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T快讯

WeTrying | 币圈快讯早知道

Menu
  • 首页
  • 工具包
Menu

月度归档: 2025 年 6 月

SlowMist:Lazarus组织利用新型恶意软件OtterCookie盗取加密货币

Posted on 2025-06-06 10:5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SlowMist安全团队最新警报: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正使用名为OtterCookie的新型窃取工具,专门针对加密货币和金融专业人士发起攻击。攻击者通过伪造招聘面试、投资洽谈,甚至使用深度伪造视频技术冒充招聘人员,诱导受害者运行伪装成”编码挑战”或”更新包”的恶意软件。

该恶意软件能窃取浏览器存储的登录凭据、macOS钥匙串中的密码和证书,以及加密钱包信息和私钥。

安全专家建议:对未经请求的工作或投资邀约保持警惕,避免运行来源不明的程序,加强终端安全监控,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

Artemis 研报:来自稳定币支付采用的一线数据

Posted on 2025-06-06 10:55

作者:Artemis

编译:Web3小律

众所周知,稳定币已经从仅仅作为加密交易提供便利的交换媒介(无需依赖银行工具),发展成为在消费者和企业支付中更广泛使用的工具。近期,主要支付公司如Visa、Mastercard 和 Stripe 已经开始将稳定币纳入其支付流程。

在这样的一个趋势背景下,作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新兴兴起的主要支付和结算网络,稳定币整体供应量约为2390 亿美元,五年前还不到 100 亿美元。大约有 1000 万个区块链地址每天进行稳定币交易。超过 1.5 亿个区块链地址持有非零稳定币余额。

尽管交易量很难精确估算,但像去中心化金融(DeFi,7.8 万亿美元)、中心化交易所(4.3 万亿美元)和验证可提取价值(MEV,1.9 万亿美元)等领域,其年化交易量都超过 1 万亿美元,并支持了多种应用场景。国际清算银行(BIS)也估计,每年约有 4000 亿美元的跨境交易通过 USDC 和 USDT 结算。

超过99%的稳定币以美元为参考,并且相应地由美元资产支持。如果将稳定币视为一个国家,它将是美国国债的第14 大持有者。美国财政部部长Scott Bessent 曾表示:“我们要保持美国作为全球主导储备货币的地位,并将利用稳定币来实现这一目标。” 财政部借贷咨询委员会估计,到 2028 年,稳定币的供应量将增长到 2 万亿美元。

然而,关于稳定币支付的具体数据历来稀缺,通常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估算(即查看链上所有稳定币交易并试图剔除噪声源的方式),但是这些估算依旧是不完整的。去年,Artemis、Castle Island 和 Visa 联合发布了一项针对五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调查,试图了解普通稳定币用户如何在经济生活中使用稳定币。但关于已知稳定币支付量的具体数据并不存在。

为此,Artemis 联合 Castle Island 与 Dragonfly,在本研究中呈现了一个由 31 家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公司提供的全新数据集,这些公司代表终端用户处理交易,包括对 20 家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公司进行了调查,并结合了来自 11 家其他公司的估算数据,这些公司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 B2B、P2P、B2C、卡支付和预融资)。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报告,相信它涵盖了新兴稳定币支付领域大部分的交易量。

通过研究,我们能够得出数据如下:

  • 从2023 年 1 月到 2025 年 2 月,能够明确归因于稳定币支付的金额达到 942 亿美元。截至 2025 年 2 月,样本中的稳定币支付按年化计算达到了 723 亿美元的运行速率。

  • B2B 支付(按年化计算达到 360 亿美元)最为活跃,其次是 P2P(180 亿美元的运行速率)、与卡关联的支付(132 亿美元)、B2C(33 亿美元)和预融资(25 亿美元),除了 P2P 之外,所有领域都显示出快速增长。

  • 在样本公司中,Tether 的 USDT 是使用最广泛的稳定币,按交易量计算占据了大约 9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 Circle 的 USDC。Tron 是按交易量计算最受欢迎的区块链,其次是 Ethereum、Binance Smart Chain 和多边形 Polygon。

尽管涵盖的样本并不能代表全球稳定币支付的完整图景,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本报告中最一线的数据中看到稳定币在全球支付场景中的采用情况,包含了区域分布,以及交易的类别。

由此,本文编译了Artemis 最新的研究报告:Stablecoin Payments from the Ground Up,以期为在加密航海时代的我们提供指引。

报告原文:

https://reports.artemisanalytics.com/stablecoins/artemis-stablecoin-payments-from-the-ground-up-2025.pdf

一、稳定币核心指标

根据贡献公司的数据和链上额外预估,我们能够描述2023 年 1 月至 2025 年 2 月期间,各种支付类型下的 942 亿美元稳定币结算情况,其中绝大多数结算直接在区块链上完成。这些结算的年均处理速度在 2025 年 2 月达到了约 723 亿美元。

B2B 支付占了大部分流量,其次是 P2P 转账,其次是卡支付(通常是与稳定币钱包相连的借记卡或预付卡),以及 B2C 支付。

在按发送价值占比来看,用于结算客户资金流最受欢迎的区块链是Tron,其次是 Ethereum、Polygon 以及币安智能链 Binance Smart Chain。这与我们 2024 年报告中的调查结果相呼应,该调查发现用户优先使用这五大区块链,不过当时以太坊是最受欢迎的网络。

下图所依据的数据是参与提供数据的公司所提供的全部数据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子集(占比57%),因为并非所有参与方都按区块链分类报告了其资金流。这些数据还与通过直接监测区块链节点得出的 Artemis 估算数据进行了验证比对。

参与提供数据的大多数公司都使用多个区块链进行稳定币结算。在本研究涉及的公司中,波场、以太坊和币安智能链是最受欢迎的网络,尽管还有更长尾的一系列被支持的区块链。

在被调查的公司样本中,Tether 的 USDT 是以远超其他稳定币的使用率成为研究对象公司用于结算资金流的最受欢迎的稳定币。我们将在报告的后文中探讨 USDT 与 Circle 的 USDC 在各个国家之间的使用情况对比。

根据参与研究的公司提供的地理数据,结合通过查看链上实体在交易到达区块链节点时的IP 地址和时区而额外获得的地理归属估算,我们能够识别出产生大部分稳定币交易的国家。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和英国是位居前列的稳定币发送国家。

在本研究纳入的公司中,新加坡—中国通道成为稳定币流动最为活跃的通道。接下来的七个最大通道都涉及美国,这凸显了美国在全球稳定币使用中的核心地位。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也频繁出现,反映出它们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跨境稳定币活动中的深度融入。

跨境支付的一个用途是替代汇款,汇款在全世界仍然很昂贵,尤其是在更广泛使用的渠道之外。基于稳定币的汇款可以在交易所之间直接流动,从而降低成本和延迟。在印度、尼日利亚和墨西哥等高度采用加密货币的国家,通过区块链轨道结算的汇款已经取代了传统汇款,通过代理银行或像Wise 或 Remitly 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实现。

案例A——Binance Pay 消费级支付工具

Binance Pay 是币安交易所内嵌的一种无接触、无国界且安全的全球加密货币支付解决方案。Binance 是全球最大的中心化交易所,拥有超过 2.7 亿注册用户。Binance Pay 允许用户和商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加密货币支付,而无需支付任何矿工费(gas fees)。Binance Pay 将加密货币的力量带入日常交易中。目前,币安支付支持:

  • 300+种加密货币用于加密货币之间的支付(币安用户可以即时向其他币安用户发送和接收加密货币)。

  • 100+种加密货币用于企业对消费者(B2C)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币安支付线上和线下商家处使用加密货币支付)。

  • 一个拥有4000 万+活跃支付用户和 32000+商家的全球生态系统。

Binance Pay 旨在让加密货币在日常生活中变得实用、易于获取且有用——从 P2P 转账到数千家线上和实体店的无缝支付,其为用户提供了零矿工费的即时交易、多货币支持,以及通过二维码、应用程序内流程或线上和实体店商家的支付链接进行无缝交易的方式。目前,Binance Pay 已与 Pix 集成,Pix 是由巴西中央银行开发的即时支付系统,拥有超过 1.74 亿用户和 1500 万企业,这使得用户能够进行实时加密货币与巴西 reais 的支付。

对于商家来说,币安支付提供了诸多优势:

  • 实时结算:交易以加密货币的形式即时处理和结算。

  • 跨境支付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发送和接收加密货币支付,不受银行限制。

  • 二维码、应用程序内支付或支付链接:为线上和实体店商家无缝接受加密货币支付。

  • 直接借记和预授权:通过客户的单次授权,实现定期或自动支付——适用于订阅、旅行或交通等使用场景。

  • 开票:创建并发送带有二维码的加密货币发票,方便收款。

  • 付款:即时进行加密货币的大规模分发——适用于全球工资支付、供应商付款、忠诚度奖励、退税等。

案例B——BVNK 企业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

BVNK 提供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将银行和区块链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以加速全球资金流动。尽管稳定币提供了诸如即时全球结算等引人注目的优势,但企业通常难以大规模整合它们。BVNK 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 BVNK 的自动转换功能意味着企业无需直接接触稳定币——它们可以持有美元、英镑或欧元的资金。

  • 专有基础设施和模块化API 在法币和加密货币之间具有一致性,确保快速整合和灵活性。

通过其稳定币基础设施,BVNK 与具备全球支付用例的金融科技公司和企业合作:

  • 世界上最大的商户收单机构之一Worldpay 使用 BVNK 的嵌入式钱包,为其客户提供稳定币的即时全球付款——向合作伙伴、客户、承包商、创作者、卖家等在 180 多个市场进行支付。付款来自法币余额,因此 Worldpay 或其客户无需处理或持有加密货币。

  • 作为雇主的记录平台Deel 使用 BVNK 向 100 多个国家的 10000 多名自由职业者支付稳定币。工人可以选择以稳定币的形式接收工资支付,以确保快速支付,并作为对冲当地货币通胀的一种手段。

  • 数字资产金融平台Bitwave 已与 BVNK 合作,将其稳定币支付功能整合到其开票软件中,以便其商业客户可以从客户那里接收稳定币支付并自动转换为法币——或者反之亦然。

BVNK 的基础设施将主要稳定币与传统银行功能连接起来,并得到多个司法管辖区的监管许可支持。该公司最近推出了 Layer1,这是一个自我托管的基础设施产品,允许金融机构整合稳定币功能,并在稳定币和传统支付轨道之间高效地协调跨境支付。

BVNK 将传统金融系统和区块链金融系统统一起来的方法,使其成为下一阶段数字支付创新的关键推动者。

二、全球区域采用情况

本节根据现有的特定国家数据总结了在区域层面的关键发现。在纳入更广泛研究的公司中,有52%的公司提供了地理层面的报告,使得我们能够分析稳定币在区域和国家背景下的使用模式。

这些见解揭示了稳定币驱动的公司(包括金融科技公司、交易所、支付平台以及出入金通道提供商)在各市场中的运营情况。通过审视区域行为,我们可以识别出公司是在哪里结算交易的,它们偏好的区块链和稳定币是什么,以及本地基础设施是如何影响产品设计和用户参与度的。

2.1 拉丁美洲

在整个拉丁美洲,Tron 作为稳定币结算的主要区块链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巴西,它占据了这些地区大部分的观察到的活动。相比之下,在阿根廷和秘鲁, Ethereum 仍然是领先的区块链,在这些市场中超越了 Tron 。Polygon 在阿根廷和秘鲁有适度的使用情况,而 BSC 在智利、巴西和厄瓜多尔获得了显著的吸引力。

在拉丁美洲,USDT 是按转账量计算的领先稳定币。区别于其他市场,阿根廷是该地区唯一一个 USDC 达到相当份额的国家,占稳定币交易量的近一半。在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USDC 的使用量只有适度增长,而在厄瓜多尔和秘鲁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他稳定币,如PYUSD 和 DAI,在分析的国家中几乎没有活动。与其他地区市场相比,USDC 在阿根廷的广泛存在可能反映了该国持续的货币不稳定促使更多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成立。相比之下,邻国的稳定币使用仍然主要依赖于长期存在的基于 USDT 的系统。

案例C——Bitso 聚焦拉美企业跨境支付

Bitso Business 为拉丁美洲(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美国和欧洲的企业提供了一套由稳定币驱动的金融服务,重点关注彻底变革跨境支付。

  • Bitso Business 提供利用稳定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的解决方案,使各种规模的企业能够实现更快、更透明且更具成本效益的跨境支付。

  • 企业可以简化国际交易,管理多货币运营,并减少与传统银行系统相关的复杂性和费用。这使得跨境结算时间更短,现金流管理得到改善。

  • Bitso Business 提供强大的 API 和企业级基础设施,使企业能够将加密货币驱动的支付整合到现有业务流程中。这使企业能够以更大的灵活性和控制力进行国际资金收付。

  • Bitso Business 内部的创新,例如开发像 MXNB 这样的法币支持的稳定币(一种完全有储备的墨西哥比索稳定币),体现了他们为特定地区需求提供定制解决方案的承诺。

  • 通过提供一个受监管且安全的平台,Bitso Business 正成为拉丁美洲企业的关键合作伙伴,以及那些愿意在拉丁美洲运营并希望优化其跨境支付流程的全球公司的合作伙伴。

案例D——Conduit 用稳定币打通跨境与本地的支付

在Conduit,我们使企业能够在稳定币和本地法币之间无缝交易,涵盖广泛的国内支付轨道。通过与我们的API 集成,支付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和新银行可以为其客户提供稳定币辅助的跨境支付服务——使他们能够以美元和 10 多种其他货币进行快速、低费用的支付。

为什么稳定币驱动的支付对业务至关重要:

  • 接近即时的结算速度大大减少了支付在途时间,为企业的营运资金和信贷需求释放了资金。

  • 巴西的企业通过Conduit 以欧元结算支付的速度超过 500 倍,每年节省数千小时的交易结算时间。

  • 在本地货币波动较大的市场中,稳定币允许企业保持其资金库以美元计价,同时仍能快速进行国内支付。

  • 2024 年,哥伦比亚的公司将其资金库持有在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中,将资金的通胀率从 6.6%降至 2.96%。

  • 区块链的透明度和增加的结算速度消除了跨境支付的黑箱,消除了对MT103 和其他传统交易验证方法的需求。

  • 稳定币的支付是即时且不可变的,减少了对账所需的时间,降低了运营成本。

2.2 非洲

在非洲市场,Tron 和 Ethereum 是稳定币结算的主要区块链。在分析的十个非洲国家中,Tron 在其中的六个国家占据领先地位,包括埃及、埃塞俄比亚、加纳、毛里求斯、摩洛哥和塞舌尔,而 Ethereum 则是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和乌干达使用最多的区块链。BSC 处于次要地位,它在埃及、摩洛哥和南非等国家贡献了适度但稳定的交易量。

USDT 是所有分析的非洲市场中的主导稳定币,始终占据着大部分的转账量。然而,USDC 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尼日利亚、乌干达、南非和肯尼亚)也显示出了显著的采用率,它在这些国家占据了相当比例的少数份额。相比之下,在埃及、埃塞俄比亚和摩洛哥等市场,USDC 的使用量则很少。

案例E——Yellow Card 非洲稳定币应用先锋

Yellow Card 是非洲最大且首家获得许可的稳定币公司,在 20 个国家开展业务。我们使个人和各种规模的企业能够轻松进行国际支付,保护其金融资产,管理其资金库职能,并获取硬通货流动性。我们的 25000 多名客户主要是使用稳定币进行 B2B 支付的企业。

稳定币解决了非洲货币和银行系统的关键问题。超过70%的非洲国家面临外汇短缺的危机。在许多市场中,本地银行借记卡无法国际使用,银行无法处理跨境支付,且美元获取受到严重限制。

稳定币并没有取代本地货币交易——它们取代了之前依赖 SWIFT 网络的支付,而 SWIFT 网络是昂贵、缓慢且低效的。稳定币提供了一种更快、更便宜且更简单的替代方案。Yellow Card 已经促成了超过 50 亿美元的交易。

在像尼日利亚这样的经济体中,稳定币已成为无需硬通货流出该国即可实现美元支付的必备工具。非洲是稳定币、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的前沿阵地。

2.3 北美和加勒比地区

北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稳定币结算遵循全球趋势,Tron 和 Ethereum 在所有被调查的市场中都是主要的网络。Tron 在交易量方面始终占据多数,在除牙买加之外的每个国家都超过了 Ethereum,而在牙买加,这两个区块链的使用量大致相当。BSC 在包括百慕大、多米尼加共和国和牙买加在内的几个市场中显示出适度但可见的活动。Polygon、XRP 和 Solana 等其他网络在该地区的采用率极低或几乎没有。与大多数国家相比,以太坊在美国的影响力很强。

在北美和加勒比地区,稳定币的活动主要集中在USDT,它在所有市场中始终占据着绝大部分的交易量。USDC 虽然处于次要地位,但在一些国家有可衡量的采用率,尤其是在美国,它几乎占稳定币交易量的四分之一。墨西哥、巴拿马和牙买加等其他市场也显示出适度但可见的 USDC 使用情况,而在百慕大、加拿大、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波多黎各,USDC 的存在感仍然很低。同样,在所有研究的市场中,PYUSD 和 DAI 几乎不存在。

2.4 欧洲

在本研究涵盖的几乎所有欧洲市场中,Tron 在稳定币结算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继续其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网络的趋势。西班牙是唯一的例外,在西班牙,Ethereum 占据了更大比例的稳定币活动。Ethereum 在整个地区保持了一致的次要角色,在荷兰、葡萄牙和瑞士等国家有显著的采用情况。BSC 在一些特定市场,特别是芬兰和比利时,贡献了适度的交易量,而 Polygon 仅出现微量。

在所有被分析的欧洲国家中,USDT 在稳定币的使用上占据压倒性优势,始终占据超过 90%的转账量。USDC 的活动仅限于有限范围,其在每个市场的份额都保持在 10%以下。其他稳定币,包括 PYUSD 和 DAI,在数据集中几乎不存在。

2.5 亚洲

在所有被分析的地区中,亚洲展现出最为多样化的网络分布。尽管Tron 在多数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但 Ethereum 和 BSC 也在几个国家获得了相当程度的采用。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是唯一一个 Polygon 占据显著市场份额的国家——鉴于 Polygon 正是在该国创立的,这一发现并不令人意外。这种相对分散的格局表明,亚洲存在着更为多样化的本地基础设施、交易所整合以及用户行为。

在本研究涵盖的亚洲市场中,USDT 以较大优势成为主导的稳定币。唯一的例外是印度,在印度,USDC 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几乎占所有观察到的稳定币交易量的一半。在其他国家,USDC 的使用虽然存在,但范围有限,而像 PYUSD 和 DAI 这样的替代稳定币则显示出极少或根本没有被采用。

2.6 总体观察

在所有被分析的地区中,USDT 以较大优势成为主导的稳定币,而 USDC 则远远地排在第二位,但其地位已经明确确立。这两种稳定币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观察到的交易量,远远超过了所有其他替代品。

在区块链基础设施方面,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Tron 在整体使用中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 Ethereum,这两个网络在稳定币结算活动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网络。尽管这种层级在大多数地区都保持不变,但亚洲市场在区块链使用方面显示出相对更大的多样性。

目前,全球的稳定币活动主要集中在Tron 和 Ethereum 上进行的 USDT 和 USDC 交易。

三、不同交易类别的采用情况

3.1 企业对企业 B2B

尽管稳定币通常与零售使用和汇款有关,但越来越多的交易量是由B2B 交易推动的。本节探讨公司如何利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供应商结算、资金运营以及其他企业用例。

在本研究中的公司中,稳定币B2B 交易总量大幅增长,从 2023 年初的每月不到 1 亿美元,到 2025 年初已超过 30 亿美元。这种稳步上升反映了企业对稳定币在供应商付款、供应商开票和抵押品转移等用例中的采用不断增加。2024 年下半年的急剧加速表明,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稳定币已从实验阶段进入核心金融运营。

在本研究中的企业中,USDT 仍然是 B2B 转账的主要稳定币,尽管 USDC 保持了相当的份额,平均每月交易量约占 30%。

不同区块链上的平均B2B 交易规模存在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Tron 和 Ethereum 记录了几乎相同的平均交易规模(每笔交易均超过 21.9 万美元),这表明在本研究涉及的企业中,它们是高价值企业转账的首选渠道。相比之下,BSC 和 Polygon 的平均交易规模则明显较低,这表明它们更多地被用于小规模或高频率的商业活动。

3.2 卡支付

随着稳定币基础设施的成熟,增长最快的应用之一就是基于卡片的消费。通过金融科技发行方和加密货币原生平台的支持,稳定币关联卡片使全球用户能够在现实场景中使用数字美元进行支付。本节探讨企业和消费者如何使用稳定币来资助卡交易,提供有关采用趋势、交易行为和网络层面分布的见解。

在参与研究的公司中,稳定币关联卡支付的交易量呈现出稳定且显著的增长,从2023 年初的每月约 2.5 亿美元增长到 2024 年底的超过 10 亿美元。这一期间的增长相对平稳。

稳定币关联卡的使用模式与传统卡的使用模式非常相似,这表明它们很可能被用于日常购买和常规支付。Exa 和 Gnosis Pay 这两家知名加密卡管理平台的平均交易规模与传统信用卡和借记卡产品的平均交易规模大致相当。这进一步强化了用户越来越将稳定币卡视为现有支付工具的功能等价物这一观念。

案例F——Reap 从企业 Visa 卡发行到跨境支付的稳定币解决方案

Reap 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为现代企业提供支持稳定币的基础设施,实现全球无国界的金融。作为亚洲领先的稳定币借记卡发行商,Reap 每月处理数十亿的稳定币支付。

Reap 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支持稳定币的金融服务。对于熟悉 Web3 和数字资产的企业,Reap Direct 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商务账户,包括公司卡、支付和费用管理。企业可以在一个集成账户中管理其数字资产资金库、法币费用和金融运营。

通过我们的API 驱动的嵌入式金融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将 Reap 的稳定币服务——从 Visa 卡发行到跨境支付——直接集成到他们的系统中,并构建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客户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和快速增长的新银行,如KAST。总部位于中国香港,Reap 遵守世界顶级金融中心之一的最高监管和合规要求,能够接触主要金融机构和全球货币,实现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资金流动。

3.3 点对点支付 P2P

P2P 支付是稳定币最早的应用场景之一,它提供了一种比传统汇款和资金转移渠道更快、更便宜且更易获取的替代方案。这一应用场景在面临货币不稳定、银行服务有限或跨境费用高昂的地区较早地获得了发展动力。

推动这种行为规模化的一个早期主要催化剂是Binance Pay C2C,它使全球的 Binance Pay 用户能够实时直接向其他 Binance Pay 用户发送稳定币。自那以后,我们目睹了稳定币 P2P 应用场景在全球的广泛涌现。如今,稳定币 P2P 的使用涵盖了个人、非正式企业和在线社区,巩固了其在全球稳定币应用中的地位。

与其他领域不同,样本公司中的P2P 支付在整个观察期间保持平稳,到 2025 年 2 月结束时,其运行速率为 180 亿美元。在 2023 年初,P2P 转账构成了所有基于稳定币的支付的绝大多数,但此后已大幅下降,远远落后于最近的 B2B 支付。

稳定币转账的低成本特性解锁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对于小额交易。像Sling 和 Celo P2P 这样的平台记录的平均交易规模显著低于传统的替代品,如 Zelle(277 美元)和全球汇款服务(250 美元),这些传统服务通常会收取更高的费用。这种成本效率使得稳定币不仅可以用于高价值的汇款,还可以用于轻量级、频繁的点对点支付。

3.4 企业对消费者 B2C

B2C 支付是稳定币采用的另一个快速增长领域,特别是在个人接收付款(如工资交易)或使用数字美元进行定期购买的用例中。本研究的 B2C 分析重点关注了两个关键参与者:Binance Pay 和 Orbital,它们都支持基于稳定币的消费者支付,涵盖各种行业。在这些参与者中,交易量显著增加,从 2023 年初的每月约 5000 万美元增长到 2025 年初超过 3 亿美元。这一增长突显了稳定币在日常数字商务和服务平台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3.5 预融资 Prefunding

预融资是指企业在交易完成前预先发送资金,通常是法币,以确保交易能够无缝完成。在基于稳定币的转账中,这通常意味着在基础稳定币结算或转换回法币之前,就将当地货币交付给收款人的目的地。这为发送方创造了短期资金缺口,发送方承担了覆盖预付款的风险和责任。Arf 和 Mansa 是两家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的公司,它们为稳定币企业提供短期资金,使它们能够提供预融资的跨境支付、供应商付款和营运资金,而无需占用自己的现金。这些提供商的贷款量一直在稳步增长,特别是在 2024 年和 2025 年初,这突显了全球金融中对灵活的链上流动性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

案例G——Huma Finance 利用链上 PayFi 创新满足跨境垫资需求

Huma Finance 通过其 PayFi 网络提供按需稳定币流动性,使持牌金融机构能够在没有传统预融资的情况下完成跨境交易和稳定币支持的卡支付结算。这种创新方法解决了目前全球银行账户中用于支付结算的 4 万亿美元资金。

关键垫资用例:

  • 跨境支付融资:通过受监管实体Arf Financial 与全球支付机构合作

  • 稳定币支持的卡解决方案:实现与Visa/Mastercard 网络的结算

  • 市场支付加速:与亚马逊的支付合作伙伴进行试点,使亚洲的供应商付款时间从几天缩短到不到3 小时。亚马逊每年进行约 1 万亿美元的支付,通常从美国买家收款并向亚洲供应商付款

  • 即时商户结算:消除卡支付处理的多天等待时间

Huma 通过使用受保护的入账资金来资助系统中已有的交易,从而将风险降至最低。增长主要由扩大稳定币流动性推动,特别是在 Solana 上推出以来。此外,Huma 2.0 的最近推出代表了重大的协议创新,将 PayFi 的接入范围从机构扩展到日常零售投资者。最后,通过 Arf,Huma 为全球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致力于随着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日益明确而扩大业务。

四、结论

本次调查表明,稳定币正在从一种小众工具发展成为全球支付中一种替代性的但意义重大的手段。我们对31 家稳定币支付公司的数据分析显示,从 2023 年 1 月到 2025 年 2 月期间,共结算了超过 942 亿美元的支付。这些支付是普通交易,而不是与交易或投机相关的经济活动。

企业对企业(B2B)交易是最大的使用类别,其显著的年运行速率达到 360 亿美元,这凸显了稳定币在跨境支付、资金管理和供应商结算中的采用情况。与卡关联的稳定币支付也大幅增长,年交易量超过 132 亿美元。

与之前的发现一致,我们的调查参与者报告称,支付主要由USDT 主导,其次是 USDC,主要在 Tron、Ethereum 区块链上结算。

总体而言,稳定币已确立为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中不断增长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交易类型和地区上的使用不断扩大,显示出它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对于本研究,我们从20 家支付服务提供商和其他促进稳定币支付的公司收集了交易数据,并结合了从链上数据和其他 11 家公司估算的数据作为辅助数据源,总共涵盖了 31 家稳定币支付公司。除了Binance Pay(它直接在交易所账户用户之间结算交易)之外,所有数据都涉及在链上结算的稳定币交易。

一般来说,这些支付是代表终端用户(消费者或企业)进行的,包括卡交易、企业对消费者(B2C)支付、企业对企业(B2B)支付或点对点(P2P)支付。例外情况是预融资,它指的是以稳定币形式向其他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处理商提供的贷款。其他形式的贷款(即使相关交易都以稳定币结算)没有被考虑在内,因为这些与支付无关。

数据集中列出的一些公司是其他公司的服务提供商;因此,交易量可能存在一些重复,尽管我们在有流量数据的情况下尽量进行了去重处理。对于某些提供商,我们选择只使用部分数据,例如在Binance Pay 中,我们排除了内部转账(我们认为这些更有可能是非经济交易)。一般来说,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了保守的估算。

在本研究中,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收集限定在涉及某种特定的支付交易上,这些交易反映了真实的支付活动(排除了与投资相关的资金流动)。每年在链上都有数万亿美元的稳定币交易,但我们只对那些为已知个人和企业结算支付的公司进行自下而上的分析感兴趣。

截至发布日期,Artemis 估计每年有 26 万亿美元的链上稳定币结算(经过调整以去除已知的噪声源),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与交易(在交易所和 DeFi 上)、验证可提取价值(MEV)和其他非支付类型交易相关的交易。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能够对所有稳定币结算活动的约 1%进行汇总。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但根据我们最近一个月的数据(2025 年 2 月),它相当于基于稳定币的已知支付金额的 723 亿美元。

所代表的公司是所有基于稳定币的支付服务提供商的一个子集,并不能全面代表该领域,但我们相信我们已经捕捉到了相当一部分的交易量。我们预计在本研究的未来版本中会扩大我们的覆盖范围。

数据按照用户类型(B2B、B2C、P2P 等)、区块链、发送和接收国家(如适用)以及具体使用的稳定币划分的月度交易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图表是根据部分公司得出的(因为并非所有参与的公司都提供了详尽的细分)。数据于2025 年 5 月收集,可追溯至 2023 年。自然地,有些公司只是最近才开始运营,因此一些图表中的增长既反映了每家公司支付量的增长,也反映了该领域内更多公司的出现。数据按交易类型汇总,并在公司层面进行了匿名化处理。

对话 AI 招聘平台 Mercor 创始人:招聘中 AI 如何评估人,五年后人类还能做什么?

Posted on 2025-06-06 10:40

作者:MD

出品:明亮公司

近日,美国红点创投两位合伙人JacobEffron(中)、Patrick Achase(左)在播客“非监督学习“中与AI招聘平台Mercor的创始人、CEO Brendan Foody(右)展开了一场对谈。除了Mercor的核心业务AI招聘的变化之外,三人也一同探讨了未来AI与人类未来在工作领域的关系。

Mercor由Brendan Foody在内的三位21岁的Thiel Fellows在2023年创立。今年2月,公司宣布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20亿美元。该轮融资由Felicis领投,Benchmark、General Catalyst和DST Global等投资机构跟投。Mercor通过AI技术自动化简历筛选、候选人匹配、AI面试和薪酬管理,旨在提升招聘效率并减少人为偏见。

在访谈中,Brendan Foody提到,目前Mercor实际上已经进入AI模型的评估和数据标注领域。随着AI模型能力的提升,大量复杂的问题已经无法通过模型本身或普通常识来得到验证,因此模型的开发者需要借助专业领域的高知人才,但往往这类工作并非长期职位,与“专家网络”蕾丝,因此通过其平台为大量AI实验室找到该领域的人才也就“顺理成章”,Foody指出,“数据标注市场正从大规模、低门槛的众包转向高质量、专家型标注”。

而在其核心业务“AI招聘领域”,Brendan Foody认为,AI在通过文本进行人才评估方面已接近甚至超越人类,尤其是在简历筛选、面试文字分析等场景,但在多模态任务(如情感和氛围判断)方面,AI尚有不足。

其中,Brendan Foody还提到了一个观点:随着未来招聘和人才评估将越来越依赖丰富的上下文数据,反馈机制和数据输入的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模型(评估)效果。比如,如果雇佣一个投资人,将其在播客中的观点、平日会议记录等数据输入模型形成上下文,将无疑更有利于模型判断这一候选人的认知、能力和求职偏好。而在传统的招聘中,这类数据的评估要么被完全忽视,要么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AI实现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因此,AI和人类的分工可能会变为,AI将很快主导人才评估环节,提高效率和准确率——人类则更多参与到“推销”环节,如沟通岗位氛围、激励等,提升候选人体验。

“我看到的趋势是,未来人类会专注于创造评测,让模型能学会还不会做的事,而不是反复做同一个任务”Brendan Foody说。

以下为「明亮公司」编译的访谈正文(有删节):

Jacob:Brendan Foody是Mercor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这是一家为AI-Native劳动力市场搭建基础设施的公司。Mercor平台已经被用于数据标注、人才筛选、绩效预测,以及评估人类和AI候选人。这是一家非常有趣的公司,处于招聘评估和改进基础模型的交叉点。

Brandon的团队最近融资一亿美元,他们正在与一些最先进的AI公司合作。我们今天的对话涉及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包括未来人类在劳动力中的角色。我们讨论了哪些类型的数据标注对模型改进最重要,Brandon回顾了Mercor的快速崛起及他做出的一些关键决策,我们还谈到了AI在招聘流程中哪些地方有效、哪些地方无效。总之,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对话,我相信你们会喜欢。Brendan Foody,感谢你参加我们的播客。

Brendan:非常感谢邀请。我是你的忠实粉丝,非常兴奋。

Jacob:很高兴你能来。我想我们可以自上而下开始,对于我们的听众来说,我希望你能为大家梳理一下现在我们处在什么阶段?AI评估人才的现状如何?哪些有效,哪些无效?现在的进展如何?

Brendan:我对它的表现感到惊讶。我认为,只要是人类能够通过文本评估的内容,模型几乎都已经接近超越人类了,无论是面试的文字记录、书面评估,还是简历上的信号。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二元对立,因为这些技术实际上在经济中分布得很少。所以这里有很大的空白地带,这也是我们非常兴奋想要去开发和建设的事情之一。

Jacob:有没有哪些事情在推理模型出现之前是行不通的?比如说过去六个月,这些模型变得更好了,有哪些终于开始奏效了?

Brendan:是的,我记得在GPT-4发布时,我们构建了第一个AI面试官的原型,结果什么都不行。模型每两三个问题就会出现幻觉等各种问题。这一路走来,真的是顺风顺水。我认为推理模型的出现显然让模型在知识方面提升很大,尤其是在处理大量上下文、判断重点、关注焦点等方面变得更强大。

不过,模型在多模态任务上仍然没那么强,因为过去实验室对此关注不多,而且用强化学习做这类事更难,但我们对这方面的进展也很期待。

Jacob:你最期待模型什么时候能实现哪些里程碑功能?

Brendan:有一些事情,比如人类擅长做的事情,比如判断“氛围”(Vibe)——我是否愿意和这个人共事,这个人是否有激情、是否真诚,这些模型很难做到。即使对最优秀的人类来说也很难,更别说模型了。所以我很期待这方面的突破,也在为此开发评估工具。但每当我阅读模型的推理链,试图解读我们评测的内容时,我总觉得模型比我们团队里负责创建评测的研究员要理性得多。

所以模型进步真的非常快,大家都能看到它们在代码领域的表现,但我们其实还只是刚刚起步,很多其他领域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起飞。

Jacob:你们做的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为人类设计评估,看他们能否胜任工作。现在很多人在做AI员工,比如说让AI代理完成员工的任务,你们在这方面有参与吗?

Brendan:当然,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背景,我们创办公司的原因是觉得全世界有很多有才华的人没有获得机会,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高度分散。比如远程工作的候选人只申请了很少的职位,而旧金山的公司只考虑极少数人选,因为他们要手动解决匹配问题。通过应用大模型,我们可以解决这个匹配问题,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每个候选人都可以申请,每家公司都可以雇佣。但后来我们发现,随着新型知识工作岗位的出现,对人力的需求激增,尤其是评估大模型的人才需求。所以现在我们为顶级AI实验室招聘各种专家。这些实验室使用我们的技术来辅助,不仅是为评估专家创建评测,也为模型和你提到的那些AI代理创建评测。

Patrick:对我们的听众来说,Mercor也有很多AI用于筛选候选人、处理简历等场景。你能介绍一下你们有哪些AI用例吗?你们现在用的技术栈是什么样的?

Brendan: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把人类手动做的所有事情都创建评测,然后看我们能否自动化。比如人如何评阅简历、面试、排序和决定录用谁。我们把所有流程自动化,比如评测我们解析简历的准确性、评分简历各部分的准确性、面试提问的准确性、面试评估的准确性,然后把这些全部输入模型上下文,再结合推荐信等其他数据,最终做出录用预测。

Patrick:主要是用现成的模型,你们负责评测和上下文设计吗?

Brendan:是的,基础任务用很多现成模型,但在最难的候选人最终评估环节,我们会做后训练。我们会从客户的数据中学习,比如哪些人表现好,原因是什么,从这些信号中学习,做出更好的未来招聘预测。

Patrick:你们学到过哪些让人意外的信号?比如AI发现了什么是你们人类没想到的?

Brendan: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认为AI的一个关键优势是能更深入地分析候选人的所有细节,发现人类有时会忽略的小信号,而人类因为“氛围判断”可能早就决定了。比如简历里如果有人表现出对某个领域极大的兴趣,纯粹是出于兴趣而不是工作需要,这会成为一个信号。或者有人曾在目标国家留学,可能沟通更顺畅,更适合团队环境。这些小细节因项目和客户而异。

Patrick:你觉得有哪些事情是一定需要人做的?你刚才提到多模态任务,但你怎么看AI和人类面试官的协作?未来会不会全是AI评估?

Brendan:简单来说,招聘过程分为评估和推销。评估环节很快就会变得非常强大,大家会发现AI的推荐明显更准,大家会更愿意相信AI的结果。人类则会继续在推销环节发挥很大作用,比如让候选人了解团队、岗位、氛围等。AI让招聘经理和HR只需专注于真正想要的人选,而不用浪费时间面试不合适的人选。这样能让他们更好地帮助候选人了解岗位、团队和激励点。

Patrick:你觉得大家会不会开始“刷分”——有意迎合评测信号?你们遇到过吗?比如大家都说自己去目标国家留学过。

Jacob:大家都说自己去目标国家留学过。

Patrick:对,比如都说自己在招聘地留学过。

Brendan:是的,所以有时候我们要对信号保密。我们和所有大型招聘流程一样,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关键是确保评测足够动态,比如经常更换问题,或者针对候选人背景问很深入的问题。因为模型能为面试做大量准备,人才评估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比如我第一次面试高管候选人,可能只看几分钟LinkedIn和一些笔记,但如果我能听他们上过的播客,读他们写的博客或论文,再针对这些提问,深度和细节就完全不同。

Jacob:你们的模型很擅长预测候选人表现,这个过程需要可解释性吗?还是说模型黑箱给出结论就可以?

Brendan:我认为可解释性很重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让客户理解和信任模型的结论,建立信任和推理链。第二是确保模型选人是基于正确的理由。所以可解释性很有价值。

但我认为最终的经济形态可能就是API式的,人们需要完成工作,或者需要一定的人类参与,然后只要一个置信区间预测这个人能否胜任,整个流程里人类的中介作用会大大减少。

Jacob:这算是通往那个目标的信任里程碑,很有道理。目前数据标注环节有明确的反馈回路,比如多个人标注同一份数据。你怎么看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更模糊的人类工作领域的挑战?也许你得等15年才能获得反馈。

Patrick:比如VC(笑)。

Brendan:我的一个看法是,如果有100个人做同样的工作,很容易给他们排名。但如果100个人做的工作都不一样,比如创始人,每个人的工作都很有差异,就很难找到共性,难以判断哪些行为或信息和结果有关。因为变量太多了。所以对于大规模同质岗位,比如招20个客户经理,模型可以从中学习信号并优化。但对于复杂岗位,比如我们在评估一批Thiel Fellows(蒂尔奖学金项目),这种情况就更具挑战性,更依赖模型的推理能力。

Jacob:有哪些具体挑战?

Brendan:主要挑战是很多信息没进到模型上下文里,模型无法学习,人们也经常忘记补充信息。比如我听朋友说某公司产品很好,这种信息没被输入模型。确保所有推荐信、人与人之间的细节都被输入,是主要难题。我们发现,其实只要把必要数据输入模型上下文,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Jacob:也许未来我们每个人的智能眼镜都在录音,随时把信息输入模型。

Brendan:对。

Jacob:会不会变成桥水基金那样的程度?

Brendan:也许是。但很多公司会排斥这种做法,出于法律和合规原因也不愿意。但我认为会有更好的流程,让模型能更好地获取上下文。比如AI做离职面谈,采访经理和团队成员,了解更多细节。人们脑子里有很多细节信息,我们只需要把这些信息输入模型,就能做出超越人类的预测。

Patrick:现在越来越多创始人和各种人都会带AI参加会议,所以很多会议和交流都会被录音,供AI学习。非常有趣。

Jacob: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会议转录拿来给AI给我们打分排名。

Patrick:哈哈!

Jacob:前提是我能排在前面。

Patrick:你怎么看现在的数据标注市场?不同玩家如何区分?ScaleAI似乎遥遥领先,但现在又有很多新玩家,你怎么看这个格局?

Brendan:我认为大多数人不了解数据标注和评估市场的关键变化。市场和两年前完全不同。以前模型不够好,很容易被难倒,经常出错。高中生或大学生就能做很多标注或评测,通过众包方式做大规模数据收集,比如SFT(监督微调)、R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选择不同的偏好选项。

但随着模型变得很强,众包模式失效了,因为你需要高质量人才直接和研究员配合,帮助他们理解模型表现好或不好的原因,设计复杂数据来难倒模型,反映现实世界要自动化的难题。我们的平台正好能快速招到这些高质量人才。

这让我们迅速发展,与大实验室合作。我认为这个趋势会继续。那些还停留在大规模众包的公司会遇到很多麻烦,新的玩家会聚焦高质量人才,继续抢占市场份额。

Patrick:你觉得数据标注流程里对人类的需求会一直存在吗?模型越来越强,甚至能训练小模型,你怎么看未来的演变?

Brendan:我的看法是,只要经济中还有人类能做、模型还不会做的事情,我们就需要创造或模拟环境让模型去学习。所以有些领域会很快被攻克,比如数学或代码,数据量小且易验证,模型很快能解决。但有些领域很开放,比如评估好创始人,或者很多知识型工作,本质上是开放性难题,难以验证什么是好,需要把人类的理解输入模型。这就是为什么我预计人类数据(注:human data,通常指直接从人类或关于人类收集的数据)和评估市场会有数量级增长。

Jacob:如果我理解没错,你们最初的“套利点”和公司灵感就是全球各地有优秀的程序员,但他们无法获得某些工作的机会,这对编程数据来说非常重要。你们显然已经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编程本身是个完美的强化学习和评估用例,你们在进入这些更模糊的领域、招聘相关人才时,有哪些需要改变或改进的地方?

Brendan:我认为,借鉴人类手动做事的启发式方法是很好的做法。例如,如果你想自动化顾问的工作,怎么评估顾问?那就给他们案例研究,也许是和他们背景相关的案例。

Jacob:你们团队的人可能都很擅长评估程序员,但如果要让医生加入平台,你们怎么知道该用什么启发式来评估医生?

Brendan:你提到的这个点很有意思,就是当进入超出机器学习团队能力范围的领域时,就需要专家。我们需要医生来帮助我们设计医生的评估和评测标准,其他领域也一样。同样,这也是研究员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做看高中物理题还容易判断哪个答案对,但如果是博士级化学题,研究员没有相关学历就很难理解和改进评测。所以这也是你之前问的评估大变化之一——无论是评估人才还是研究员评估模型,都将变成更协作的过程,需要和专家一起合作,帮助模型进步。

Jacob:我听你说过,这种短期数据标注合同工作其实是你们最初市场的完美切入点,需求巨大,是通往端到端劳动力市场的楔子。你能聊聊公司实现这个愿景的路径和阶段性目标吗?

Brendan:我写过一份“秘密大师计划”有讲到这个。我的看法是,市场网络效应很强,这让它既有护城河也很难建立。所以现在我们非常专注于抓住巨大的需求,扩大网络效应,发展市场。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大科技公司客户需要大量合同工,比如上百个数据科学家、软件工程师等,虽然这些岗位和人类数据没直接关系,但本质上需求类似,只是更传统的市场,以前是和埃森哲、德勤等公司竞争。我们会把这作为第二重点,然后扩展到全职招聘。但其实我们公司早期做的就是帮朋友和自己招合同工,很多后来转正了。

所以这些业务是连续的,有很多共性。所有公司都想要更多候选人、更快招聘速度、更高的胜任信心。我们只要不断衡量并提升这些指标,就能服务好公司发展的每个阶段。

Jacob:有没有哪一刻让你们决定要转向人类数据领域,觉得机会特别明显?

Brendan:有,我还在大学时就遇到了。公司背景是我和合伙人14岁时在高中认识,大家18岁一起创业,他们赢了很多比赛,我没他们厉害,但一直在创业。后来我们开始在印度招聘国际人才,比如和IIT Code Club合作,发现有很多聪明人找不到工作,我们觉得可以雇他们做项目,朋友们也愿意付钱让我们帮忙招聘。我们就这样赚取小额服务费,把公司做到一百万美元营收,扣除工资后还赚了8万美金。

我很自豪,但父母还是不满意。直到我们融资了,他们才满意。回到你的问题,2023年8月,有客户把我们介绍给x.ai的联合创始人,那时他们还在特斯拉办公室。他说Mercor有印度的超级工程师,擅长数学和编程。第二天x.ai的创始人就和我们通话,非常兴奋。两天后我们就进了特斯拉办公室,见了x.ai几乎全部创始团队,除了Elon,就在他们和Elon开会前。我们还在上大学,简直不可思议。我们都在想,他们为什么这么想要我们的产品?因为市场变化太快,没人意识到。现在我们做大了,占了关键市场份额,才开始公开讲这些。但他们那时还没准备好用人类数据,大概六个月后我们才和前沿实验室合作,把业务做大。

Jacob:看到了浪潮来袭。

Brendan:是的,我发现很多创始人在找PMF时太过强求,其实应该观察市场信号,哪里有金矿就去挖。如果最初销售都很难做成,后面规模化会更难。要找到最痛点、最有钱的客户,他们愿意为解决问题付出一切,然后全力以赴。

Jacob:你们现在已经超越了编程,比如医生这个例子让我想到,其实评估好医生的标准最终会被模型公司用来训练模型,判断医生的推理过程对不对。你们在和客户合作时具体做什么?

Brendan:人类现在比AI强的一个关键点是能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会寻找这些代理信号,比如候选人会问正确的问题,思考方式对,背景里有高绩效环境的经历,这些都能帮助他们发现模型的漏洞、提升模型能力。

Jacob:你们现在自己也用自家产品吗?具体怎么用在招聘上?

Brendan:当然,除了高管岗位,其他岗位我们都用。高管岗位我们也挂了职位,但大多还是我先面试,主要是为了推销岗位而不是筛选。我们的AI面试非常有效,很多时候是最有预测力的信号。很多人低估了招聘过程中的“氛围判断”偏见,人总觉得自己判断准。

Jacob:招聘其实是最早的“氛围”行业。

Patrick:VC们肯定没有这种偏见。

Brendan:所以我们要用业绩数据来做决策。比如我们招聘战略项目负责人,以前是人类做案例分析,现在全部用AI面试,最终转正率还提高了。AI面试能让比较更客观、标准化,不用不同面试官各自为政。

Patrick:评测环节你们是自己找人做,还是用市场上的人?内部做得多吗?

Brendan:我们会用市场上的人来做自己的评测流程,和客户流程类似。当然研究员还是要参与,分析模型出错原因、完善错误分类、优化后训练数据,流程和用人都一样。

Jacob:你们提到用多模态能力判断激情等特质,对未来的视频、音频等有何考虑?

Brendan:我常想强化学习(RL)在提升视频理解能力上的作用。RL擅长搜索问题,而视频信息量巨大,所以模型处理起来困难。我们要思考如何在多模态上下文里找到关键信号,比如候选人是否很激动、是否作弊等。我们要创造合适的数据,让模型关注这些信号,前沿实验室也在做底层能力提升。

Jacob:就像你说的,短短几年,标注市场变化巨大。你觉得两年后会怎样?这块业务还会存在吗?还是只剩下专家?

Brendan:我认为会是很重要的一块。我们创业的初衷就是聚合劳动力,让劳动力配置更高效。关键在于判断五年后人类在经济中的角色。

我看到的趋势是,未来人类会专注于创造评测,让模型能学会还不会做的事,而不是反复做同一个任务。所以我高度看好知识型工作向评测转型,可能形式会更动态,比如和AI面试官对话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人还没意识到,因为大家把它和SFT、RHF市场混淆了,而这两类数据的价值正在下降,预算也在减少。

Patrick:你觉得未来哪些技能最值得培养?如果你建议在校生应该学什么,你会怎么说?

Brendan:我一定会建议大家追求快速学习能力,因为变化太快了。很多领域,人们以为模型很久都做不好,结果很快就突破了。要多和AI协作。我们市场上的人常说,他们喜欢能整天和模型打交道,思考模型做不到什么、缺了什么。这些经验能帮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判断哪些环节用AI更高效。所以要尽量多用模型,熟悉它们在本领域的优缺点。这很有帮助,但很难说一定要做软件工程师还是别的什么。

Jacob:很有意思,未来我们可能都要花大量时间训练模型。硬技能有对错,但主观领域几乎无限。也许以后我们还能给自己专属模型打工挣钱。

Brendan:完全同意。我还建议大家关注需求弹性大的领域。比如软件开发,经济里有100倍、1000倍的需求,哪怕不是1000倍新Web应用,也有大量功能迭代、排序算法优化等。相比之下,会计师等需求就很固定。所以要尽量去需求会大幅增长、能提升总生产力的领域,这样更保险。

Patrick:你说得很对。我前几天和一个创始人聊天,他说,大家都在说软件工程师会被淘汰,但其实我真的很需要更多的软件工程师。

Brendan:我也很兴奋。如果我们的软件工程师生产力提高十倍,我们可能会雇更多的软件工程师。所以需求和价格的关系总是很有意思。

Jacob:你们创业之初,应该也有诱惑去做招聘协作工具或者为中介机构做软件吧?你们为什么决定做端到端的服务?这个决定是一开始就确定的吗?

Brendan:一开始我们有很多第一性原理的思考,反而有优势,因为我们没见过传统做法。我们知道朋友们想解决的问题就是想找到靠谱的软件工程师,所以我们就把所有环节都包办了。但现在回头看,我觉得越来越多公司会走向端到端,因为没必要为一个未来可能消失的岗位开发协作工具,更合理的是把整套流程自动化,让它能从反馈中学习和优化。

Jacob:确实,尤其你们做的数据劳动力市场,正好适合在AI能力还不成熟时做端到端。如果没有这个市场,你们可能也会先做协作工具。

Brendan:对,比如全职招聘,客户肯定希望员工在自己名下。所以我们很幸运,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市场需求转变高度契合。

Jacob:一开始你们是帮朋友找合同工,最初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个副业,后来才变成主业?什么时候让你下定决心全职创业?

Brendan:其实我高中就一直创业,公司做得还不错,所以我本来不想上大学,和父母说了他们也不高兴,后来为了安抚他们还是申请了大学,但我一直说自己会退学,他们也不信,觉得既然我答应上学就不会退学。但我每学期都和他们说同样的话,最后真的退学了,也没提前打招呼,因为我已经说了两年了。

Patrick:我早就知道你会退学。

Brendan:对我来说,我很清楚自己想创业,想做有影响力的事情,而不是上那些感觉没用的课。我其实一直在寻找值得投入的事情。我的合伙人最初也是当副业做,想拿到足够证据说服父母退学。他们父母的要求是必须融资成功,哪怕公司已经有百万美金营收和利润也不行,必须拿到种子轮投资。所以家长才是VC们的“金主”——只有融资成功才算有“可信度”。

Jacob:没错,没有家长就没有VC。

Brendan:这就是“权威背书”。

Patrick:说到融资,你们之前(注:今年2月)刚完成一亿美元的B轮融资,恭喜!这笔钱会怎么用?你们是怎么判断何时该融资的?

Brendan:其实我们唯一主动去融资的就是种子轮,为了说服父母退学。A轮和B轮都是被投资人“抢投”的。我们的想法是保持稀释率在5%左右,建立“弹药库”,用来投入产品研发,比如推荐激励、创新的消费级产品,扩大市场供给端,也会投入更多后训练数据,提升模型表现预测能力。我们ML团队最大的瓶颈其实就是做更多评测和训练环境,这也正好和我们的主营业务吻合。

Jacob:你们的客户群有很多基础模型公司,你怎么看这个领域的未来?有人说会只剩两三家巨头,你觉得最后会有多少玩家?他们会怎么差异化?

Brendan:这是个好问题。我坚信OpenAI现在和未来都会是产品公司,而不是API公司。很多API能力会大宗商品化,关键是怎么和客户场景深度集成,这才是定价权的来源。但市场足够大,每家都能在细分领域吸收大量价值。哪怕有实验室专注做对冲基金,也能赚巨额利润。大家喜欢用经验主义说这些公司估值虚高,但如果你从“自动化知识型工作”这个第一性原理出发,这些顶级团队一定能做出伟大的公司。

Jacob:现在模型跨领域泛化很强,所以感觉赢家通吃,还是会有细分领域的佼佼者?你举的对冲基金例子很有意思,说明应用层还有很多空间。

Brendan:对,聚焦很有价值。我觉得做通用API不是好生意,最终只会剩下一家。更多价值会在应用层,每个垂直领域和客户场景都需要深度定制。

Jacob:你觉得这些定制模型会需要很多复杂的标注吗?

Brendan:肯定会。比如每个交易公司都能针对自己独特的交易分析做评测,判断哪些结论准确,哪些不准,能否转化为盈利。如果有一流的后训练团队专门优化交易分析,比人类交易员更快,那机会大得惊人。

Jacob:感觉有些交易公司最优策略应该是暂停交易,花九个月专注后训练模型。

Brendan:我其实很惊讶,很多交易公司在后训练上的投入比想象中少,可能是地理原因——他们主要在纽约,实验室和研究员都在旧金山,而且顶级研究员更想做AI,不愿意只为赚钱。但我相信他们会大举投资,和前沿实验室形成九位数、十位数的合作,定制自己的应用。

Jacob:你现在在AI领域最大的未知是什么?如果能知道答案,对公司运营会有什么影响?

Brendan:还是你刚才说的,人类五年、十年后会做什么。这是个极难的问题,也是公司使命的一部分。我们有各种直觉,但世界变化太快。很多工作会被自动化,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未来人类的新机会和经济角色,这很重要。

Jacob:你觉得政策层面还有哪些事可以做?其他机构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Brendan:当然。很多监管者关注的事情其实离老百姓很远。我觉得未来两三年大家会真正担心的是,AI模型在很多工作上比人厉害多了,我们要想办法让人类融入经济,这一定会发生。这不是那种小概率、大影响的风险,是必然趋势。所以监管者应该更主动地规划未来,管理公众预期,告诉大家几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Jacob:确实,现在连再培训什么都还说不清。

Brendan:没错。但我希望这方面能有更多讨论,更多关注下一代工作的形态,也给学生和求职者更多指引。

Jacob:我们喜欢在采访最后做一轮快问快答,问些宽泛的问题,想听听你的简短看法。你觉得AI领域有什么被高估、又有什么被低估了?

Brendan:好问题。我觉得评测(E-vals)被严重低估了。虽然现在已经很火,但我认为还是被低估了很多。

Jacob:人类能力的最后堡垒。

Brendan:我觉得被高估的是SFT、RHF这类传统数据。有公司在这上面花了几十亿美元,其实根本没必要,花费应该减少一个数量级,这个趋势会变。

Patrick:过去一年你在AI领域有什么观点发生了变化?

Brendan:有意思。我对自动化软件工程的时间线预期大幅提前了。以前我对研究员说的“AI能写出比人类更高命中率的PR”的时间表还持怀疑态度,现在我觉得今年晚些时候、明年上半年就会实现,这会非常酷。

Jacob:是啊。其实两年前,如果说AI能有现在的能力,大家都会觉得要改变世界了,但真的实现后,反而没那么震撼。你觉得这会不会导致软件工程就业出现大规模变化,还是只是10%~20%的变化?

Brendan:关键还是我们之前说的“需求弹性”。短期内我不担心工程师失业,因为工具让他们更高效,反而会有更多软件要写。但岗位性质肯定会变,懂产品、懂模型短板的人会更有比较优势。

Patrick:除了你们公司,你最看好哪家AI创业公司?

Brendan:我很看好OpenAI的代码能力,虽然这个答案不够“逆风”。我也觉得未来会有大量定制智能体,有一家在法国的公司还在隐身状态,我很感兴趣。

Jacob:那你肯定不能在播客里说,等录完我们再逼你透露(笑)。

Abraxas Capital 做空主流币进行现货对冲,目前浮动利润超 5500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6-06 10:3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Abraxas Capital在HyperLiquid平台上通过两个钱包做空BTC、ETH、SOL、HYPE和SUI,在市场下跌期间当前浮动收益超过5500万美元。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集体回调,光大控股跌超8%

Posted on 2025-06-06 10:3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港股稳定币概念股集体回调,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跌超 8%,众安在线(06060.HK)、连连数字(02598.HK)均跌超 6%。

Hotcoin热币交易所将于今日上线RVN及CUDIS合约交易对

Posted on 2025-06-06 10:2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官方消息,Hotcoin热币交易所将于今日15:00(UTC+8)上线以下合约交易对:

  • RVN/USDT:$RVN是Ravencoin项目的原生代币,专注于资产转移区块链技术,该合约最高支持50倍杠杆。

  • CUDIS/USDT:$CUDIS是Cudis项目的原生代币,为区块链生态提供创新应用服务,该合约最高支持20倍杠杆。

两巨鲸以 40 倍杠杆开多 BTC

Posted on 2025-06-06 10:19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当前有两位巨鲸以 40 倍杠杆开设 BTC 多单。其中一位巨鲸存入约 265 万美元,开仓 BTC 40 倍和 SUI 10 倍多单;另一位巨鲸存入约 235 万美元,开仓 BTC 40 倍多单。

WLFI顾问向Hyperliquid存入 100 万枚USDC,开设10倍杠杆做空TRUMP

Posted on 2025-06-06 10:0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WLFI顾问(@cryptogle )5小时前向Hyperliquid存入 100 万枚USDC,开设10倍杠杆做空TRUMP。

pump.fun喊话马斯克发币对抗TRUMP币

Posted on 2025-06-06 09:5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Meme币发行平台Pump.fun在X平台发文“@”埃隆·马斯克称:“听说你和特朗普闹翻了,虽然我们无法提供意见,但可以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并暗示马斯克现在有机会“做一件有史以来最搞笑的事”——发行自己的代币,甚至称“这是我们唯一一次会支持PVP

昨日比特币现货ETF市场净流出2.9229亿美元

Posted on 2025-06-06 09:5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Trader T监测,昨日比特币现货ETF市场净流出2.9229亿美元。Ark Invest ($ARKB)流出最多,达1.0203亿美元,其次是Fidelity ($FBTC)流出8017万美元,Bitwise ($BITB)流出3673万美元,Grayscale ($GBTC)流出2409万美元,Grayscale Mini ($BTC)流出1670万美元,BlackRock ($IBIT)流出1386万美元,Invesco ($BTCO)流出1220万美元,VanEck ($HODL)流出651万美元。

Circle 纽交所 IPO 路演 PPT 曝光:估值 72 亿美元,IDG 与 Accel 是股东

Posted on 2025-06-06 09:50

编译 & 整理:雷建平

USDC稳定币发行商Circle(股票代码为:“CRCL”)日前开启招股,准备本周在纽交所上市。Circle发行区间为27美元到28美元,发行3200万股,最高募资8.96亿美元。

其中,Circle公司发行1280万股,最高获3.58亿美元;现有股东出售1920万股,套现5.38亿美元。

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C 及其关联实体已表示有意以首次公开发行价格认购本次发行中最多1.5亿美元的 A 类普通股,认购条款与本次发行的其他购买者相同。

Circle目标估值已从56.5亿美元上调至72亿美元。

Circle首席执行官Jeremy Allaire表示,“对于Circle来说,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是我们希望以最大透明度和问责制运营的延续。”

曾拟曲线上市:公司作价90亿美元

Circle冲刺纽交所

Circle创立于2013年波士顿,拥有一款提供法定货币转账服务的产品Circle Pay,也被称作“美国支付宝”。

Circle与Coinbase曾有合作,2018年双方成立Centre Consortium,创建USDC。

2023年8月,Centre Consortium联盟解散,Circle从Coinbase收购了Centre Consortium剩余的50%股权,总对价为2.099亿美元,以约840万股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普通股形式收购,Coinbase获Circle的股权。

Centre收购完成后,成为Circle的间接全资合并子公司,Circle完全控制了USDC生态系统。2023年12月,Circle解散了Centre,其净资产分配给本公司的另一家全资子公司。

Circle曾在2016年6月宣布获6000万美元D轮融资,由C轮的领投方IDG资本继续领投。Breyer资本和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也继续参与投资。

Circle的D轮融资也吸引到数位中国战略投资者,包括百度、中金甲子、光大控股、万向和宜信,及两位重要个人投资者的支持:前IBM董事长兼CEO Sam Palmisano和SilverLake的联合创始合伙人Glenn Hutchins。

2018年5月,Circle宣布完成1.1亿美金的E轮融资,由比特大陆领投。IDG资本作为两家公司的共同投资方以及Circle的C、D两轮连续领投方在此轮继续跟进,跟投方还包括Breyer Capital、Accel等老股东和新加入的Blockchain Capital和Tusk Ventures。

2021年5月31日,Circle宣布募资4.4亿美元,此轮融资参与者包括数字货币集团、富达管理和研究公司以及加密货币交易所FTX。

Circle曾在2022年通过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的交易中,估值为90亿美元。该交易于2022年12月结束。当时,Jeremy Allaire还表示,他对拟议的交易“超时”感到失望,但公司仍打算上市。

年营收16.76亿美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Circle持有的USDC价值为599.76亿美元,平均USDC价值为541.36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Circle在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7.72亿美元、14.5亿美元、16.76亿美元;运营利润分别为-3812万美元、2.69亿美元、1.67亿美元。

Circle的商业模式简单:公司发行与美元1:1锚定的USDC稳定币,将用户存入的600亿美元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赚取无风险收益。

Circle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和现金,2024年产生了约16亿美元的利息收入(“储备收入”),占Circle总收入的99%。

Circle在2022年、2023年、2024年来自持续运营的净利分别为-7.6亿美元、2.71亿美元、1.57亿美元。

Circle在2022年、2023年、2024年Adjusted EBITDA分别为9600万美元、3.95亿美元、2.85亿美元。

Circle在2025年第一季营收5.7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65亿美元增长58.6%;

Circle在2025年第一季分销和交易成本较2024年同期增加1.446亿美元,增幅71.3%,主要原因是支付给Coinbase的分销成本增加1.018亿美元,这归因于储备收入及其平台余额的增加,以及与新的战略分销合作伙伴关系相关的其他分销成本增加4,250万美元。

Circle在2025年第一季来自持续运营利润为9294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232万美元增长77.6%;持续运营的净利6479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863万美元增长33.2%。

Circle在2022年、2023年、2024年Adjusted EBITDA分别为9628万美元、3.95亿美元、2.85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Adjusted EBITDA为1.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626万美元。

IDG资本与Accel是股东

Circle董事局主席、CEO为Jeremy Allaire,CFO为Jeremy Fox-Geen,总裁为Heath Tarbert。

IPO前,Jeremy Allaire持有77.1%的B类股,有23.1%的投票权;Nikhil Chandhok有1%的A类股;Accel持有6.9%的A类股,有4.8%的投票权;Breyer持有9%的A类股,有6.3%的投票权;

General Catalyst持有12.8%的A类股,有8.9%的投票权;P. Sean Neville持有22.9%的B类股,有6.9%的投票权。

IDG Capital持有12.6%的A类股,有8.8%的投票权;Oak Investment持有7.5%的A类股,有5.3%的投票权;FMR持有7.2%的A类股,有5.1%的投票权;Elisabeth Carpenter持有2.8%的A类股,有2%的投票权。

IPO后,Jeremy Allaire持有78.9%的B类股,有23.7%的投票权;P. Sean Neville持有21.1%的B类股,有6.3%的投票权。

Accel持有5.4%的A类股,有3.8%的投票权;Breyer持有6.7%的A类股,有4.7%的投票权;General Catalyst持有10%的A类股,有7%的投票权。

IDG Capital持有10.4%的A类股,有7.3%的投票权;Oak Investment持有5.9%的A类股,有4.1%的投票权;FMR持有6.7%的A类股,有4.7%的投票权;Elisabeth Carpenter持有2.1%的A类股,有1.5%的投票权。

以下是Circle路演PPT:


Circle路演PPT内容

北京官宣,涉案虚拟货币处置合规新解法

Posted on 2025-06-06 09:40

作者:刘红林

6月5日,北京市公安局法制办公众号“法青苑”发布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公安局创新性的“北京模式”——通过香港合规持牌交易所处置涉案虚拟货币,实现了链上到链下的闭环,既合法合规,又高效安全。

根据“法青苑”的文章,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联合北京产权交易所,探索出一条新渠道:公安机关先将涉案虚拟货币实物委托给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检测、接收和移交,再通过香港合规持牌交易所(如OSL Exchange、HashKey Pro)公开变现出售。完成交易后,资金履行国家外汇管理审批手续,并最终结汇入公安机关的涉案款专用账户,上缴国库。截至目前,北京产权交易所已累计处置了546.8万件涉案财物。

据北京刘扬律师(公众号:中本律。推荐关注!)的信息分享,这条链路背后有几个关键细节:

第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全程技术支持,处置流程录音录像,确保安全合规。这项工作具体由一所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北京中天锋安全防护技术有限公司完成。

第二,和中天锋公司合作处置的银行是中信银行体系,其中包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以及中信银行下属香港分支机构、香港信托机构和非银金融机构等,之所以需要信托机构等非银机构参与,是因为银行只能进行银行间的业务往来,不能作为机构直接到香港交易所开户进行处置操作。中天锋公司和中信银行合作开发了“虚拟货币处置回流清算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公安内网部署上线,并已报人民银行与外管局备案批准。

第三,北京市公安局与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合作并非孤例,比如苏州市公安局则与当地国资公司苏州币达数字资产服务中心合作。这说明该模式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

这套“北京模式”解决了涉案虚拟货币无法在境内直接变现的老问题,也回应了司法实践中跨境处置的风险和挑战。通过合规的香港持牌交易所完成变现,再加上严格的监管审批,让涉案虚拟货币“干净地”从链上回到链下,顺利进入国库,这在法律和监管层面都可圈可点。

不过,细读这条“北京模式”的操作链条,你就会发现一个核心环节:香港合规持牌交易所,正是这条链路里的关键一环,也是最被信任的处置场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香港能成为这类跨境处置的理想落脚点?

此前红林律师在《曼昆律师|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最大的需求其实是内地》中很详细的聊过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延伸阅读。

整体来说,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本地用户基础其实很有限。虽然香港监管层面早早确立了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制度,并允许合规交易所面向专业投资者甚至零售客户提供服务,但在银行开户难、虚拟资产认知不足、用户规模有限等问题的叠加下,本地市场一直难以撑起完整的交易生态。

理论上,香港牌照可以面向全球用户,但现实是国际用户基本都被Coinbase、Binance等平台牢牢绑定。香港交易所要想去卷全球用户,难度可想而知。与其在全球市场拼刺刀,不如踏踏实实地发挥“制度接口”的优势,服务好那些“非典型市场”——尤其是中国内地。

机会来自中国内地对虚拟货币的坚决态度:不会也不可能全面放开面向散户的虚拟货币投资和公开交易市场。

其背后的核心理由并不只是虚拟货币市场“风险高”或“技术不成熟”,而是出于一个更高层级的制度安排——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只要资本账户仍然是非自由兑换状态,加密资产这类天然带有跨境资金流动属性的工具就不可能被随意放行。这不是哪个部门能单独决定的,而是一条硬性的制度红线。

所以,比起抢散户,真正聪明的香港交易所,应该去研究“制度夹层”里的机会:司法处置、跨境理财通,都是其中最典型的场景。

而这些,恰恰是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最大的市场机会。

近年来虚拟货币在刑事案件和民商事纠纷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法院判决财产分割,公安查获的虚拟货币,都需要一个“链上到链下”闭环的合规交易所来完成,而香港恰好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它既贴近中国司法体系,又有成熟的持牌制度,既能合规,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因工作原因,红林律师参与到不少涉案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项目中,了解到了几个省公安厅关于涉案加密货币司法处置的试点文件,在不涉及敏感信息的前提下,红林律师可以举几个例子,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套机制的专业性和复杂度。

比如在公安机关办理涉案虚拟货币管理时,要求第一时间采取信号干扰等手段断开涉案钱包的网络,防止嫌疑人转移资产。涉案虚拟货币必须转入合格托管人,避免他人通过私钥或助记词偷偷转移资金。

在处置环节里,公安机关还要求对非稳定币的币种先兑换成稳定币,再以境外法定货币完成变现,并保留完整的交易清单和凭证,以保证价格公允、流程可追溯、交易可审计。

针对境外的涉案虚拟货币,则需要委托境外合格托管人或处置人协助完成冻结和变现操作,这些机构必须持有当地金融监管牌照并满足我国的合规要求,由公安部网络安全部门验核后才能指定合作。

在资金完成变现后,类似本文新闻开头的北京模式一样,需要在央行及外管局完成国际收支申报和还原申报,最后才能进入境内账户进行资金结汇和处置。

这种全流程的监管体系,既保证了司法处置的合法合规,又为未来的审计留足了追溯和安全保障。

这类内部细则的存在,不仅说明了司法机关对虚拟货币处置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国家金融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双重防线,也再次证明了:加密货币的处置,不只是币圈吃瓜群众关心的问题,更是国家层面的系统工程。

而这项工程中的核心枢纽,便是香港。

某种程度上,香港能否成为全球加密金融中心,归根结底不是比拼技术、用户量,而是要看它能不能在中国的制度边界上,持续扮演好“合规中介”这一角色。毕竟,北京模式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合法合规的司法处置和资金回流体系中,香港的角色可是不可或缺。

稳定币时代来了,中美如何竞争?

Posted on 2025-06-06 09:34

作者:卢爱芳

6月5日,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的发行商Circle在纽交所上市,当天股价暴涨168%,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儿。

而就在5月底,美国和香港先后通过了稳定币法案,提出了明确的稳定币监管政策,让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法币稳定币有机会拿到合法身份,并且和传统金融相融。

边缘化的稳定币终于赢得了主流社会的接纳,名正言顺地登上全球经济舞台,稳定币的时代真的来了!

接下来本文将讨论:全球稳定币的发展现状及快速崛起的原因?美国、香港的两个稳定币法案有何不同,体现了各自怎样的发展思路?它们将如何竞争?

衡量稳定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交易量,但不同机构统计的数据不一:

ARK Invest 今年2月发布的《Big Ideas 2025》报告显示,2024 年稳定币交易总额达15.6 万亿美元,分别为Visa 和万事达交易额的119% 和200%。

不过visa掌门人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介绍Visa 2024年的交易量为16万亿美元,至少可以说,稳定币的交易量已经跟visa不相上下。

另有分析公司Dune 和Artemis 发布的联合报告显示,2024 年2 月至2025 年2 月,稳定币总交易量超过35 万亿美元。但如果剔除刷量交易和机器人活动,稳定币交易量为5.6 万亿美元,接近visa交易量的40%。

无论哪组数据,都足以证明稳定币发展之快。毕竟距离Tether发明全球第一个美元稳定币USDT,至今不过十年时间。而visa作为一个全球支付网络,成立已接近70年,全球合作银行多达2万多家。

USDT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稳定币,也是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仅次于比特币和以太坊。截至6月4日11点,USDT全球流通量为1533亿美元,过去24小时交易量为672亿美元,居加密货币之首。

USDT堪称印钞机,公司员工不到200,2024年利润高达137亿美元。但它因储备资产不透明、未接受审计一直倍受争议。

第二大稳定币则是刚上市的Circle发行的USDC,全球流通量615亿美元,过去24小时交易量为105亿美元,在加密货币中排第7。

USDC一直走合规路线,以美元和美债为储备资产,接受KYC、反洗钱和审计等监管,但盈利能力大不如USDT。2024年circle营收16.76亿美元,净利润1.56亿美元。而2021-2022年还在亏损。

USDTUSDC共占据了稳定币95%的市场,其它的法币稳定币则大大落后于它们,包括:

特朗普家族今年4月发行的USD1,流通量为21.8亿美元,过去24小时交易量为2.19亿美元。

香港First Digital于2023年7月发行的FDUSD,流通量15.9亿美元,过去24小时交易量为45.9亿美元。

PayPal 于2023 年底推出的PYUSD流通量为9.79亿美元,过去24小时交易量为800万美元。

Investing.com在2025年的报告指出,稳定币的链上活跃地址已超过3亿,这表明,稳定币已经深度融入了全球金融体系。

稳定币凭什么快速崛起?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帮助你理解稳定币对于普通人的价值:在几年前黎巴嫩发生战乱,政府实施金融管制,规定人们每天只能从银行提取200美元,有人因家人生病急需大笔用钱,不得不持枪逼银行把自己的钱取出来。

你的钱存在银行只是一个数字,要用还得银行同意,这是传统金融的弊端,而加密货币存在链上,只要能上网,就能随时自由支配,这是稳定币的魅力之一。

稳定币还有什么好处?在阿根廷、尼日利亚这样的国家,通货膨胀高达百分几十甚至几百,货币一夜间就变成了废纸,对于当地人来说,持有美元稳定币是抗通胀和贬值的选择之一。

事实上,在拉丁美洲,稳定币已成为老百姓日常支付和储备的主要货币。在2024年30万亿的稳定币交易量中,拉丁美洲占了约10%,达到3万亿美元。

稳定币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跨境支付。传统的跨境汇款要经过swift,耗时长,且费用高。而稳定币是点对点交易,无需中介机构,成本显着降低。比如,通过Visa进行跨境支付通常需要1-3天的时间,平均费用为交易金额的6.35%。而USDC秒级到账,费用低至0.1%-0.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拉丁美洲成为稳定币汇款接受的主要地区。

Chainalysis的研究发现,在实施严格资本管制的埃塞俄比亚,2023 年本币贬值后,USDC 和USDT 的需求激增,零售稳定币转账的年度增长率也达到180%。

从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拉美国家共接收了415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同比增长约42.5%。在墨西哥,每年接收来自美国的汇款600多亿美元,其中稳定币汇款规模越来越大。有机构预测,未来3-5 年内,美墨汇款约30%将通过稳定币完成。

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是,为了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拉美和非洲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使用稳定币。在巴西,企业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的比例大幅上升,2023 年底,1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额交易增长了约29%。

有机构预测,到2026 年底,贸易金融和支付处理等用例的稳定币交易额将达到1 万亿美元,占全球跨境B2B 支付的市场份额将超过1%。

此外,随着AI的飞速发展,稳定币作为可编程的货币,在AI的加持下将进一步重塑支付和金融。在未来全球的经济活动中,稳定币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稳定币也成了各国创新、监管和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

2024年,欧盟开始实施《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非授权不得在欧盟发行或提供稳定币。而此次美国和香港的稳定币法案,则对稳定币提出更具体的监管措施。

相同之处是,两地都要求稳定币的发行需1:1锚定法币,每月公开储备资产构成,接受审计;都要求严格遵守反洗钱(AML)和了解客户(KYC)的要求;

不同之处在于:1、美国更严苛:对于未持有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资产或未接受美国AML/KYC监管的美元稳定币,美国政府将建立非合规名单,并在美国市场限制交易。

2024年,北美市场占稳定币交易量的40%,这个限制措施很有杀伤力。受冲击最大的当属USDT,2024年将可能是Tether利润率最高的一年,因为接下来的合规将极大地增加其成本。

香港的重点则在于监管港元稳定币,无论在香港还是域外,只要建立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都纳入监管。而对于非港元稳定币则更宽松:在香港市场交易,向金融管理局申请牌照就可以提供给零售投资者,不持牌就只能提供给机构投资者。

2、香港要求稳定币的发行商注册资本不低于2500万港元,而美国没有明确的资本金要求,但需满足银行级监管标准,但考虑到合规成本,对中小发行商也极为不利。

3、香港更保护投资者利益,做出了强制赎回的规定。

从稳定币法案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不同的战略愿景:美国将稳定币视为美元霸权在虚拟世界的延伸,通过美元稳定币与美元挂钩,巩固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确保稳定币成为“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金融工具。

对稳定币的储备资产要求提升了对美国国债的需求。5月2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稳定币在短期内可以增加2万亿美元的国债、短期国库券的需求,作为参照,目前这个数字大约为3000亿美元。”

而中国虽然在大陆严禁加密货币,但以香港作为稳定币创新的试验场,积极探索和布局稳定币。港元稳定币一是为香港发展Web3生态提供基础设施,二是绕过西方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建立新的支付通道。

在稳定币立法的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24年3月推出稳定币沙盒计划,京东数科、元币、渣打银行等六家公司参与其中。目前这些项目仍处于沙盒测试阶段,港元稳定币交易量很有限,目前香港占主导的稳定币仍是USDTUSDC。

而且稳定币只是香港web3生态的其中一环。2022年10月31日香港财政司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表明了香港要做全球web3之都的目标和决心。这几年来,香港政府一直在低调埋头建设。

2023年:

香港发行全球首只代币化政府绿色债券;

香港财政拨款计划拨款5000万港元(约640万美元)用于发展Web3生态,支持部分企业、技术研发及社区活动。

证监会正式实施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框架,HashKey等平台获批牌照,合规交易所数量增加。

2024年:

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亚洲6只虚拟资产现货ETF,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ETF,规模亚洲第一。

证监会批准7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包括OSL、HashKey、HKVAX等),并扩展监管至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托管服务及质押等领域。

金融管理局推出“Ensemble”代币化资产沙盒项目,支持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试验,吸引蚂蚁数科、渣打银行等机构参与。

推动Zetrix等公链平台与Web3Labs、Summer Capital合作,推进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府及企业级应用。

2025年:

证监会发布“ASPIRe”路线图,聚焦市场准入、保护措施、产品、基础设施及关系,旨在通过信息披露和简化的证券发行流程,推动Web3市场透明化。

香港举办“共识香港2025”大会,聚焦AI与Web3融合,探讨去中心化AI网络、AI代理平台等新兴领域,全球吸引Web3从业者。

香港数码港吸引超过270家Web3需求企业,涉及区块链游戏、DeFi、基础设施和去中心化科学(DeSci)。

金融管理局深化e-HKD政策,探索央行数字货币与Web3的跨链支付及跨境贸易应用。

香港在打造web3之都上虽还未有耀眼的成绩,但大致完成了布局,有了清晰的路线图。

总体来看,美国谋求虚拟世界的金融霸权,香港的战略重点在于web3产业,且港元稳定币尚处在萌芽阶段。大国之争,还没到时候。

OKX Ventures 宣布投资 Sui 生态头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Momentum

Posted on 2025-06-06 09:29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官方消息,OKX Ventures 宣布对 Momentum 完成战略投资。Momentum 是 Sui 生态中的DEX,极简的交互体验与深度流动性特性,随着传统机构加速入场的趋势以及rwa市场逐步扩大的前景下,Momentum成为生态中重要的 DeFi 基础设施。自2022年成立以来,不断精细产品机制,Momentum 实现了近乎即时的交易确认。2个月的时间,就获得42,000个活跃钱包,链上总价值锁定(TVL)超$7000万,交易量达到$30亿, 其中Sui 网络超 25% 的 DEX 交易量来源于Momentum。相比传统 AMM 去中心化平台性能提升 10 x 以上,可在高并发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可扩展性与稳定性。

OKX Ventures 合伙人 Benson 表示:“Momentum 作为 Sui 生态的头部 DeFi 应用,通过 ve(3,3) 机制,让交易者、散户和追求低滑点、高流动性的机构用户都能获得更优质的链上交易体验,这将推动 Sui 公链 DeFi 生态的更快进入下一增长周期与繁荣。”

马斯克警告美国债务风险,称”美国破产将使一切变的无关紧要”

Posted on 2025-06-06 09:29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埃隆·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警告美国债务危机,称”如果美国破产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马斯克引用了一段讲话指出:”国家和个人没有区别,超支就会破产。如果国家资不抵债,所有资金都用于支付债务利息,将没有资金做任何事情。”

美联储两高官警告通胀为首要威胁,或将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Posted on 2025-06-06 09:2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和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周四均表示,当前通胀压力是比劳动力市场放缓更为紧迫的风险,暗示支持将货币政策维持在当前状态更长时间。两位官员特别警告关税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推动物价上涨,影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逐步显现。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6月政策会议上维持当前4.25%-4.50%的利率区间不变。

加密早报:特朗普与马斯克撕破脸,北京公安首创涉案虚拟货币处置机制

Posted on 2025-06-06 09:24

作者:深潮 TechFlow

昨日市场动态

美国至5月3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4.7万人,预期 23.5 万人

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至 5 月 31 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4.7 万人,预期 23.5 万人,前值由 24 万人修正为 23.9 万人。

特朗普:对马斯克很失望,即使没有马斯克,我也能赢得宾夕法尼亚州

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即使没有马斯克,我也能赢得宾夕法尼亚州,对马斯克表示失望。马斯克之所以感到不满,纯粹是因为电动车强制销售规定被取消。他还没有对我说过坏话,但这很快就会发生。”

马斯克转发「特朗普应该被弹劾」推文

马斯克转载有关「特朗普应该被弹劾,并由 JD Vance 取代他」的讨论推文并评论称,「Yes」。

币安更新Alpha积分规则:仅使用Alpha代币或现货上架代币进行Alpha购买才可获得交易量积分

据官方消息,Binance Wallet 发布 Binance Alpha 积分规则更新,自 6 月 6 日 8:00 起,只有使用 Binance Alpha 代币或在 Binance 现货市场上架代币进行的 Alpha 购买交易才有资格获得 Alpha 交易量积分,使用任何其他代币的交易将不会计入,出售 Alpha 代币不会影响交易量积分。

CUDIS 已开放空投申领

AI 驱动的可穿戴 DePIN 项目 CUDIS 宣布已正式开放 CUDIS 代币空投申领。

此前消息,CUDIS 公布代币经济学,CUDIS 代币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TGE 流通量为代币总供应量的 24.75%。代币 25% 将分配给社区,激励多个赛季用户的参与,首个赛季分配总量 5%。第一季空投申领将于北京时间 6 月 5 日 20:00 开放,总计 5000 万枚 CUDIS 分配给超 6 万名社区活跃用户。

YZi Labs 投资 OneKey,布局加密资产自托管安全领域

据官方消息,YZi Labs 近日宣布投资开源硬件钱包项目 OneKey,旨在增强全球加密资产安全性并推广自主托管解决方案。

Gate CBO:对于LA/USDT合约价格异常波动,平台将给予补偿

Gate交易所CBO Kevin Lee发布声明,回应6月4日晚间LA/USDT合约价格异常波动事件。事件源于合约指数数据异常导致平台标记价格异常,引发系统连锁反应。Gate迅速采取措施下架相关交易对,并对所有穿仓用户进行全额补偿,补偿总额超过3000万USDT。平台声明此次事件非人为操作,不存在”单点爆仓”或数据篡改行为。

Greeks.live:出现史上最大加密期权大宗交易,交易者看好三季度 BTC 行情

据 Greeks.live 宏观分析员 Adam 披露,加密市场出现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期权大宗交易,总名义面值达 11.9 亿美元,涉及 11350 个 BTC,权利金高达 750 万美元。

该交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买入 9 月 3800 组牛市价差,做多中远期波动率和价格;另一部分是卖出 6 月平值看涨期权,形成日历价差策略。分析师认为这表明交易者预期 6 月 BTC 涨幅有限,但三季度可能出现高达 50% 的显著上涨行情。

分析师指出,尽管近期市场缺乏资金和热点,但长期利好因素仍在持续释放,这与当前市场主流观点保持一致。

上市企业比特币持有量接近 850 亿美元,一年内增长超一倍

据 Coindesk 报道,Binance Research 报告显示,截至 5 月底,全球已有 116 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币,总计 809,100 枚 BTC,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约 850 亿美元。

这一数字较一年前的 312,200 枚 BTC 显著增长,比特币企业持有量激增主要受价格上涨和结构性利好推动。

北京公安首创涉案虚拟货币处置机制:通过香港合规交易所出售并上缴国库

据首都公安法制公众号消息,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与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创建涉案虚拟货币处置合作机制,共同签署了《涉案虚拟货币处置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将涉案虚拟货币纳入「实物上缴」范畴。

该文表示,面对近年来虚拟货币犯罪高发频发态势,针对执法办案中「涉案虚拟货币无法在境内直接处置变现」的实际问题及跨境处置风险,市局法制总队与北交所进一步拓宽合作处置领域,对此种特殊涉案财物从政策法规和操作路径方面进行充分调研论证,探索出一条境外处置的新渠道。

即:公安机关将涉案虚拟货币实物委托给北交所处置,北交所接受公安机关委托后,选定专业服务机构对涉案虚拟货币进行检测、接收、移交等操作,并通过香港合规持牌交易所公开变现出售,履行国家外汇管理审批手续后,结汇转入公安机关涉案款专用账户,并上缴国库。目前,已适用该模式成功处置顺义公安分局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的涉案虚拟货币。

行情动态

推荐阅读

当新加坡开始驱赶币圈人

本文讨论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新的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政策,要求所有在新加坡注册或运营的加密服务提供商在2025年6月30日前取得DTSP牌照,否则不得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这一政策结束了新加坡作为“监管套利”天堂的时代,对加密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城南到青瓦台:李在明的十年发钱实验

本文主要讲述了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十年来推进全民基本收入(UBI)理念的实践历程。他通过一系列政策试验,从城南市到京畿道,再到全国范围,致力于探索在人工智能时代共享技术红利的可能性。尽管他的UBI计划面临财政可持续性和社会共识等挑战,但这一理念已从边缘走向主流,成为韩国社会政策讨论的重要议题。

a16z:稳定币正在崛起,创业者们有哪些新机会?

本文深入探讨了稳定币的崛起及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文章分析了稳定币在货币统一性、美元稳定币的全球需求以及国债作为抵押品的影响等三大核心挑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为创业者和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发展方向。

以太坊基金会战略调整:财库政策、关键指标和责任变化

本文讨论了以太坊基金会(EF)宣布战略调整,聚焦财库管理政策、关键指标和责任变化,以支持以太坊生态系统的长期发展。EF 强调风险、期限和流动性的综合考量,同时坚持以太坊的核心原则,推动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隐私保护等领域的发展。

AI 不熄火,年内十大潜力 AI 概念币盘点

本文盘点了2025年十大潜力AI概念币,涵盖基础设施、DeFi和Meme等细分领域,并详细介绍了每种代币的独特特性、市场表现及未来发展潜力。

政治联盟破裂,特朗普与马斯克公开互怼升级

Posted on 2025-06-06 09:19

作者:李丹,华尔街见闻

特斯拉CEO马斯克一再公开抨击特朗普政府的大规模支出法案,现在他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兄弟情”看来连表面上做样子都做不到了。

美东时间6月5日周四,这对“好兄弟”就共和党的减税和支出法案公开爆发口水战。先是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们表示,他对马斯克“很失望”,因为马斯克比其他人都了解法案的内容是怎么回事,却“突然之间”掉过头来反对法案。接着马斯克迅速发帖“反击”,称特朗普说谎、他之前根本没看过法案,只有削减支出一条路可走。

据央视新闻,特朗普表示,他宁愿马斯克批评他,而不是批评他的税改法案。特朗普称,马斯克对特朗普政府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感到很不高兴。他了解法案的内部运作,且对此毫无异议,直到发现要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才意识到问题。

特朗普说:

“我对埃隆(·马斯克)很失望。我帮了他很多。他比在座的任何人都更了解这项法案的内部运作。他对此毫无异议。突然之间,他就有意见了,而且是当他发现我们要削减电动汽车强制令时,才开始产生这种想法。”

之后,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发帖称,是他提出让马斯克离开“政府效率部”(DOGE)的,就因为撤销了购买电动车所谓强制令,马斯克就“疯了”。帖子写道:

“埃隆已经‘变得让人难以接受’了,我要求他离开,我取消了他的电动汽车强制令,该强制令强迫每个人都购买别人不想要的电动汽车(几个月前他就知道我会这么做!),他就疯了!”

特朗普还发帖暗示,可能中止美国政府同马斯克旗下企业签署的政府合约。他在帖子中说:

“在我们的预算中,省下数十亿美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终止马斯克的政府补贴和合同。我一直很惊讶拜登竟然没有这么做!”

马斯克不甘示弱,直接在社交媒体爆猛料,称特朗普涉嫌爱泼斯坦性犯罪案,这就是美国政府没有将爱泼斯坦档案公布的真正原因。

马斯特@特朗普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帖称:

“是时候扔出重磅炸弹了:@realDonaldTrump出现在爱泼斯坦的档案里。这才是这些档案至今未被公开的真正原因。祝你今天愉快,DJT!”

马斯克接着发帖称,要标记这个帖子,未来会真相大白。

马斯克而后发帖称,鉴于特朗普声称要取消他的政府合同,SpaceX的龙飞船将立即开始解除政府任务。他还发帖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将导致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据央视,马斯克此后在社交媒体公开表态,认为特朗普应该被弹劾,他在有关支持弹劾特朗普的贴文中回复“是的”。

特朗普:马斯克生气是因为我们针对电动汽车 没有马斯克 大选中也会赢得宾州

按照特朗普对记者的说法,马斯克“背刺”是因为,他认为名为“大漂亮法案”的支出议案伤害了特斯拉所在的电动汽车行业利益。

特朗普称,他支持法案的态度是正确的,宁可马斯克谴责他本人,也不希望马斯克批评他所支持的法案草案。马斯克对草案的反应让他感到意外。 他可以理解马斯克生气,因为特朗普政府要撤销前总统拜登任内出台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

“埃隆生气,因为我们拿下了电动汽车强制令,这笔钱对电动汽车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他们现在在电动汽车方面举步维艰,还想让我们支付数十亿美元的补贴。埃隆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点。”

特朗普说,他和马斯克的关系以前是很好的。 马斯克曾在去年美国大选期间给予他强有力的支持,“但无论如何我会赢。”

据央视,特朗普表示,即使没有马斯克,他也能赢得宾夕法尼亚州的选票。特朗普还表示,马斯克目前没有说过他个人的坏话,但他相信接下来就会了。

央视报道提到,特朗普政府撤回了对马斯克推荐的艾萨克曼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的提名。

有媒体周三曾爆出,白宫否决了艾萨克曼的提名,这加剧了马斯克和特朗普之间的紧张关系。马斯克抨击大漂亮法案后,特朗普对他失去了耐心,马斯克则对特朗普撤销艾萨克曼提名的决定感到恼火。马斯克是艾萨克曼的亲密盟友,之前力挺艾萨克曼获得这一职位。

该媒体援引白宫高官的消息称,特朗普对马斯克的批评感到不满,他不明白马斯克为何在与他密切合作四个月后决定加大批评力度,特朗普的高级顾问对马斯克的最新攻势措手不及。

马斯克:法案没给我看过 即便削减电动车激励不公也应“瘦而美” 没我支持特朗普不会胜选

特朗普的表态刚刚传出,马斯克就在旗下社交媒体上接连发帖光速回怼。

对于特朗普声称马斯克为法案恼怒是因为涉及到电动汽车的利益,马斯克在帖子一开头就简单地回应:“随便(你怎么弄)。”

紧接着他在帖子中表示:

“法案中保留了削减电动汽车和光伏减税激励措施的条款,即便不对石油和天然气补贴下手(非常不公平!!),也要把法案中那堆令人作呕的私货丢掉。

纵观整个文明史,根本就不存在既大又漂亮的立法。这一点人人皆知!要么你会得到一份‘又大又丑’的法案,要么你会得到一个‘瘦而美’的法案。瘦而美才是出路。”

接着马斯克又针对特朗普所说的他之前了解法案、对此毫无异议回应,发帖称:

“假话,这项法案从来没给我看过哪怕一次,而且是(国会)在深夜迅速通过的,几乎没有国会议员能够读到它!”

马斯克转发了之前因为反对法案而被特朗普警告的参议员Rand Paul的帖子。

Paul发帖说,马斯克说到了点子上,去年他发布的报告已经披露,仅仅在2024年一年,美国人的利息就达到8920亿美元,那相当于消耗了10%的联邦政府预算。马斯克转发这个帖子时写道,又大又丑陋的法案回让形势变得更糟。

马斯克还转发了一条评论,认同特朗普没有他支持不会赢得大选的观点。

该评论称,马斯克说“没有我,特朗普本来会输掉大选,民主党人会控制参议院,共和党人在参议院的席位会是51比49”,这话说得没错。

马斯克转发了转述他访谈中言论的帖子,重申:大漂亮法案会让美国联邦政府的赤字扩大到2.5万亿美元。该访谈内容显示,马斯克称,美国有2万亿美元的赤字,而且不断增加,美国在支付利息方面的支出已经超过了国防部的预算。华尔街见闻曾提到,本周二马斯克发帖公开决裂时提到,该法案会将使本已巨大的预算赤字激增到2.5万亿美元。

马斯克周三发帖呼吁美国民众联系国会议员,“否决”该法案,并给帖子附上了电影《杀死比尔》的剧照图。他周四发帖再次呼吁:“杀死法案”。

某巨鲸平多ETH,共获利519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6-06 09:19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一位鲸鱼平掉了 ETH (25 倍)多头仓位,总共获利 ​​519 万美元,并从 HyperLiquid 中提取了所有资金。

特朗普媒体集团提交S-3注册声明,启动23亿美元比特币储备计划

Posted on 2025-06-06 09:0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GlobeNewsWire报道,特朗普媒体集团(Nasdaq, NYSE Texas: DJT)宣布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S-3注册声明,涉及此前与约50位投资者签订的债务和股权认购协议,总收益约23亿美元,这被称为”公开公司最大规模的比特币储备交易之一”。该注册声明包括为投资者重售约5600万股股票和2900万股可转债相关股票,同时还包含通用货架注册,为公司未来的并购和资本筹集提供灵活性。公司CEO德文·努涅斯表示,这些举措将为特朗普媒体提供实现快速扩张所需的资本、资产和独立性,以吸引更多用户加入”爱国经济”。

Yuga Labs CEO:计划解散ApeCoin DAO

Posted on 2025-06-06 08:5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Decrypt报道,Yuga Labs CEO Greg Solano提出计划解散ApeCoin DAO,将其资产和职责转移至由Yuga Labs创建的新实体ApeCo。Solano批评称,ApeCoin DAO”已从承诺演变为缓慢、嘈杂且不严肃的治理表演”,资源被浪费在”虚荣提案和低影响力计划”上。新实体将专注于支持高质量项目,并强化ApeChain、Bored Ape Yacht Club和Otherside三大核心支柱。如提案通过,ApeCoin持有者将失去所有治理权利。此举是Yuga Labs战略重组的一部分,公司近期已出售Moonbirds和CryptoPunks等NFT项目IP,以重新聚焦核心业务。

知名投资人Naval评特朗普和马斯克:二者互相需要,放弃减税政策更明智

Posted on 2025-06-06 08:5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知名投资人Naval评论Elon Musk与特朗普立场差异,称”Elon的立场基于原则,特朗普的立场务实”。他指出科技行业需要共和党当下支持,共和党则需要科技行业未来发展,建议放弃部分减税政策以推动相关法案通过。

中信证券:稳定币的政策利好预期对加密货币的上行有利

Posted on 2025-06-06 08:4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期美国等多个稳定币立法取得阶段进展。研报认为特朗普政府推动加密货币相关法案有三种目的:帮助家族进行财富积累及兑现竞选承诺;推动稳定币市场扩张以缓解美债需求不足压力;强化稳定币与美元的绑定关系,延缓去美元化进程。因此稳定币的正规化进程有望继续。而稳定币市场的扩张和发展对加密货币的上行形成中长期利好。不过加密货币的加速上行行情或需等待特朗普的政策确定性。

比特币ATM运营商CoinFlip考虑出售,目标估值10亿美元

Posted on 2025-06-06 08:4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彭博社报道,比特币ATM网络运营商CoinFlip正在探索出售公司的可能性,已聘请财务顾问寻找潜在买家,目标估值至少10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讨论仍处于初步阶段,尚不确定是否能达成交易。成立于2015年的CoinFlip目前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地运营超过5,500台加密货币ATM。

某巨鲸James Wynn清算后开多,亏损1708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6-06 08:3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分析师余烬监测,某鲸鱼在 James Wynn 仓位发生清算强平后开多「捡尸体」,两个半小时前割肉平仓回吐 1708 万美元利润。

他两度在 James Wynn 仓位发生清算强平后开多 BTC 跟 ETH,打的就是「捡尸体」主意:昨天凌晨 12 点 James Wynn 仓位清算,他开仓做多;今天凌晨 1 点 James Wynn 仓位清算并平仓,他加仓多。

不过随着价格继续下跌,两个半小时前他选择了割肉平仓。导致他本次做多亏损 1708 万美元。在这次利润回吐后,他在最近 21 天里的盈利从 3000 万美元下降到 1300 万美元。

Uber CEO:考虑采用稳定币以降低运营成本

Posted on 2025-06-06 08:3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Uber首席执行官近日宣布公司正在考虑使用稳定币以降低运营成本。并认为稳定币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特别是对全球化的公司。Uber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美国科技公司,主要提供叫车服务、外卖配送和货运等业务。

Arthur Hayes:Circle上市带动IPO热潮,最终以EOS类似事件收场

Posted on 2025-06-06 08:2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BitMEX联合创始人Arthur Hayes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加密货币行业正从2017年的ICO热潮转变为2025-2027年的IPO狂潮。他预测这波热潮将以类似EOS的大型IPO结束,该IPO将吸引大量法币资本但开盘后表现不佳。

马斯克宣布将退役SpaceX龙飞船

Posted on 2025-06-06 08:1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由于总统威胁取消与SpaceX的政府合同,公司将立即开始退役龙飞船(Dragon spacecraft)。

深潮 TechFlow 注:SpaceX龙飞船是埃隆·马斯克公司开发的关键航天器系列,始于2005年,包括货运型Dragon 1(2010-2020年执行23次国际空间站任务)和载人型Crew Dragon。 作为目前唯一能将大量货物运送到轨道并安全返回地球的航天器,龙飞船最多可搭载7名乘客,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压力舱和非增压行李舱。 它每次任务可向空间站运送超过6,000磅科研设备和补给品, 并在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恢复了美国独立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能力,符合NASA要求的至少210天在轨停留时间。 若马斯克真如威胁所言退役龙飞船,将严重影响美国太空计划,可能导致美国再次失去独立执行空间站任务的能力。

特朗普:俄乌停火无望 ,”让他们继续打”吧

Posted on 2025-06-06 08:1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特朗普在与德国总理默茨会谈时坦言,俄乌双方目前均未做好和谈准备,斡旋未果。他透露普京计划对乌发动大规模进攻,报复乌军袭击俄空军基地。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修复美俄关系并减少对乌援助来促和,但普京未表现出接受乌方条件的意愿。特朗普警告若冲突持续,双方可能面临美国制裁,同时暗示即便战事持续也要与莫斯科在伊朗核问题上合作。

马斯克转发「特朗普应该被弹劾」推文

Posted on 2025-06-06 08:0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马斯克转载有关「特朗普应该被弹劾,并由 JD Vance 取代他」的讨论推文并评论称,「Yes」。

CME比特币期货大户数量创历史新高,较年初增长36%

Posted on 2025-06-06 08:0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The Block报道,CME比特币期货大户数量达到历史新高217个,较年初增长36%,显示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兴趣显著提升。自2024年初以来,大型交易者数量持续稳步上升,表明机构配置比特币已成为一致性趋势而非机会性交易。

特朗普回应马斯克:我不是造成混乱的人,你早该几个月前反对我

Posted on 2025-06-06 07:5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发文称,不介意马斯克转而反对他,但认为马斯克”应该几个月前就这样做”。特朗普强调了一项正在国会审议的法案,称其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案之一”,将削减1.6万亿美元开支并提供”有史以来最大的减税”。他警告称,若法案不通过,将导致68%的税收增加和”更糟的情况”。特朗普表示:”我不是造成这个混乱的人,我只是来修复它的。”

马斯克爆料:特朗普在爱泼斯坦的档案里

Posted on 2025-06-06 07:49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表示:“是时候引爆真正的重磅炸弹了,特朗普总统在爱泼斯坦一案的文件里。这才是文件未被公开的真正原因。”

特朗普:对马斯克感到失望,即使没有马斯克,我也能赢得宾夕法尼亚州

Posted on 2025-06-06 00:1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即使没有马斯克,我也能赢得宾夕法尼亚州,对马斯克表示失望。马斯克之所以感到不满,纯粹是因为电动车强制销售规定被取消。他还没有对我说过坏话,但这很快就会发生。”

Sapien 宣布用户突破 120 万,企业客户达 27 家

Posted on 2025-06-06 00:1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去中心化数据平台 Sapien 宣布,其注册用户已超过120万,任务完成量超1亿,并在8个月内吸引了27家企业客户,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平台之一。

近期,Sapien亮相于2025年的Crypto Vision Conference,与行业领袖共同探讨链上工作和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的未来。Sapien的合作伙伴Coins.ph还在菲律宾举办了一场关于 AI 和区块链的教育活动,提升了当地认知并加速了用户增长。

Sapien首席执行官Rowan Stone表示:“这一成就不仅是对我们平台的肯定,也彰显了数千名贡献者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我们正在证明,人类知识是 AI 的未来,而这仅仅是开始。”

Sapien的网络吸引了Amazon Zoox、Toyota、Alibaba等企业的关注,依赖其高质量人力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其游戏化任务平台奖励用户完成数据任务,生成高质量数据集,标志着 AI 数据创建方式的转变。

了解更多或注册成为贡献者可访问原文链接。

 

 

美联储新任监管副主席 Michelle Bowman 或将主导加密监管

Posted on 2025-06-06 00:0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6 日,据 CoinDesk 报道,美联储即将迎来新任监管副主席 Michelle Bowman,她将指导美联储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可能包括稳定币发行机构的监管方式。

Bowman 在参议院以 48-46 的投票结果获得确认,将从普通理事晋升为领导职位。监管副主席一职是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设立的,旨在区分美联储的监管职责与货币政策职能。Bowman 将在美联储主席 Jerome Powell 领导下工作,Powell 此前表示会将监管议程的领导权交给副主席。

现货黄金跌破3340美元/盎司,日内跌1.01%

Posted on 2025-06-05 23:59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现货黄金跌破3340美元/盎司,日内跌1.01%。

链上质押和收益协议 HashPower 完成 400 万美元战略融资,HashKey Capital、FBG Capital 等参投

Posted on 2025-06-05 23:5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 Chainwire 报道,链上质押和收益协议 HashPower 宣布完成 400 万美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 HashKey Capital、FBG Capital、Hailstone Labs 和 DePIN X Capital。

据悉,此轮融资将加速 HashPower 扩展全球去中心化挖矿能力、优化质押奖励,并通过无许可的链上访问构建现实世界数字资产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现货黄金跌破3350美元/盎司,日内跌0.72%

Posted on 2025-06-05 23:5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现货黄金跌破3350美元/盎司,日内跌0.72%。

高盛现在预计欧洲央行的最后一次降息将在九月,而非七月

Posted on 2025-06-05 23:54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5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高盛现在预计欧洲央行的最后一次降息将在九月,而非七月。

文章分页

上一页 1 … 82 83 84 … 100 下一页

文章类型

  • 文章 (13,058)
  • 页面 (1)

分类目录

  • 快讯 (12,682)
  • TechFlow (11,539)
  • 未分类 (311)
  • 重要消息 (45)
  • 项目重要进展 (9)

年

  • 2025 (13,059)

近期文章

  • 日本最大银行 MUFG 收购大阪高层建筑,将面向零售投资者推出房地产代币化产品
  • 某鲸鱼 2 小时前卖出 2,270 枚 ETH 获利 446 万美元
  • 币安 Alpha 现已上线 VRA,持有至少 200 个币安 Alpha 积分的用户可申领 32,238 枚代币空投
  • Binance alpha:VRA 代币空投申领开放时间延迟至 16:00
  • Binance alpha:VRA 代币空投申领延迟开放

归档

  • 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分类

  • 1kx (1)
  • 21Shares (1)
  • a16z (1)
  • Aave (3)
  • ai16z (1)
  • Alameda Research (1)
  • Alpaca (1)
  • Arbitrum (1)
  • Ark Invest (1)
  • Arkham (1)
  • Avail (1)
  • Azuki (1)
  • Base (1)
  • Berachain (1)
  • Bitget (8)
  • BlackRock (3)
  • Brian Armstrong (1)
  • BTC (4)
  • Bybit (2)
  • Canary (1)
  • Cathie Wood (1)
  • Coinbase (3)
  • Coinbase Prime (2)
  • Coinbase Ventures (3)
  • CoinDesk (2)
  • CoinGecko (1)
  • Cointelegraph (1)
  • COMP (1)
  • Compound (1)
  • DAO (1)
  • DATA (2)
  • DeAI (1)
  • DePIN (1)
  • DEX (3)
  • EARN (1)
  • Eliza (1)
  • ETF (4)
  • ETH (4)
  • Ethos Network (1)
  • Fartcoin (2)
  • FDUSD (1)
  • FLock.io (1)
  • FLUID (1)
  • FUEL (1)
  • Gas (2)
  • GPU (1)
  • Grayscale (1)
  • IEO (1)
  • Inception (1)
  • IOG (1)
  • Jupiter (1)
  • Kairos (1)
  • Kaito (1)
  • Launchpool (1)
  • Layer2 (1)
  • Liquidity (1)
  • Magicblock (1)
  • Mango Markets (1)
  • Mechanism Capital (1)
  • Meebits (1)
  • Meme (3)
  • Netflix (1)
  • NVIDIA (1)
  • Ondo (1)
  • OpenAI (2)
  • Paradigm (1)
  • Polygon (3)
  • Pudgy Penguins (1)
  • pump.fun (1)
  • Raydium (2)
  • Robert Leshner (1)
  • Robinhood (1)
  • Sam Altman (1)
  • SEC (4)
  • Securitize (1)
  • SideKick (1)
  • SNX (1)
  • SOL (1)
  • Solana (3)
  • Stani Kulechov (1)
  • StarkWare (1)
  • STO (1)
  • Stripe (1)
  • SunDog (1)
  • SunPump (1)
  • Synthetix (1)
  • TechFlow (11,548)
  • The Block (2)
  • Tron (2)
  • TRX (1)
  • Upbit (1)
  • USDC (3)
  • WBTC (2)
  • Web3 (4)
  • WLD (1)
  • WOO X (1)
  • Xai (1)
  • Zora (1)
  • 交易所动态 (8)
  • 人工智能 (1)
  • 以太坊 (4)
  • 以太坊基金会 (1)
  • 信托 (1)
  • 借贷 (2)
  • 公链 (1)
  • 基础设施 (1)
  • 大额投融资 (1)
  • 存储 (2)
  • 孙宇晨 (2)
  • 安全 (2)
  • 富达 (1)
  • 工具 (2)
  • 币安 (7)
  • 快讯 (12,691)
  • 托管 (1)
  • 指数 (1)
  • 支付 (1)
  • 数据 (6)
  • 数据追踪 (4)
  • 智能合约 (1)
  • 未分类 (311)
  • 模块化 (1)
  • 欧洲 (1)
  • 欧盟 (1)
  • 比特币 (7)
  • 永续合约 (1)
  • 治理 (1)
  • 波场 (1)
  • 游戏 (3)
  • 火币 (1)
  • 灰度 (1)
  • 特朗普 (5)
  • 社交 (2)
  • 稳定币 (3)
  • 空投 (6)
  • 纳斯达克 (1)
  • 美国 (6)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3)
  • 英伟达 (2)
  • 英国 (1)
  • 萨尔瓦多 (1)
  • 融资 (3)
  • 行情异动 (7)
  • 贝莱德 (1)
  • 质押 (4)
  • 赵长鹏 (1)
  • 跨链 (3)
  • 跨链桥 (1)
  • 迪拜 (1)
  • 重要消息 (45)
  • 金库 (1)
  • 钱包 (4)
  • 阿根廷 (1)
  • 阿里云 (1)
  • 隐私 (2)
  • 项目重要进展 (9)
  • Bluesky
  • Mail
©2025 WT快讯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