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特朗普旗下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比特币 ETF S-1 注册声明。
月度归档: 2025 年 6 月
美国4月贸易帐录得-616亿美元,为2023年8月以来最小逆差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 4 月贸易帐 -616 亿美元,预期-700 亿美元,前值由-1405 亿美元修正为-1383 亿美元,为 2023 年 8 月以来最小逆差。
美元指数DXY跳水,短线下跌15点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元指数 DXY 跳水,短线下跌 15 点,现报 98.6。
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和国际贸易数据公布后继续下跌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和国际贸易数据公布后继续下跌,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最新下跌 4.5 个基点,至 4.322%。
美国至5月3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4.7万人,预期 23.5 万人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至 5 月 31 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4.7 万人,预期 23.5 万人,前值由 24 万人修正为 23.9 万人。
华盛顿八大加密货币政策组织联合呼吁将《区块链监管确定性法案》纳入市场结构立法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前福布斯商业记者 Eleanor Terrett 披露,华盛顿特区八大加密货币政策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国会将《区块链监管确定性法案》(BRCA) 纳入市场结构立法。
这八家组织包括去中心化金融基金会、Coin Center、Solana 研究所、数字商会、区块链协会、加密委员会、比特币政策研究所和 Paradigm,他们强调该修正案对保护不托管客户资金的软件开发者和基础设施提供商至关重要。
该修正案最初由共和党党鞭提出,现已获得两党支持,被业内视为去中心化金融开发者的基础政策保障。联合声明敦促立法者将 BRCA 纳入众议院的数字资产市场结构法案 CLARITY Act,该法案预计下周进行标记。
机构:欧洲央行如期再度降息,或加深特朗普对鲍威尔的不满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机构分析指出,欧洲央行周四如期再次下调利率,这可能会加深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失望情绪。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三表示,鲍威尔现在应该降息,并以欧洲央行的举措为例。公平而言,欧洲央行的决定(相比于美联储)可能更加明确,因为宏观不确定性的影响和特朗普关税的影响更有可能抑制欧洲的价格,同时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野村证券经济学家Andrzej Szczepaniak认为,到9月份,欧洲央行的主要利率有可能从目前的2%进一步降至1.5%。稍后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最大的问题是,决策者还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借贷成本——一些人认为,利率已经低到不会对经济构成限制,并反对进一步大幅降息。
欧洲央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将影响投资和出口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欧洲央行表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将影响投资和出口,贸易战升级将导致经济增长和通胀放缓。通胀目前大约在 2% 目标的中期水平附近,决心确保通胀率稳定在其 2% 的中期目标水平。
未提前承诺特定的利率路径,预计 2025 年 GDP 增长率为 0.9%,2026 年为 1.1%,2027 年为 1.3%。(3 月预期分别为 0.9%、1.2%、1.3%);预计 2025 年通胀率为 2.0%,2026 年为 1.6%,2027 年为 2.0%。(3 月预期分别为 2.3%、1.9%、2.0%)
欧洲央行降息25BP,符合市场预期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欧洲央行将存款机制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2%,符合市场预期,为连续第 7 次会议降息。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分别从 2.4% 和 2.65% 下调至 2.15% 和 2.4%。
BTC 突破 105,000 美元,日内跌幅缩小至 0.17%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HTX 行情数据,BTC 突破 105,000 美元,现报 105093.99美元/枚,日内跌幅缩小至 0.17%。
欧洲议会将于 7 月就技术主权提案进行投票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欧洲议会将于 7 月就由亲比特币议员 Sarah Knafo 领导的工业、研究和能源委员会(ITRE)提交的技术主权提案进行投票。
该非约束性报告于 6 月 3 日获 ITRE 通过,呼吁制定欧洲数字生态系统政策,指出欧洲在云计算、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通信基础设施等战略领域落后于美国和中国。提案建议消除私人投资创新的障碍,推广节能计算和区块链基础设施,并保障数字金融隐私。
Knafo 表示:”如果所有右翼政党投赞成票,我们有很大机会获得多数支持。但左翼政党正向中右政党施压以阻止它。”她强调欧洲拥有追赶美国和中国所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只需合适的政治框架让他们在欧洲工作。
此前,Knafo 曾公开反对欧洲央行的数字欧元计划,并呼吁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
CUDIS 已开放空投申领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AI 驱动的可穿戴 DePIN 项目 CUDIS 宣布已正式开放 CUDIS 代币空投申领。
此前消息,CUDIS 公布代币经济学,CUDIS 代币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TGE 流通量为代币总供应量的 24.75%。代币 25% 将分配给社区,激励多个赛季用户的参与,首个赛季分配总量 5%。第一季空投申领将于北京时间 6 月 5 日 20:00 开放,总计 5000 万枚 CUDIS 分配给超 6 万名社区活跃用户。
实测年化超20%,解锁TRX“一鱼多吃”的财富密码
近期,TRX可谓在加密领域风光无限!根据TRONSCAN最新数据显示,5月波场TRON协议总收入超3.4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平均每日收益高达1100万美元。就在昨日(6月4日),TRON官方表示,“TRX减产”提案也将于6月10日正式开启投票,若提案通过,TRX链上供应量将直接减少。
过去3个月,TRX币价一路狂飙,从0.21美元最高冲到0.28美元,涨幅轻松突破30%。5月先是美国SEC正式受理了Staked TRX ETF的申请。倘若该申请能够顺利获批,TRX的币价极有可能迎来一波大暴涨,其未来走势令人充满遐想。
现在,越来越多的加密社区用户已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潜在机遇,纷纷开始行动,积极买入并坚定持有TRX代币,静静等待ETF申请获批时能捕获那波丰厚的潜在涨幅,期待着在这场财富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仅仅买入TRX并持有,在不少投资者眼中,似乎有些“守着金山却不知如何开采”的遗憾,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如何使手中持有的TRX实现收益最大化?寻找靠谱的收益渠道,积极参与稳健的生息策略,已然成为广大TRX持有者的首要。
在TRON生态的原生DeFi应用——JustLend DAO平台上,有一个堪称TRX“生息神器”的组合神矿“sTRX +USDD”。经过实际测试验证,通过质押TRX参与该组合,年化收益轻松突破20%,这无疑为TRX持有者提供了一条极具吸引力的财富增值路径。而且,操作过程极为简便,只需简单几步,投资者便能在JustLendDAO平台上开启“躺赚”模式,让手中的TRX实现“一鱼多吃”,将多重收益轻松收入囊中,真正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JustLend DAO金矿“sTRX+USDD”:解锁TRX“一鱼多吃”的财富密码
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追求高收益始终是投资者们不懈的目标。JustLendDAO平台上的“sTRX + USDD”金矿组合,为TRX持有者提供了一条实现财富稳健增值的最佳路径,让TRX能够“一鱼多吃”,带来多重收益。
TRX在链上质押能获得近20%的年化高收益,这一诱人的回报主要通过JustLendDAO平台上的“sTRX + USDD”两个矿池得以实现。
在深入探究其具体运作流程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JustLend DAO、sTRX、USDD这三个关键产品的主要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 Justlend DAO原本基于波场TRON网络上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如今已成长为TRON生态中至关重要的DeFi生态系统中心。它能丰富多样,涵盖了抵押借贷、质押TRX(即Staked TRX质押TRX以换取sTRX质押凭证代币)、能量租赁(Energy Rental),以及支持用户探索使用各种DeFi应用程序等。根据DeFiLlama数据,截至6月5日,该平台锁仓的加密资产价值高达34亿美元,稳坐TRON网络上TVL最高的DeFi协议宝座,其实力与影响力可见一斑。
- sTRX也就是Staked TRX,是Justlend DAO推出的TRX流动质押产品。用户只需将TRX质押就可获得sTRX质押凭证代币。sTRX作为一种生息资产代币,可自动捕获TRON网络上的节点投票奖励和能量租赁收益。正因如此,sTRX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热度居高不下。截止到6月5日,JustLendDAO上质押的TRX数量约81亿枚,价值约21.9亿美元,参与地址数高达4360,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 USDD2.0是运行在TRON网络上的去中心化稳定币,与美元保持1:1挂钩。用户可以通过质押TRX、sTRX、USDT等多种优质加密资产进行超额抵押铸造。6月5日USDD发行量已超4.2亿美元,实力不容小觑。
那么,JustLend DAO上的“sTRX + USDD”金矿组合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
具体而言,用户在JustLend DAO平台将TRX质押,使其转化为生息资产sTRX;随后,利用sTRX进行抵押,铸造出稳定币USDD;完成这一系列铸造操作后,用户获得的USDD参与JustLend DAO平台质押或存入赚取收益活动,便能够同时享有JustLend DAO sTRX质押收益以及USDD存入收益的双重丰厚回报。
整个流程可以简洁地概括为:TRX质押为生息资产sTRX → 使用sTRX铸造为稳定币USDD → USDD参与JustLend DAO质押赚取利息。
通过这样的操作,TRX实现了“一鱼多吃”,其收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质押为sTRX所带来的底层收益,包括节点投票奖励和能量租赁收益;另一部分则是sTRX铸造USDD后产生的收益,涵盖了USDD质押或存入收益以及参与各种DeFi活动所带来的收益等。
在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JustLendDAO的“sTRX + USDD”金矿组合为TRX持有者提供了一个稳健且高效的收益增长途径,让投资者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轻松实现资产的增值与保值。
TRX质押核心玩法大揭秘:超简单3步,轻松躺赚20%+收益
寻找高收益且操作简便的链上投资策略一直是加密社区用户的核心诉求。JustLendDAO平台上的“sTRX + USDD”金矿组合玩法,仅需三步,就能让TRX实现“一鱼多吃”,收获多重丰厚回报。
第一步:质押TRX获取sTRX,开启基础收益之旅
在JustLend DAO平台的Staked TRX板块,用户只需将手中的TRX进行质押,就可轻松获取流动质押凭证代币—sTRX。sTRX像是一个会自动“生钱”的魔法代币,能够自动赚取TRON网络的质押收益,包括投票奖励和能量租赁收益。不过,sTRX具体收益情况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网络上质押的TRX数量而动态波动。过去7日sTRX质押收益为9.24%。
网站链接(https://app.justlend.org/strx?lang=en-US)
这里还有一个小贴士要分享给大家:关于TRON链上的交易费,如果投资者交易次数较多,不妨在JustlendDAO上的能量租赁中心(Energy Rental)租赁能量。通过这种方式,每笔支付的链上交易费用可以从几美元大幅降低到零点几美元,可节省不少成本。
第二步:使用sTRX铸造稳定币USDD,拓展收益渠道
获取sTRX后,接下来就可以在USDD平台上,利用sTRX资金库进行超额抵押铸造USDD了。
(网站链接:https://app.usdd.io/vault?token=STRX-A)
不过,这里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注意:USDD每次最小铸造量为2000USDD,而且采用的是超额抵押模式,当前抵押率约为150%。6月5日显示,每铸造2000USDD至少需要抵押9280sTRX。为了避免由于持有sTRX数量不足而无法生成USDD的情况,在质押TRX时,最好一次性质押足够量。按照当前1TRX=0.81sTRX的兑换比例,每次质押数量约在12000TRX左右比较稳妥。
第三步:质押USDD,赚取高收益,实现财富增值
成功铸造出USDD后,就可以直接参与JustLend DAO上对应的USDD高收益存入活动了。当前在JustLend DAO,USDD存入年化收益为5.8%,这样的收益水平在稳定币投资领域中颇具吸引力。
(网站链接:https://app.justlend.org/homeNew)
通过以上简单的三步操作,TRX持有者能够轻松获得多重收益:
- 收益1:在JustLend DAO中质押TRX获取sTRX,赚取基础质押收益。近7日质押年化收益约9.24%,为投资者的资产增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 收益2:持有的sTRX可以在USDD官方进行超额抵押铸造为USDD,获得的USDD再去参与JustLend DAO平台的质押活动。6月5日,JustLend DAO平台存入USDD可享受5.82%的年化收益,进一步拓宽了收益渠道。
“TRX质押收益(收益1)+USDD质押或存入收益(收益2)”这两项收益是同时、独立产生的,互不干扰。
6月5日实测数据显示,质押TRX币本位综合年化轻松站上15% +(TRX质押收益9.24%+USDD存入收益5.82%)。而且,sTRX质押收益率和USDD的资金池利率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浮动变化状态,会根据质押或存入资产的数量而随时调整。在市场活跃时期,sTRX质押收益率可高达30%。这样一来,综合年化收益率也会随之波动,多数时候综合年化远超20%+,为投资者带来了极为可观的财富增长机会。
高阶玩家秘籍:借循环借贷操作,捕获“sTRX+USDD”超额收益
通过JustLend DAO平台上的“sTRX+USDD”金矿组合,初级玩家仅用TRX底层资产,便能轻松赚取sTRX质押收益与USDD存款利息的双重回报。然而,对于那些纵经验丰富的高阶链上玩家而言,这套组合拳的收益潜力远不止于此,还有着更为广阔的掘金空间,还能从中捕获更高收益的可能。
高阶玩家可以巧妙高效利用JustLend DAO借贷资金池功能,存入USDD借出TRX和sTRX,开启高收益循环套娃的金钥匙。将USDD存入JustLend DAO平台可以将其作为抵押品,直接借出TRX或sTRX,然后再继续铸造USDD,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巨大的收益潜力。
借出的TRX后,玩家们会迅速将其质押,以获取sTRX质押凭证代币。紧接着,再利用手中的sTRX进行超额抵押,铸造出更多的USDD。新铸造的USDD再次被存入生息平台,等待利息的累积。而当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又可以重复上述操作,再次借出TRX/sTRX,开启新一轮的循环,如此不断循环。
这种循环借贷的操作模式,就像是一个不断滚动的雪球,随着每一次的循环,收益也在不断累积和放大。与基础的“sTRX质押收益+USDD存入利息收入”相比,综合收益可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轻松远超20%的常规年化收益水平。
“金铲子”TRX利好不断
JustLend DAO平台的“sTRX + USDD”金矿组合拳,宛如一台精密运转的自动赚钱机器,为TRX打开了从质押、铸造稳定币到稳定币生息的增值新通道,开辟了一条清晰的收益链条:TRX→sTRX→USDD→再到TRX/sTRX,真正实现了“钱生钱,再生钱”的财富增值模式,让TRX成为当之无愧的“金铲子”资产。
对于持有TRX的用户而言,不仅能够享受到TRX币本位上涨带来的收益,还能通过“sTRX + USDD”这一组合捕获超额链上收益。
对于TRX囤币党来说,这种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不影响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用户能够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和资产的最大幅度增值。sTRX和USDD均无锁定期要求,用户可以随时赎回 sTRX 或 USDD 资产,也可以在DEX平台随时将其兑换为所需的其他资产种类,为用户的资金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且sTRX+USDD的收益模型也非常清晰具有可持续性,sTRX质押收益来自治理投票奖励和能量租赁收益;USDD收益则来自官方系统补贴。
另外,有关底层基础资产TRX更是利好不断。先是5月,TRX ETF申请已获美SEC受理;接着5月TRON网络协议收入创下3.43亿美元新高;然而就在昨日(6月4日),TRON官方表示:TRX减产提案(TIP-738)预计将于新加坡时间2025年6月10日开启投票流程,再次引起了加密社区广泛关注和讨论。
“TRX减产提案”旨在降低TRX区块奖励,该提案提议,将区块奖励从16 TRX砍半至为8TRX,同时将投票奖励从160TRX减为128TRX。若该提案通过,奖励下调意味着每天链上产出的TRX将大幅减少,直接压缩了TRX链上新增供给,显著降低TRX通胀速度,这可以增加TRX的稀缺性,有利于提升TRX的长期价格。
由此来看,基础资产TRX在RX ETF叙事的潜在预期,协议收入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及近期TRX的减产提案赋能等多重利好的推动,或将成为加密资产领域中最具潜力的加密资产之一。同时,借助JustLend DAO 的“sTRX + USDD”多重收益策略,TRX又可作为金铲子,不仅能够享受到未来币本位上涨带来的收益,还能一键开启财富增值之旅,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和财富的积累。
罗马尼亚邮政宣布将在多家邮局安装加密货币终端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BitcoinMagazine 报道,罗马尼亚国有邮政服务运营商罗马尼亚邮政(Posta Romana)宣布,将与当地公司 BTR Exchange 合作,在多家邮局安装加密货币终端。BTR Exchange 是比特币罗马尼亚交易平台的运营方。
首个终端已在图尔恰市的 1 号邮局投入运营,用户可通过存入现金为其比特币罗马尼亚平台账户充值。罗马尼亚邮政表示,该举措旨在促进加密货币交易的可及性,提高数字金融普惠性。
根据声明,未来还将在亚历山大、皮亚特拉-尼亚姆特、博托沙尼和纳德拉克等地的四个邮局安装加密货币终端。
比特币金融科技公司 Méliuz 成为 2025 年巴西交易量最大股票,年初至今上涨 197%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支持比特币的巴西金融科技公司 Méliuz 已成为 2025 年巴西交易量最大的股票,年初至今股价上涨了 197%。
高盛对中国股市维持“超配”评级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高盛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慕天辉(TimothyMoe)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将继续对中国股市维持“超配”评级。慕天辉指出,随着DeepSeek带来的创新和突破,市场关注重心已从硬件转向软件与应用,这恰恰是中国的强项,也是高盛增持中国市场、尤其看好中国的原因之一。
Robinhood:5月份平台总资产已超过 2500 亿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Robinhood(HOOD.O)表示,5月份平台总资产已超过2500亿美元。
美股上市公司 ATIF 宣布计划在五年内积累 1,000 枚比特币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Investing.com 报道,美股上市管理咨询服务公司 ATIF Holdings Limited (ZBAI) 宣布战略性扩张进入比特币 (BTC) 领域,计划在未来五年通过直接购买和挖矿运营累积 1,000 个比特币。
该公司将采用混合策略,包括在公开市场直接收购比特币、建设和运营自有比特币挖矿设施,以及/或收购运营中的比特币挖矿站点。ATIF Holdings 已初步选择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作为其挖矿运营的主要地点,看中该地区对数字资产挖矿的有利监管环境、充足且价格合理的土地资源,以及发达的电力市场。
ATIF Holdings 首席执行官 Kamran Khan 表示,公司将比特币视为长期价值储存和战略性增长资产。该公司已在公开市场购买了比特币,并计划在近期继续购入。
KBBB 上线 Bitget Onchain 后最高涨幅达 650%,当前涨幅50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官方数据,KBBB 上线 Bitget Onchain 后最高涨幅达 650%,当前涨幅500%。
北京公安首创涉案虚拟货币处置机制:通过香港合规交易所出售并上缴国库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首都公安法制公众号,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与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创建涉案虚拟货币处置合作机制,共同签署了《涉案虚拟货币处置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将涉案虚拟货币纳入「实物上缴」范畴。
该文表示,面对近年来虚拟货币犯罪高发频发态势,针对执法办案中「涉案虚拟货币无法在境内直接处置变现」的实际问题及跨境处置风险,市局法制总队与北交所进一步拓宽合作处置领域,对此种特殊涉案财物从政策法规和操作路径方面进行充分调研论证,探索出一条境外处置的新渠道,
即:公安机关将涉案虚拟货币实物委托给北交所处置,北交所接受公安机关委托后,选定专业服务机构对涉案虚拟货币进行检测、接收、移交等操作,并通过香港合规持牌交易所公开变现出售,履行国家外汇管理审批手续后,结汇转入公安机关涉案款专用账户,并上缴国库。目前,已适用该模式成功处置顺义公安分局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的涉案虚拟货币。
现货黄金站上3400美元/盎司,为5月8日以来首次,日内涨0.78%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现货黄金站上3400美元/盎司,为5月8日以来首次,日内涨0.78%。
Quack AI 联合 BNB Chain 六大项目启动「AI 治理联盟」活动,共建链上治理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Quack AI 宣布正式上线 BNB Chain,成为BNB Chain首个AI治理层,并与其生态六大项目联合发起「AI Governance Alliance: BNB x Quack Assembly」活动,将于 6 月 3 日至 10 日举行。参与的项目包括 Mind Network、LiveArt、Space ID、FAIR3、StarryNift 和 Zypher Network。
活动期间,这些项目将通过 Quack AI 发起链上治理提案,向社区空投治理护照NFT,支持用户投票、互动并获取 Quack AI 未来空投资格。Quack AI 提供 AI 摘要、提案问答、链上投票与委托 AI 治理功能,推动治理流程智能化。
用户在活动期间互动可获得双倍 $AIQ 积分,参与投票将获得200 $AIQ积分。此次合作将推动BNB Chain 治理生态智能化升级,提升用户参与率与决策质量,为 BNB Chain 培养更加活跃、精准的治理用户基础。
Bitget 已发放 5 月渠道月薪奖励,最高可获得 60,000 美金的月度奖励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Bitget 宣布已完成渠道月薪计划 5 月份奖励的发放。这是本年度第五次发放月薪计划奖励,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华语区渠道伙伴。
作为 Bitget 长期渠道激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月薪计划无需手动报名,所有华语区渠道默认参与。除每月常规返佣之外,符合激励规则的合作伙伴最高可额外获得 60,000 USDT的月度奖励。
Bitget 将持续通过多元化激励机制,回馈生态伙伴的长期信任与支持,携手推动用户增长与生态建设,实现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Bitget 已发放 5 月渠道月薪奖励,最高可获得 60,000 美金的月度奖励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Bitget 宣布已完成渠道月薪计划 5 月份奖励的发放。这是本年度第五次发放月薪计划奖励,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华语区渠道伙伴。
作为 Bitget 长期渠道激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月薪计划无需手动报名,所有华语区渠道默认参与。除每月常规返佣之外,符合激励规则的合作伙伴最高可额外获得 60,000 USDT的月度奖励。
Bitget 将持续通过多元化激励机制,回馈生态伙伴的长期信任与支持,携手推动用户增长与生态建设,实现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OKX Wallet 开启 Hosico 交易竞赛,瓜分 4 万美元等值 Hosico 奖励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官方消息,OKX Wallet 已上线 Hosico 交易竞技场,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5 日 18:00 至 6 月 12 日 18:00(UTC+8)。活动期间,收益率排行榜优胜者及交易量前 300 名用户可获得丰厚奖励,邀请与分享任务还可赢取额外奖励。活动总奖池为 4 万美元等值 Hosico 代币,点击参与!
Bitget 已发放 5 月渠道月薪奖励,最高可获得 60,000 美金的月度奖励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Bitget 宣布已完成渠道月薪计划 5 月份奖励的发放。这是本年度第五次发放月薪计划奖励,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华语区渠道伙伴。
作为 Bitget 长期渠道激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月薪计划无需手动报名,所有华语区渠道默认参与。除每月常规返佣之外,符合激励规则的合作伙伴最高可额外获得 60,000 USDT的月度奖励。
Bitget 将持续通过多元化激励机制,回馈生态伙伴的长期信任与支持,携手推动用户增长与生态建设,实现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OKX Wallet 开启 Hosico 交易竞赛,瓜分 4 万美元等值 Hosico 奖励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官方消息,OKX Wallet 已上线 Hosico 交易竞技场,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5 日 18:00 至 6 月 12 日 18:00(UTC+8)。活动期间,收益率排行榜优胜者及交易量前 300 名用户可获得丰厚奖励,邀请与分享任务还可赢取额外奖励。活动总奖池为 4 万美元等值 Hosico 代币,点击参与!
以太坊跌破 2600 美元,24 小时跌幅 2.8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HTX 行情信息,以太坊跌破 2600 美元,现报价2591.08 美元,24 小时跌幅达2.84%。
Pump.fun 发币传闻引发 MEME 币下跌避险,Solana 生态头号「毒瘤」实至名归?
撰文:Nancy,PANews
随着 Pump.fun 发币的消息再次传出,Solana 链上本就脆弱的流动性防线被击穿,也撕裂了尚处恢复期的市场信心,链上避险情绪迅速升温。
链上「老虎机」,仅 3.6% 用户获利超 500 美元
近日,围绕 Pump.fun 即将发币的传闻再度搅动市场风云。据 Blockworks 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报道,Pump.fun 计划通过代币销售融资 10 亿美元,估值达 40 亿美元,代币将面向公众和私募投资者出售。尽管官方尚未确认发售时间,平台社交账号暗示或在两周内上线。
事实上,这并非首次传出发币计划。早在今年 2 月,据吴说区块链报道,Pump.fun 计划在 CEX 内部通过荷兰式拍卖发行代币,并且向 CEX 提供了详细发币准备文件。然而,当时市场流动性被特朗普及其夫人梅拉尼娅发行的个人 MEME 币大幅吸走,该计划最终未能落地。如今,市场环境略有回暖,Pump.fun 的发币计划似乎再度提上日程。
然而,这台链上「印钞机」 正面临市场热度大幅消退的局面。
根据 Dune 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4 日,平台累计收入已突破 7.3 亿美元,单日收入峰值曾逼近 1500 万美元。但自 2025 年 2 月起,平台营收增长显著放缓,当前多数日收入稳定在数百万美元区间。
交易量方面,Pump.fun 在 2024 年末创下单周 33 亿美元的历史纪录,随后虽有数次反弹至 10 亿美元级别,但难以重回巅峰。流动性走弱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平台热度与用户参与意愿。
从代币创建量来看,Pump.fun 迄今已累计创建了超过 1102 万个代币,单日代币创建峰值一度达 7 万个(2025 年 1 月)。但目前该数据已降至日均 3 万个左右,显示用户参与热情有所降温。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量 MEME 币背后,真正具有一定市值体量的项目寥寥无几。据 Dune 统计,目前仅有 14 个代币市值超过 5000 万美元,市值在 100 万美元到 5000 万美元之间的也仅有 259 个,其余约 1.4 万个代币均处于微小市值阶段。这也说明绝大多数代币停留在内盘自嗨阶段,缺乏外部资金承接能力。
而在用户层面,Pump.fun 也面临新流量断崖,老用户苦撑的局面。Dune 数据显示,Pump.fun 在 2025 年 1 月底迎来高光时刻,单日活跃钱包数量一度突破 40 万个,彼时新用户涌入是推动用户数暴涨的关键。然而随着市场情绪冷却,活跃钱包数随之下滑,平台活跃度主要靠老用户复用维系,新用户贡献大幅下滑。这一趋势也佐证了,大量 Pump.fun 用户频繁尝试创建和炒作 MEME 币,但真正能建立持续性价值的项目极少,导致用户周期短、沉淀弱。
不仅如此,在 Pump.fun 的暴富叙事背后,是赤裸裸的幸存者偏差。Dune 数据显示,本月参与交易的钱包数约为 59.4 万个,其中仅 3.6% 的用户实现了超过 500 美元的实质性盈利。更为惊人的是,仅有 27 个钱包盈利超 10 万美元,仅占总交易者的 0.0045%;而实现超过 1 万美元盈利的钱包为 577 个,占比也仅为 0.1%。相对而言,亏损比例则更高,高达 52.5%,其中不乏亏损百万美元级别的极端个案。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极少数庄家赚走了绝大部分利润,而绝大多数散户只是充当流动性燃料。
在用户增长触顶、代币质量堪忧、流动性透支的当下,Pump.fun 发币能否撬动市场情绪,撑起高达 40 亿美元的估值,可谓是存在不小变数。
Solana 避险情绪升温,高估值发币引发争议
Pump.fun 高估值发币消息,让不少投资者担忧是否会重演当年 APE 币发布时的最后一波狂欢。
「上一个 40 亿估值的天王级,还是发了 APE 的 Yuga Labs,号称当年牛市的最后一波辉煌,之后市场山寨就全部腰斩了。现在 Pump.fun 同样 40 亿估值,但募资额是 APE 当年的 2 倍多。这几天各所再提速上币频率,估计也是有意避开两周后 PUMP 的大吸血。」加密 KOL@AB 发文表示。
而从 Solana 链上资金流向来看,避险情绪正在升温,MEME 币集体下挫。据 CoinGecko 数据显示,过去 24 小时,Solana 生态中的热门 MEME 币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与此同时,Artemis 数据显示,Solana 成为过去 24 小时内资金净流出第三高的区块链网络。
独立研究员@Haotian 直言不讳地指出,Pump.fun 当前的估值水平「极度泡沫化」,一个 MEME 发射平台的估值竟然超越了大部分 DeFi 蓝筹协议,并提出以下四点核心批评:(1)虚高泡沫化的市场估值颇为不合理:Pump.fun 的注意力经济生意经是依赖市场 MEME 币的短期高度 Fomo 的非理性产物。说白了就是靠「赌性」驱动的流量变现。这意味着,Pump.fun 的商业模式变现能力完全是短期市场聚光灯效应下的产物,而非可持续的常态化盈利逻辑;(2)脆弱的商业护城河容易被反超:Pump.fun 抓住了 Solana 高性能 + 低成本的技术红利,以及 MEME 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时代红利。这种建立在他人基础设施之上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寄人篱下」的生意。一旦 Solana 生态出现重大变化,其商业模式的脆弱性会暴露无遗;(3)Launchpad 工具化属性很难自成生态:目前再「赚钱」也只是个「发币工具」,要想从纯 Launchpad 蜕变成一个复杂的 MEME 经济生态,本身就存在悖论:MEME 文化的核心恰恰是简单、直接、病毒式传播,过度的功能叠加只会让平台失去原有的「野性」;(4)超高估值会颠覆原本的价值创新体系:Pump.fun 的超高估值,正向整个行业发出危险信号:在当前的 Crypto 生态中,「流量聚合 + 投机变现」的价值可能超过了「技术创新 + 基础设施」。他认为,关键在于,Pump.fun 能否在获得巨额资本后,真正构建出可持续的商业护城河,要不然这种畸形的估值会给整个行业带来莫大的创新灾难,预示着一个更加功利、更加短视、更加远离技术极客本源的 Crypto 未来。
KOL@xingpt 从估值角度补充道,Pump.fun 过去 30 天年化收入为 7798 万美元,对应 FDV 5B 的话,其 FDV/ 年化收入的比率为 64;属于比较偏高的水平。如果长期来看,Pump 肯定是不值这个估值的,收益确定性不如 DeFi 龙头如 Ray/Cake;但如果行情好,团队会制造 fomo,也可能翻个倍说不定。现在这个估值,结合 X 上的情绪,我是觉得没必要过分看空甚至开盘去空。持有现金,静观其变即可。
不过,加密 KOL@加密韋馱则表示,抛开历史进程谈功过就是耍流氓。Solana 能有今天的链上主战场地位,直接原因就是因为 Pump.fun,它解决了从零流动性到 AMM 再到 CEX 的一条龙流动性方案,让链上安全标准化(撤池子、合约藏毒),搭建起 PVP 链上文化,并形成真正大量 SOL 锁仓。Pump.fun 的出现相当于链上的 iphone 时刻,也是首个认识到年轻一代注意力时长极短,并且唾弃传统价值,乐于 PVP 的。从价值投资的角度,Pump 是全网最大的消费者应用程序,市盈率却只有 5,是名副其实的价投标的。他认为目前币圈只有两个护城河:流动性和屏幕时长。
「不要再幻想 Pump.fun 会发空投了。」针对市场对 Pump.fun 空投的幻想,Weirdo Ghost Gang 创始人 sleepy 指出,Pump.fun 已经靠产品完成冷启动,没有发空投的动机。其实,现在的空投已经越来越变成一种短期注意力捕获的工具。看似在「激励用户」,本质上却很少能真正留下忠实的使用者。空投 ≠ 用户忠诚。空投只是一种流量释放器,用于短时间集中放大项目的影响力。但 Pump.fun 已经拥有稳定而庞大的用户群,它不需要再去用空投补充关注度,也不需要空投来制造话题。
总的来说,Pump.fun 的发币消息虽然再次点燃了市场的热议,但这场热度背后,隐藏的却是市场结构性流动性的脆弱、用户参与情绪的退潮、以及 MEME 叙事的巨大泡沫。
英国上市公司 Smarter Web Company 增持 39.52 枚 BTC,总持仓量达 122.76 枚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官方消息,英国上市公司 Smarter Web Company 向其资金库增持 39.52 枚 BTC,此次增持后,该公司 BTC 总持有量达到 122.76 枚。
加密货币交易,为何频频涉嫌跨境换汇相关犯罪?
撰文:许倩,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徐晓惠,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律师
引言
比特币诞生以来,其价格多次暴涨带动了全球加密货币的热潮,在高峰时,比特币已经突破 10 万美元,加密货币的总市值甚至一度超过全球美元流通量。随之而来的,是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大量涌现,以及以 USDT 为媒介的场外交易活跃。
在我国现行政策下,一些人利用加密资产进行外币与人民币的私下兑换,从中赚取汇率差与服务费,看似技术无害,实则法律高压。这类操作可能涉及《刑法》第 225 条非法经营罪,以及第 191 条洗钱罪。
在本篇推文中,曼昆律师团队将结合实务经验,帮你拆解:加密交易为何频繁踩中「跨境换汇」高压线?你需要注意什么?
加密货币是「财产」还是「数据」?法律怎么认定?
一、称谓
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对诸如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描述用词较为混乱,加密货币、加密资产、数字货币、数字资产、虚拟货币等概念常混为一谈。正是因为各方对加密货币属性难以达成共识,如加密货币到底是货币、无形资产、请求权,亦或是象征持有人权利的数据?司法机关对此态度各异,学界亦无定论。
二、我国法律对加密货币的定位
1、从民法角度,加密货币并非货币,也非有价证券,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肯定了加密货币的虚拟财产属性(《民法典》第 127 条),应受法律保护。
2、从刑法角度,加密货币符合《刑法》第 92 条规定的「财产」,加密货币可以通过金钱作为对价进行转让,产生经济收益,具有价值、稀缺、可支配等特点,符合网络虚拟财产的构成要件,受法律保护,故也属于财产的一种表现形式。
虽然从形态上看,加密货币体现为一种数字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但我们应透过数据形式看到其资产或财产的本质。比特币、以太币等是资产的数字化,其核心是资产而不是数据。如同一本账本,其价值并不在纸张,而在其记录内容。从刑法的角度看,刑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等许多内容是通过数据展现的,如果行为人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盗取他人计算机中存储的数字化技术信息、国家秘密,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其原因就在于其侵害的数据代表的是商业秘密或国家秘密。
简单来说,虽然加密资产呈现为数据形式,但其背后代表的是可交易、可变现的经济利益,法律层面应视其为具有「财产属性」的数字化资产。
为何加密货币交易频频被定性为「跨境换汇」?
近年来,越来越多涉加密货币的案件被定性为「变相跨境换汇」行为,相关责任人甚至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究其原因,并非加密货币本身违法,而是其在交易路径、技术特性和资金功能上,与传统非法换汇行为高度重合。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为模式「拟制」了换汇流程,落入非法经营罪范畴
传统非法换汇往往通过地下钱庄、代理购汇、虚构贸易背景等方式操作,而在加密货币场景中,交易者通过「人民币 → 加密货币 → 外币」或反向路径完成价值转换,从而实现绕开官方结售汇监管、突破购汇额度限制的目的。
此类交易虽然形式上并未直接触及银行系统,但其结果仍然是人民币与外币的非法兑换,已构成《刑法》第 225 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不少案件中,加密货币平台、做市商、中介人员被作为「汇兑链条」的关键角色追责,甚至入罪。
司法实践中,加密货币换汇行为常呈现以下特征:
-
点对点撮合、非金融牌照:通过社群或平台撮合交易,未取得外汇或支付业务相关资质。
-
资金收付与币流脱钩:在境内收款、境外发币,或反向操作,形成资金转移与加密资产交付的分离。
-
服务性质明显:参与者收取手续费或汇率差价,已不再是「个人资产配置」,而是提供了「换汇服务」。
这种「以币为桥、变相兑换」的路径,本质上是用技术手段绕开了国家对资本项目的监管边界。
二、技术特性助长「隐蔽性」「高流动性」,突破监管追踪能力
匿名性与混币机制削弱 KYC 能力
加密资产的去中心化机制使得多数交易无需实名、无需报备,甚至可以通过混币服务进一步打断地址与身份之间的链上关联。这种「断链 + 混合」的机制,极大降低了监管机构识别资金流向和参与方的能力。
跨境交易无物理边界限制
加密资产只需网络即可完成跨境流转,既不依赖银行账户,也无需物理通道。一个 USDT 地址可在全球任意节点收发资产,无需经过海关、银行或外管系统——这使得技术上具备无限制的全球转账能力,监管难度远高于传统货币体系。
突破 5 万美元额度的「灰色通道」
部分投资者借道加密资产通道,将人民币兑换为 USDT,再兑换为美元、港币等境外货币,进而汇出海外投资、购房、购车。这种方式看似只是资产投资,实则已突破个人年度 5 万美元购汇上限,属于「隐性购汇」。
交易撮合角色难界定,平台风险高企
一些平台在撮合场外交易时,为买卖双方提供地址、资金托管、汇率中介、纠纷调解等服务,已超出信息撮合范畴,实质上参与了「货币兑换」。一旦出现大额交易或汇率差获利,容易被司法机关认为是换汇组织者而非普通用户。
三、宏观层面影响国家金融安全与监管秩序
加密资产的支付与定价功能,部分替代了人民币在跨境场景中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境内资金通过「币本位」方式出境,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地位受到挑战,长远可能影响宏观经济调控。
形成与银行体系并行的「地下金融体系」
USDT 等稳定币的流通,使部分市场参与者绕开银行系统建立起基于链上资产的灰色金融网络,一旦与境外赌博、诈骗、逃税等高风险行为交叉,极易形成系统性风险。
资金去向难以审查,助长非法活动
匿名交易 + 混币机制 + 无审查通道,为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提供便利。这不仅是合规问题,更是金融反恐、国家安全问题。
个人投资者在加密货币交易需要注意哪些?
一、避免参与「代购外汇」「汇率对冲」等 OTC 业务
以加密货币为媒介,通过提供跨境兑换及支付服务赚取汇率差盈利,系利用加密货币的特殊属性绕开国家外汇监管,通过「外汇一加密货币一人民币」的兑换实现外汇和人民币的价值转换,属于变相买卖外汇。个人投资者应当谨慎,以免涉嫌「非法经营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严格遵循个人年度购汇额度监管要求
买卖加密货币,表面上看是买进或者卖出加密货币的行为,但实质是进行了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货币价值转换,属于购汇结汇。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 5 万美元。
三、避免使用匿名充值渠道
交易加密货币,应选择有正规 KYC 流程的平台,并确保交易记录透明。通过 P2P 场外交易;混币器服务;隐私币兑换等匿名渠道充值,很难追踪发现资金来源的合法性,若被怀疑洗钱或资助非法活动,平台可能会冻结账户,导致资金损失。此外,匿名渠道容易被黑客利用,用户资金安全无法保障。
四、留存合法证明材料
如果在境外留学,可以提供录取通知书、学费缴纳通知等证明材料予以证实交易加密货币用途的正当性。如果是在境内工作的公民,可以留存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完税凭证等证实不以买卖加密货币为业。
结语
加密货币本身并不是「原罪」,问题出在交易过程中是否跨境、绕汇、匿名、逃监管。这些行为一旦与非法经营、洗钱、外汇管制挂钩,就有可能踩上红线。
不懂法律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无知者无畏」的状态下冲进灰色地带。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从业者,在参与加密资产交易前,都应该清楚法律边界,规避不必要的刑事风险。
泛欧洲资产管理公司 APS 通过 MetaWealth 购入 340 万美元代币化房地产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泛欧洲资产管理公司 APS 已通过区块链投资平台 MetaWealth 购买了价值 340 万美元的代币化房地产资产,成为首个直接购买零售可用代币化资产的机构投资者。
APS 管理着超过 137 亿美元资产,此次购入了与两处意大利住宅物业相关的代币化债券,分别是 Fo.Ro Living Rome 和 Porta Pamphili Rome,每笔交易金额为 150 万欧元。这些资产与零售投资者可获得的代币化资产相同,交易过程在区块链上记录,增加了透明度和可编程性。
为什么企业纷纷囤积 SOL?
撰文:Token Dispatch, Prathik Desai
编译:Block unicorn
前言
Solana 财库运动已从涓涓细流变为滔滔洪流。
大约四个月前,我们报道了 Sol Strategies 正忙于打造一家 Solana 资金管理公司。如今,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且,颇具模因(memey)特色。
在「意想不到的事情」记录中,一家上市公司与模因币合作运营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案例可谓相当引人注目。然而,就在不到两周前,另一家 Solana 资金管理公司 DeFi Development Corp (DFDV) 与 Solana 模因币 Bonk 合作。
他们可不是在闹着玩。
几天前,DFDV 宣布将其部分 SOL 持有量分配到流动质押代币(LST)中,这些代币可用于 DeFi 应用或进行转账,同时还能赚取收益和质押奖励。
企业资金管理已完全实现加密原生化。从公司购买比特币,到运营验证者节点、与模因币合作,再到如今开创流动性质押策略的公司。
在本文,我们将深入探讨在大多数其他公司(包括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有关系的公司)纷纷涌入比特币之际,持有 Solana 背后的意义。
热潮
DeFi Development Corporation(一家房地产公司,于 2025 年 4 月更名为 Janover)于 5 月 12 日进行了其最大的一笔 Solana 购买,向其金库增持了 172,670 枚 SOL。这使其总持有量达到 609,233 枚 SOL,价值超过 1 亿美元。
这占了公司总市值的三分之一。
股市对此反应热烈。
自更名以来,DFDV 的股票在过去两个月内飙升了 30 倍。这主要是因为其将重点转向投资 Solana。
图片来源:@TradingView
加拿大公司 Sol Strategies 也不甘示弱,向当地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了一份初步招股说明书,拟募集至多 10 亿美元的资金,以进一步投资 Solana 生态系统。
新的参与者不断加入。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教育科技公司 Classover Holdings 已规划以 Solana 为中心的战略,并已获得 4 亿美元的融资;而 DIGITALX 则增持了 SOL 以加速质押收益。
为何如此热衷?原因有很多。
SOL 财库真的有意义吗?
收益博弈
Solana 财库与比特币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实际上能产生收益。
DIGITALX 强调其年质押收益率为 7-9%,预计每年可额外获得 80 万澳元的收入。相比之下,比特币的收益率为 0%,你就会开始看到它的吸引力。
这些公司并不满足于简单的质押。他们正在全力打造基础设施。DeFi Development 的流动性质押举措代表了下一阶段的演变:保持流动性的同时赚取收益,真是鱼与熊掌兼得。
通过这一举措,该公司成为首家持有 Solana 流动性质押代币的上市公司。
与 BONK 的合作?这将使双方能够共同增加委托权益,即承诺给其验证者节点的 Solana 代币数量,并在此过程中共享奖励。这是一种社区参与与资金管理的结合。
「DFDV 和 BONK 各自是其领域的领导者。通过合作,我们可以从彼此独特的定位和品牌知名度中获益,」DeFi Development 的首席信息官兼首席运营官 Parker White 告诉 Decrypt。
验证者与治理角色
这些公司不仅仅是购买和持有 SOL——他们正在成为基础设施的供应商。
5 月 5 日,DeFi Development Corp 宣布达成一项最终协议,将收购 Solana 验证器业务,该业务的平均委托权益约为 500,000 SOL(7550 万美元)。
这为公司创造了「飞轮」效应:将收益再投资以积累更多的 SOL,从而进一步扩大验证者的容量。这与迈克尔·赛勒(Saylor)的 Strategy 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运营验证者节点,公司可以:
-
影响网络治理
-
与项目建立关系
-
可能孵化或投资基于 Solana 的初创公司
-
在创造除财库增值之外的额外收入来源
速度与规模的故事
Solana 的交易处理速度更快,交易费用也远低于以太坊等竞争对手的区块链。对于那些不仅仅关注资金价值的公司来说,这开启了比特币无法比拟的可能性。
与主要用于跨网络转移价值的比特币不同,Solana 可以支持去中心化金融应用以及消费类应用、游戏等更多场景。
不同玩法
每家公司在这场游戏中的策略各不相同:
DeFi Development Corp 是激进的创新者。
除了积累了 609,233 个 SOL 之外,他们还在开创流动性质押和模因币合作伙伴关系。DeFi Development Corp 首席执行官 Joseph Onorati 告诉 Decrypt:「Solana 的购买量突破 1 亿美元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SOL Strategies 采取机构化策略,专注于成为拥有成熟资金管理策略的顶级质押平台。他们提交的 10 亿美元招股说明书表明,他们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单纯的增持。
DIGITALX 则展现了收益优化策略,精心计算质押收益,并向股东强调其收益潜力。他们把 SOL 视为一只派息股票。
风险概况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让我们来点现实的冷静分析。
首先,宏观陷阱:这些策略以廉价资本为生。大多数 SOL 买家通过可转换债券或股权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当流动性枯竭时——它最终总会枯竭——一切就都结束了。
其次,监管定时炸弹:马可·桑托里(Marco Santori)表示,公司的 SOL 资金管理策略使其能够以「简单、被动」基金无法实现的方式运作。这很好,直到监管机构认为你的「资金管理」看起来像一个未注册的投资基金。
第三,收益率压缩即将来临。随着越来越多的验证者加入,那诱人的 7-9% 收益率将缩小。这是经济学常识:验证者供给增加意味着每个验证者的回报减少。
基础设施负担也是真实存在的。运行验证者节点并非被动收入——而是一项运营业务,需要技术开销、升级要求和面临大幅削减的风险。错过更新窗口?那就是钱没了。
丹·康(Dan Kang)在 Lightspeed 播客中表示,DeFi Development Corp 的交易波动率高达 700%。这使得比特币看起来像一个稳定币。考虑到 Solana 的网络故障历史,你既在押注价格,也在押注可靠性。
最大可提取价值(MEV)游戏最终将有利于最大的参与者,就像在以太坊上一样。
此外还有竞争。截至 5 月 21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尚未批准任何 Solana 现货 ETF,但一旦批准,这些资金管理公司就会失去其独特的销售优势。既然可以购买 Solana ETF,为什么还要购买 DFDV 呢?但 Strategy 押注比特币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是吗?
我们的观点
持续的 Solana 资金管理现象表明,它已经超越了过去被动的资产负债表配置。它们已经转变为主动的基础设施投资,能够产生实际收益。
其创新之处在于将复杂的 DeFi 运营打包到人们熟悉的公司结构中。
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这是一种高空走钢丝的行为。这些公司同时押注于 Solana 的价格、网络稳定性、验证者经济效益以及自身的卓越运营。当它奏效时,它很美妙——单一资产即可带来多种收入来源。当它失效时,你就得向股东解释为什么你的「财库」需要一个 DevOps 团队。
那些能够高效扩展验证者运营、同时应对即将到来的收益率压缩的公司,将从这场游戏中获益最多。而那些期待今天的高收益能持续到明天及以后的公司,则犯了失策的错误。
当比特币 50% 的年收益率与 Solana 过去 12 个月几乎为零的收益率进行比较时,这提醒我们,收益率并非一切。但对于那些愿意为了额外回报而接受运营复杂性的公司来说,Solana 财库提供了比特币永远无法提供的东西:从第一天起就有现金流。
这就是财库 2.0——一种允许你的资产负债表运行代码、赚取收益,并偶尔与以狗为主题的加密货币合作的策略。
鲸鱼 ZkSjmB 解除质押并出售 44,539 枚 SOL,获利约 64.9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鲸鱼地址 ZkSjmB 于 2 小时前解除质押并出售了 44,539 枚 SOL(约合 680 万美元),利润约 64.9 万美元。该鲸鱼一个月前以 139.4 美元价格购入 44,116 枚 SOL(约合 615 万美元)并进行质押,期间获得 422 枚 SOL(约 6.45 万美元)质押奖励。
分析师:HTX 近 3 小时从 Aave 提取的 USDT 已上升至 5.7 亿枚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链上分析师余烬监测,HTX 近 3 小时已从 Aave 取回 5.7 亿枚 USDT,导致 Aave 的 USDT 可借流动性暂时降到了 9195 万美元。
受可借流动性下降的影响,目前 Aave 上 USDT 的存款跟借款利率出现了飙升:
存款利率从 3.8% 上涨到目前的 29%;
借款利率从 4.4% 上涨到目前的 33.6%。
Binance alpha 已上线 CUDIS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相关页面显示, Binance alpha 已上线 CUDIS,市值现报约 2000 万美元。
OKX 开启 xBTC 边学边赚活动,瓜分13,158 枚 APT 代币奖励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官方消息,OKX 于 2025 年 6 月 5 日 16:00 (UTC+8) 正式开启 xBTC 边学边赚活动,参与活动的用户将有机会深入了解 xBTC 在 APT 生态中的应用场景,并通过质押 BTC 获得 APT 奖励。用户通过 OKX App 端探索板块即可参与,活动总奖池为13,158 枚 APT 代币,奖励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据悉,xBTC 是由 OKX 发行的封装比特币,严格遵循 1:1 储备机制,用户可将 BTC 从交易所提现至目标链上,获得等值 xBTC;也可通过目标链充值 xBTC 回交易所,兑换为 BTC。
当新加坡开始驱赶币圈人
撰文:深潮 TechFlow
曾经的 Web3 天堂新加坡开始赶人了。
5 月 30 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式发布了“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最终政策指南,文件态度十分强硬:
所有在新加坡注册或运营的加密服务提供商,若未取得 DTSP 牌照,须在 2025 年 6 月 30 日前停止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
该规定不设过渡期,违规者将依法惩处,被发现违反法律的公司将面临高达 25 万新加坡元 (20 万美元)的罚款和最长三年的监禁。
该政策犹如一道晴空霹雳,让众多新加坡加密货币从业者心头一颤。
作为亚洲 Web3 大本营,新加坡一直扮演着“监管套利”的完美场所。
新加坡过去施行“内外有别”的监管策略,允许在新加坡注册的企业自由地向海外客户提供服务,仅对面向本地市场的业务有着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
特别是当中国实施全面禁令、美国 SEC 加大执法力度等主要市场收紧监管之际,新加坡适时地扮演了避风港角色,为众多加密交易所、基金、项目方提供了安全落脚点,导致了一波又一波的加密企业迁移浪潮。甚至,新加坡国家主权基金淡马锡也曾参与投资了 FTX、Immutable 等加密企业,巩固了新加坡作为亚洲加密中心的地位。
然而,此次监管政策的明确,却逐渐堵上了“监管套利”的漏洞。
根据新加坡 MAS 发布的 DTSP 最终监管回应文件,最为严苛的几个关键点在于:
-
跨境业务全面纳管:无论服务对象是新加坡本地还是海外客户,只要在新加坡境内开展数字代币相关业务,均需获得 DTSP 牌照,这直接切断了过去“在新加坡注册但只服务海外客户”的监管套利路径。
-
营业场所定义极度宽泛:MAS 将“营业场所”定义为“在新加坡由持证人用于开展业务的任何地点”,甚至包括可移动的摊位。这一定义几乎覆盖了所有可能的业务场所,无论规模大小。
-
个人与机构双重覆盖:监管对象既包括在新加坡营业场所运营的个人或合伙企业,也包括在新加坡境外开展数字代币服务业务的新加坡公司,实现了对主体的全覆盖。
此外,虽然 MAS 表示海外公司雇员在家办公可被接受,但对“雇员”定义模糊,项目创始人、持股人员是否属于雇员,完全由 MAS 自行裁量。
为什么新加坡 MAS 突然重拳出击?
这并不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当局对加密货币公司的突然政策袭击,早在 2022 年,新加坡 MAS 就出台了《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其中第九部分就是加密货币的监管,然后开展了多次公开咨询和征求意见稿,5 月 30 日的文件则是回应咨询,同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监管方法、法规、通知和 DTSP 发牌指南。
根据咨询文件,MAS 的核心考量因素在于“部分加密货币企业可能损害新加坡的声誉”。
原文表示,“由于数字代币服务具有基于互联网和跨境的特性,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s)更容易面临洗钱/恐怖融资(ML/TF)风险……DTSPs对新加坡构成的主要风险将是声誉风险,即如果他们参与或被滥用于非法目的时可能损害新加坡声誉。”
一切的原点或许还得回到 2022 年,淡马锡投资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与本土加密基金三箭资本暴雷,重创了新加坡的金融声誉。时任新加坡财政部长的黄循财(现任总理)公开表示,这笔投资造成了声誉损害,淡马锡随后对投资团队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减薪处罚。
最新的法规之下,哪些加密货币企业会受到影响?
根据咨询文件,一切与加密资产交易相关的主体均需持牌,包含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加密货币托管、加密货币转账、加密货币发行……
2025 年 6 月 30 日,大限临近,来自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的恐慌笼罩在新加坡加密从业者心头,但更多的情绪却是迷茫。
“之前并不知道相关政策,就是朋友圈一下子炸了,目前各方观点不一,只能先观望,大不了离开新加坡,去隔壁马来西亚”,项目方从业者 Adam(化名)如此表示。
某加密交易所从业者 Kevin 则十分惆怅,他们公司已经做好了整体将办公室迁移至香港的计划,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时间表,在新加坡已常驻 2 年的他正准备申请新加坡永居(PR),遭此变故,心怀遗憾与不舍。
此前,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招揽新加坡加密从业者入驻香港,他表示:「新加坡早前发布《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发牌指南》,对从事虚拟资产的相关公司、机构、人员提出了新的政策。香港自 2022 年发布虚拟资产宣言后,积极欢迎行业到港发展。根据非正式统计,已有上千家 Web3 公司落地香港。如果您目前在新加坡从事相关行业,并有意将总部及人员迁移至香港,我愿意提供协助,欢迎来港发展!」
加密托管平台 Cobo COO,前 PAG 太盟投资集团法律总顾问 Lily 认为该政策被过度放大了恐慌情绪,该政策保持了 MAS 一贯的监管风格,主要受影响的是非持牌交易所的新加坡前台和实质运营团队,不会影响 Cobo 在内已经获得豁免的企业和已经取得牌照的企业,以及也不会影响那些本身业务范围非牌照监管范围的机构。
根据新加坡 Mas 官网资料,COBO、ANTALPHA、CEFFU、MATRIXPORT 等 24 家企业均在豁免名单之列,BITGO、CIRCLE、COINBASE、GSR、Hashkey、OKX SG 等 33 家企业已经获得 DTSP 牌照。
对于这部分持牌和豁免企业而言,新政策反而创造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提升了持牌机构的声誉价值,并为全球扩张奠定基础。
与之对应,当监管套利时代终结,部分以新加坡为根据地的离岸加密企业已开始向香港、迪拜、马来西亚等地迁移。
Adam 则认为加密从业者离开新加坡是大趋势,这个政策更多是加速这个进程。
“新加坡生活成本高,无聊,更主要的是现在赚钱机会太少,想要生活去日本,想赚钱去迪拜”。
曾几何时,新加坡被称为“加密犹太人的耶路撒冷”,如今其大门收紧,加密犹太人不得不逐水草而居,继续流浪。
a16z 高管:区块链基金会模式已过时,应转向开发公司模式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The Defiant 报道,a16z crypto 政策主管兼法务总顾问 Miles Jennings 在最新博客文章中表示,区块链基金会模式已经过时,应该被淘汰。
Jennings 认为,曾经支持以太坊、Solana 和 Sui 等主要区块链项目的非营利组织基金会,如今”创造的摩擦多于去中心化”。他指出基金会存在四大缺陷:缺乏问责制、法律和经济约束、运营效率低下,以及演变为中心化的把关者。
作为替代方案,Jennings 建议采用”普通开发公司”模式,认为它们能更有效地部署资金、吸引顶尖人才并响应市场力量。他提出了几种工具来解决公司与网络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包括公益公司结构、收入分享协议以及基于里程碑的代币锁定计划。
TRUMP 钱包官网关联 X 账号再次被冻结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相关页面信息,TRUMP 钱包官网关联 X 账号 @TrumpWalletApp 再次被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