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Alpha 核心观点
一、核心判断:市场进入“预期失序”阶段
1、政策路径非线性: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呈现“内部分歧+短期摇摆”,难以形成长期一致性。政策反复扰乱市场信心,强化了资产价格的“噪音驱动”特征。
2 、软硬数据撕裂:尽管零售等硬数据短期强劲,但消费者信心等软数据已全面转弱。这种滞后性与政策扰动共振,使市场难以准确把握宏观基本面方向。
3 、联储预期管理压力加剧:鲍威尔发言保持中性偏鹰,是为了防止市场过早计价宽松。美联储当前处境是:通胀未稳但被财政逼迫降息,核心矛盾日益尖锐。
二、主要风险前瞻
1、政策预期混乱:最重要的风险不是“关税加多少”,而是“没人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政策可信度丧失。
2、市场预期失锚:若市场认为联储将在高通胀/经济衰退下“被迫宽松”,可能形成信用利差扩大+长端利率抬升的“错配行情”。
3、经济进入滞胀前夕:硬数据短期被抢购效应掩盖,真实消费放缓风险正在加速积累。
三、策略建议:防守为主,等待市场“错误定价”
1、维持防守结构:当前缺乏系统性做多理由,建议避免追高、重仓进攻型资产。
2、重点关注利率曲线结构:一旦出现短端下行、长端抬升的错配,将对高估值和信用资产构成双杀。
3、维持底线思维,适度逆向配置:波动率重定价将带来结构性机会,但前提是控制好仓位与节奏。
一、本周宏观回顾
1、市场综述
本周交易日仅有 4 天,美股因“耶稣受难日”休市。如我们上周的分析,本周市场整体仍处在震荡且脆弱的结构中。
美股:三大指数本周继续震荡下行,贸易战的冲突叠加美联储重申“观望”态势,市场整体表现疲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四下跌 1.3% ,为有记录以来首次下跌 1% 以上;标普 500 指数周内下跌约 2.24% ,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超 3% ,科技股和半导体板块领跌
避险资产:黄金继续上行到 3300 美元/盎司以上,周五触及历史新高 3345.35 美元/盎司,较上周上涨约 2.47% 。
大宗商品:布伦特原油继续疲软,由于贸易战缓和希望犹在,本周止跌回升,价格在 66 美元附近;铜价本周略微回暖,目前在 9200 美元/吨以上。
加密货币:本周比特币继续维持在 8.3 万美元-8.5 万美元之间窄幅度震荡。其它山寨币整体疲软。
2、经济数据分析
-
本周关注美国零售数据和关税进展
2.1 关税进展与分析
本周,特朗普再次高调宣称与欧盟的贸易协议“ 100% 会达成”,强化了市场对关税谈判转向“缓和”路径的乐观预期。
但从政策内情来看,这种乐观情绪可能并不牢固。根据华尔街传出的消息,本轮关税暂停其实是由财政部长贝森特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借贸易顾问纳瓦罗不在场之机,联手向特朗普提出的建议。这一细节揭示出特朗普内阁在关税议题上的分歧日益显著:财政与商业部门趋向缓和,白宫核心贸易鹰派仍坚持强硬主张。
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本身缺乏一致性,其执行路径将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和短周期回摆,成为市场波动的持续诱因。
从特朗普本人的战略意图来看,他希望通过关税实现四个目标:
1)提高财政收入,缓解赤字;
2)推动制造业回流;
3)压低通胀;
4)缓解贸易逆差。
但问题在于,这四个目标本质上彼此冲突:
-
关税提高进口成本,会推升物价,与“压低通胀”背道而驰;
-
抬高海外商品价格,并不等于制造业会自动回流,尤其在全球供应链深度互嵌的背景下;
-
贸易逆差改善理论上需出口扩张,但关税往往引发报复性反制,反而压制出口;
-
更不用说,财政增收本身依赖于进口保持高位,而这与贸易壁垒是矛盾的。
可以说,特朗普的关税逻辑更像是一种“政治叙事工具”,借以激发选民情绪、制造强硬印象,而非一套可验证、可持续的宏观调控手段。
以 1930 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为例:当年将 2000 余种商品的进口税率拉高至 53% ,迅速引发全球贸易报复,导致美国出口在两年内腰斩,股市同步崩溃,引爆了持续近十年的大萧条。
虽然特朗普不太可能复制如此极端的税率,但在逻辑上,两者极为相似:都是在经济承压背景下,以保护主义手段短期刺激国内制造;都是在忽视全球回击风险的前提下高估本国政策溢出能力;最终都可能演变为“自伤型贸易冲突”。
因此,即使特朗普的关税计划最终“烂尾”—即关税税率不再继续加码,甚至部分下调—也不意味着其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将随之消退。
最值得警惕的,不是“加多少关税”,而是政策无法稳定持续、市场失去信任。
这会导致两个深远后果:
-
企业无法制定中长期投资计划,供应链决策转向短期化;
-
市场定价模型更依赖情绪与临场言论,而非政策路径与基本面预测。
换句话说,市场将进入“预期失序”阶段:预期自身成为风险源,定价周期缩短,资产波动加剧。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一定会“打穿市场”,但几乎必然会“扰乱市场”;风险不在于关税能加多少,而在于没人再相信它下一步会走向何方。
这才是对市场结构影响最深远的变量,也将是接下来投资者和企业最难以对冲的“不确定性”。
2.2 通胀预期与零售数据
本周值得关注的两项重磅数据分别是纽约联储的通胀预期和美国零售销售数据。
在鲍威尔抨击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调查后(党派分歧严重),纽约联储的通胀预期调查成为了市场观察通胀的重要前瞻指标。纽约联储本次公布的通胀预期基本数据如下:
1) 5 年期通胀预期从 3.0% 降至 2.9% ,创下自 1 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2) 3 年期通胀预期基本保持不变
3) 1 年期通胀预期则迅速上升
图表:纽约联储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
Source:MishTalk
经济软、硬数据的结构性背离,通常出现在政策博弈剧烈+市场敏感周期上升的时期,尽管 3 月零售数据表面亮眼,但背后的短期透支、抢关税效应和消费者信心恶化构成强烈反差。这一轮“硬强软弱”的经济表象,很可能是滞胀/衰退前的过渡带。
未来两个月,市场将进入一个对政策路径、通胀波动和消费持续性三重变量高度敏感的阶段。真正的风险,不在于“数据差”,而在于“数据虚” ,它掩盖了基本面下行的真实节奏。
3、流动性及利率
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而言,本周美联储广义流动性继续维持在 6.2 万亿左右。从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来看,反映出债券市场对当前市场有如下看法。
图表: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
免责声明
本文件仅供 4 Alpha Group 内部参考,基于 4 Alpha Group 对现有数据的独立研究、分析和解释。本文件所载信息并非投资建议,亦不构成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新加坡或其他禁止此类要约的国家或地区的居民购买、出售或认购任何金融工具、证券或投资产品的要约或邀请。阅读者应自行进行尽职调查,并在与我们联系或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寻求专业意见。
本内容受版权保护,未经 4 Alpha Group 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复制、分发或传输。尽管我们努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我们不保证其完整性或及时性,并且不对因依赖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任何责任。
通过访问本文件,您承认并同意本免责声明的条款。