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T快讯

WeTrying | 币圈快讯早知道

Menu
  • 首页
  • 工具包
Menu

月度归档: 2025 年 5 月

ICM 叙事解读:推文即代币,Believe 让风投更民主

Posted on 2025-05-16 13:39

作者:Pink Brains、Blockworks Research

编译:深潮TechFlow

这几天 Believe 的出现,在造就 Launchcoin 财富效应的同时,也让一直沉闷的市场开始关注起 ICM( Internet Capital Markets) 这个新叙事。

有人说,它和众筹看起来并无区别;也有人说它盘活了 Web2 企业的融资渠道,让注意力市场直接通过社媒帖子对某一企业进行融资和定价。

我们汇总了外网上不同的解读贴,帮助你从数据维度,快速了解这一叙事。

以下内容来源:@PinkBrains 和 @Blockworks

加密市场从未停止重新定义代币发行的方式:

ICO/IEO → IDO → 公平发行/Launchpads → 积分farming模式 → Bonding Curves(绑定曲线)

如果你错过了,新趋势可能是ICM(互联网资本市场,Internet Capital Markets)。

@believeapp 正在通过其“推文即代币”模式颠覆Solana上的项目融资。该模式允许任何人通过回复一条推文即可发行代币。

目前,它已成为仅次于 @pumpdotfun 和 @MeteoraAG 的第三大memecoin发行平台。

什么是ICM?

  • 2017-2022:匿名用户创造了Memecoins(迷因币)。

  • 2023-2024:任何人都可以发行自己的代币,但更多是为了娱乐。

  • 2025:每个人都可以将想法代币化,通过互联网筹集资金,就像一个“去中心化的Y Combinator”。

这是一种由区块链驱动的众筹+结构化市场+线上社区的混合模式。

ICM是什么样的?

假设你开发了一个很酷的应用程序,它火了,你想为下一阶段筹集资金。你有以下选择:

  • 预约风险投资(VC)会议,忍受50次拒绝,可能还会失去对项目的控制权;

  • 在Kickstarter上努力,祈祷陌生人相信你;

  • 或者直接“推文即代币”,实时从你的社区获得资金支持,没有中间商。喜欢你项目的人直接成为你的早期投资者。

这就是互联网资本市场(ICM)的魅力。

@believeapp 如何实现这一切?

答案在于其“推文即代币”模式及其飞轮效应:

  • 你发一条推文来创建代币;

  • 绑定曲线(bonding curve)启动交易;

  • 当代币市值达到10万美元时,它可以“毕业”进入Meteora的深度流动性池;

  • 手续费由创作者和Believe各分50%;

  • 如果你的项目脱颖而出,Believe App会在平台上重点推荐;

  • 创始人会分阶段收到资金。

与积分模式或私募销售不同,Believe的模式将代币创作的门槛降低到仅需一条推文。

这种无需许可的资本形成了一个反身循环:

更多创作者 → 更好的发行 → 更多交易者 → 更多手续费 → 更多创作者。

愿景是什么?让风险投资更加民主化

用户只需回复一条推文,输入“@launchcoin + 名称”,即可铸造一个新代币,旨在将在线关注度转化为无需许可的资本。

这大大降低了在Solana上发行代币的门槛。

在过去24小时内,Believe平台上已推出超过5000种代币。

这一成绩使其在代币发行数量上排名第三,占据了14%的市场份额。

新代币以一个绑定曲线(bonding curve)开始,并设有防抢购费用。

如果市值达到10万美元,这些代币可以“毕业”进入Meteora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池,以获得更深的流动性。

创作者可以领取50%的交易手续费,这激励了更多人参与其中。

@believeapp的采用速度非常快,目标是“实用型代币”(utility coins),并瞄准Web2开发者。

市场上存在低估值风险投资业务的空白,而Believe有望填补这一缺口。

然而,监管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Believe将代币称为“数字商品”(digital merch),而非股权,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审查仍是一个关键的不确定因素。

市场波动性极高,与memecoin类似,这意味着有获得快速收益的潜力,同时也伴随着严重亏损的风险。

Believe的“推文即代币”是一项引人入胜的SocialFi实验,为代币发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然而,其可持续性依赖于是否能够在炒作之外创造真正的价值。

为什么大家对此感兴趣?

ICM正逢其时:

  • 这是“氛围编码”(vibe coding)的时代,ICM填补了低估值互联网创意无法适应传统风险投资模式的空白;

  • 社交媒体成为分发引擎;

  • Memecoins已经证明了社区力量的强大;

  • Solana正在推动这一新叙事。

@believeapp 的表现如何?

表现非常亮眼。

Believe App目前在发行量上排名第三,仅次于 @pumpdotfun 和 @MeteoraAG。

已发行超过13,000种代币,占据14%的市场份额,24小时手续费收入突破900万美元,这令人震惊。

ICM项目

以下是通过 @believeapp 的Launchcoin发行的一些热门项目:

其中,$LAUNCHCOIN(由 @launchcoin 推出)市值峰值达到3.52亿美元(3天内增长50倍)。

数据可能会在阅读时有所变化。

Solana上的其他代币发行平台:

  • @pumpdotfun,@MeteoraAG,@RaydiumProtocol:Solana最早的迷因币工厂;

  • @boopdotfun:一个较新的、以KOL为中心的发行平台,提供结构化奖励,包括空投和$BOOP质押者的手续费分成。

Believe App正在做的事情充满了SocialFi能量:

无摩擦的代币创建能否构建真正的生态系统?还是会被自己的炒作周期压垮?

我们目前无法确定。

但你最好谨慎探索,因为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一切的进展。

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 WLFI 斥资 300 万美元购入 EOS

Posted on 2025-05-16 13:30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 WLFI 以每枚 0.825 美元的价格购入 363 万枚 EOS 代币,交易总额为 300 万 USDT。

瑞银:美元波动提升了黄金吸引力

Posted on 2025-05-16 13:30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瑞银称,近期金融市场震荡增强了黄金的吸引力,全球资金希望将钱从美国转移出去或对冲其在美国的风险敞口。“美国风险资产和美元波动将导致更多国际投资者考虑对冲更多美元敞口,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瑞银财富管理部门的首席投资官Mark Haefele表示。“黄金仍然是重要的多元化投资工具。”虽然黄金已从4月逾3500美元的纪录高位回落,但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再次征收高额关税的风险,引发人们对美元作为全球主导货币地位的质疑。Haefele表示,投资者需要进行多元化投资及对冲操作,“以增强资产价值的确定性,尤其是在有非美元债务到期的情况下”。“这些趋势并不需要美国例外论发生巨变才能显现出来。”

四川公安:某团伙通过虚拟币对敲等方式非法经营外汇,涉案金额 39 亿余元

Posted on 2025-05-16 13:20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中国四川公安对外发布 10 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2•6」非法经营(外汇)案披露,2021年8月以来,樊某、何某、陈某等人在成都先后设立工作室、科技咨询公司,利用社交网络软件针对目标客户进行定向引流,勾结境外汇兑机构的国内代理,通过境外礼品卡套现、虚拟币对敲等方式,提供人民币非法跨境汇兑业务,涉案总金额39亿余元。该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并于2024年12月侦查终结并移送审查起诉。

从“玩即赚”到“质押即赚”:Bombie 打造 GameFi 长期价值新标杆

Posted on 2025-05-16 13:00

作者:深潮 TechFlow

小游戏市场近年经历了多轮蜕变,从“玩即赚”热潮的狂热追捧,到如今用户更关注兼具娱乐性与稳健收益的模式,GameFi 行业正在迈向更具可持续性和长期价值的阶段。市场逐渐摆脱了早期泡沫化的模式,重新聚焦于如何通过创新机制和生态建设,为用户提供持久的参与感和回报路径。

在这一周期中,Bombie 从上线之初便持续保持热度,通过深耕市场,试图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定义 GameFi 的价值边界,展现出 GameFi 复兴的潜力。

传统 GameFi 项目的生命周期往往在 TGE 后迅速冷却,代币上线带来的短暂流动性热潮难以维系,社区活跃度随之骤降。然而,Bombie 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通过创新的“质押即赚”机制,为即将推出的代币注入持续的期待与生命力。同时,Bombie 即将上线的 CapyBomb 进一步构建了一个融合游戏、DeFi 和数字内容的多元生态系统,为用户铺设了一条长期回报的道路。这种模式不仅延长了项目的生命周期,也为 GameFi 的可持续性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这一设计并非空想。依托 Telegram 9 亿月活跃用户和 LINE 在亚洲市场的深厚基础,Bombie 已吸引超过 1110 万用户加入其生态。这种“游戏即生态”的模式,展现了 GameFi 如何通过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创新机制,重燃市场热情并实现长期价值创造。

作为一名加密老手,你可能见证过无数 GameFi 项目的起伏。每个备受瞩目的项目都有其亮点,但最终能否经受市场考验,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GameFi 之所以“又行了”,正是因为像 Bombie 这样的项目,通过创新机制和生态整合,解决了传统 GameFi 的痛点——短暂热潮后的用户流失和价值崩塌。

目前,Bombie 正进入 TGE 倒计时,同时生态应用 CapyBomb 蓄势待发。本文将深入拆解 Bombie 发展路径上的核心优势与赚钱逻辑,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低门槛、高潜力的 GameFi 生态。

在注意力时代,为什么关注 Bombie?

在注意力即价值的周期,小游戏项目可谓招数尽出,每个项目都在努力抢夺稀缺的市场注意力,但真正能留住用户、持续创造价值的项目却寥寥无几。

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为什么 Bombie 值得关注?

因为 Bombie 显然没打算做“目光短浅”的买卖。

从一开始,Bombie 团队就没有将 Bombie 当成“一次性项目”来做,而是计划了长期运营的节奏,包括游戏本身以及扩展到整个生态的长期未来。

玩法机制上,Bombie 聚焦「轻量级」、「低门槛」的休闲体验

机制上,用户想要上手参与 Bombie 的难度与所需要的时间精力成本较低,更不存在过高的入场门槛。同时依托 Telegram、LINE 两大社交 APP,对于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来说,Bombie 可以无缝融入玩家的日常使用习惯。同时基于社交平台的轻量级游戏也方便进行裂变扩散,这也是 Bombie 在短时间内聚集千万用户的重要原因。

具体到游戏内容,Bombie 采用「随机掉落 + 即时奖励」的机制,玩家在游戏期间可以持续开宝箱、拿道具,随机掉落的惊喜不断推动玩家的期待。升级之后,游戏道具奖励以及代币产出都在实质增长,持续赋予玩家正反馈。

官方也针对整体玩家的游戏进程持续更新版本内容和推出特别活动,比如限时挑战、主题关卡、额外空投等,持续给玩家带来新体验,增加游戏的新鲜感和活跃度。

显然,Bombie 特别重视如何让玩家在升级打怪过程中保持新鲜感和持续的成就体验,避免枯燥感。

熟悉微信小程序游戏的玩家在体验 Bombie 时难免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Bombie 无限升级流开盒打怪的玩法和微信热门游戏《寻道大千》有所类似,也有许多玩家把两者作对比。

但 Bombie 不止于对同类 Web2 产品的简单复刻,而是以用户体验为第一优先,降低了上手门槛,简化了玩法理解,同时兼顾了 Web3 玩家对于真实资产回报的合理预期。将 Web3 元素融入游戏中的每一处细节:空投奖励、资产上链、Token 经济体系等,让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真正拥有了自己在游戏中积累的资产。

同时,在整体内容更新、激励机制、以及跨平台(如 Telegram 和 LINE)布局上,Bombie 也做了很多新的探索,目的是让玩家既可以轻松玩,也能在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价值回报。

从整体来看,Bombie 能够持续发展,归因于团队既有扎实的游戏产品基础,又能理解不同用户群体在 Web3 环境下的真实需求,并在体验和收益之间找到一个比较自然的平衡点,Bombie 在 Web3 世界的寻道,不止大千。

Bombie 的核心优势:打破 TGE 终点,赋能生态长期价值

游戏机制已经足够优质,但 Bombie 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在团队的规划中,Bombie 正在构建一个远超传统游戏边界的长期生态系统。

长期生态第一步,打破「TGE 即巅峰」魔咒

为了超越游戏本身,Bombie 并未局限于单个项目,而是将生态内即将上线的新作 CapyBomb 与创新机制 IAS(应用内质押,In-App Staking)相结合,缓解项目代币上线即面临巨大抛压的问题。

具体来说,玩家可以将自己在 Bombie 主游戏中获得的空投 $BOMB 代币直接质押到 CapyBomb 中,不需要额外充值或消耗其他资产。这种质押行为可以低成本参与,并且无需额外付费,就能解锁稀有游戏道具、特殊加成奖励,甚至是其他额外资产,大大提高玩家的成长效率和游戏体验。

从用户角度来看,IAS 机制带来了几个明显的优势:

  • 有效降低了市场上代币的即时卖压,因为玩家更有动力将代币继续投入到游戏内使用,而不是直接出售。让 Bombie 的整体经济体系更加健康、持久。

  • 建立了一个真正「闭环式游戏经济体系」,让代币循环在游戏内部流动,增强生态稳定性。

  • 对玩家而言,参与门槛低,不需要大量投入,就能持续享受额外奖励,降低了参与 Web3 游戏的心理负担。

通过 CapyBomb 的「一鱼多吃」机制,玩家在玩得开心的同时,也能多层次、多路径地积累资产价值和游戏成就感,提升整体参与体验。

「Play & Earn」之外,Bombie 正在探索生态的纵深性

“Bombie 是一个闭环项目。” Bombie 项目首席运营官 Barry 这样描述,“Bombie 拥有先进的经济模型,让用户在娱乐的同时也能获得收益,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

这种愿景已经开始在多个维度展现:从定制主题曲《Bombie Rise》到角色动画短片《Fake Elon》的制作,Bombie 正在通过音乐、影视等多元内容,打造一个真正沉浸式的 IP 生态。

显然,Bombie 的目标不只停留在游戏场景内,而是通过多元传播形式延伸 IP,触达更多不同圈层的优质用户,塑造更加立体的 Bombie 世界观,让用户对 Bombie 本身产生更多归属感与情感连接。

参与 Bombie 生态,为何能赚钱?

Bombie 的吸引力不仅在于空投,更在于从短期空投到长期质押的完整回报体系。具体而言,Bombie 如何让你钱包鼓起来?通过分析其生态布局、消费力支撑和质押机制联动,我们能看到 Bombie 从短期红利到持续回报的逻辑。

兼顾各种画像的玩家,免费 or 氪金都有所得

如何兼顾不同画像的玩家,是 Bombie 在初期就非常重视的问题。要在氪金玩家和免费玩家之间实现良性平衡,核心是做到「分层激励」和「各得其乐」。

在 Bombie 中,免费玩家完全可以通过日常打怪、完成任务、参与活动,持续获得 $BOMB 代币和各种奖励,拥有稳定的成长路径。即使不氪金也可以享受到不断升级、获得成就感的体验。

氪金玩家的付费主要体现在加速成长和获取稀有资源上,比如更快的升级、更高效的战斗,但不会破坏整体的公平性。氪金可以让体验更顺畅,但并不会让他们直接「碾压」免费玩家,确保整体生态的健康与可玩性。

另外,通过设定社交邀请奖励、竞技场匹配机制、等级挑战等玩法,免费玩家和付费玩家之间保持正向互动,而不是单纯对立。免费玩家也能通过活跃和参与,获得收益和成长感。

简单来说,Bombie 希望构建的是一个「付费玩家体验更快,免费玩家体验更长」但都能享受乐趣和收益的正循环。

真实用户与强劲消费力支持,TGE 很有含金量

作为 Kaia 生态首个旗舰 DApp,Bombie 背靠 Telegram 和 LINE 的流量支持,市场对 Bombie TGE 充满期待。Kaia 基金会主席 Sam 公开支持,称其为“标杆项目”。TGE 前的积累会为早期参与玩家带来更多权益。

在 Kaia 生态系统中,Bombie 的平均每付费用户收入(ARPPU)为 319 美元。而放眼整个东亚地区,地区 ARPPU 达 345 美元,日本玩家更高达 804.61 美元。玩家消费力已超过部分奢侈品牌。

从全体用户的角度来看,高消费用户群让 Bombie 的商业模式更可持续,代币经济能够长期持续。

质押即赚机制驱动,让生态与用户走得更远

以 CapyBomb 的 IAS 机制为核心驱动力。玩家质押 Bombie 代币获得一鱼多吃的多重奖励。将游戏空投代币转变为具有 DeFi 属性的生态长期资产,鼓励持有和生态参与。

这种“质押即赚”的收益逻辑是「参与越深,回报越多」,但不会破坏正常玩家的游戏节奏,避免了纯靠高收益吸引短期投机者、导致生态失衡的问题。

对玩家来说,质押不仅提升空投权重,还让你提前卡位新游。相比纯空投项目,Bombie 的质押机制更像是对生态的投资,回报更可期待。

从空投到质押,Bombie 构建了短期红利与长期增值的桥梁。CapyBomb 的 DeFi 联动和多元生态让 TGE 成为生态扩展的起点,为玩家提供持续回报。

代币分配,用户至上

在代币分配上,Bombie 同样展现出了对社区的诚意。

Bombie 代币 $BOMB 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Fair Launch」项目。整体代币分配中,70% 将通过空投直接发放给真实参与游戏、贡献排名的玩家,而不是预留给早期私募或者预售,最大程度保证生态的公平性和用户的激励。

随着 TGE 临近,Bombie 生态正迎来爆发前的关键时刻。项目为不同类型的参与者设计了清晰的收益路径,从免费玩家到深度参与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通过 Telegram 或 LINE 平台,用户可以零门槛进入这个融合游戏、音乐和动画的多元生态。每一次任务完成、每一次社区互动,都将转化为未来的实际回报。

结语

市场在低谷与热潮间轮转,目前的低迷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为下一轮复苏积蓄力量。Bombie 的参与模式正契合这一规律:通过简单的游戏任务,你能在短期内积累空投份额,抓住 2025 年的 TGE 红利;通过 CapyBomb 的质押机制,你可以锁定长期收益,静待市场回暖。

这种“低门槛参与 + 长期布局”的模式,让你在低谷期以最小成本站稳脚跟。当市场的下一波热潮到来,无论是新叙事驱动还是基础设施升级,你的积累都可能转化为可观回报。作为加密老手,你懂得抓住低风险机会的意义。

Abstract 开发者发布预览图,或将推出官方跨链桥

Posted on 2025-05-16 12:54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 Abstract Chain 开发者 cygaar(@0xCygaar)发布的预览图,Abstract 或将推出官方跨链桥。

数据:Solana 5 月 13 日收入达 790 万美元,超其他所有 L1 和 L2 公链总和

Posted on 2025-05-16 12:49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 Cryptopolitan 报道,Solana 5 月 13 日单日收入达到 790 万美元,超过所有第一层和第二层区块链的总和。数据显示,当天 Solana 的收入是以太坊的 3 倍,比特币的 11 倍,Base 的 35 倍。

BGB 突破 5 美元,24 小时涨幅 6.61%

Posted on 2025-05-16 12:49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 Bitget 行情数据显示,BGB 突破 5 美元,现报 5.049 美元,24 小时涨幅 6.61%。

日本首相:坚持与美国达成更有利的贸易协议,拒绝单方面让步

Posted on 2025-05-16 12:3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金融时报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将坚持与美国就贸易关税达成更有利的协议,要求完全取消美国对日本汽车 25% 的进口关税,而非接受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反弹的不平等条件。

日本虽然希望避免与华盛顿的关系恶化,但来自商界领袖和自民党内部的压力迫使石破茂重新考虑谈判策略。据官方数据显示,2024-2025 财年日本对美货物贸易顺差达到 630 亿美元,其中汽车行业占日本对美贸易顺差的 81%。日本参议院选举将于 7 月底举行,在即将到来的参议院选举前,日本政府预计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协议。

Binance Wallet 新 TGE AGT 参与门槛为186分,需消耗15积分

Posted on 2025-05-16 12:29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官方公告,Binance Wallet 公布新一期 Alaya AI(AGT)TGE 参与门槛,积分大于或等于 186,消耗积分为 15。

富达债券主管:关税让美联储陷入两难

Posted on 2025-05-16 12:24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富达 2.3 万亿美元固定收益业务的主管表示,随着特朗普的贸易战颠覆经济前景,美联储政策制定者遏制通胀、同时最大化就业的目标正“把它们拉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Robin Foley 表示,美联储“抗击通胀的努力不错,但就业仍有待观察”。她补充说,央行正处于“困境”。Foley 发表上述言论之际,美联储今年暂停了始于 2024 年的降息周期,因为特朗普加征关税可能会加剧通胀并打击就业市场。

Foley 指出,过去一年,市场参与者对利率的预期出现了“非常不稳定”的变化。期货市场的交易表明,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在 9 月份恢复降息,这比年初的预测要晚得多。

Binance Alpha 已上线 SuiNS Token (NS)

Posted on 2025-05-16 12:04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官方页面显示,Binance Alpha 已上线 SuiNS Token (NS) 。

Allora 联合 Mind Network 推出首个隐私保护型价格预言机 FHE TrustPrice Index

Posted on 2025-05-16 12:04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官方消息,Mind Network 与 Allora Network 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面向 DeFAI 场景的首个隐私保护型价格预言机 – FHE TrustPrice Index。

该指数结合了 Allora 去中心化机器学习模型网络与 Mind Network 的全同态加密(FHE)能力,构建了一个具备高精度预测、全程加密、抗篡改与可验证能力的新型价格预言机基础设施。

在 Allora MCP 机制下,多个智能体提交加密状态下的价格预测数据,并由Mind Network 提供的 FHE 基础设施对密文进行聚合,仅公开最终可信的价格信号。整个过程无需解密任何中间信息,实现输入数据不泄露、过程可验证、结果防篡改。

此外,Mind Network 已开源 Mind Voter 原型代码库,通过 BTC 价格的加密获取、提交与聚合流程,展示该系统的核心工作机制,并为开发者构建 FHE 兼容代理提供参考方案。

高性能 Layer 1 Pharos Network 发布测试网,加速 RWA 应用落地

Posted on 2025-05-16 11:5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 RWA)赛道的新一代  Layer 1 公链 Pharos Network 宣布,其公共测试网正式上线(Testnet)。Pharos Network 聚焦机构级 RWA 应用场景与企业级的去中心化金融需求,致力于通过建造领先的模块化基础设施,解决传统机构进入 Web3 的痛点难点,打造高效低费支付网络,推动去中心化应用的规模化部署及代币化资产场景的拓展。

Pharos 测试网每秒可处理高达 30,000 笔交易,具备亚秒级交易确认能力,为 Layer 1 区块链性能树立全新标杆。其创新的类GPU架构,存储效率提升80%。平台以零知识证明(ZK)技术实现合规KYC/AML,内置隐私保护SPN系统与去中心化AI功能,在保持完全兼容 EVM 的基础上,提供高效低费的交易服务,同时支持灵活的链上创新。

针对 RWA 应用长期面临的可扩展性、合规性及灵活性难题,Pharos 打造出模块化、高吞吐量的基础设施,直接可以支持 RWA 安全、合规的链上部署,同时满足金融行业对于监管与性能的双重需求,助力企业未来在绿色新能源行业金融、支付、供应链金融、房地产证券化等领域实现突破。

Pharos Network 由蚂蚁数科及阿里巴巴区块链业务前核心成员创立。凭借深耕多年的企业服务经验,团队致力于为绿色金融、支付、新型可编程所有权、资产代币化等创新领域提供机构级解决方案。

Pharos Network 首席执行官 Alex Zhang 表示:“测试网的上线是我们解锁 RWA 真正潜力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打造一个高性能、可扩展且适应性强的平台,Pharos 满足了将现实世界资产上链并为其赋予实用性的需求。我们期待在 Pharos 上见证创新产品的蓬勃发展,加速连接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技术。

开发者和用户现可通过访问 https://testnet.pharosnetwork.xyz/ 率先体验测试网。

Pharos Network 是一条革命性的 Layer 1 公链,以最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树立去中心化技术新标杆。Pharos 由蚂蚁数科、阿里巴巴前区块链负责人创立,致力于打造最佳 RWA 和企业级 DeFi 区块链,实现 EVM Layer-1 最高性能:50,000 TPS并率先达到 2 gigagas/秒。此外,Pharos 还是 SmartCogent(大型语言模型 AI 工具包)的共同开发者,以及 DTVM 技术的核心开发团队。

 

昨日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出 3980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5-16 11:49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 Farside Investors 数据,昨日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出 3980 万美元,

ETHA: 流入 840 万美元

FETH: 流出 3160 万美元

ETHE: 流出 1660 万美元

Ondo:RWA 龙头的产品线、竞争对手和代币估值分析

Posted on 2025-05-16 11:39

作者:Alex,Mint Ventures

引言:此刻关注RWA赛道的必要性

在这一轮创新乏善可陈的加密周期,我们没有看到像上一轮的Defi、NFT乃至Gamefi的新赛道,Meme投机成为了市场交易的主要热点,然而随着项目的批量化生产、流动性提取节奏的不断加速、题材的耗尽,Meme市场也进入了注定的萧条周期。而作为本轮新题材的众多AI项目们由于仍未在Crypto和AI之间找到恰当的产品契合点,赛道的商业逻辑脆弱,也很难吸引到长期的产业投资和长线资金进入。

Web3赛道商业化探索的全线哑火,缺乏坚实产业逻辑的投资叙事,是本轮BTC之外大部分加密资产提前进入“熊市”的主因。而应用赛道的萧条,也直接导致了负载应用的公链平台估值的不断下滑,造成了以ETH为代表的公链资产对BTC汇率的持续下跌。

与此同时,BTC受益于基本面的多维改善(合规投资通道打开、政府储备、纳入上市公司和主权基金资产负债表、监管转向友好……),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中期回调后,如今再次回到了新高位置附近,积累了比较丰厚的未实现利润。

而这部分资金兑现部分利润,寻找弹性更好的山寨资产进行布局的需求仍然存在。

问题是,买什么?

横向对比其他加密赛道,RWA可能是更值得关注的重点类别之一。

笔者在《美股上链和STO:一场隐而未发的叙事》一文中阐释了背后的思考:从商业逻辑来说,美股以及更多RWA资产的代币化的价值主张清晰,供需双方的需求比较明确;另外,以美国为代表的监管环境改善,为这个赛道的爆发提供了契机,影响力强大的传统金融机构对此都跃跃欲试。

基于此,笔者近来对众多RWA项目展开了调研,而Ondo作为其中的代表项目值得重点分析。

在报告中,我将从Ondo的业务现状、团队背景、竞争情况、挑战与风险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对其目前的估值水平与其他同赛道项目进行对比。

PS:本文为笔者截至发表时的阶段性思考,未来可能发生改变,且观点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亦可能存在事实、数据、推理逻辑的错误,本文所有的观点均非投资建议,欢迎同业与读者的批评和进一步探讨。

1.业务现状

1.1 产品矩阵

Ondo Finance 是一家专注于将传统金融资产(Real-World Assets, RWA)代币化并引入区块链的机构级平台,它也是目前已发币的RWA项目中品牌知名度最高、产品线最为完善的代表性项目。

Ondo旗下产品囊括了代币化基金、生息稳定币、借贷平台、代币化资产发行协议、代币化资产交易平台以及自有的合规区块链,覆盖了RWA从发行、托管到交易流通的全环节。

我们也可以把它的产品分为资产类、协议类和基础设施类。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Ondo目前的主要产品。

1.1.1 资产类产品

OUSG(Ondo Short-Term US Government Bond Fund)

一种以美国国债为支撑的代币,针对合格投资者(Qualified Purchasers)发行,要求严格的KYC/合格投资者认证。投资者购买 OUSG,相当于持有由专业基金管理人投资于短期美债资产组合的份额,OUSG 的代币内在价值会随基金净值上涨而增加,相当于每日自动滚入利息收益。OUSG 的底层资产除了贝莱德 BUIDL 美债基金外,还包括富兰克林邓普顿(FOBXX)、惠灵顿、WisdomTree 、富达等发行的美债份额作为储备资产。

OUSG的盈利模式

OUSG 对机构客户收取0.15%的管理费(management fee,目前暂未征收,25年7月1日开始征收)和基金成本费(Fund expenses,也是0.15%,征收中),其实际收益由底层美债利息减去这些费用产生。

USDY(US Dollar Yield)

收益型美元稳定币。USDY 面向非美国的个人和机构用户发行,通过短期美债和银行存款利息支撑收益。USDY 基础价格为1美元,但利息以每日结算的方式计入代币价值,让持币者自动获得收益。因此用户无需质押或锁定,持有 USDY 即可每天自动累积收益,USDY的收益计算通常参考无风险利率(SOFR)减去0.5%的费率。

USDY的盈利模式

Ondo 每月设定 USDY 的年化收益率(如某月为4.25%),并将基础收益的大部分分配给持币者,自身留取约0.5个百分点作为管理费。

此外,OUSG和USDY都可以转换为带有rebase功能的稳定价值代币,分别为rOUSG和rUSDY,他们的价值将保持不变,但代币数量会随着收益增加而上升,与Lido的stETH机制类似。

OUSG和USDY的差异化定位

虽然光看定义,OUSG和USDY是非常相像的产品,都将资金投向美国短期国债等高质量现金等价物,但实际上它俩仍在几个方面存在差别,定位也有不同:

  • 资产组成差异:OUSG通过持有多只受监管的政府债券基金份额(如贝莱德发行的Buidl基金、WisdomTree发行的WTGXX)来间接投资美债,组合多元且完全由政府相关证券构成。相比之下,USDY采取直接持有策略,大部分资产为银行存款+短期国债的组合。USDY没有投资于任何基金产品,银行活期存款占比显著更高。

  • 收益与风险:两者收益水平均紧跟无风险利率(约4-5%年化),差距不大。但USDY因持有部分银行存款,其收益稳定性略高,净值几乎不受利率波动影响,同时通过3%的超额抵押增加了抗风险垫层。相应地,USDY引入了一定的银行信用风险(虽已尽量缓释),而OUSG基本完全对应美国政府信用(信用质量更纯粹)。因此,USDY在承担微小银行风险的同时,通过资产结构设计实现了收益稳定和风险隔离,对应地OUSG则更直接地反映国债市场利率,风险全来自国债利率波动。

  • 流动性与赎回机制:OUSG面向合格投资者,提供即时申赎和链上结算的便利,但二级市场转让受限,需要在受限环境中流通,只有经过KYC申请的机构地址可以持有。USDY则在初始锁定期后(40天)就能成为可自由交易的利息型稳定币,能在链上自由流通,这提高了它的流动性和广泛的可得性。不过也正是因为40天的等待期,USDY的初始流动性不如OUSG即时。赎回方面,OUSG支持直接换回USDC,USDY官方赎回需法币出金且有最低额度要求,所以一般情况下USDY持有者会通过二级市场交易来变现。

  • 面值:OUSG的基础面值为100美元,USDY的基础面值为1美元。

我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USDY更侧重开放流通,且偏向零售端需求,定位为稳定币;而OUSG更强调封闭环境下的即时流动性,偏向机构端需求,定位为基金份额。

1.1.2 协议类产品

Flux 借贷平台

Flux Finance 是一个基于Compound V2资产池模型开发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支持用户将高质量RWA资产(目前只支持OUSG)作为抵押,借出稳定币,以及将闲置稳定币出借赚取利息。Flux 目前支持存入和借出 USDC、DAI、USDT、FRAX 等稳定币。同时针对 OUSG 等受限资产实施权限控制(需白名单地址才能作为抵押品),兼顾合规。Flux 由 Ondo DAO 治理,即 ONDO 代币持有人通过治理掌控参数和资产列表。Flux 的出现使得持有 OUSG 的用户可以抵押获得流动性。

在可用抵押资产类型只有OUSG的情况下,Flux并不起眼,几千万美金存借款的业务量级也不算大。但是当未来越来越多的RWA资产被引入链上,Flux将成为Ondo生态的关键组件,为生态内的RWA资产提供借贷流动性。

Ondo Global Markets (简称GM)

Ondo 在2025年2月纽约举办的首届 Ondo Summit 上正式公布了 GM 平台的设计,这是Ondo规划中的传统资产代币化平台,旨在将数千种公开交易的证券(股票、债券、ETF等)上链,Ondo也将该产品的愿景称为“华尔街2.0”。Ondo GM 预计面向美国境外投资者开放,所有发行的GM代币都有真实证券1:1背书,并可像稳定币一样自由转让并可以在Defi中应用,但在发行和赎回层面内置合规权限控制。Ondo指出当前传统投资环境存在高费用、渠道受限、流动性碎片化等弊端,GM 希望通过区块链实现更低成本、全天候(24/7/365)交易和即时清算。举例而言,投资者将能够像购买稳定币一样便捷地获取苹果、特斯拉、标普500 ETF等美股/基金的代币化版本,并可在非美国市场自由交易或参与链上金融服务。GM 平台还将支持代币持有者选择参与证券借贷赚取额外收益。

不过,目前Ondo Global Markets仍未正式上线,在其业务的官网页面,只模糊地表示“预期会在今年较晚的时间发布”。该业务应该还在进行产品、合规等多方面的准备,美国监管机构对于资产代币化的清晰的合规指引,以及相关立法的明确,会是该产品能顺利运行的重要前置条件。此外,Ondo Global Markets将会在Ondo Chain上运行,下文将会详细介绍。

Nexus 资产发行协议

Ondo Nexus 是其2025年2月推出的新技术方案,旨在为第三方发行的美债代币提供即时流动性。简单来说,Nexus 利用 OUSG 具备的即时铸销能力,充当不同发行主体之间的共同流动性层。Ondo 将 OUSG 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拓展至富兰克林邓普顿、WisdomTree、惠灵顿等公司的美债代币。这些合作机构发行的收益凭证(如 Franklin 的 FOBXX 基金代币等)都可被 Ondo 接受并兑换为 OUSG,从而实现各产品与稳定币之间的共享流动性。通过 Nexus,一个持有第三方机构美债代币的投资者,可以24/7随时将其卖给 Ondo换取USDC或其他稳定币,而Ondo则将该代币纳入自身资产池作为支撑,再铸造等值的 OUSG。这为整个市场提供了“即时赎回”机制,打破了传统基金只能工作日有限时间窗口赎回的限制。Nexus 的推出也加强了Ondo与贝莱德、富兰克林等资管巨头的合作关系。

1.1.3 基础设施类产品

Ondo Chain :注重合规的许可L1

2025年2月,Ondo 宣布将推出自主的半许可区块链 Ondo Chain,专门为机构级RWA发行和交易设计。Ondo Chain 采用权益证明(PoS)共识,但验证者可以质押的资产不限于加密资产,也可以是有充沛流动性的真实世界资产,用以降低加密市场波动对网络安全的影响。验证节点将由经过许可的知名金融机构担任(意向顾问包括富兰克林邓普顿、惠灵顿、WisdomTree、Google Cloud、荷兰银行、怡安、麦肯锡等大型传统机构)。

该链的特点在于结合公链透明度和许可链的合规安全性:链上开放访问与开发,但验证层受控,以防止MEV攻击和满足监管要求。此外,Ondo Chain 原生支持关键金融功能(如股息分配、拆股等),提供链上证明(Proof of Reserves),由验证者定期审计保证每一代币都有足额实物资产背书。Ondo Chain 还将内置基于去中心化验证网络的跨链桥。而所谓的“开放”,指允许任何人发行代币、开发应用程序或作为用户或投资者访问网络。同时,用户身份识别和权限将是 Ondo Chain 的核心功能,允许资产发行者和应用程序开发者在适当的合约层面实施权限管理和转让限制,也就是说:尽管用户可以自由访问网络,但开发者可以在合约层面约定网络上的哪些用户可以访问它部署的协议和资产。

该链的目标是作为未来“华尔街2.0”的底层架构,让机构能够在链上进行包括主经纪业务、交叉抵押借贷等操作,实现传统金融和DeFi的无缝融合。Ondo Chain 预计于2025年内测试上线,据称目前正与PayPal、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等机构合作设计网络细节。

综上,Ondo Finance 已初步搭建起涵盖资产发行-流动性管理-基础设施的综合矩阵。其产品线从底层资产(美债、银行存款、公开证券)到链上协议和基础设施(借贷、跨链桥、专用链)相互协同,互相输送业务。

1.2 业务数据

尽管 Ondo Finance 的产品布局很多,但是目前真正已经上线的产品不多,资产类的产品即 OUSG 和 USDY,协议类的则是借贷产品 Flux 。

OUSG 的业务数据

数据来源:Ondo 官网

目前 OUSG 的资产总规模为5.45亿美金,自从23年发行以来,其规模经历了三波快速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一次是今年2月至今,从不到2亿增长至5亿+。

OUSG 在三条区块链上供应,分别是Ethereum、Polygon和Solana,但实际绝大部分发型在以太坊上,在另两条链上的规模非常微小。

而观察以太坊上的地址数据,OUSG的持有地址数仅为57个,且前10大地址占到了资产发行总量的90%以上,这一数据与 OUSG 仅针对合规机构开放的情况一致。

数据来源:etherscan

USDY 的业务数据

数据来源:Ondo 官网

目前 USDY 的资产总规模为6.34亿美金,目前支持包括Ethereum、Mantle、Solana、Sui、Aptos、Noble、Arbitrum、Plume 在内的8条区块链。

以太坊同样是 USDY 发行的主要阵地,其在以太坊上的发行规模超过一半,市值约为3.3亿美金,持币地址数同样不多,仅有316个;Solana则紧随其后,发行市值约为1.77亿美金,持币地址数则高达6329个,显示出了更高的零售用户采用率。

Flux 的业务数据

数据来源:Flux 官网

由于 Flux 目前只支持 OUSG 作为抵押资产,其业务规模并不高,总存款规模为7400万美金,借出资金3343万美金。Flux 后续的增长,仍然依赖 Ondo 生态能引入更多的RWA资产。

1.3 团队背景

RWA 作为一个强合规、Defi和传统金融相融合的赛道,项目方是否拥有丰富的传统金融机构商务资源,有没有构建跟政府监管部门通畅的的沟通管道,在金融合规上有没有深厚的产业经验,是我们判断项目未来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参考。

团队主要成员的职业背景

来源:Ondo 官网

Ondo Finance 的创始和高管团队主要来自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和知名咨询公司,多人来自高盛集团的数字资产业务部门,核心团队成员全实名。

其中联合创始人 Nathan Allman 曾在高盛 (Goldman Sachs) 数字资产部门工作。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Justin Schmidt 此前担任高盛数字资产市场部门主管,也是高盛数字资产团队的创建成员之一。首席战略官 Ian De Bode 在加入 Ondo 前是麦肯锡公司的合伙人,负责数字资产领域咨询,具有近十年为金融机构高管提供战略咨询的经验。总法律顾问 Mark Janoff 拥有斯坦福法学院学历并曾从事科技公司法律事务。团队核心成员的履历豪华,且过往履历很好地适配了 Ondo 所在赛道的发展需求。

政府关系: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与行业协会/公共倡议

2025年4月,Ondo 团队与其法律顾问一道会见了美国 SEC 加密资产工作组 (Crypto Asset Working Group),向监管机构提交了关于代币化证券合规框架的提案。根据会谈纪要,Ondo 向 SEC 提出了在现行金融法律下发行和销售链上代币化美国证券的方案,讨论内容涵盖证券代币化的结构模型、注册与经纪商(Broker-Dealer)监管要求、市场架构法规、反金融犯罪合规以及州公司法等关键议题。Ondo 甚至建议监管机构考虑采用“监管沙盒”或暂时性豁免措施(方便在正式的法规落地前,给与企业创新探索的空间),以在保障投资者保护的前提下推动创新。

Ondo Finance 与政府官员和监管机构的互动不仅限于私下会谈,也出现在公开场合。今年2月,Ondo 在纽约主办了首届 Ondo Summit 峰会,邀请了众多传统金融和区块链领域的重要人物参会。值得注意的是,峰会嘉宾中包括美国国会和监管机构的前任和现任官员: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前主席 Patrick McHenry 出席并发表关于数字资产未来监管的讲话;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委员、代理主席 Caroline Pham 也在会上进行了炉边对谈,分享监管动向。在会议讨论中,McHenry 呼吁加密行业积极与华盛顿政策制定者接触,并强调立法过程的漫长复杂。Caroline Pham 则介绍了监管机构在执行联邦政策方面的近期进展。

更进一步,2025年初 Ondo 宣布 Patrick McHenry 将以顾问身份加入公司,出任 Ondo Finance 顾问委员会副主席。McHenry 曾长期担任国会议员并参与制定金融监管政策,他的加入被视为Ondo 加强政府关系的重要举措。

与川普家族的“交情”

2025年2月初,在纽约举行的 “ Ondo Summit ” 上,美国总统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意外现身并发表演讲。此后,Ondo Finance 官方于 2025 年2月发布公告,宣布与特朗普家族支持的加密平台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WLFI)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共同推动 RWA 的采用,将传统金融资产引入区块链。据该公告,WLFI 计划将 Ondo 提供的代币化资产( OUSG、USDY )整合进其网络作为储备资产。此后,一个标记为 WLFI 所属的以太坊地址用 47 万美元的 USDC 交换了约34.2万枚 ONDO 代币,早在两个月前该地址已首次买入价值 24.5 万美元的 ONDO,并将代币存入 Coinbase Prime 托管。

当然,与 WLFI 达成口头合作,并获得 WLFI 地址购入的加密项目不在少数,这种合作和购买的广告性质是比较浓厚的,更像是一种商业合作。

1.4 业务总结

综合以上信息,笔者认为可以用几句话总结 Ondo 的业务情况:

  • 从资产发行到交易,Ondo 围绕 RWA 有很完整的产品矩阵,商业故事的天花板很高

  • 核心团队背景优质,在传统金融企业和政府关系上都有很不错的布局,能跟监管部门说的上话

  • 核心产品(Global Markets 和 Ondo Chain)仍未上线,仍在等待监管的开闸信号,目前业务的发展仍然相当“左侧”

总体来说,面对 RWA 这块远未充分开垦的加密蓝海,Ondo 目前是准备最为充分加密企业之一,各种禀赋资源都非常良好,目前只待监管部门和立法机构的一声枪响。

2.竞争情况

随着RWA概念升温,Ondo 在多个业务层面面临来自多个项目的竞争,包括 Securitize(未发币)、Centrifuge、Polymesh(上线Binance) 等。

下面从市场份额、产品差异、合规进展和生态合作等方面,对比 Ondo 与几个竞品的竞争情况:

2.1 市场地位与规模

数据来源:https://app.rwa.xyz/treasuries

根据 RWA 数据平台 RWA.xyz 的统计,截至2025年5月,Ondo 在美债类RWA市场按锁定资产计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约17.01%,锁定资产规模约11.7亿美元。排名第一的是由贝莱德支持的 Securitize 平台,锁定资产约29.12亿美元,市场份额42.11%。第三名是富兰克林Templeton的Benji平台(7.27亿,10.52%)。

在国债收益代币这一细分市场,Securitize 和 Ondo 保持领先,Securitize资产规模更大,而Ondo的增速也较快(近30日增长20.3%)。Centrifuge 则专注于中小企业贷款等私募信贷RWA,其锁定资产约4.09亿美元,占比5.96%,仅一个月业务增速更是高达222.66%。

各国债代币化资产的持有人数规模,数据来源:https://app.rwa.xyz/treasuries

值得注意的是,Ondo 在持有人数量上远远领先于其他项目——其美债代币持有人数占全市场的90%以上(因USDY向非美国普通投资者开放,用户面广),而Securitize等偏好服务机构投资者,持有人主要为少数大型客户。

2.2 产品定位和机制差异

Ondo 专注于高流动性、稳定收益的美元资产(短期国债、货币基金)并着力将其融入DeFi应用,推出的USDY定位于可用于支付和抵押的“收益稳定币”。相比之下,Securitize 作为一家数字证券发行平台,服务范围更广泛,包括私募股权、基金份额的代币化等。但在美债收益产品上,Securitize与贝莱德合作发行了 BUIDL 基金代币(通过Coinbase托管),主要面向机构和富裕客户。BUIDL 与 OUSG 类似都是累积收益型的基金代币,但流动性机制有所不同:BUIDL 通常仅在美国工作日特定时段允许申赎,而 Ondo OUSG 提供全年无休的即时铸销服务。在DeFi集成度方面,Ondo 显然更胜一筹——其USDY和OUSG在多链80+应用中可用, 并支持链上抵押借贷(Flux)。反观Securitize,侧重通过自有许可交易系统(ATS牌照)撮合交易,尚未深度融入公开DeFi协议,不过被众多项目作为重要的底层收益资产,包括 Ondo 和 Ethena。

Centrifuge 的产品则完全不同:其核心是 Tinlake 贷款池,将现实中的保理应收账款、房产抵押贷款等资产打包成息票权益出售,投资人承担更高风险换取更高收益(往往年化5-10%+)。这类资产期限较长、流动性差,需要依赖MakerDao等大型机构提供退出流动性(2021 年起,MakerDAO 把 Tinlake 池子的高级债券代币列为 RWA 抵押品,向资产方开放 Maker Vault,把对应债权锁进去即可按约定利率借出 DAI)。相应地,Centrifuge的治理代币CFG更多用于链上质押、安全保障,而非定位于日常零售和支付场景,算是RWA里更为细分的赛道。

Polymesh 则定位为专用证券链,通过内置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方便机构在其上发行各种合规代币(股票、债券、基金份额等)。Polymesh由原Polymath项目转型而来,其 POLYX 代币用于支付链上费用和治理,但Polymesh网络上的实际资产发行活动目前仍不多,规模远小于以太坊等主流公链的 RWA 活动。但如今一些重量级传统机构(如WisdomTree)反而选择与Ondo合作(通过Nexus发行资产,以及作为Ondo Chain的设计顾问等)而非自建链,长期来看Ondo在业务落地更有前景。

2.3 合规与监管进展

在合规性方面,各平台采取了不同策略。

Ondo 通过与受监管的金融实体合作,走的是“注册豁免+海外发行”的模式。所谓注册豁免,是指机构发行的证券满足特定的豁免条款,比如:不对所有美国公众开放,因此免于在SEC进行公开发售注册,以降低合规成本、提高发行效率。 OUSG 在美国作为私募证券仅限合格投资者开放,USDY 则通过海外主体面向海外发行。Ondo 的合规团队背景丰富,其首席合规官和多位高管来自高盛等华尔街机构,对监管规则比较熟悉。

Securitize 则直接持有多张美国金融牌照,包括Broker-Dealer(券商)和SEC注册转让代理等,因而在发行数字证券时拥有更直接的合规权限。这使其能合法地为大型资产管理计划提供服务,例如代币化KKR基金份额等案例。同时Securitize也与多家大型银行合作探索区块链应用。相较之下,Ondo 尚未自行持有SEC牌照,而是借助合作伙伴架构来合法运营(如与Clear Street券商、Coinbase托管等协作)。在全球范围内,Ondo 利用法规套利(不向美国人提供USDY)拓展市场,而Polymesh则从底层融入合规(要求每个地址绑定身份)。Centrifuge 则是通过设立离岸特殊目的载体(SPV)来持有底层资产,并提供法律意见使其代币化债权不触犯证券法。

监管政策风险是所有RWA平台共同面临的挑战。如果未来美国要求将此类代币认定为公募证券,Ondo和Securitize都需取得更全面的牌照或改变发行方式。

不过目前来看,Ondo 与监管机构保持着较好的沟通,比如Ondo选择在美国成立受监管子公司(Ondo I LP等)并遵循现行规则运作,其产品如USDY也强调由独立第三方每日报告透明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执法风险。相形之下,一些去中心化RWA项目的尝试(如未注册就向美国用户销售RWA代币)更容易成为监管重点打击对象。

2.4 Ondo的阶段性优势

Ondo 目前的领先,在于其广泛的传统金融生态支持带来的品牌知名度。通过各种产品合作与公关宣传,Ondo “巧妙地” 获得了 BlackRock、摩根士丹利、富达等金融巨头的间接背书效果。例如,贝莱德发行的Buidl 是 OUSG 的底层资产之一,虽然双方并无直接合作,但在大肆宣传之下,市场一度把 Ondo 当做主要的“贝莱德概念币”;富兰克林、惠灵顿等顶级资管公司更是直接参与Ondo Nexus计划,贡献其旗下的美债产品作为Ondo生态的一部分。连支付巨头 PayPal 和卡组织 Mastercard也与 Ondo 有合作——PayPal的PYUSD稳定币将用于OUSG赎回,Mastercard则邀请Ondo加入其多代币网络(MTN)试点,将银行支付接口嫁接到链上结算。

虽然以上与众多大机构的合作的程度说不上有多深,但是相较于其他RWA项目而言,这些合作案例不但为 Ondo 带来很好的广告效果和品牌积累,也为后续其展开更多商业合作提供了示范案例。

总体而言,Ondo 通过“两头连接”:上游连接传统资管巨头获取资产和品牌名声,下游连接加密市场获取用户和流动性,争取比其他项目快一步打开市场。

3.主要挑战与风险

尽管Ondo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业务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风险:

3.1 竞争加剧

Ondo 的阶段性优势更多是相对于其他Web3项目而言的,相对于真正背靠平台型大机构的项目(比如贝莱德投资的 Securitize )而言, Ondo 的优势并不明显。目前由于监管规则尚不清晰,众多大型金融机构尚未完全下场参战。RWA的源头资产仍然是Tradfi巨头们的强项,如此大的金融蛋糕,它们有充分的动机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来消化,而不是全部分给 Ondo 这样的新兴 Web3 项目。

3.2 产品交付和落地能力

Ondo 的 Global Markets、Ondo Chain 等核心协议尚未正式交付,目前的产品以资产类为主,其借贷协议则是Fork自 Compound V2,相对比较简单。未来 Ondo 在核心产品的交付后,能否经得起在产品、运营、合规等多个维度的考验仍然存疑。

3.3 监管合规的不确定性

虽然目前美国当政的是对加密最友好的一届政府,但是至今没有正式的加密监管法规通过立法(最近的稳定币GENIUS Act法案被拒就是一个缩影),而2026年就是两院中期选举,共和党在两院的优势在选后能否保持仍是未知数。如果针对资产代币化的合规法案无法在中期选举前通过,后续推进将更加艰难,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3.4 代币风险

1.Ondo代币目前流通率仅为34%左右,未来一年面临高达64%的通胀率,潜在抛压很大;2.代币价值捕获模糊,当前ONDO代币主要赋予治理权,尚未有明确的费用分红或回购销毁机制。

4.估值参考

ONDO 总供应量为100亿枚,目前流通约31.6亿枚,占总量约31.6%。

根据今日价格(25.5.11)计算,Ondo流通市值约为 32.7亿美元,全稀释市值则约为103亿美元。

在同类资产代币中,ONDO 无论是流通市值还是FDV均远超其他项目。

从相对估值看,ONDO/CFG的市值比约40x,而Ondo TVL/CFG TVL之比约2.7x,这表明ONDO价格已充分price-in对未来扩张的乐观预期,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未来的上涨幅度,也让这个市值在面临各类风险因素时变得很脆弱。

从基本面分析出发,当前ONDO代币的估值依然显然很高。

从Ondo的静态现状出发:以32.7亿市值计算,假设Ondo平台年收入主要来自USDY和OUSG的管理费和利差(按资产规模$10亿、平均收益5%、费用比率0.3-0.5%估计)每年约300-500万美元,再加上Flux等杂项收入,总年收入估计不足1000万美元。

以此算出的流通市值的静态市盈率(P/E)远超 300 倍,FDV更是在千倍以上,可见按传统估值显得非常昂贵,这还是在ONDO代币没有明确代币价值捕获的基础上。

目前ONDO代币的高估值反映了市场对Ondo未来数年极度乐观的成长性溢价:如果Ondo能在2-3年内拓展到 $10B+ TVL(正如官方所提出的“Next Stop: $10B”目标),并成功将业务延伸到股票等领域,收入规模或增加一个数量级,则当前估值将得到一定消化。

Ondo较高的估值还来自于其“链上华尔街2.0”的宏大叙事,如果Ondo Chain发展顺利,Ondo就能享受公链的估值水平,几十亿美金的MC,100亿+的FDV似乎就显得没有那么夸张了。

当然了,考虑到笔者在“挑战与风险”一节中提到的诸多问题,一个项目走到这一步需要太多的努力与运气,以及良好的市场氛围配合,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

以下事件和数据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预期,对代币价格影响比较直接,需要重点关注:

1.项目自身进展:

  • Ondo Chain 主网和测试网的部署和上线

  • Ondo Global Markets的测试和上线

  • 是否引入和发行更多新类别的RWA资产

  • 能否引入更多机构级合作伙伴,以及能否深化目前与大型金融机构相对较浅的合作关系

  • 资产规模是否持续增长

2.外部环境变化:

  • 美国资产代币化法案的立法进展

  • SEC对资产代币化的监管态度,是否明确“沙盒式监管”,意味着在立法前可以超前探索业务

  • 传统Tradfi巨头是否亲自下场自建产品和平台,蓝海有没有迅速变红

分析师:当前比特币关键支撑位在 95,440 美元

Posted on 2025-05-16 11:39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链上分析师 Ali(@ali_charts)分析,比特币当前最重要的支撑位位于 95,440 美元。

某鲸鱼约 7 小时前向 Kraken 交易所存入 4.99 万枚 SOL,账面亏损 311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5-16 11:30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lookonchain)监测,一个钱包地址约 7 小时前向 Kraken 交易所存入 49,858 枚 SOL(约合 846 万美元)。

该地址此前于 6 个月前以 240 美元的价格从 Kraken 交易所提取 48,185 枚 SOL(约合 1,158 万美元)并进行质押。期间获得 1,673 枚 SOL(约合 28.6 万美元)质押收益,但受价格下跌影响,账面亏损约 311 万美元。

 

现货黄金日内跌幅达1.00%,现报3207.30美元/盎司

Posted on 2025-05-16 11:21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现货黄金日内跌幅达1.00%,现报3207.30美元/盎司。

美国加州养老基金披露其购入了价值 2.76 亿美元的 Strategy 股票

Posted on 2025-05-16 11:1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 Bitcoin Magazine 记者 Vivek 报道,加利福尼亚州养老基金系统披露购入价值 2.76 亿美元的 Strategy(股票代码:MSTR)股票。

LBank 将首发上线 Izzy(IZZY)

Posted on 2025-05-16 11:1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官方消息,LBank 将于5月16日11:30(SGT)首发上线Izzy(IZZY),并开放IZZY/USDT交易对。目前,充币业务已开放,提币业务将于5月17日11:00开放。

某狙击交易者抢购 4783 万枚 WATCHCOIN 后出售,损失约 128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5-16 11:10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链上分析师 Onchain Lens(@OnchainLens)监测,某狙击交易者以 17,764.4 枚 SOL(约合 300 万美元)抢购了 4,783 万枚 WATCHCOIN。随后该交易者将代币转移至另一钱包并以 9,882 枚 SOL(约合 171 万美元)售出,产生约 7,882 枚 SOL(约合 128 万美元)的损失。

疑似 Lido 团队相关地址转出约 3053 万枚 LDO ,其中 1111万枚已被转至交易所

Posted on 2025-05-16 11:0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链上分析师余烬(@EmberCN)监测,两个疑似与 Lido Finance 相关的地址在过去 3 天内共计转出约 3053 万枚 LDO(约合 3078 万美元),其中 1111万枚已被转至多家中心化交易所。目前这两个地址共持有约 1492 万枚 LDO(约合 1492 万美元)。

 

Strategy 董事 Jarrod M. Patten 近一个月内抛售 520 万美元公司股票,计划本周继续减持

Posted on 2025-05-16 10:5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 DL News 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显示,Strategy(前身为 MicroStrategy)董事 Jarrod M. Patten 在不到一个月内出售了价值 520 万美元的 A 类股份,并计划本周再抛售 30 万美元股票。

Strategy 目前是最大的上市公司比特币持有者,持有价值超过 580 亿美元的比特币。该公司股价在 4 月 22 日至 5 月 14 日期间上涨超过 20%,本周创下年内新高 421.61 美元。

DeGods 创始人 Frank 钱包昨日遭黑客攻击,16 枚 DeGods NFT 被盗

Posted on 2025-05-16 10:52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 Decrypt 报道,DeGods 创始人 Frank(本名 Rohun Vora)的Solana 钱包遭到黑客攻击,16 个 DeGods NFT 被盗并在公开市场上被出售,损失约 108 SOL(约 19,000 美元)。

Frank 表示攻击源于其交易用笔记本电脑被入侵,但攻击仅限于单个钱包。此事件发生在他刚宣布卸任项目首席执行官数天后。Frank 否认了社交媒体上关于其主动抛售 NFT 的猜测,并强调仍持有其他钱包中的大量 DeGods NFT 以及价值超过 50,000 美元的 DEGOD 代币。

香港一金融科技公司员工盗取 2600 万 USDT 被判刑 78 个月

Posted on 2025-05-16 10:4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港媒《香港 01》报道,一名 29 岁男子因盗取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香港分部超过 320 万枚泰达币(USDT)被判处 78 个月有期徒刑。

该男子于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7 月期间,通过 64 次操作从公司虚拟货币账户中盗取约 2600 万港元等值的 USDT,并将资金转移至多个交易平台的数字钱包中。警方已追回约 860 万港元等值虚拟货币及 465 万港元现金和资产。该男子承认一项盗窃罪和三项洗钱罪。

 

北大才子到币圈矿霸,吴忌寒的区块链传奇

Posted on 2025-05-16 10:45

 

从翻译比特币白皮书的“中文布道者”,到掌控全球算力的“矿机之王”,再到加密金融独角兽的缔造者,吴忌寒以北大心理学才子的敏锐洞察,用十年征程书写了中国区块链行业的崛起史。他的技术嗅觉与战略眼光,点燃了全球加密浪潮,定义了行业新规则。

启蒙:白皮书翻译点燃中文热潮

2011年,北京金融街一间写字楼内,25岁的吴忌寒偶遇比特币白皮书。那一刻,他仿佛看见未来,彻夜难眠。第二天,他投入10万元全仓比特币——当时一枚仅10美元。朋友笑他异想天开,他却埋头翻译白皮书,将比特币理念首次引入中文世界。

他联合创办中国首个区块链媒体“巴比特”,搭建行业信息枢纽,在论坛与网友激辩“去中心化”的价值,成为中国比特币最早的布道者。吴忌寒的翻译与分享,点燃了中文社区的加密热潮,为行业奠定了思想基础。

崛起:蚂蚁矿机称霸全球算力

2013年,比特币价格暴涨,挖矿热潮席卷全球,矿机需求井喷。吴忌寒联手清华技术天才詹克团,在简陋民房中研发出蚂蚁矿机S1。半年内,这款矿机席卷全球,占据75%市场份额。2016年推出的蚂蚁S9更成为能效标杆,掀起ASIC芯片技术革命。

比特大陆横空出世,营收比肩科技巨头,吴忌寒被币圈尊称“矿霸”。矿工们既依赖又感慨:“没有吴忌寒的矿机,电费都赚不回来!”他以技术创新重塑挖矿格局,奠定了全球算力霸权。

博弈:分叉与规则的掌控者

2017年,吴忌寒主导比特币分叉,推出比特币现金(BCH),引发“算力战争”,震动币圈。他淡然回应:“技术要进步,就得闯新路。”通过分叉与矿池联盟,他深度参与加密货币底层协议博弈,握住了行业规则的话语权。

尽管2018年比特大陆上市受挫,吴忌寒与詹克团因战略分歧分道扬镳,他并未停下脚步。他带走矿池业务,孵化比特小鹿,深入内蒙古矿场,与工人同吃羊肉、共饮烈酒,自嘲:“北大心理学没用上,倒是学会修矿机。”他的韧性与接地气,成就了新的传奇。

破局:加密金融与合规先锋

2019年,吴忌寒创立Matrixport,首创加密资管“安全垫”模式,管理资产超100亿美元。他推动加密金融持牌经营,为新加坡等地监管框架铺路,树立合规标杆。

比特小鹿以40亿美元估值登陆纳斯达克,构建全球化算力网络。吴忌寒的战略投资延伸至新加坡自由港、中东合规交易枢纽,引领行业向规范化迈进。他的远见让加密资产从边缘走向主流。

未来:AI+DeFi的下一站

如今,吴忌寒提出“AI+DeFi”融合战略,Matrixport研发跨链协议,将AI算力验证融入去中心化金融,瞄准分布式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他的布局不仅局限于加密货币,而是试图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华尔街曾评价:“读懂吴忌寒的战略,就看清了未来五年的加密权力版图。”从白皮书翻译到算力霸权,从金融破局到AI融合,吴忌寒的十年映射了区块链从极客试验到全球金融新势力的蜕变。

传奇未完

吴忌寒以“技术商业化+监管协同”的双轮驱动,定义了矿机、算力与资管的行业规则。他的故事,是信念与坚持的缩影,也是中国区块链崛起的生动注脚。

从北大才子到币圈矿霸,吴忌寒的征途仍在继续。他的下一个十年,将如何续写传奇?答案,或许已在他的每一步布局中悄然显现。

交易员 pow 在过去一小时内抛售 760 万枚 LAUNCHCOIN,约合 154 万美元

Posted on 2025-05-16 10:4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链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 监测,交易员 pow(@traderpow)在过去一小时内以 0.203 美元的价格抛售了 760 万枚 LAUNCHCOIN,获得 9,040 个 SOL,约合 154 万美元。目前,pow 钱包中仍持有 475 万枚 LAUNCHCOIN(价值约 100 万美元),另有 449 万枚 LAUNCHCOIN(价值约 95 万美元)存于流动性池中。

Sapien 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推动 AI 与区块链融合

Posted on 2025-05-16 10:3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Sapien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阿里巴巴国际业务战略负责人Nika Tang对Sapien给予高度评价:“与Sapien的合作堪称一次颠覆性的改变。他们能够快速调动一支高技能的团队,并结合定制化工具,帮助我们为全球客户打造更强大、更本地化的产品。他们响应迅速、执行高效,并且能够深入关注我们不断变化的需求。Sapien更像是我们团队的延伸,而不是一个供应商。”

作为一家以人为驱动的AI数据铸造厂,Sapien致力于通过分布式AI工作者网络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前沿数据服务,满足自动驾驶、DeFi等领域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反映了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利用去中心化技术提升数据安全性、透明性和全球运营的可扩展性的行业趋势。

Fireblocks:机构对稳定币信任度创新高,86% 机构已具备稳定币集成合作伙伴关系和系统

Posted on 2025-05-16 10:30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 Cryptoslate 报道, Fireblocks 报告显示,机构对稳定币的采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报告指出,86% 的受访机构表示已具备支持稳定币集成的合作伙伴关系和系统。目前 49% 的机构正在积极使用稳定币支付,23% 正在进行试点,18% 正在准备实施。

与 2023 年相比,采用障碍显著下降:合规性担忧从 74% 降至 18%,监管不确定性从 85% 降至 25%。跨境交易成为主要需求,58% 的传统银行将跨境支付视为稳定币的首要用例。

Bitcoin.com News 发布 2025 全球十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榜单

Posted on 2025-05-16 10:24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近日,由比特币早期布道者 Roger Ver 联合创办的媒体 Bitcoin.com News 发布了 2025 年全球十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Binance 以第一季度 2.2 万亿美元现货交易量、40.7% 市场份额稳居榜首。Bybit 凭借 3 月 36.1 亿美元资金净流入和 149 亿美元 TVL 排名第二。Bitget 则以 2.08 万亿美元季度交易量、159% 的现货环比增速位列第三,全球用户规模达 1.2 亿。Coinbase 衍生品交易量同比增长 6200%,位列第四;Kraken 以日均 2.83 亿美元现货交易量和超 1300 万用户,排名第五。

报道分析指出,各交易所展现出在合规性、产品创新和用户增长方面的不同特点。币安在深度及流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Bybit 以高流入和 TVL 突出,Bitget 和 Coinbase 分别在用户增长和衍生品表现上显著,Kraken 则保持稳定用户基础。此外,文章提到当前市场正处于调整阶段,随着监管环境逐步清晰和传统金融机构加速进入,加密交易行业可能在下半年迎来发展机遇。

全球商务飞机销售公司 Jetcraft 将为高净值人士提供加密货币支付服务

Posted on 2025-05-16 10:24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5 日,据 Chainwire 报道,加密支付平台 CoinPayments 与全球商务飞机销售公司 Jetcraft 宣布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将为高净值人士提供加密货币支付服务。

根据合作内容,CoinPayments 的支付基础设施将与 Jetcraft 的航空服务进行整合,支持客户使用数字资产进行私人航空交易。该系统将提供实时处理功能,支持多种加密货币支付选项,并确保所有交易符合相关金融法规和反洗钱政策。

CoinPayments 董事长 Alex Alexandrov 表示,此次合作是加密货币在高净值市场采用的重要里程碑。Jetcraft 董事会主席兼所有者 Jahid Fazal-Karim 认为,这一创新支付解决方案将满足其全球客户群的需求。

Jupiter 现已集成 OKX DEX API

Posted on 2025-05-16 10:17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官方消息,Jupiter 现已集成 OKX DEX API,用户可畅享 OKX DEX 提供的无缝交易流程、低滑点、更优报价与深度流动性,全面提升链上交易效率与使用体验。

据悉,OKX DEX API 的目标是通过提供行业内领先的 API 解决方案,成为开发者首选、成为行业标准的同时,推动 OKX DEX 聚合器生态系统的扩展和多样化。Jupiter 则是 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流动性聚合器,能够连接所有 DEX 市场与 AMM 池,以跨越不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并提供最佳的代币价格。

昨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1.157 亿美元

Posted on 2025-05-16 10:04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加密分析师 Trader T 监测,美国现货比特币ETF昨日净流入 1.157 亿美元。

$IBIT (BlackRock): 流入 4.1047 亿美元;

$FBTC (Fidelity): 流出 1.2366 亿美元;

$ARKB (Ark Invest): 流出 1.3205 亿美元;

$GBTC (Grayscale): 流出 3906 万美元。

现货黄金跌破3220美元/盎司,日内跌0.64%

Posted on 2025-05-16 09:5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现货黄金跌破3220美元/盎司,日内跌0.64%。

日本上市公司 Remixpoint 增持 32.83 枚BTC,总持仓量达 648.82 枚

Posted on 2025-05-16 09:5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4 日,据 CoinPost 报道,日本上市公司 Remixpoint 宣布新增购入 32.83 枚 BTC,此次购入后,该公司比特币持仓量增至 648.82 枚 BTC,当前市值约 99.1 亿日元。

 

美国纽约南区法院以程序不当为由驳回 Ripple 和 SEC 的和解动议

Posted on 2025-05-16 09:45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纽约南区法院文件显示,法官 Analisa Torres 驳回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 Ripple 实验室提交的指示性裁决动议。该动议请求法院解除禁止 Ripple 非法发售证券的禁令,并将 1.25 亿美元的民事处罚减少至 5000 万美元。

法院文件显示,双方于 2025 年 5 月 8 日达成协议,试图在地区法院和第二巡回上诉法院解决诉讼。该协议的条件包括撤销对 Ripple 的禁令,并将民事处罚减少 60%。然而,法院认为双方未能满足修改最终判决所需的”特殊情况”标准,因此驳回了这一请求。

资金轮动明显,黄金与比特币呈现 「零和博弈」?

Posted on 2025-05-16 09:39

撰文:卜淑情,华尔街见闻

摩根大通指出,随着「去美元化交易」陷入停滞,黄金与比特币之间呈现「零和博弈」的局面。4 月 22 日以来,金价在达到 3500 美元的峰值后已下跌近 8%,而比特币价格同期上涨 18%。

这种反差也反映在资金流动上。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最新报告指出,过去三周,黄金 ETF 出现资金流出,而比特币和加密货币 ETF 则吸引资金流入。

摩根大通预计,今年剩余时间黄金和比特币之间的「零和博弈」将会持续,倾向于认为加密货币特定催化剂将在下半年为比特币创造更多上行空间。报告指出,除了从黄金流出的资金支持外,比特币还受益于多项加密货币特定催化剂,包括 MicroStrategy 等公司增持、新罕布什尔州通过法案允许州财政投资比特币。

避险资产大逆转

报告指出,2024 年第四季度,金价与比特币价格曾呈现同步上涨态势,特别是在美国大选期间及其后,市场对美元贬值的担忧推动两种资产共同受益。然而,进入 2025 年后,这种「去美元化」交易明显停滞,转变为金价与比特币之间的「零和博弈」关系。

反映在资金流向上有三大特点:

从实物黄金和现货比特币 / 加密货币 ETF 的资金流向看,过去三周黄金出现资金流出。

同期比特币 / 加密货币 ETF 则录得资金流入

期货持仓数据显示,黄金期货持仓继续下降,而比特币期货则出现明显增加

资金轮动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摩根大通指出,今年 2 月中旬 -4 月中旬期间的关税紧张局势推动了黄金强势上涨,而比特币则与风险资产一起表现疲软。而在过去三周,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该趋势完全逆转。

这也表明,在特定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会在这两类避险资产之间进行轮动配置:

  • 关税紧张期间:黄金上涨,比特币下跌。

  • 风险偏好改善期间:黄金回调,比特币上涨。

摩根大通预计,黄金与比特币之间的零和博弈关系将延续至 2025 年剩余时间,但基于加密货币特有的催化因素,下半年比特币可能较黄金具有更大上升空间。

Binance Alpha 积分内卷加剧,真相却并不真香

Posted on 2025-05-16 09:39

撰文:Frank,PANews

Binance Alpha 的积分游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内卷」推向极致。当积分门槛一度突破 200 分大关,而空投收益却骤降至 25 美元左右时,用户投入产出比的下降引发了广泛的社区讨论。

在这场看似赢家通吃的盛宴之下,一种观点认为其巨大流量正「溢出」至 Sui、Solana 等其他生态,为其注入活力。然而,这种溢出效应的真实情况如何?这场由 Binance Alpha 点燃的「撸毛」狂欢,最终又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流量「外溢」的虚与实:Sui 的 Alpha 效应观察

Binance Alpha 积分游戏机制在前文已经进行过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但总体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参与,其最终的结果是每次空投的收益是存在明显的上限的,而积分的门槛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用户为了保留利润空间就不得不进一步压缩成本。

近期,Binance Alpha 开始上线 Sui 生态代币。并在随后公布了多个 Sui 生态的 Alpha 项目。Sui 生态的加入恰好给刷交易量的用户提供了新的成本洼地。5 月 14 日,@lianyanshe 等多个 KOL 提出 Sui 生态的 NAVX 等项目在刷交易量时 Gas 费用更低,且不会被夹子机器人攻击,总体磨损更低,因此 Sui 生态的几个项目将成为 Binance Alpha 刷量的「新卷王」。

如果多数用户选择这种形式,确实能够为 Sui 生态带来不少的交易量和代币热度。不过,现实之中似乎并未出现类似的效果。根据 PANews 的调查, Sui 生态的代币在 Alpha 的交易量并不算多,最高的 NAVX 在 24 小时交易量仅为 334 万美元,其余的 HIPPO、BLUE、SCA 等交易量甚至仅为数十万到数万美元之间。与之对比的,Solana 链的几个项目交易量基本都处在 1000 万美元以上,BSC 的几个头部项目的交易量最高超过 2 亿美元。不过,对 NAVX 来说,上线 Binance Alpha 确实也提升了其交易量,5 月 13 日,NAVX 主池的交易量达到 160 万美元,而前一天的交易量却仅为数千美元。

在实际的交易流程中能够发现,在币安钱包官方的跨链桥当中,目前并未打通 Sui 生态和 BSC 链上资产的兑换。用户并不能将 BNB 等资产直接兑换为 Sui 上的 USDC,如果为了省下这笔磨损,就要承受走其他跨链桥的磨损。

Solana 头部 MEME 意外获得资金流入

Solana 是 Binance Alpha 上除了 BSC 之外,上线项目最多的生态之一。从五月份开始,Solana 总体的 DEX 交易量确实有着明显提升。5 月 4 日,Solana DEX 交易量为 22 亿美元,到 5 月 15 日,这一数据提升至 45.9 亿美元,增长超过一倍。而上线 Binance Alpha 的几个头部代币 MOODENG、jellyjelly 等项目的确在近期的交易量有了巨大提升,也有过一段明显的涨幅。其中 MOODENG 从上线到 5 月 14 日价格上涨了 140%,Solana 生态 5 月份上线 Binance Alpha 的 6 个代币的平均涨幅也达到了 12.32%,是几个公链当中为数不多的正向表现的生态。

除了 Sui 和 Solana 生态之外,可能近期这种溢出效果受益最明显的就是 Sonic 生态,作为 Fantom 的新品牌,Sonic 当下最需的就是破圈的曝光和资金的流入。虽然目前 Binance Alpha 上仅上线了 3 个 Sonic 生态项目,但在价格走势方面,5 月上线的两个代币平均的涨幅达到了 65.93%(数据截至 5 月 14 日),在所有生态当中排名最高。不过,由于其上线的代币数量较少,并不能因此说明 Sonic 生态的代币就具有更高的潜力。

不过,在 Binance Alpha 宣布上线 Sonic 生态的两个项目的 5 月 1 日,Sonic 生态的 DEX 交易量确实迎来了明显的涨幅。从前一日的 7340 多万美元飙升至 1.94 亿美元。

项目迷思,上线即巅峰还是价值发现?

除了生态的角度之外,对于项目方们来说,上线 Binance Alpha 后价格是否能迎来一飞冲天的机会?从数据的角度来看,5 月份上线的 23 个代币,平均涨跌幅为 -5.04%。其中跌幅最大的达到了 75%。虽然在图表上来看,这些项目的价格在上线 Binance Alpha 的短时间内都经历过拉升,但在热度过后基本都会有明显的回撤和下跌。由此来看,Binance Alpha 上线并不意味着金狗的诞生,只是多了一个交易的端口。

此外,对于首发并有空投活动的项目来说,似乎也未能因此获得市场青睐。5 月上线的 7 个空投活动的代币,平均的跌幅达到了 31.5%,截至到 5 月 14 日,全部处于下跌状态。以此来看,对项目来说,空投和刷量活动并不能带动价格趋势上涨。

总体来看,Binance Alpha 上线的项目平均市值达到 7000 万美元,市值最低的代币市值约为 160 万美元,最高的 MOODENG 市值达到 2.71 亿美元。其中 Solana 生态的几个新上线代币平均市值超过 1 亿美元,显然对 Solana 生态的要求更高一些。

内卷终局:专业玩家的角斗场与普通用户的离场

对生态和项目,Binance Alpha 意味着曝光和流量聚集地。而对用户来说,现在的内卷正在淘汰普通用户,成为专业工作室和大户们角逐的擂台。随着积分门槛达到 205 分,意味着用户需要每日完成至少 15 分的积分才能追赶上门槛。按照本金 1000 美元(积 2 分),另外需要每日刷交易量达到 8000 美元的交易量才能完成积分累计。这个交易量的每日滑点 +Gas 费用可能要达到 10 美元以上。如果未能达到下一次门槛或者得到的空投较少,则会面临亏钱又费精力的两面输结局。最新一期的 RDAC 代币的空投结果基本上卖出的金额就只有 25 美元,很难覆盖 205 积分的成本。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积分门槛仍会继续上升,而按照当下的规则来看,每天需要的积分越高,需要的交易量则是呈指数级提升。要么 Binance Alpha 将单地址的空投金额提升,要么就是大批量用户退出内卷,让积分门槛回落至一个合理区间。但无论如何,这种内卷的游戏似乎已经快到终点。BSC 链上的 DEX 交易量在近几天也开始出现下滑,5 月 15 日为 26.4 亿美元,相较 5 月 12 日的 31.6 亿美元下滑了 16.4%。

综合来看,Binance Alpha 的」流量溢出「效应,在不同生态间的体现存在显著差异。Sui 生态并未如预期般承接大量刷量行为,反而是 Solana 生态展现出更强的正向互动与增长。对于项目方而言,Alpha 带来的短期高光往往难以转化为持续的价值支撑,上线即巅峰后价格回落成为常态,空投活动也未能成为价格的救世主。各个提供空投的项目方成为币安推广钱包产品的「买单侠」。

更核心的问题在于,这场由积分驱动的狂欢正将普通用户无情地挤出牌桌。不断攀升的积分门槛与指数级增长的交易量需求,叠加日益缩水的空投回报,使得 Binance Alpha 逐渐演变为专业工作室与大户的「零和博弈」。BSC 链上 DEX 交易量的近期下滑,似乎也预示着这种依赖高强度「内卷」的模式正逼近其可持续性的临界点。

巴西上市公司 Méliuz 购入 2840 万美元比特币,成为该国首家持有比特币的上市公司

Posted on 2025-05-16 09:39

深潮 TechFlow 消息,5 月 16 日,据 DeepNewz 报道,巴西上市公司 Méliuz 已购入价值 2840 万美元的比特币,成为巴西首家将比特币纳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上市公司。该公司此项比特币资产配置策略获得了股东的高度支持,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文章分页

上一页 1 … 53 54 55 … 107 下一页

文章类型

  • 文章 (9,152)
  • 页面 (1)

分类目录

  • 快讯 (8,776)
  • TechFlow (7,633)
  • 未分类 (311)
  • 重要消息 (45)
  • 项目重要进展 (9)

年

  • 2025 (9,153)

近期文章

  • 以太坊基金会转移 1000 枚 ETH 至地址 0xc061,约合 245 万美元
  • USDC 供应与 Circle 估值:数据解构 580 亿美元市值的底层逻辑
  • Cathie Wood 旗下 Ark Invest 昨日减持价值1250万美元 Coinbase 股票
  • 昨日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出 2640 万美元
  • HashKey Chain 携手广发证券(香港)推出首个代币化证券,实现端到端部署与发行

归档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分类

  • 1kx (1)
  • 21Shares (1)
  • a16z (1)
  • Aave (3)
  • ai16z (1)
  • Alameda Research (1)
  • Alpaca (1)
  • Arbitrum (1)
  • Ark Invest (1)
  • Arkham (1)
  • Avail (1)
  • Azuki (1)
  • Base (1)
  • Berachain (1)
  • Bitget (8)
  • BlackRock (3)
  • Brian Armstrong (1)
  • BTC (4)
  • Bybit (2)
  • Canary (1)
  • Cathie Wood (1)
  • Coinbase (3)
  • Coinbase Prime (2)
  • Coinbase Ventures (3)
  • CoinDesk (2)
  • CoinGecko (1)
  • Cointelegraph (1)
  • COMP (1)
  • Compound (1)
  • DAO (1)
  • DATA (2)
  • DeAI (1)
  • DePIN (1)
  • DEX (3)
  • EARN (1)
  • Eliza (1)
  • ETF (4)
  • ETH (4)
  • Ethos Network (1)
  • Fartcoin (2)
  • FDUSD (1)
  • FLock.io (1)
  • FLUID (1)
  • FUEL (1)
  • Gas (2)
  • GPU (1)
  • Grayscale (1)
  • IEO (1)
  • Inception (1)
  • IOG (1)
  • Jupiter (1)
  • Kairos (1)
  • Kaito (1)
  • Launchpool (1)
  • Layer2 (1)
  • Liquidity (1)
  • Magicblock (1)
  • Mango Markets (1)
  • Mechanism Capital (1)
  • Meebits (1)
  • Meme (3)
  • Netflix (1)
  • NVIDIA (1)
  • Ondo (1)
  • OpenAI (2)
  • Paradigm (1)
  • Polygon (3)
  • Pudgy Penguins (1)
  • pump.fun (1)
  • Raydium (2)
  • Robert Leshner (1)
  • Robinhood (1)
  • Sam Altman (1)
  • SEC (4)
  • Securitize (1)
  • SideKick (1)
  • SNX (1)
  • SOL (1)
  • Solana (3)
  • Stani Kulechov (1)
  • StarkWare (1)
  • STO (1)
  • Stripe (1)
  • SunDog (1)
  • SunPump (1)
  • Synthetix (1)
  • TechFlow (7,634)
  • The Block (2)
  • Tron (2)
  • TRX (1)
  • Upbit (1)
  • USDC (3)
  • WBTC (2)
  • Web3 (4)
  • WLD (1)
  • WOO X (1)
  • Xai (1)
  • Zora (1)
  • 交易所动态 (8)
  • 人工智能 (1)
  • 以太坊 (4)
  • 以太坊基金会 (1)
  • 信托 (1)
  • 借贷 (2)
  • 公链 (1)
  • 基础设施 (1)
  • 大额投融资 (1)
  • 存储 (2)
  • 孙宇晨 (2)
  • 安全 (2)
  • 富达 (1)
  • 工具 (2)
  • 币安 (7)
  • 快讯 (8,777)
  • 托管 (1)
  • 指数 (1)
  • 支付 (1)
  • 数据 (6)
  • 数据追踪 (4)
  • 智能合约 (1)
  • 未分类 (311)
  • 模块化 (1)
  • 欧洲 (1)
  • 欧盟 (1)
  • 比特币 (7)
  • 永续合约 (1)
  • 治理 (1)
  • 波场 (1)
  • 游戏 (3)
  • 火币 (1)
  • 灰度 (1)
  • 特朗普 (5)
  • 社交 (2)
  • 稳定币 (3)
  • 空投 (6)
  • 纳斯达克 (1)
  • 美国 (6)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3)
  • 英伟达 (2)
  • 英国 (1)
  • 萨尔瓦多 (1)
  • 融资 (3)
  • 行情异动 (7)
  • 贝莱德 (1)
  • 质押 (4)
  • 赵长鹏 (1)
  • 跨链 (3)
  • 跨链桥 (1)
  • 迪拜 (1)
  • 重要消息 (45)
  • 金库 (1)
  • 钱包 (4)
  • 阿根廷 (1)
  • 阿里云 (1)
  • 隐私 (2)
  • 项目重要进展 (9)
  • Bluesky
  • Mail
©2025 WT快讯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