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 @DSBatten
编译 | Odaily星球日报(@OdailyChina)
译者 | 叮当(@XiaMiPP)
二、碳排强度大幅下降,比许多传统行业都低
在碳排放方面,这次报告给出一个最新估算:比特币网络每度电产生的碳排为 288.2 克 CO₂e/kWh。这个数值已经比很多大型传统产业要低,而且和独立研究员 Daniel Batten 的估值(266 克)也非常接近,说明数据基本靠谱。
三、甲烷减排手段开始显效, 5.5% 排放已被抵消
除了“用什么电”之外,挖矿行业正在开始用一些更“激进”的减碳手段。比如,一些矿企直接使用油气田中“本来要被烧掉”的天然气余气(Flare Gas)来发电挖矿。这样一来,不但挖到了矿,还避免了甲烷直接排入大气。
将这种“负碳能源”计算进去后,比特币网络的净排放降到 3760 万吨 CO₂e,比最初的数据再降了大约 5.5% 。这部分减排贡献,已经不容忽视。
五、挖矿设备越来越高效,很多人低估了这点
剑桥团队还特别提到,很多过去批评比特币“耗能高”的观点,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变量:设备效率一直在进步。
从早期的 CPU/GPU,到 ASIC 专用芯片,每一次迭代都会带来单位能耗的算力提升。就像当年评论互联网“太耗电”的人没考虑摩尔定律一样,现在也有不少人忽视了矿机进步带来的能效革命。
这份报告是对比特币“污名化”认知的一次正面纠偏。它打破了“比特币=化石能源”这种过时的印象,也为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媒体提供了新的事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