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官方公告,BTIP-104提案已进入社区评审阶段。该提案拟推出文件存储自动续期与手动续期双模式,用户无需重新上传即可灵活延长存储时长,显著提升使用便利性与长期存储可靠性。自动续期支持上传参数一键配置,手动续期可通过CLI命令行快速触发。此次升级将进一步完善BTFS存储服务体系,为分布式存储生态提供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月度归档: 2025 年 8 月
「12.5万美元滚仓做多ETH」巨鲸再度开多,仓位价值229.7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姨 (@ai 9684xtpa) 监测,随着 ETH 反弹,「12.5 万美元滚仓做多 ETH」鲸鱼再度将仓位拉满,目前两个地址共 9.2 万刀的保证金开出了价值 229.7 万美元的 25 倍 ETH 多单,清算价格分别为 4,488.02 美元和 4,490.8 美元,当前浮盈 1.1 万美元。
特朗普之子支持的American Bitcoin计划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路透社报道,American Bitcoin将通过与Gryphon Digital Mining的全股票合并,预计于9月初在纳斯达克以股票代码ABTC开始交易。该公司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两个儿子埃里克·特朗普和小唐纳德·特朗普支持,合并后他们与最大投资者Hut 8将共同持有新实体98%的股份。Hut 8 CEO阿舍尔·吉努特表示,公司选择通过现有上市公司融资而非直接IPO,以获取更多融资优势。据报道,American Bitcoin正在香港和日本寻找加密资产以扩展其全球业务,并考虑投资非美国公司以提供公开上市的比特币资产。
特朗普政府考虑11位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其中3人对加密货币持开放态度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评估11位潜在候选人接替将于明年5月任期届满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表示将从下月开始审核这些”非常强有力的候选人”。据报道,候选名单中至少有3人此前对加密货币表达了积极立场,包括Jefferies首席市场策略师David Zervos、BlackRock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以及美联储官员Chris Waller和Michelle Bowman。
上周谁涨疯了?火币 HTX 上新资产一周回顾(8.18-8.25):Meme 笑到最后,蓝筹稳步回血

过去一周(8月18日-8月25日),加密市场延续了结构性行情,部分新兴板块掀起大幅上涨浪潮,带动用户情绪持续回暖。火币HTX数据显示,多个代币实现显著涨幅,其中BSC Meme板块的 DONKEY 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周内涨幅高达270%,同时30日累计涨幅更是高达1990%。还有DeSci新星 BIO 秒变“科研顶流”、蓝筹资产ETH和AAVE默默上涨,整个市场简直是“短线狂欢+长期稳健”的双料舞台。
Meme依旧是流量担当:DONKEY和MEME双双起飞
在过去几轮行情中,Meme板块始终扮演着资金情绪的晴雨表。随着“轻叙事+重社区”的模式不断被市场接受,Meme板块的高波动与高热度或将在下半年继续释放交易机会。
● DONKEY(BSC Meme):本周最劲爆的主角,周涨幅直接拉到270%,30日累计涨幅接近1990%,成为市场最受瞩目的黑马。其背后逻辑在于BSC链上社区的高度活跃,叠加市场情绪和Meme文化叙事的持续发酵。
● MEME:老牌Meme资产,周涨幅104%。MEME是Memeland的生态系统代币。Memeland是风靡全球的迷因平台9GAG所成立的Web3创意工作室,自带Meme基因,且有庞大的传统互联网用户。
新兴赛道:DeSci与GameFi的亮点突围
除了Meme的狂欢,本周还有两个赛道值得特别关注。
● BIO(DeSci):周涨幅240%,妥妥的黑马。DeSci(去中心化科学)赛道近年来在全球科研与区块链结合的探索中逐渐崭露头角,BIO的强势上涨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创新叙事的追捧,也凸显了去中心化科研在实际落地中的潜力。
● XTER(GameFi):周内上涨134%。GameFi板块在沉寂一段时间后的再次回暖。随着链游赛道在用户体验和代币经济设计上的不断迭代,资金再度涌入部分优质项目,XTER的表现或预示GameFi赛道正在酝酿新一轮上升周期。
传统蓝筹:L1与DeFi稳健走高
相比Meme和新兴叙事的爆发,蓝筹资产依然保持着稳中有升的节奏。
● QTUM(L1):本周涨幅57%。Qtum Blockchain(简称“量子链”或“Qtum”)致力于开发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的第三种区块链生态系统。作为老牌公链项目,QTUM借助新一轮链上活跃度与生态应用的叠加效应,持续释放传统公链潜力。
● AAVE(DeFi):本周上涨17%。Aave是一个开源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为用户提供存款和借贷服务。作为去中心化借贷领域的龙头,AAVE凭借其持续的协议升级和稳定的用户基础,再度获得市场认可。
● ETH(L1):周涨幅8.8%,ETH价格突破4700美元,主网TVL再创历史新高突破1200亿美元。作为行业基础设施,ETH的地位无可撼动。随着以太坊生态在Layer2扩容与DeFi/NFT的不断扩展,ETH的稳健上涨也为市场提供了底层信心。

火币HTX 7日优质资产涨幅——8.18-8.25 2025
“结构化行情”不用怕,火币HTX助力捕捉新周期
本周火币HTX资产表现呈现出鲜明的“结构化分化”特征:一方面,Meme、DeSci、GameFi等新兴叙事吸引大量资金,爆发力强劲;另一方面,L1与DeFi蓝筹资产则稳步走高,为市场提供长期价值支撑。这种结构化格局意味着投资者在捕捉短期高波动机会的同时,也需重视稳健资产的配置,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火币HTX作为全球领先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持续上新优质资产,覆盖Meme、GameFi、DeFi、L1等多类赛道,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投资选择。同时,平台通过透明数据与专业风控,为投资者提供安全、便捷的交易环境,帮助用户在不同周期中把握多元化的投资机会。
有人说,加密市场就是“财富放大器”,但前提是你得在对的地方、对的时间看到对的资产。火币HTX凭借严格的资产筛选和专业的风控体系,持续为用户筛选优质项目,助力用户把握加密市场趋势。
关于火币HTX
火币HTX成立于2013年,经过12年的发展,已从加密货币交易所成为一个全面的区块链业务生态系统,涵盖数字资产交易、金融衍生品、研究、投资、孵化和其他业务。
火币HTX作为全球领先的Web3门户,秉承全球扩张、生态繁荣、财富效应、安全合规的发展战略,为世界虚拟货币爱好者提供全面、安全、可靠的价值与服务。
如需了解更多火币HTX信息,请访问https://www.htx.com/或HTX Square,并关注X、Telegram和Discord。如有进一步的疑问,请联系glo-media@htx-inc.com。
WEEX交易所合约争霸赛倒计时:总奖池200万USDT+宾利添越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 WEEX 唯客交易所公告,平台第二期合约争霸赛已进入最后 3 天倒计时,将于 8 月 31 日截止。本期活动总奖池 2,000,000 USDT,每日冲榜最高可赢取 $1,500,冠军更有机会赢得宾利添越豪车。活动公布实时榜单,新老用户均可进入活动页面报名参与冲榜。

《火币高管面对面》第四期: OTC业务负责人全面解读“0冻结+100%全额赔付”的背后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官方社媒消息,《火币高管面对面》第四期将于今日20:30开播。本期节目邀请火币HTX OTC业务负责人AD,全面解读火币HTX 全新C2C交易机制——“0冻结+100%全额赔付”,更有神秘嘉宾莅临助阵。据悉,火币HTX C2C甄选站上线以来,凭借严格的商家准入机制、全天候风控系统及100%赔付承诺,实现用户账户司法冻结“0纪录”,为用户带来安全高效的出入金体验。此次直播将详细解析该机制如何为场外交易保驾护航,守护用户资金安全。
本次直播通过火币直播、X Space同步进行,更有空投不断,敬请期待。
预约直播:https://x.com/i/spaces/1MnxnPBQyBOGO/peek

加密财库策略新风向:买 SOL 比囤 ETH 更有效率?
作者:Nom
编译:深潮TechFlow
TL;DR
-SOL 的数字资产财库(DAT)在积累当前交易供应方面的效率将优于 ETH 或 BTC 的 DAT。
-最近宣布的 25 亿美元规模的 SOL DAT,相当于 ETH 的 300 亿美元融资或 BTC 的 910 亿美元融资。
-FTX 遗产中的 SOL 即将退出市场,但其叙事影响仍需进一步消化。
-SOL 的通胀问题仍是价格上涨的阻碍,其规模约为解锁量的三倍,需要尽快解决。
你真的想读完整内容?那么我们先来看几个关键点:
-
我不会讨论通胀的好坏问题,因为已经花了足够多时间在这上面,我期待即将到来的变化。
-
我是现货 SOL、质押 SOL 和锁定 SOL 的持有者(感谢 Estate SOL 上的 SPV),因此,我的观点可能存在偏向,我希望自己持有的代币升值,而价格停滞对我来说是负面的。
不利因素:FTX 遗产与市场压力
和许多大家熟悉的区块链一样,Solana 通过多轮融资向投资者出售代币。其中大量代币流向了 FTX。根据 @CoinDesk 的 @realDannyNelson 的报道,FTX 破产时持有了 4100 万 SOL,其中大部分通过几轮融资售出,主要买家包括 Galaxy 和 Pantera,行权价格约为 64 美元和 102 美元(加上相关费用)。以当前 SOL 约 190 美元的价格计算,这些投资已经大幅盈利。
通过对质押账户的分析,“FTX 遗产 SOL”目前剩余约 500 万单位待解锁,总价值约 10 亿美元。
为什么要提到这个?
最近 Galaxy 和 Pantera 分别宣布了 12.5 亿美元和 10 亿美元的 SOL DAT 计划,加上 Sol Markets 的 4 亿美元,总计约为 25 亿美元(扣除相关费用)。问题在于,这可能不会对 Solana 的价格产生实质性影响,因为目前市场上锁定的 SOL 可以被这些实体购买或分配。根据@4shpool(gelato.sh) 的数据,直到 2028 年还有约 2100 万单位 SOL 待解锁,总价值约为 40 亿美元。粗略计算(更详细的模型分析可以由专业金融分析师提供)显示,“FTX 遗产 SOL”约占剩余解锁量的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Solana 的通胀问题也值得关注。目前通胀率通常被认为是 7-8%,但实际通胀率约为流通供应量的 4.5%。这意味着,如果第 839 个周期约 6.08 亿 SOL 的供应量计算,一年后供应量将增加约 2750 万(通胀)和 1000 万(解锁),总流通量达到约 6.455 亿,通胀率约为 6.2%。再次强调,这只是纸上谈兵的计算,我会让更有经验的分析师看看,并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图表。

从流通供应量的急剧增长可以看出,“静态”通胀率并不准确,它在某些时间点会大幅增加,而在其他时间点较小。我们已经完成了剩余的大型解锁时间点。
我们需要关注一个关键数字:每天进入市场的 SOL 数量。如果有人免费获得代币(例如通过质押通胀或解锁)或以折扣价获得代币(例如 FTX 遗产 SOL),可以预期其中的一部分会被出售。我假设未来一年中 3750 万 SOL 的通胀量将全部被出售。如果我希望价格上涨,这对我来说是个坏消息——参见第 2 点。因此我们需要资金流入,这可以通过 DAT 或 ETF(例如 $SSK)实现(感谢 @REXShares 团队创建并提交了 BONK ETF,毫不掩饰地推荐)。理想情况下,每一美元用于购买 SOL 都应该进入市场,推动价格上涨。但当可以购买锁定或折扣价 SOL 时,这种方式效率较低。因此,我们假设贪婪的 DAT 行为者会在解锁之前购买这些代币。
那很糟糕吗?
简短回答:并不糟糕。为了抵消每年 3750 万 SOL 的供应量(假设价格为每 SOL 200 美元,理想化预期),市场需要约 75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或者每天约 2050 万美元(这里进行了简化,未考虑周一至周五交易日和银行假期)。如果 DAT 能够以折扣价格从 FTX 遗产 SOL 或其他锁定 SOL 区域购买代币,这将提高资金流入的效率。
例如,筹集 4 亿美元以 5% 折扣购买 SOL,相当于 4.2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显然优于直接注入市场的 4 亿美元。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评估今天从市场购买 SOL 与未来减少销售之间的时间价值。
未来三年的 SOL 通胀率将高于解锁量(截至 2028 年锁定计划结束),而 FTX 遗产 SOL 仅占剩余解锁量的四分之一。因此,DAT 优先购买遗产 SOL 而不是市场上的 SOL 并不会对整体市场构成重大影响。Galaxy 或 Pantera 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清空剩余供应(假设所有遗产 SOL 都可供出售),这还不包括现有的 DAT,例如 @defidevcorp ,@solstrategies_ 或 @UpexiTreasury(以及现有的 ETPs)。
好消息:交易供应 vs 流通供应
在 SOL 上花费的资金比在 ETH 或 BTC 上花费的资金更有效率,主要有两个原因。
交易供应
首先,流通供应量并不等于市场上的可交易供应量,尤其是对于质押资产。质押的 SOL 无法直接购买,但可以购买质押代币衍生品(LSTs)。根据 @solscanofficial 团队的数据,Solana 当前有 6.08 亿 SOL,其中 3.84 亿 SOL 已被质押,占比 63.1%。LSTs 占 3350 万 SOL,因此市场实际可交易供应量约为 57.5%(约 3.5 亿 SOL 不可交易,至少存在两天延迟)。相比之下,ETH 的质押比例为 29.6%,LSTs 占比 11.9%。市场上较高的供应量使得价格波动更难实现,而 SOL 较低的交易供应量则有助于价格上涨。
相对资金效率
Solana 的市值远低于 ETH 和 BTC,流通市值约为 1040 亿美元,而 ETH 为 5400 亿美元,BTC 为 2.19 万亿美元。因此,每一美元投入 SOL DAT 的效能相当于投入 ETH DAT 的 5 倍,BTC DAT 的 22 倍。当考虑质押供应量时,这一效率分别提升至 11 倍和 36 倍。
这些 DAT 的好处在于,它们将供应从市场中移除,通过质押收益赚取代币(已经在上文中计入通胀),并使后续像 ETF 这样的工具更有效地推动市场。SSK 自推出以来每天约有 200 万美元的资金流入,但通胀计划需要 10 倍的资金流入——这可能随着更多 ETF 的批准而实现。
为什么要读这些内容?
我从未注册过 Elon bucks,所以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个谜。
总结:
-与 ETH 或 BTC DAT 相比,SOL DAT 将更有效地积累当前交易供应量(而非流通供应量)。目前不到 1% 的供应量由 SOL DAT 管理,预计随着新计划的推出,这一比例将提升至 3%,未来可能达到 5%。
-最近宣布的 25 亿美元规模的 SOL DAT 相当于 ETH 的 300 亿美元融资或 BTC 的 910 亿美元融资。SOL DAT 需要一个类似 Michael Saylor 或 Tom Lee 的领军人物来推动叙事。
-FTX 遗产中的 SOL 即将退出市场,但其叙事影响仍需进一步消化。
-SOL 的通胀问题仍需解决,其规模约为解锁量的三倍。。
-当前 ETF 的资金流入不足,但随着更大规模的金融工具获批,预计 Q4 开始 SOL 将成为机构关注的重点
-买入 $BONK(非投资建议,请自行研究)。
-如果你只是想从类似这种贴子里获得投资建议,建议你找一个更专业的量化分析师管理你的资产
加密项目回购成风,为什么只有 $HYPE 在涨?
编译:深潮TechFlow
在与开发者们参加会议交流时,我们发现,针对早期团队来说,关于链上流动性管理的简单指南非常少见。作为流动性提供者(LPs)和链上做市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常见的错误被忽视,直到它们演变为代价高昂的问题。而大多数中心化交易所(CEX)的做市商似乎也没有提供多少关于如何管理链上流动性的指导。

Heavendex AMM(自动化做市商)建立了一种机制,其交易费用全部用于回购代币。Heavendex的代币 $LIGHT 也参与了这些回购系统。
TLDR:稀缺性 ≠ 吸引力
回购代币会减少供应量。供应减少后,人们可能会认为需求会增加,从而推动价值上升。然而,许多加密货币代币并没有内在的基础需求。大部分需求来源于关注度和认知占有率,而这通常是大多数项目的主要关注点。
随着行业逐渐成熟,拥有更强基本面的项目将使回购机制在长期内更有效。我们已经看到一些项目开始尝试“飞轮效应”(协议层面的回购机制),这种机制旨在将基本收入与代币价值挂钩。至于这些尝试是否能成功,仍有待观察。与此同时,回购通常被用于缓解负面情绪或制造短期价格波动,其效果却参差不齐。
代币回购究竟能带来什么?
在深入讨论加密货币领域的回购之前,让我们先看看 Web2 公司的一些案例。
在传统公开市场中,回购通常用于以下目的:
-
提升股价
-
制造稀缺性
-
奖励股东
-
消耗多余现金
苹果公司是典型代表——自2012年以来,苹果在回购上花费了超过6500亿美元,并将股票数量减少了约40%。这一策略奏效的原因是苹果的盈利持续增长。相比之下,通用电气(GE)、IBM或一些石油巨头的回购却未能阻止股价下跌,因为这些公司的基本面逐渐恶化。

从2010年至2019年,苹果通过一系列激进的程序化回购,将流通股减少了超过50%。同期,其股价从每股11美元上涨至40美元,增幅达到300%。
为什么股票回购比代币回购更具信号意义?

加密货币领域是否会开始采用每股收益(EPS)作为评估代币价值的方法?
股票回购会通过减少流通股数量直接提升每股收益(EPS)。投资者对 EPS 和估值倍数非常关注。
然而,在加密货币领域,并没有类似 EPS 的指标。价格更多受到关注度、流动性和叙事驱动,而非财务对比。
此外,加密货币中的程序化回购还面临一个问题:收入具有周期性,通常随牛市和熊市波动。
创始人的回购决策清单:是否应该进行回购?
您的协议是否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是在消耗资金储备?)
您的资金储备是否足够强大,能够支持回购而不会影响增长?
您是否将回购与基本面结合,例如产品发布、合作伙伴关系或用户增长?
您的目标是价格支撑还是仅仅为了制造表面效应?
如果答案偏向“表面效应”,您可能只是推动了一次退出式拉升。
代币回购的类型

不同的回购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境。
回购的全过程:前、中、后
-
宣布回购计划:有时市场反应仅源于回购计划的公告(“提前定价”消息)。
-
执行回购:在某些情况下,回购的执行可能引发抛售——为等待出售的持有者提供退出流动性。
-
程序化回购:被视为最优选,但在收入周期性波动时表现不稳定。例如,Raydium 已销毁超过1.75亿美元的 RAY,但其价格仍然随着市场关注度周期波动。
-
过高支付:如果在高估值时执行回购,会消耗更多的资金储备。采用算法或基于成交量加权的方式可以帮助平滑这一过程。
案例分析
-
Hyperliquid ($HYPE):其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收入的97%用于每日约300万美元的回购,预计年收入达6.5亿美元。凭借强劲的收入和大胆的回购计划,$HYPE 常被誉为最成功的回购项目。(接下来的问题是,基金会何时或是否会出售?)

$HYPE 的回购规模与 Web2 的微软相似,其市值/完全稀释估值(MCAP/FDV)回购比例达82倍,年度回购规模相较于流通供应量非常可观。
-
Pumpfun ($PUMP):链上回购并销毁了 118,351 枚 SOL,引发了价格上涨 20%,但一天内价格回落。稀缺性并未转化为吸引力——竞争对手 BONK 继续抢占关注度。(截至 2025 年 8 月 22 日, Pumpfun 重新占据市场份额领先地位,但 $PUMP 尚未作出反应。)
-
Raydium ($RAY):程序化回购结合单边 SOL 流动性实验。后者通过创造价格底线而非追逐价格上涨,采取了更健康的方式。

单边流动性在 $2.89 的价格水平上创造了巨大的被动回购。
-
BNB 销毁:加密行业中最大且最稳定的回购/销毁模式(基于中心化交易所收入的程序化销毁,累计销毁了 350 亿美元的 BNB)。这一模式得以成功的原因是 Binance 每年通过手续费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提供了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
MakerDAO 盈余拍卖与销毁:协议收入用于购买并销毁 MKR。

回购可能因市场回调而变得无利可图,因此需要有效的资金管理系统来优化投资回报率(ROI)。
投资者视角:回购的钱从哪里来?
聪明的资金会透过表面看本质。回购的信号强弱层级如下:
-
由持续性收入支撑 → 强信号
-
程序化回购,与手续费挂钩 → 中等信号
-
机会型回购,由资金储备支撑 → 弱信号
-
一次性销毁,消耗资金储备 → 看跌信号
由协议收入支撑的回购是积极信号,而削减资金储备的回购则是危险信号。

例如,一个完全稀释估值(FDV)为500万美元的 Solana 项目手动回购计划(每条橙色线代表回购总代币供应量的0.5%)。通过回购,该项目的投资组合价值增长了4倍,并利用这一增长主动管理流动性。
有效代币回购的三大规则
-
必须由可持续收入支撑(而非一次性资金储备销毁)。
-
必须与基本面结合(例如产品发布、合作伙伴关系或用户增长)。
-
必须透明且可预测,以便持有者建立信心,而非在短期价格波动中抛售。
最后总结:在股票市场中,回购会放大基本面。在加密领域,回购可以创造稀缺性——但稀缺性并不等同于吸引力。除非协议能够建立粘性、持续性收入以及需求侧的实用性,否则回购大多只是叙事工具。将回购与真实的基本面结合,它可以成为强有力的信号;若仅作为表面效应,它只会为他人的退出提供助力。
其他示例:
$RAY 2022 年 7 月至 2025 年 7 月回购与价格走势

$PUMP 7 月 17 日至 8 月 4 日回购与价格走势

复星财富控股旗下FinChain星链正式发布,并达成数百万美元融资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由复星财富控股孵化的Web3品牌FinChain星链于8月27日在香港正式发布,并宣布完成首轮外部融资,金额达数百万美元,战略投资方包括Solana基金会、Animoca Brands等多家知名机构。
企业区块链的十年突围
撰文:jill,Espresso 首席战略官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加密货币推特上有位用户前些天居然点开了领英,结果刷到了谷歌 Web3 负责人的帖子(居然还有这职位!?)。
帖子里透露了谷歌 Layer 1 区块链产品的一些细节(等等 —— 什么?),引得整个行业都一头雾水。

和大家不一样,我对谷歌搞 Layer 1 区块链这事并不意外。部分原因是我还记得 2015 到 2020 年那段 「狂热岁月」:从微软、阿里巴巴到摩根大通、LVMH,各大企业几乎都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
说实话,客观来讲,那个时代的第一批区块链实验大多不了了之。这些区块链成了企业大厅里的 「象征性艺术装置」:客户和机构投资者路过时,能瞥见一点 「创新」 的影子,感受些许 「现代感」,但也就这样了;别停下,别多问。
到 2018 或 2019 年,企业区块链似乎要销声匿迹了,可后来 Facebook 冒出了区块链项目 Libra—— 唉,足足早了五年。受制于拜登政府的监管政策和对加密货币的谨慎态度,项目最终没能落地。但 2019 年扎克伯格宣布这一计划时,却点燃了新一轮 FOMO,从硅谷到首尔的科技公司纷纷跟进,企业区块链项目迎来了又一波热潮。
创新实验室的困境
如今,距离《财富》500 强企业的备忘录和董事会会议里首次出现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已经过去十年(没错,十年!)了。这些项目大多困在 「概念验证的炼狱」 里,没能真正投入生产。当然也有少数成功落地的案例(比如 Kakao 的 Layer 1 区块链 Kaia 就值得一提),但总体而言,多数项目都没能走出实验室。
「创新者的困境」 指的是:面对颠覆性技术时,大型老牌企业往往会被更灵活、无包袱的新兴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提出这一概念的书籍 1997 年出版,恰逢互联网泡沫前夕,书中建议大企业设立类似初创公司的部门(通常叫 「创新实验室」),以防范这种风险。
过去十年里,企业高管们坚信,创新实验室能让他们免于被颠覆。这些实验室忙着给区块链代码的公共仓库 「换皮」,在测试环境里运行代码,而产出的大多是新闻稿。
过去几年里,不少高管可能都审视过这笔资源投入,纠结于要不要继续 「扮演创新者」,琢磨区块链是不是又一个科技泡沫(就像《创新者的困境》风靡 CEO 书桌后不久破裂的那次一样)。他们该关掉实验室承认失败?还是暂停实验,只留几个人悄悄捣鼓?又或者加倍投入,继续寻找能真正应用于业务的创新点?这成了创新实验室的困境。
苹果链
我不知道谷歌的 Layer 1 是前创新时代的遗留项目,还是全新项目;也不清楚它是已上线,还是仍在开发中(不过领英帖子提了句 「私有测试网」)。除了和芝商所这类企业合作伙伴发的新闻稿,关于它的信息少得可怜。我对谷歌的区块链业务其实一无所知。
但我知道另一家科技巨头确实在运行自己的 Layer 1(得宽松定义 「Layer 1」,老实说,在企业语境里也只能这样)—— 苹果公司。
苹果从没宣布过 「区块链创新实验室」,没发布过 Web3 战略,也没发过相关新闻稿。事实上,搜 「Apple Chain」,出来的多半是苹果应用商店下架区块链相关应用的新闻,而非苹果自研区块链的消息。
可它偏偏就这么做了。
内情是这样的:过去几年,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项目中,有个颇具创新性的亮点 ——「私有云计算」,这是一套为私有 AI 处理设计的系统。而在相关技术博客里,苹果提到了为安全研究人员提供可验证隐私与安全保障的架构:苹果 「将所有在 PCC 上运行的代码的测量数据,发布到一个仅可追加、且经加密保护防篡改的透明日志中」。
这听起来简直就是区块链。它不能编程,也不支持你常用的 DeFi 应用,不会被大型金融机构用来做结算创新实验,但苹果的区块链或许恰恰实现了那个难以琢磨的 「实用性」 圣杯。
题外话:苹果这一项目的核心贡献者 @cathieyun 有区块链协议开发背景,这事儿意外吗?
实现 Web3 的梦想
若在加密行业待过几年,你或许还记得早期那宏大美好的梦想。

在收益挖矿、「吹水」 挖矿兴起前,在空投热潮、基建热潮出现前,只有一个梦想:区块链会成为 「信任机器」。
-
我们不会采用 Web2 平台资本主义,而是会采用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共享经济和去中心化的创作者市场,这些市场同时由所有人共有,又不属于任何人;
-
我们将不再依赖企业媒体的「第四等级」,而是通过去中心化的预测市场和预言机,通过自由市场激励体系来确定和传播真相;
-
我们将拥有一个开放、可验证的全球支付和交易系统,而不是中心化、不透明和榨取式的金融公司。
要说这些用例,行业其实做得还不错。虽没到想象中那种闪着铬光、绿草如茵、飞车穿梭的未来,但上述所有领域都已有了实实在在的产品,不少甚至已触达主流用户,或许这就是普及的前兆!

这些产品大多由初创公司在以太坊、Solana 等公链上开发。有些初创公司(比如 Circle、Coinbase)甚至已成长为大公司。
尽管主流接受度和采用遇挫,尽管不少人纠结 「缺乏用例」,但行业其实还算不错。而且我认为,虽说行业因 「罪犯」 闻名(又得提 SBF),让人容易愤世嫉俗;但仔细看,Web3 的梦想仍和当初一样宏大美好。
我觉得以太坊上的稳定币、DEX、预测市场这类产品的采用会继续增长;但我也认为,区块链的采用方式即将迎来重大转变。可惜对梦想家而言,这转变可能远没那么梦幻,反而更务实,更像 「苹果链」。
Web2.5 「无趣」 的实用性
是时候成熟了。理想主义者该拥抱实用主义了。我们得接受:自己打造的 「信任机器」,其实就是账本、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
明确说:我觉得这很棒。这对行业有益,也是过去十年真正的创新能实现规模化影响的最佳机会。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全球资产与数据流转的流程会被改变,我们打造的技术会改变生活。
与过去的企业实验不同,我认为企业的区块链时刻已至。它们会成为将这项技术推向世界的主要渠道。这之所以发生,不仅是因为监管环境松动,还因为技术、用例和相关人才已足够成熟,让区块链能投入实际生产。
但我敢说,企业大规模采用区块链,不会像创新实验室设想的那样,也不会是 2017 年企业以太坊联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吹嘘的样子。我也不觉得企业用区块链会把它定位成 「中立基础设施」。看看 @gwartygwart 的说法:
「最搞笑的是那句『Tether 不会用 Circle 的区块链』,搞得谷歌像中立仲裁者似的。要知道,谷歌这公司当年为了坑商家,连自家广告拍卖都敢做手脚,现在倒成了『保证公平』的唯一指望了。」
听听 @ethereumJoseph 的话吧,他长期奋战在一线:
「许可型企业链几年前就试过了,失败了。为啥?因为没人足够信任这些链的中心控制者,愿意在上面扎根。几十年来,『下架』的戏码反复上演。」
没错,企业区块链不太可能是教条主义者要求的那种完全开放、无需许可的系统。所以不出意外,它们也不太可能像密码朋克希望的那样,用来保护公民自由或赋能异见者。
我猜,苹果用 「仅可追加、加密防篡改的透明日志」 向安全研究人员证明承诺,大概就是企业应用这项技术时最 「密码朋克」 的样子了。
相反,企业开发和采用区块链,只会是因为它的 「实用性」,能解决对它们而言唯一重要的问题:扩大利润。这就是 Web2.5。
已有几个领域显现出这种趋势:
-
Robinhood 正利用代币化作为金融工程手段,将美国股票推向欧洲散户。 Vlad Tenev 谈这事时,说得天花乱坠,很能打动我们这些梦想家,但别搞错:这更像是用区块链替换后端数据库(顺带搞点地理套利),和中本聪的愿景相去甚远。事情本就该是这样。
-
Stripe 正在收购并开发稳定币技术(包括自己的区块链!),大概是想实现比现有系统成本更低的全球分发。企业动机、企业技术,却能带来巨大影响和分发量。我接受这种方式。
我觉得企业还会为了这些目标采用区块链:
-
企业区块链可作为支付基础设施,专门适配 AI 代理,这是现有金融轨道无法改造实现的;
-
在深度伪造横行的 「后真相时代」,用哈希关联数据在防篡改的仅可追加账本中对图像和视频做可验证时间戳,对企业来说是个好办法;
-
正如 @diogomonica 所说,上市公司的 Layer 1 或许会成为开发者平台的新标准,让企业能打造由可组合应用构成的开放生态。
基于这些原因,谷歌开发区块链平台完全合理。更合理的是,这事儿由谷歌云牵头,毕竟它本就做基础、变革性却又偏底层的技术。这些区块链说到底也就这样。
这不是革命,但或许是真正的采用。对加密行业新的企业 「霸主」,我想说:欢迎。
上海检察公布虚拟货币诈骗案例,涉案金额超 3500 万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上海检察系列新闻发布会昨日举行,会上通报相关案例,2020 年至 2024 年,上海闵行区检察院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 237 件 375 人,审查起诉案件 311 件 704 人,其中涉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等以技术创新为幌子实施的犯罪逐渐涌现。
在一起以投资购买虚拟货币为名骗取被害人钱款的新型金融领域诈骗犯罪案例中,被告人吴某等人在经营上海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期间自行发行、不具有实际价值的「空气币」GDFC 骗取被害人资金共计人民币 3500 余万元,相关钱款流入涉案人员个人账户,其行为构成诈骗罪,目前上海闵行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已对其提起公诉。
K33 Q2 财报:营收达3.99亿瑞典克朗,同比大增108%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K33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3.99亿瑞典克朗,同比大增108%。尽管整体市场交易量下降约25%,K33凭借市场份额增长,将自身交易量环比降幅控制在3%。报告还提及第三季度交易活动显著加速,预计交易量将翻倍。K33已向挪威金融监管局提交MiCA牌照申请,目标年内获批,以确保产品符合欧洲框架。 此外,公司已启动比特币储备战略,目前持有126枚BTC,并计划扩展至1000枚BTC,以增强财务实力及产品平台。
The Smarter Web Company 增持 45 枚比特币,总持仓量达 2440 枚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NLNico披露,英国上市公司 The Smarter Web Company 增持 45 枚比特币,总持仓量达 2440 枚。
比特币首位接收者哈尔·芬尼逝世11周年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Watcher.Guru报道,11 年前的今天,第一位比特币获得者哈尔芬尼去世。
从 $XPL 事件看懂 DeFi 衍生品交易的隐形陷阱
作者:K2 Kai
这次在HyperLiquid上演的XPL巨额清算,这不是一次意外,因为之前JELLYJELLY事件如出一辙,它并非一次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一场明目张胆的“流动性猎杀”(Liquidity Hunting),精准地利用了机制、人性和市场结构的弱点。
根据链上数据监测,本次事件的核心过程如下:
-
凌晨05:35: 一个地址为0xb9c…6801e的巨鲸突然向HyperLiquid投入巨额USDC,并以3倍杠杆开仓做多XPL代币。其凶猛的买入势头瞬间扫空了整个订单簿,导致XPL价格开始垂直拉升。
-
05:36 – 05:37: 在该巨鲸的强力拉动下,XPL价格在短短约2分钟内,从接近0.6美元一路飙升至约1.80美元的峰值,涨幅超过200%。价格的急剧上涨触发了大量空头仓位的爆仓,其中地址0xC2Cb损失约459万美元,0x64a4损失约200万美元。
-
迅速获利了结: 在价格达到顶峰时,该巨鲸迅速平仓,仅用1分钟便锁定了约1600万美元的利润。与此同时,另外两只协同操作的巨鲸地址也在高位止盈。最终,这三个地址合计获利接近3800万美元。
事后持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主要获利操作后,该巨鲸依然持有多达1520万枚XPL的多头仓位,市值超过1020万美元,这显示其可能希望对后续市场走势继续施加影响。

共有4个主要地址参与了$XPL套保狙击,累计获利 4610 万美元(来源:@ai_9684xtp)
我们来看下这次定向狙击是怎么做到的?
利用流动性劣势:过程分工明确,手法老练。链上数据显示,至少有4个巨鲸地址参与了 这 次 狙击,卷走4610万美元:
-
利用流动性劣势: 为什么是XPL?因为它是个盘前合约,没几个人玩,流动性池子浅得像个小水坑。在这种环境下,价格的控制权几乎完全取决于资金体量。巨鲸动用三倍杠杆直接扫空挂单,正是利用了这种结构性的不对称优势,用相对小的成本撬动了整个盘面。
-
制造爆仓连锁反应: 价格从0.6美元到1.8美元的飙升,不是靠真金白银买上去的是,鲸鱼们只用了启动资金,真正的燃料,是所有做空的人。
我给你解释一下这个“死亡螺旋”:鲸鱼用大单拉高价格 -> 你的空单爆仓了 -> 系统强迫你买入平仓 -> 你的买单进一步推高价格 -> 下一个空头的爆仓线到了…
当雪球滚到最大时,巨鲸们从容地在高位将筹码抛售给这些被动买盘,完成了收割。
-
高度协同的作战: 链上资金流向清晰地揭示了这不是单兵作战。至少四个地址在资金来源、建仓节奏、拉盘动作和出或节奏都像是一个一个培训机构里出来的。
-
被放大的平台设计缺陷: HyperLiquid的内部定价机制没有接入外部预言机,意味着在这里,价格是多少,完全由场子里的人说了算。鲸鱼正是利用这一点,在这个浅水滩里“为所欲为”。更讽刺的是,几个月前的JELLYJELLY事件,也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JELLYJELLY事件回顾
此次XPL事件并非孤例。就在今年3月26日,HyperLiquid就曾发生过类似的 JELLYJELLY代币价格操纵事件。当时,某巨鲸地址先是大举抛售JELLYJELLY导致价格暴跌,迫使平台的流动性池(HLP)被动做空。随后该地址迅速反向买入,拉升价格,导致HLP金库亏损近1200万美元。事后,HyperLiquid不得不下架该交易对并对受损用户进行补偿。
尽管平台在JELLYJELLY事件后更新了杠杆和清算机制,但XPL事件的发生表明,其系统在面对巨鲸利用资金和机制漏洞发起的攻击时,依然存在显著的脆弱性。
不想成为下一顿“盘中餐”,参考下边几条
这次XPL事件再次验证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流动性不足的市场,散户就是鲸鱼天然的“对手盘”和“燃料”。 想要避免成为下一次猎杀的牺牲品,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
别去“小池塘”里跟鲨鱼玩
不要轻易参与盘前合约、新币或小币种的杠杆交易。水浅、鱼少、好下手。若非要参与,也必须将其视为高风险投机,投入可以随时归零的资金,切勿抱有“抓住大行情”的幻想。
-
杠杆是吊死你自己的绳子
在这种行情下,2倍杠杆和20倍杠杆没区别,都是一瞬间的事。永远把仓位控制在你能坦然接受亏损的范围,比如你总资金的5%。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
警惕异常盘口和资金流
当你看到一个币毫无理由地垂直起飞,盘口的卖单像纸一样被撕碎,别FOMO,快跑!那不是发财的机会来了,那是屠杀开始了。有能力的交易者可以关注链上数据(参考链上数据平台Onchain Lens、Lookonchain等),巨额资金在攻击前流入特定平台是常见的危险信号。
别在一个规则不透明的赌场里下注玩之前,花五分钟时间看看这个平台有没有预言机,有没有足够的交易深度。
一个好的平台,会想办法保护你,而不是让规则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武器。
事件后HyperLiquid发布了官方说明,全文只有一句话“跟我们没关系,你反思下自己”。

-
别拿身家去赌一个幻想
鲸鱼赚的是信息差和规则漏洞的钱,而很多人亏的是幻想暴富的钱。停止追逐那些不属于你的机会,把精力放在风险控制上,比什么都强。
最后记住一句话:在这个丛林里,最危险的从来不是价格的涨跌,而是那些躲在规则背后,把你当成猎物的人。别做猎物。
CME以太坊期货未平仓合约创历史新高,机构投资者兴趣激增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CoinDesk报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以太坊期货未平仓合约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大型未平仓合约持有者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01个,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以太坊的兴趣显著增强。
解构 WLFI:一个金融基石、市场博弈与宏观叙事的三位一体
撰文:柳叶惊鸿
在 9 月 1 日 WLFI(World Liberty Financial)代币正式开放交易的前夕,市场正被一种混杂着狂热、期待与深度疑虑的复杂情绪所笼罩。无论是将其视为有望复制传奇的「下一个百倍币」,还是出于对历史的敬畏而警惕其成为「LUNA 式的骗局」,这些简单的标签都未能触及 WLFI 真正的本质。
本文旨在基于其稳定币 USD1 由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 Crowe LLP 出具的官方储备金鉴证报告,提出并论证一个核心观点:WLFI 并非一个单一维度的加密项目,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在三个不同层面运行的复合体:
-
金融基石层:一个已被审计证实的、由顶级机构(BitGo)运营的、结构稳健的 RWA(真实世界资产)稳定币系统。
-
市场博弈层:一个由中心化实体利用非对称优势(7.5 亿美元灵活资金)进行战略调控的博弈场。
-
价值锚定层:一个其长期价值与顶层监管导向深度绑定的「合规样板」和宏大叙事。
只有将这三层结构逐一拆解,我们才能穿透市场的喧嚣,客观评估其真实的机遇与风险所在。
第一部分:金融基石分析 —— 已被审计证实的稳健性与风险防火墙
任何一个宏大叙事的加密项目,其根基都必须建立在稳固的金融结构之上。对于包含稳定币的生态系统而言,这一点尤为致命。幸运的是,关于 USD1,我们拥有的并非传闻,而是确凿的证据。
Crowe LLP 于 2025 年 8 月 1 日发布的、针对 BitGo Technologies, LLC 管理的 USD1 储备金的独立鉴证报告,遵循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严格标准。这份报告不仅驱散了疑虑,更揭示了其设计的精妙之处。
关键发现 1:运营与品牌分离的「防火墙」
报告明确指出,USD1 的发行、赎回及储备金管理方是 BitGo Technologies, LLC,而 WLFI 则是品牌的所有方。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风险隔离设计。它意味着,支撑整个生态价值的超过 22 亿美元储备金,并非由 WLFI 这个新兴团队直接控制,而是交由 BitGo——这家在美国金融体系内受到严格监管、声誉卓著且拥有长期加密资产托管经验的专业机构。这道「防火墙」极大地降低了储备金被挪用、管理不善或出现内部操作的风险。
关键发现 2:100% 由高信用 RWA 构成的储备资产
报告详细列明了储备金的构成。以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数据为例,总计约 22.07 亿美元的储备资产由两部分组成:
-
约 3.33 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比约 15%)
-
约 18.74 亿美元的政府货币市场基金(占比约 85%)
这直接证实了 USD1 是一个典型的 RWA 稳定币。其价值并非像 LUNA/UST 那样由内部波动的治理代币通过算法进行空想背书,而是由外部的、高信用的真实世界资产——主要是通过政府货币市场基金间接持有的短期美国国债——进行 1:1 的刚性支撑。这种设计从根本上杜绝了算法稳定币特有的「死亡螺旋」式系统性风险。
关键发现 3:可持续的超额抵押
报告在 Note C 中清晰地对比了资产与负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储备资产的价值比流通中的 USD1 代币数量多出了 798,768 美元。这笔盈余(Surplus)证明了 USD1 不仅是足额抵押,更是超额抵押。这笔盈余很可能来源于储备资产(如国债)产生的、尚未分配的利息,这表明其价值模型不仅稳定,而且具备持续的「生血」能力,为整个系统提供了额外的安全垫。
本章结论:
WLFI 的金融基石极其稳固。其最底层的系统性风险——即稳定币崩溃风险——因其合规的 RWA 模型、专业的第三方托管和已被审计证实的超额抵押,可以被认为已有效排除。
第二部分:市场博弈分析 —— 无后顾之忧的 7.5 亿美元「战略调节器」
在确认了 WLFI 拥有一个几乎无懈可击的金融地基之后,我们便可以将目光投向更高一个维度:WLFI 代币本身的市场博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回顾一则在发布之初就同时引起了华尔街和加密世界高度关注的公开交易。
背景:一笔被新闻报道所证实的「反常」巨额交易
故事始于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ALT5 Sigma(交易代码: ALTS)。根据 ** 路透社(Reuters)和彭博社(Bloomberg)** 当时的报道,ALT5 Sigma 与 WLFI 项目方发布了一项联合声明,宣布达成「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则新闻的重磅之处在于其财务核心:据官方新闻稿披露,ALT5 承诺将收购总价值高达 7.5 亿美元的 WLFI 代币。这笔交易的规模足以使其成为当年加密领域最大的单笔企业投资之一,因此迅速登上了 CoinDesk 和 The Block 等行业媒体的头条。
然而,真正让资深市场分析师们感到困惑,并揭示其背后真实意图的,是隐藏在 ALT5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 8-K 文件中的一个关键细节。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在描述这笔收购时,明确指出其执行 **「没有具体的时间和价格限制」 (subject to no specific time or price limitations)**。
一位来自 The Block 的分析师当时评论道:「在资本市场,一笔如此规模的投资承诺,竟然没有明确的执行窗口期或成本控制区间,这在商业逻辑上是极度反常的。常规投资必须向股东负责,而这看起来更像是在签署一张无限灵活的空白支票。它不是一笔投资,它是一个战略武器库。」
这则被新闻和官方文件反复确认的「反常」条款,正是我们理解 WLFI 市场博弈的钥匙。它清晰地表明:这 7.5 亿美元的首要目的并非追求短期财务回报,而是一个服务于 WLFI 长期战略目标的、拥有极大灵活性的非对称武器。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这 7.5 亿美元的资金,演变成了我们所说的「战略调节器」。而第一部分所论证的、USD1 的绝对稳定,则为这个调节器的使用提供了「无后顾之忧」的底气。项目方在运作市场时,无需担心其任何操作会意外点燃稳定币的「火药桶」,从而引发整个生态的连锁崩溃。
进攻策略:战略性底部构建
在拥有稳固后盾的情况下,团队可以更从容地允许甚至引导市场出现深度的、恐慌性的下跌,制造出所谓的「黄金坑」。因为他们深知,这种波动不会动摇 USD1 的根基。随后,在市场极度恐慌、浮动筹码被大量抛售时,这 7.5 亿美元的「战略调节器」便可启动,以最低的成本完成对市场筹码的战略性归集,一举清洗掉不坚定的持有者。
防守策略:对空头的终极威慑
这笔承诺本身,就是悬在所有潜在空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由于其执行的灵活性(随时、任何价格)和巨大的资金体量,任何试图做空 WLFI 的力量都必须面对一个不可预测的强大对手。这极大地提高了做空的风险和成本,从而在无形中保护了价格的下限。
本章结论:
WLFI 市场并非一个完全自由博弈的场域,而是一个存在强大「宏观调控」能力的中心化市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大的风险已不再是项目归零的风险,而是在项目方主导的战略性波动中,因信息和工具的极度不对称而被「清洗出局」的风险。
第三部分:价值锚点分析 —— 作为「合规样板」的战略价值
如果说稳固的金融结构是 WLFI 的「身」,强大的市场调节能力是它的「术」,那么其与顶层监管导向的深度契合,则是它的「魂」——其价值的最终锚点。
在当前美国推动加密货币合规化的大背景下,一个由 BitGo 托管、Crowe 审计、RWA 支持的 USD1 稳定币,其意义已远超项目本身。它成为了一个向全球监管机构和传统金融市场展示 **「美国合规创新」的完美样板 **。
这个「合规样板」的身份,使其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
-
监管确定性优势:相比于在灰色地带挣扎的其他项目,它在获得美国监管绿灯(尤其是 SEC)的道路上拥有天然的、不可比拟的优势。
-
宏大叙事优势:它可以完美地契合「将美元影响力延伸至数字世界」、「用合规的数字美元迎接全球竞争」等宏大的金融战略叙事。
-
系统集成优势:其透明、稳健、合规的结构,是未来与传统金融系统(TradFi)进行大规模集成的最佳桥梁,想象空间巨大。
因此,WLFI 代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种「监管确定性」所带来的稀缺溢价的提前定价。投资者购买的不仅是其业务生态的增长预期,更是在购买一种与有利宏观政策绑定的稀缺资源。
本章结论:
WLFI 的价值使其表现得像一个 **「政策预期」的金融衍生品 **。其价格是市场对未来友好监管环境预期的「晴雨表」。因此,其最大的系统性风险,也相应地从金融层面转移到了不可预测的宏观政策层面。
最终总结:投资 WLFI 的分析框架与关键观察指标
综合定性:
WLFI 是一个「稳固金融基石 + 中心化市场博弈 + 宏大监管叙事」的三位一体。它是一个需要跨学科视角,结合金融、市场和政策学进行综合分析的新物种。
机遇与风险的最终定义:
机遇:源自于其几乎无懈可击的金融底层,与史无前例的宏大叙事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戴维斯双击效应。
风险:已被清晰地锁定在两个层面:
-
市场博弈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被中心化操盘手清洗的风险)。
-
宏观政策转向风险(作为其价值根基的友好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的风险,正如一些曾经的「加密友好」地区,因政策收紧而风光不再)。
给投资者的三大关键观察指标:
对于希望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投资者而言,情绪化的追涨杀跌毫无意义,持续监控以下三个层面的信号才是关键:
-
金融基石指标(验证层):定期审查由 Crowe LLP(或同等级别审计机构)发布的、关于 BitGo 对 USD1 储备金管理的最新鉴证报告。这是验证其根基是否依然稳固的唯一标准。
-
市场博弈指标(策略层):密切追踪关于 ALT5 执行 7.5 亿美元购买计划的任何新闻、SEC 公告或链上活动。这是判断操盘手意图和市场下一阶段走势的核心信号。
-
宏观政策指标(叙事层):持续关注美国监管机构(如 SEC、财政部)对加密货币的官方表态、相关法案的立法进展,以及整体监管环境是趋于宽松还是收紧的明确信号。这是决定 WLFI 长期价值天花板的核心变量。
TREE短时涨超100%,现报0.58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行情显示,受上线Upbit影响,TREE短时涨超100%,突破0.6美元,现报0.58美元。
Upbit 将上线 TREE 韩元、BTC 及 USDT 交易对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官方公告,Upbit 将上线 TREE 韩元、BTC 及 USDT 交易对。
巨鲸0xa523持续加仓ETH多单,总持仓达86,845枚ETH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巨鲸0xa523继续增加其ETH多头头寸,目前总计持有86,845枚ETH,价值约2.977亿美元,清算价格为4,342.8美元。
BTC突破113000美元,24小时涨幅为1.22%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HTX行情显示,BTC突破113000美元,现报113005美元,24小时涨幅为1.22%。
菲律宾参议员提议将国家预算上链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Decrypt报道,菲律宾参议员Bam Aquino在周三举行的马尼拉科技峰会上提出将国家预算放置于区块链平台,使每一比索支出都能被公民追踪。”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我们将成为第一个将预算放在区块链上的国家,”Aquino表示。
数据:73.9%的YZY交易者遭遇亏损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 Bubblemaps 监测,YZY 代币自发行以来共有超 7 万地址参与交易:
在70,201名Solana代币交易者中,高达73.9%(51,862人)遭遇亏损,总亏损额达7484.8万美元。
亏损者细分:51,862人出现亏损;其中5,269人亏损超过1千美元,累计损失6979.4万美元;
1,025人亏损超过1万美元,累计损失5667.7万美元;
108人亏损超过10万美元,累计损失3136万美元;
3人亏损超过100万美元,累计损失506.5万美元。
整体呈现负收益状态,总体亏损820.7万美元。

Bitplanet 将成立比特币财库公司,拟购买 4000万美元比特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 Bitcoin Magazine 披露,Bitplanet 将成立韩国首家比特币财库公司,计划购买 4000 万美元的比特币。
巨鲸qianbaidu.eth向Hyperliquid存入572万美元,并买入394万美元HYPE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巨鲸地址「qianbaidu.eth」在休眠 5 个月后,向 Hyperliquid 存入 572 万美元,并以 394 万美元购买了 81,572.11 枚 HYPE,目前仍持有 178.7 万 USDC,且在 48.2 美元价位挂单购买 HYPE。
Lighter 的 ETH 和 HL 的 XPL 都插针,如何避免大户操纵而被清算?
撰文:Jaleel 加六
《黑镜》最后一季的第一集《琼糟透了》的故事:女主随手点了「同意」,结果平台依据那份没人细看的用户协议,把她的日常「合法」做成了真人剧全球播放。
事实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用户协议。做 Perp 也是一样,清算规则就是这个赛道的「用户协议」。
它不性感不显眼,却非常非常重要。同一个代币,每一家交易平台有不同的深度,不同的 K 线走势,又有不同的清算机制,仓位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今天的两个 perp dex 的例子就是很好的教材:同一时间,Binance 的盘前合约报价并未出现同等幅度波动的情况下,Hyperliquid 上的 XPL 价格在约 5 分钟里被拉到接近 +200% ;以及 lighter 上的 eth 价格插针到 5100 美元。
极端行情之下,有人欢喜有人愁。
短短一小时内,Hyperliquid 多只巨鲸通过推高价格清掉对手盘空单,合计获利近 3,800 万至 4,610 万美元;其中被广泛关注的 0xb9c…6801e 地址自 8 月 24 日起埋伏多单,在 5:35 的「扫簿」后,仅一分钟盈利约 1,600 万美元;HLP 在本次异动中净赚约 4.7 万美元。但空头就没这么幸运了,0x64a4 的 XPL 空头在几分钟内遭连环清算,损失约 200 万美元;0xC2Cb 的空头被全额清算,损失约 459 万美元。
与其说是这是一场「坏人的操纵」,更不如说这是清算制度与市场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给所有加密玩家新的一课:永远要关注深度和清算机制。
清算是如何产生的?
在任何一家永续合约平台,都最先要明白的是:初始保证金(IM)和维持保证金(MM):IM 决定能开的最大杠杆;MM 是清算线,当账户权益(抵押金加未实现盈亏)跌破它,系统会接管仓位并进入清算流程。
接着是看价格。判定是否清算的价格不是最后一笔成交价,而是标记价(Mark)。它常由外部指数、语预言机与平台自有订单簿共同决定,并经过平滑与抗操纵处理;而指数价更接近纯外盘的加权现货参考;最新价(Last)是本平台的最近成交,容易受瞬时扫单操控价格。
所以当「账户权益 < 维持保证金」时,清算启动。但至于清算的细节,还是取决于平台自己的那套清算执行机制。
Hyperliquid:让市场吃掉清算单
先看 Hyperliquid。Hyperliquid 的清算机制是:当账户权益跌破维持保证金(MM),系统优先把清算单直接打进订单簿,以市场化方式吃掉风险。
如果是大仓位(比如 >10 万 USDC),通常会先清 20%,然后冷却约 30 秒,再触发时就可能整仓处理。如果还清不掉、而且进一步恶化到更深阈值(例如权益低于 2/3×MM),就会触发后备清算,由社区化的 Liquidator Vault(HLP 组件)接管。为了保证「兜底能持续」,这一步很多情况下不退维持保证金。
整个流程不收「清算费」,但在盘前等外部锚弱、深度比较差的情况下,清算动作本身会进一步推着价格朝同向走一段,造成短时上涨的旋螺。
与此同时,Hyperliquid 的标记价由外部 CEX 报价与自身簿面共同决定,波动时刻若由内盘成交主导,也会加快触发节奏。另外,逐仓和全仓在后备阶段也不一样:全仓(Cross)被接管时,可能会把全仓的头寸和保证金一起转走;逐仓(Isolated)只动这笔仓和它的隔离保证金。

所以把时间拨回到今天凌晨,来短暂回顾一下 Hyperliquid 的 XPL 事件。自 5:35 起,Hyperliquid 的 XPL 买盘以「狂扫订单簿」的方式迅速抬升成交区间,标记价被平台内的撮合主导,上跳的幅度远超正常时段。
对于一侧高度拥挤的空头而言,这一上跳导致账户权益 / 维持保证金这条比值被瞬间压低:当权益跌破 MM,系统按既定流程接管仓位。接下来,系统会在订单簿里买入来平空(体量较大者可能先部分清并进入冷却期),而这组平空买单本身又会继续推高价格与标记价,触发更多空头跌破 MM。几秒至几十秒的时间里,「扫簿→触发清算→清算再扫簿」的正反馈就形成了——这也是价格在短短数分钟里接近 +200% 的机制性解释。
如果在簿面上仍然清不掉,而被清算账户的权益进一步跌至更深阈值(如 2/3×MM),后备清算机制会接力,把兜底的买单继续接过来,确保风险在系统内被「吃掉」。
待到订单簿恢复深度、清算队列消化完成,主动做多的地址开始获利了结,价格便像过山车一样从高位迅速回落——这就是「Hyperliquid 的 XPL 几分钟近 +200% → 连环空头清算 → 快速回落」的全过程。
这其实就是盘前流动性深度 + 头寸拥挤 + 清算机制,三者耦合下导致的必然结果。
Lighter 真的会更早爆仓吗?
再来看看 Lighter。今早 Lighter 上的 ETH 价格插针到 5100 美元,也同样引起了不少注意。作为老外 CT 圈非常喜欢的目前交易量仅次于 Hyperliquid 的 perp dex,Lighter 在价格上的上下插针也曾因引起过多次讨论。
Lighter 设有三条阈值:IM(初始保证金)>MM(维持保证金)>CO(关停保证金)。跌破 IM 进入「预清算」,只能减不能加;跌破 MM 进入「部分清算」,系统按预先计算的「零价格(Zero Price)」逐笔发 IOC 限价单替你减仓。零价格的设计保证:即便按零价格成交,账户健康度也不会被继续恶化;若以更优价格成交,系统会抽取不超过 1% 的清算费充入 LLP(保险基金)。再往下,权益低于 CO 触发「完全清算」,清空全部仓位并将剩余抵押划入 LLP;若 LLP 资金不足以兜底,还会启用 ADL(自动减仓),把对手侧杠杆高 / 浮盈大的仓位按各自零价格对敲掉一部分,力求在系统层面「不伤及无辜」的前提下完成去杠杆。整体而言,Lighter 牺牲了一些「清算速度」,换取了对账户健康度与簿面冲击的可控。

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Lighter 的爆仓价格比其他 dex 都高很多,会提前爆仓?
更准确的回答是:是,也不完全是。
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说,Lighter 的「更早清算」是分批「减仓救火」:它按「零价格」发 IOC 限价去减仓,目标是不恶化账户健康度,很多时候是把仓位减到安全,并不等于把你「爆」掉;只有再恶化到 CO 才会清空。
所以,不能简单说「Lighter 更容易爆」,而是更温和地清算和减仓,把风险「摊开」,降低一次性扫簿带来的价格冲击;代价是若以优于「零价格」成交会收取≤1% 清算费入保险基金(LLP)。
而有意思的是,早期 Lighter 的积分权重中对清算金额的权重是比较大的,据 Lighter 社区成员 0xTria 的分析,当时账户的首次爆仓是「每爆仓 1 美元≈1 积分」,而社区对积分的估值是在 15-30 美元,这直接诱发了不少用户利用子账户和新账户来「刷爆仓换积分」的套利。不过在数周后的版本里,这一权重已被显著削弱了。

如何避免被坏人操纵
币圈是弱肉强食的,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要想的不是赚多少倍数,而是尽可能减少被清算、被大户拿捏的几率。那么如何能尽可能减小可能性呢?
看筹码结构
ASXN 的数据平台整理的几个 Hyperliquid 数据就非常有借鉴性:
比如 OI/ 市值比率数据。未平仓合约(OI)除以市值,用百分比表示。比率越高,说明衍生品仓位在代币体量里占比越大,更容易被资金推动。典型的例子是此前 HLP 清算金库继承的头寸一度超过 JELLY 流通量的 40%,于是币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推就倒。


同样,DEX 流动性表也可以快速查看代币的链上流动性及其被操纵风险,并识别持有者囤积的迹象。
资金费率及与主要中心化交易所的比较让我们能发现可能被操纵的资产。当大额头寸进入稀薄的未平仓合约时,资金费率与其他交易所相比可能出现异常。
测量深度
怎么量深度?可以测试把价格推上下 2% 要花多少钱:把价格推高 2% 需要多少买单量。把价格压低 2% 需要多少卖单量。
这就是最优买 / 卖外侧的真实挂单厚度,也就是大户的攻击成本。深度差的资产=更低成本就能把价打歪,操纵门槛低,自然风险高。

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在流动性最好的平台上,尽可能交易流动性最好的代币。

以最核心的 BTC/USDT 为例,在 0.01% 的价差区间内,几个目前主流的 perp dex 深度分别是:edgeX $6M 、 hyperliquid $5M,Aster $4M、 Lighter $1M。
这也意味着,其他山寨币的流动性都将远远低于这个水准和深度,被操纵的风险性也会大大提升,更不用说是 XPL 这样的盘前交易代币。
一定要读完清算协议
能看清规则的人,通常也更容易看清自己能承担的风险。
在开始正式交易之前,一定要读完所有的清算规则:标记价怎么算?平台到底是以外部指数价为主,还是自家订单簿的权重很高?尤其是盘前 / 冷门品种,要警惕 Mark 是否容易被内盘成交带着走。可以在正常时段和异动时段多盯 Mark/Index/Last 三个数,观察是否偏离太严重。
是否存在分层保证金?如果有的话,仓位越大,维持保证金越高,也就意味着爆点前移。清算路径是市价扫订单簿还是分批建仓?清算比例是多少?后备清算的触发条件是什么?有清算费吗?清算费用是流向团队收入 、金库 Vault 还是基金会回购?
另外,即使两个交易平台对冲做套保,在忽略深度和清算机制的情况下,也仍然有着非常大的风险。跨平台对冲≠本平台保证金,这两件事要分开看。能止损一定要设止损,能逐仓就逐仓,逐仓只会动这笔仓及其保证金,全仓就只放你能承受的流动性。
最后需要提示的是,合约机制的风险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大。
SOON 基金会公布 Hyperliquid 上跟单平台 simpfor.fun 首批空投细则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官方消息,SOON 基金会公布 Hyperliquid 上跟单平台 simpfor.fun 首批空投细则,预计将发放 1,500,000 $SOON 代币。
空投根据用户在 simpfor.fun 的跟单交易量发放,基础奖池 1,000,000 $SOON,额外奖池 500,000 $SOON,额外奖池将按持有 Coming SOON NFT 数量给予 30%–70% 加成。目前Simpfor.fun总用户量超过2.5亿
高盛持有价值7.21亿美元以太坊ETF,为最大持有机构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 13F 文件显示,高盛持有价值 7.21 亿美元以太坊 ETF,为最大持有机构,其次是 Jane Street (持有 1.9 亿美元)和 Millennium(持有 1.86 亿美元)。(Cointelegraph)

AI公司Anthropic警告Claude聊天机器人被用于大规模网络攻击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Anthropic发布最新威胁情报报告,揭示其AI聊天机器人Claude正被网络犯罪分子利用进行大规模网络攻击。犯罪分子通过”情感黑客”技术操纵AI,即使只有基础编码知识也能执行复杂攻击,部分勒索金额高达50万美元。报告还指出北韩IT工作者利用Claude伪造身份,成功获取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职位,将收益转移至受国际制裁的北韩政权。
韩国警方逮捕虚拟货币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达 410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 News1,韩国警方近日逮捕一伙通过虚拟货币实施投资诈骗的嫌疑人。该团伙通过群发短信称用户获得 “空投奖励”,引导其下载安装虚假 App 并发放名为 GCV 的虚拟货币,诱导投资高达 57 亿韩元(约 410 万美元)。
Michael Novogratz:华尔街难民
撰文:Thejaswini M A
编译:Block unicorn
2022 年 5 月 18 日。迈克尔·诺沃格拉茨(Michael Novogratz)盯着自己的手臂。
Terra Luna 的纹身凝视着他。这个新月纹身让他损失了数百万美元,几乎毁了他的名声。Luna 的价格在 72 小时内从 80 美元暴跌至零,蒸发了 600 亿美元,加密货币圈现在称之为「死亡螺旋」。
大多数首席执行官会聘请危机管理公司,责怪市场操纵,或者干脆保持沉默,直到新闻周期过去。
诺沃格拉茨呢?他坐下来写了一封信。
「我的纹身将时刻提醒我,风险投资需要谦逊,」他在信中写道,详细解释了哪里出了问题,以及 Galaxy Digital 从支持加密货币史上最大灾难之一中学到了什么。这封信当天下午公开。
当赌注失败时,通常会采取标准策略:发布措辞谨慎的声明,将注意力转移到「市场条件」上,然后等待头条新闻消退。诺沃格拉茨没有这样做。他写了一封信。
他没有推卸责任,而是详细描述了 Terra 发生了什么,Galaxy Digital 误判了什么,以及他自己学到了什么。在金融界,坦白并非闻所未闻,但他将其变成了一种行业案例研究。其他人可能试图淡化损失,而他却将自己的失误置于聚光灯下,邀请大家一起记录教训。
诺沃格拉茨从来都不是典型的华尔街人。这位前高盛合伙人和普林斯顿摔跤手,通过将胜利和失败都视为下一次重大行动的素材,建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Terra Luna 的崩溃足以终结大多数加密货币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对诺沃格拉茨来说,这只是他故事中的又一章,这个故事始于摔跤垫,途经货币交易大厅,如今涵盖了从比特币倡导到价值数十亿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个人成长
1964 年 11 月 26 日。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
迈克尔·诺沃格拉茨出生在一个有七个孩子的家庭,排行老三,这个家庭对待竞争就像其他家庭对待蔬菜一样:必须的、有益的、不容商量的。他的父亲曾在西点军校踢足球,因此对卓越的期望是基本的,至少也要表现出令人信服的成绩。
在 Fort Hunt 高中,诺沃格拉茨发现了摔跤。这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个实验室,让他学会了如何读懂对手、在压力下管理风险,并理解准备比天赋更重要。
他在州级比赛中获得亚军,随后被普林斯顿大学招募。在常春藤盟校参加一级摔跤比赛意味着要减重、进行战术准备,并且一切都取决于个人表现。诺沃格拉茨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摔跤队的队长,并于 1986 年和 1987 年获得常春藤联盟最佳阵容一队的荣誉。
1989 年 4 月 1 日。高盛。
诺沃格拉茨作为短期债券销售员加入高盛,他是每年涌入的数百名年轻新兵之一,都希望成为合伙人。大多数人在五年内就会失败。少数人会致富。更少数的人会理解更大的游戏规则。
诺沃格拉茨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时机把握和愿意接受别人可能回避的任务。1992 年,高盛将他派往亚洲,在接下来的七年里,他经历了货币波动、利率冲击,最终见证了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段经历让他亲眼目睹了现代市场最动荡的篇章之一,并使他成为高盛的全球宏观专家之一。
这段时间在货币和利率市场的工作经验使他在 1998 年当选合伙人时成为高盛的全球宏观专家之一。
合伙人身份带来了股权、利润分成以及参与公司内部投资机会的权限。更重要的是,这使他在高盛准备主导未来十年金融市场时,成为全球宏观专家之一。
但诺沃格拉茨的攀登生涯并未结束。
Fortress 帝国及其陨落
2022 年。Fortress 投资集团。
诺沃格拉茨离开高盛,加入了 200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另类投资平台之一。Fortress 正在从私募股权和信贷扩展到全球宏观,他们需要一个懂得如何从货币混乱、利率波动和商品超级周期中赚钱的人。
当时,各国央行积极管理汇率,新兴市场逐渐向国际资本开放,科技也催生了从巴西雷亚尔到铜期货等各种商品交易的新方式。宏观投资正进入黄金时代。
诺沃格拉茨掌管了 Fortress 的宏观基金,该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增长至 23 亿美元。该基金成功运营了十多年,直到 2008 年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2007 年 2 月。Fortress 上市。
该公司成为美国首家大型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上市,短暂地在纸面上造就了多位亿万富翁。诺沃格拉茨及其合伙人登上杂志封面,并在主要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在 18 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是金融行业的明星,乘着信贷泡沫的巅峰。
然后,2008 年如陨石撞击般来袭。
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宏观交易的环境。中央银行开始更密切地协调政策,货币关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变化,许多宏观基金利用的市场低效率现象消失了。
到 2013 年,宏观基金陷入困境。后危机时代对许多宏观策略来说都充满挑战。协调的中央银行政策减少了宏观交易员所需的市场波动。过去十年行之有效的方法突然完全失效。
2015 年 10 月。公告发布。
Fortress 将清算 23 亿美元的宏观业务。诺沃格拉茨将退出,资本将返还给投资者。十三年打造的行业顶级宏观业务以一纸新闻稿和一系列最终投资者电话会议告终。
这次关闭本可能终结职业生涯。然而,诺沃格拉茨将其视为一次教育。宏观基金的成功建立在识别政策驱动的市场错位并在他人察觉前加以利用上。其失败反映了市场条件的变化,而非管理不善。
他比自己预想的更早需要这一教训。
数字淘金热
2013 年。纽约,Fortress 办公室。
Fortress 投资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老高盛同事皮特·布里格给诺沃格拉茨打来电话,问了一个改变他人生的问题:「兄弟,你知道比特币吗?」
答案是一无所知。
诺沃格拉茨从未听说过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或加密货币。像大多数传统金融专业人士一样,他认为这要么是骗局,要么是程序员的玩具。
但布里格与加州的朋友交谈后,确信比特币代表了某种更重要的东西。他们与前老虎管理公司高管丹·莫尔黑德合作,后者创立了 Pantera Capital,首批专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公司之一。
他们以比特币价格在 200 美元左右时首次购买。最初,这只是另一笔宏观赌注。如果数字货币成功,早期采用者将获利。如果失败,他们也能承受损失。
这是一个在中央银行推行前所未有货币扩张时出现的非主权价值储存手段。它提供了技术颠覆的敞口,同时对冲货币贬值。
到 2016 年,诺沃格拉茨成为加密货币最显眼的倡导者之一,出现在财经电视上,向可能忽视其他加密货币爱好者的机构观众解释数字资产。他的高盛背景和宏观投资经验使他在传统投资者中具有可信度,这些投资者刚开始将加密货币视为合法资产类别。
但倡导还不够。他想打造一些东西。
2018 年 1 月 9 日。Galaxy Digital 官宣。
诺沃格拉茨公布了打造一个综合数字资产平台的计划,结合交易、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和自营投资。
愿景是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高盛,为机构提供与传统投资银行相同的服务范围,但专注于数字资产市场。
通过与加拿大公司进行业务合并,Galaxy 得以在加密货币业务监管框架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公开上市。2018 年 7 月 31 日,Galaxy 完成反向收购,并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以 GLXY 代码开始交易。
Galaxy 的商业模式与纯加密货币公司不同。该公司不是简单地买入并持有数字资产,而是积极交易其金库头寸,利用成功交易的收益为运营和扩张提供资金。这种方法比纯粹持有策略更灵活,但意味着财务结果部分依赖于市场时机和交易表现。
在加密货币牛市期间,这一策略表现极为出色。随着比特币和以太坊升值,Galaxy 的金库操作产生数亿美元的收益。该公司在加密基础设施和应用上的风险投资,随着生态系统的成熟创造了更多价值。
但 2022 年带来了新的挑战。
2022 年 5 月。Terra Luna 生态系统在几天内崩溃,蒸发了 600 亿美元的价值,摧毁了加密货币界最受追捧的项目之一。当 Luna 的算法稳定币机制灾难性地失败时,Galaxy Digital 面临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Galaxy Digital 早在 2020 年就以每枚 0.22 美元的价格投资了 1850 万枚 LUNA 代币,并在价格上涨时逐步卖出。到 2022 年 4 月 LUNA 达到 119 美元的顶峰时,Galaxy Digital 已赚取数亿美元的利润,并将其持仓几乎减至零。当算法稳定币机制最终失败时,Galaxy Digital 的直接财务风险微乎其微:仅剩约 2000 枚 LUNA 代币,崩盘后价值不足十美元。
诺沃格拉茨没有掩饰错误,而是发表了一篇详细解释,阐述了问题出在哪里以及这次事件提供了什么教训。他的首席执行官信件讨论了风险管理、尽职调查流程以及在加密货币领域区分可持续商业模式与实验性协议的重要性。
他承认,鉴于项目的实验性质,他对 Luna 的公开支持,包括纹上 Luna 的纹身,为时过早。

这封信成为 Luna 崩盘后最广泛引用的分析之一,因为它诚实地评估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可能在新兴技术上出错。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押注
2024 年。纽约,Galaxy 办公室。
在加密货币市场从 Terra Luna 和 FTX 崩盘中恢复之际,诺沃格拉茨已经在计划 Galaxy 的下一步发展。该公司宣布大幅扩展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利用其在能源密集型计算运营方面的经验,进入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市场。
Galaxy 通过其加密货币挖矿业务学会了如何运营大规模计算基础设施。优化比特币挖矿的技能可以应用于人工智能计算,但可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可预测的收入流。
2024 年 8 月,Galaxy 为其德克萨斯州 Helios 数据中心园区获得了一项 14 亿美元的项目融资。该设施将为 GPU 云提供商 CoreWeave 提供 800 兆瓦的计算能力,签订了一份为期 15 年的合同,Galaxy 预计每年将产生超过 10 亿美元的收入。
Helios 项目旨在全面建设时开发高达 3.5 吉瓦的电力容量,使 Galaxy 成为供应受限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该商业模式承诺比加密货币交易业务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可预测的收入。
该公司维持其既有的加密货币业务,同时扩展到利用其现有专长的邻近技术领域。
加密货币一直是金融与戏剧的结合体。很少有人像诺沃格拉茨这样完美体现这一点。
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交易员,也是一个交易的讲故事者。Luna 的纹身、坦诚的信件、有线电视上的露面。这些不仅是坦白或品牌宣传,而是证明市场既受叙事驱动,也受数据驱动。
他所建立的企业,无论是 Fortress 的宏观基金,还是 Galaxy 结合交易、风险投资和现在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混合体,都是试图为比任何个人更大的力量赋予形态。货币的波动性、去中心化金融、机器学习的计算需求。
如果他有时看起来鲁莽,那是因为他在没有确定性的领域中冒险。而如果他有时看起来有先见之明,那是因为这些领域奖励那些行动迅速、承受损失并仍能加码下一次赌注的少数人。
对诺沃格拉茨来说,问题从来不是加密货币或人工智能会否遭遇失败。因为它们不可能一直上涨。问题在于谁能建立足够坚韧的平台来经受住这些失败。在围绕他的所有混乱和戏剧中,这可能成为他最重要的贡献:为下一代冒险者提供站得更高的脚手架。
今天就到此为止。
The Sandbox创始人辞职,公司裁员50%并转向Web3应用和Launchpad计划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The Big Whale披露,元宇宙项目The Sandbox正经历重大变革。联合创始人Arthur Madrid和Sébastien Borget已退出日常运营,Animoca Brands执行官Robby Yung接任CEO。Borget将转任全球大使,Madrid则成为非执行主席。
公司同时进行大规模裁员,超过50%的员工受到影响,并关闭多个国家办公室,包括阿根廷、乌拉圭、韩国、泰国、土耳其以及法国里昂办公室。
The Sandbox正减少对元宇宙的专注,转向开发更广泛的Web3应用,包括基于Base的memecoin启动平台。
Linea LXP 女巫分布:1000-2000积分区域女巫账户占比超一半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Nansen分析数据显示,Linea LXP激励计划中大量用户被识别为”Sybil”(女巫攻击)账户。图表数据清晰展示,在积分分布的高峰区域(约1000-2000积分范围),红色部分(被标记为Sybil账户)明显多于绿色部分(正常账户)。

Upbit 24 小时交易量排行:CRO、ETH、SOL 位居前三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 CoinGecko 数据,过去 24 小时,Upbit交易量达 30.88 亿美元,上涨 22.73%,交易量排行前五的代币分别为:
CRO(交易量占比 23.08%,成交额 7.13 亿美元)
ETH(交易量占比 10.85%,成交额 3.35 亿美元)
SOL(交易量占比 9.59%,成交额 2.96 亿美元)
LPT(交易量占比 7.93%,成交额 2.45 亿美元)
XRP(交易量占比 7.09%,成交额 2.19 亿美元)
CRO短时突破0.37美元,24小时涨幅超70%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行情显示,Cronos(CRO)短时突破0.37美元,现报0.358美元,24小时涨幅超70%。
此前消息,特朗普媒体集团与 Crypto.com 达成合作,拟成立 64.2 亿美元 CRO 资产储备公司。
昨日以太坊现货ETF净流入3.1031亿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Trader T监测,昨日以太坊现货ETF总净流入3.1031亿美元,贝莱德ETHA贡献2.6574亿美元,占比超85%;富达FETH流入2052万美元;灰度迷你ETH流入1505万美元;灰度ETHE流入565万美元;Van Eck ETHV流入335万美元。
《火币一姐》第三季复赛 C 组将于今日 19:00 正式开赛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火币一姐》第三季复赛C组将于今日19:00正式开赛。今晚6位选手将围绕“Web3女孩的无限可能“短视频创作、“我心中的Web3”主题演讲及才艺展示三个环节展开角逐,最终4位选手可获得决赛席位。
据悉,本届赛事热度持续攀升,官方投票通道突破2万人参与,首场直播互动量达10.3万次,今日赛事直播间增设多轮抽奖环节,观众观看期间可随时领取空投。
赛事直播预约和投票通道:
https://www.htx.com.de/microapps/zh-cn/group-vote/2025?disableNav=YES&content=2

Hotcoin热币交易所将于8月28日上线CAMP合约交易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官方消息,Hotcoin热币交易所将于2025年8月28日上线以下交易对:
CAMP/USDT(合约),支持最高20倍杠杆
上线时间:2025年8月28日12:00(UTC+8)
昨日比特币现货ETF净流入8110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8 月 28 日,据Trader T监测,昨日比特币现货ETF总净流入8110万美元。贝莱德IBIT流入5073万美元,富达FBTC流入1465万美元,景顺BTCO流入671万美元,富兰克林EZBC流入648万美元,Ark Invest ARKB流入558万美元,Bitwise BITB流出305万美元。Valkyrie、VanEck、WisdomTree和灰度系列产品当日无资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