岁他进入物流行业,随后在 2014 年开始在传统市场做交易,后来又转型做电商,从 ETH 7 美元涨至 350 美元时赚了一笔钱从而开启了加密之旅。

他身上有 5 个中国纹身,其领导下的 DWF 备受市场争议,却以此为荣。不仅如此,DWF 还身兼多个角色,一口气将 VC、OTC、孵化器、生态系统、筹款人、活动品牌、TVL 提供商、DeFi Taker、顾问、上币代理、HR、公关 / 营销公司、KOL、RFQ 报价请求平台等等全部囊括在内。

2023-2025 年投资超 400 个项目,其总额逾 2 亿美元。

DWF 以东亚项目、各路新老情绪题材标的为主要做市目标。据已公开的信息搜集显示,DWF 做市的山寨币包括 SOPH、MANTA、YGG、IOST、JST、MOVE、CAT、MONKEY、ID、XAI、LADYS 等。有趣的是,截至目前 DWF Labs 官方做市商地址目前资金仅仅只剩不到 900 万美元。

新锐玩家多获 Web3 风投支持或通过交易利润扩张。DWF Labs 自有资金滚雪球,2023-2024 年成最活跃投资机构,到 2025 年,其「风险投资 + 做市 + 孵化」模式已覆盖多个叙事领域。 这些资金来源让新锐在真空期快速布局,例如 DWF Labs 在 2024 年通过自有资本投资 AI 和 RWA 项目,滚雪球效应显著。

更灵活的代币激励协议合作模式常见,部分直接以投资 + 做市绑定。例如,DWF Labs 在 2025 年为 Falcon Finance 提供稳定币支持,年回报 12-19%,但引发坏债争议。 GSR 则通过 0x API 聚合流动性,帮助项目在以太坊主网实现高效交易。 Jupiter Aggregator 在 Solana 上路由最佳路径,Flow Traders 等新锐利用其降低技术门槛。 这些创新让新锐在碎片化市场中脱颖而出,与老牌的集中式模式形成对比。

争议

做市商的崛起总是伴随争议。本轮周期崛起最迅速最具争议性的则非 DWF Labs 莫属。

2023 年 9 月举办的 Token 2049 论坛期间,其联合创始人 Andrei Grachev 在「Web3 Connect」会后发布推文表示感谢邀请,岂料,做市商 GSR 在推特平台怒怼表示,DWF Labs 没有资格跟本次论坛的与谈者:做市商 GSR、Wintermute,还有 OKX 坐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

GSR 称,非常可悲的是,在 2023 年底,像 DWF Labs 这种不良行为者,仍然可以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另一个做市商 Wintermute CEO Evgeny Gaevoy 对该推文点赞。更有趣的是,在做市商 GSR 分享的活动照片中,硬生生将 Andrei Grachev 的部分剔除。Evgeny 发一条爆料 Andrei Grachev 的推文,文中深扒了 Andrei Grachev 大量的过往经历,被认为与臭名昭著的加密史上最大诈骗项目 OneCoin 有所牵扯。但 Evgeny 主要点评了文中总结的 DWF Labs 糟糕的投资表现,并称其为「错误的做市商」。

Andrei 则曾在接受 Foresight News 专访时表示,对这些批评与抱怨不以为意,「只要我们是在正确、合法的范围内运作,如果某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我们就会采用它,不用担心别人怎么说,也不害怕竞争对手的批评或抱怨。」

这仅仅是做市商之间矛盾的小插曲之一。做市商与项目方之间的勾搭为奸则让投资者哗然。

2025 年 4 月末,二层项目 Movement 聘请 Web3Port 作为官方做市商,并贷款 6600 万枚 MOVE 代币给他们用于提供流动性。然而,实际操作中,这些代币被爆出转移至一个名为 Rentech 的实体,后者被证实是 Web3Port 的代理或影子公司。这笔转移可能涉及内部欺诈或知情执行:合同显示,一旦 MOVE 市值达到 50 亿美元,Rentech 即可出售代币获利分成。这激励了价格操纵行为。

MOVE 代币正式推出后,Rentech 迅速操纵价格推高至 50 亿美元市值阈值,随后在次日抛售价值 3800 万美元的代币(约占总供给的 5%)。抛售事件直接导致 MOVE 价格暴跌:从上市初的高点 1.45 美元崩盘 86%,单日跌幅达 20-30%,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这一行为被曝光后,引发连锁反应。内部来源显示,Movement 联合创始人 Rushi Manche 可能卷入该协议的签订,且项目方声称被「欺骗」,但合同细节显示存在隐秘的中介和顾问参与。

最后,Movement Labs 终止 Manche 的联创职位,并重塑为 Move Industries。币安也冻结做市商的相关收益并禁止其在币安做市。

然而其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已无法挽回。MOVE 币价从最高点跌幅超 10 倍,大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据 defiLlama 数据显示,其 TVL 也从最高的 1.66 亿美元一路大跌至 5000 万美元,跌幅超 300%。

这一典型负面事件揭开了项目方与做市商狼狈为奸的遮羞布。

同时也让整个行业开始反思问题所在,合同与激励机制方面,做市商协议应避免市值阈值等操纵激励,需明确回购义务和透明审计。Movement 的案例显示,隐秘中介易导致欺诈。透明度上,项目方应公开做市商细节、代币转移记录和承诺执行(如回购)。延迟空投和未兑现承诺会放大信任危机,导致社区流失。

新兴项目同时也需加强内部监督,避免创始人卷入可疑交易。领导层诚信是项目存续的关键,如果只是为了发币让散户成退出流动性,那么最终结局将会是两败俱伤。

小结

当聚光灯扫过加密世界的交易场,那些真正掌控流速的巨手往往隐匿于数据洪流之中。做市商这群数字金融世界的「暗池操盘手」,宁可让代码在链上无声奔涌,也不愿将名字展示在公开场合。RootData 最新捕获的 63 个活跃坐标中,仅头部玩家的交易量就足以搅动市场风云,而更多如 Web3Port、Kronos Research、B2C2 正用算法编织着价值万亿的流动性蛛网。

他们办公室没有凯旋门,只有永不停歇的订单流;他们的名字鲜少登上头条,却能让部分代币的盘口瞬间凝固或沸腾。当你在链上追踪某笔神秘大单的足迹时,或许正踩在某家隐秘做市商精心设计的「流动性陷阱」之上——而这一切,不过是他们庞大策略矩阵中最表层的涟漪。

现在,63 个已知坐标已亮起,但黑暗森林里还有多少双未被标注的眼睛?」

Hotcoin热币交易所将于8月29日上线GOATCOIN现货及HEMI合约交易

Posted on 2025-08-29 10:5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官方消息,Hotcoin热币交易所将于2025年8月29日上线以下交易对:

GOATCOIN/USDT(现货)

上线时间:2025年8月29日12:00(UTC+8)

GOATCOIN是GoatCoin项目的代币。

HEMI/USDT(合约),支持最高50倍杠杆

上线时间:2025年8月29日14:00(UTC+8)

Hemi 是一个由比特币和以太坊提供支持的模块化网络,旨在实现卓越的扩容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

Oobit 推出 Kaia 首款支持 Visa 的数字资产 Tap-to-Pay 功能

Posted on 2025-08-29 10:47

  • Oobit 推出首款基于 Kaia 的 Tap-to-Pay 支付功能以及在线支付功能。

  • 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的用户可以使用原生的 Kaia USDT 和 $KAIA 通过 Visa 终端进行无缝购买,无需切换到其他应用程序。

  • Klip 和 Kaia Wallet 将分别在未来几天和几周内推出此功能。

Kaia DLT基金会(Kaia)与数字资产支付网关基础设施应用程序Oobit合作,推出基于Kaia的Tap-to-Pay支付功能以及在线支付功能。这将是Kaia网络上首个Tap-to-Pay支付解决方案。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的用户将很快能够使用Kaia网络上的USDT和$KAIA进行无缝购买,无需切换到其他应用程序。

关键的是,因为交易通过已有的Visa终端无缝运行,商家无需更换现有的 POS 系统或进行额外平台的注册。这意味着对商家而言,一切照旧:无需新硬件、额外合同,或者培训。

此功能支持所有基于Kaia的钱包,包括Klip和Kaia Wallet。用户可以在钱包原生界面内进行支付。Klip钱包整合将在未来几天内推出,而Kaia钱包的整合也将在未来几周内推出。

Oobit 的应用程序使用 NFC 技术在使用 Visa 的 POS 系统的实体店中实现Tap-to-Pay支付,实现无缝的加密货币付款体验,减少用户的使用门槛。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它为商家和用户都简化了操作。商家以法定货币接收交易,而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的转换在后台实时进行。

Oobit 虽以其 Tap-to-Pay 功能而闻名,该平台还扩展了在线支付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涵盖实体店和在线加密货币交易的综合解决方案。

“我很高兴 Kaia 用户可以通过 Oobit 的 tap-to-pay 应用在庞大的 Visa 和线上支付网络内使用 Kaia 上的数字资产,”Kaia DLT 基金会主席 Dr. Sam Seo表示。“Kaia 将与 Oobit 合作,共同开创由数字资产驱动的混合支付领域,为尽可能多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带来更多元的资产选择。”

“Oobit 首席执行官 Amram Adar 表示:‘加密支付必须像刷卡或轻触手机一样简单,而现在这一切已经实现。从亚洲最活跃的加密市场开始,通过将 Kaia 钱包原生嵌入加密支付体验,我们为数百万用户带来了一种低门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字资产的方式。

随着近期与 Tether 的最新合作,USDT 已正式接入拥有超过 1.96 亿用户的 LINE 生态体系。用户可在 LINE 应用内通过 Mini Dapp 便捷地使用 USDT 进行支付、点对点转账,和 DeFi 服务。这一举措让稳定币通过亚洲最大的数字生态之一,正式走入用户日常的交易体验中

Tether 支持 Oobit 在亚洲推动加密货币进入日常的使用场景。韩国、越南和日本等国家是推动增长的关键市场。Oobit 目前正在努力在亚太地区更多国家和市场实现这一目标。而 Kaia 作为一个以亚洲为中心的区块链,成为了 Oobit 亚太增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Kaia正在快速增长——平均每周 1360 万笔交易,仅在 2025 年 7 月就有超过 600 万用户加入。

同样,Klip 的原生支持将帮助 Oobit 的基础设施在整个亚洲实现即插即用,这是一项关键的战略举措,因为根据Binance的数据,25%的20至50岁韩国人拥有加密资产。

关于 Oobit

Oobit 是一款易操作的加密货币支付应用程序,允许加密货币持有者从任何钱包在实体店进行支付,体验类似于使用Apple Pay。它帮助弥合加密货币与传统Visa及支付渠道之间的差距,目前在全球超过1亿家零售商处接受。

官网: https://oobit.com/

社交媒体: X| LinkedIn| Telegram| Instagram

关于 Kaia

Kaia 是由 Kakao 旗下 Klaytn 与 LINE 旗下 Finschia 公链合并而成的高性能公共区块链,致力于让数亿亚洲用户触手可及 Web3。Kaia 生态已深度融入 KakaoTalk 与 LINE 两大超级 App,总用户数逾 2.5 亿,让用户能够以 Web2 的便捷体验享受 Web3 创造、协作与价值共享。详情请见 www.kaia.io。

火币HTX C2C”打击违规商家专项行动“阶段成果公布:清退违规商家57户、冻结保证金31万USDT

Posted on 2025-08-29 10:3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官方公告,火币HTX C2C平台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秉持“零容忍、全覆盖、深溯源“的原则,通过智能风控与严格管理双重措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数据显示,本次专项行动针对非实名付款、账户风控、低价引流高价、违规拉人等典型违规行为展开处置,共清退违规商家57户,其中30户被永久封禁,27户限制交易功能;冻结违规商家保证金总额达31万USDT。同时,近期清退名单已对外公示,进一步强化行业震慑力与透明度。依托7×24小时AI监控系统与大数据模型,火币HTX C2C实现毫秒级响应、99.8%拦截准确率,并完成对全部在营商家的季度复审。

目前,火币HTX C2C已上线商家信用分级体系,实时监测指标扩展至50余项,并定期发布安全透明度报告。此外,平台同步加大用户教育与风险防范指导,建立快速投诉通道,保障交易安全。未来,火币HTX 将持续优化风控体系,全面守护用户的资产安全与交易体验。

Sharps Technology将募资规模扩大至10亿美元并推出数字资产财库战略

Posted on 2025-08-29 10:2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PRNewswire报道,纳斯达克上市公司Sharps Technology宣布普通股及合订认股权证私募发行已完成,此次配股募资交易的总收益超过4亿美元,此外该公司表示行使所有认股权证则可额外募资6亿美元,这意味着其募资总规模将扩大至10亿美元,新资金支持其推出数字资产财库战略,该财库的主要持仓将是Solana区块链的原生数字资产SOL。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CSLM 完成2.3亿美元配股募资,将寻求与区块链企业合并上市

Posted on 2025-08-29 10:1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Globenewswire报道,特殊目的收购公司CSLM Digital Asset Acquisition宣布已通过发行A类普通股和认股权证的首次公开募股完成2.3亿美元募资,相关股票已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以“KOYN”和“KOYNW”代码进行交易,该公司表示将寻求战略上利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企业合并上市,包括构建钱包、托管解决方案、交易所、数据协议和代币化金融工具的基础设施,以及支付、去中心化金融和跨境金融等应用的公司。

「操纵 XPL 清算获利 3877 万的巨鲸」通过 15 个地址 1 倍做多 XPL,仓位总价值 3100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10:1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链上分析师余烬监测,「操纵 XPL 清算获利 3877 万的巨鲸」通过 15 个地址 1 倍做多 XPL,仓位总价值 3100 万美元,浮盈约 1000 万美元,平均开仓价约 0.7 美元。其近两天陆续把操纵 XPL 清算获利资金跨链分散到了 20+ 地址,然后部分地址重新进入 Hyperliquid 以 1 倍杠杆大量做多 XPL。

美商务部「上链」:预言机起飞了

Posted on 2025-08-29 10:12

撰文:BitpushNews

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项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举措:与区块链数据服务商 Chainlink 合作,将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发布的六项关键宏观经济指标直接搬上区块链。

这些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以及国内私人部门最终销售额,既涉及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也反映通胀与消费趋势,被广泛视为宏观分析中最核心的指标。

在技术实现层面,数据将通过 Chainlink Data Feeds 上链,最初覆盖十条主流公链,包括以太坊、Arbitrum、Optimism、Avalanche 等。与此同时,新兴的 Pyth Network 也被选中,负责分发和验证部分经济数据。换句话说,美国政府首次把自己的核心经济数据交给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传递。

这一消息被业内普遍解读为 制度性背书。过去,区块链和现实经济之间的接口多是民间项目或实验性探索,而此次由官方推动的数据上链,标志着区块链开始从一个「加密金融的封闭系统」,走向服务更广泛经济体系的「公共数据层」。

市场提前嗅到变化

事实上,预言机板块的价格走势早已释放出信号。Chainlink(LINK) 自 7 月下旬起持续走高,一个月累计涨幅超过 40%,明显跑赢以太坊等主流资产。公告发布之后,Pyth(PYTH) 成为市场焦点,日内上涨超过 50%,市值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

相比之下,其他二线项目如 Band Protocol、UMA、API3、RedStone 等,也录得不同程度的反弹,但规模与增速远不及 LINK 和 PYTH。

这种走势并非偶然。随着 RWA(现实世界资产)叙事升温,以及政府公开与预言机合作,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正在向基础设施型代币倾斜。在一轮新的市场周期里,预言机可能重新回到「牛市必配」的核心位置。

用例扩展:不止是「工具人」

长期以来,预言机常被视为区块链体系的「幕后助手」。

在 DeFi 爆发的 2020–2021 年,预言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 价格喂价:它们把链下交易所的价格数据传输到链上,用于借贷清算和衍生品合约结算。几乎所有的借贷协议、DEX、合成资产平台,都需要依赖预言机。但这种角色让它们显得「隐形」,不像交易所或热门应用那样引人注目。

美国商务部数据上链改变了这一定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可能会直接改变区块链的「用武之地」。

举例而言,如果未来的债券或储蓄产品可以直接锚定 PCE 通胀数据,那么个人用户购买的链上理财,就能真正与现实经济同步。而 GDP 数据的上链,则可以催生与经济增长挂钩的衍生品或结构性产品,类似于「GDP 期权」或「通胀对冲债券」。这些金融工具在传统市场设计复杂、操作繁琐,而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则能以更低成本实现。

此外,预测市场也将得到质变。过去的预测市场往往缺乏权威数据源,导致结果公信力有限。现在,基于官方经济指标的预测合约,不仅能吸引更大规模的参与,还能作为政策和市场研究的辅助工具。对于学者、媒体甚至政府本身而言,这类市场都可能成为真实的「情绪温度计」。

还有一类潜在用例是 风险管理。例如稳定币发行方或 DeFi 协议,可以利用实时更新的通胀与 GDP 数据动态调整利率、抵押率和储备比例。换句话说,宏观经济因素将直接嵌入链上协议的运行逻辑,从而让整个加密金融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这些应用场景表明,预言机已经不再只是 DeFi 的「工具人」,而是正在成为现实世界数据与链上世界的接口。随着更多政府、机构数据上链,这一接口的重要性将持续提升。

格局:一超一强,长尾试水

从市值格局来看,预言机赛道的集中度极高。Chainlink 以约 166 亿美元的市值,占据整个板块超过 70% 的份额,是毋庸置疑的「唯一龙头」。它早已成为 DeFi 应用的标准配置,而与美国政府的合作更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

Pyth 则是近一年崛起的「强二号」。凭借高频金融数据和跨链分发优势,Pyth 在交易所生态中迅速积累用户,如今获得官方背书,更是让市场对其想象空间大幅提升。它的市值虽然只有 LINK 的十分之一,但增长速度与生态扩展能力,使其成为唯一有机会挑战现有格局的新秀。

长尾部分则包括 Band、UMA、API3、RedStone 等项目。这些代币的市值普遍在 1–2 亿美元区间,更多扮演生态补充角色。例如 Band 曾在亚洲市场有一定存在感,UMA 主打「乐观预言机」模式,RedStone 则探索模块化数据服务。但它们的体量决定了难以在大格局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投资者在布局时,往往把它们视作「边际机会」,而非赛道核心。

这种「一超一强 + 长尾试水」的格局,实际上强化了资本的集中度。市场的注意力与资金正快速聚焦在 Chainlink 与 Pyth 身上,形成类似传统科技赛道的「寡头效应」。

政商结合的胜利?

这次合作的背后,不只是技术。Chainlink 长期深耕合规与政策沟通,曾与 SEC 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有过直接接触;Pyth 也承认与商务部团队保持了数月紧密沟通。能拿到美国商务部的「准入票」,不仅仅是靠代码和节点,还要有政治资源和合规能力。

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公开表态,要让美国经济数据「immutable and globally accessible」。这句话既是对区块链的认可,也是对美国数据治理模式的一次再造。换句话说,区块链在这里不再是「颠覆者」,而是被政府纳入治理框架的「工具」。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只有「政商结合」的项目才能跑得通?至少在预言机这个领域,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想接触现实世界的核心数据,绕不开政府和机构的门槛。链上实验可以靠市场情绪点火,但要规模化,必须得到制度性背书。

投资启示

这轮预言机的翻红,与以往的情绪炒作不同,它叠加了现实需求、官方认可和资本逻辑三重因素。Chainlink 稳固如基建,Pyth 则凭借速度和势能成为新势力。对投资者来说,预言机不再只是「DeFi 的幕后角色」,而是全球数据体系的一环。

也正因如此,市场可能会越来越青睐那些有能力打通政策与商业的项目。技术再强,如果没有制度入口,可能依然难以落地;而能获得官方背书的项目,则有机会成为长期赢家。

预言机的这次翻红,或许正是区块链从叙事走向现实的一个转折点。

某新建钱包从 Binance 提取了 408,557 枚 UNI ,价值 400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10:0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某新建钱包从 Binance 提取了 408,557 枚 UNI ,价值 400 万美元 。该钱包尚未提取 ETH 作为 gas 来促进进一步的交易。

操纵XPL地址或将进一步加仓做多,目前仓位价值 90.3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10:0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姨 (@ai 9684xtpa) 监测,四个地址向 Hyperliquid 存入 1000 万枚 USDC,做多 XPL,资金来源与8月27日套保狙击事件相关。分析显示,这些地址仅用 20-30% 的保证金开出了价值 90.3 万美元的多头仓位,预计将进一步加仓。

国泰君安国际开盘涨超 15%,现报 5.94 港元

Posted on 2025-08-29 09: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行情显示,国泰君安国际(HK1788)开盘涨超 15%,现报 5.94 港元。

此前消息,国泰君安国际上线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支持 BTC、ETH、SOL 等代币。

英伟达的增长战车,只有一个轮子

Posted on 2025-08-29 09:52

撰文:Li Yuan

来源:极客公园

中国时间 8 月 28 日,英伟达发布了 2026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从业绩上看,英伟达再次交出了一份优等生的答卷:

  • 第二财季营收达到 467.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56%,略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 462.3 亿美元;

  • 作为核心引擎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再创新高,达到 4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56%;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1.05 美元,同比增长 54%,同样高于预期。

然而,一份看似完美的业绩,却未能让华尔街完全安心。

市场的反应直接而剧烈:英伟达盘后股价一度大跌超 5%,截至当日盘后交易结束,跌幅虽收窄至 3%,但震荡本身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

英伟达在目前的市场中,是一家极其特别的公司:其业务收入的绝对核心是 AI 数据中心业务,而而这巨额且高速增长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也同样高度集中于少数几类「巨鲸」客户,比如大型云服务提供商以及以 OpenAI 为代表的顶尖 AI 模型研发机构。

这种收入结构意味着,英伟达的增长与这些头部玩家的资本支出和 AI 战略被深度「绑定」。它们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传递到英伟达的业绩和市场的预期之上。英伟达的股价早已不是自身业绩的简单映射,而是整个 AI 市场的信心晴雨表。

而其极高的估值已经提前透支了「AI 一飞冲天」的梦想,市场已经陷入了「小超预期就是不及预期」的怪圈,只有碾压式的「大超预期」才能换来上涨。

更深层次的焦虑在于,资本市场对 AI 最根本的拷问从未停止:这场由算力驱动的革命,是还在一往无前的发展需要靠高投入进行提前布局,还是已经快走到「降本增效」的算账逻辑了?没人知道答案,但所有人都害怕派对随时结束。

同时,中国业务的变数也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二季度并未向中国销售 H20 芯片,且第三季度的业绩展望也未计入相关收入。尽管黄仁勋在业绩会上对中国市场表达了长期的乐观,认为「将 Blackwell 引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并预估中国市场今年的机遇规模高达 500 亿美元,但短期内的收入空白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这家站在世界之巅的公司管理者,黄仁勋是笃定的:他为英伟达乃至整个 AI 行业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极其宏大的终局判断。在业绩会上,他明确预测,到本十年末,全球 AI 基础设施的年支出规模将达到 3 万亿至 4 万亿美元。他看到的不是一个季度的订单,而是一场长达十年的、由 AI 驱动的新工业革命。

他的笃定也体现在,英伟达本季度已向股东返还 100 亿美元,并宣布了一项高达 600 亿美元的新增股票回购授权。

下个季度的预计增长也是实打实的:第三季度 540 亿美元的营收指引,意味着公司将在短短三个月内再次创造超过 93 亿美元的惊人增量。

这份指引虽略高于华尔街的共识预期,却远低于部分乐观分析师高达 600 亿美元的期待。这种市场永远期待「一飞冲天」的贪婪,与对增长放缓和外部风险的恐惧交织在一起,正是英伟达接下来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

01 数据中心业务未来:芯片换挡接力 +Agent AI

作为英伟达帝国的绝对核心,数据中心业务本季度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优秀」与「市场期待」之间的微妙差距。

从数据上看,增长的故事仍在继续。

  • 整体营收再创新高:数据中心业务总收入达 4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56%,环比增长 5%。

  • Blackwell 引擎全速启动:新一代 Blackwell 架构产品开始强势放量,其数据中心相关收入环比暴涨 17%。其中,旗舰产品 GB300 已进入全面量产阶段,达到了每周约生产 1000 个机架的速度。而 Blackwell Ultra 平台更是在本季度就已成为一个「数十亿美元」级别的产品线,显示出市场对新架构的极度渴求。

  • 网络业务成为「第二引擎」:本季度网络业务表现极其亮眼,营收高达 73 亿美元,同比猛增 98%,环比大涨 46%。其中,为 AI 优化的 Spectrum-X 以太网业务年化营收已突破 100 亿美元大关。

  • 新兴市场快速崛起:「主权 AI」正成为一个显著的增长点,英伟达预计今年该领域的营收将超过 20 亿美元,是去年的两倍多。

然而,在市场的放大镜下,这份成绩单中也出现了令投资者不安的「瑕疵」。首先,411 亿美元的收入,以微弱差距低于了市场此前预期的 413 亿美元。不过,这一下滑主要是由于对华销售的 H20 芯片收入减少了 40 亿美元所致,这与一季度已经出现的情况大体一致。

所幸,网络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了对冲 GPU 压力的关键亮点。本季度网络业务营收高达 73 亿美元,同比猛增 98%,环比大涨 46%。这主要得益于与 Blackwell 平台绑定的 NVLink、InfiniBand 等高性能网络产品的热销。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英伟达的成功早已不是卖独立的 GPU,而是销售一整套包含高速互联网络的、高利润的「AI 工厂解决方案」。

数据背后的核心问题,是市场最关心的一点: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之上,英伟达还能保持高速增长吗?

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这几乎不是一个关于「竞争」的问题。黄仁勋在业绩会上明确表示,由于 AI 模型迭代极快、技术栈极其复杂,通用性、全栈式的英伟达平台相比专用 ASIC 芯片拥有巨大优势,因此外部竞争压力并不致命。

黄仁勋还强调了当下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瓶颈——电力。当电力成为数据中心收入的核心制约的时候,「每瓦性能比」(performance per watt)就直接决定了数据中心的赚钱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客户愿意并且必须以每年一次的节奏,不断采购英伟达最新、最昂贵的芯片。因为每一代新架构(从 Hopper 到 Blackwell 再到 Rubin)在「每瓦性能比」上都有巨大飞跃,购买新芯片本质上是对其有限电力资源下「营收上限」的直接投资。

真正的压力来自 AI 发展的自然规律——AI 的发展是否能够维持?

对此,黄仁勋给出了他的答案:推理型智能体 AI(Reasoning Agentic AI)。

他在业绩会上表示:

「过去,聊天机器人的交互模式是『单次触发』——你给出一个指令,它生成一个答案;而现在的 AI 能够自主开展研究、进行思考并制定方案,甚至会调用工具。这一过程被称为『深度思考』……相较于『单次触发』模式,推理型智能体 AI 模型所需的算力可能达到 100 倍、1000 倍。」

这番话的核心逻辑是:当 AI 从一个简单的「问答工具」进化为一个能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的「智能体」时,其背后所需的算力将呈指数级爆炸。

对于投资者而言,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故事已经非常清晰且层层递进:当下的增长由 Blackwell 平台稳稳接棒;下一代的增长已在路上——黄仁勋在业绩会上明确宣布,下一代平台 Rubin 的六款全新芯片均已在台积电(TSMC)完成流片,并进入晶圆制造阶段,正按计划为明年的批量生产做准备。

而驱动这一切永续增长的终极燃料,则全部寄托于市场是否相信,「Agent AI」时代真的会如其所预言的那样,快速到来并创造出无尽的算力需求。

02 有关中国:地缘政治影响还在继续

在财报电话会上,黄仁勋再次重申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他预估「中国今年可能为公司带来 500 亿美元的商机,市场年增长率约 50%」,并明确表达了「希望向中国市场销售更新的芯片」的意愿。

蓝图是乐观的,财报上的现实是骨感的。

作为营收贡献占比超 88% 的核心引擎,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本季度同比增长 56%,但其 411 亿美元的收入却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 412.9 亿美元。而这已是该业务连续第二个季度未能达到华尔街预期。

问题就出在中国业务上。进一步拆解数据中心业务可见,其核心的 GPU 计算芯片实现营收 338 亿美元,环比下降了 1%。这一下滑的直接原因,就是针对中国市场的 H20「特供版」芯片在本季度未实现任何对华销售,导致了约 40 亿美元的营收缺口。

要理解这个缺口,必须回顾过去两个季度的政策变化:

第一季度:政策「急刹车」

  • 今年 4 月,美国政府规定 H20 芯片出口到中国需要预先获得许可证,这让英伟达的 H20 在中国市场几乎瞬间「卡死」。

  • 面对为中国市场准备的大量积压库存和相关合同,公司不得不计提了 45 亿美元的损失。同时, 25 亿美元的已签订订单也因新规而无法交付。

  • 尽管如此,英伟达还是在限制全面生效前,成功向中国市场出货了 46 亿美元的 H20 芯片。这笔「末班车」式的销售,虽然是一次性的,但却大幅推高了第一季度的计算业务收入基数。

第二季度:收入「真空期」

  • 到了第二季度,H20 对中国的销售则彻底归零。

  • 不过,英伟达在中国以外找到了一些新客户,成功销售了 6.5 亿美元的 H20 库存。由于这批货物顺利售出,公司也得以将此前计提的 1.8 亿美元风险准备金冲回利润。

  • 但总体来看,H20 芯片相关的收入相比第一季度仍然锐减了约 40 亿美元。这就解释了为何计算业务在第二季度出现了环比 1% 的微幅下滑——因为它是在与一个包含了「一次性」高收入的第一季度作比较。

目前,美国政府对 AI 芯片的出口限制政策仍不明朗。此前特朗普政府曾提出要求英伟达、AMD 等企业将对华销售芯片收入的 15% 上交,但该政策尚未转化为正式法规。

正是基于这种不确定性,英伟达在官方指引中采取了最保守的姿态——其 540 亿美元的第三季度营收预估,明确将中国区的 H20 收入计为零。然而,CFO 科莱特・克雷斯也给出了一个带有潜在上行空间的表态。她透露,公司「正在等待白宫的正式规定」,同时表示:「若地缘政治环境允许,第三财季 H20 芯片对华出货收入可达 20 亿至 50 亿美元」。

是否能够卖到中国市场,何时能卖到中国市场,能卖哪些,完全不取决于英伟达自身,而是悬在地缘政治的天平之上。

03 配角们的成长:虽快,但难撑万亿市值

当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数据中心业务之上时,很容易忽略英伟达其他业务板块的成长。事实上,如果把它们单独拿出来看,每一份都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单。

游戏业务是本季度最亮眼的配角。

  • 该业务实现营收 43 亿美元,同比大涨 49%,环比增长 14%,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

  • 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于新产品:采用 Blackwell 架构的 GeForce RTX 5060 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英伟达有史以来销量增长最快的 x60 级别 GPU,证明了其在消费级市场的强大号召力。

专业视觉与汽车机器人业务,则在为未来播下种子。

  • 专业视觉业务收入为 6.0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高端 RTX 工作站 GPU 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设计、仿真和工业数字孪生等 AI 驱动的工作流。

  • 汽车与机器人业务收入为 5.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其中最关键的进展是,被视为下一代「轮上超级计算机」的 DRIVE AGX Thor 系统级芯片已正式开始出货,标志着其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开始进入商业收获期。

  • 另外本季度,其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 THOR 已正式上市,AI 性能与能效相比前代产品实现了「数量级」的提升。黄仁勋对此的逻辑是:机器人应用对设备端和基础设施端(用于在 Omniverse 数字孪生平台中进行训练和仿真)的算力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这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平台长期需求的重要驱动因素。

然而,尽管这些业务的增长率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们的体量与数据中心业务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游戏业务 43 亿美元的收入,仅为数据中心业务的十分之一。而专业视觉与汽车机器人两项业务的收入相加,也不过 12 亿美元左右,在 411 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巨兽面前,几乎可以被视为「其他收入」。

这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结论:在可预见的未来,英伟达没有任何一个「副业」能够成长为可以与数据中心并驾齐驱的「第二增长曲线」。它们是健康且重要的业务,为公司构建了更丰富的生态,并探索着 AI 在终端和物理世界的应用可能。

但对于一个需要用数千亿美元营收来支撑其数万亿市值的庞然大物而言,这些业务目前的贡献,还远不足以分担市场的「增长焦虑」。

英伟达的股价命运,依然被牢牢地拴在数据中心这一驾「战车」之上。

Coinbase 成为比特币矿企主要贷款方

Posted on 2025-08-29 09:4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彭博社报道,Coinbase Global Inc. 正成为美国比特币矿工的重要贷款方。该公司已向多个矿业公司(如 Riot Platforms、CleanSpark 和 Hut 8)提供数亿美元的信贷,填补了2022年大多数加密贷款机构倒闭后留下的空白。

加密早报:美国 GDP 上链基于 Chainlink 和 Pyth Network,国泰君安国际上线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Posted on 2025-08-29 09:27

作者:深潮 TechFlow

昨日市场动态

美国至8月2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2.9万人,预期23万人

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至8月2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2.9万人,预期23万人,前值由23.5万人修正为23.4万人。

美国商务部:已在比特币、以太坊、Solana 等链上发布了最新的 GDP 数据

据 Zoomer 监测,美国商务部已在Bitcoin、Ethereum、Solana、TRON、Avalanche、Arbitrum、Polygon、Optimism、Stellar 链上发布了最新 GDP 数据。

每个区块链的交易哈希值或智能合约地址如下:

1、比特币交易哈希:

fcf172401ca9d89013f13f5bbf0fc7577cb8a3588bf5cbc3b458ff36635fec00

2、以太坊智能合约地址:

0x36ccdF11044f60F196e981970d592a7DE567ed7b

3、Solana 交易哈希:

43dJVBK4hiXy1rpC5BifT8LU2NDNHKmdWyqyYDaTfyEeX8y3LMtUtajW3Q22rCSbmneny56CBtkictQRQJXV1ybp

4、TRON交易哈希:

3f05633fb894aa6d6610c980975cca732a051edbbf5d8667799782cf2ae04040

5、Stellar交易哈希:

89e4d300d237db6b67c510f71c8cd2f690868806a6b40a40a5a9755f4954144a

6、Avalanche智能合约地址:

0x36ccdF11044f60F196e981970d592a7DE567ed7b

7、Arbitrum One智能合约地址:

0x36ccdF11044f60F196e981970d592a7DE567ed7b

8、Polygon PoS智能合约地址:

0x36ccdF11044f60F196e981970d592a7DE567ed7b

9、Optimism智能合约地址:

0x36ccdF11044f60F196e981970d592a7DE567ed7b

美国 GDP 上链细节披露:基于 Chainlink,首批支持 Arbitrum、Avalanche 等公链

据 Chainlink 消息,美国 GDP 上链将由 Chainlink 提供支持,该数据每月或每季度更新一次,最初将在十个区块链生态系统中提供。

Chainlink 称,首批支持的链包括:Arbitrum、Avalanche、Base、Botanix、Ethereum、Linea、Mantle、Optimism、Sonic 和 ZKsync。根据用户需求,后续可以逐步加入对其他区块链网络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公布的 GDP 上链公链为:“Bitcoin、Ethereum、Solana、TRON、Avalanche、Arbitrum、Polygon、Optimism、Stellar”,与前者存在差异。

此前消息,美国商务部长昨日宣布将在区块链上发布 GDP 等经济数据。

美国商务部选择Pyth Network进行链上经济数据验证和分发

据官方消息,美国商务部选择 Pyth Network 进行链上经济数据验证和分发。

CFTC放宽海外加密交易所进入美国市场的规定

据彭博社报道,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近日发布指导意见,允许部分海外加密货币交易所合法向美国交易者提供衍生品。这一举措为如币安控股有限公司等公司重新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了可能性。根据新规,外国平台需注册为“外国交易板”,并在CFTC认定的与美国监管水平相当的监管制度下获得全面许可。

特朗普之子支持的American Bitcoin计划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据路透社报道,American Bitcoin将通过与Gryphon Digital Mining的全股票合并,预计于9月初在纳斯达克以股票代码ABTC开始交易。该公司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两个儿子埃里克·特朗普和小唐纳德·特朗普支持,合并后他们与最大投资者Hut 8将共同持有新实体98%的股份。Hut 8 CEO阿舍尔·吉努特表示,公司选择通过现有上市公司融资而非直接IPO,以获取更多融资优势。据报道,American Bitcoin正在香港和日本寻找加密资产以扩展其全球业务,并考虑投资非美国公司以提供公开上市的比特币资产。

Mitosis:已开放空投申领,将持续至 9 月 11 日

据官方公告,Mitosis 基金会宣布“MITO Genesis 空投申领现已上线,申领窗口将于 2025 年 9 月 11 日 21:00 结束。用于支付认领 Gas 费的 MITO 已在用户注册的认领地址中。”

此前消息,币安钱包上线了 Mitosis(MITO)独家 TGE 活动。

Mantle 宣布与 Layerzero 合作,实现 MNT 代币的无缝跨链

据 Mantle 官方 X 平台消息,Mantle 宣布与全链互操作性协议 Layerzero 达成合作,通过 Mantle 原生桥实现 MNT 代币流动性无缝跨链,跨链将从 HyperEVM 开始。

Tether 宣布计划在 RGB 上推出 USDT

据官方公告,Tether 宣布计划在 RGB 上推出 USDT,据悉,RGB 是用于在比特币上发行数字资产的下一代协议。通过将 USDT 引入 RGB,用户将能够在同一个钱包中持有和转移 USDT 以及比特币。

国泰君安国际上线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支持 BTC、ETH、SOL 等代币

据明报报道,国泰君安国际(1788)宣布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该服务支持包括 BTC、ETH、AVAX、LINK 和 SOL 等多种加密货币交易。

具有专业投资者资格的客户还可交易 XRP、USDT和 USDC 等进阶投资标的。客户可将闲置资金配置于国泰君安国际”汇财宝”计划中。

国泰君安国际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祁海英表示,该服务旨在满足境外投资者对合规数字资产交易的需求,未来将持续扩充交易币种与功能,计划推出更多数字资产进阶服务。

中国石油:正探索稳定币跨境结算的可能性

据AASTOCKS报道,中国石油(00857)财务总监王华在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密切关注香港金管局拟为稳定币发行人发出牌照的动向,正研究通过稳定币进行跨境结算及支付的可能性。

行情动态

推荐阅读

Web3 求职真相:牛市来了,工作没了

本文讨论了牛市虽然引发币价飙升,但Web3行业的招聘市场却陷入寒冬。岗位缩减、求职者激增,导致供需严重失衡,招聘要求愈发挑剔。行业内存在显性和隐性门槛,技术岗位更受重视,同时“圈子文化”也加剧了新人入行的难度。尽管如此,Web3仍吸引着部分冒险者,未来热点可能集中在AI与Web3的结合、传统金融与链上资产的融合等领域。

BTCFi 的终章:从 BitLayer 暴跌看生态没落

本文分析了BTC生态系统中金融化项目的失败原因,并重新审视了BTC在加密生态中的定位。BTCFi项目因技术局限性和经济模型问题面临困境,而BTC作为加密世界的价值储存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凝聚共识,而非复杂的金融应用。

加密项目回购成风,为什么只有 $HYPE 在涨?

本文讨论了回购机制可以减少代币供应量,但其吸引力更多依赖基本面和市场关注度,而非单纯的稀缺性。程序化回购在加密领域逐渐普及,但由于收入周期性波动,其效果可能不稳定。Hyperliquid ($HYPE) 的回购计划因高收入和持续性机制被认为是成功案例,而其他项目如 Pumpfun 和 Raydium 的回购效果参差不齐。

加密财库策略新风向:买 SOL 比囤 ETH 更有效率?

本文主要探讨了 SOL 的数字资产财库(DAT)在积累当前交易供应方面的效率优于 ETH 或 BTC 的 DAT。当前 ETF 的资金流入不足,但随着更大规模金融工具的获批,Q4 SOL 预计将成为机构关注的重点。与 ETH 或 BTC DAT 相比,SOL DAT 将更有效地积累当前交易供应量,预计未来比例将提升至 3%-5%。

肖风 Bitcoin Asia 2025 演讲全文:《 ETF 不错!DAT 更好!》

本文纪录了肖风博士在 Bitcoin Asia 2025 的演讲,DAT(数字资产金库)可能比ETF更适合加密资产投资,因其流动性更强、价格弹性更高、杠杆率更合适。DAT与ETF的主要区别在于估值方式,DAT使用市值估值,价格波动较大,而ETF使用净值估值,波动较小。ETF更适合传统股票资产,而DAT更适合加密资产投资。

XPL盘前合约差价持续:Hyperliquid暂报1.01美元,币安暂报0.79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09:1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行情显示,XPL盘前合约过去24上涨近50%,Hyperliquid暂报1.01美元,币安暂报0.79美元。

Frax创始人将担任区块链项目Stable首席技术官

Posted on 2025-08-29 09:0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Frax Finance 创始人 Sam Kazemian 发文表示,将加入区块链项目 Stable 担任首席技术官,同时将继续担任 Frax 首席执行官。Stable 是为稳定币构建的机构级区块链。

美联储沃勒:支持9月降息25基点,非农恶化将考虑更大幅度

Posted on 2025-08-29 09:0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表示,他将在9月的会议上支持降息25个基点,并预计未来三到六个月内可能会继续降息。如果即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著恶化,沃勒可能会考虑更大幅度的降息。他指出,当前核心通胀接近2%,且劳动力市场面临疲软风险,因此美联储应及时下调政策利率。此外,沃勒强调,美联储应忽视关税对通胀的短期影响,以便转向更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金十)

今日恐慌与贪婪指数升至 50,市场仍为「中性状态」

Posted on 2025-08-29 08: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 Alternative.me 数据,今日加密货币恐慌与贪婪指数为 50(昨日该指数为 48),市场仍为「中性状态」。

Eliza Labs起诉埃隆·马斯克的X公司

Posted on 2025-08-29 08:5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路透社报道,软件开发公司Eliza Labs已对埃隆·马斯克的X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其在暂停Eliza的社交媒体账户后,窃取其技术并推出模仿产品。Eliza Labs声称,X公司利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压制竞争,并强迫开发者支付高额费用以继续使用平台。该案在加州北区联邦法院提起,目前X公司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三个钱包地址向Hyperliquid存入总计749万枚USDC并1倍杠杆做多XPL

Posted on 2025-08-29 08:4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三个可能属于同一实体的钱包向 Hyperliquid 存入 749 万枚 USDC。

这些钱包以 1 倍杠杆开仓做多 XPL,并且有一个未完成订单计划在未来 21–23 小时增加 XPL 持仓。

CZ:DEX 或将超越 CEX,AI、RWA 与稳定币是未来突破重点

Posted on 2025-08-29 08:4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CZ 在东京站 BNB Day 炉边谈话中表示,「BNB Chain 主要由社区驱动。我自己做得并不多,主要是发推和鼓励人们 BUILD。我持有大量 BNB。相当大一部分财富都与它挂钩。

若年轻 20 岁,我会选择开发 AI 交易代理与注重隐私的永续 DEX,DEX 交易量未来会超过 CEX,DeFi 是未来。我认为 RWA 尚处早期阶段,但具有很高潜力。希望日本有一支专门的 BNB Chain 团队。日本非常适合技术发展,并拥有良好的商业文化。希望看到更多 AI + 机器人项目出现在 BNB Chain 上。」

矿企IREN公布2025财年财报:全年收入达到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Posted on 2025-08-29 08:27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比特币矿企IREN(NASDAQ: IREN)公布了2025财年财报。全年收入达到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净收入为8690万美元,扭转了2024年的净亏损。公司预计到2025年12月,AI云年化收入将达到2亿至2.5亿美元,部署10,900台NVIDIA GPU。同时,比特币挖矿年化收入超过10亿美元,挖矿能力提升至50 EH/s,增长400%。IREN还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建设新液冷数据中心,支持超过4,500台GB300 GPU,并获得NVIDIA优选合作伙伴资格,完成第二轮GPU融资,推动可持续发展。

某地址从 OKX 提出了 17,836 枚 ETH,价值7977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8-29 08:2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9 日,据分析师余烬监测,某地址从 OKX 提出了 17,836 枚 ETH (价值7977 万美元),均价 4,472美元。

文章分页

上一页 1 … 5 6 7 … 95 下一页

近期文章

  • Hyperliquid 上的 ZEC 空头第二大仓位现已浮亏 117.7 万美元
  • 分析师:比特币巨鲸在近期下跌中亏损规模低于历史回调期水平
  • Tom Lee:疑似某个或两个做市商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重大“缺口”
  • 某鲸鱼“割肉” 3.3 万枚 SOL,7 个月损失 23 万美元
  • Bitmine 过去一周累计增持 67,021 枚 ETH,价值约 2.34 亿美元

归档

  • 2025 年 11 月
  • 2025 年 10 月
  • 2025 年 9 月
  • 2025 年 8 月
  • 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分类

  • 1kx (1)
  • 21Shares (1)
  • a16z (1)
  • Aave (3)
  • ai16z (1)
  • Alameda Research (1)
  • Alpaca (1)
  • Arbitrum (1)
  • Ark Invest (1)
  • Arkham (1)
  • Avail (1)
  • Azuki (1)
  • Base (1)
  • Berachain (1)
  • Bitget (8)
  • BlackRock (3)
  • Brian Armstrong (1)
  • BTC (4)
  • Bybit (2)
  • Canary (1)
  • Cathie Wood (1)
  • Coinbase (3)
  • Coinbase Prime (2)
  • Coinbase Ventures (3)
  • CoinDesk (2)
  • CoinGecko (1)
  • Cointelegraph (1)
  • COMP (1)
  • Compound (1)
  • DAO (1)
  • DATA (2)
  • DeAI (1)
  • DePIN (1)
  • DEX (3)
  • EARN (1)
  • Eliza (1)
  • ETF (4)
  • ETH (4)
  • Ethos Network (1)
  • Fartcoin (2)
  • FDUSD (1)
  • FLock.io (1)
  • FLUID (1)
  • FUEL (1)
  • Gas (2)
  • GPU (1)
  • Grayscale (1)
  • IEO (1)
  • Inception (1)
  • IOG (1)
  • Jupiter (1)
  • Kairos (1)
  • Kaito (1)
  • Launchpool (1)
  • Layer2 (1)
  • Liquidity (1)
  • Magicblock (1)
  • Mango Markets (1)
  • Mechanism Capital (1)
  • Meebits (1)
  • Meme (3)
  • Netflix (1)
  • NVIDIA (1)
  • Ondo (1)
  • OpenAI (2)
  • Paradigm (1)
  • Polygon (3)
  • Pudgy Penguins (1)
  • pump.fun (1)
  • Raydium (2)
  • Robert Leshner (1)
  • Robinhood (1)
  • Sam Altman (1)
  • SEC (4)
  • Securitize (1)
  • SideKick (1)
  • SNX (1)
  • SOL (1)
  • Solana (3)
  • Stani Kulechov (1)
  • StarkWare (1)
  • STO (1)
  • Stripe (1)
  • SunDog (1)
  • SunPump (1)
  • Synthetix (1)
  • TechFlow (25,636)
  • The Block (2)
  • Tron (2)
  • TRX (1)
  • Upbit (1)
  • USDC (3)
  • WBTC (2)
  • Web3 (4)
  • WLD (1)
  • WOO X (1)
  • Xai (1)
  • Zora (1)
  • 交易所动态 (8)
  • 人工智能 (1)
  • 以太坊 (4)
  • 以太坊基金会 (1)
  • 信托 (1)
  • 借贷 (2)
  • 公链 (1)
  • 基础设施 (1)
  • 大额投融资 (1)
  • 存储 (2)
  • 孙宇晨 (2)
  • 安全 (2)
  • 富达 (1)
  • 工具 (2)
  • 币安 (7)
  • 快讯 (26,779)
  • 托管 (1)
  • 指数 (1)
  • 支付 (1)
  • 数据 (6)
  • 数据追踪 (4)
  • 智能合约 (1)
  • 未分类 (311)
  • 模块化 (1)
  • 欧洲 (1)
  • 欧盟 (1)
  • 比特币 (7)
  • 永续合约 (1)
  • 治理 (1)
  • 波场 (1)
  • 游戏 (3)
  • 火币 (1)
  • 灰度 (1)
  • 特朗普 (5)
  • 社交 (2)
  • 稳定币 (3)
  • 空投 (6)
  • 纳斯达克 (1)
  • 美国 (6)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3)
  • 英伟达 (2)
  • 英国 (1)
  • 萨尔瓦多 (1)
  • 融资 (3)
  • 行情异动 (7)
  • 贝莱德 (1)
  • 质押 (4)
  • 赵长鹏 (1)
  • 跨链 (3)
  • 跨链桥 (1)
  • 迪拜 (1)
  • 重要消息 (45)
  • 金库 (1)
  • 钱包 (4)
  • 阿根廷 (1)
  • 阿里云 (1)
  • 隐私 (2)
  • 项目重要进展 (9)
  • Bluesky
  • Mail
©2025 WT快讯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