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 CoinDesk 报道,上市公司 KULR 正寻求通过在市场上发行普通股筹集高达 3 亿美元的资金,该公司目前持有 800 个比特币,计划将募集的资金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购买更多比特币。
月度归档: 2025 年 6 月
现货黄金站上3330美元,日内涨0.55%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现货黄金短线走高7美元,站上3330美元/盎司,日内涨0.55%。
某巨鲸过去 10 小时内从 Kraken 提取了 1,997 枚 BTC,价值约 2.1278 亿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某巨鲸过去 10 小时内从 Kraken 提取了 1,997 枚 BTC,价值约 2.1278 亿美元。
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92 亿美元,主爆空单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 Coinglass 数据,过去 24 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总爆仓金额达 1.92 亿美元,其中,多单爆仓 7080.21 万美元,空单爆仓 1.22 亿美元。全球共有 71,212 人被爆仓 ,最大单笔爆仓单发生在 Bybit – BTCUSDT 价值 327.99万美元。
美联储传声筒:中期通胀预期不确定性仍然保持高位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表示,5月份的纽约联储通胀预期出人意料的有所下降。不过,但中期通胀预期不确定性仍然保持高位(3年期通胀预期为3%,前值3.2%; 五年期通胀预期为2.6%,前值2.7%)。
BTC突破108000美元,24小时涨幅为1.86%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HTX行情显示,BTC突破108000美元,现报107932美元,24小时涨幅为1.86%。
Tron稳定币7天内增加10.4亿美元,Solana减少9900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截至2025年6月9日,过去7天内主要区块链上的稳定币(USDT和USDC)流动呈现显著分化。Tron(TRON)表现最为突出,稳定币增加高达10.4亿美元,其次是以太坊(ETH)增加7.76亿美元。与此同时,Solana(SOL)出现大幅流出,减少9900万美元,Base和Mantle等链也分别流出3100万美元和1760万美元。这一数据反映了当前加密市场资金流向的重要变化趋势。
Sky 联创 Rune 在 30 分钟前将 200 万枚 USDS 转入回购地址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分析师余烬监测,Sky 联创 Rune 在 30 分钟前将 200 万枚 USDS 转入回购地址,目前已使用其中 30 万枚 USDS 回购了 396 万枚 SKY。从 4 号以来,他累计使用 63 万枚 USDS 回购了 829 万枚 SKY,均价约为 0.076 美元。
新加坡发布加密新规,Web3 划上合规「生死线」
撰文:陀螺财经
在美国的鼎力支持下,全球似乎都在放松对加密市场的监管,但有一个国家,却在反其道而行之。
5 月 30 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最终政策指南,宣布将于 6 月 30 日正式实施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新规。而根据新规要求,所有在新加坡注册或运营的加密服务提供商,若未取得 DTSP 牌照,须在 2025 年 6 月 30 日前停止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
此举打得加密市场猝不及防,本土从业人士哀声栽道,市场上也响起了新加坡 Web3 大撤退的口号。究竟是撤退还是防守?是计划为之还是激进独裁?陡变的监管局势搅乱着市场,合规号角正在全球吹响,行业也难以避免的随波逐流。
01 依托监管优势,新加坡成 Web3 发展热土
时间回到 4 年前,当时正值中国加密产业大清退时期,香港也还未发布虚拟资产宣言,西方加密世界的主权地位正在冉冉升起,华人 Web3 创业者,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新加坡作为下一个安全落脚点。
选择新加坡的答案也很简单。新加坡堪称西方市场最好的跳板,不仅兼具经济发达与政局稳定的优势,对于华人而言,文化圈层也更相适应,在此背景下,人才、项目、衍生投资与服务机构纷纷汇集,新加坡成为了华人 Web3 的投资热土。在当时,超过 47 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坐落于新加坡,Coinbase、币安、FTX 等知名交易所均将新加坡作为亚太区域的总部中心或研发中心。大佬们也一度将新加坡避风港,赵长鹏曾有新加坡长住的纪录,吴忌寒已然是新加坡永久居民。
当然,这一切的核心,离不开新加坡本身的政策开放。从政策法规来看,在 2019 年,新加坡就已推出《支付服务法》,明确了数字令牌的牌照,要求本地提供加密兑换等服务的企业申请牌照根据服务性质和范围的不同,申请「货币兑换」许可证、「标准支付机构」许可证以及主要支付机构许可。2020 年,新加坡通过了《Crypto 发售指南》以及提议《金融业综合法案》,基本奠定了加密牌照许可与责任明晰的基础。纵观当时的全球加密市场,我国已明确禁令、美国监管机构陷于主导权争夺战、欧洲各国制度难统一,真正能营造相对宽松、明确政策监管环境,且有豁免条例暂时允许提供特定支付服务的,新加坡,算是头一份。
而就是这样的新加坡,5 月 30 日发布了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最终政策指南,后又发布对《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 2022》第 9 部分下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监管咨询的最终回应文件,最终明确无牌照即无服务,且未给到任何的过渡期,让所有从业人士陷入了恐慌中。
02 断崖式监管?新加坡出台最严新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市场上流传的「大撤退」以及「断崖式监管」实属有夸大之意。新加坡对于加密领域的监管苗头早有显现。2022 年,新加坡 MAS 出台《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其中第 9 部分专门引入了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即 DTSP 的牌照制度,这也是这一制度首次出现在新加坡立法中。6 月,新加坡金融科技政策负责人表示,新加坡将对加密货币行业的不良行为采取「残酷和无情的严厉措施」。
2022 年末的 FTX 更是关键转折点。FTX 的崩塌撤出萝卜带出泥,将一连串的投资机构钉在了耻辱柱上,其中有一家,正是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投资公司。因为 FTX,淡马锡被迫注销了 2.75 亿美元的投资。此事件后,新加坡政府明确表示声誉受损,甚至对当时的投资团队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减薪处罚。
2023 年 5 月,《金融服务和市场(修正案)法》通过,加强了金融机构间客户信息共享以打击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监管,并在同年 8 月将稳定币纳入框架中。
2024 年,MAS 针对这一法律发起了关于数字代币的监管方法、法规、通知和指南的咨询文件,文件中的用语相当值得玩味,「由于数字代币服务具有基于互联网和跨境的特性,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 (DTSPs) 更容易面临洗钱 / 恐怖融资 (ML/TF) 风险……DTSPs 对新加坡构成的主要风险将是声誉风险,即如果他们参与或被滥用于非法目的时可能损害新加坡声誉。」
最终在今年 6 月 30 日,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新规正式落地。若是回顾这一监管进程,实际上从提出到执行,已然具备长达 3 年的准备期,期间政府也是有明确的递进信号,显然不存在断崖式监管的情况。
从全球来看,牌照制度都是加密监管的核心所在,美国、香港、欧洲均是如此,而新加坡此前的支付法案,亦以牌照为抓手进行主体管控,至于这次为何一个小小的牌照,能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则还要回归到监管套利上。
加密行业做的是全球的生意,但监管制度,通常是属地监管,这就由此产生了套利的可能性,在监管洼地获得牌照,再面向全球开展业务,基本成为了行业的共识。在新加坡此前的监管法规中,虽然对本土开展业务要求严格,但却对海外业务非常宽松,即在新加坡注册的企业可自由地向海外客户提供服务,这无疑与加密业务天然契合。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众多交易所才选择涌入新加坡。
但该种套利,在本次的新规中,将正式宣告终止。从 DTSP 具体内容来看,监管堪称严苛。首先,主体明确、覆盖广泛,即只要在新加坡拥有经营场所从事业务的个人及企业,无论运营地归属,只要涉及数字代币相关业务,均需获得 DTSP 牌照;其次,营业场所定义非常宽泛,官方明确指出,「营业场所」可以是用于开展业务的任何地点,甚至包括路边摊这样临时或移动的场所。此点完全是针对加密行业的特别条例,尤其针对远程办公以及在家办公得人员与企业;受监管服务涵盖几乎整个产业链,除了技术咨询与营销推广,从代币发行、托管、经纪、交易撮合、转移支付、验证治理甚至到托管技术开发,都将包含在牌照业务之内,监管实质做到了无漏网之鱼。
除了针对牌照法规的内容,牌照准入门槛也非常之高。主管机构 MAS 明确表示仅会在「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发放 DTSP 牌照,不仅要求申请人商业模式合理,还要求运营方式不会引发监管纠纷,即需要在运营地也获得监管许可,甚至对组织机构都有所要求,治理框架、资本充足均需列入考量。实际上,牌照发放的严苛程度从目前牌照发放数就可窥见一斑,在 2021 年的新加坡热中,超过 500 家机构向新加坡递交了牌照申请,但时间一晃 4 年,截止到如今,新加坡 MAS 官网显示,仅有 BITGO、CIRCLE、COINBASE、GSR、Hashkey、OKX SG 等 33 家企业获得了 DTSP 牌照,申请通过率不到 10%。
值得注意的是,牌照制度存在一定的豁免空间。若已经在新加坡《证券与期货法》、《金融顾问法》以及《支付服务法》框架中获得牌照的企业,则无须再度申请 DTSP,仅需要落实新规所需要的审计、风险管理等要求。这对于在此前相对宽松阶段已申请过牌照的企业而言比较友好,从官网来看,COBO、ANTALPHA、CEFFU、MATRIXPORT 等 24 家企业均在豁免名单之列。另一方面,若个人只是作为雇员远程办公,与新加坡海外注册主体签约,仅仅服务于海外客户,无须申请牌照,但若是以个人身份在新加坡当地参与业务,则被纳入法规中。
总而言之,既未申请牌照又在监管范围的实体,若不尽快安排流程,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将面临在 6 月 30 日之前清退的结局,而从上述可以看出,这几乎包含了整个产业链。尤其是初创项目,最低 25 万新币的实缴资本,持牌机构年费都达到 1 万新币,高昂的成本给初创项目带来的,只能是又一次的大迁徙。从目前来看,不仅个人从业者有计划离开新加坡,就连部分加密交易所也有迁离的打算。「相比其他地区,新加坡成本本就不占优势,在合规收紧的背景下,一些交易所出于市场考虑可能转去香港,个人从业者选择会更多,除了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其他国家,迪拜与日本也是热门地点,就算没有新规,近年来,离开新加坡的从业者也正在增加。」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交易所加密从业者表示道。
针对新加坡的新规,香港也不例外地发起了抢人宣言。日前,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香港自 2022 年发布虚拟资产宣言后,积极欢迎行业到港发展。根据非正式统计,已有上千家 Web3 公司落地香港。如果您目前在新加坡从事相关行业,并有意将总部及人员迁移至香港,我愿意提供协助,欢迎来港发展!」由此可见,看似是一条新规,但长期而言,对全球加密产业的格局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03 小散终退去,大型机构站上台前
从政策的角度,新加坡此举非常坚决,不仅直面严苛制度即将带来的项目流失,明确表达了政府对套利钻空子零容忍的监管态度,也为新加坡本土 Web3 产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宽松已然一去不复返,收紧才是王道,通过高昂的合规成本彻底洗牌小型、灰色项目,明确鼓励背景雄厚、实力强劲、资本充足的大型企业驻扎,产业健康且可持续才是新加坡的政策出发点。
而从本质上进行考虑,为何新加坡要如此坚决的加大监管?除了源于本土的法治精神外,产业收益抵不过负外部性是关键。从国家的角度,加密产业看似壮大,但由于独有的去中心化性质以及全球业务的开展,税收方向明显低于同等实业。但与此同时,加密产业带来的电诈与灰产不断滋生,根据新加坡警察部队出具的数据,加密货币诈骗已成为新加坡诈骗案件中的高发事件,从 2023 年的约 6.8%急剧上升至 2024 年的约 24.3%,形势正趋于严峻。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新加坡发生的百亿洗钱案中,加密货币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税收低、犯罪多,还要同步挤压本土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资源引发内部矛盾,面对此种情况,一向秉持从严治国的新加坡在此时发布监管政策,也有理可循。
实际上,这也是我国在监管战略上考虑的原因,相比新加坡,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监管复杂性更高,政策套利程度更为惊人,最终我国选择了更为强硬的「一刀切」治理,而新加坡保留了部分市场以在监管与创新中取得平衡。
管中窥豹,新加坡的转变也可呼应全球监管的转变。对于加密行业而言,合规趋势浪潮势不可挡,合规也从选择题变成了必答题。在过去,全球加密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寻找监管洼地,越灰色越聚集,但来到如今,在美国、欧洲、香港、新加坡等地已经明确监管机制的前提下,只有拥抱合规、走向阳光,才能真正落足于长期发展。而合规,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发展的底色,大型机构的议价与竞争能力,将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初创企业的机会,也必将受到巨大的挤压。从内地到香港,又从香港再到新加坡,现在再度扬帆起航,对于初创企业而言,逐草而居并不可怕,找到与自身业务最贴合的聚草之地,或许才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议题。
币安公布 6 月储备金报告:以太坊持有数大幅减少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 @_FORAB 监测,Binance 近期发布了 6 月的储备金报告,对比上月份同期,继续在 BTC 和稳定币 USDC 上有所增持,但 ETH、BNB 等突然由增转减,其中 ETH 持有数大幅减少,而 SOL、XRP 等继续保持减少状态。「总结为:除了硬通货比特币、稳定币,其它山寨币都在减持。」
《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哪些机会是金矿?
撰文:邵嘉碘,曼昆(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徐晓惠,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律师
5 月 21 日,就在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定币条例草案的那一秒,隔壁加密交易群的弹幕彻底疯了:
「牌照时代正式开启,小玩家没戏唱了!」
「现在冲稳定币发行?头不够铁别去冲!」
「PayFi 才是真金矿,再不动手汤都没了!」
喧嚣、焦虑、亢奋交织。但真正的 Web3 老炮们,此刻反而异常冷静。他们知道,条例的通过不是终点,恰恰是新游戏规则鸣枪起跑的瞬间。当那些巨头稳定币发行人们开始排队申请「香港身份证」时,一场围绕稳定币生态的、静水深流的财富重组大戏,才刚拉开帷幕。
创业者们,别光顾着看巨头打架,擦亮眼睛看看他们脚下——那里正裂开无数条新赛道,等着你去卡位掘金!
稳定币「发牌局」:地狱模式开启,新手村已关闭!
咱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现在还想着「在香港发个稳定币一夜暴富」,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这条赛道已经被锁死成「氪金玩家专属副本」了,具体难在哪儿?听我给你数数:
(一)沙盒玩家:抢跑两年的「天选之子」
香港金管局的监管沙盒就像一个「稳定币学前班」,早在两年前就招了一批「尖子生」进去培养,比如京东的稳定币项目、圆币的稳定币项目等。这些玩家在沙盒里把系统开发、合规流程、风控体系都打磨得明明白白,条例一落地,人家直接拿牌照「毕业」,相当于已经领先新人两圈。你一个刚入场的小团队,拿什么跟人家拼?人家代码写了几万行,你还在研究怎么通过合规审查,这差距比高考状元和学渣还大。
(二)魔鬼条款:专治各种「车库创业」幻想
条例里写的「充足财务资源」可不是开玩笑的。举个例子,你想在香港发稳定币,光注册资本就得 2500 万港币,还得有持续盈利的能力证明——这一条就能卡死 99% 的草根创业者。更别说「本地设立实体公司」了,你得在香港租办公室、雇合规团队、养技术人员,每年光成本就得几百万。这哪是创业,分明是「烧钱大赛」!想想 USDT 当年在车库里就能起步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玩的是「金融贵族游戏」,没点家底真别碰。
(三)监管细到「查水表」,稍有不慎就踩雷
以前发稳定币可能偷偷搞点「骚操作」,比如储备金不够先顶着,但现在不行了。条例要求储备资产必须 100% 等值,而且只能买现金、短期国债等这些高流动性资产,想拿股票、房产充数?门都没有!更要命的是,托管机构和发行方必须严格分离,审计得实时透明——说白了,你的每一分钱都得摆在台面上让监管盯着,连小数点后两位都不能出错。你要是没个专业的财务团队和技术系统,分分钟被查出问题,罚款都是轻的,搞不好还得吃官司。
(四)政策风险比炒币还刺激,普通人玩不起
稳定币这东西涉及到货币主权,香港政府怎么可能随便发牌照?未来几年肯定是「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每年可能就批几家,竞争激烈程度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政策随时可能变,今天允许的业务,明天说不定就收紧了。你一个小团队,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结果牌照没拿到,钱倒是烧光了,图啥呢?
创业者清醒剂:中小型企业、初创团队,基本可以彻底死心,别幻想自己去做香港的稳定币发行人了。这赛道,是给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政商关系的巨头们准备的角斗场。但!千万别灰心!真正的、属于创业者的遍地黄金,藏在巨头们搭建的「牌照围墙」之外的生态位里!
生态位掘金指南:五大核心赛道,总有一款适合你
既然发币这条路走不通,咱就换个思路:给发币的人当「卖铲子的」,给用稳定币的人当「修路的」。香港条例其实划了一条很清晰的边界:发币需要牌照,但围绕稳定币的服务场景全都是开放的。我帮大家梳理了五大合规机会,总有一个能对上你的胃口。
(一)核心赛道一:PayFi 基建——赚「稳定币流通」的钱
这绝对是中小团队的「主战场」,为啥?因为条例里明明白白写着「鼓励开发稳定币支付、清算系统」,而且市场需求大到爆炸。说白了,巨头负责发币,咱们负责让币「流动起来」,就像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不发行货币,但靠支付接口赚得盆满钵满一样。具体怎么玩?
1. 跨境支付:让外贸老板告别「等钱等三天」的痛苦
传统的 SWIFT 转账有多坑?一笔跨境汇款得 3 天到账,手续费还高得离谱,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光汇率损失就够喝一壶的。但用稳定币就不一样了:USDC 转账 3 秒到账,手续费不到传统方式的 10%。
举个例子:假设有个做跨境电商的老板,每月有几百万美金流水,用传统方式转账,一个月光手续费就花 2 万多,还经常因为到账慢被供应商催。如果给他搭一个稳定币支付通道,手续费能省 80%,资金实时到账,他能不乐意吗?
2. 商户结算:从奶茶店到连锁品牌,都需要「秒到账」
现在很多商户其实已经在用 USDT 收款了,但都是偷偷摸摸的。条例落地后,合规的稳定币支付系统就是刚需。
举个例子:满大街的奶茶店、茶餐厅、连锁零售,他们不想更快更低成本地收钱?你开发个收单平台 / 工具,让他们能实时结算 USDC、FDUSD 等稳定币,手续费比传统 POS 机或支付网关低个 80%,资金秒到账,老板们能不爱死你?
3. 多链清算:做「币圈银联」,躺着赚流量钱
现在币圈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链和链之间不通」:ETH 上的 USDC,Solana 上的 USDT,Polygon 上的 DAI… 商户要收 HKD 怎么办?用户想跨链支付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多链清算枢纽」,就像银行间的银联系统一样,打通不同公链的稳定币流动性,让稳定币真正流动起来,价值不言而喻。
(二)核心赛道二:合规「军火商」,给持牌大佬们「卖工具」
监管越严,合规服务的需求就越大。就像当年电商平台兴起时,催生了一大批代运营、质检服务公司一样,稳定币的合规需求也会孕育出万亿级市场。具体有哪些机会?
1. 反洗钱工具:让链上交易「透明化」
监管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实时监控交易,一旦发现可疑地址(比如跟交易所黑客有关联),就得马上上报。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链上黑白名单筛查工具」,比如你开发一个 API,对接各大公链的数据,帮发行方自动识别风险地址。举个例子:如果某个地址突然转入 10 万 USDC,然后分散转到 100 个新地址,你的系统能自动触发预警,提示可能是洗钱行为。这种工具按年收费,一个客户每年收 10-20 万,10 个客户就能养活一个小团队。
2. 审计服务:给稳定币「做体检」
以前 USDC 每月出一份储备金报告,市场反响很好,因为用户需要知道自己的钱是不是真的有保障。现在香港条例要求发行方必须定期公开储备信息,这就需要专业的审计团队。你可以成立一家「稳定币审计事务所」,帮发行方做实时储备验证,比如检查他们的银行账户余额是否与流通的稳定币数量匹配,出具透明报告。这种服务收费高,而且需要专业资质,一旦拿到几个大客户,就能建立行业壁垒。
3. 监管科技(RegTech):让合规变得「自动化」
很多中小发行方没有能力自己开发或者没有必要自己开发合规系统,这时候你可以做一个「合规报表生成器」,比如接入他们的财务数据和链上交易数据,自动生成符合金管局要求的报告,一键提交。就像现在的财税软件一样,把复杂的合规流程简化成「一键操作」,这样的工具每个月收几百到几千港币,客户量大了就能赚大钱。
(三)核心赛道三:跨链桥接——做「稳定币世界的摆渡人」
多链宇宙(Multichain)是大势所趋。随之而来的,就是爆炸性增长的稳定币跨链需求。尤其是在:
-
企业支付场景: 付款方链上的稳定币和收款方需要的链 / 法币不一致?
-
DeFi 清算与套利: 不同链上稳定币的利差、流动性差异就是机会,但怎么低成本高效地搬过去?
当 USDC 安稳躺在以太坊上,USDT 在波场撒欢,而香港的茶餐厅老板只认 HKD… 安全、快速、低滑点的稳定币跨链桥,就成了刚需中的刚需!
-
机会: 开发专注于稳定币的安全、高效、低滑点跨链协议或服务。重点支持香港市场的主流公链:ETH、Solana、TON、Polygon 等。
-
技术生死线: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Nomad 桥几亿美金一夜被盗的惨剧还历历在目。你的桥必须武装到牙齿:考虑引入零知识证明(ZK) 等先进密码学技术做安全验证,多重签名、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等一个都不能少。安全是 1,其他都是后面的 0。
法律红线别碰:设计机制时,必须严防死守,避免被监管认定为变相发币(比如通过桥凭空增发资产)或者造成多链通胀问题。这需要法律和技术团队的紧密协作。
(四)核心赛道四:稳定币资管——让「躺平」的稳定币「生崽」
用户手里的稳定币如果只是放着,那就跟现金一样没收益,但香港稳定币条例又不允许发行方直接给利息,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资管服务,帮用户把稳定币「钱生钱」:
1. 接入 DeFi 协议:赚借贷利息差
你可以做一个平台,把用户的稳定币接入 Compound、Aave 等借贷协议,用户赚的利息扣除你的服务费后,剩下的归用户。比如 Compound 当前 USDC 借贷利率是 4%,你收 1% 的服务费,用户净赚 3%,比银行活期存款高多了。但一定要记住:严禁承诺保本!必须在页面显眼位置提示风险,比如放一个大标题:「DeFi 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否则一旦市场暴跌,用户亏损了可能会告你。
2. 真实资产(RWA)收益:投资国债、房地产
除了 DeFi,还可以把稳定币投向真实世界资产,比如美国国债代币化产品。用户用 USDC 购买「国债代币」,按期拿利息,你从中收取管理费。这种模式更合规,因为国债是低风险资产,监管接受度高。香港有很多资管公司擅长做 RWA,你可以跟他们合作,做前端销售和合规对接。
Circle(通过其资产管理分支)、Maple Finance(专注机构借贷)、Ondo Finance(RWA 先锋)等团队已经在探索这条路径。香港凭借其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开放的监管态度,完全具备将这种模式合规化、规模化落地的土壤。适合那些精通金融工程、熟悉结构化产品、又能玩转合规框架的团队入局。
(五)核心赛道五:储备资产管理——做「稳定币的管家」
稳定币发行人想拿牌、想续牌,必须对其储备资产(现金、短期国债、可能还有少量高评级 RWA)有顶级的托管、管理和风控安排。这意味着:
专业的资产托管商(需相应牌照)需求激增。
-
审计机构需要提供更细粒度的服务。
-
资产评估机构需要提供实时或高频的定价。
-
甚至需要专业团队提供国债配置策略、外汇对冲方案(这也需要牌照或强资质)。
核心逻辑:别去造巨轮(发币),去做巨轮必不可少的「压舱石」和「护航舰」! 香港本地拥有亚洲顶尖的金融托管、清算、资管生态,这是本地专业服务机构的天然主场优势。
牌桌已开,你选哪把椅子?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落地,绝非故事的终章。它更像是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中,香港率先鸣响的、清晰而有力的一枪。当纽约的议员们还在争论不休,新加坡的框架还在修修补补时,香港已经亮出了明确、可预期、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规则——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稀缺的制度红利!
别再盯着「发币」这个金字塔尖了,看看身边的生态位:有人靠做支付接口年入千万,有人靠卖合规工具估值过亿,有人靠跨链桥拿到顶级机构投资。香港稳定币的牌局已经开始,巨头坐庄发币,我们普通人就做「庄家旁边卖茶水、租椅子」的人,照样能在这个新金融时代里占一席之地。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在 Web3 的世界里,聪明的创业者从不跟巨头硬碰硬,而是在他们看不到的角落里,挖自己的金矿。在牌照为王的 Web3 新纪元,合规,不再只是底线,而是你最锋利、最不可或缺的入场券!看清赛道,卡准生态位,方能在这轮香港引领的稳定币大潮中,淘得真金。
某新钱包过去两天从币安提取3906.63枚ETH,价值约988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某新钱包过去两天从币安提取3906.63枚ETH,价值约988万美元。
分析:Solana突破三角形形态,目标164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加密货币分析师Ali报告,Solana (SOL) 已突破三角形形态,潜在上涨目标为164美元。
加拿大上市公司Belgravia Hartford完成首笔比特币储备购买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BusinessWire报道,加拿大上市公司Belgravia Hartford Capital Inc.(CSE:BLGV/OTC:BLGVF/FRA:ECA)于2025年6月9日宣布完成其比特币储备战略的首笔交易。该公司已从Round13 Digital Asset Fund L.P.获得高达500万美元的信贷额度,并已接受首笔500万美元的提款,其中50万美元用于购入4.86152969枚比特币,平均价格为每枚102,848.29美元(含所有费用和支出)。此举是继2025年5月28日和6月4日公司宣布比特币储备战略计划后的首次实施,标志着又一家上市公司将比特币纳入其储备资产。
某巨鲸从币安提取700枚BTC,价值7539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某巨鲸从币安提取700枚BTC,价值7539万美元,目前持有1900枚BTC,价值2.04亿美元。
受关税影响,美国就业趋势指数下降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谘商会5月就业趋势指数(ETI)进一步下滑,从108.00降至107.49。“与2025年初相比,5月份ETI继续放缓。但尽管普遍对关税持谨慎态度,ETI目前仍高于2017-19年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仍处于稳固的基础上。”谘商会注意到硬数据和软数据之间的差异继续存在,“尽管不确定性可能会打压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但5月就业数据表明,招聘继续使劳动力市场大致保持平衡。然而,我们开始看到一些行业受到侵蚀,这可能表明关税变化带来的压力正在显现。”
20倍杠杆做多BTC巨鲸仓位已达1.82亿美元,清算价为102830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分析师余烬监测,20x 杠杆做多BTC的鲸鱼已停止加仓,目前以20倍杠杆做多1706枚BTC,总仓位价值约1.82亿美元,开仓均价为107,167美元,清算价为102,830美元。
吉尔吉斯共和国将推出黄金支持稳定币USDKG,初期储备3亿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吉尔吉斯共和国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USDKG稳定币,该币与美元1:1挂钩并由实物黄金支持。初期黄金储备为3亿美元,计划扩展至20亿美元。此项目获得吉尔吉斯财政部授权支持,通过从国家银行购买黄金融资。USDKG采用超额抵押模式以应对黄金价格波动,持有者可兑换实物黄金、加密资产或法币。该计划旨在改善中亚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并促进国际贸易,未来将接受独立第三方审计以确保透明度。
Plasma:已达5亿美元存款上限,平均存款金额约为 35,000 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稳定币专用网络 Plasma 在 X 平台发文宣布,已达 5 亿美元存款上限,参与钱包超过 1100 个,平均存款金额约为 35,000 美元。
某地址向 Plasma 质押 1017 万 USDC,花费近10万美元GAS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姨 (@ai 9684xtpa) 监测,某地址为了往 Plasma 质押 1017 万枚 USDC 支付了 39.15ETH 的 Gas 费用,成为首个质押地址。而榜首地址存入 5000 万 USDC 仅支付 7.16 美元的 Gas 费用。
多家加密机构联合声明支持区块链监管确定性法案纳入CLARITY法案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EleanorTerrett披露,多家知名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对区块链监管确定性法案(BRCA)被纳入新版CLARITY法案表示欢迎。该法案旨在保护非托管、点对点技术的开发者,同时维持对托管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联合声明指出,更新后的法案基于FinCEN 2019年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当开发者和基础设施提供商不控制客户资金时,不应像资金传输者那样被监管。签署机构包括Coin Center、DeFi Education Fund、Solana Policy Institute、Digital Chamber、Blockchain Association、Uniswap Labs等行业领袖,他们对Hill主席、Steil主席、Emmer多数党鞭和Torres代表等立法者表示感谢。
RISE Chain获得800万美元融资,Galaxy Ventures参投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Decrypt报道,RISE Chain宣布获得Galaxy Ventures投资,总筹资金额达800万美元,用于开发其高性能区块链解决方案。
美股开盘,Circle(CRCL.K)涨超22%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美股开盘,道指开涨0.02%,标普500指数涨0.12%,纳指涨0.22%。特斯拉(TSLA.O)开跌3%,公司被多个投行下调评级,上周累跌近15%;稳定币第一股Circle(CRCL.K)延续上周涨势,涨超22%;VinFast(VFS.O)涨近10%,公司计划今年将全球交付车辆数量至少翻一番。
某巨鲸/机构在 Plasma 初始质押中质押 5,000 万枚 USDC,占总质押份额 20%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链上分析师 Ai姨 (@ai 9684xtpa) 监测,背靠币安和 Tether 的稳定币专用网络 Plasma 于今晚九点开始的初始质押在 2 分钟内结束。最终的认购金额将根据存款金额和质押时间进行分配。其中,某巨鲸地址 0x790 开头地址质押了 5,000 万枚 USDC,占总质押份额的 20%。
Pyth 宣布支持全球百大 ETF 实时价格数据,覆盖 8 万亿美元资产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去中心化预言机解决方案 Pyth Network 宣布支持 100 只全球最大 ETF 的实时价格数据,该 100 只 ETF 按照资产管理规模(AUM)计算,覆盖了来自 Blackrock、State Street 和 Vanguard 等金融机构管理的 8 万亿美元资产。
通过提供全球交易量最大的 ETF 的可靠实时定价,Pyth 进一步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复杂、更能精准的应用程序,涵盖交易系统、资金管理解决方案以等,进一步重塑市场数据经济,将传统资产轨道引入可编程金融。
据悉,Pyth Network 已支持 100+ 区块链并提供超过 1500+ 实时价格数据馈送,在「全球通用价格层」的愿景之下,Pyth Network 旨在实现万物价格皆上链,同时具备去中心化、及时、准确、安全、透明和低成本等优势,进一步成为推动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
火币HTX已上线SKATE、ANIME永续合约,并启动合约交易派对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官方公告,火币HTX已于6月9日上线SKATE/USDT、ANIME/USDT永续合约,最高杠杆均为20倍。同时,火币HTX于6月9日21:00至6月16日21:00(UTC+8)启动SKATE、ANIME合约交易派对,总奖池高达20,000美元。
活动期间,用户完成报名,并参与SKATE/USDT、ANIME/USDT合约交易,累计有效交易额≥10,000 USDT,即可根据交易额排名瓜分奖池;合约新用户完成SKATE/USDT、ANIME/USDT合约交易还将获得专属福利。
Bitget 链上交易(Onchain)上线 SERAPH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Bitget 链上交易(Onchain) 上线 SERAPH(SERAPH)。
Bitget 链上交易(Onchain) 旨在无缝连接 CEX 与 DEX,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链上交易体验。用户可直接使用 Bitget 现货账户(USDT/USDC)交易链上热门资产。目前已支持 Solana(SOL)、BNB Smart Chain(BSC)与 Base 等热门公链。
巴西将提议对所有金融资产征收17.5%的所得税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金十数据援引巴西环球报报道:巴西将提议对所有金融资产征收17.5%的所得税。
嘉楠科技:CEO 和 CFO 已在公开市场增持公司股票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嘉楠科技宣布其首席执行官 Nangeng Zhang 和首席财务官 James Jin Cheng 已在公开市场增持公司股票,合计以每股 0.76 美元的平均价格认购了 817,268 股 ADS。
某巨鲸当前 BTC 多头加仓至 1.51 亿美元,浮盈约 109 万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分析师余烬监测,某巨鲸当前以 20 倍杠杆做多 1407 枚 BTC,仓位已增至约 1.51 亿美元,浮动盈利约 109 万美元。开仓价格为 107063 美元,清算价格为 101280 美元。
币安钱包链上与Alpha交易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 @lz_web3 的 Dune 面板 数据,6 月 8 日币安钱包单日链上交易量达到 125 亿美元,占主流加密钱包市场当日总交易量的 92.1%,创下历史新高。同时据@pandajackson42 数据,币安 Alpha 产品交易量也于同日突破纪录,达到 20.4 亿美元。
Strategy筹集1.12亿美元用于比特币购买,未出售任何MSTR普通股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Strategy于6月9日公告,公司在6月2日至6月8日期间通过其at-the-market(ATM)发行计划,成功销售了626,639股STRK优先股和432,679股STRF优先股,共筹集净资金1.122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资金筹集完全来自优先股销售,公司未出售任何普通股(MSTR)。截至6月8日,公司Common ATM计划仍有186.31亿美元可供发行,STRK ATM计划有206.17亿美元可供发行,STRF ATM计划有20.05亿美元可供发行。
以太坊提出符合欧盟GDPR的隐私路线图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以太坊社区成员Eugenio Reggianini于6月9日提出一项新提案,旨在通过模块化架构和隐私增强技术(PETs)使以太坊网络符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同时保持去中心化特性。
该提案建议将个人数据推向网络边缘(钱包和DApps),采用链下存储和元数据擦除技术,并通过加密方式分割角色,从而将GDPR控制器职责集中在少数实体上。
技术路线图包括多种隐私保护方案,如proto-danksharding(EIP-4844)、零知识证明(zk-SNARKs)、全同态加密、可信执行环境(TEEs)等。提案还将以太坊网络分为执行层、共识层和数据可用性层,以更好地管理GDPR合规性。
该框架的成功将取决于社区采用度、开发者支持以及与欧盟监管机构的协调。
Bitget 将上线 B2、HOME、RESOLV 现货交易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Bitget 将在创新区上线 BSquared Network(B2)、Defi.app(HOME)、Resolv(RESOLV)。充值通道现已开放,交易通道将分别于 6 月 10 日 16:00、19:00 及 21:00(UTC+8)开放。
加密钱包开发公司 Turnkey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Bain Capital Crypto领投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CoinDesk报道,加密钱包基础设施公司 Turnkey 完成 3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Bain Capital Crypto 领投,Lightsped Faction 和 Galaxy Ventures 参投。Turnkey 由 Coinbase 前员工 Bryce Ferguson 和 Jack Kearney 共同创立,旨在帮助开发人员使用 API 构建用户友好的钱包,目前员工人数为 35 人。
KULR科技公司增持118.6枚比特币,总持仓达920枚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KULR科技公司CEO Michael Mo今日在社交媒体宣布,公司近期以约1300万美元(均价约107,861美元/枚)购入118.6枚比特币。截至2025年6月5日,KULR已累计持有920枚比特币,总投资约9100万美元,平均购入价格为98,760美元/枚。
Michael Mo同时表示,公司今年迄今的比特币投资收益率已达260%。作为一家专注于AI、机器人、能源和比特币领域的科技公司,KULR继续坚定执行其比特币储备战略。
上市公司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首次购入100枚比特币,启动储备战略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GlobeNewswire报道,纽交所上市公司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NYSE American: BMNR)宣布以近期股票发行所得资金在公开市场购入100枚比特币,正式启动其比特币储备策略。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增持比特币,作为长期投资与核心业务支柱。
Bitget 已上线 U 本位 SKATE 永续合约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官方公告显示,Bitget 宣布已上线 U 本位 SKATE 永续合约,杠杆区间1-50倍。合约交易 BOT 将同步开放。
Tether将开源比特币挖矿操作系统,预计2025年Q4完成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 Tether CEO发文表示,Tether宣布将开源其比特币挖矿操作系统(MOS),旨在创造更公平的挖矿环境,缩小上市公司与小型参与者之间的差距。该系统采用点对点物联网架构,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和模块化特性,支持从单个Raspberry PI到监控数十万矿机的大型矿场部署。
MOS已内置多种插件,可监控并交互各类矿机、容器设备及电气设备,未来还将整合AI工具优化挖矿性能。开发者可为特定设备创建自定义插件并贡献代码。Tether CEO Paolo Ardoino表示,该项目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开源,目前团队正在编写文档和指南为公开发布做准备。
Binance Alpha积分198点以上可申领61枚SERAPH空投
深潮 TechFlow 消息,6 月 9 日,据Binance公告,Seraph(SERAPH)已上线Alpha平台。自6月9日20:00(UTC+8)起,持有198点以上Alpha积分的用户可在Alpha Events页面申领61枚SERAPH空投,申领需在24小时内完成,且不扣除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